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山地区的宗教文化
位处冀东的唐山,北枕燕山,南临渤海,西卫京畿,东扼辽塞,民丰物阜,人杰地灵。唐山虽然建市较晚(1938年建市),但其所辖2市、6县、6区、2个国有农场(1)及周边地区却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唐山是中国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融合之地,不仅发展了中原的汉文化,也自然兼收并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先进部分;直到清朝前期,唐山诸州县始终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到了近代,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发展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诞生地之一,唐山的经济、文化有了更快的发展。在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唐山的宗教文化积淀也十分深厚。唐山的宗教文化既有与全国的宗教文化相同之处,也有其独到的地方特色,唐山宗教文化史料的丰富和全面,更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
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位于燕山南麓、滦河中游的迁西县罗屯镇西寨村发掘出一处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接着又在1995年于该遗址的南边发掘出一座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其中有两件是石雕的双人头像和石母像。考古学家认定:这是一处古代先民祭祀遗址,目前国内很少发现。此遗址证明,至少在6、7千年以前,唐山地区的原始先民就已形成强烈的宗教意识。
唐山在古代虽处中原边地,但居民仍以汉人为主,所以中原传统宗教文化在唐山地区仍占主流地位。
传统中国道教、佛教最早出现在唐山的时间已无可考。但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古代唐山地区,道教的信仰早于佛教。中国道教是在继承了中华民族先民的祭神、祈禳、祷祝等活动的基础上,发展了老庄哲学而形成的。虽然是东汉以后才正式成教,但此前的一些有关史料和传说,可视为道教形成的嚆矢。《史记》是一部信史,其第一篇列传《伯夷叔齐列传》就记载了后来成为道教和民间供奉、祭祀对象的伯夷和叔齐的事迹。《论语》、《孟子》、《韩非子》、《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对之也有记载。司马迁肯定他们二人为“贤人”,周武王的军师姜尚(姜子牙)认为他们是“义人”,孔子说他们是“仁贤”,孟子视他们为“圣人”、“百世之师”,韩愈作《伯夷颂》赞扬他们的高风亮节超过山川日月;即使周武王也甚为钦佩,将他们“以将军葬于首阳之下”;汉武帝称赞他们是“天下廉士”;宋徽宗追封伯夷为清惠侯、叔齐为仁惠侯;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追封伯夷为昭义清惠公、叔齐为崇让仁惠公。明朝成化九年(1473年),成宗下诏在古孤竹国故地永平府(治所在今卢龙县东北)重修伯夷叔齐庙,赐匾额“清节”,并降祝册,命守臣按时照礼祭祀。清朝乾隆皇帝两次驻跸清节庙,并留诗赞扬。伯夷叔齐的事迹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得到日本人、朝鲜人的赞颂,朝鲜海州也有首阳山夷齐祠。今存的《永平府志》记,早在东汉熹平五年(公元202年),统治者伯夷叔齐立庙祭祀,庙号“清圣”。这二人到后来成为道教敬奉的神〓,说明道教文化早已在唐山地区产生了影响。
今遵化市东南30里铁厂村西山南侧有一古洞,洞口矗立一通刻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的《重修无终洞记》碑,碑文是同进士出身、奉旨督领炼铁事务唐文灿撰写的。文中记载,此洞名无终洞,据说是春秋时无终国国君无终子修真炼丹之处。碑文记载,当年作者与蓟镇总督戚继光等人共游此洞,并共同评论吕尚(姜子牙)、陈抟、曹参、盖公等人学仙求道之事。又,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说:三国时,有中国道教早期派别之一的“帛家道”创始人辽东道士帛仲理②在玉田无终山炼丹、传教;《玉田县志》上也有“无终丹灶”的记载。
《永平府志》、《滦县志》均记载:后唐清泰年间(公元934年—936年),有姜姓将军(名字不详)奉命驻守在唐山(今唐山市内大城山),山下有溪名唐溪(今名陡河),溪中有蛟危害百姓,姜将军愤怒提剑 蛟于蟀上,于是“民感以为神也”,“感其功,思其德,建庙于溪侧,时致祭焉”,庙号“神庆”。历代有许多高道住持此庙,元朝时,奉元太祖之命“掌管天下道教”的全真派道教祖师丘处机为神庆庙题名“洞贞观”。“洞贞”即“洞真”,是指道教最高神天宝君元始天尊及其所住的玉清天界。由此可见此洞贞观在当时道教中的位置之高。
据新出版的《玉田县志·人物传》③记载,清末民初,玉田县出了一位道教名人。此位高道俗家姓名刘〓,清咸丰七年(1857年)生于直隶玉田柳庄子村(今河北省玉田县林头屯乡柳庄子村),幼年上学,好读善书,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20岁时参加县试失败,从此不再对仕途抱有幻想,以做私塾先生糊口。刘〓在石岭口村教私塾时,该村村北有一五龙山,山上有道观。他常与观中道士晤谈,对道教的渊源、教义、经典领悟日深,终于在30岁左右放弃教书,投身于道教。他四处云游,访贤拜师,后到北京西郊白云观做常住道士,白云观住持为他授戒,赐道号“圆融”,授他白云观监院(仅低于住持的当家道长)之职。有一次,慈禧太后到白云观降香,刘圆融侍奉仪式。慈禧见他体态端庄,相貌俊秀,举止文雅洒脱,于是差人问话,刘圆融对答流畅得体;慈禧高兴,传谕收刘圆融为义子。刘圆融从此名声大振,白云观也随之香火益旺。民国七年(1918年),刘圆融道长在北京白云观羽化(去世),葬于观内方丈坟,观中道众为他立了塔。
古代唐山地区,道教的庙观如供奉北方大神的真武(玄武)庙、供奉泰山之神的东岳庙、供奉泰山女神的碧霞元君庙、供奉岳飞的忠武庙(岳王庙),以及供奉阴阳两界地方神〓的城隍庙、山神庙、龙王庙、土地庙、雷神庙、火神庙、雹神庙等等,分布于各州县村镇。其中不乏在全国、在北方少见的道教庙观。唐山有的县临海,民众靠出海打鱼和从事海运为生。因此,沿海各县出现了海神庙和妈祖庙(又称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原本是福建莆田林姓少女,常随船出海,发愿保佑渔民平安,死后被当地渔民奉为海上保护神,元朝封她为天妃,清朝封她为天后。唐山境内有妈祖庙,实为北方少见。春秋时期,齐国应燕国的邀请,北伐山戎(戎族的一支,散居于今迁安县以北、以东)。途经孤竹国时大军被引入迷谷,找不到走出迷谷的路。上卿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挑选几匹老马走在队伍前面,士卒随马而行,终于走出迷谷,打败山戎,灭掉令支、孤竹等小国。齐桓公为感谢老马引路,封马为官,并在迁安灵山脚下的今马官营地方,亲手栽种银杏树,至今仍存一棵,据科学家鉴定此树已有2600年的树龄。以上就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马匹是古代运输和征战的必备工具,明朝时出于战事的需要,朝廷采取以马代税、代役的策略,鼓励民间养马;又因北方少数民族善养马,便令在长城各口设马市,以钱物购换他们的马匹。由此,唐山地区民众尊重马,重视养马,所以出现了马神庙,马神是道教的神〓,养马民户供奉马神,可以保佑他们的养马事业。我国是世界上瓷器的发源地,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在陶瓷作坊集中的地方,出现了保护瓷窑安全和烧瓷成功的窑神庙,供奉窑神。唐山是陶瓷生产较早的地方,今日唐山有“北方瓷都”的称誉。唐山在元朝以后,有的地方修建了窑神庙,供奉窑神。另外,唐山在晚清以后出现了近代机器采煤业的生产。由于矿主不重视安全生产,井下时常发生伤亡事故,于是唐山市内出现了另一种以保佑煤窑平安的窑神庙,这大概是唐山道教的创举,也是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和贡献。近日在唐山市开平区境内即将落成的道教玉清观,其第二层神殿就供奉赋有两种意义的窑神。唐山其它如树神庙、虫神庙、疠神庙、蚕神庙也是道教稀有的道场。
佛教传入唐山地区的时间,据滦县青龙山出土的清朝《重修延古寺记事碑》说,该地有佛教可上溯到东汉明帝年间(58-75年),距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公元前2年④仅晚不到80年。但此说仅是孤证,且内容不详。而据遵化市所存金朝大定八年(1168年)所立的《复修禅林寺碑》载,东晋十六国后秦弘始年间(399-415年),有僧名至道,在遵化五峰山瑞云峰建寺名“云昌”,来寺熏修和听法者超过500人,该寺还有“龙徙虎驯”(毒龙迁走,猛虎顺驯)的神异传说。此寺辽朝时改名“禅林寺”,金朝时重修,后各朝均有修葺。另据遵化市现存《重修龟镜寺碑》记载,龟镜寺初称莲花院,始建于东晋义熙中期(大约公元411年前后),此寺现已无存。根据上述记载,佛教最晚也于东晋时传入唐山地区了,比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约晚400年。
古代唐山佛教的出现虽晚于道教,但其发展之快、之广却超过道教。唐山的佛教,对我国传统佛教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南朝时,释迦牟尼佛第28代弟子菩提达摩来华传弘禅法,经过6传,到初唐慧能大师时,确立了以《金刚经》为心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慧能门下法嗣甚多,分立门户,其中唐高僧良价(807-869年)及其弟子本寂(840-901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开堂讲法,他们共创了“五位君臣”(以君臣关系比喻五个方面)的教理和教学方法,形成了“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的宗风,佛教称其派为曹洞宗。其后,曹山法系断绝,唯有良价弟子道膺一脉得以继嗣不绝。到宋朝以后,禅门大部分法系断脉,唯有曹洞、临济二宗一直延续至今。晚清以后,有“曹洞、临济子孙遍天下”之说。被视为曹洞二祖的道膺禅师就出生于蓟州玉田县(今唐山市玉田县)。道膺祖师俗姓王,生于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童年就皈依了佛门,后到范阳(今河北涿县)延寿寺出家,25岁受具足戒,法名道膺。道膺很早就立下济世度生的大愿。他访道参禅到江西,拜在洞山良价门下,良价许他为门下弟子中领袖,将自身毕生修持心得及曹洞宗义尽传给他。道膺学成后,到各地弘法,声名远播。镇南节度使、南平王钟传发愿世世奉其为师。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道膺应邀住持江西云居山禅院(即今之江西修水县云居山真如寺前身,此寺现为中国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有“丛林样板”之誉)。道膺住持期间,常住僧众始终保持在1500人以上。唐昭宗亲赐寺名“龙昌禅院”,赐道膺紫袈裟,封号“弘觉大师”。天复二年(902年),大师圆寂。他的门下高才辈出,遍布各地,尊他为曹洞宗二祖。在道膺圆寂200年之后,日本僧人道圆来华求法,将曹洞宗引入日本,因其所学是道膺之法,所以,今天日本佛教曹洞宗奉中国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原龙昌禅院)为祖庭。
