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榆林发现的刘宋金铜佛像质疑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7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金申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榆林发现的刘宋金铜佛像质疑

  ■北京金申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发愿文

  发愿文字体柔弱,风格近于行书,四百二十多年的书体尚未完全摆脱汉隶遗范,魏碑体正当流行。对照大夏胜光二年 429年 中书舍人施文造佛坐像刻款和北魏皇兴五年 467年 石交脚弥勒像后刻款。可见此期字体遒劲有力,以魏碑体为主流,是不可能如榆林景平像上出现的所谓“楷行相结合”的书体的。

  榆林景平像的发愿文为:

  宋景平元年正月十四日佛弟子王世成敬造弥勒像一躯为亡过父母现存夫妻为四恩六道法界众生但升妙果

  有趣的是发愿文的内容还可见于内蒙古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八十年代征集到的刻款也为宋景平三年 425年 张法造佛像 以下简称“包头景平像” 。过去一度也认为是真品,实亦为伪作。其背后刻款 图1 为:

  宋景平三年正月十日张法敬造佛像一区夫妻普为四恩六道法界众生但升妙果

  榆林景平像和包头景平像在发愿文的行文格式、布局、字体上均可看出出于同一人之手,内容上也仅在日期和人名上略作更动而已。况且包头这尊像在年号上也有问题,即景平仅有二年,无三年,此更是枝节问题了。

  根据以上诸分析,可断定榆林景平像是伪作无疑了。

  《记榆林佛像》文中还提及宁夏西吉出土的太平真君二年 441年 赵通造弥勒三尊像,可惜这件佛像也是伪品 以下简称“西吉太平真君像” 。榆林景平像、包头景平像、西吉太平真君像这三件伪作在作伪方法上都有共同之处,所犯毛病也大同小异,说不定出自一人之手,故下面将包头景平像和西吉太平真君像也简要分析一下。

  包头景平像通高16.7厘米,为包头市郊征集,铜质,上有极薄的类似刷金,若还参照榆林景平像从服饰、背光、台座等几大方面分析,首先整体造型就有问题。其背光瘦削狭长,造型秀美,这种背光造型是北魏晚期才出现的流行于北齐。又火焰纹细如鬃须,与北朝初期那种形似夔龙的纹样全然不合。莲瓣瘦尖成瓜子形,两侧的椭圆球亦变形为狭长细瘦,在南北朝初期找不到先例。那熟悉的四足方座与榆林景平像完全一样,就无须细论了。肩搭帔帛,是北魏晚期才出现的服饰。仅此数端也可断定此像真伪靠不住。

  宁夏太平真君二年 441年 赵通造弥勒三尊像较前两尊更糟,大形上背光长度不够,形似铁锨,火焰纹绵软无力,云气纹根本不合魏式。覆莲座上有二道箍状,系作伪者的独出心裁。莲瓣瘦弱平板,至于那四足方座,不用分析,读者亦可发现这三件台座的共同之处。又佛像的低矮束发,甜柔的表情,以及那交领大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于北魏初期。随手拿太平真君四年 443年 菀申造弥勒立像比较一下,北魏初期佛像的高耸的水波纹式肉髻、通肩大衣,上面分布着来自凉州样式的突起的衣纹,饱满的莲花瓣,粗壮结实的方台座。两相比较,可谓泾渭分明,真伪立辨 图2 。

  巧合的是这三件伪作都发现于西北地区,有的据说还是出土的,但这并不能将其年代提前,其作伪时代应约当清末民初,系古董商为获利所为。(完)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