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庐诗选读(下)
观海
包地涵天量自宽,茫茫八表涌涛澜;从无一象能超外,知有真源欲话难。
日月虚空圆镜印,蛟龙世界万宫蟠;人间列国衣裳会,几片东流聚沫团。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有八句,每两句是一副对联,合起来就有四副对联,文法还是
依循「起承转合」的规则。先看诗题--〈观海〉,这个「海」不是指太平洋,也不是指大
西洋,不是我们地球上任何一个海,但是任何一个海却都可以拿来作观(一种用功的方法)
。
起联
第一联——「包地涵天量自宽,茫茫八表涌涛澜」。这海特别,不但把整个地球都包起
来了,而且天空也涵在里面。因为它能够包地涵天,所以这个海的「量」非常宽大,绝非普
通。我们地球上的陆地,其实都是被海包起来的,所以称为「洲」(从水里面冒出来的一块
陆地),这样说来,地球上的海也都是「包地」。然而,诗中的海除了包地,还「涵天」,
把天空所有的一切景象都涵在里面,所以才叫「量自宽」。
「茫茫八表涌涛澜」。「茫茫」,表示看不到边际;「八表」是东西南北再加上四隅。
「涌涛澜」,涛是大浪,澜也是大浪,涛澜表示大浪连绵不断。这些涛澜不但在八方之内,
也在八方之外,都在那儿汹涌的奔流,这是形容海的容量没有极限。
颔联胫联
第二联——「从无一象能超外,知有真源欲话难」,这是承着上一联而来的。从来没有
任何一个物象,能超出海外,因为海本来就没有「外」可言。
「知有真源欲话难」,诗人知道海的源头,源头在哪儿呢?却难以说出来。这就像陶渊
明所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想辨别真意是真是假,但言语太有限,无从表达
。这就是佛经里所讲的「言语道断」,你用言语一说出来,「道」就没有了,就不是那个「
道」。诗中讲「真源」,这是不得已,勉强用「真源」二字来表示,但「真源」的内涵丶本
意是什麽?则说不出来。
既然说不出来,就用「烘云托月」的办法来表现,让大家悟。诗云:「日月虚空圆镜印
」。前面讲「涵天」,这里就照应「涵天」,日月(包括所有星辰)都在天空里面,除此之
外,还有「虚空」,就是现代人讲的太空。「圆镜印」,日月星辰丶整个太空,都在这个海
(以「圆镜」比喻)当中。
这就是佛法里的「海印三昧」,在大定之中,心能像大海映照大千世界。另外,佛法的
唯识学讲「第八识」(阿赖耶识),我们凡夫众生学佛修行,就是要把第八识中的无明种子
去乾净,这样就能「转识成智」,成为「大圆镜智」。诗中的「圆镜」,就是「大圆镜智」
,日月虚空都能在大圆镜智中被印现出来。
「蛟龙世界万宫蟠」,海除了把日月虚空涵在里头,还涵纳了蛟龙世界(龙宫)。龙宫
在哪儿?龙宫在海里,佛经里讲的龙宫丶龙王,多得数不清,所以用「万」来表示数目之多
。在海里,每一个龙王都有他的宫殿,龙的身体蟠在龙宫里面,龙王丶龙宫的数目多得数不
清。
以上是第三联的内容,试着把「真源」(体)的「相」描述出来,说它包含日月虚空,
也包含蛟龙世界。
结联
到了第四联,归结到人世间了,诗云:「人间列国衣裳会,几片东流聚沫团」。「列国
」是「东周列国」,指的是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在春秋时代,最初创霸业的是齐桓公,
他因得管仲辅佐,所以能成就霸业。当时,齐桓公召开「衣裳会」,把各国君主召集起来,
请大家穿着礼服开会,决定天下大事,解决各国间的纷争。当时他标举「尊王攘夷」的口号
,请各国君主尊崇周天子,并联合抵抗外族的侵略,这是齐桓公了不起的功业。诗中举「衣
裳会盟」,是泛指世间一切了不起的功业。
「几片东流聚沫团」,历史上每个朝代的辉煌事业,不过就像东流入海的河水上,那一
片片的泡沫团而已。《金刚经》云:「梦幻泡影」,「梦幻泡影」就是「沫团」,它是临时
聚起来的,数量不多,只有几片。我们读历史的时候,觉得「二十五史」中的事情很多,但
是在海里一观的结果,不过就像临时聚合的沫团而已,很快又消灭了。
这个海是什麽呢?这海就是「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第八识涵盖一切,但是我们现
在这第八识不管用,你必得学中国文化,学佛法,先觉悟,然後按照圣人所讲的方法,一步
一步去开发,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才有大利用。「观海」观的就是这个,从观世间
的海,到观我们的第八识,一直观察到「大圆镜智」。
这「圆镜海」是无穷无尽的,《楞严经》里说,整个虚空到了「大圆镜智」里面,就像
一片云彩在天空里一样,那麽渺小。大家现在学佛,求觉悟,就要努力下功夫,等到获得印
证的时候,你的境界就提升了。(全文完)
第392期 公元2009年2丶3月发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