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型建筑——佛教建筑的空性与空间性
觉型建筑——佛教建筑的空性与空间性
洪启嵩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所说经》卷一
前言
本文旨在探索现代及至未来世界中,我们如何基于过去佛教建筑的理想思维,建构现代佛教建筑,乃至一般建筑,将佛法的觉性扩及为人类创造幸福的觉型建筑。
在此,现代佛教建筑的意涵,应更加全面,不仅限于宗教的寺院建筑,而是扩大到家庭、小区、城市等更广大的群众生活。如何以觉性的思惟、更究竟的理念乃至生活型态来贡献给地球,使其成为人间净土,这正是菩萨为圆满众生成佛、庄严诸佛净土来展开的“净土人间”行动。
本文从佛法建筑的根本思惟与反思,进而观察佛教建筑的时空缘起意义,希望能贡献给这个世界圆满幸福,并祈愿地球成为一个觉性的星球。
空间环境供人类生活、运作,而人类也在空间中创造适宜生活的环境,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创造和转化。人类从大环境中选择适宜居住的环境之后,就慢慢与其互相熟悉、调和,得到与环境的最大协调。因此,建筑有着极大的时空缘起特性,随着种种因缘的转变,而去适应与转化。佛法其实就是缘起法,有着缘起体性的实相义,与世间外显的缘生义理事相融。
如果佛陀处在现代社会,他会如何面对这个世界?他将如何生活?
什么样的建筑合乎佛陀的理想?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合乎佛陀的理想?
当然,佛陀在一切处悉皆圆满,然而在缘起的世间,如何为众生建构安适居住而且能圆满升华目身生命的环境?这是一个佛法中常存的课题。
在《维摩诘经》卷一中,佛陀告诉宝积菩萨:“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佛陀阐明了菩萨建立净土最核心的意义:“一切众生是菩萨净土”,菩萨随其所度化的各类众生而摄取佛土,为了帮助各类不同根器的众生悟入大觉而建立不同的净土,所以,菩萨建立各种净土,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饶益众生。
《维摩诘经》说:“心净则国土净。”对于佛菩萨而言,娑婆世界本来就是一片灵山净土;从来没有变异过。但由于我们没有清净的心眼,所以依旧分别了世间的好坏、美丑,依然限制于六根、六尘与六识之中。当我们看到外在的景观,种种污秽肮脏,眼与外色的对应生成眼识,眼识生意识,心中就有了一个不好的意识种子含藏。耳闻噪音、鼻嗅恶臭、舌尝诸毒、身触不适、意识思惟不净,这六识的生成,足以影响我们心识的作用,使我们心生染污,甚至罹患身心的种种疾病,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与幸福。
从外在的健康到内在的升华,佛法有深刻的体会。佛陀向来的核心观点,从未离开生命自身的圆满与净土的完成。这样的精神显现于外,也表现在佛教建筑之中。
我曾提出以“心、气、脉、身、境”等五个层次,从最微细的心念,到气(呼吸)、脉(气脉)、身(身体),乃至境(外境),来作为统摄自身与外在世间的分类,从内到外的圆满过程。
我们回观自身,透过心意识的相续执着的运作,产生运动的力量就是气;气不断运动的轨迹则形成脉;而脉气的相续造作,产生支分的实体化,则形成了明点(如内分泌)、各种器官与身体。而心、气、脉、身所投射于外界的时空情境与其它生命的心意识交互映成,则形成外界相对性的客观世界,就是境。
所以,我们的心是外在宇宙的投影,而宇宙也是我们心念的波动,两者如同镜面般相互照映。所以,心、气、脉、身、境根本是一贯、同体一如的,都是心意识的影子,但心意识也受到外境的反射而转换,又交互投射。
这五者由内而外,由细而粗;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从外境返回到身体,再到脉、气、心,但转化时,却是由最细微的心,进而到气、脉、身,乃至外境的转换,所以,我们转化成功时,不只自己身心变得更庄严圆满,整个外境也能跟着转换成清净圆满的世间。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一句铭言:“我们塑造自己的住家,之后住家塑造我们的生活。”说明了人和建筑深层的交互影响。