清朝初年,唐山地区又养育出曹洞正宗第28代嗣祖。祖师讳性在,号别山,俗家姓氏和生卒年月无考。从迁西县景忠山南天门壁嵌的顺治皇帝御旨碑和山上性在祖师亲撰的《景忠山修建始末垂诫后祀碑》内容看,性在祖师是〓阳(今唐山市丰润区)人,明末出家,似住过嵩山少林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以后,在迁西景忠山南坡石洞(后称“止止洞”)内静坐苦修9年,因洞内阴暗潮湿,致使性在形容枯槁。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出猎蓟州,登景忠山,性在奉旨由石洞出,谒见皇上,对诏称旨;顺治帝对其苦修之志、枯槁之形,深为感动、赞叹。决定将他召入京城,改皇宫内的椒圆为禅室,供养他。性在入京后,厌恶荣华,以怀恋故地为由,请求还山,顺治帝更加赞叹,准假一个月。第二年五月,顺治特派内臣到景忠山诏性在回京,并将西苑崇智殿改名万善殿,做为禅房供养性在,赐其号“慧善普应禅师”。顺治皇帝是佛门皈依弟子,法名行痴,继诏性在入京供养之后,又多次诏请各地高僧入京,供养在万善殿,理政之余常与他们研习佛法。性在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奉旨回归景忠山,景忠山方丈和全山僧众自然以长老相待。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性在祖师亲自撰写《景忠山修建始末垂诫后祀碑》,碑中叙述了明中叶以后,景忠山做为道教、佛教以及民间信仰道场的修建经过,写明做为佛教道场今后在修持、传承、宗风等各方面的诫训,规定对不遵守者,允许全山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鸣鼓攻之,据罪遣罚”。碑文最后落款是“□□□□(此四字缺损)禅师传曹洞正宗第二十八代嗣祖 沙门性在录”。性在师祖所定的训诫内容,对唐山、对北方乃至对全国佛教的建设,都有积极影响。
中国佛教在隋唐逐渐形成八大宗⑥,到后来有的宗逐渐衰落,甚至消失。唯独净土宗自东晋慧远大师创宗以来,始终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快,什么人都能修习、什么人都可以修等特点,至今仍保持着佛门第一宗的优势。唐朝时就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的盛况⑦。中国佛教净土宗到目前有13位祖师,而其中的第12祖师彻悟大师就是唐山人。彻悟祖师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农历十月十四生于直隶丰润(今唐山市丰润区),俗姓马,父讳万璋,母高氏。大师自幼聪慧,喜读书,经史子集无不采揽。20岁时因大病而发出家之志,病愈后到北京房山(今北京房山)三圣庵投荣池老和尚出家,法名际醒,字彻悟,一字纳堂,号梦东。后到京都(北京)岫云寺受具足戒⑧。之后到各地参访,精求佛法奥义,后接临济宗法脉,为第36代法嗣,任京都广通寺住持,率众精修禅法,策励后学,14年如一日,宗风大振,声誉南北。后,大师以宋朝永明大师(净土宗六祖)为榜样,万缘放下,转修净土宗。乾隆七年(1792年),大师改住觉生寺,建涅〓堂、安养堂、学士堂,供老僧、病僧和初入佛门的僧人念佛习法。大师在觉生寺住持8年,莲风大扇,被誉为“法门第一人”。嘉庆五年(1800年),大师因年高退居怀柔(今北京怀柔)红螺山资福寺,打算安度晚年,但众僧又糜集红螺山。大师率众担柴运水,泥壁补墙,使资福寺又成知名净土宗道场。后来的民国时高僧、净土宗第13代祖师印光大师,就曾在此寺参学数年。彻悟大师于嘉庆十八年(1810年)十二月十七,安详圆寂,世寿70。大师的肉身供养7天,始终面目如生,白发变黑,荼毗(即火化)后,得舍利子⑨百余颗。门人遵遗命将大师灵骨安葬在资福寺普同塔(僧人共葬之塔)内。近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复红螺山资福寺,在整修普同塔时,发现彻悟大师的13颗舍利,决定将其中3颗供奉于大师的纪念堂内,供人们礼拜瞻仰。大师早年佛学著作甚丰,后因专修净土而将其所有著作付之一炬,唯有其弟子搜集辑录的《梦东禅师遗集》传世。
世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纵览唐山古代各州县,凡是风景秀丽或名人所历之处,多建有寺院庙宇。
今玉田县城东北十余里有一小山名叫“麻山”,属燕山余脉,是古代无终山一部分。麻山山体不大,名气却高。此山海拔115米,山顶平坦,顶南侧有一矗立在巨型〓〓(音bìxī,传说中龙的一种,龟型)背上的青石碑,上刻“古人种玉处”五个大字。此碑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旧玉田县志和晋朝干宝写的《搜神记》说,周朝时有一人名阳伯雍,因麻山上无水,便在半山腰处预备水,供上山人饮用。有一天,一位隐士喝了他的水后,送他一斗石子,让他将石子种植于高平好地,说可以生出玉石来。于是阳伯雍将石子种在麻山顶上。过了一段时间,石子果然生出玉石,他用所得玉石聘娶了右北平大姓徐氏之女。周天子知此事后,拜阳伯雍为大夫,并命在阳伯雍种玉之处四角各立一大石柱,高一丈,中央一顷地名“玉田”。唐初,于此种玉之境设无终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依阳伯雍种玉故事改无终县为玉田县。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知县徐德昌将石柱换成巨碑,上刻“古人种玉处”五个大字。清雍正五年(1727年)碑毁,今碑是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立。旧志将此处列为八景之一,名“麻峰种玉”。麻山阳面半山腰处有一佛寺名麻山寺。建于何年已无可考,但从现存的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之《重修麻山寺碑》看,明朝大以前就有此寺,碑文谈到麻山种玉之事。此寺现虽已不存,但从1953年拍摄的照片上看,原麻山寺十分雄伟壮观。
唐山地名的来历,源自今唐山市内东西相连的两小山,主峰海拔122米,古称唐山,现名大城山。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0)说:“唐山,相传唐太宗东征时筑石城”。《唐山地名志》(11)说:“因山有石城,后改称大城山”。唐代在山上建寺。据《兴国寺记事碑》云:“寺之建也,始于唐,名曰兴国。”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今朝鲜)时曾驻跸此山,得胜归来后命建寺纪念,寺名兴国,此山也因唐太宗驻跸过而名唐山。兴国寺历经数代,几次重修。据1939年出版的《唐山概览》说,每年的正月十五、五月十五来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可见兴国寺当年之盛况。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于人所共知的历史原因,兴国寺的僧人各自他去,寺院被毁。 1976年唐山大地震过后,伴随着新唐山的重建,唐山市人民政府对大城山重新规划,把大成山建成了山体公园。90年代末,市政府又批准在大城山上重建兴国寺,现已初现规模。兴国寺峻工后,将成为唐山市乃至冀东佛教活动的中心道场。
玉田县杨家套乡的净觉寺,地处玉田县与唐山市丰润区的交界处。还乡河、双城河在寺东南交汇后蜿蜒向南流去;向北远望,可见燕山余脉起伏绵延。这里土地肥沃,景色迷人。净觉寺虽然至今尚未开放为佛教道场,却是目前唐山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少数几座寺院之一。据《重修净觉寺碑》说,该寺始建于唐朝,后经历代重修。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大修是清道光七年至道光三十年(1827—1850年)由该寺住持智然长老主持的。重修后的净觉寺,正如该寺保存的《智然禅师墓碑》所描述的:“新正殿栋宇辉煌,廓两厢檐牙高喙;前修二楼,晨钟暮鼓;中启大厦,鸟雀 飞;高四面之围墙,竖两廊之柱石;巍然巨制,焕乎大观!”因此,被誉为“京东第一寺”。更值得一提的是,据《读修净觉寺碑》标明,净觉寺的此次重修,是智然禅师委派一个叫王翠峰的人设计和监造的。王翠峰名明石,号翠峰,玉田县株树坞村人。他为承担这项用时长达23年的宏大工程,曾用两年时间走遍关里关外、大江南北,细心考察和研究各种古代的建筑艺术,拜访了无数能工巧匠。他在修善过程中,既是技术总计计师又是监工。上个世纪70年代,他的五世孙将保存了数十年的王翠峰为重修净觉寺而亲手绘制的部分图纸献给了国家。国家和河北省的古建筑专家见到这些图纸后,惊叹不已,认为这些图纸的绘制方法与现代建筑制图法非常相似,而且能保存下来施工图纸的古建筑又为数极少,所以这些图纸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净觉寺于1985年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唐山市古冶区以北、丰润区以东、滦县新城乡西北交汇处,有一旅游胜地名叫青龙山。此处是山中套山,山外迭山,群峰环绕布列,东西绵亘18里,南北拥簇16里。在这方圆150里之内,忽而悬崖陡立,忽而起伏如波,忽如鲸鱼亮脊,忽如天外来石,翠柏参天,松涛阵阵。据旧《滦县志》载,青龙山有“九庙十八寺”之说。青龙山原名清凉山,后为道家看中。道教认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分掌四方;以北京为中心,北京之西有京西白虎洞,北京之东有滦州青龙山,构成“左青龙”,“右白虎”之势;又因《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故尔将清凉山改名青龙山,在山上建庙修观。青龙山主峰名娘娘顶,攀登九曲十八盘可到山顶,山顶有道教“三霄宫”一座,供奉财神赵公明的三个胞妹,都是女娲的徒弟。据说此三位女神都在唐山地区境内,大姐云霄道场在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县境内);二姐琼霄道场在青龙山;小妹碧霄道场在景忠山(今河北迁西县境内)。但是每山都供此三位女神。青龙山三霄宫的三姐妹塑像,神态庄重娴美,又有英武之气;道场中81间房屋不用寸木,全用石料,以罗钉铆合而成。正殿四壁画有三位女神战胜妖魔、补天救世的故事,壁画精美无比。庙内铁钟重600斤,钟声可传10里开外。山顶靠悬崖处有一“碧海楼”,登楼可观渤海。1941年,侵华日军向山顶三霄宫开炮未中,便又堆柴将三霄宫烧毁。1994年,当地民众集资重修三霄宫,落成后的三天内,就有十万多人进山瞻仰。青龙山与佛教渊源久远。近年在复建青龙山延古寺时,出土了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重修延古寺记事碑》,碑文说青龙山的佛教出现,可上溯到汉朝明帝(58-75年)。青龙山南区的罗汉洞内有石雕佛像三列六区九组共58尊。尊尊肌肤丰满,衣履柔韧,线条流畅,形态如生,各持不同法器。据考证,此洞开凿于北魏至辽金之间,即公元386年至1234年之间。青龙山主峰东西两侧原各有一座大寺。东侧悬崖下有寺“清凉禅寺”,据残存《清凉寺碑》,建寺日期缺残无考,但可见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重修的记载,碑文说建筑和佛像“仑焉奂焉,金碧交辉”。可惜后来不知于何年,此寺被突然倾倒的一块巨石压塌而毁。主峰西侧山间平坦处有一延古寺。有三层宫殿,寺门外有石砌大戏台一座,台有两廊,台面宽敞,是评戏和皮影戏演出场所。每年清明、四月十八、十月十五庙会期间,都有盛大演出。延古寺门前有一株银杏树,树高25米,树围8.50米,树形奇特,八条枝干伸展呈龙形,连下面残存枝杈也呈龙首望天之状,民间称之为“九龙朝圣”,此树距今已有800年树龄。青龙山南区还有“望海红崖寺”,也曾盛极一时,现今寺已不存,只剩庙基遗址。唐山地区像青龙山这样的名胜景区有数十处,大都是寺、观同建于一山,仙、佛共享烟火。这种“名山佛、道共存”的现象,也是唐山宗教文化的特点之一。
