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运作模式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复兴的传播
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运作模式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复兴的传播
张祝平
摘 要: 以少林功夫为主体,融合舞蹈和音乐等元素的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 典》,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借鉴模式,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应以自身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 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涵,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找好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以 市场化、产业化为运作模式,才能够做大、做强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健 康发展。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少林武术;市场化;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10-0021-04
A Study on the Operation Model of Zen Music Shaolin Grand Cerem ony and Its Inspiration on
China's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ZHANG Zhu-ping
(Party School of He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Physic 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Zhengzhou 450002, 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large-scale musical play “Zen Music Shaolin Grand Ceremony”, in which theShaolin Kung Fu is the main body and the fusion dance and music elements are in tegrated, has provided a new reference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 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t has a great inspiration for China's national tradit ional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 nal sports culture should take the feature of the event as the premise, thorough ly explore its own culture essence, oriented to the market demand, find the conj unction spo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the market, adopt market 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o make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dustry biggerand stronger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Shaolin Kung Fu; marketization; o peration pattern
现代西方体育不断融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主流体育价值取向所形成的最大尴尬是中国民族 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强势的西方体育而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空间日益受到 挤压,困难重重[1]。但是,少林功夫这一传统体育文化面在对西方强势体育的冲 击时自身 却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少林功夫表演、开设武校和其他相关少林文 化产业年均10亿余元的经济价值方面,更在于对少林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方面。在文化传播 上,少林寺不仅采取了武僧出访、开校授徒等传统传播形式,而且与有关部门合作,成功的 将少林功夫搬上了艺术舞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下简称《禅》剧)就是少林功夫 艺术化的巅峰之作。《禅》剧的单张门票价格最高达到1 040元,单张门票价格最低的也要1 68元,即便如此,《禅》剧表演现场仍是座无虚席,单场收入可达10万余元。2009年度共演 出240场,接待游客23万人次,收入2 500万元,比去年增长10%以上,接待了来自韩国、日 本、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1万多名境外游客,并先 后接待了多位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看过 演出后指 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更 是称赞演出可以拿到奥运会金牌[3]。《禅》剧的成功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提 供了一种极具参考意义的运作启示。
1 《禅》剧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禅》剧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在于其准确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 ,在艺术创作上以风景如画的世界地质公园嵩山为背景,依托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运用精 湛的武术、精美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形式以及先进的声光电手段来阐释少林功夫和禅宗文化, 努力做到自然美、艺术美和精神美相辉映。《禅》剧的成功表明,传统体育文化、演艺业与 旅游业以市场为纽带的联姻结合,完全可以实现从传统体育文化到演艺产品和旅游产品、从 观众到游客的有机对接,演艺业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旅游业发展则是