建筑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元素。2003年非典(SARS)风暴造成全球性的恐慌,口蹄疫、肠病毒、禽流感,乃至日前H1N1流感,都在在提醒我们对卫生、健康的重视。2003年,在新加坡所举行的“健康建筑国际会议”(HB03,Health Building),就应用最先进的科技研究,来对应使用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与心理感受等“五感六识”,以共同解决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建造、使用和改建上的实际问题,并创造以人类健康为福祉之二十一世纪新国际式样生活空间。
佛法对生命的深层思惟,可作为未来型建筑的珍贵指引。佛陀对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非常重视,由于印度气候炎热,洗浴非常重要,浴池是极为重要的日常建筑。例如在佛陀常年驻止说法的祇园精舍,设有僧人专用的浴室院,和医疗研究中心—“天下医方之院”。由此可见,早在2500年前的印度,佛陀对整体性的养生就有完整的看法和作为了。
从外在的健康养生到内在的升华,佛法有深刻的体会。而佛陀一向的核心观点,即是“成熟众生,庄严佛土”,这是佛教建筑的根本方向。
一 从我们立足的娑婆世界谈起
“菩萨摩诃萨,悉欲救护一切众生故,以善根回向具足严净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见一切佛,恭敬供养一切诸佛,闻一切佛所说正法,满足一切大愿故,以诸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4
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在佛经上称为“娑婆世界”(梵 Saha-lokadhatu),意译为“堪忍”世界。在《悲华经》卷五中说:“此佛世界当名娑婆,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是故彼界名曰忍土。”因为这个世界无论是众生的身心条件或是外在环境都很恶劣,而此地的众生竟然能忍受安住,而被称为“堪忍”世界。
《阿弥陀经》以“五浊恶世”来描写娑婆世界,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是指这个世界正处于混乱不安的因缘时节,见浊是指这个世界的人邪见增盛,烦恼浊是指这里的众生受贪、瞋、痴三毒烦恼侵扰,接受邪法,众生浊是指这个时代的众生人际关系混乱恶劣,人与人之间彼此攻诘、不信任,命浊是指这个世界的众生寿命短促,可以说是一个苦迫炽盛的世界,因此,被称为“娑婆”(堪忍)世界。
单单从2008年至今,世界各地发生了多项重大的天灾人祸,如:中国汶川大地震及毒奶事件,飓风狂袭美国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澳大利亚受到超强暴风袭击,美国华尔街的墙倒了之后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大海啸,持续升温的H1N1疫情,乃至最近美国及法国受到暴风雪的侵袭,整个地球气侯、经济、气候、毒物、疾情,及可能成为常态的气候极端化,或许大家更能感受到“娑婆”这个意义。
娑婆世界对于佛教徒而言,或许是一片染污的土地,但她是长我、育我的地方,对于我们有无穷无尽的大恩。将来,或许会有许多大德能往生于十方净土;但是如果时间取当下,空间取当体,我们确实只有这个虽不圆满,却极为可爱的家园。只要我们活存于人间的一日,就应该反哺她的恩德。
美国建筑大师山谬马克比(Samuel Mockbee)曾提出“永续建筑”的定义。他认为,永续建筑必须融合多项价值—美学、环保、社交、政治及道德。永续建筑需要建筑师运用想象力与专业知识,来设计兴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建筑。
这样的建筑理念与佛教的理念不谋而合。佛法永续建筑的精神,以“空”、“无常”为核心,随着时空因缘的演化,不断的创新成长,是活的生命建筑。我认为理想的佛教建筑,必须兼具三种特性:(1)生活性(2)缘起性(3)升华性。在佛土中有所谓的“十八圆满”,就具备了这三种特色。
在《佛地经论》中,描写了诸佛受用土所具有的十八种圆满功德,即︰(1)显色圆满,(2)形色圆满,(3)分量圆满,(4)方所圆满,(5)因圆满, (6)果圆满,(7)主圆满,(8)辅翼圆满,(9)眷属圆满,(10)住持圆满,(11)事业圆满,(12)摄益圆满, (13)无畏圆满,(14)住处圆满,(15)路圆满,(16)乘圆满,(17)门圆满,(18)依持圆满。我们可以从此处来分析出十方诸佛净土共通的圆满特点,也就是一个圆满世间的必备条件:
