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环保意识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
佛教环保意识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
大华严寺僧团代表、世界佛教青年僧伽协会秘书长/释普观*
摘 要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上现在的生物系统,是靠来自于太阳的能量发生演变,万物竞相出现,星球表面各种生命蓬勃生长,不同的有机体、植物、动物交织成一张共存共依、多样丰富的生命网络,在这个网络架构下,大自然与其中的众生互相依存,生生不息。
但是曾几何时,这样一个互相依存,生生不息的繁衍,在人类极度开发、运用大脑,使科技与经济的急遽发展之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无可否认,科技丰富了人类的文明,经济创造了更多财富,但是两者也在大自然的环境里留下了无可磨灭的伤痕。现在世界各国的有识人士,都开始忧心这个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正扮演著承先启后的角色,应该虚心自省与审慎思考在工业成长、经济进步与自然环境、生态保护之间,找到一个更有效、更平和的均衡发展,以降低对环境的冲击,对众生的伤害。
自从《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节能减碳已成为工业化国家最重要的课题。根据规范,三十八个工业化国家与欧盟,应优先承担碳减量责任,在2008~2012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1990年水准平均值再减5.2%;而开发中国家则依能力进行因应气候变迁之环境保护建构。
近来许多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从不同的面向切入,提出各项相关理论及解决方案,但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已经重视这个议题,其理论思想更为周全与创新。笔者尝试从佛教环保意识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和现代意义三个部分,探讨佛教生态意识的独特内涵和实际效用。
一、前言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日,科技的进步一日千里,经济发展快速突破,财富的累积不断增加;人类在享受科技的便利和丰富物质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临极为严峻的考验;此即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例如︰大气和水资源污染、滥伐森林、植被减少、土壤侵蚀、荒漠化扩大,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物种灭绝加剧,粮食、能源和矿产等各种资源耗竭、酸雨频繁、地球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以及电磁波辐射污染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环境破坏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现象也是日益突出,从而形成了环境问题的全球化。“一想到环境污染对子孙后代的影响,令人有毛骨悚然的恐惧感。”如何解决这一既具历史性,也是灾难性的问题成为全球政治家、环境学家、科学家、乃至哲学家、宗教家以及所有热爱地球的环保人士的高度关注和不可回避的课题。佛教是一个充满生命智慧和人文关怀的宗教,在其广博深远的思想体系中就含有系统清晰的环保伦理观和生态意识,千百年来为我们提供多元的参考和启示。今试从佛教环保意识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和现代意义三个部分,探讨佛教环保意识的独特内涵和实际效用。
二、“缘起无我”是佛教环保意识的理论基础
在探讨佛教环保意识之前,我们可以试著思惟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譬如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是否维持著一种永续发展的关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人类是否公平的对待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呢?再者人类对于居住在同一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的生存价值和权益是否尊重及照顾?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汗颜!
无可讳言,近年来世界各国已体认环保问题的重要性,除了透过政策的带动,学术机构的研究,民间团体也陆续投入这个领域,逐渐蔚为风潮,期间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面向切入,提出各项相关理论及解决方案,但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已经非常重视这个议题,其理论思想更为周全与创新。
佛教核心思想的基础是缘起,佛教根本精神的发端在无我。缘起思想贯穿著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整个发展脉络,是佛教不共其他宗教和哲学的独特思想。缘起,即是依缘而起。《杂阿含经》卷十中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在因与果之间,缘的生灭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因果。“以因果关系为主轴,缘是对此主轴的辅助说明。简言之,可说缘起变为因果。” 因为各种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各种现象,而现象与现象之间又是相互依存,这种原理就是缘起。所以宇宙万物均是“因缘和合”而成,这就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原理。只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所以是变化的;因为变化故,所以是无常的,“一切事物皆无常,所以对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该执著,意指任何东西都不应认为是我的或属于我的。 ……如果只有永恒的才能称为自我,那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自我,一切都变成无我。” 