滦南县奔城东北25里长凝镇有一延庆寺,寺内有一座35米高的13层砖砌舍利塔。据明、清两代留下的16篇重修延庆寺舍利塔碑文看,延庆寺为初唐所建,后重修数次。该塔规模之大,北方少有。1976年唐山地震中,塔塌倒。震后,文物部门发掘塔基地宫时,除发现辽代壁画佛像和各种法器、法物外,还发现地宫的棺床上有砖雕释迦牟尼佛圆寂像(卧佛像)一尊,像的头部有铜镜一面(表示佛光普照),卧佛像前面有一石雕僧人,正面对卧佛,双手合十,闭目诵经。这种布置,似乎再现了当年佛祖圆寂的场面。石僧像左侧有银制长明灯一盏,右侧有一莲型银盒,内有舍利数枚。此舍利是佛陀舍利还是他人舍利,待考。从地宫中的壁画、遗物看,此塔是辽代重修之塔,但塔内所供舍利有无可能是来自前朝的,也就是说,所供舍利有无可能是印度传入的佛祖舍利,笔者以为值得思考,值得专家考证确定。
佛教所谓“肉身舍利”在唐山地区也有三例:
乐亭县石臼砣岛上有明代修的潮音庵一座。清末有僧名醇成,字法本,游方至此,见此庵破毁,便接方丈位,发心重修梵刹。法本长老领众在岛上开发土地,种植粮食,并开盐池晒盐,在大清河河口码头开设货栈,建造“大木鱼”、“小木鱼”两只货船来往山东、辽宁、上海等地进行海运贸易,以所得收入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购木采石,聘请能工巧匠,重建潮音寺。法本长老是京兆宁河北塘(今天津市塘沽区)人,生年不详,俗姓郭,水手出身,清咸丰七年(1857年)为了逃婚入怀柔(今北京怀柔)红螺山古台寺出家。他做水手时,经常船过乐亭曹妃甸水域,见此处风大浪急,水底沙岗横亘,夜航时常船毁人亡;他出家后,发心在曹妃甸岛上建一座灯塔,为夜航者指路。他托钵游化,4年后终在岛上建成一座木制灯塔。但当时灯塔上所置油灯常被海风吹灭,后来他听说天津道台衙门有一盏“水晶灯”,不怕风吹且光亮无比,于是他就向道台募化。道台不给,他便在道台及众人面前沾油燃烧自己两根手指,以示化灯决心。道台终将水晶灯施舍。从此,曹妃甸海难少有发生。他在石臼坨修潮音寺时,正赶上宣统二年(1910年)春的特大饥荒。他从东北等地运来赈米320石,出钱3000缗,救济沿海灾民,被灾民称为“活菩萨”。法本长老戒行严谨,苦心修行,不善言辞,极重实践。民国六年(1917年)十二月初四,他集合寺僧,宣说《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大悲咒),讲说完,跏趺而坐(双腿盘坐),在众僧的诵咒声中安详圆寂。大师生前,潮音寺未建完,其弟子真空法师继承大师遗志,终于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把寺建成。法本大师圆寂后,虽是沿海潮湿之地,却身体不腐不烂,被安奉在大殿旁的一间殿内供养。后来潮音寺有一部分毁于战火,多数僧众逃散。而法本长老肉身一直端坐在他亲手创建的潮音寺内。直到建国初期,由于寺内进驻海防部队,潮音寺佛事活动被废止,人们只好让大师入土为安。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编写的《丰润县志》中,有一篇《干瘪和尚纪思碑》碑文,作者是丰润县王兰庄(今属唐山市丰南区)秀才董昆。据该碑文记载:清朝时丰润富家庄(即今唐山丰南区东田庄乡付庄子村)有一药王庙。此庙虽属道教庙宇,却在西配殿内供有一尊和尚肉身。和尚名来秀,号涵宏,生年、俗姓不详,有人说是云贵(今云南、贵州)人,有人说是直隶(今河北)人。原是明朝进士。清朝定鼎中原后,他因学伯夷叔齐守节,不愿仕清,于清顺治(1644-1661年)初年为避清军搜捕而削发出家,来此药王庙(当时已是佛寺)修行。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二月十八圆寂,肉体不坏。寺僧在他趺坐处设龛供奉。两年后,“烟火发于鼻口中,光焰照彻殿宇,众僧惊救,烟火息而遗蜕(指肉身)完好如故”。于是将肉身安奉于他过去所住的方丈室,“朝夕事之如生,迄今二百年矣”。法师出家时,妻和孩子到处寻找他,没有音讯。后终于找到药王庙来。来庙的前一日,法师因修行有了水平,已预先知道,于是告诫徒众严闭寺门,不许一人出入。当其妻与孩子来到药王庙时,法师命人将他过去所穿的俗衣和剃下的一束头发隔墙抛出。其妻与孩子绕寺号泣三日才离去。碑记作者说他自己曾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于药王庙读书时,亲瞻涵宏法师肉身,“见其洒然趺坐,眼绽青莲,容辉满月,非宝相庄严金色微妙者乎?”作者赞叹涵宏法师肉身容貌简直是与佛无异。遗憾的是,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富家庄药王庙及涵宏法师的肉身舍利已荡然无存。
座落于旧丰润县(今唐山市丰润区)城东北20里的定慧寺(又称佑国寺、还源寺),始建于金朝太宗天会年间(1123-1135年),是现今河北省内仅存的金代佛寺。1957年即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旧《丰润县志》记载,寺内有一座13级佛塔,因塔内供奉着还源禅师肉身而名“还源塔”。该志说:“还源,不知何许人,寄于寺,佣工自给,若狂若痴,偶出一语即奇。中人皆异之。自知死期,先一日语人,至期,口鼻出火……舍利落如雨,寺僧募塔葬之。”该志还说:“嘉庆(1796-1820年)末,土人修塔”,见还源法师“遗蜕(肉身)宛然,而鼻中毫尺余,十指甲周盘腰间,遂封志如故”。原寺中有一座八角亭,亭内有一碑,上刻还源法师事迹。可惜现已碑毁文失。
唐山地区五代时曾被后晋石敬瑭划割给契丹国,后又属辽、金之地。因契丹和女真统治者崇信佛教,所以辽、金时代的唐山地区佛教继续发展。辽兴宗、辽道宗、金世宗等人,极力推行佛教大藏经的雕版印刷,并在全境内掀起建寺造塔之风。今唐山丰润区境内,始建于辽兴宗重熙年间(1032-1054年)的无量阁(俗名无梁阁)及寺内药王塔和始建于辽道宗会宁年间(1055-1064年)的天宫寺及天宫寺塔,无论是在道场的规模上,还是在建筑风格建筑技巧和科技含量上,或者在雕塑、绘画的精美程度上,各方面都是上乘的。因而这些寺塔都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宫寺塔在唐山大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1987年对该塔进行修复时,从塔顶和塔身中出土了大批佛教珍贵文物,除各类鎏金铜佛像和法物、法器外,还有大量成函、成卷、成册雕版印刷的或手抄的佛经,以及用梵、汉两种文字合璧书写的佛经散页。经佛学专家鉴定,有的经卷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孤本,对我国佛经版本学的研究极有价值。
检视各种已出版的中国佛教史,对辽、金两代的内容,多因资料的匮乏而简述带过。唐山辽、金时代的佛教文化史料,可以补充中国佛教史的不足。这也是唐山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之一,应该引起有关方面和专家学者的重视。
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儒、释、道三教的融和,民间已对圣、佛、仙、神、怪等混淆不清了。古代唐山境内,迁西县景忠山原本是道教中心,山上建有碧霞元君祠,山下有三清观、玉皇殿、真武庙等道教宫观。明朝以后景忠山的道教势力逐渐被佛教取代,碧霞元君祠由僧人住持,山上山下出现了供奉各种佛像菩萨像的寺院佛殿。景忠山脚下的三屯营是明朝时蓟镇总兵府所在地,嘉靖二年(1523年),蓟镇总兵马永进行军事演习时,见山上有供奉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神像的“三忠祠”,立刻生起敬意,见像和祠已破损,便捐资修缮,并塑了戍边阵亡将士像,立了灵牌,一同供奉于祠中。马总兵此举甚得人们赞叹,在他去世后,人们又在三屯营为他建了“马公祠”以做纪念。隆庆二年(1568年),原在东南沿海剿平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奉调北上,以都督同知衔,总理蓟镇、昌平、辽东、保定四镇军事。戚继光到任后,加强练兵和对长城边关的修缮,并重修了三屯营镇府。戚继光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军事政务之余,总不忘诵经念佛,曾亲自为一阵亡士兵念经超度。戚继光登景忠山见原有阵亡将士像和祠堂已颓废并缺乏祭祀,深感有愧于九泉之下的戍边英灵,便亲率守军在景忠山等处,修建戍边阵亡将士死事新祠,迎遗像、灵牌于新祠内,定期祭祀。戚大帅镇守蓟镇长达16年,深得人民的爱戴。万历十一年(1583年)戚继光奉调去南方镇守广东,消息传出后,百姓派代表进京请愿,请求让戚大帅留任,许多官员也为民请命,但都遭拒绝。蓟镇人民只好在景忠山上为戚继光建生祠立像,并立一《总理戚公景忠山去思碑》,高度赞扬他的军事才能和爱国爱民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永久怀念。戚继光去职后,继任者仍多次修缮景忠山上的祠堂殿宇。所以,景忠山逐渐形成了一个有多座寺院、道观、民间祭祠的建筑群,成为古代唐山地区集儒、释、道、民间信仰为大成的宗教文化重点遗址,因此景忠山及其宗教建筑群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祠庙,是民间用来祭祀用的有着浓厚宗教信仰色彩的建筑。从其所祭祀的对象上分,有宗祠(祭祀祖先)、神祠(供奉各种神〓)先贤祠(祭祀先哲、圣人)之分。对于这些祠庙,尤其是神祠和先贤祠,虽属民间信仰,但从广义上看,也应包括在宗教范畴之内,也属于神道信仰。古代的唐山地区,祠堂、祠庙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许多祠堂祠庙有着丰厚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涵。
据《祭明滦州知州杨〓碑》记载,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后金汗(即清太宗)皇太极亲率5万大军犯境,攻破长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均在今唐山地区境内),直逼北京。永平府(治所在今秦皇岛市卢龙县)各州县官员有的战死,有的献城投降。昌黎知县左应选,组织全城军民奋力死守,后金军久攻不下,10日后转攻滦州(治所在今河北滦县)。当时滦州城已无戍守的军队,仅有200名民壮。知州杨〓率官员登城,想鼓舞大家斗志,见人去城空,大失所望,便拔剑自刎而亡。次年二月皇太极回军东北,明军才收复失地。崇祯帝敕命为杨立专祠祭葬,并赠光禄少卿,其子封官并世荫。崇祯五年(1632年),立杨少卿祠于滦州城东南角,供人礼祭。
唐山市开平区档案馆保存着一本1935年印的《赵氏宗谱》,谱中有一篇《赵青城公报德碑》碑文。文中详细记录了赵青城抗击入侵、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后金皇太极于明崇祯二年突破长城各口进军北京时,开平城(今唐山市开平区开平镇)举人赵养蔚(号青城)捐家财数万,联合各界志士,购置火炮军械,组织军民抗战,终于守住了开平城池。之后,他又单身独马,昼伏夜行,对沿途官员耐心说服,终于打通了已6个多月不通往来的州县,到达山海关,游说祖大寿等明朝统军将领,并捐助军粮马草,收复京东各州县。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再次督军进攻北京。崇祯帝急诏赵养蔚进京,命其掌昌平、蓟州、密云之军务。赵养蔚指挥明军机动灵活地与清军鏖战,清军终退出关外。第二年,清军又袭边塞,明廷再诏赵养蔚去边塞抚民,惜因积劳成疾,赵养蔚于当年二月病逝。崇祯帝赐赵养蔚尚宝司正卿,封三代荫袭官职,准立祠祭之。杨〓的守节和赵养蔚的义行,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热爱家乡、崇尚和平的优秀品格,也反映出古代唐山地区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风特征。
