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渐除我们的惰性
“惰性”,是具备“共性”的,每一个人都有惰性。“惰性”于每一个人,也是无所不在,充斥在角角落落,让我们应接不暇。仔细想来,许多烦恼都是源于它。
当我们从一个环境,换到另外一个环境;或者是从这个工作,换到另外一个工作;或者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结识了新的朋友,看到了不太适应的人或物;抑或是开始学习一个新的经典,接触一种新的学识等等……在我们修行的路上,起心动念之间,有多少是乐受,是我们可以心如止水一般去接受的?经常会缺乏甘心情愿,严重了还会躲避。这样的话,不管是世俗上的成就,还是修身上的成就都是无从谈起的。
为什么不能随遇而安呢?细细琢磨:如果改变,就打乱了自己以往的习惯,化茧成蝶之前的历练可不是那么好玩的,再说,自己现在的状况挺好,有必要去碰“涅槃之火”吗?万一“涅槃”不成,牺牲了怎么办?贪着于当下,造善业的力量不够,就会找这样那样的看似很有道理的理由,“惰性”就占了上风。
大家都知道“贪”这个烦恼,既然称其为烦恼,必定不是个好的东西,往往会蒙蔽我们应有的智慧,智慧被蒙蔽了,判断哪里还有正确可言,如果意识到自己有贪心作怪,不调整的话,肯定会因小失大。而说到造善业的力量,也可以说是“勇猛心”,这个很重要。有了“勇猛心”,“惰性”自然就起不来,贪念也就更不是问题了。
时刻保持“勇猛心”,看上去不太容易,其实就是个纸老虎。缺乏“勇猛心”的时候,可以试着诵经,马上去诵,做到虔诚和专注,你就能感受到力量。亦可据实况将诵经和听经适宜结合。保证适宜的诵经和听经时间,“勇猛心”就很难间断。
用心体会和同行善友一起学习的过程,也是增强“勇猛心”的重要途径。你想啊,“十年修得同船渡”,这是生生世世,怎样修才修来的缘分,得以让我们经常地在一起学习佛法,我们大家相互彼此之间的真诚,这个力量有多么大,前行的路大家一起走,怎么会没有力量?大家一起修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点,这些闪光的优点,都是宿生才修成的,很鲜活,我们很快地就可以看到进步的方向。并且在我们真诚交流的过程中,更容易找到自省的切入点,较个人修学来说,进步要快得多,这是多么殊胜的机缘。
还有,佛陀和菩萨对众生的慈悲,对佛子加持的力量,是超出世间法之所知的。我们的心已皈依,我们的目标就是自度度他,没有任何杂染,一切顺境、逆境皆为我们炼心所用,没有什么分别,我们前面要遇到的事情,佛菩萨都为我们安排好了,这些事情都是假相,炼心才是真相。并且,佛菩萨慈悲,我们遇到的事情,绝对不可能超出我们的能力之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心放下,信步向前。
佛法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可以欺骗自己。只要我们的心是相对真的、善的、没有杂染的,我们就可以做到“勇者无畏”。通过正确的方式修持佛法,就像是给自己装了一台过滤器,自然而然地,惰性就会渐去渐远,直至不再出现。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