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走进灵泉寺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保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走进灵泉寺

  ●王保成 / 山阳风物

  灵泉寺在高新区灵泉陂村西二三百米处。随着车的行驶,远远的,一片红墙飞檐的佛教建筑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虽然我们一看即知它是新建的,但在历史上灵泉寺也是焦作名刹。道光《修武县志》记载,此寺相传最初建于晋代。如果传说是真,那么它的历史要比焦作任何一座寺庙的历史都要悠久,包括号称中原第二寺的白鹿山元极寺(建于十六国石勒时期),创建于魏齐间的百家岩寺、圆融寺更不在话下。

  在行至寺后一块几乎被填塞的方塘时,我们停了下来。这块方塘面积约有两三千平方米,和其西北不远处灵泉的水面相仿,只是西半部完全为建筑垃圾所填埋,东半部又被分为三个水塘,虽然仍可见水,但水质不可与灵泉水相比,即便如此,犹能使我忆起小时候家乡的沟渠之水。道光《修武县志》记载,洸河泉“在灵泉寺后,亦入新河”。也就是说,按照其所在位置判断,这方水塘为洸河泉水所涌,灵泉水也有汇入,否则“灵泉寺”无从得名。

  洸河泉畔曾有当地人俗称的牛王塔,旧志上称其为司牛仙塔,在“轶事”中录有嘉庆十八年(1813年)撰写的《重建司牛仙塔记》,非常生动地记述了当地一个古老的传说:“村中故有焦姓者,素殷实,畜牛数十头。仙佣其家,不索价,亦不言为何许人。性仁慈,其牧牛也,绝无呵斥声。牛有疾,不事医药,扪之即愈,邻牛亦然。牛力少疲,以手挥之,辄踊跃。一日驾牛独耕,适有鸟卵伏田中,牵牛避之,不忍伤鸟,因遗隙地席余。归告主人,主人往田中取卵烹以啖仙,继示以情。仙再之田,不见伏卵,捶胸摩腹,惨戚不自安。居无何,有晋商道经兹里,遥见一人剖腹出肠,浴于洸泽之滨,顾而惊愕,则已超升矣。惊呼,村人麕至,审视,知为仙蜕也,村人因为之建塔以祀。”力主修武牛王冢为先商遗迹,即此冢为商五世祖王亥坟墓的焦作文化研究者据此推断,牛王塔的传说恰好印证了此说。典籍记载,商的始祖契为其母吞食鸟卵而生,而亥为契的五世孙,才会有误吞鸟卵而洸肠的举动。关于王亥的事迹,《易经》和屈原的《天问》都有记载,王亥有大批牛羊,并在有易部落做宾客,后因与有易氏女子发生恋情,被有易氏杀死,这正是牛郎织女传说的原型。而今我于此处,似乎也若有所悟,难道洸河泉之得名,莫非也于此传说有关?如果彼此互为印证,牛郎织女的传说也自应源于焦作。环视泉畔,塔已无迹可寻。《重建司牛仙塔记》没有记述故事发生的时间,也不知此塔创建于何时。看来这个故事古已有之,悠久得当时的人们都忘了何年何月了。

  看过寺后方塘,我们从灵泉寺东墙下向南走,发现东墙外也有沟渠痕迹,直到寺前。看来,灵泉寺几乎是被河泉所环抱着的。

  到了寺前,山门紧闭,而在山门东侧另开一小门,门东墙壁上有“奇墙”二字,不知是何意。从东边的侧门进去,又有一门,额为“灵泉寺”三字,两边有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我站在门前,细细品味了几遍,越看越觉得有禅意有古韵,完全不是我所设想的另外一个意境。原来,几个月前,有位在焦作高新区工作的朋友对我说灵泉寺有幅楹联十分有趣,说的是古时候灵泉寺住有一个法号云封的和尚,这个僧人名则出家,实则凡心不灭,甚至比常人更炽,常到附近村庄私会妇人。后来,人们渐知云封和尚的劣迹,就有好事的秀才撰出此联,以作讥讽。云封和尚见联后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自此一心向佛。进了寺门,甬道上有“导路”二字。我们仔细观察,北为三间正殿,正殿两侧各有一间耳房,东西为各五间的配殿,东配殿南侧另有一个院落,内有几间房子。寺院虽然房间不少,但因布局合理,并不显得拥挤,反而觉得疏密有致,井然有序。