随着古代唐山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亲合力的加强,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迁,唐山在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之外,也接纳了外来宗教,并使之有所发展。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唐山,已不可考。据新修的《唐山市志》说,明嘉靖年间(1522-1619年)唐山有了伊斯兰教清真寺。元、明以后,由于戍边和发展京东地区社会经济的需要,中央政府几次组织向京东各州县移民,因此唐山各地逐渐出现了回民聚落,伊斯兰教也自然随之落地生根。迁安县建昌营的清真寺,以其建筑的雄伟、布局的合理、宗教仪式的庄严,而被誉为“京东第一清真寺”。此清真寺“文革”期间被毁坏殆尽,现已修复并进行了扩建。此外,如唐山开平区夏庄的清真寺、唐山古冶区古冶清真寺、唐山路南区清真寺等,都在冀东穆斯林中享有很高声誉。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随着对西方工业管理的需求和对西方科技人员的聘用,再加上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西方的洋教也随之传入唐山。据新修的《唐山市志》记载,西方的天主教最早于康熙年间传入唐山。1785年,有天主教北京教区的高神甫,到永平府沙河驿(今唐山迁安县境内)传教;基督教(新教)是在光绪十年(1884年)有牧师来唐山传教。此后,天主教、基督教在唐山发展较快,不仅唐山市内和某些县城内有了天主堂、基督堂,甚至一些边远山区也有天主教、基督教的活动场点。全国解放前,唐山地区天主教在卢龙(今秦皇岛卢龙县)县城内设有永平教区主教府,又称永平教区公署,主管西起玉田县、东至山海关,北起长城、南至渤海的教务。主教府下有数座总堂,总堂下辖几座天主堂。唐山的基督教在遵化、滦州(今滦县)、山海关(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设有三个教区,下辖数座基督堂。解放前,唐山基督教派别很多,有美以美会(后改称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基督教循道公会、基督教复临安息会,还有地方性的基督神召会、基督教福音堂、基督徒聚会处等。1955年7月,唐山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1958年,在宗教改革中,唐山基督教各派合并,保留了几座教堂。
由于唐山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历史悠久,以及近代工业出现得较早,使我国现有的五大宗教在唐山地区都有传承和发展,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宗教较大的活动中心和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所。玉田县杨家套乡的净觉寺,以其所处环境的幽美、建筑布局和建筑结构的巧妙合理、寺院外观的典雅庄严,以及历史上佛事活动的规模之大,被誉为“京东第一寺”。唐山市大城山上的兴国寺,原是唐太宗为纪念东征高丽得胜而敕命修建的,因此兴国寺及其所在的山与“唐山市”的城市得名有着不可分开的历史渊源。唐山市内双凤山(今称凤凰山)上,原有三霄宫和朝阳洞,始建于唐朝,是道教洞观。近年,有道教的唐山市政协委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恢复双凤山上道教活动场所;如果此提案得到通过,双凤山上的三霄宫及朝阳洞将是唐山道教标志性的活动中心。迁安市建昌营的清真寺被誉为“京东第一清真寺”。地震后于唐山市内复建的乔屯天主堂是现今唐山地区最大的天主堂,也是天主教唐山教区的主教府;而与之毗邻的五家庄基督堂,现在是唐山地区基督教主要教堂,是唐山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唐山基督教协会所在地。此外,迁西景忠山佛、道及民间信仰兼有的宗教建筑群,丰润区境内的定慧寺、鸡观寺,遵化市马兰峪的永旺塔等,都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唐山地区宗教文化所具有的多元化特点。 以上介绍的,只是唐山宗教文化百花园中的几朵奇葩。此外,还有大量未被发现或已堙没失传的宗教文化史料尚待开发。这是摆在宗教工作者、史学工作者和所有关心唐山宗教文化的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宗教建筑和设施,以及宗教文化,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有不可再生性。虽然党和政府对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遗产有保护性的政策、法规,但是近几十年来,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遗址屡遭人为的摧残和破坏。例如,滦县城北有一座佛洞山,山上有南北朝北魏时期开凿的佛教洞窟,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洞内凿有数尊石佛像,栩栩如生,极有文物价值;洞外还有佛寺。1964年时,尚有大小石碑82通。到今天,不仅寺院不存、石碑全不见了,连洞内石佛的佛头也被开山采石放炮震断,落于地上(12)。 最近,笔者的一位朋友亲自驾车去观察,看到原本是风景秀美的佛教文化遗址,现在已被遍山的采石场占据,炮声隆隆,灰尘飞扬,几座佛洞有的洞口被震裂,有的洞顶已被震得透天了,有的佛洞面临坍塌的厄运。本来是清净庄严的佛洞内,狼藉不堪,有的佛像头被震落在一旁,有的佛身已倾斜。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唐山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唐山师范学院原副院长王士立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北京佛教协会会长、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传印大长老,中国佛教协会综合研究室徐玉成同志,中国天主教唐山教区刘景和大主教,唐山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韩秀平先生,河北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唐山道教协会领导小组组长季至通道长,唐山玉清观张高泉道长,唐山市路北区原党史研究室主任高金山同志,唐山市图书馆邢瑞霞同志,以及牛延锋、王怀祥、赵海龙、刘向群、于春江、李双福等同志的指导和大力支援,在此谨致谢忱!)
注:
① 今唐山市的辖区是:遵化市、迁安市、迁西县、滦县、乐亭县、滦南县、玉田县、唐海县、路北区、路南区、开平区、古冶区、丰润区、丰南区、芦台农场、汉沽农场。
② 帛家道是中国道教早期派别之一,统流于魏晋时期。该派遵帛和为祖师。据东晋道士葛洪著的《神仙传》记载,帛和,字仲理,辽东人。三国时以高道董奉为师,修持行气、服术之法;后于石室中面壁之年;最后入林虑山为地仙(道教有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五个等级)。西晋时有人托帛和之名在北方传教,名“帛家道”,修炼服丹炼气、召刻厌胜等方术。东晋时传入浙江,为不少士族所信奉。
③ 《玉田县志》,玉田县志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出版。
④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的,有多种说汉。过去,通常的说法是东汉明帝因梦金人从空中飞入,于是派人去西域求寻佛法。永平十年(67年),派出的人在西域大月氏国遇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他们以白马驮佛经佛像到达洛阳,明帝命建白马寺译经,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但是,据三国时鱼豢所撰《魏略·西戎传》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西域大月氏王派专使伊存到长安,向汉朝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图径(即佛经)。因此,中国佛教协会将公元前2年定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
⑤ 慧能(638—713),又作惠能,我国佛教禅宗六祖,号六祖大师。大师祖籍范阳(今河北),生于南海新兴(今广东),俗姓卢,父早亡,家贫,靠打柴奉养寡母。后投蕲州(今湖北)东山禅院禅宗五祖弘忍大师门下,以居士身份作务;开悟后,得五祖所传衣钵,出家后驻 广东韶关曹溪寺,弘传顿悟法门。六祖大师圆寂后,其肉身不腐,迄今仍供奉在曹溪寺。大师不识字,有弟子们将其教说记录汇集为《六祖法宝坛经》,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之宗经。
⑥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形成八大宗。它们是:禅宗、律宗、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华宗(又称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净土宗、真言宗(又称密宗)。
⑦ 中国佛教净土宗诞生于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以江西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祖建白莲社,共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为立宗之始,以慧远大师为净土宗初祖。净土法门有观想、观像、持名、实相四种念佛修习方法。其中持名念佛即是专心持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名号,临终时就可先到西方净土成佛。唐朝时因善导大师等人致力于弘扬此易学易修的法门,所以长安及全国各地老幼妇孺唱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圣号成为风气,故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之说。
⑧ 佛门戒规有防非止恶作用。释迦牟尼佛涅 〓(去世)时教诫弟子要“以戒为师”。佛门针对出家和在家人的不同身分以及不同的修持水平,制有不同条数和不同内容的戒规。20岁以上的出家男子和出家女人,必须各自受持250条比丘戒和348条比丘尼戒,才成为修行人中身份最高的比丘、比丘尼。故称此两戒为俱足戒。“比丘”、“比丘尼”是梵语音译,是指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男女出家修行者。
⑨ “舍利”是梵语音译,意译为体、身、身骨、遗身。初指佛涅〓后,其身体火化留下的遗骨;后来佛弟子和高僧、大居士火化后也烧出舍利。舍利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佛门修行人火化留下的遗骸都可称为舍利,但我国多以火化后生成的珠壮圆粒为舍利。此种舍利晶莹放光,锤打不碎,通称“舍利子”。另外,人死后,肉身虽未经过防腐处理,也不腐坏,可以保留,供人礼拜瞻仰者称为“肉身舍利”。第二种是佛留下的教法、戒律也可视为舍利,称为“法身舍利”。
(10)《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香港商务印书馆,1931年5月出版。
(11)《唐山地名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12)见《唐山名粹·唐山名胜》,唐山市政协编,《红旗》出版社,1997年出版。