一.外在环境的美好:诸佛净土系由诸佛无量功德所庄严,具有种种圆满︰无论是在显色(颜色)、形色(形状)、分量(幅员)、方所(所在之处),都是最圆满的。
二.形成的原因与本质清净圆满:因为净土是依诸佛的大悲愿力所成,并不是由杂染的业力所形成,因地清净,所形成的果报亦清净。
三.居住公民的素质优秀:净土中除了圆满的佛陀之外,往往是菩萨及圣者云集,能辅助如来教化,所以是主圆满、辅翼圆满。此外,净土中为佛菩萨所化导的众生常随修习,则是眷属圆满。
四.修学性向纯一:净土的居民,皆能住于深广的法味,不断努力成就诸善、灭烦恼灾横缠垢、能远离魔众及一切怖畏、能以如来无量庄严福德智慧为依止,而有“住持”、“事业”、“摄益”、“无畏”、“住处”等五圆满。
五.臻于究竟圆满大觉:从所居住的环境、生活的受用,居住其中的公民,教授的师资,从硬件到软件,净土中可说是汇聚了最优良的条件,而这一切的最终目标,都是帮助居住在其中的生命,成证圆满的大觉如来。因此,净土还必须具备“路”、“乘”、“门”、“依持”等四圆满,让净土的居民安住其中,以大念慧行为进路,以大止妙观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而住于真如法界。
诸佛建构净土的十八种圆满,可以作为我们创造人间净土的最佳参考。
我们所生存的娑婆世界目前还有许多不圆满,但这正是我们发愿来改善这个世界的因缘。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光明的心愿来行事,使世间变得更美好——建筑师造出让我们心境安稳的建筑、音乐家谱出悦耳清心的乐声、庄严芬芳的香味去除了垃圾的恶臭、清淡的天厨妙味充满了人间、随身所触无不悦乐、意根所摄无非清净。以不断的努力精进,改善这个世界,让人间净土早日到来。
二 传统佛教建筑——修行空间的建构
佛告医王(耆婆):“善哉妙意!治众人病,皆蒙除愈,远近庆赖,莫不欢喜,今复请佛及诸众僧,入温室洗浴,愿及十方药疗病,洗浴除垢,其福无量。”
——《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
佛教的传统建筑,可以“僧院”(精舍)、“佛塔”(窣堵波)、及“寺院”(支提)三大类作为代表。而在早期佛教建筑群中,这三者往往是同时具备的,也就是修行者、僧团居住的僧院,与供奉佛及圣者舍利的塔墓、佛塔,及供奉佛像,提供修行者礼拜的寺院空间,这三种类型的佛教建筑,共同建构了修道者生活空间的群聚。现今印度阿旃塔石窟的遗迹中,即可明显看出这三种类型的佛教建筑群聚。
僧院——僧团共聚生活修行的处所
而这三种佛教建筑之中,早期是以僧团修道学习、共聚生活的僧院精舍(viha^ra)为主,到后期才慢慢转为以礼拜的寺院建筑为中心,造型具有特色的佛塔,则成了佛教建筑的标帜。早期中国禅宗的建筑里,以禅堂为中心,学人坐禅、闻法,饮食、睡眠,都在禅堂这个多功能的修行空间进行。可惜到了末期,这种型态也逐渐隐没。
释尊在世时,各地建有修行为主的僧院精舍,其中以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与舍卫国的祇园精舍最为著名。在《四分律》卷五十记载,佛陀成道之后,最初与五比丘住于阿兰若处、树下、空房、山谷石窟中,后来进入王舍城之后,瓶沙王于迦兰陀竹园作房舍,施与佛及四方僧。此即著名的竹林精舍。不久,另有长者,于耆阇崛山(灵鹫山)营建六十房舍,一切所须皆具足,供养于佛陀。此为僧房建立之滥觞。
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佛教建筑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在《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佛陀应允了耆婆医生的邀请,在一天说法的行程之后,带着僧众一起到温泉洗浴。
“温室”是指公共、私人的浴室。由于印度气候炎热,居民较常沐浴,因此在印度各地,常有人随处凿池,以供行人自由洗澡沐浴之用。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就记载:“所在之处,极饶池水,时人皆以穿池为福。若行一驿,则望见三二十所,或寛一亩五亩,于其四边种多罗树,高四五十尺,池乃皆承雨水。”
