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和谐社会”理念思想史考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理念思想史考
刘炜
摘要:我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它是对我党对于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总结的过程。本文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努力梳理中国传统“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脉络,以求厘清源流,汲取精华,以期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和谐社会 思想史考 中国传统源流
和谐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大同社会的理想。从我国古代儒、道、墨、佛等诸家学派到近代的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都对和谐社会有过许多精彩的阐述和付诸行动的社会实践。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厘清“和谐”思想的历史脉络,自觉从积淀深厚的和谐思想中汲取精华,对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 我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在我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对和谐思想价值的认知和对和谐社会状态的追求可谓源远流长,以和谐、修睦、平和为特点的“和合”思想已经成为并将继续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
(一) 我国和谐思想的起源
在传统文化之中,“和谐”首先是被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加以研究的,然后才由抽象的哲学范畴走向社会应用领域,并最终形成经世致用的政治理念。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但作为最早见诸典籍的和谐思想起源,“和同”论出于2800多年前西周末年的《国语·卷十六郑语》。书中,周太师伯针对郑桓公提出的周朝兴衰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和生万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认为:和谐能生万物,倘若相同则不能发展。不同的事物或事物的不同对立面相互配合协调,“和”才能产生新事物,万物方能存在生长。倘若只片面追求“同一”,那么则只有量的积累而不能达到质的变化,就不能产生新事物。
(二) 儒、道、墨、佛诸家学派的和谐思想
1.儒家和谐思想
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史伯的和谐理论。他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人与人之间难免存在矛盾,但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求得矛盾的统一。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的观点。这同样是强调一种贵和止争,息争保和以维持“礼”的和谐思想。孔子嫡孙子思在其论著《中庸》中也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论断,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这是儒家“中和”思想的集中体现。
西汉大儒董仲舒将儒家思想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他认为:“何为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强调真正的理想社会不仅应该做到人与人之间和谐,还要求实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宋明理学代表人程颐认为:“若至中和,则是达天理”, 王阳明则说:“天理亦有个中和处”。 戴震则提出:“中和,道义由之出”。 这些论述,无不以中为度,以和为归结。适应了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宗法统治者进行统治的伦理需要,因此得到了发扬光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总之,儒家思想贯穿着和合、中正、均衡精神。它讲阴阳之道,讲天人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构造了中国文化、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对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尽管它所勾勒的“大同”社会在历史上从没有真正实现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美好理想对我们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道家和谐思想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崇尚无为而治。幻想避免社会冲突,希望达致社会和谐。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ff他坚持“无欲”、“无为”、“无争”,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希望超越人性的狭隘与阴暗,效法天道自然,最终消解矛盾,达致和谐。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则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坚持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并贵的“天人合一”境界和整体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出于无节制的私欲而粗暴向大自然索取的短视行为无疑是当头棒喝。
3.墨家和谐思想
墨家代表墨子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天下战乱,百姓困苦的原因就在于“天人物下之人皆不相爱”。因此,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疗世药方。“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家提出的“兼爱”思想将爱与利相结合,人与己相关联。“兼相爱”并非否定自爱,而是强调每个人都作为爱的主体和受体,在享受自爱权利的同时也要尽到兼爱他人的义务;“交相利”也不是鄙视合理正当的自身利益,而是力求将自利与公利结合起来,在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利他。如此作为,则兼爱理论便有了付诸实施的现实基础,这就与唯心论无原则的“博爱”区分开来。因此说,“兼爱”思想不仅是墨家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想内涵,更是墨家门人心目中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价值核心。
4.佛家和谐思想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以来,逐步融合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佛家思想。其宽容平和、慈悲奉献的宗教理念在促进社会安定,推进民众和睦方面功不可没。佛家思想最关键的就是强调“慈悲”之心。“慈”是无条件给人以快乐,“悲”是无条件拔除人的痛苦,这是佛家思想中和谐精神的实质。比如它认为“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即万物共存,众生相依;它主张修行要将心性练到“八风不动” 的境界,其实是主张以自己平和之心境,安宁之本性包容别人,善待别人。
总之,我国古代和谐思想从哲学范畴出发,转化成伦理准则,推演至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日益世俗化和实用化的过程。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他人(邦国之间)、人自身的全面和谐。推行以各司其职、各安其位、群而不党的方式实现“人和”(和以处众);强调人伦纲常、尊卑有序实现“家和”(家和万事兴);主张礼尚往来,求同存异实现“国和”(协和万邦);最终达致“天地人和”(天人合一)。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这些思想出发点多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考虑如何缓解社会矛盾,减少阶级对抗。其实践中不乏有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光辉思想闪耀着辩证法的理论光芒,对于阶级之间避免尖锐过激的冲突对抗行为,减少人际之间内耗和社会摩擦无疑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近代的和谐思想