(作者系唐山轻工局党校退休教师,河北省历史学会会员,唐山历史学会会员)
位处冀东的唐山,北枕燕山,南临渤海,西卫京畿,东扼辽塞,民丰物阜,人杰地灵。唐山虽然建市较晚(1938年建市),但其所辖2市、6县、6区、2个国有农场(1)及周边地区却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唐山是中国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融合之地,不仅发展了中原的汉文化,也自然兼收并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先进部分;直到清朝前期,唐山诸州县始终是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到了近代,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发展的摇篮之一,也是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诞生地之一,唐山的经济、文化有了更快的发展。在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唐山的宗教文化积淀也十分深厚。唐山的宗教文化既有与全国的宗教文化相同之处,也有其独到的地方特色,唐山宗教文化史料的丰富和全面,更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
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位于燕山南麓、滦河中游的迁西县罗屯镇西寨村发掘出一处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接着又在1995年于该遗址的南边发掘出一座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其中有两件是石雕的双人头像和石母像。考古学家认定:这是一处古代先民祭祀遗址,目前国内很少发现。此遗址证明,至少在6、7千年以前,唐山地区的原始先民就已形成强烈的宗教意识。
唐山在古代虽处中原边地,但居民仍以汉人为主,所以中原传统宗教文化在唐山地区仍占主流地位。
传统中国道教、佛教最早出现在唐山的时间已无可考。但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古代唐山地区,道教的信仰早于佛教。中国道教是在继承了中华民族先民的祭神、祈禳、祷祝等活动的基础上,发展了老庄哲学而形成的。虽然是东汉以后才正式成教,但此前的一些有关史料和传说,可视为道教形成的嚆矢。《史记》是一部信史,其第一篇列传《伯夷叔齐列传》就记载了后来成为道教和民间供奉、祭祀对象的伯夷和叔齐的事迹。《论语》、《孟子》、《韩非子》、《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对之也有记载。司马迁肯定他们二人为“贤人”,周武王的军师姜尚(姜子牙)认为他们是“义人”,孔子说他们是“仁贤”,孟子视他们为“圣人”、“百世之师”,韩愈作《伯夷颂》赞扬他们的高风亮节超过山川日月;即使周武王也甚为钦佩,将他们“以将军葬于首阳之下”;汉武帝称赞他们是“天下廉士”;宋徽宗追封伯夷为清惠侯、叔齐为仁惠侯;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追封伯夷为昭义清惠公、叔齐为崇让仁惠公。明朝成化九年(1473年),成宗下诏在古孤竹国故地永平府(治所在今卢龙县东北)重修伯夷叔齐庙,赐匾额“清节”,并降祝册,命守臣按时照礼祭祀。清朝乾隆皇帝两次驻跸清节庙,并留诗赞扬。伯夷叔齐的事迹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得到日本人、朝鲜人的赞颂,朝鲜海州也有首阳山夷齐祠。今存的《永平府志》记,早在东汉熹平五年(公元202年),统治者伯夷叔齐立庙祭祀,庙号“清圣”。这二人到后来成为道教敬奉的神〓,说明道教文化早已在唐山地区产生了影响。
今遵化市东南30里铁厂村西山南侧有一古洞,洞口矗立一通刻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的《重修无终洞记》碑,碑文是同进士出身、奉旨督领炼铁事务唐文灿撰写的。文中记载,此洞名无终洞,据说是春秋时无终国国君无终子修真炼丹之处。碑文记载,当年作者与蓟镇总督戚继光等人共游此洞,并共同评论吕尚(姜子牙)、陈抟、曹参、盖公等人学仙求道之事。又,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说:三国时,有中国道教早期派别之一的“帛家道”创始人辽东道士帛仲理②在玉田无终山炼丹、传教;《玉田县志》上也有“无终丹灶”的记载。
《永平府志》、《滦县志》均记载:后唐清泰年间(公元934年—936年),有姜姓将军(名字不详)奉命驻守在唐山(今唐山市内大城山),山下有溪名唐溪(今名陡河),溪中有蛟危害百姓,姜将军愤怒提剑 蛟于蟀上,于是“民感以为神也”,“感其功,思其德,建庙于溪侧,时致祭焉”,庙号“神庆”。历代有许多高道住持此庙,元朝时,奉元太祖之命“掌管天下道教”的全真派道教祖师丘处机为神庆庙题名“洞贞观”。“洞贞”即“洞真”,是指道教最高神天宝君元始天尊及其所住的玉清天界。由此可见此洞贞观在当时道教中的位置之高。
据新出版的《玉田县志·人物传》③记载,清末民初,玉田县出了一位道教名人。此位高道俗家姓名刘〓,清咸丰七年(1857年)生于直隶玉田柳庄子村(今河北省玉田县林头屯乡柳庄子村),幼年上学,好读善书,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20岁时参加县试失败,从此不再对仕途抱有幻想,以做私塾先生糊口。刘〓在石岭口村教私塾时,该村村北有一五龙山,山上有道观。他常与观中道士晤谈,对道教的渊源、教义、经典领悟日深,终于在30岁左右放弃教书,投身于道教。他四处云游,访贤拜师,后到北京西郊白云观做常住道士,白云观住持为他授戒,赐道号“圆融”,授他白云观监院(仅低于住持的当家道长)之职。有一次,慈禧太后到白云观降香,刘圆融侍奉仪式。慈禧见他体态端庄,相貌俊秀,举止文雅洒脱,于是差人问话,刘圆融对答流畅得体;慈禧高兴,传谕收刘圆融为义子。刘圆融从此名声大振,白云观也随之香火益旺。民国七年(1918年),刘圆融道长在北京白云观羽化(去世),葬于观内方丈坟,观中道众为他立了塔。
古代唐山地区,道教的庙观如供奉北方大神的真武(玄武)庙、供奉泰山之神的东岳庙、供奉泰山女神的碧霞元君庙、供奉岳飞的忠武庙(岳王庙),以及供奉阴阳两界地方神〓的城隍庙、山神庙、龙王庙、土地庙、雷神庙、火神庙、雹神庙等等,分布于各州县村镇。其中不乏在全国、在北方少见的道教庙观。唐山有的县临海,民众靠出海打鱼和从事海运为生。因此,沿海各县出现了海神庙和妈祖庙(又称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原本是福建莆田林姓少女,常随船出海,发愿保佑渔民平安,死后被当地渔民奉为海上保护神,元朝封她为天妃,清朝封她为天后。唐山境内有妈祖庙,实为北方少见。春秋时期,齐国应燕国的邀请,北伐山戎(戎族的一支,散居于今迁安县以北、以东)。途经孤竹国时大军被引入迷谷,找不到走出迷谷的路。上卿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挑选几匹老马走在队伍前面,士卒随马而行,终于走出迷谷,打败山戎,灭掉令支、孤竹等小国。齐桓公为感谢老马引路,封马为官,并在迁安灵山脚下的今马官营地方,亲手栽种银杏树,至今仍存一棵,据科学家鉴定此树已有2600年的树龄。以上就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马匹是古代运输和征战的必备工具,明朝时出于战事的需要,朝廷采取以马代税、代役的策略,鼓励民间养马;又因北方少数民族善养马,便令在长城各口设马市,以钱物购换他们的马匹。由此,唐山地区民众尊重马,重视养马,所以出现了马神庙,马神是道教的神〓,养马民户供奉马神,可以保佑他们的养马事业。我国是世界上瓷器的发源地,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在陶瓷作坊集中的地方,出现了保护瓷窑安全和烧瓷成功的窑神庙,供奉窑神。唐山是陶瓷生产较早的地方,今日唐山有“北方瓷都”的称誉。唐山在元朝以后,有的地方修建了窑神庙,供奉窑神。另外,唐山在晚清以后出现了近代机器采煤业的生产。由于矿主不重视安全生产,井下时常发生伤亡事故,于是唐山市内出现了另一种以保佑煤窑平安的窑神庙,这大概是唐山道教的创举,也是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和贡献。近日在唐山市开平区境内即将落成的道教玉清观,其第二层神殿就供奉赋有两种意义的窑神。唐山其它如树神庙、虫神庙、疠神庙、蚕神庙也是道教稀有的道场。
佛教传入唐山地区的时间,据滦县青龙山出土的清朝《重修延古寺记事碑》说,该地有佛教可上溯到东汉明帝年间(58-75年),距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公元前2年④仅晚不到80年。但此说仅是孤证,且内容不详。而据遵化市所存金朝大定八年(1168年)所立的《复修禅林寺碑》载,东晋十六国后秦弘始年间(399-415年),有僧名至道,在遵化五峰山瑞云峰建寺名“云昌”,来寺熏修和听法者超过500人,该寺还有“龙徙虎驯”(毒龙迁走,猛虎顺驯)的神异传说。此寺辽朝时改名“禅林寺”,金朝时重修,后各朝均有修葺。另据遵化市现存《重修龟镜寺碑》记载,龟镜寺初称莲花院,始建于东晋义熙中期(大约公元411年前后),此寺现已无存。根据上述记载,佛教最晚也于东晋时传入唐山地区了,比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约晚400年。
古代唐山佛教的出现虽晚于道教,但其发展之快、之广却超过道教。唐山的佛教,对我国传统佛教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南朝时,释迦牟尼佛第28代弟子菩提达摩来华传弘禅法,经过6传,到初唐慧能大师时,确立了以《金刚经》为心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慧能门下法嗣甚多,分立门户,其中唐高僧良价(807-869年)及其弟子本寂(840-901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开堂讲法,他们共创了“五位君臣”(以君臣关系比喻五个方面)的教理和教学方法,形成了“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的宗风,佛教称其派为曹洞宗。其后,曹山法系断绝,唯有良价弟子道膺一脉得以继嗣不绝。到宋朝以后,禅门大部分法系断脉,唯有曹洞、临济二宗一直延续至今。晚清以后,有“曹洞、临济子孙遍天下”之说。被视为曹洞二祖的道膺禅师就出生于蓟州玉田县(今唐山市玉田县)。道膺祖师俗姓王,生于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童年就皈依了佛门,后到范阳(今河北涿县)延寿寺出家,25岁受具足戒,法名道膺。道膺很早就立下济世度生的大愿。他访道参禅到江西,拜在洞山良价门下,良价许他为门下弟子中领袖,将自身毕生修持心得及曹洞宗义尽传给他。道膺学成后,到各地弘法,声名远播。镇南节度使、南平王钟传发愿世世奉其为师。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道膺应邀住持江西云居山禅院(即今之江西修水县云居山真如寺前身,此寺现为中国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有“丛林样板”之誉)。道膺住持期间,常住僧众始终保持在1500人以上。唐昭宗亲赐寺名“龙昌禅院”,赐道膺紫袈裟,封号“弘觉大师”。天复二年(902年),大师圆寂。他的门下高才辈出,遍布各地,尊他为曹洞宗二祖。在道膺圆寂200年之后,日本僧人道圆来华求法,将曹洞宗引入日本,因其所学是道膺之法,所以,今天日本佛教曹洞宗奉中国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原龙昌禅院)为祖庭。
