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佛教悠久历史文化赏
镇江佛教悠久历史文化赏
镇江宗教活动历史悠久,东汉兴平元年(194年),佛教即在焦山建普济寺。两晋时,先后建起昌国寺、大同寺(丹阳县),义和寺、观音院(句容县),泽心寺(金山)。东晋时,道教传入镇江,南北朝时在茅山兴建宫观。伊斯兰教在唐代传入镇江,并建有伊斯兰教的礼拜寺。元朝,基督教也里可温教派至镇传教,并建有大兴国寺等6所教堂,元亡后中断。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将天主教传入丹阳,清初天主教一度在镇传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主教在镇江恢复活动,基督教(新教)亦至镇设堂传教。
镇江佛教以焦山定慧寺(即普济寺)建寺最早,历史上名僧较多,与古今文化人及国外佛教界接触频繁。金山江天寺(即泽心寺)首创的水陆道场,名闻全国及东南亚。宝华山隆昌寺是全国律宗第一山。茅山是道教圣地,茅山教派在道教历史上影响颇深,被誉为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镇江人多数信仰佛、道二教,也有两者兼信。伊斯兰教自唐代入传镇江,从未中断。清乾隆以来,诠注、刻印多部伊斯兰教经典,是全国伊斯兰教三大经版处之一。镇江被辟为商埠后,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在镇江设立学校、医院,以推动宗教活动。
民国期间,受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开展反对封建迷信活动的影响,宗教活动受到一定的冲击。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制定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并于1952年在市、县先后建立宗教管理机构,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但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多数人接受唯物主义的观点,信仰宗教的人逐渐减少。“文化大革命”中,宗教活动被迫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镇江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修复了寺院和教堂,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1985年,镇江全市对外开放的寺庙4座,宫观道院1处,基督教堂3座,还有已动工重建的天主堂1处。全市约有僧尼300多人,道士近50人,回族人口8400余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天主教徒近900人,基督教徒630多人。
佛教沿革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镇江,东汉兴平元年(194)建普济寺于焦山。西晋时,丹阳、句容亦先后传入佛教,丹阳建昌国寺、大同寺,句容建义和寺、观音院。东晋时镇江又建泽心寺于金山。
南朝宋起,各朝统治者笃信佛教,佛教在镇江、句容、丹阳开始兴盛。梁武帝天监年间,十高僧受命于泽心寺集系佛教经典,编成《水陆仪轨》一书,后按此书办水陆大斋,创我国佛教较大规模的法会--水陆道场。
隋唐时代,佛教界对经典释义持有不同见解,产生许多佛学宗派。传授于镇江的先后有法相宗、天台宗、净土宗、律宗和同属禅宗的曹洞宗、临济宗以及牛头禅法系等。
宋朝起,镇江等地佛教向深度发展,常有高僧向僧众讲经。元至正到明洪武年间,先后有西竺僧法善在鹤林寺讲《华严经》,普庄在金山寺讲《心经》、《金刚经》和《楞伽经》。
清雍正帝曾征召严格执行律宗教规的隆昌寺住持福聚率领该寺120名执事僧赴京开设皇坛传戒。至清光绪年间,佛教不再受朝廷重视。民国初,佛教先受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反迷信的冲击,后又受庙产兴学的影响,有些庙庵僧去房空,句容较为突出。
抗日战争中,许多寺庙被日军焚毁,佛教文化遭到劫难。有些爱国僧尼积极支持并投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焦山诸寺曾是中共长江工委秘密活动的中心。
