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名词解释——升座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名词解释——升座

  新任方丈初入寺院继承法务,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称为晋山式,晋即进的意思,山就是指寺院。因为方丈在晋山时,必须升高座说法,所以又可以称为“升座”。

  在古代,升座主要是指上堂说法,《六祖坛经》记载,六祖慧能大师至宝林寺,韶州刺史韦璩和官僚入山,请他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敕修百丈清规》卷末所附《古清规序》记载:“长老上堂升座,主事徒众雁立侧聆。”因此,上堂说法与升座是相同的意思。《临济录》以后,上堂与升座才有区别,上堂是指说法,升座则是指方丈住持晋山时,升高座说法。

  根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入院条”的记载,唐代在举行晋山仪式时,必须头顶斗笠,腰背行包。到了山门口,放下斗笠,入门烧香,并且说法语;然后,到禅堂前放下行包,先洗足,取出衣具,同时挂在禅堂内的钩上,表示依住丛林(即是挂单,又称为挂搭),进入禅堂烧香,到中央圣僧像(一般是文殊菩萨像)前展大具,顶礼三拜,随同的人也同时礼拜。

  后来,宋、元、明及近代丛林所实行的晋山式则渐趋于隆重复杂,如堂前鸣钟、巡堂一匝、知事具状、香灯宝盖、茶汤斋、全山具威仪及各仪式法语等,远远比古式的晋山式繁复,其仪式详细记载于隐元和尚的《黄檗清规》。一般有以下几个程序:(一)鸣钟集众,(二)迎请进院,(三)山门前说法,(四)天王殿弥勒菩萨前说法,(五)佛殿说法,(六)法堂升座说法。

  方丈升座主要有四种意图:一、新任方丈上任,必须善说法要,能够领导僧众修行,所以首先必须得到全寺大众的迎请;二、方丈任职前,必须到主要殿堂前拈香、礼拜、说法,祈求诸佛菩萨加被,能够护佑寺院兴隆,海众安宁;三、方丈升座说法,诸山长老一齐前来听法,除了同贺道喜外,其实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能够得到诸山长老的认可;四、方丈升座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宣誓仪式,方丈表明自己要一心一意为寺院的发展鞠躬尽瘁,中兴寺院,护持正法。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