佛陀不但欢喜地受请,更称赞耆婆医生善于养生,疗众生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对大众身心健康、卫生的重视。佛陀用开放的心胸积极接受世间良好的因缘,并进一步帮助大众升华。像此次的受请洗温泉浴,佛陀借机教育,为大家上了一堂让身心容光焕发的温泉养生课程,并以此回向祈愿一切众生都能洗除身心的尘垢,获福无量。
《南海寄归内法传》同时也记载印度那烂陀寺就有十余所大池,每至早晨,就以鸣槌为讯号,集合僧人洗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及佛教建筑与生活贴近的一面。
塔——供奉佛陀及圣者舍利之处
“佛国土不可思议!佛住佛刹庄严!佛法性、佛刹清净、佛说法、佛出现、佛刹成就、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议。何以故?诸佛子!十方世界一切诸佛,知诸众生乐欲不同,随其所应,说法调伏。如是乃至等法界、虚空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2?如来名号品
除了僧院精舍之外,佛塔也是佛教建筑的重要象征。“塔”(梵stu^pa),音译为“窣睹波”,是指埋藏遗骨、经卷,或为标示特别灵地而造的建筑物。塔,意译方坟、圆冢、归宗或高显、聚相、灭恶生善处等。
也有说塔与支提(caitya)同义,但是,有时塔婆以外的建筑物也叫作支提,所以两者应不是完全相同。《法华经疏》卷十一说,有舍利的称为塔婆,无舍利的称为支提。
相传释迦牟尼佛曾知地下有迦叶佛的舍利,而以土覆其地为塔。由此传说,可知造塔是古印度贵族的埋葬法,如同其它民族间所行的埋葬法,把土高高堆起,以别于平地。依《增一阿含经》卷十九所说,值得起塔供人礼拜的,只有佛、辟支佛、声闻、轮王。真谛三引《十二因缘经》说,为如来起塔,可造露盘八重以上。菩萨、缘觉、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等渐次减少,至轮王则仅为一盘。又,《僧祇律》说,也可为凡僧起塔,但无露盘。
往昔在迦毗罗卫国与舍卫国早有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塔之建造。相传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舍利)被分为八份,各各造塔供奉。其中之一由释迦族所造的塔,近年在尼泊尔国境发现。此外,据说为阿难等佛弟子所造的全身塔或碎身塔,今尚在阿摩罗瓦齐、巴路特、山崎等地,据推定系公元前二、三世纪左右所建造,属于阿育王时代的建筑,如同山崎塔一样,至今还保存着几近完整的塔形。
《杂阿含经》卷二十三记载,阿育王曾修缮拘那含牟尼佛等古塔,并造八万四千新塔。属于此一时代所造的塔,有半圆球状的塔身,从其顶点穿一小孔垂直达地平面上,底部藏置舍利等遗物。周围为礼拜道;外侧设石栏,有四门。以宝盖或宝瓶遮盖在顶上纵孔。此即后世所谓的“相轮”。或在塔身半腹造步道以及阶梯。石栏与四门有巧妙的雕饰,至于塔身的修饰就比较少。
此后经三、四百年,佛教盛行于北印度,属于此时所建造的塔,塔身是长圆筒形立在方形的基坛上,无石栏与四门,塔身与基坛周围有装饰。此类塔婆遗存于北印度、阿富汗、新疆等地,其中构造宏伟且比较完整的遗塔,是在北印度马尼卡拉(Manikyala)的大塔。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另有一类是后世流行于中国、日本等地的多重塔,此由《西域记》卷二〈犍驮逻国〉条所记载的迦腻色迦大塔之记事中可知。
一般而言,造塔是为供奉遗骨,但也有为供奉佛的爪发、牙齿、钵衣之类而造塔。或在与佛陀一生行历中主要事件有关的地方设塔纪念,如在佛生处、成道处等造四塔、八塔之类。又,有如在灵鹫山的登山道所设的下乘、退凡二塔。以上各种塔或是埋藏品不同,或是建造的目的不同,但同样都设置在屋外的地上。
印度古塔呈覆钵形(半球形),四周围以栏楯,塔门敞开,建材为砖或石,其特色是平面直径较塔身长。后来塔身逐渐增高,在山崎曾有遗迹留存。其后,此制传入中国、日本,不仅促进砖或石造雁塔、喇嘛塔及木造塔婆(三重塔、五重塔等)的发展,更有木造多宝塔、石造五轮塔、宝箧印塔等新形式产生。此外,缅甸、泰国、锡兰等地也有各具本国特色的覆钵式塔。
现在仍遗存在新疆地区的古塔,与遗存在北印度的古塔,大体而言并无差异。同样在方坛上置圆筒塔,但坛是二重或三重。在雕饰方面,由于塔已荒废,故不得而知。在喀什噶尔北方与和阗北方也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塔。西藏的塔,肩部显著的扩大,塔前有龛。缅甸、泰国、越南等地,塔的形状,异于前述诸塔。
