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兖州兴隆塔基本情况及出土文物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兖州兴隆塔基本情况及出土文物

  基本情况及出土文物

  兴隆塔每边长6米,对应边直径15米。塔体直接由地下坚实厚重的八角形塔基砌起。塔基中央有方形地宫,并设有南、北两条甬道。

  调查勘测及维修加固工作从2008年9月1日开始,第一步是用田野考古的方法,打开地宫北侧甬道入口,然后通过甬道进入地宫,进行清理测绘。在此基础上,首先用砂浆对盗洞竖井及横向隧道进行封填,对塔基6米长盗洞采用原砖原式从中间分别向两端垒砌封堵。

  地宫北甬道入口在塔基北侧正中,距离地面约210厘米,开口为长方形竖井,内设7级踏步,填有泥土和碎砖,沿阶梯而下,进入长6米的地宫甬道,甬道内有4道封堵砖墙。

  地宫平面为正方形,边长225厘米,高约310厘米,叠涩顶,设有16排砖雕斗拱。地宫中央放置一块唐代咸通年间墓志铭和长方形莲花基座及石函;东侧墙壁处有“安葬舍利”纪事碑。墓志铭之下有一口直径26厘米、深约170厘米的水井。

  石函 由莲花基座、石函、函盖组成。石函四周和顶盖雕刻有人物图案和花纹,石函的左右两侧刻画佛教的护法及弟子形象,并有“梵王众”、“帝释众”、“天王众”、“波旬众”、“比丘众”、“诸王众”等榜题铭文。前、后两侧分别为菩萨和天王形象。函盖为龙、牡丹和金翅鸟形象。表现的都是护法神、佛弟子形象。这些刻画神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审美艺术上,在宋代都是较为罕见的。

  石函内存放鎏金银棺、金瓶、琉璃瓶、佛牙、舍利和金属铸币等。

  银棺 通体鎏金,长47厘米、宽20厘米、高25厘米。四周设有围栏。鎏金银棺左右两侧为释迦牟尼涅槃场景,四周为众弟子护法场面,神情各异,形象生动逼真。其余部位有佛、弟子、菩萨等。图案内容之丰富、刻画之精美可与法门寺唐代单体金银宝函相媲美。

  金瓶 纯金制品,通高13厘米,瓜棱状,盖顶端坐一尊弟子象,内盛装舍利,是宋代典型器形。纪事碑刻铭所谓 “安葬舍利金瓶一两”,指的应该就是这件金瓶。

  在石函、鎏金银棺内还有大宗舍利,色彩、大小不一。另有2个流璃瓶、2颗佛牙和青铜铸币一宗。

  “安葬舍利”碑 长86、宽75厘米,刻字32行,内容丰富翔实。介绍了塔和地宫的建造年代、原因和经过,记述了顶骨真身舍利的来历和供养过程。碑文记录了寺院下设的28个僧院,参加起塔供养缘会的主僧达40余人,表明兴隆寺为宋代一处较大规模寺院。

  在地宫和甬道内还出土有唐代墓志铭、青釉瓷碗、小型陶质佛像(10余件)等。

  在打开地宫甬道入口的过程中,于兴隆塔北侧约6米处还发现了一座外边长约180厘米的八角形小塔基。最高处保存6层砖墙。内墙边长110厘米,八角各有一完整的基础石块。塔心上层保留少部分铺地砖,下部为夯土层.在土层中发现1件珍贵的力士头像。

  在地层发掘过程中还出土了莲花瓦当、砖瓦残片、瓷碗等多中文物,时代涵盖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时期。

  文物价值及其重要的意义

  经鉴定,地宫出土的石函、鎏金银棺、金瓶等3件为一级文物,“安葬舍利”碑、琉璃瓶等2件为三级文物,以及数量众多的舍利、佛牙、钱币等文物。其历史文脉清晰,等级较高,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省乃至全国佛教考古的重要收获,对佛教史、建筑史、艺术、史研究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地宫石函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鎏金银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金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舍利碑拓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铜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佛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舍利(金瓶内)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