鸦片战争以降,西人以“坚船利炮”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确立,势必要将封建主义下的中国农业社会卷进世界政治经济的新体系。在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下,清朝统治者昧于世界形势的急剧发展变化而处处挨打。欧风美雨之下,一批有识之士开始从夜郎自大中走出,学会“开眼看世界”。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追求和谐的大同社会成为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一)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是中国历史上细致描绘未来和谐社会蓝图并付诸实践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建立的太平天国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从农民最为迫切关心的土地问题出发,以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为号召,大大激励了农民斗争的积极性。太平军14年间先后转战大江南北18个省,攻陷六百余座城池,席卷了清朝统治的半壁江山,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殖民、反侵略的人民革命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终因为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但它描绘农民理想社会蓝图的思想精髓和功败垂成的历史尝试,仍是后人和谐社会理想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康有为的“大同社会”理想和梁启超的民主法治思想
受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近代思想家康有为在满清末世写出了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宣言书--《大同书》,他秉承孔子“大同-小康”思想,在书中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大同书》广泛涉及国体、政体和社会问题,揭露并批判了政府专制、贫富分化、阶级对立和男女不平权的社会黑暗,主张建立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大同社会”是康有为鼓吹变法的终极目标,体现出明显的时代色彩和人性光辉。但由于资产阶级缺乏改造真实社会现实的勇气,而仅仅满怀对未来社会的无限憧憬,寄希望与实现“大同社会”于未来。因此,“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大大大同的路”。
中国近代另一位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梁启超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立宪制的实现。他认为天赋民权,不可剥夺。国家必须通过民主制度化和政治法制化来保障国民的权利和自由。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时局所限,梁启超的政治构想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其提倡的政治文明制度化、法制化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实践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同样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奉献了一生。他以“天下为公”为基点,以“博爱”为精神核心,以“三民主义”为指南,以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为措施践行其“天下为公”的奋斗目标。政治上推进全民政治,主张人人平等;经济上主张物产归公,人民均富;道德上提倡天下为公,强调博爱。他的大同社会思想建立在对社会政治、经济认识深化的基础之上,顺乎了世界和时代的发展潮流,合乎当时中国具体国情,这是他区别于传统大同理想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内外交困,时局艰难。孙中山的和谐社会思想还未能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存在着很多资产阶级的空想成分,缺乏真正实现的社会基础,因此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由孙中山先生资产阶级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所决定的。
总之,无论是在我国古代还是近代,和谐社会思想一直源远流长。和谐思想的存在,对于我国消除内忧外患,缓和阶级对立,促进社会繁荣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史上曾经多次出现的“盛世”、“治世”景象也带有明显的“和谐”社会色彩。但正如在《伯牙琴》中为我们描绘过“至德之世”的宋末元初思想家邓牧清醒的认识到,和谐社会任重道远,真正要实现这一目标,恐怕要等到“三千年后”了。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生产关系极其落后的阶级社会里,无论设计的多么精巧的天才构想也无法让这一宏伟蓝图得以实现。而只有批判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精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才能指引和谐思想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创新,也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充分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发展道路的各种矛盾,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真正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3]邓小平文选[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秦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邹徐文.和谐社会新论[M]. 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6]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周惠.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李建新.和谐社会论[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 薛德震.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20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王伟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注释:
《庄子·天下》
2 《论语·子路》
3 《论语·学而》
4 《春秋繁露·立元神》
5 《河南程氏遗书》卷15,《二程集》,第160页
6 《传习录上》
7 《原善下》
8 《老子·第四十二章》
9 《庄子·齐物论》
10 《墨子·兼爱中》
11 《景德传灯录·卷六》(大正藏第五十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47页。
12 《最上乘论》(大正藏经第四十八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378页
13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2版,第4卷,1471页
出自: 《管理观察 》 2009年27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