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碧落寺
灯火阑珊碧落寺
久闻市郊陈沟乡境内的双桥,双桥顾名思义就是两座桥。
双桥位于该乡南连氏村东,两桥同向并列,横跨南北,与桥下通道立交,一东一西,皆为石拱桥,相距40余米。
该桥无桥面,上修有六间瓦房。传说北宋时,北辽国主肖银宗曾在此寄宿。北侧便是著名的千年古刹碧落寺了。
碧落寺,为唐代黄国公所建。碧落寺坐北朝南,有弥勒石佛像摩崖。在半山腰的石窟旁,有唐开成元年(836)游人在连山石上雕刻的《碧落寺游记》,文字端尊刚劲。连山石上石窟多处,石窟内有石雕佛像多尊,佛像旁边有唐陈子昂、北魏孝昌、金刺史许安仁等的石佛阁题诗。连山石上还有唐时的篆书石刻,宋代宋敏求的隶书石刻等。随着岁月的流逝,碧落寺饱经千年风霜,经人为的、自然的损毁,早已灯火阑珊。石雕佛像有多处头部被盗,石刻文字大多模糊难辨,石雕猛兽也早已失去虎虎生气。碧落寺正殿已经坍塌,新的殿堂正在筹建之中。但剩余的完整佛像,轻轻拂去其蒙尘,仍栩栩如生。依稀可辨的历代石刻书法,各有所长。碧落寺的石雕工艺、石刻书法,颇具研究价值,不失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精品。
置身古刹小桥之间,环顾四周起伏的山峦峰谷,“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我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的《长恨歌》。
在翻阅历史资料中,偶尔看到两首关于碧落寺的诗,作者是晋城历史上著名人物张养蒙。
第一首是《碧落松寺》:
谁种万株松 森森寺外峰
眠云青霭乱 度月翠阴浓
曲盖凌岩起 盘根带石封
风回清响合 雨过碧烟重
千古先朝植 花香静土供
冰霜原有操 桃李岂为容
坐息菩提树 三生此地逢
第二首是《宿碧落寺》:
去住从来未可凭
暂偷闲卧碧云层
朝趋梵阁依三宝
夜扣禅关对一灯
槛外竦风遥古树
树边细雨长新藤
端居悟却无生理
浑是山中老衲僧
既然有小桥,定会有流水,我眼前出现了关于她往昔的幻景:碧落寺依山傍水,置于茫茫林海之中。高大的正殿殿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寺庙周围到处是苍翠挺拔的松树,老树新藤,四季如茵。风儿吹来,松涛澎湃,碧波荡漾。大雨过后,云雾缭绕,碧烟四起。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南山观音庙香火旺盛,小桥上行人不断。
沧海桑田,小桥依旧,碧落寺早已失去她往昔的风姿神韵。林海去了,松涛去了,流水去了……我心中偶尔升起一缕莫名的淡淡的忧伤。
(1998年10月24日《太行日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