清朝初年,唐山地区又养育出曹洞正宗第28代嗣祖。祖师讳性在,号别山,俗家姓氏和生卒年月无考。从迁西县景忠山南天门壁嵌的顺治皇帝御旨碑和山上性在祖师亲撰的《景忠山修建始末垂诫后祀碑》内容看,性在祖师是〓阳(今唐山市丰润区)人,明末出家,似住过嵩山少林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以后,在迁西景忠山南坡石洞(后称“止止洞”)内静坐苦修9年,因洞内阴暗潮湿,致使性在形容枯槁。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出猎蓟州,登景忠山,性在奉旨由石洞出,谒见皇上,对诏称旨;顺治帝对其苦修之志、枯槁之形,深为感动、赞叹。决定将他召入京城,改皇宫内的椒圆为禅室,供养他。性在入京后,厌恶荣华,以怀恋故地为由,请求还山,顺治帝更加赞叹,准假一个月。第二年五月,顺治特派内臣到景忠山诏性在回京,并将西苑崇智殿改名万善殿,做为禅房供养性在,赐其号“慧善普应禅师”。顺治皇帝是佛门皈依弟子,法名行痴,继诏性在入京供养之后,又多次诏请各地高僧入京,供养在万善殿,理政之余常与他们研习佛法。性在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奉旨回归景忠山,景忠山方丈和全山僧众自然以长老相待。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性在祖师亲自撰写《景忠山修建始末垂诫后祀碑》,碑中叙述了明中叶以后,景忠山做为道教、佛教以及民间信仰道场的修建经过,写明做为佛教道场今后在修持、传承、宗风等各方面的诫训,规定对不遵守者,允许全山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鸣鼓攻之,据罪遣罚”。碑文最后落款是“□□□□(此四字缺损)禅师传曹洞正宗第二十八代嗣祖 沙门性在录”。性在师祖所定的训诫内容,对唐山、对北方乃至对全国佛教的建设,都有积极影响。
中国佛教在隋唐逐渐形成八大宗⑥,到后来有的宗逐渐衰落,甚至消失。唯独净土宗自东晋慧远大师创宗以来,始终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快,什么人都能修习、什么人都可以修等特点,至今仍保持着佛门第一宗的优势。唐朝时就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的盛况⑦。中国佛教净土宗到目前有13位祖师,而其中的第12祖师彻悟大师就是唐山人。彻悟祖师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农历十月十四生于直隶丰润(今唐山市丰润区),俗姓马,父讳万璋,母高氏。大师自幼聪慧,喜读书,经史子集无不采揽。20岁时因大病而发出家之志,病愈后到北京房山(今北京房山)三圣庵投荣池老和尚出家,法名际醒,字彻悟,一字纳堂,号梦东。后到京都(北京)岫云寺受具足戒⑧。之后到各地参访,精求佛法奥义,后接临济宗法脉,为第36代法嗣,任京都广通寺住持,率众精修禅法,策励后学,14年如一日,宗风大振,声誉南北。后,大师以宋朝永明大师(净土宗六祖)为榜样,万缘放下,转修净土宗。乾隆七年(1792年),大师改住觉生寺,建涅〓堂、安养堂、学士堂,供老僧、病僧和初入佛门的僧人念佛习法。大师在觉生寺住持8年,莲风大扇,被誉为“法门第一人”。嘉庆五年(1800年),大师因年高退居怀柔(今北京怀柔)红螺山资福寺,打算安度晚年,但众僧又糜集红螺山。大师率众担柴运水,泥壁补墙,使资福寺又成知名净土宗道场。后来的民国时高僧、净土宗第13代祖师印光大师,就曾在此寺参学数年。彻悟大师于嘉庆十八年(1810年)十二月十七,安详圆寂,世寿70。大师的肉身供养7天,始终面目如生,白发变黑,荼毗(即火化)后,得舍利子⑨百余颗。门人遵遗命将大师灵骨安葬在资福寺普同塔(僧人共葬之塔)内。近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复红螺山资福寺,在整修普同塔时,发现彻悟大师的13颗舍利,决定将其中3颗供奉于大师的纪念堂内,供人们礼拜瞻仰。大师早年佛学著作甚丰,后因专修净土而将其所有著作付之一炬,唯有其弟子搜集辑录的《梦东禅师遗集》传世。
世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纵览唐山古代各州县,凡是风景秀丽或名人所历之处,多建有寺院庙宇。
今玉田县城东北十余里有一小山名叫“麻山”,属燕山余脉,是古代无终山一部分。麻山山体不大,名气却高。此山海拔115米,山顶平坦,顶南侧有一矗立在巨型〓〓(音bìxī,传说中龙的一种,龟型)背上的青石碑,上刻“古人种玉处”五个大字。此碑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旧玉田县志和晋朝干宝写的《搜神记》说,周朝时有一人名阳伯雍,因麻山上无水,便在半山腰处预备水,供上山人饮用。有一天,一位隐士喝了他的水后,送他一斗石子,让他将石子种植于高平好地,说可以生出玉石来。于是阳伯雍将石子种在麻山顶上。过了一段时间,石子果然生出玉石,他用所得玉石聘娶了右北平大姓徐氏之女。周天子知此事后,拜阳伯雍为大夫,并命在阳伯雍种玉之处四角各立一大石柱,高一丈,中央一顷地名“玉田”。唐初,于此种玉之境设无终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依阳伯雍种玉故事改无终县为玉田县。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知县徐德昌将石柱换成巨碑,上刻“古人种玉处”五个大字。清雍正五年(1727年)碑毁,今碑是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立。旧志将此处列为八景之一,名“麻峰种玉”。麻山阳面半山腰处有一佛寺名麻山寺。建于何年已无可考,但从现存的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之《重修麻山寺碑》看,明朝大以前就有此寺,碑文谈到麻山种玉之事。此寺现虽已不存,但从1953年拍摄的照片上看,原麻山寺十分雄伟壮观。
唐山地名的来历,源自今唐山市内东西相连的两小山,主峰海拔122米,古称唐山,现名大城山。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0)说:“唐山,相传唐太宗东征时筑石城”。《唐山地名志》(11)说:“因山有石城,后改称大城山”。唐代在山上建寺。据《兴国寺记事碑》云:“寺之建也,始于唐,名曰兴国。”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今朝鲜)时曾驻跸此山,得胜归来后命建寺纪念,寺名兴国,此山也因唐太宗驻跸过而名唐山。兴国寺历经数代,几次重修。据1939年出版的《唐山概览》说,每年的正月十五、五月十五来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可见兴国寺当年之盛况。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于人所共知的历史原因,兴国寺的僧人各自他去,寺院被毁。 1976年唐山大地震过后,伴随着新唐山的重建,唐山市人民政府对大城山重新规划,把大成山建成了山体公园。90年代末,市政府又批准在大城山上重建兴国寺,现已初现规模。兴国寺峻工后,将成为唐山市乃至冀东佛教活动的中心道场。
玉田县杨家套乡的净觉寺,地处玉田县与唐山市丰润区的交界处。还乡河、双城河在寺东南交汇后蜿蜒向南流去;向北远望,可见燕山余脉起伏绵延。这里土地肥沃,景色迷人。净觉寺虽然至今尚未开放为佛教道场,却是目前唐山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少数几座寺院之一。据《重修净觉寺碑》说,该寺始建于唐朝,后经历代重修。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大修是清道光七年至道光三十年(1827—1850年)由该寺住持智然长老主持的。重修后的净觉寺,正如该寺保存的《智然禅师墓碑》所描述的:“新正殿栋宇辉煌,廓两厢檐牙高喙;前修二楼,晨钟暮鼓;中启大厦,鸟雀 飞;高四面之围墙,竖两廊之柱石;巍然巨制,焕乎大观!”因此,被誉为“京东第一寺”。更值得一提的是,据《读修净觉寺碑》标明,净觉寺的此次重修,是智然禅师委派一个叫王翠峰的人设计和监造的。王翠峰名明石,号翠峰,玉田县株树坞村人。他为承担这项用时长达23年的宏大工程,曾用两年时间走遍关里关外、大江南北,细心考察和研究各种古代的建筑艺术,拜访了无数能工巧匠。他在修善过程中,既是技术总计计师又是监工。上个世纪70年代,他的五世孙将保存了数十年的王翠峰为重修净觉寺而亲手绘制的部分图纸献给了国家。国家和河北省的古建筑专家见到这些图纸后,惊叹不已,认为这些图纸的绘制方法与现代建筑制图法非常相似,而且能保存下来施工图纸的古建筑又为数极少,所以这些图纸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净觉寺于1985年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唐山市古冶区以北、丰润区以东、滦县新城乡西北交汇处,有一旅游胜地名叫青龙山。此处是山中套山,山外迭山,群峰环绕布列,东西绵亘18里,南北拥簇16里。在这方圆150里之内,忽而悬崖陡立,忽而起伏如波,忽如鲸鱼亮脊,忽如天外来石,翠柏参天,松涛阵阵。据旧《滦县志》载,青龙山有“九庙十八寺”之说。青龙山原名清凉山,后为道家看中。道教认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分掌四方;以北京为中心,北京之西有京西白虎洞,北京之东有滦州青龙山,构成“左青龙”,“右白虎”之势;又因《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故尔将清凉山改名青龙山,在山上建庙修观。青龙山主峰名娘娘顶,攀登九曲十八盘可到山顶,山顶有道教“三霄宫”一座,供奉财神赵公明的三个胞妹,都是女娲的徒弟。据说此三位女神都在唐山地区境内,大姐云霄道场在碣石山(今河北昌黎县境内);二姐琼霄道场在青龙山;小妹碧霄道场在景忠山(今河北迁西县境内)。但是每山都供此三位女神。青龙山三霄宫的三姐妹塑像,神态庄重娴美,又有英武之气;道场中81间房屋不用寸木,全用石料,以罗钉铆合而成。正殿四壁画有三位女神战胜妖魔、补天救世的故事,壁画精美无比。庙内铁钟重600斤,钟声可传10里开外。山顶靠悬崖处有一“碧海楼”,登楼可观渤海。1941年,侵华日军向山顶三霄宫开炮未中,便又堆柴将三霄宫烧毁。1994年,当地民众集资重修三霄宫,落成后的三天内,就有十万多人进山瞻仰。青龙山与佛教渊源久远。近年在复建青龙山延古寺时,出土了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重修延古寺记事碑》,碑文说青龙山的佛教出现,可上溯到汉朝明帝(58-75年)。青龙山南区的罗汉洞内有石雕佛像三列六区九组共58尊。尊尊肌肤丰满,衣履柔韧,线条流畅,形态如生,各持不同法器。据考证,此洞开凿于北魏至辽金之间,即公元386年至1234年之间。青龙山主峰东西两侧原各有一座大寺。东侧悬崖下有寺“清凉禅寺”,据残存《清凉寺碑》,建寺日期缺残无考,但可见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重修的记载,碑文说建筑和佛像“仑焉奂焉,金碧交辉”。可惜后来不知于何年,此寺被突然倾倒的一块巨石压塌而毁。主峰西侧山间平坦处有一延古寺。有三层宫殿,寺门外有石砌大戏台一座,台有两廊,台面宽敞,是评戏和皮影戏演出场所。每年清明、四月十八、十月十五庙会期间,都有盛大演出。延古寺门前有一株银杏树,树高25米,树围8.50米,树形奇特,八条枝干伸展呈龙形,连下面残存枝杈也呈龙首望天之状,民间称之为“九龙朝圣”,此树距今已有800年树龄。青龙山南区还有“望海红崖寺”,也曾盛极一时,现今寺已不存,只剩庙基遗址。唐山地区像青龙山这样的名胜景区有数十处,大都是寺、观同建于一山,仙、佛共享烟火。这种“名山佛、道共存”的现象,也是唐山宗教文化的特点之一。
