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潜龙寺探幽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6日
来源:不详   作者:彭惠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潜龙寺探幽

  正是旅游的好季节,我在西安工作的几个朋友,忙里偷闲,来华县玩耍,听说华县正在开发少华山,便相约去少华山——潜龙寺一游。

  潜龙寺是少华山森林公园五大景区之一,属秦岭低山地貌,山峦起伏,层层叠叠,气势巍峨,前山坡度平缓,后山较陡。由迷虎峪而入,进山约2公里,一片开阔谷地,四周群山环抱,眼前青葱翠绿的山峦,向东西绵延,秦岭的气势雄伟,奇秀独特,都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继续前行森林越来越茂密,幽径绵绵,路旁华山松、油松、山柏桦类等乔木,高山杜鹃、绣线菊等灌木形成了多彩的景观。小河中溪水清莹,弯弯曲曲,时断时续,跌水、碧谭辉映,常年流淌,滋润着千姿百态的植物,丁香、石竹、百合、野菊花和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花,黄、红、蓝、白各色漫山遍野。大家在坡陡路险的十八盘攀登,虽然都气喘吁吁,但精神却十分饱满,因为景太好了,看不够,赏不够,在大家坚持不懈的艰苦跋涉下,终于到了蟠龙山顶———潜龙寺,据史载东汉明帝刘庄为报答此地潜藏先父刘秀幸存之恩敕令当地大兴土木修建寺院,取名为潜龙寺。寺庙建筑与自然山水结合得体,在古树参天、浓荫掩映之中,主体建筑有弥勒殿、大雄宝殿,占地约三千平方米。潜龙寺环境之幽雅、风景之秀丽,自古至今为人们所向往。明代华州知州桑溥游潜龙寺后题楹联曰:“虎啸禅林叱咤长风生万里,龙蟠宝地呼吸霖雨沛千川”。明代郡人曾任工部员外的张必大登山后曾赋诗曰:“为愿负春长住此,倏然身世一蜉蝣”。

  我们在寺院里徘徊,慢慢欣赏着这里的一砖一瓦,像是在听它们诉说这几千年所发生的一切。前殿、厢房等都较为完整。正殿有释迦牟尼及其侍从等大型泥塑五尊,供奉法器及祭祀用品,如香炉、蜡台、木鱼、锺、罄等物,都亦基本保存完好。寺内还保存着从明成化四年(1468年)至清咸丰四年(1854年)的历代石碑8块,记载着潜龙寺的兴衰史,另有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铸就的铁钟一口。向导让我们朝来时的山间小路往下看,说循着迷虎峪曲径而上,就是乘着一条巨龙而来,而龙首就是蟠龙山顶的古刹潜龙寺。我们都在找来时的小路,茂盛的各种植物早已把路挡得严严实实,环顾四周,云烟缥缈,不知不觉处在无限的遐想之中,南观秦岭苍茫逶迤,山峰云缠雾绕;东仰太华如空中仙境,烟岚上升;北望渭水,渭河平原沃野无垠,村舍点点,高速公路、101省道、陇海铁路车来车往好不热闹;西眺少华山,山势雄奇,峰高崖陡,绵延曲折,隐现于云海之上,站在这里真不知是人还是仙?

  (彭惠敏)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