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应县释迦塔怀古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7日
来源:不详   作者:秦维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应县释迦塔怀古

秦维宪

此刻,放眼江山,残阳如血,阡陌泛金,群鸟翱翔,远山如黛,古老的木塔好像焕发了青春……

乘着秋高气爽,我慕名去瞻仰山西大同境内的应县释迦塔。当我置身于古塔拔地而起、苍苍莽莽的塞外时,觉得北国湛蓝的天空似乎更加苍凉、更加辽远。应县释迦塔系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高最古老的全木结构佛塔,始建于大辽清宁二年(1056年),距今已951年了。

应县在“五代十国”时期,隶属于中原政权,由于辽太宗利用对后晋石敬瑭的支持,迫使这位儿皇帝将今河北、山西北部的幽州(今北京市)、云州(今山西大同,包括应县)等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贵族。想不到,这一历史上的奇耻大辱,竟造就了一座千古名塔的诞生!

斯时,夕阳西下,我穿过辽代一条街,远眺释迦塔,但见金色的斜阳将这座六檐五层、高达67.31米的木塔映照得壮丽辉煌。忽然,远远飘来一阵风铃声,其声既不像戈壁滩上的驼铃,也不似深山古刹的佛陀,自有一种北方苍幽、雄浑的韵味。这是木塔上历经苍海桑田的风铃,千百年来它们泛起了几多天涯游子的乡愁,扇动了几多文人墨客幻想的彩翼。循着风铃的吟唱,我眼前浮现出逶迤的战国长城、气势磅礴的雁门关、高入云端的北岳恒山……

经过建于明代的佛宫寺,我便来到了释迦塔前,仰观巨塔,顿被其巍峨、威猛的气势所吸引。木塔呈八角形,状似莲花盛开;塔身为阁楼式,各层飞檐翘角、斗拱重叠,于粗犷中见玲珑,古朴中具典雅,实乃我平生所见最美之塔!

释迦塔因年代久远,已倾斜多年,故如今只开放两层。我走进幽暗的木塔底层,在灯光的照耀下,可见众多壁画,既有横眉竖目、持剑肃立的金刚,亦有腾云驾雾、手足飘动的飞天,这些人物栩栩如生,乃是明代画家的杰作。看过壁画,迎面矗立着高达11米的释迦牟尼佛塑像,佛祖金脸金身,斜披袈裟,左手微举,右手向下,似乎正在向弟子讲经说法。这尊佛像是木塔中最大的,遗憾的是他的胸前有两个修补过的大洞;左手也是新接的。原来,1966年秋天,200多名红卫兵冲入塔内,他们先猛推佛像,然其纹丝不动;红卫兵大怒,竟将佛祖开膛剖肚,挖出里面的辽代经书、佛教七珍,以及金器、翡翠等文物,全部付之一炬,临走还砸断佛祖的左手。其余各层的塑像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留下了那个荒唐岁月的印记。

游毕木塔的底层,我从左侧的楼梯猫腰而上,穿过近代战争留下的弹洞累累的梁枋斗柱,便登上了木塔第二层。一出楼梯口,立马豁然开朗,宽敞明亮的坛座上端坐着释迦牟尼佛和普贤、文殊、二胁侍菩萨。第二层的释迦牟尼佛与各地寺庙里的佛祖迥然不同,居然是一身契丹人的装饰,脸上更是呈现出辽国君主威仪天下的姿态。

观摩过这尊奇特的佛祖塑像,我巡塔一周,仰观历代匾额,俯视雁北大地,方悟到木塔南门上的古楹联:“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层霄”的妙处。凭栏远眺,我的思绪飞向了遥远的中古,当时辽宋对峙,狼烟滚滚。面对辽国的雄兵铁骑,北宋的边关将士虽浴血奋战,仍难以阻遏其长驱中原,盖因北宋一朝积贫积弱,君臣腐败,朝纲不整,虽有杨家将横空出世,亦无法挽回危局颓势。然而,辽国人并非一介武夫,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导向,那就是取中原文化之长,补自己之短,在多元文化中独树一帜。于是,在那位风情万种,却大智大勇的辽国萧太后手里,奇迹般地打造出如此名垂青史的大木塔。呵,释迦塔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

自应县释迦塔雄峙于雁北的黄土地上,便引来了无数虔诚的朝拜者,其荦荦大者有元英宗硕德八剌;明成祖朱棣,并挥笔而就“峻极神工”匾额;明武宗朱厚照,即兴题写了“天下奇观”匾额……至于宋以后历代官员、文人名士更是不胜枚举。

倏地,一阵晚风袭来,木塔上的千百风铃悠扬作响,我面前展示出一幅塞外奇观图:木塔一、二层飞出成千只燕子,它们发出的鸣叫比江南的更加动听;三、四层飞出无数扑棱着金翅的野鸽,它们沿塔盘旋;最高层却飞出奋击长空的上百只大雁,它们时而“嘎嘎嘎”,时而“吱吱吱”,其乐无穷。此刻,放眼江山,残阳如血,阡陌泛金,群鸟翱翔,远山如黛,古老的木塔好像焕发了青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