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唃厮啰王朝与青唐地区复兴艺术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唃厮啰王朝与青唐地区复兴艺术

  唃厮啰王朝是由吐蕃后裔唃厮啰建立的王朝。唃厮啰汉语译作“嘉勒斯赍”,意为“王子”,其本名“欺南陵温”,意为“南德欧松之孙,赞普是也”。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唃厮啰出生于“高昌(吐鲁番)磨榆国”。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河州商人货郎业贤赴高昌经商,将12岁的唃厮啰带回河州。其后,河湟地区有影响的大首领李立遵、温逋奇获悉唃厮啰具有高贵血统,遂将他从临夏县境扶至廊州,“立文法”,尊其为“赞普”。但是从1015年至1032年的17年间,唃厮啰虽为赞普,但并未行使权力,而是先后受控于李立遵和温逋奇。直到1032年他徙移青唐后,才结束了受制于人的困境,在他的亲自统治下,河湟地区真正实现了统一和安定的局面。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唃厮啰病故,他的三个儿子不和,内讧不断,王位频繁更替,相继有董毡、阿里骨、瞎征、陇拶、小陇拶等人为王,唃厮啰国力由此逐渐衰退,最终于1104年为北宋灭亡。唃厮啰统治的青藏地区早在朝统治时便有佛教传播。在吐蕃王朝灭时,青唐因地处偏远,佛教没有受到打击,当时就有藏饶赛等人由曲卧日辗转来到青唐境内传经布道,虽然规模不大,但它接续着吐蕃时期的佛教,后来影响到卫藏地区,成为西藏后弘期佛教复燃的重要火种。仅此一点,青唐地区在当时藏传佛教传播上的地位和影响就非可小视。不过在唃厮啰建政青唐前,这里尚没有出现大的佛寺,佛教活动也主要在民间无序发展。唃厮啰定都青唐后,寺庙才开始大规模建设,一时青唐城中“佛舍居半”,寺庙僧侣之多,可以想见。据记载,唃厮啰本人十分好佛,由他倡议主持兴建的寺庙就很多,当时佛教的地位也很高,“有大事必集僧决之”,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十分紧密。唃厮啰之后,继位的几个国王也很热心佛教,继续建寺造像,为佛教做功德,但因战争和内部不和,经济力量明显不足,佛教发展也日渐式微。

  有佛教就有佛教造像的供奉和塑造,据李远《青唐录》记载,唃厮啰处理军国大事的殿堂旁供有“金冶佛像,高数十尺。饰以真珠,覆以羽盖”。该书又记载:“……为大像,以黄金涂其身……阿里骨敛民作是像,民始离贰。”从这些零星记载可以看出青唐地区的佛像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唃厮啰定都青唐时期。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没有发现一件可以确定为唃厮啰时期青唐地区的佛教造像实物,自然地当地的佛像艺术为何种类型和样式也全然不可知。不过,从青唐所处地理位置,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它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渊源。首先,它地处西藏以东地区,与中原内地接壤,其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中原交往十分密切,由此看来其佛像艺术理应受到中原内地的影响,而具有当时汉地佛像艺术的特征。同时,青唐地区是唐蕃古道经过的主要地区,印度、尼泊尔和西藏同中原内地的交往多经过这里,它在当时中尼、中印和汉藏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当时藏传佛教和尼泊尔——帕拉佛教艺术传入和影响西夏王朝,中原内地文化艺术传入和影响藏地(如扎唐寺壁画等),就是经过青唐的唐蕃古道。从此看来,青唐地区受到尼泊尔——帕拉佛像艺术的影响也应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从总体上看,我们以为这一时期青唐地区的佛像艺术与西夏王朝大体一致:一方面受到中原内地佛像艺术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了尼泊尔——帕拉艺术的影响。只是青唐地区至今没有发现造像实物资料,这方面还有待我们去发掘和研究。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