  寺内非常整洁安静,这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降低了说话的调门。这时,有位神情安然的比丘尼迎了出来,陪我们观览说话。寺院正中有座碑亭,中镶两通古碑,一通为“重修龙王大殿碑记”,时间为道光十三年(1833年);而另一通碑则让我眼前一亮,竟是道光《修武县志》“金石志”中记载的元代“温公新甃龙泉池记”,此碑保存得相当完整,字迹清晰可认。从碑文内容来看,它应与灵泉寺无关,说的是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修武县尹温惠劝浚灵泉之事。此时正值元末大乱,县尹不以时局变更为烦,仍能关心民间疾苦,实属难得。另从碑文中可知,最晚在北宋熙宁七年(甲寅年,1074年),即已有龙王庙。我的推测,此碑原来可能在灵泉西北的龙王庙,至于何时到了灵泉寺,不得而知。

  在正殿阶下,又有三个碑亭,为当代所立,不以为意。东西两亭各有两联,西亭一联为:“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让人若有所思。

  进入正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像,东西两壁各镶有明碑两块,俱为长约80厘米、宽约50厘米的小碑。西壁碑为灵泉寺创建钟楼施财信士名单,立碑时间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月十五日。西壁碑为重修灵泉寺碑,中有“(灵泉)蜿蜒数十里以达于预,凡蒲柳芰荷之属皆蓊然蘙然,夹岸而盈中。泉之上流有寺,据爽垲地,因泉命名。县凿渠分泉以萦绕其后”。此碑不仅印证了我们对于灵泉分流至此的猜测,而且从中不难看出,此地当时为一处胜景,泉水环绕寺院,杨柳成荫,荷莲满塘。立碑时间为天顺七年(1463年)春月十五日。

  看完了古迹,我们就和这位比丘尼攀谈起来。比丘尼法号果蓝,约有60多岁的年纪,籍贯博爱县,1993年剃度出家,现在为灵泉寺唯一的当家师傅。从果蓝师太的言谈举止之中,可以看出她对自己信仰的无比笃定。我们向她请教了一些佛理,她的理解超乎我们想象,那种超然世外的理念,不时敲击着我们这些患得患失的俗子凡心。当我们问到东外围墙上“奇墙”二字的意思时,果蓝师太说,在没有东围墙时,她时常梦到佛的莲座不稳,有向东倾倒的危险,佛也不明示,她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直到有一天,她去寺外办事回来,猛然发现寺院东边的房屋多,西边的房屋少,明显不对称,而且山门也不在正中的位置。于是,她就请人重建了东围墙,并在山门东侧另开一门,至此那个梦中情景才不复再现。我们又问一进二门甬道上“导路”二字,果蓝师太说,那是一条引导世人向佛礼佛之路,所以命名为“导路”。看着果蓝师太那双充满智慧和淡定的眼睛,我本欲再请教二门楹联的故事,猛然意识到这种事情对这位心地清净的出家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亵渎,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果蓝师太把我们送到门外,就在我们向她挥手告别时,我忽然觉得自己少做了一件事。曾几何时,我进寺从不礼佛,更不上香资,对某些寺院诱导、挟持香客的做法甚至有些出离愤怒。但今天,我望着这座虽说不上精致,但也别有韵味的禅院,心中对苦心经营这片净土的果蓝师太充满了敬意,觉得该表表自己的心意,不为别的,只为果蓝师太对自己信仰的坚守,对这片净土的时刻清扫和打理。好在,我和果蓝师太有约,我还会再来的。

  来源: 焦作日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