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对八十四幅大悲出相图应有的看法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光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对八十四幅大悲出相图应有的看法

  ◎林光明

  一、流行的现况

  坊间有很多种附有八十四幅、甚至八十八幅图像的〈大悲咒〉经本,被当做所谓的善书大量印制与流传,书中每一句咒语都附有一张图、一小段译文及注释。

  这些译文或注释的内容,有些与咒文的意义相同,但大半不同;而画像的内容,则几乎全与咒文的意义无关。

  二、错误的看法

  大概是受这种〈图像本大悲咒〉的影响,因此有不少人解释说:〈大悲咒〉的八十四句内容,就是对应的八十四幅图像,或是八十四尊不同佛、菩萨的名号;而持诵〈大悲咒〉就可得到此八十四尊佛、菩萨的助佑。这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在一般信徒中流传极广,本文後半段将说明何以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三、识者之制止

  事实上,过去就有不少高僧与有识之士,或为文或开示,指出这种图像本的流传,不止将助长错误的观念,也会?nbsp;导修行的方向,应该制止。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这种书还是被当做善书大量印制与散发。若说印善书真有功德,不知印制这种错误的书籍误导他人,会带来什麽样的果报?四、省思的方向

  鄙人一向主张一切随顺因缘,每件事随其个别因缘会怎麽样就怎麽样,因此,虽不赞成此种〈图像本大悲咒〉的内容,更反对一般流传所说〈大悲咒〉是八十四尊佛、菩萨名号的观念,但对此种图像本或其挂图之广为流通,也能当做是一件不好但可接受的事件来看待。

  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的文明社会里,佛教徒每日面对各种大量的资讯传播,其知识水准已越来越高。我觉得一些传统上可能原为知识稍低的人们而设的教材,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修正改进,有些完全不合时宜的所谓方便工具,也许该考虑放弃,改用更进步、更合理、更究竟的新工具。

  以〈大悲咒〉为例,对新一代的读者与信徒来说,改用解释咒文意义与分析咒文结构的新教学方法,并用新的罗马拼音等工具,以达成较接近原梵音效果的新念诵方式,似乎是个值得省思的方向。

  五、来源的推测

  为了研究此种图像本的来源与成因,鄙人收集并研读了很多种不同版本的〈图像本大悲咒〉,并曾在拙着《大悲咒研究》初版里,写有一篇「八十四幅图像本大悲咒来源研究」,推测此种大悲出相图的成因,该文内容大意是:

  「我认为那些图、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是源自二部经:(一)不空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大正藏》经号1004)。(二)不空译的《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大正藏》经号1113b)。」

  不过,此二部经仅对八十四句中的某些句子加以注释。另外,对部分句子如连用了十四次的「娑婆诃」,则并未全部注解;但「八十四幅图像」本中,十四个「娑婆诃」却每句都有图像及注释。我在该文中分析此完整的八十四幅〈图像本大悲咒〉的来源。我不知由不空所译的此二部经何以有这种注释,其他译本里皆未见到类似的情形。我推测其成因是修行人形形色色,有些人在虔心修习〈大悲咒〉时,可能每念完一句,眼前就浮现一幅图像出来,此人将他观到的这些图像记下来,并解释说:「这是观世音菩萨现此某某像。」也许不空或其他假托不空名字的人知道了这种情形,就把它逐句注在不空译的〈大悲咒〉里,而成为这种「注释本」。

  「图像本」中的图像,最初可能是有人根据不空这二部经里的注释,画了一些图像附在某些句子里,以帮助学习、记忆与持诵,後来有人把没有图像的句子也全部逐句补上图像,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八十四幅图像本」的样子。

  六、文义的证明

  八十四句〈大悲咒〉里,文字意义内容清楚且确定的约占六、七成,此部分咒文的字面意义,与相对应的八十四幅图像里的注释,有少部分内容相同,但大半不同;而其与八十四幅图像的内容,则有极大差异。兹举数例如下:

  (一)第五十二句至第八十四句连用十四次内容全同的「娑婆诃」,不知何以会对应十四种不的同图像?

  (二)第一句与第七十六句内容全同,二者很清楚皆是「归依三宝」,不知何以会对应二幅不同的图像与注释?

  翻阅中国历代宗教持验录的记载,可知持验成效最着之咒语为〈大悲咒〉,而经典则为《金刚经》。这种现象,我除了赞叹观世音菩萨的誓愿与能力之外,实在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大悲咒〉是个相当长的咒语,一般人除非有坚定的信心,要背下它实在很难,何况要经常持诵。因此,我对能背诵〈大悲咒〉的修行人非常钦佩。

  七、发展的先後

  据专门研究观音菩萨的日本学者後藤大用先生说:千手观音是由圣观音菩萨在十一面观音之後再分化发展出来的。从种种资料包括经典出现的先後、传入汉地的情形、经典内容的描述等等来看,我觉得这种说法相当有道理。

  八、功德的差异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众多,为因应不同众生的不同需要,便有不同的法门发展出来。以此角度来看,此二咒适用的对象会有些不同。一个例子是千手观音系统所求取的「现世利益」部分就要比十一面观音多,例如以一般信徒最关心的持咒功德来说,除了原经叙述说咒的因缘及能得的功德之?nbsp;,大致而言,八十四句型〈大悲咒〉提到「会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而〈十一面观音咒〉只提到「得十种胜利,获四种功德」,可见前者现世利益比後者多。我猜想〈千手观音大悲咒〉之所以在汉地流传这麽广大长远,与人之较喜现世利益而少计涅槃解脱有关。这可能也是〈大悲咒〉发展较晚、更通俗化、求取更多现世利益,更适合一般大众的必然结果。