投稿日期:2009-07-30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课题编号B645)。
作者简介:张祝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社会体育 。 演艺市场繁荣 的发动机。《禅》剧的运作模式实质上是如何紧密依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底蕴,结合 当代世界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开发和繁荣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全新的尝试,为在西方强 势体育文化冲击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生存、发展和复兴提供借鉴意义,《禅》剧的成 功运作模式具有重要的典范价值。
1.1 民族化的价值定位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瑰宝,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日本的柔道、合气道 、韩国的跆拳道,乃至菲律宾的棍术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源于或受到中国武术的影响。“只有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武术界又有“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禅》剧正是依托少林功夫 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正确定位于民族化的价值特征,才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首要基础。
少林武术首先表现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文化,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文化土壤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特定产物,具有典型的民族化元素 。少林武术无论是在其起源、发展、还是在壮大的过程中,无不其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 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 究员陆草在《论中原武术文化》一文中认为:“中原地区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自古 便盛行尚武之风;同时,中原地区又是中原行气术的发源地,宋元之际,武术与行气的密切 结合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大趋势,少林武功至明末而大备,太极拳至清初而崛起,都不是偶 然的历史现象;中原人民的性格气质对少林拳系也有较大影响,中原人民具有吃苦耐劳、诚 厚朴实、坚忍不拔、刚勇彪悍的性格,中原人重心较高,所以少林拳特别注意发挥腿击的优 势。[4]”少林功夫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而且广泛借鉴和吸 收了儒教 和道教的宗教理论、宗教精神和修炼方法。少林武术正是紧密依存于中国传统哲学、宗教学 、美学、养生学、医学等这些传统文化,并不断从中汲取养分,才能够不断的发展和光大的 ,这些都为少林功夫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传统中原文化尤其是少林禅武文化,有着极强 的中华民族认同感,为了在《禅》剧中加强这种情感底蕴,主创班子大胆创新,运用多种艺 术表现手法,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在内容创新方面,结合嵩山厚重的文化与独特的 自然景观,借重禅宗祖庭少林寺的影响力,推出实景演出,用音乐、武术和舞蹈形象生动地 展示、阐释了少林禅武文化,开辟了少林禅武文化走出神秘、走向大众心中的一条全新传播 途径。
1.2 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禅》剧一开始就以旅游市场为主体进行策划定位,从项目的策划、剧目的制作、演员 的选聘到演出市场的开发,完全由企业通过市场自主运作。在项目定位上,《禅》剧着眼于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带动嵩山地区旅游产业的升级,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投资开发 主体上,组建了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以股份制产权为纽带,建立健全现代企 业制度,合理配置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 发展。在剧目制作上,按照市场运作方式,汇聚了国际国内音乐、策划、舞美、灯光、服装 等方面一流的艺术人才,全力打造市场精品。在市场营销上,实行票务代理制,委托《禅》 剧票务销售中心进行市场销售。同时,不断扩大销售队伍,编制销售网络,努力开拓旅游消 费市场。在配套产业开发上,以《禅》剧演出项目为龙头,配套建设禅街、禅田、禅院等休 闲娱乐观光设施,完善就餐、住宿、购物等服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以《禅 》剧来拉动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完善的配套设施来促进《禅》剧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
1.3 多元化的社会融资 《禅》剧投资约3.5个亿,是河南省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文化开发项目,当地政府改变了过 去由政府独资或是作为投资绝对主体的传统投资模式,积极进行社会化融资,由河南省兆腾 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天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西维尼纶集团(《印象·刘三姐》项目控股 公司)、中国嵩山少林寺四方联合融资组建“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 责《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项目开发。实行多元化的社会融资和市场开发模式,可以克服 和突破原有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限制,激励投资主体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禅》剧运作过 程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1.4 差异化的旅游定位旅游的本质就是旅游者寻求和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5],旅游活动作为一种 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商业行为,提供活动的主体,即旅游景区,特别是许多的主题公园类景区必然 要关注企业的投资回报率,资金回笼期和其他经济效益。旅游发展的基本法则就是吸引更多 的人来,让人们停留更长的时间,花更多的钱。对于景区,特别是过了开业高潮期的主题公 园而言,就是要努力丰富产品,增加新的吸引物,从而激发一二级市场的重游率,提高三级 市场的到访率[6]。而表演就是推动景区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对于旅游目 的地,表演则有助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相关收入,实现溢出价值[7]。