滦南县奔城东北25里长凝镇有一延庆寺,寺内有一座35米高的13层砖砌舍利塔。据明、清两代留下的16篇重修延庆寺舍利塔碑文看,延庆寺为初唐所建,后重修数次。该塔规模之大,北方少有。1976年唐山地震中,塔塌倒。震后,文物部门发掘塔基地宫时,除发现辽代壁画佛像和各种法器、法物外,还发现地宫的棺床上有砖雕释迦牟尼佛圆寂像(卧佛像)一尊,像的头部有铜镜一面(表示佛光普照),卧佛像前面有一石雕僧人,正面对卧佛,双手合十,闭目诵经。这种布置,似乎再现了当年佛祖圆寂的场面。石僧像左侧有银制长明灯一盏,右侧有一莲型银盒,内有舍利数枚。此舍利是佛陀舍利还是他人舍利,待考。从地宫中的壁画、遗物看,此塔是辽代重修之塔,但塔内所供舍利有无可能是来自前朝的,也就是说,所供舍利有无可能是印度传入的佛祖舍利,笔者以为值得思考,值得专家考证确定。
佛教所谓“肉身舍利”在唐山地区也有三例:
乐亭县石臼砣岛上有明代修的潮音庵一座。清末有僧名醇成,字法本,游方至此,见此庵破毁,便接方丈位,发心重修梵刹。法本长老领众在岛上开发土地,种植粮食,并开盐池晒盐,在大清河河口码头开设货栈,建造“大木鱼”、“小木鱼”两只货船来往山东、辽宁、上海等地进行海运贸易,以所得收入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购木采石,聘请能工巧匠,重建潮音寺。法本长老是京兆宁河北塘(今天津市塘沽区)人,生年不详,俗姓郭,水手出身,清咸丰七年(1857年)为了逃婚入怀柔(今北京怀柔)红螺山古台寺出家。他做水手时,经常船过乐亭曹妃甸水域,见此处风大浪急,水底沙岗横亘,夜航时常船毁人亡;他出家后,发心在曹妃甸岛上建一座灯塔,为夜航者指路。他托钵游化,4年后终在岛上建成一座木制灯塔。但当时灯塔上所置油灯常被海风吹灭,后来他听说天津道台衙门有一盏“水晶灯”,不怕风吹且光亮无比,于是他就向道台募化。道台不给,他便在道台及众人面前沾油燃烧自己两根手指,以示化灯决心。道台终将水晶灯施舍。从此,曹妃甸海难少有发生。他在石臼坨修潮音寺时,正赶上宣统二年(1910年)春的特大饥荒。他从东北等地运来赈米320石,出钱3000缗,救济沿海灾民,被灾民称为“活菩萨”。法本长老戒行严谨,苦心修行,不善言辞,极重实践。民国六年(1917年)十二月初四,他集合寺僧,宣说《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大悲咒),讲说完,跏趺而坐(双腿盘坐),在众僧的诵咒声中安详圆寂。大师生前,潮音寺未建完,其弟子真空法师继承大师遗志,终于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把寺建成。法本大师圆寂后,虽是沿海潮湿之地,却身体不腐不烂,被安奉在大殿旁的一间殿内供养。后来潮音寺有一部分毁于战火,多数僧众逃散。而法本长老肉身一直端坐在他亲手创建的潮音寺内。直到建国初期,由于寺内进驻海防部队,潮音寺佛事活动被废止,人们只好让大师入土为安。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编写的《丰润县志》中,有一篇《干瘪和尚纪思碑》碑文,作者是丰润县王兰庄(今属唐山市丰南区)秀才董昆。据该碑文记载:清朝时丰润富家庄(即今唐山丰南区东田庄乡付庄子村)有一药王庙。此庙虽属道教庙宇,却在西配殿内供有一尊和尚肉身。和尚名来秀,号涵宏,生年、俗姓不详,有人说是云贵(今云南、贵州)人,有人说是直隶(今河北)人。原是明朝进士。清朝定鼎中原后,他因学伯夷叔齐守节,不愿仕清,于清顺治(1644-1661年)初年为避清军搜捕而削发出家,来此药王庙(当时已是佛寺)修行。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二月十八圆寂,肉体不坏。寺僧在他趺坐处设龛供奉。两年后,“烟火发于鼻口中,光焰照彻殿宇,众僧惊救,烟火息而遗蜕(指肉身)完好如故”。于是将肉身安奉于他过去所住的方丈室,“朝夕事之如生,迄今二百年矣”。法师出家时,妻和孩子到处寻找他,没有音讯。后终于找到药王庙来。来庙的前一日,法师因修行有了水平,已预先知道,于是告诫徒众严闭寺门,不许一人出入。当其妻与孩子来到药王庙时,法师命人将他过去所穿的俗衣和剃下的一束头发隔墙抛出。其妻与孩子绕寺号泣三日才离去。碑记作者说他自己曾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于药王庙读书时,亲瞻涵宏法师肉身,“见其洒然趺坐,眼绽青莲,容辉满月,非宝相庄严金色微妙者乎?”作者赞叹涵宏法师肉身容貌简直是与佛无异。遗憾的是,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富家庄药王庙及涵宏法师的肉身舍利已荡然无存。
座落于旧丰润县(今唐山市丰润区)城东北20里的定慧寺(又称佑国寺、还源寺),始建于金朝太宗天会年间(1123-1135年),是现今河北省内仅存的金代佛寺。1957年即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旧《丰润县志》记载,寺内有一座13级佛塔,因塔内供奉着还源禅师肉身而名“还源塔”。该志说:“还源,不知何许人,寄于寺,佣工自给,若狂若痴,偶出一语即奇。中人皆异之。自知死期,先一日语人,至期,口鼻出火……舍利落如雨,寺僧募塔葬之。”该志还说:“嘉庆(1796-1820年)末,土人修塔”,见还源法师“遗蜕(肉身)宛然,而鼻中毫尺余,十指甲周盘腰间,遂封志如故”。原寺中有一座八角亭,亭内有一碑,上刻还源法师事迹。可惜现已碑毁文失。
唐山地区五代时曾被后晋石敬瑭划割给契丹国,后又属辽、金之地。因契丹和女真统治者崇信佛教,所以辽、金时代的唐山地区佛教继续发展。辽兴宗、辽道宗、金世宗等人,极力推行佛教大藏经的雕版印刷,并在全境内掀起建寺造塔之风。今唐山丰润区境内,始建于辽兴宗重熙年间(1032-1054年)的无量阁(俗名无梁阁)及寺内药王塔和始建于辽道宗会宁年间(1055-1064年)的天宫寺及天宫寺塔,无论是在道场的规模上,还是在建筑风格建筑技巧和科技含量上,或者在雕塑、绘画的精美程度上,各方面都是上乘的。因而这些寺塔都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宫寺塔在唐山大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1987年对该塔进行修复时,从塔顶和塔身中出土了大批佛教珍贵文物,除各类鎏金铜佛像和法物、法器外,还有大量成函、成卷、成册雕版印刷的或手抄的佛经,以及用梵、汉两种文字合璧书写的佛经散页。经佛学专家鉴定,有的经卷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孤本,对我国佛经版本学的研究极有价值。
检视各种已出版的中国佛教史,对辽、金两代的内容,多因资料的匮乏而简述带过。唐山辽、金时代的佛教文化史料,可以补充中国佛教史的不足。这也是唐山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之一,应该引起有关方面和专家学者的重视。
到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儒、释、道三教的融和,民间已对圣、佛、仙、神、怪等混淆不清了。古代唐山境内,迁西县景忠山原本是道教中心,山上建有碧霞元君祠,山下有三清观、玉皇殿、真武庙等道教宫观。明朝以后景忠山的道教势力逐渐被佛教取代,碧霞元君祠由僧人住持,山上山下出现了供奉各种佛像菩萨像的寺院佛殿。景忠山脚下的三屯营是明朝时蓟镇总兵府所在地,嘉靖二年(1523年),蓟镇总兵马永进行军事演习时,见山上有供奉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神像的“三忠祠”,立刻生起敬意,见像和祠已破损,便捐资修缮,并塑了戍边阵亡将士像,立了灵牌,一同供奉于祠中。马总兵此举甚得人们赞叹,在他去世后,人们又在三屯营为他建了“马公祠”以做纪念。隆庆二年(1568年),原在东南沿海剿平倭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奉调北上,以都督同知衔,总理蓟镇、昌平、辽东、保定四镇军事。戚继光到任后,加强练兵和对长城边关的修缮,并重修了三屯营镇府。戚继光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军事政务之余,总不忘诵经念佛,曾亲自为一阵亡士兵念经超度。戚继光登景忠山见原有阵亡将士像和祠堂已颓废并缺乏祭祀,深感有愧于九泉之下的戍边英灵,便亲率守军在景忠山等处,修建戍边阵亡将士死事新祠,迎遗像、灵牌于新祠内,定期祭祀。戚大帅镇守蓟镇长达16年,深得人民的爱戴。万历十一年(1583年)戚继光奉调去南方镇守广东,消息传出后,百姓派代表进京请愿,请求让戚大帅留任,许多官员也为民请命,但都遭拒绝。蓟镇人民只好在景忠山上为戚继光建生祠立像,并立一《总理戚公景忠山去思碑》,高度赞扬他的军事才能和爱国爱民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永久怀念。戚继光去职后,继任者仍多次修缮景忠山上的祠堂殿宇。所以,景忠山逐渐形成了一个有多座寺院、道观、民间祭祠的建筑群,成为古代唐山地区集儒、释、道、民间信仰为大成的宗教文化重点遗址,因此景忠山及其宗教建筑群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祠庙,是民间用来祭祀用的有着浓厚宗教信仰色彩的建筑。从其所祭祀的对象上分,有宗祠(祭祀祖先)、神祠(供奉各种神〓)先贤祠(祭祀先哲、圣人)之分。对于这些祠庙,尤其是神祠和先贤祠,虽属民间信仰,但从广义上看,也应包括在宗教范畴之内,也属于神道信仰。古代的唐山地区,祠堂、祠庙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许多祠堂祠庙有着丰厚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涵。
据《祭明滦州知州杨〓碑》记载,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后金汗(即清太宗)皇太极亲率5万大军犯境,攻破长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均在今唐山地区境内),直逼北京。永平府(治所在今秦皇岛市卢龙县)各州县官员有的战死,有的献城投降。昌黎知县左应选,组织全城军民奋力死守,后金军久攻不下,10日后转攻滦州(治所在今河北滦县)。当时滦州城已无戍守的军队,仅有200名民壮。知州杨〓率官员登城,想鼓舞大家斗志,见人去城空,大失所望,便拔剑自刎而亡。次年二月皇太极回军东北,明军才收复失地。崇祯帝敕命为杨立专祠祭葬,并赠光禄少卿,其子封官并世荫。崇祯五年(1632年),立杨少卿祠于滦州城东南角,供人礼祭。
唐山市开平区档案馆保存着一本1935年印的《赵氏宗谱》,谱中有一篇《赵青城公报德碑》碑文。文中详细记录了赵青城抗击入侵、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后金皇太极于明崇祯二年突破长城各口进军北京时,开平城(今唐山市开平区开平镇)举人赵养蔚(号青城)捐家财数万,联合各界志士,购置火炮军械,组织军民抗战,终于守住了开平城池。之后,他又单身独马,昼伏夜行,对沿途官员耐心说服,终于打通了已6个多月不通往来的州县,到达山海关,游说祖大寿等明朝统军将领,并捐助军粮马草,收复京东各州县。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再次督军进攻北京。崇祯帝急诏赵养蔚进京,命其掌昌平、蓟州、密云之军务。赵养蔚指挥明军机动灵活地与清军鏖战,清军终退出关外。第二年,清军又袭边塞,明廷再诏赵养蔚去边塞抚民,惜因积劳成疾,赵养蔚于当年二月病逝。崇祯帝赐赵养蔚尚宝司正卿,封三代荫袭官职,准立祠祭之。杨〓的守节和赵养蔚的义行,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热爱家乡、崇尚和平的优秀品格,也反映出古代唐山地区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风特征。
