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塔、敬塔功德概述
辽代崇信佛教,修造了大量了砖塔、石塔,也修造了大量的经幢(经幢是法舍利塔,详见《来罪与度亡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之研究》 台湾刘淑芬著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什么辽代要修这么多塔呢?塔在佛经中起什么作用呢?有必要进行探讨一下。佛经里关于造(修)塔、敬塔、绕塔、扫塔、礼塔有大量的记载,特别是有《造塔功德经》、《造塔延命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三部专门的经记载造塔、修塔的无量功德,另外,还有许多佛经中提到造(修)塔、敬塔、绕塔、扫塔、礼塔所产生的巨大功德,因此,虽然造塔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辽代信徒却趋之若鹜。为了充分理解辽代对塔的厚爱程度,现将佛经中关于塔的相关功德介绍如下,以便大家弄懂辽人的良苦用心。
一、造塔、修塔之功德
1、《造塔功德经》、《造塔延命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等亦举出延寿、生天、灭五无间罪、成佛等种种功德。
2、《僧祗律》中记载:“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百缘经》中亦记载,有人随喜一钱置于塔下,发愿成就的故事。
3、《百缘经》中记载,有一个童子在往昔毗婆尸佛时,因见佛陀舍利塔稍有破处,即和颜悦色召请众人共同整治,因此福报,于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得生富豪长者家,及长,并于佛陀门下出家,证阿罗汉果。又,于佛世时,有一比丘,因过去世于塔檐安置一铃,感得生生喉音洪亮,为众所乐闻。
4、《无量寿经》卷下说:起塔立像乃往生净土之因行。
5、《譬喻经》举出十种造塔之殊胜果报:(1)不生于边国;(2)不受贫困;(3)不得愚痴邪见之身; (4)可得十六大国之王位; (5)寿命长远;(6)可得金刚罗延力;(7)可得无比广大之福德;(8)得蒙诸佛菩萨之慈悲;(9)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10)得往生十方净土。
6、《大毗婆沙论》中说:若人起大塔,如来生处、转法轮处,若人取小石为塔,其福等前。大塔所为尊故,若为如来大梵起大塔,或起小塔,以所为同故其福无量。
7、《无上依经》中说:阿难向佛合掌而作是言:“我于今日入王舍城乞食,见一大重阁,庄严新成,内外宛密,若有清信人布施四方僧并具四事,若如来灭后取佛舍利如芥子大,安立塔中,起塔如阿摩罗子大,戴刹如针大,露槃如枣叶大,造佛如麦子大,此二功德何者为胜?”佛告阿难:“如满四天下四果圣人及辟支佛,如甘蔗林、竹、荻、麻田等,若有一人尽寿供养四事具足,及入涅槃后悉起大塔。供养然灯、烧香、衣服、幢幡等,阿难!于意云何,是人功德多不?”阿难言:“甚多!世尊!” “阿难,且置!又如帝释天宫住处,有大飞阁名常胜殿,种种宝庄各八万四千,若有清信男子女人,造作如是常胜宝殿,百千拘胝施与四方众僧。若复有人如来般涅槃后,取舍利如芥子大,造塔如阿摩罗子大,戴刹如针大,露槃如枣叶大,造佛形象如麦子大,此功德胜前所说百分不及一,千万亿乃及至阿僧祇数分所不及一。何以故?如来无量功德故,纵碎娑婆世界末为微尘,以此次第悉是四沙门果及辟支佛,若有清信男女尽形供养,及以灭后起塔供养,亦不如取舍利如芥子大,乃至造像如麦子大。此功德前所说百分千万亿分不及一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是,阿难!一切如来昔在因地,知众生界自性清净,客尘烦恼之所污浊,然不入众生清净界中,能为一切众生说深妙法,除烦恼障,不应生下劣心,以大量故,于诸众生尊重心,起大师敬,起般若、起阇那、起大悲,依此五法,菩萨得入阿鞞跋致位此云不退。”
8、《未曾有经》中说:佛告阿难:“若有一人,尽四天下满中草木皆悉为人,得四道果及辟支佛,尽寿四事供养,后造帝释大庄严殿,用八万四千宝柱,八万四千宝窗,八万四千天井宝窗,八万四千楼橹馆阁,四出围绕,众宝挍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上百千亿大庄严殿,用施四万僧,其福虽多,然不如有人于佛般涅槃后,以如芥子舍利起塔,大如庵摩罗果,其刹如针,上旋幡盖,如酸枣叶,佛像如穅麦大,胜前功德,满足百倍,不及一千万倍、百千万倍所不能及,不可称量。阿难当知,如来无量功德,持戒分、定分、知慧分、解脱知见分,无量功德,有大神通变化及六波罗蜜分,如是等无量功德。”
9、《优婆塞戒经》中说:若福德强盛,当于不久时,速疾得悉地,无福德之人,应作窣都婆。又说:现世得成就,勤求悉地者,常应作制底支提,勤护摩念诵,即于此现生,速疾得成就。
10、《弥勒轨》中说:求本尊悉地者,金、银、水晶、玛瑙、颇梨、白檀等,作法界塔印,安七粒舍利骨,念诵三洛叉满,坛上放大光明,照愈竩者顶,得大悉地,形若七岁,证慈氏身,至十方知足天。
11、《宝积经》中说:作石塔人,得七种功德: (1)千岁生琉璃宫殿;(2)寿命长远;(3)得那罗延力;(4)金刚不坏身; (5)自在身; (6)得三明六通;(7)生弥勒四十九重宫。
二、绕塔之功德
1、《右绕佛塔功德经》则揭示绕塔可远离八难,具足妙色相,获得福命财宝,乃至得为天人师等。
2、《提谓经》也说旋塔有五种功德。
