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经撰杂譬喻》中的疑问代词
《众经撰杂譬喻》中的疑问代词
李建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是古代汉语的质变期。鸠摩罗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姚秦僧人,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译师”之一,其汉译佛经口语性强,被后人誉为“新译”,是研究当时语言的珍贵材料。在本文中,我们拟对鸠摩罗什所译《众经撰杂譬喻》(共2卷44篇18300余字)中的疑问代词加以分析,以期获得当时疑问代词运用情况的一些资料和线索。
依据询问功能进行分类,汉语的疑问代词可分为事物疑问代词、人物疑问代词、方式情状疑问代词、原因目的疑问代词、时间疑问代词、处所疑问代词和数量疑问代词七类。
一、事物疑问代词
事物疑问代词的功能就是询问“什么”“什么东西”“哪个”。《众经撰杂譬喻》所用的事物疑问代词有“何”“何等”“何者”“云何”“何所”5个,计25例。
1.何
“何”是《众经撰杂譬喻》中使用得最多的事物疑问代词,见16例。
a.“何”作定语,对所问的事物起修饰限制作用,通常为“何+名词”的形式,见13例。
(1)沙弥怪愕不知何意。(第18篇)
(2)昔有屠儿,诣阿世王所乞求一愿。王曰:“汝求何愿?”(第28篇)
(3)其人与之,问:“杖有何德?”(第28篇)
(4)阿难白佛:“此五百人宿命有何罪福?”(第38篇)
b.“何”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共3例。
(1)王答言:“汝须何食?”鹰言:“我作誓,食新杀血肉。”(第4篇)
(2)菩萨言:“…汝须何食?当相给予。”(第4篇)
(3)佛语至诚,实是毒蛇而我不信。今为毒蛇所由知当何云?(第6篇)
2.何所
“何所”作为事物疑问代词,见3例,句法功能与“何”相近,也可作宾语和定语。其中宾语2例,定语1例。
a.“何所”作宾语,也是位于动词之前。
(1)王问沙门言:“至我象边何所道说?”沙门答言:“…我直语象言:‘我与汝俱有罪耳。’”(第19篇)
(2)道人往诣其家,问长者:“何所乏?”曰:“惟患无子。”(第29篇)
b.“何所”作定语。
(1)时肆上有贤者,见沙弥行诵,礼而问曰:“道人行何所说?”(第14篇)
“何所”本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义为“什么地方”。“何所”在《众经撰杂譬喻》中作疑问代词,义同“何”,作“什么”解,应是由偏正词组词汇化而来。如上例(2),“何所乏”义即为“缺什么”。
3.何等
“何等”用来询问事物,作宾语和定语,义同“何”,可解为“什么”,见4例。
(1)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作动词宾语)(第4篇)
(2)沙门言:“小妇儿为何等死?”(作介词宾语)(第37篇)
(3)沙门谓言:“汝家小妇今为所在?本坐何等死?”(作介词宾语)(第37篇)
(4)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兴何等道?(作定语)(第18篇)
“何等”在先秦汉时期本是一个词组,“等”字本有“辈类”的实义,“何等”连用既久,这种实义丧失,“等”字已词缀化,“何等”义同“何”。它也应是偏正词组词汇化而来的,已变为一个双音节的疑问代词。
4.何者
“何者”充当事物疑问代词,作主语,见1例。
(1)道人闻是语已,便自思惟:何者为重?护戒为重。(第7篇)
“何者”先秦时主要表示设问,“者”字是一个语气助词。在《众经撰杂譬喻》中,“何者”中的“者”是个起指代作用的结构助词,“何者”用来询问什么事物,充当主语。“何者”还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疑问代词的功能,即通常在主语的位置上表示别择问,例子如上。
5.云何
“云何”作为事物疑问代词,见1例,作主语。
(1)长者白佛:“云何五大施?”(第14篇)
二、人物疑问代词
人物疑问代词用来询问动作所涉及的人物是“谁”“什么人”。 《众经撰杂譬喻》的人物疑问代词有“谁”“何人”2个。
1.谁
“谁”在《众经撰杂譬喻》中作为人物疑问代词,其语法功能主要是作主语和定语,见3例。
(1)前鬼言:“此有人可问。”“是死人是谁担来?”(作主语)(第3篇)
(2)王至殿未入,便见此画,问:“谁画此耶?”(作主语)(第42篇)
(3)前问言:“卿谁家子?何痴乃尔?”(作定语)(第13篇)
2.何人
“何人”可用来询问人物,用作谓语,见2例。
(1)诸比丘问:“汝是何人?”答言:“亦不自知是人非人。”(第3篇)
(2)其父意即开解,问儿:“卿是何人?”儿言:“我是长者儿。”(第13篇)
三、方式情状疑问代词
方式情状疑问代词用来询问事物的方式、性质或情状,即问事物“怎么”“怎样”“怎么办”。《众经撰杂譬喻》中有“何以”“奈何”“云何”“何如”和“何因”等5个。
1.何以
“何以”在《众经撰杂譬喻》中的主要意义是“怎么”和“怎样/怎么样”,做状语,见3例。
(1)王曰:“设如汝语,何以知之?”答曰:“我识宿命。”(第26篇)
(2)王曰:“何以别之?”(第38篇)
(3)王曰:“若得子,何以相报?”(第41篇)
2.奈何
“奈何”作谓语,义为“怎么办”,见2例。如:
(1)商主惊言:“此是大鱼,当奈何哉?”(第26篇)
(2)女父曰:“嫁当奈何?”(第42篇)
3.云何