中国早期的佛塔,从原来印度佛塔窣堵波的形制,即墓塔型的实心建筑样式,渐渐演变成有塔身、中空的精舍、塔庙形式。造塔风习或许是从北印度、新疆等地传入我国,再加上风土民情的变化而发展成一种木造的塔。依据《佛祖统纪》卷三十六的记载,东晋成帝咸和五年,会稽永兴的许询舍宅,立崇化寺,造四层塔。北魏时,洛阳永宁寺的九层塔,号称高百丈,极尽庄严。
中国佛塔的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可以登高眺览,后来渐渐发展出多元的功能,如做为海上灯塔,或作为风水之用,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接在一起,而开展出多元的风貌。
寺院?佛堂——供奉佛菩萨本尊之处
寺院、佛堂是指安置佛像、经卷,供人礼拜的处所。在印度称为“支提”(梵语 caitya),印度古来原用以指崇拜的对象,有时会被视为窣堵波(stu^pa)的同义字而混用。但是对于以窣堵波为本尊的构造特殊之祠堂,则特称为支提堂或制多堂(caitya-gr!ha)。
根据古代寺院的遗迹,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早期的佛教建筑,多在中央设方形佛堂,殿外有僧房围绕,殿内正面则安置佛龛。建材系采石、砖、木三种。形式有僧院、佛堂、佛塔等分别。
中国早期佛寺建筑的布局,大致沿袭印度形式。尔后因融入固有的民族风格,遂呈现新风貌。其建材以木质为主,多设于平地或山中。创建于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为中国佛寺的滥觞。西晋初年,京洛一带造寺塔图像而礼拜之风盛行,不少达官显贵或舍旧宅,或于各地立寺塔。
无论是印度或中国,到了后期的佛教建筑,僧院、佛堂、佛塔这三种空间逐渐合而为一,佛寺建筑内同时具有供礼拜的佛堂,僧人居住其中,佛塔安立于寺旁,成为佛教建筑的标帜。不同的是,早期以修行教育的僧院建筑为主体,后来渐渐变成以礼拜的佛堂为建筑主体。
三. 佛教建筑的根本原理
“能生随类形,诸法之法相,诸佛与声闻,救世因缘觉,
勤勇菩萨众,及人尊亦然,众生器世界,次第而成立,
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由具智方便,离于无慧疑,
而观此道故,诸正遍知说”
——《大日经》卷五
佛法中探讨世界的平面现象,以“三科”来统摄法界一切万象,即:“蕴”、“处”、“界”三科。佛法将生命的身心质素归纳为“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从此再向外扩展,而有“十二处”,依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根),与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应,而形成再加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的作用,而后才能分别了知。从五蕴、六处与六境的相应,而形成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十八界。
佛法的修行路径,依于人类的身心条件而形成。楞严经二十五圆通法门正是最好的例子。人在法界中出生,成长为人,具有六根,与六尘、六识的作用。如何在身而为人所具有的条件因缘,依此而修证?我们必须深刻了解自身所拥有的修件与状况而从无明回修觉证。
在《楞严经》卷五中,以二十五位阿罗汉、菩萨,各自宣说其个别的修行方便,分别是六尘、六根、六识及七大,共为五十五种修行法门。如:憍陈那五比丘是“于音声悟明四谛”,从音声入道,是声尘圆通,香严童子,是因烧沈水香,观察香气“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这是以香尘入道。而跋陀婆罗则是洗浴时,“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而证得无学。而最著名的,则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以耳闻声而入道。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让我们体悟到身心六根和所接触外境,及意识在其中的了别,所产生的深刻感通,交互影响,凡人茫然不觉,堕入轮回,善学者以此入道,对菩萨行者而言,则是度化众生的无比方便了!