一切缘起的都是无常、无我,没有永恒、独立的个体存在,这就是佛教所讲的空性。“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缘起则性空,性空故无我。这是对“生命中之不变的灵魂”及“万法的实体”的否定。佛法中之无我有两种︰(一)人无我,指人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色心因缘假合而成,并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存在;(二)法无我,指一切外在的存在都是因缘合散生灭,不断变迁,并没有一个常恒的万物主宰者。《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记载︰“一切法无我,诸法内无主、无作者、无知、无见、无生者、无造业者,一切法皆属因缘,属因缘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我相不可得故。” “缘起”是佛教思想的根本中心,“无我”是佛教的独特精神,所以“相互依存”、“众生平等”、“空无自性”形成佛教独特的“无自性环保观”,也使有情、无情变成了“生命共同体”。“缘起无我”不仅架构了佛教思想体系,同时也蕴涵著佛教环保意识的价值取向。
三、佛教环保意识的价值取向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它的价值体现在生存价值、生产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方面。而环保意识即指:在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处理人类活动与周遭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在全球范围内,因人类共业而引致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的铁一般事实证明︰低下、短视的环保意识成为导致生态问题的重要根源。越来越多关注人类、关心地球的有识之士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保护生态资源的思想理论,寻求解决环境恶化的各种方案,分享环境保护的实践经验,所以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蔚为现在学术研究的主流之一,这个议题本来是从西方哲学中所分立出来的研究领域,是探讨如何适当关怀、重视,并履行我们保护自然环境之责的理论与实务做法,由于近期环保人士对于大自然的关切,已有许多国家积极投入探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所应负起的责任议题。而佛教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洞察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从缘起无我的根本立场出发,佛教环保意识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平等性、整体性和神圣性,并以此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佛教环保伦理观。
(一)“众生平等”的平等性。佛教“众生”的概念并非仅仅指有生命的有情存在物,同时也包括宇宙中一切,如草木瓦石等等的无情存在物。佛教“平等”的含义也并非是表像层面的平等,而是在缘起生灭的客观规律中所具有共同的空性本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空性并非是虚无主义。恰恰相反,空性是生发万事万物的最真实的平等特性,所谓真空才能生妙有。同时,众生平等不仅仅局限在空性上的平等,此外,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这也是平等无差别的。故《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教的环保理念主要表现在:第一,承认万物皆有佛性,都具有内在价值,这就是‘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第二,尊重生命,强调众生平等,反对任意伤害生命,因而提倡素食,认为‘诸罪之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尤要。’”因此佛教认为,在生态界里的万物,从内在价值来说,都是平等的,因此任何一物种(尤其人类)都不可以随便残害异类。既然在生态界之中,物物彼此相关连,就应让万物依照自己的方式自我实现,所以,佛教环保意识的首要价值取向就是平等性。这种价值取向对“人类中心伦理所强调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大自然对人类只是工具性价值;人类具有优越性,故超越自然万物;人类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等主张”进行彻底地反驳,不致堕于将人与自然万物分离、对立的困境,视自然仅是工具和实用性价值的肤浅,乃至最终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局面。佛教无我平等性的环保意识取向,反对人类中心论,实际上就是破除人我执著,为现代生态学提供了诸多的启示。挪威著名哲学家和生态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的深层生态学以“自我实现”与“生物中心主义的平等”为两个最高规范,也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环保意识的伦理智慧。
(二)“依正不二”的整体性。依正指依报和正报。“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 所谓正报,是指有情众生的自体;所谓依报,是指众生所依止的国土世界。关于“依正不二”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中也有类似的理论,如: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还有宋代大儒程颐曾说过:“人与天地一物也。”,朱熹也曾说:“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这些都说明了依正不二的道理,体现人与天地万物的平等与和谐关系。正如著名环境伦理学家、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罗尔斯顿 所指出的︰“过去,人类是唯一得到道德待遇的物种,他只依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对待其他食物,一种新的伦理学增加了对生命的尊重。……地球自然有内在的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相反,我们属于地球。” 