“云何”作方式情状疑问代词,充当谓语和状语,各见1例 。如:
(1)父语儿:“求之法当云何?”(作谓语)(第42篇)
(2)六师答言:“无羹,云何食?”(作状语)(第22篇)
4.何如
“何如”充当谓语,后接宾语,见1例。如:
(1)沙门谓蛇曰:“…今现蛇身,何如此妇身?”(第38篇)
5.何因
“何因”在该经中当“怎么”解,作状语,见1例。如:
(1)妇闻此言意念:“此沙门何因知之?”(第38篇)
四、原因目的疑问代词
原因目的疑问代词用来询问事情、行为出现或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即询问“为什么” “怎么”“干什么”的。《众经杂譬喻》中此类疑问代词有“何以”“何故”“何”“何缘”“云何”“何为”“为”和“那”8个。
1.何以
“何以”在句中作状语和谓语,前者7例,后者1例,共8例。
(1)龙曰:“此未得道,何以将来?”(第10篇)
(2)梵天问释:“何以不乐?”(第43篇)
以上两例中“何以”作状语。
(3)佛告老母:“何以冢间也?”(第36篇)
此例中“何以”作谓语。
2.何故
“何故”作状语,见6例,使用频率略低于“何以”。
(1)诸人皆食,唯六师独瞋不食。主人问:“何故不食?”(第22篇)
(2)船人问神:“何故乃尔也?”(第31篇)
3.何
“何”问原因时,作状语,共5例。如:
(1)汝何不去?我无食与汝。(第9篇)
(2)父见笑之。妇曰:“何笑?”(第27篇)
4.何缘
“何缘”作状语,见3例。如:
(1)道人言:“…当生天上,何缘乃尔也?”(第16篇)
(2)王乃信之,问道人:“何缘得香乃尔?”(第42篇)
家中闻之皆惊愕:“公初不肯至佛所,今何缘欲往?”(第40篇)
5.云何 何为 为 那
“云何”在句中作状语,凡2例。如:
(1)客问之言:“汝先贫穷,今日云何得如此富?”(第4篇)
(2)诸人呵骂言:“汝痴人,云何日日不[﹡]牛乃至一月也,而望得多?”(第6篇)
“何为”询问原因时在句中作状语,见1例。如:
(1)沙门前见妇,颜色憔悴自掩面目不复栉梳。沙门问言:“何为乃尔?”(第36篇)
“为”在句中作谓语,见2例。如:
(1)诸天见其取华,皆往问之:“汝方来受福,当五欲自乐,而采华为?”(第13篇)
(2)道人曰:“我亦无所有,复见我为?”使白言:“王欲供养道人。”(第42篇)
“那”在句中作状语,见1例。如:
(1)国人见皆惊,问曰:“卿那得还耶?”答曰:“…故我得来归耳。”(第43篇)
五、时间疑问代词
时间疑问代词询问“什么时候”“多久”。《众经撰杂譬喻》中问时间的疑问代词只有“何时”,作状语,仅见1例。如:
(1)父语儿:“求之法当云何?但掘水,何时能得?”(第42篇)
六、处所疑问代词
处所疑问代词用来询问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含有“哪里”“哪儿”之义。《众经撰杂譬喻》中问处所的疑问代词有“那”“何处”和“所”,分别见1例,共三例。
1.“那”询问处所时,作状语。如:
(1)目连言:“我有神力超蹈须弥山。对若东来我便向西,若北来我当趣南,那得我耶?”(第15篇)
2.“何处”作补语。如:
(1)家有两儿着珠共戏,共相问曰:“此珠出生何处?”(第27篇)
3.“所”作宾语,置于动词前。如:
(1)沙门谓言:“汝家小妇今为所在?本坐何等死?”(第37篇)
七、数量疑问代词
数量疑问代词用来问数量,《众经撰杂譬喻》中的数量疑问代词只有“几”, 作定语,均为“几+名词”的双音节形式,见6例。如:
(1)贤者又问:“若无事,可诵几偈?”(第14篇)
(2)又问:“分卫几日?”(第14篇)
(3)佛复问公:“公着衣来几时?”公言:“我着衣来一岁。”(第67篇)
八、小结
综合上文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1.先秦时期的“谁”“孰”“何”“曷”“胡”“奚”“侯”“遐”“恶”“安”和“焉”等形式复杂多样、用法有同有异的众多疑问代词大部分被淘汰。《众经撰杂譬喻》中有“何”“谁”“为”“那”“所”“几”“何等”“何者”“云何”“何所”“何人”“何以”“奈何”“何如”“何因”“何故”“何缘”“何为”“何时”“何处”等20个疑问代词, 显示其继承发展了“何”“谁”等部分疑问代词,“何”用法广泛,同时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由“何”构成的上述复合词被广泛运用,用法复杂多样;一些新兴的疑问代词也在该经中出现。这些都体现了中古汉语承上启下的过渡发展的态势。
2.先秦时期绝大部分的疑问代词是单音节形式,《众经撰杂譬喻》的20个疑问代词,单音节的6个,双音节的则有14个。双音节占大部分,并且生命力极强,体现了当时词汇强烈的双音化趋势。
3.疑问代词的一些非疑问用法已在《众经撰杂譬喻》中出现,如“何足”“何能”的反诘用法等,这显示了疑问代词在魏晋南北朝时语法功能得到更多新的扩展。限于范畴和篇幅,我们这里不作讨论。
参考文献:
[1]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3]鸠摩罗什译.《大藏经》(第4册)[M].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83.
(李建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自: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2007年9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