3、《提谓经》中说,旋塔有五种功德:(1)后世得端正美好姿色;(2)得声音妙好;(3)得生天上;(4)得生王侯家;(5)得泥洹道。其中得端正好色,是由于见佛像欢喜之故;得音声妙好是由于绕塔说经之故;得生天上是由于旋塔时意念清净,不犯戒之故;得生王侯家,是由于头面礼佛足之故;得泥洹道,是由于佛塔代表如来法身之故。又,旋塔有三德:(1)足举时,当念足举;(2)足下时,当念足下;(3)不得左右顾视、唾寺中地.至于绕塔形式,经律之中,制为右绕,若左绕行,为神所诃。
4、《三 千威仪经》中说:“绕塔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佛前地;五不得中住与人语。”
5、《华严净行品》中说:“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得一向意,不续四毒。”
6、《菩萨本行经》中说:昔佛在世时,佛与阿难入舍卫城而行乞食。时彼城中有一婆罗门,从外而来,见佛出城,光相巍巍,时婆罗门欢喜踊跃,绕佛一匝,作礼而去。佛便微笑告阿难言:“此婆罗门见佛欢喜,以清净心绕佛一匝,以此功德,从是以后三十五劫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快乐无极,竟二十五劫得辟支佛,名持观那祗梨。以是因缘,若人旋佛及旋佛塔,所生之处,得福无量也。”
7、《提谓经》中说:长者提谓白佛言:“散华、烧香、燃灯、礼拜,是为供养,旋塔得何等福?”佛言:“旋塔有五福德:(1)后世得端正好色;(2)得声音好;(3)得生天上;(4)得生王侯家;(5)得泥洹道。何因缘得端正好色?由见佛像欢喜故。何缘得声音好?由旋塔说经故。何缘得生天上?由当旋塔时意不犯戒故。何缘得生王侯家?由头面礼佛足故。何缘得泥洹道?由有余福故。”
8、《贤者五戒经》中说:旋塔三匝者表敬三尊:(1)佛;(2)法;(3)僧。亦念灭三毒: (1)贪;(2)嗔;(3)痴。
三、扫塔之功德
1、《小法灭尽经》中记载,在日定光佛时,有一个贫人以卖薪活命,有一天他到沼泽附近采薪,见到泽中有一塔寺,形态巍巍,心生欢喜,即前去礼拜,却见塔寺荒废,杂草湮蔓,狐狸、兔子、飞鸟等止住其中,贫人不知佛塔的殊胜,只是诚心扫塔,扫毕欢喜绕塔而去。由于此功德,其人命终后生于光音天,福德光明最为第一。
2、《涅磐经》中说: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善守佛僧物,涂扫僧佛地,造像塔如拇指,常生欢喜心,亦生不动国。
3、《正法念经》中说:若有众生净心供养众僧、扫如来塔,命终生意躁天,身无骨肉亦无污垢,香气能熏一百由旬,其身净洁犹如明镜。又说:若有众生识于福田,见有佛塔风雨所坏,若僧房舍,以福德心涂饰治补,复教他人令治故塔,命终生白身天,其身鲜白入珊瑚林,与诸天女五欲自娱,业尽还退,若生人中其身鲜白。
4、《杂宝藏经》中说:若扫僧房一阎浮提地,不如扫佛塔一手掌。
四、礼塔之功德
1、礼塔的功德:《僧祗律》中说:“人等百千金,扫用行布施,不如一善心—恭敬礼佛塔。”
2、《缁门崇行录》中记载一个礼塔得福生天的故事:唐朝有一个叫子邻的人,是范氏之子,他的母亲王氏,生前不信三宝,子邻于是偷偷逃至东都,依广受寺庆修律师出家。出家后,有一年他忽然思亲归宁,回家只见其父已失明,母已亡故三载。子邻因而至岳庙展敷坐具,诵持《法华经》,誓见岳帝,求问其母生处。此夜果然感得岳帝告诉他:“你母亲现在正在地狱受诸苦毒。”闻言,子邻悲泣请求,祈问如何免除其母罪障?岳帝告诉他:“可往鄮山朝礼育王塔,方可救之。” 子邻即往诣此塔,不断哀泣礼拜,至于四万拜时,忽然听闻空中有呼子邻之声,子邻望向空中,只见其母欢喜地说:“承蒙你礼佛塔的功德力,我已得生忉利天。”说完之后,倏然不见。
3、《一字顶轮王经》卷二中说:于一一塔读用真言加持一窣都婆,应诵千八返,真言不成就,由罪覆心故,应作一肘量一千窣都婆,设造五无间,决定得成就,由念诵灭罪,何况作制底。又说:无量福德之人,应作宰都婆。
五、塔中安经典之功德
1、《法华经》卷四中说:若经卷所住之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无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花香、璎珞、缯盖、幢幡、妓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发菩提心经论》卷下也说:若有法师,说是经处,当知是中便应起塔。何以故?是真实正法所出生处故,是经随在国土、城邑、聚洛等庙精舍,当知是中即有法身。
3、《尊胜陀罗尼经》中说:若人能书写此尊胜陀罗尼安高幢上,乃至安置窣都婆中,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族姓男女相近,其影映身,或有风吹陀罗尼尘落在身上,彼诸众生所有罪业应堕恶道之苦,皆悉不受,为一切诸佛之所授记。
4、《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中说:若有人造佛像,或造窣堵婆,或纸,或素书写此陀罗尼并经及功能,安于舍利塔中及佛像中,应当供养礼拜。善男子、善女人,以如来光譬喻量,以如来校量功德量,以佛眼观察舍利数量,以大海滴数量,如是如来形象等量,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像或一塔中,置此陀罗尼,恭敬供养礼拜,是人即成供养尔所佛像形,获得尔所福德聚。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