依正不二思想透显出佛教环保意识的整体性价值取向,把每个似乎独立的生命个体及其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看作是一个不可截然分离的有机整体,这是佛教处理生命主体与外在环境相互关系的一种智慧,也是促进人与自然达至和谐共融境界的有效方法和根本原则。“依正不二原理即立足于这种自然观,明确主张人和自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经藏略义》中‘风依天空,水依风,大地依水,人依地’对生命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了最好的诠释。如果把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分开对立起来考察,就不可能掌握双方的真谛。” 根据经典记载,佛陀诞生于无忧树旁,苦修于雪山之麓,静坐于尼连河畔,成道于菩提树下,涅槃于婆罗树间,带领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弟子赤足行化在恒河两岸,随缘安居于林间树下,并且以戒律约束,促使弟子们秉持慈悲正念,保护山林环境,如《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恶心故,放大火烧山林旷野,四月乃至九月放火。……一切有生物,不得故烧;若故烧者,犯轻垢罪。” 佛陀在大自然环境中成就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功德伟业,以身示范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道理,在环保层面给后人留下了依正不二的整体性环保意识及其价值取向的宝贵思想资源。在当代生态学中,整体论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生态学家莱文斯(R.Levins)和莱沃丁(R.C.Lewontin)认为:整体是“一种由它与它自己的部分相互作用、并与它所隶属的更大的整体相互作用而规定的结构”。依报的客观环境与正报的人类自身都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依正二报是不能分割独存的整体性结构。
(三)“无情有性”的神圣性。在依正不二的思想前提下,唐代天台宗湛然大师提出了“无情有性”学说,即是指一切具有生命,或者没有生命,有感情,或者没有感情的物体都具有佛性。“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故万法之称,宁隔于纤尘。真如之体,何专于彼我。” 如果认为无情之物没有佛性,那不是说佛性没有普遍性吗?所以,佛性的遍及万物,是不分有情和无情的。“我及众生皆有此性,故名佛性。其性遍造、遍变、遍摄。世人不了大教之体,唯云无情不云有性,是故须云无情有性。” 佛性作为一种普遍性,存在于一切万物之中。由此可见,自然界中山川草木、森罗万象因都具有佛性,所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除天台宗之外,三论宗吉藏大师亦有类似表述:“唯识论云:唯识无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想,心外无别法,此明理内一切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则草木有佛性;以此义故,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无不成故。假言成佛,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 一枝花、一茎叶、一滴水、一片石都是佛陀法身的示现,都是佛性显现,将来也都能成佛。无情有性的观点是在众生平等和依正不二基础上所产生,揭示一种普遍性的平等和平等的普遍性。破除人类自我中心主义、以人为尊、以人为主、凌驾万物之上的人类沙文主义思想,强调一切众生不仅具有平等性,同时因具有佛性而更显神圣,从另一层面揭示了佛教环保意识的价值取向。
四、佛教环保意识的现代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说,佛教的环保观念及其环保意识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环保伦理学的观念。“事实上,环境伦理学的学者如施韦策、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人都承认环境伦理学与佛教之间的渊源关系。” 今试从三个方面略述佛教环保意识的现代意义。
(一)“平等性”价值取向的意义是尊重一切生命,爱惜一切生命。在众生平等无有差别的前提下,应该以慈悲心去对待周遭万物,爱惜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的生存权。 “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动摇。譬如大地能持一切,是则能净忍波罗蜜。” 为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能忍受一切,这就是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的宗教风范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宗教情操。佛陀在《无量寿经》中说︰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这是一种在体认缘起基础上的自他不二的心灵境界和精神超越。由此,我们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尊重和关爱,由人而及万物,无私无求。罗尔斯顿有一段话论及佛教的禅、生命和环境资源可以互为增上的关系,带给我们不少的启示︰“佛教禅宗有一种值得羡慕的对生命的尊重。东方的这种思想没有事实和价值之间或者人和自然之间的界限。在西方,自然界被剥夺了它固有的价值,它只有作为工具的价值,这是随著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增加的价值。自然界只是人类开发的一种资源。但是禅学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它不鼓励剥削资源。佛教使人类的要求和欲望得以纯洁和控制,使人类适应他的资源和环境。佛教禅宗主张,我们要给予所有事物的完整性,而不是剥夺个体在宇宙中的特殊意义,它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学和生命的神圣统一起来。”