《禅》剧以中原文化的交汇地——中岳嵩山为背景,以少林文化的两大特色——禅宗和 武 术为元素,融舞台艺术、音乐艺术、武术表演、禅宗演绎于一体,让“静”的“动”起来, “虚”的“实”起来,使少林功夫与禅文化相得益彰,使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洋、文化与 旅游实现有机统一。《禅》剧把嵩山厚重的文化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借助禅宗祖庭— —少林寺的影响力,推出实景演出,解决了游客“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停留时间短的问 题,使少林寺旅游夜生活不再匮乏,打造了一个全新体验少林文化新的旅游目的地,差异化 的旅游定位使得少林文化旅游产业的链条不断完善。
《禅》剧已成为河南旅游演艺的标志性工程,实现了河南在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重大突破 ,被誉为“把资源要素转化为市场要素,是全方位、创新性、配套性开发少林文化的有效探 索,是把河南发展的‘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益尝试。[8]”2008年8月, 中宣部、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专门在郑州召开现场会,推广这台节目的成功运作经验,使其知名度、 影响力迅速上升。
1.5 名人化的市场效应《禅》剧创作伊始就聚集了一大批国际一流的创作人员,其原创音乐和艺术总监由曾获 得包括“格莱美大奖”、“格威美尔古典作曲大奖”、“奥斯卡电影原创音乐奖”等多项当 今世界最重要的音乐奖项、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华人作曲家和指挥谭盾担纲;国家一级 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成功地策划并制作了我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印 象·刘三姐》、多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奖项的 梅帅元任总制作人、编剧和导演;由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舞蹈艺术家之一黄豆豆负责舞蹈设计 ;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永信大师任少林文化顾问;著名文化学者、厦门大学 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先生任禅学顾问。如此华丽的组合既保证了《禅》剧的艺术 价值和文化水准,名人化组合的市场效应也是保证《禅》剧的一个大的卖点。
1.6 专业化的营销手段负责《禅》剧市场运作的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营 销队伍,在经营文化产业的理念之下,大胆探索市场运营项目,将《禅》剧的演出、票务、 演员培训、基本建设等具有商业或服务元素的项目都作为商品项目进行市场化论证,进而分 析与考评项目投资回报、目标市场划分、营销成本分析和策划推广策略,从而制定了项目生 产管理、媒体投放方案和市场开拓规划,使《禅》剧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长线项目。同时 ,成立《禅》剧票务销售中心,实行票务代理制,不断扩大销售队伍,完善票务销售体系。
该公司目前已启动大规模宣传和个方位市场营销计划,并开始逐步面向全球推广。制作 了音乐CD、演出集锦DVD、广告宣传片、宣传画朋等宣传资料,编织多渠道的营销网络。积 极与媒体合作,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旅游卫视、北京卫视等中央和地方的电视媒体和人 民日报海外版等100余种报刊进行了积极的推广报道,极大的提升了《禅》剧的知名度和市 场影响力。
2 《禅》剧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启示
2.1 明晰自身价值,深挖自身潜力少林寺发展至今,再去讨论它是否应该走上商业化的道路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在对外交 流日益频繁,精神文化的快速发展必须有足够的物质经济为保障的今天,需要较多考虑的问 题应该是如何使少林寺这个已经走上商业化发展的道路,有着无限潜力的品牌最大限度的发 挥自身优势,为少林寺的下一步飞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而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做出更 大贡献。少林寺这一品牌的价值意义是不容怀疑的,然而仍有很多人固守成规认为,既然继 承传统,就应该全盘不变的保留少林寺固有的全部少林文化形式。这种僵化、固步自封的观 念是少林文化发展传播的大敌,拒绝进步和创新的文化是不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体现自身价值 的。以少林功夫为主体的少林文化较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禅》剧就是在对少林文化进行充 分认知和尊重的基础上的一种文化创新形式,这种认知是建立在被世界上不同文化所认同和 敬重的中原禅武精神之上的,《禅》剧的精髓既是将少林功夫的阳刚之力和荡涤心灵的禅宗 音乐相结合,赋予这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深远的意境、文化的内涵、英雄的气势和精 湛的武艺,充分体现了剧中所蕴含的少林文化的精髓和中原地域文化的特征。正是基于对少 林文化价值的正确理解和认同,《禅》剧才能够在创作中不断完善自己创作理念,丰富自己 的创作内容,挖掘自身的潜质,修正存在的问题,铸就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品质、地域文 化的特质和世界文化观赏价值。充分认知少林文化的精神内涵,明晰自身价值,深挖自身潜 力是《禅》剧取得成功的基石。