在密教的宇宙观中,则以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元素,来统摄宇宙万象,而这六大元素,同时也是形成我们生命的六种根本要素。
在这六大中,地大具有坚性的特质,能任持承载万物。水大具有湿的特性,能收摄万物。火大以暖为特性,能成熟万物。风大以动为特性,能增长万物。空大以无碍为特性,作用是含容不障万物。识大的特性为了别周遍,作用则是决断。这六种要素所以被称为“六大”,是因为它们能周遍一切的缘故。
如果以我们自身来观察,像骨骼、肌肉等,就可归为地大所形成,唾液、血液等液体,则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风大,身体的空隙属于空大。自身与外境是完全统一无二的。
我们身体的地、水、火、风、空,与外界的地、水、火、风、空,是外世界与内世界的统一。我们自身身心、人生与宇宙,都是同体一如的法界本质与现象。
四.幸福建筑——极乐世界的建筑理念
“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佛说阿弥陀经》
在现代建筑的理论中,建筑幸福性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哈佛大学的生物学者威尔森(E.O. Wilson)所倡导的“亲生命性”(biophilia)成为其中重要的理念。威尔森的领域是研究舒适度与生理反应、人类进化生态学,及环境心理学。环境对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开始逐渐被运用到建筑物上,“幸福建筑”将是未来建筑的重要思惟。而佛教的极乐世界,可以说是幸福建筑的最佳典范。
在《无量寿》经中记载,极乐世界的建立者阿弥陀佛,熟知十方诸佛的净土,发起殊胜的四十八愿,要建立法界中最快乐舒适的修行环境。从这个观点来看,阿弥陀佛可说是一位“建筑师佛”,将十方诸佛的净土作了总摄比较,总集其中的优点,建立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深刻了知环境对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而将其运用到净土中的各项建筑设计,祈愿大众在身心舒适和悦的状态下,每天“高高兴兴学佛,快快乐乐成佛”,自然圆满成就。
幸福建筑的两个重要元素,除了“亲生命性”之外,还有“仿生态建筑”。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具体的呈现。
极乐世界的仿生态建筑
在《阿弥陀经》中记载,极乐世界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这些奇妙之鸟,白天及夜晚都唱和着雅音,令人身心愉悦,但这些鸟却不是真实的。佛陀告诉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三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这些鸟是阿弥陀佛为了让众生感觉舒适,身心柔软,易于受法而营造的环境。
除了各种珍贵美丽的鸟类之外,极乐世界里处处都有缤纷美丽的宝莲花,遍满整个佛世界,经中描写:“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极乐净土种满了无量的树木,同样也是七宝所成,有金树、银树、琉璃树、玻璃树、珊瑚树、玛瑙树、砗磲树,这些宝树枝、叶、茎都能相顺相当而不杂乱相斥,彼此光芒相映射,当清风徐来时,就会发出自然相合的乐声。
当净土中的居民眼睛看到道场树,耳闻其音,鼻知其香,舌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都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而且六根安定,不会因为执着这些快乐而造成后续的烦恼。
幸福建筑的先行者
娑婆世界中的日常生活,有种种不足,日新月异的科技,不断提高生活的便利性,让这种缺憾得以补足。
极乐净土众生的食、衣、住、行,与娑婆世界极为不同。
首先,极乐世界的居民,并不需经过母亲辛苦怀胎而出生,而是从莲华中自然化生。他们也不需要饮食,不需要为三餐奔波。但如果希望饮食的时候,随着心念即可自然化现。在穿着上,也是心念所及,就会自然出现心所想的美妙衣服。
极乐世界居民的住宅、宫殿等建筑物,都能随着心意而变化外形、颜色、高度、大小。需要任何珍宝装饰,也都能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极乐净土的生活设施也极为贴心,以七宝建造的浴池,池中有八功德水,清净香洁,不但能疗饥,还能长养内外身心。宝池中的水还会依照使用者的心意,自动调整水位、水温,能使人开神悦体,荡除心垢。
浴池岸边有栴檀树,花、叶垂布,香气熏人,池上有莲花,大如车轮,不同颜色的莲花闪动各色光明,香气扑人。随着众生的根机所应听闻而欢喜无量,并且能随顺清净,而离欲寂灭,入于真实之义。净土中到处充满自然快乐之音。