(二)“整体性”价值取向的意义是加强人与自然的协调。人类的生命活动,要靠与极其微妙的自然界保有一种和谐关系才能维持。因此,即使自然界稍有变化,也有危及人类生存的可能。我们应该避免在人与自然整体关系上的二元对立思考,而用整体的理念与眼光重新认真考量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生命而言,由生命以及与生命发生著各种关联的事物所形成的那个确定的空间,我们就把它称之系统或是共同体。正如生态学告诉我们的那样,生命总是存在于共同体(community)之中”在生命的共同体中,人与自然之间应协调并存,共同随顺缘起法则,“只有当人们在一个土壤、水、植物和动物都同为一员的共同体中,承担起一个公民角色的时候,保护主义才会成可能;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相互依赖,每个成员都有资格占据阳光下的一个位置。”人与自然的协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意义深远的道理,即是当人类保护了环境,环境也必将保护人类。
(三)“神圣性”价值取向的意义是重视万物的内在价值。无情有性思想与生态学中的大地伦理学有较多的相通之处,两者都主张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宇宙全体,还有其中的万物都有尊严性,它是这种意义上的存在。就是说,自然界的无生物和无机物也都有尊严性。大地、空气、水、岩石、泉、河流、海,这一切都有尊严性。如果人侵犯了它的尊严性,就等于侵犯了我们本身的尊严性。”对自然万物的价值认同,不仅是对其尊严的认同,且时还要对其生命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只有如此,才能长久地保持对天地万物内在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其中的道理与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诫偈所开示的义理完全契合。
佛教的环保意识,就是佛教伦理的实践,佛教伦理的基本原则是大慈大悲,慈悲的原意“与乐、拔苦”,意即,给予众生安乐、救拔其苦难。人人如果都能发挥慈悲心,把关怀、爱护众生的内在态度,化为外在的具体行动,爱护大自然及其中的所有生物,便能把众生从各种生态困境中拯救出来。这种带动人由心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基本精神,更能在环保方面,实际地净化人心、绿化世界。
结论
《联合国环境方案》里有一句话:“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地球只有一个,如何爱护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近来环保议题备受关注,各国企业也已经重视“产品生命周期评估”(Life-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 的环保概念,甚至LCA逐渐成为影响商品市场竞争力与产业发展结构的关键因素。国内的龙头厂商近年纷纷带头做起“环保,节能,爱地球”的活动,从每个厂区与员工出发,已发挥相当大的影响力。
在佛教精神的传承之中含有深度的环保意识,甚至其中也有契合深层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最具代表性的佛教环保观是佛教的戒律,尤其是五戒中的不杀生戒,此外在佛典中处处可见简单朴素、茹素、不杀和自然生态的保护(甚至连植物都要保护)的概念。
佛教缘起思想告诉我们︰人类生存的宇宙是一定时空下的因缘和合而成的一个大聚合体,也是一个大生命共同体。佛教的慈悲理念和简单节约、少欲知足的生活态度,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环保,保障人类健康,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共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我们带来及时的警示和无穷的启迪。众生平等、依正不二和无情有性的思想固然有宗教性的深层内涵,但其所蕴含的平等性、整体性和神圣性的环保意识的价值取向,以及尊重生命、协调发展和体验价值的环保意识的现代意义对当代全球环境伦理学的构建提供了积极的理论资源。佛教的环保意识,使得我们跳出以人类为中心的窠臼,向生命中心乃至生态中心的环境伦理的方向更有信心地迈进,从而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类自身扩展到多种生物甚至是整个自然界。环保理念的落实,还须从家庭环保、社区环保等做起,而佛教“心净国土净”的思想则启示我们环保意识最终要归向于每个人的心灵环保。在当下这一刻,我们应该不断地自我告诫︰人类不应该停留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框架下,更需要加强贯彻落实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建设自然的环保理念。只有如此,人类才有希望。期望藉由本文唤醒大众对于大自然的维护与爱护,对于佛教环保思想的重视与关怀。
参考书目
一、 经文原典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10,CBETA, T02, no. 99。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CBETA, T10, no. 279。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中论》,CBETA, T30, no. 1564。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CBETA, T25, no. 1509。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梵网经》,CBETA, T24, no. 1484。
【唐】湛然述《金刚錍》,CBETA, T46, no. 1932。
【隋】吉藏撰《大乘玄论》,CBETA, T45, no. 1853。
二、 当代研究专书
郭德海,《环境意识的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环境教育》,1998。
﹝日﹞池田大作、﹝德﹞狄尔鲍拉夫(Josef Derbolov)著,宋有成等译,《走向
21世纪的人与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日﹞上田义文著,陈一标译,《大乘佛教思想》,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
公司,民国九十一年。
﹝日﹞中村元著,香光书香编译组译,《从比较观点看佛教》,嘉义︰香光书
乡出版社,民国九十二年。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苟春生等译,《展望21世纪》,北京:国际文
化出版公司,1984。
三、 工具书
明一如等撰(1995)。《三藏法数》。台北:三慧学处。CBETA(2009)。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