随着古代唐山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亲合力的加强,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迁,唐山在传统的儒、释、道三教之外,也接纳了外来宗教,并使之有所发展。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唐山,已不可考。据新修的《唐山市志》说,明嘉靖年间(1522-1619年)唐山有了伊斯兰教清真寺。元、明以后,由于戍边和发展京东地区社会经济的需要,中央政府几次组织向京东各州县移民,因此唐山各地逐渐出现了回民聚落,伊斯兰教也自然随之落地生根。迁安县建昌营的清真寺,以其建筑的雄伟、布局的合理、宗教仪式的庄严,而被誉为“京东第一清真寺”。此清真寺“文革”期间被毁坏殆尽,现已修复并进行了扩建。此外,如唐山开平区夏庄的清真寺、唐山古冶区古冶清真寺、唐山路南区清真寺等,都在冀东穆斯林中享有很高声誉。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随着对西方工业管理的需求和对西方科技人员的聘用,再加上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西方的洋教也随之传入唐山。据新修的《唐山市志》记载,西方的天主教最早于康熙年间传入唐山。1785年,有天主教北京教区的高神甫,到永平府沙河驿(今唐山迁安县境内)传教;基督教(新教)是在光绪十年(1884年)有牧师来唐山传教。此后,天主教、基督教在唐山发展较快,不仅唐山市内和某些县城内有了天主堂、基督堂,甚至一些边远山区也有天主教、基督教的活动场点。全国解放前,唐山地区天主教在卢龙(今秦皇岛卢龙县)县城内设有永平教区主教府,又称永平教区公署,主管西起玉田县、东至山海关,北起长城、南至渤海的教务。主教府下有数座总堂,总堂下辖几座天主堂。唐山的基督教在遵化、滦州(今滦县)、山海关(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设有三个教区,下辖数座基督堂。解放前,唐山基督教派别很多,有美以美会(后改称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基督教循道公会、基督教复临安息会,还有地方性的基督神召会、基督教福音堂、基督徒聚会处等。1955年7月,唐山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1958年,在宗教改革中,唐山基督教各派合并,保留了几座教堂。
由于唐山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历史悠久,以及近代工业出现得较早,使我国现有的五大宗教在唐山地区都有传承和发展,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宗教较大的活动中心和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所。玉田县杨家套乡的净觉寺,以其所处环境的幽美、建筑布局和建筑结构的巧妙合理、寺院外观的典雅庄严,以及历史上佛事活动的规模之大,被誉为“京东第一寺”。唐山市大城山上的兴国寺,原是唐太宗为纪念东征高丽得胜而敕命修建的,因此兴国寺及其所在的山与“唐山市”的城市得名有着不可分开的历史渊源。唐山市内双凤山(今称凤凰山)上,原有三霄宫和朝阳洞,始建于唐朝,是道教洞观。近年,有道教的唐山市政协委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恢复双凤山上道教活动场所;如果此提案得到通过,双凤山上的三霄宫及朝阳洞将是唐山道教标志性的活动中心。迁安市建昌营的清真寺被誉为“京东第一清真寺”。地震后于唐山市内复建的乔屯天主堂是现今唐山地区最大的天主堂,也是天主教唐山教区的主教府;而与之毗邻的五家庄基督堂,现在是唐山地区基督教主要教堂,是唐山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唐山基督教协会所在地。此外,迁西景忠山佛、道及民间信仰兼有的宗教建筑群,丰润区境内的定慧寺、鸡观寺,遵化市马兰峪的永旺塔等,都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唐山地区宗教文化所具有的多元化特点。 以上介绍的,只是唐山宗教文化百花园中的几朵奇葩。此外,还有大量未被发现或已堙没失传的宗教文化史料尚待开发。这是摆在宗教工作者、史学工作者和所有关心唐山宗教文化的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宗教建筑和设施,以及宗教文化,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有不可再生性。虽然党和政府对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遗产有保护性的政策、法规,但是近几十年来,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遗址屡遭人为的摧残和破坏。例如,滦县城北有一座佛洞山,山上有南北朝北魏时期开凿的佛教洞窟,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洞内凿有数尊石佛像,栩栩如生,极有文物价值;洞外还有佛寺。1964年时,尚有大小石碑82通。到今天,不仅寺院不存、石碑全不见了,连洞内石佛的佛头也被开山采石放炮震断,落于地上(12)。 最近,笔者的一位朋友亲自驾车去观察,看到原本是风景秀美的佛教文化遗址,现在已被遍山的采石场占据,炮声隆隆,灰尘飞扬,几座佛洞有的洞口被震裂,有的洞顶已被震得透天了,有的佛洞面临坍塌的厄运。本来是清净庄严的佛洞内,狼藉不堪,有的佛像头被震落在一旁,有的佛身已倾斜。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唐山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唐山师范学院原副院长王士立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北京佛教协会会长、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传印大长老,中国佛教协会综合研究室徐玉成同志,中国天主教唐山教区刘景和大主教,唐山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韩秀平先生,河北省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唐山道教协会领导小组组长季至通道长,唐山玉清观张高泉道长,唐山市路北区原党史研究室主任高金山同志,唐山市图书馆邢瑞霞同志,以及牛延锋、王怀祥、赵海龙、刘向群、于春江、李双福等同志的指导和大力支援,在此谨致谢忱!)
注:
① 今唐山市的辖区是:遵化市、迁安市、迁西县、滦县、乐亭县、滦南县、玉田县、唐海县、路北区、路南区、开平区、古冶区、丰润区、丰南区、芦台农场、汉沽农场。
② 帛家道是中国道教早期派别之一,统流于魏晋时期。该派遵帛和为祖师。据东晋道士葛洪著的《神仙传》记载,帛和,字仲理,辽东人。三国时以高道董奉为师,修持行气、服术之法;后于石室中面壁之年;最后入林虑山为地仙(道教有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五个等级)。西晋时有人托帛和之名在北方传教,名“帛家道”,修炼服丹炼气、召刻厌胜等方术。东晋时传入浙江,为不少士族所信奉。
③ 《玉田县志》,玉田县志编委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出版。
④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的,有多种说汉。过去,通常的说法是东汉明帝因梦金人从空中飞入,于是派人去西域求寻佛法。永平十年(67年),派出的人在西域大月氏国遇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他们以白马驮佛经佛像到达洛阳,明帝命建白马寺译经,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但是,据三国时鱼豢所撰《魏略·西戎传》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西域大月氏王派专使伊存到长安,向汉朝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图径(即佛经)。因此,中国佛教协会将公元前2年定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间。
⑤ 慧能(638—713),又作惠能,我国佛教禅宗六祖,号六祖大师。大师祖籍范阳(今河北),生于南海新兴(今广东),俗姓卢,父早亡,家贫,靠打柴奉养寡母。后投蕲州(今湖北)东山禅院禅宗五祖弘忍大师门下,以居士身份作务;开悟后,得五祖所传衣钵,出家后驻 广东韶关曹溪寺,弘传顿悟法门。六祖大师圆寂后,其肉身不腐,迄今仍供奉在曹溪寺。大师不识字,有弟子们将其教说记录汇集为《六祖法宝坛经》,成为中国佛教禅宗之宗经。
⑥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形成八大宗。它们是:禅宗、律宗、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华宗(又称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净土宗、真言宗(又称密宗)。
⑦ 中国佛教净土宗诞生于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以江西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祖建白莲社,共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为立宗之始,以慧远大师为净土宗初祖。净土法门有观想、观像、持名、实相四种念佛修习方法。其中持名念佛即是专心持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名号,临终时就可先到西方净土成佛。唐朝时因善导大师等人致力于弘扬此易学易修的法门,所以长安及全国各地老幼妇孺唱念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圣号成为风气,故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之说。
⑧ 佛门戒规有防非止恶作用。释迦牟尼佛涅 〓(去世)时教诫弟子要“以戒为师”。佛门针对出家和在家人的不同身分以及不同的修持水平,制有不同条数和不同内容的戒规。20岁以上的出家男子和出家女人,必须各自受持250条比丘戒和348条比丘尼戒,才成为修行人中身份最高的比丘、比丘尼。故称此两戒为俱足戒。“比丘”、“比丘尼”是梵语音译,是指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男女出家修行者。
⑨ “舍利”是梵语音译,意译为体、身、身骨、遗身。初指佛涅〓后,其身体火化留下的遗骨;后来佛弟子和高僧、大居士火化后也烧出舍利。舍利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佛门修行人火化留下的遗骸都可称为舍利,但我国多以火化后生成的珠壮圆粒为舍利。此种舍利晶莹放光,锤打不碎,通称“舍利子”。另外,人死后,肉身虽未经过防腐处理,也不腐坏,可以保留,供人礼拜瞻仰者称为“肉身舍利”。第二种是佛留下的教法、戒律也可视为舍利,称为“法身舍利”。
(10)《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香港商务印书馆,1931年5月出版。
(11)《唐山地名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12)见《唐山名粹·唐山名胜》,唐山市政协编,《红旗》出版社,1997年出版。
(作者系唐山轻工局党校退休教师,河北省历史学会会员,唐山历史学会会员)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