在交通方面,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有神足通,可以在一念之间越过他方佛土,何况是在本国中来往,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自然也不会有废气污染的问题。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里的众生,没有一切痛苦,只有受用种种快乐,是真正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深刻了知环境对人的身心影响,善用建筑美学,让众生在舒适的状态下,安心修行,进而开启清明的自觉,可以说是具体实践了究竟的“幸福建筑”。
五.觉性在未来建筑中的位置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21世纪建筑所关注的两个重点:第一,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需要大家全面觉醒着手保护;第二,则是人类数字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网络、计算机几乎无所不在地溶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后者特别是“明日建筑”(Architecture of Tomorrow),也就是未来型建筑所关注的重点。
2003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邀请历届普立兹克建筑奖,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终身成就奖等数十位国际建筑菁英,针对21世纪初期建筑美学、都市、政治等各项议题提出展望。其中人体、感官、数字等议题都包含在其中。疾速数字化的人类未来,正是许多正在探索未来的建筑设计思想家们关心的议题。
1999年,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兹在台湾发表了“二十一世纪─数字神经系统”的专题演讲。事实上,在前往二十一世纪的过程,就是将我们自身生命系统外化的历程。在这历程中,让原本在我们身体内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识的传导系统,透过了潜在自我意识的不断投射导引,并藉由与我们身体“地、水、火、风、空”五大质素同质的外在世界,而重显外化我们的内在系统。
比尔盖兹提出了数字神经系统,我们可预见将加速这个内外同化的过程。但在此处,如果没有注意到心灵与觉性的重要,有可能在内外同化的过程中,使我们眩惑于外化物质的影相,而产生心灵认知的物化,更在物化意识的指导下,使我们的心灵全然物化了。当时,我写了一篇专文“觉性在数字神经系统中的位置”来响应比尔盖兹所提出的观点,以对实相的了知,认知一切的万相根本都是因缘所成;计算机是空、因特网是空、数字神经系统当然也是空;因为一切见空故,所以诸法得以成就,也因此“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了。或许,这样的认知,才是穿透这二十一世纪电子帷幕的实证禅观,也是电子接口弥天盖地地网住我们时,我们所展现出的自主的庄严。
因此,在未来的明日建筑当中,必须置入觉性的数字与网络,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地内观自省,随时体现自己生命的觉证,不要让无明的数字网络大海,吞没了自身的生命。或许,在明日建筑当中,觉性的设计置入,应是未来公共建筑与私人住宅的重要思惟。
六.地球曼荼罗--佛教的深层生态学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所依住,所谓:或依一切庄严住,或依虚空住,或依一切宝光明住,或依一切佛光明住,或依一切宝色光明住,或依一切佛音声住,或依如幻业生大力阿修罗形、金刚手住,或依一切世主身住,或依一切菩萨身住,或依普贤菩萨愿所生,一切差别庄严海住。诸佛子!世界海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尘数所依住。”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
所谓五支金刚蕴 世间共许五等觉 一切界及一切入 即是菩萨之坛城
地乃佛眼水我执 火是白衣风度母 空为法界自在母 三界无始佛净土
世间所有一切法 除佛之外更无有 若于佛外别有法 佛亦未曾自证得
——《幻化网秘密藏续》根本续第二品
面对全球气侯变迁所造成的风灾、水灾等巨大天灾,日前甫于哥本哈根落幕的联合国气侯高峰会格外引人注目。2009年12月,我到美国弘法,抵达休斯敦时,遇上了美国九0年之后最严重的大风雪,班机差点无法降落。当地人说,这是休斯敦二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不只是美国,最近法国北部的大雪,造成联结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欧洲之星”列车在隧道内故障,并连续三天停驶,挤满车站的人潮,让人联想到电影“明天过后”—由于全球暖化所引起气侯灾难,使人类濒临毁灭的电影情节。