2.2 搞好文化创意,找准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种文化能否形成一个产业,首先要考察该文化是否具有发展成 文化产业的潜力,也就是该文化自身的价值,其次就是要搞好文化创意,找准文化与市场的 契合点,也就是俗称的卖点。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最缺乏的就是创意,这就是现阶段的中 国文化产业也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9]。一个项目推出之后,能不能既吸引 观众,又 彰显文化内涵,关键就是要有好的创意和准确的文化与市场的契合点。《禅》剧的契合点可 以大体上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以“乐”的形式表现“禅武”内涵。禅不可以说,只可以 悟,而音乐则是其最好的对应形式,都是要靠心去感悟的,两者之间有“通感”,少林功夫 的舞台表演是有效连接“乐”与“禅”之间的纽带,是原生态的阐释“乐”与“禅”之间关 系的最好形式,正是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和互补,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新的少林文化表 现形式。在其他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创意上,也应该要有发散式的思维,不要一味的去表现 文化本身符号化的东西,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寻和表现文化深层次的含义。其二,自然和谐 的实景演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是河南省第一部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开创了中原地区 大型实景演出的先河,实景演出的特征就是让演出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让大自然适 应演出,要营造的是一种“天、地、人、禅”四者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的指导下,创造 出极佳的演出效果。整个剧场的建设,没有砍伐一棵树,也没有破坏一块山石,原有的层层 叠叠的树林,构成了山谷独有的层次感,造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峡谷实景剧场,在这个方圆5km的剧场内,松涛阵阵,流水潺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谧的嵩山山坳内, 待仙沟簇簇灯火中,一个个蒲团排列起来,观众坐于其上,一种佛家的虚空与宁静随之而来 [10]。此山此水,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所有艺术元素因为有了背景注释, 变得不同 凡响,“雪夜古刹、月照塔林、溪山坐禅、少林拳棍”等自然美景与少林功夫完美结合,使 得整场演出不仅是武术和音乐的展示,也成为一幅壮美山河的画卷。实景演出,回归了戏剧 (二)演出的本源,实现了对一个虚构世界和禅宗意境的描述,确实能够给观众带来极大的 心灵震 撼。其三,超豪华的创作阵容。谭盾、梅帅元、黄豆豆、易中天和释永信,他们中的每一个 人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号召力,超豪华的创作阵容和名人效应本身就是《禅》剧取得成功的一 个重要保证,就如我国第一个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一个卖点是漓江山水,另一 个卖点就是因为该剧的导演是张艺谋和总策划是梅帅元一样,《禅》剧的一个卖点是少林禅 武文化,另一个卖点就是谭盾、梅帅元和易中天的名人化效应,名人效应也是观众趋之若鹜 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深入市场调研,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市场营销学中流行的4C理论,即Consumer (消费者)、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 和Communication (沟通)。4C理论重视顾客导向,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这实际上是当今 消费者在营销中越来越居主动地位的市场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实质上《禅》剧就是一件以文 化形式出现的市场产品,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就是生产这件产品的企业,既然 是产品,就必然要面对市场的营销问题,4C理论被渗透到整个营销过程之中。首先,洞察消 费者(Consumer)的需求,以少林寺寺庙为核心的景区,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探寻少林文化的 需求,电影《少林寺》中“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的景 象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少林寺内的游客已经达到了摩肩接踵的程度,就连历代高僧安息的塔 林也已经形同闹市,商业化的氛围充斥着整个少林,游客本来希望少林之行能够远离红尘, 来寻求一个清静的佛门圣地,现实与他们原来的希望相距甚远,“少林寺怎么会这样”的质 疑此起彼伏,因此,独辟蹊径去阐释少林文化,让游客去感悟到少林有形文化之外的无形文 化,这就符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次,符合消费者的经济学成本 (Cost),少林景区的 门票为100元,再加上附近的嵩阳书院和中岳庙两处景点,每位游客仅门票支出一项就达到 了200多元。而事实上,这几个景点的观赏性并不是很大[11]。《禅》剧的门票是1 68元,从 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如果有这样一场从崭新的角度去诠释理想中的少林文化的演出,一般游 客都不会拒绝多掏100多元,去在大型实景演出中满足自己少林梦的;再次,在便利性 (Con venience)方面,从郑州到少林寺和待仙沟(《禅》剧演出地)之间的路况非常好,在地理 上获得了很高的便利性,另一方面,能够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从另一个角度完整的去理解少 林文化,接受少林功夫、禅学和音乐的洗礼,这无疑也为虔诚的游客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便 捷性;最后,在沟通和宣传(Communication)方面,演出从一开始就在报纸、电视、广播、 网络、公交车辆上刊登了广告,并多次召会媒体,发布新闻稿,并策划了“少林问禅”系列 活动,为演出造势。尤其是梅帅元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节目就《禅》剧所做的专访 和央视著名记者王志对话《禅》剧禅学顾问易中天的节目在央视播出之后,《禅》剧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迅速上升。