  九、形象的差异

  一般汉传千手观音的图画和雕像绝大多数皆为一面(一头),至於手臂则有多种变化,大多数为二只大臂,有些有十八只、四十只乃至四十二只大臂,画有千手的则在主尊後面以扇形再画上千只小手,较少见多头多面的情形。日本密教则可见到一面、十一面乃至二十七面的千手观音,其画法有些是一层有一头具三面,也有一层直接画上三头或五头但每头只有一面的情形。藏传虽有十一面配六只大臂、十八只大臂、四十二只大臂等多种情形,但一般的唐卡画像则几乎都是十一面配上千手。

  从汉译经典来看,在四部有关十一面观音的经典中,有关其画像的部分,皆只提到十一面,未曾提到千手。而十多部有关千手观音的经典中,绝大多数皆是一面,顶多是附有多臂而已,只有《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T-20,1065,P.120b,121abc)中提到十一面,但该经中的千手是以二十五位菩萨各具四十只手来表现,而非一尊菩萨具千只手。所以,根据汉译佛经,很少见到像藏传画像那种同时具十一面与千手千眼的画像。

  十、原因的推测

  据我有限的藏文资料,藏译佛经的说法与汉译佛经类似,并未见有十一面配千手的情形。我个人猜想十一面配千手的画像法应来自某些特别传承,也许由於这种画像的搭配法,〈十一面观音咒〉才被当成千手观音的〈大悲咒〉系统之一。不过,到底是先有咒语的使用再出现这种画像法,还是先有这种画像法,才将〈十一面观音咒〉当成〈千手观音大悲咒〉之一,则不是我根据有限的资料所能论断的了。

  黄英峰先生在《如何欣赏唐卡》书中第六十六页提到,《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十一面配千手的画像法有两种传规:一是国王传规,是七世纪时根据藏王松赞干布亲眼所见的形像画下来;二是莲花传规,是依丘尼白玛(莲花)所见的形象而画下来。此二传规皆为十一面配千手,而十一面皆由五层组成,自下而上,第一、第二、第三层皆一头三面,第四、五层各一头一面,共十一面。我猜想既然《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画像为十一面,一些藏密传承会将〈十一面观音咒〉当成是《千手观音菩萨》的咒语之一,也应属理所当然了。

  本段所述仅属个人推测,希望对藏传佛教史与艺术史有研究者能做更深入的研究。

  十一、藏传的解释

  我虽曾从多位藏传上师学过一些法门,但对藏传佛教仍不甚了解,我曾请教数位藏传佛教法师,何以称〈十一面观音咒〉为〈大悲咒〉的原因,但众说纷纭。我想这与藏传佛教派别甚多,且皆依於其传承有关,上师怎麽传,弟子就怎麽用,因此各家说法不同。

  在这些说法中,我最能接受的是:藏传〈大悲咒〉依咒文内容长短可分成大咒(长咒)、中咒、心咒(短咒)三种。〈大咒〉是指与汉地八十四句型或更长的〈大悲咒〉相同者,〈中咒〉是指〈十一面观音咒〉,而〈心咒〉是指汉地的〈六字大明咒〉。据此说法,称〈十一面观音咒〉为〈大悲咒〉也极正常。

  不过,在中日韩等汉译佛典使用区,所谓〈大悲咒的心咒〉,一般是指〈千手观音小咒〉。此咒很短,只有八个?nbsp;字「  缚日罗 达摩 纥哩」,梵文是omvajra(金刚)

  dharma(法) hrih。与藏传所说的〈心咒〉也不同。

  其实,在藏传佛教系统中,也并非所有人都将〈十一面观音咒〉称为〈大悲咒〉,市面可见的录音带中,有一张是谛听出版的〈十一面观音咒〉,由奕 先生录制,其内容及旋律与爱华公司所出版「藏音修行用〈大悲咒〉」完全相同,只有唱诵者及背景音乐不同而已。可见在西藏也有人称此一百五十三个汉字的咒语为〈十一面观音咒〉,而非〈大悲咒〉。

  十二、结语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中日韩等汉译佛典使用区的用法里,〈大悲咒〉与〈十一面观音咒〉是指两种来自不同经典、分属不同系统的咒语;藏传则可能将二者当成是同系咒语,并将〈十一面观音咒〉当成是〈大悲咒〉的〈中咒〉,有些传承就将之简称为〈大悲咒〉。

  我觉得名称并不是十分重要,而且称任何观音系统咒语为〈大悲咒〉并无不可,因此,我并不反对藏传佛教传播者将〈十一面观音咒〉依其传承与习惯简称为〈大悲咒〉。

  对习惯於汉地传统称谓的人们,我建议一切皆随顺因缘。但假如一定要称呼此〈十一面观音咒〉为〈大悲咒〉,请记得它只有一百五十三个汉字,在汉地传统里称之为〈十一面观音咒〉,属於「十一面观音菩萨」,以资与四百一十五字的〈大悲咒〉有所区别。

  一般佛教徒早晚必诵的〈大悲咒〉,有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个汉字,属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其全名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一千多年来,大家皆习惯简称其为〈大悲心咒〉或〈大悲咒〉

  本文摘录自林光明先生的〈一百五十三汉字的大悲咒实为十一面观音咒〉一文,文中比对了二十多本不同的〈十一面观音咒〉,也与四百一十五字〈大悲咒〉之内容详细比较。该文将发表於他的新书《梵英汉对照大悲咒》。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