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传奇而迷离的傣族佛塔与奘寺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传奇而迷离的傣族佛塔与奘寺

  在傣族村寨,佛塔奘寺比较普遍,它作为傣族信仰佛教的一种文化象征,与傣族村落和亚热带的大自然景色构成和谐统一的优美风光,传奇而迷离。

  云南省德宏州和西双版纳州傣族居众,这两个地区不时见到佛教特征建筑,有的村寨建佛塔,有的建奘寺,如芝市的风平大佛塔,瑞丽的喊沙奘房等。傣族地区建造佛塔始于小乘佛教传入时期。据《西南夷风情记》载:十五世纪西南边疆已是“寺塔遍村落”。佛塔是由塔墓、塔身、塔刹三个部分组成的实心塔,非常稳定。塔基为正方形,大小按塔的规模而定,多在一二百平方米左右,东面塑一佛龛,往内是平台,有的一层,有的数层。塔基和平台四周塑小塔,不仅把中心主塔衬托得更显高大而且加强了塔的动势,令人感到它仿佛冲破群塔腾空而起;塔身是由八角形的须弥座上的硕大莲瓣承托,形如覆钵,俗称宝瓶,往上是串珠似的椎体,珠体多少并不一致,其造形精巧,增加美感。塔刹是用黄铜片镂空,四周吊以璎珞、铜铃精制而成。塔刹即塔帽。傣语称作“提广母”,是建塔竣工后选择吉日做大“摆”时才罩上的。“摆”是一种聚庆活动,可见塔帽被佛众崇尚。塔帽灿烂天际,铜铃被风吹得叮叮作响。据实物考证,傣族佛塔用红砖建造,空隙以红土填实。外层用的是树胶、石灰等原料合制的糊状剂来塑造形象,刻制图案,这种特别糊剂经受风雨侵蚀,历数百年而不老化变形,反映出古代民间优越的工艺技术。

  傣族奘房曾被称作“缅寺”,其实它与缅甸佛寺不同。是缅、傣、汉三种建筑艺术溶于一体的代表作品。奘房有“楼奘”、“地奘”之分,二者主架结构桢。佛殿由屋架、屋脊、殿尖三部分组成,屋架以木架结构为主体,十二根“通天大柱”平行排成两行。由地面而直抵梁架、构成中堂顶架的本部。两侧略小的木柱承接副梁构成四周偏厦,其上支撑屋顶的是蜀柱和小梁构成的桁架。其向左右延伸,组成连体建筑。楼高约六尺,月圆形的正面向着东方,据说因释迦牟尼修炼成佛是面东盘坐之故。外沿有的镶板壁,有的用竹编后沙灰涂面,有砌土基墙的,但墙体不接触木柱,这样可防虫蛀达到“墙塌屋不倒”的效果。木料选材按我国古代的标准,经久牢实。其结构严密,既便经大地震也安然无恙。大殿屋脊为上小下大的重檐建筑,传说是仿诸葛亮的帽子式样而成,其实这是汉族匠师仿效中原歇山式建筑结构,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宗教凭借傣族、汉族的传统工艺,把歇山式屋顶与干栏式的木结构巧妙结合,最后把从缅甸引进的黄铜镂空,璎珞重吊。金光闪闪的小塔装在屋脊正中,便成为典型的傣族奘寺了。

  傣族的佛塔与奘寺,无论从建筑风格和艺术思想上,都是傣族群众丰富的生活知识积累融合外来经验创造结果,反映了传统的佛教和美学思想,它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一种表现,为勾通缅甸和中原文化,发展傣族佛教文化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