2.4 依托当地政府,树立传统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观传统体育文化由于自身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人才、资金、 传播媒介和自我发展体制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因此,取得政府在政策、资金和体制等方面给 予扶持是传统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推动力。《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成功在很大 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梅帅元在广西创作《印象·刘三姐》期间,现任的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当时正担任广西南宁市委书记,亲自见证了《印象·刘三姐》的 辉煌。调任到河南这个中原文化大省之后,《印象·刘三姐》成功在他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在2004年,河南省政府力邀梅帅元赴河南考察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第一站就是嵩山少林寺。 梅帅元考察完毕之后,最终在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热情和厚积薄发的少林文化之间找到了契合 点——创作《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在《禅》剧创立之初,河南省就将抓好《禅宗少林· 音乐大典》的健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12],2007年度又把《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推向 海内外作为河南省旅游事业10项重点工程之首,政府的支持是《禅》剧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进行传统体育文化开发利用时,要树立整体的发展观念,使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一个整 体化、系统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发展成为一个完 整的文化产业格局[13]。正如郑州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负责人所说,“郑州市把 ‘少林武术’ 这个禅武精神作为一种‘第一’的文化品牌进行整体的系列的开发。包括把‘少林武术’申 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今年要和好莱坞合拍《少林寺》电影,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省电 视台还要一起来拍四十多集的《少林寺》电视片,在登封还要建一个少林文化园,包括禅宗少 林实景演出以及少林休闲文化和武术培训学校的整体规模的提升。使‘少林武术’这个禅武 精神’利用现代的各种文艺形式,全面地挖掘出来,让中原文化真正走向世界。[14] ”
3 结 论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如何加强对文化转型、文化取舍、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 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需求, 自觉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同时以开放的视野来对待传统 体育运动的发展,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健康发展之路,是学界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武术、音乐、舞蹈、禅文化和大自然相结合的实景演出形式,及其 经济高效的商业运作模式,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即传统体育 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应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项目特征为前提,深入挖掘项目自身的文化内 涵,丰富和完善传统体育文化的外显形式,并以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做大、做强传统体育 文化产业,促进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复兴。
参考文献:
[1] 许晓容,曹春宇.论《风中少林》的运作模式与范式价值[J].体育文化导 刊,2008(4):33-35.
[2] 登封网.《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停演[EB/OL]. http://www.dengfengnews.co m,2009-11-19.
[3] 杨东华.年 僧与俗 禅与武 一起在嵩山上顿悟[N].河南商报, 2010-04-20(B2).
[4] 陆草.论中原武术文化[J].中州学刊,2007(1):154-160.
[5] 郑晴云.朝圣与旅游:一种人类学透析[J].旅游学刊,2008(11):86-86.
[6] 陆晨,赵志强.民族传统体育在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取向[J].沈阳体育 学院学报,2009,28(3):126-128
[7] 李勇.吉林省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8(4):84-88.
[8] 梁建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突破[N].大河报,20 07-6-7.
[9] 王舒.略论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构建—以少林寺文化旅游产业为例[J].理 论战线,2007(12):272-276.
[10] 嵩山旅游网.禅宗少林,嵩山流淌的文化音符[EB/OL].http://www.songshan.go v.cn,2009-1-14.
[11] 王斌.中国文化产业的一次顿悟--写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一周年之际[J]. 经营者,2007(22):38-42.
[12] 陈楠.入境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旅游产品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禅宗少林音乐大 典为例[J].旅游学刊,2008(6):24-29.
[13] 寸亚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特征与功能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 07,26(5):123-125.
[14] 张伟.品牌营销成就财富少林[J].理财视点,2006(5):21-23.第33卷 第10期
出自: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2010年10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