解放后,党和政府制订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正当的宗教活动得到保护。1950年镇江成立佛教协会。土地改革时,农村分得土地的僧尼,多数还俗务农,部分僧尼参军参干,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中,有些寺庙、佛像、法器遭到破坏,僧侣受到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开放寺庙,僧侣念经、讲经和香客烧香、拜佛,都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主要寺庙得到修复。
寺内法事活动主要是受戒、参禅、念佛和讲习传经;社会法事活动主要是“放焰口超度亡灵”等。定慧寺僧众还进行修律持戒念佛;江天禅寺遵循丛林四止四开规则,恢复禅堂,挂板坐香。
镇江焦山普济寺和金山泽心寺建成之初,就有从海上和西域来往的僧侣、商人到两寺参拜。唐代起,受唐高僧鉴真去日本的影响,常有日本僧侣到金焦二山寺庙受戒、参禅、念佛。朝拜之盛,诗人徐道晖《题金山寺》中曾云:“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宋代,日本名僧荣西、觉心、成寻等到龙游寺传承。明代,日僧雪舟两次到龙游寺修业,回国后创作了中国画《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现为日本国宝。清末,日本、印度、泰国、缅甸等国家的僧侣到隆昌寺受戒。民国时期,定慧寺佛学院与日本佛教界互派僧侣进行佛学访问、讲学。
1980年,日本招提寺住持、鉴真大师第81代继承人森本孝顺长老护唐高僧鉴真真身法像去扬州巡展后,来到金焦二山寺庙朝拜。在定慧寺,森本写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住持茗山联上“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日中两长老共同重温了千年前中日佛教界交往的历史。1981年,茗山法师应邀去香港宝林寺主持开光大典,并到宝莲寺等6处讲经百余日。听众有港澳僧侣、佛教信徒,以及来自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僧侣。
1982年至1985年,金焦两山寺庙对外交往扩大,有美、英、法、德、日、新加坡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信徒和观光者4.6万人次。新加坡的佛教徒还赠给江天禅寺一尊3000多公斤重的汉白玉佛像
一、活动
寺内法事活动主要是受戒、参禅、念佛和讲习传经;社会法事活动主要是“放焰口超度亡灵”等。定慧寺僧众还进行修律持戒念佛;江天禅寺遵循丛林四止四开规则,恢复禅堂,挂板坐香。
镇江焦山普济寺和金山泽心寺建成之初,就有从海上和西域来往的僧侣、商人到两寺参拜。唐代起,受唐高僧鉴真去日本的影响,常有日本僧侣到金焦二山寺庙受戒、参禅、念佛。朝拜之盛,诗人徐道晖《题金山寺》中曾云:“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宋代,日本名僧荣西、觉心、成寻等到龙游寺传承。明代,日僧雪舟两次到龙游寺修业,回国后创作了中国画《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现为日本国宝。清末,日本、印度、泰国、缅甸等国家的僧侣到隆昌寺受戒。民国时期,定慧寺佛学院与日本佛教界互派僧侣进行佛学访问、讲学。
1980年,日本招提寺住持、鉴真大师第81代继承人森本孝顺长老护唐高僧鉴真真身法像去扬州巡展后,来到金焦二山寺庙朝拜。在定慧寺,森本写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住持茗山联上“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日中两长老共同重温了千年前中日佛教界交往的历史。1981年,茗山法师应邀去香港宝林寺主持开光大典,并到宝莲寺等6处讲经百余日。听众有港澳僧侣、佛教信徒,以及来自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僧侣。
1982年至1985年,金焦两山寺庙对外交往扩大,有美、英、法、德、日、新加坡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信徒和观光者4.6万人次。新加坡的佛教徒还赠给江天禅寺一尊3000多公斤重的汉白玉佛像。
二、公益事业
宋代,金焦两寺组织救生船队,抢救附近江面遇险船只。位于江中的金山在清同治年间与陆地相连后,寺庙仍于江面设3条“红船”,以备不虞;还开凿“便民河”供往来船只避风。解放前,镇江佛教界先后创办多所学校或慈幼院。焦山、鹤林、登云、灵鹫、大觉、弥陀、太平等寺(庵)都办过义务小学或识字班。
解放初期,江天禅寺、超岸寺、定慧寺分别办过麻袋厂、布厂、招待处等5个生产、服务单位。1978年以来,金焦两寺适应香客、旅游者需要,分别办了法物供应处、佛印居素菜馆、浮玉斋素菜馆、旅游品商店等。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