人类是地球生物中最聪敏者,几乎主导着生命界的前进。人类工业文明不过是这一两百年当中才得到快速发展,却耗用了地球上最庞大的资源,而且为地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当大地开始反扑,危及我们的生存空间时,人类才开始痛定思痛,体悟到地球是一个共同的生命体。
近代提倡生态保育的始祖李奥波(Aldo Leopold),其经典之作《砂地郡历志》(A Sand County Almanac),被生态保育界奉为圣典。他认为大地是个有生命的全性有机体,其中的每一件事物,与任何其它事物均有关联和依赖性(inter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他认为此即华严宗所说的“相即相入”),由此组成了一个有情与无情世界的“生命共同体”。
在现代的建筑理论中,“永续建筑”的观点开始受到重视。永续建筑包含了三个基本的目标:
第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来提升人类居住需求的层次。第二,运用生态法则来设计融入建筑。第三则是哲学性的问题,思惟人类过去如此滥用资源,现在是否还有资格享受舒服的生活方式?永续建筑的基本理念,顾名思义,就是人与环境如何长期和谐共生的建筑型态。
永续建筑,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活的建筑”。BNIM建筑师事务所的杰森?瑞克?麦克里南(Jason Frederick Mclennan)提出这个概念。他认为未来型的建筑,必须是“活的建筑”,它所需的水与能源必须能自给自足,要达到零污染的目标,和健康的生态系统一样,能促住所有居住者、使用者的健康幸福。
中国的佛性论发展,从大乘《大般涅槃经》传入后,从道生高唱一阐提成佛开始,再来提出“草木有性”者,为三论宗的吉藏,及至唐代天台宗湛然确立“无情有性”,可是发展到了顶点。“无情有性”说,认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包括了草木、瓦石等植物及大地等,皆有佛性,佛法在其中所展现对生命的平等尊重,对西方“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有极大的启发。
现代环保运动和生态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佛教大乘教义的影响,例如:众生平等的思想,草木瓦砾有情,华严宗圆融无碍的机体哲学,禅宗强调的与自然和谐的活方式等。习禅的生态学家艾肯(Robert Aitken)所提出的环保伦理观中,认为“瓦石和云都有其生命权”,他认为:人类必须和万物建立亲密关系。要达到这个境界,人类必须舍弃以人为本位的执着。环境是我们心的影子,种种污染环境的毒物,都是我们心的影子,人类心中的贪瞋痴经过转化,投射在我们周遭的物质环境上。
二十多年前,我提出“宇宙一合相的环保观”的理念,也就是依无我而了解脱去自我中心,以全生态的观点来看环保;所以在此能发现整个地球是一个生命体,有机地存活着。而由此亦能发现整个宇宙的共体生活与宇宙自体发展;如此才能预防在未来的太空出现环保问题。让全体宇宙共生共荣臻于极乐。
在九0年代,我曾提出“修补地球”的概念,现在,我认为必须有更深层的思惟,而提出“地球曼荼罗”的概念,乃至禅的星球与觉性行星。
曼荼罗(梵名maala)是“坛城”、“中围”之意,有获得心髓或本质的意思,这即是指获得佛陀的无上圆满觉悟之意。同时曼荼罗也被认为是“证悟的场所”或“道场”之意,所谓道场则是设置坛场以供如来、菩萨聚集的场所。
“地球曼荼罗”的概念,体认到地球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我们的呼吸与地球的呼吸是那么紧密和谐的,我们的呼吸与动物、植物的呼吸是那么贴近的,人类与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整个生态同生共荣的。
“地球曼荼罗”的概念,除了将地球当作一个活的生命体之外,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圆满觉悟的佛陀,在地球上共同生活、聚会,宛如金刚界、胎藏界一会又一会的曼荼罗。立足于众生全佛的立场,再具体落实人间,如何使地球成为一个美丽的觉性星球,居住于其中的一切生命,都能臻于至真、至善、至美的圆满大觉。
佛法的无常观、缘起观,让我们对“永续”的概念有更加深入的思惟。“永续”有一种“无常性”存在,也就是永远伴随着缘起的条件不断地调整,与时俱进,日新又新。
我认为佛法的觉性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核心的特质:生活性、缘起性及升华性。因此,我提出以禅的觉性精神,来作为从“心”到“身”到“境”的统合,以禅的建筑,建立禅的小区,构筑完整的“生态觉性生活圈”,其中包含了完整的永续建筑架构、绿色有机的完整生活模态与生命升华的禅生活,并以此为基础,构筑禅的总体生活圈,而成为禅的城市,乃至建构禅的星球形成美丽的地球曼荼罗,乃至觉性的行星,居住于其中的生命,就犹如诸佛菩萨在其中共同生活、聚会、修行。让我们乘着地球这艘美丽的宇宙飞船,永续在宇宙中航行,将地球最珍贵的觉性精神,贡献给整个宇宙!(刊于《佛教观察》总第八期,2010年1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