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2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 辽圣宗统和二年(宋太祖雍熙元年,984年)

  观音阁、山门(及十一面观音立像)均修于辽统和二年。但文献中称再建,可推测原已有寺,但创自何时,已不可考。寺历代屡经重修,清代且以寺东部为行宫。除观音阁及山门为原构外,其余均为清代再建。1972年在观音阁下层发现四周壁面绘有十六罗汉像,从其画风推测,当为明代所绘。壁画高3。15米,长45。35米,总面积约140平米,由此推测原阁内除十一面观音及左右胁侍菩萨像外,各层壁面均绘有壁画。

  观音阁:在天津市北110公里蓟县旧城的西大街上,是独乐寺中的主体建筑。是我国现存建筑时间最早的高层楼阁式木结构建筑物。

  外观:歇山九脊顶,外观二层,实为三层,中间一层为暗层,外观则为平坐。单檐歇山顶。阁平面为长方形,广五间,深四间,下层心间广4.67米,总广19.93米,总深14.04米,平面长宽比约为3:2,总高23米。

  结构:采用殿堂结构金箱斗底槽形式,分内外槽。

  内部结构:观音阁有立柱两层,外檐柱18根,内檐柱10根。各层檐柱之间又有梁枋互相连接,构成内外两圈。内外两圈之间又有短横梁相连,这种结构大大增强了观音阁抵御地震大风带来的水平推力破坏的能力。据专家们测量,檐柱构成的内外圈的直径和进深、进深和阁高尺度之间的比例,大约为四比三。这种比例使得观音阁即使遇到了强烈的地震,它的重心也不至于因摇晃而偏离。另外,梁架之间木榫连接严密,既结实,又有弹性。为容纳庞大的泥塑观音菩萨像,观音阁内部修成了一个空井。为避免空井结构影响高层楼阁的稳定性,匠师们不但在井口增加了斜撑,而且还把三个井口中的一个由四边形改作成六角形。这样,观音阁在各种自然灾害来临时都能以柔克刚,免遭损害。观音阁的中层为一外长方形的天井,做成回转平台,供观者站立,上层天井做成六角形,也有回转平台,有隔扇通向阁外檐下的露台,在此可远眺蓟县全城。阁中的高大须弥座上,矗立着一尊十一面观音的彩色泥塑像。这尊泥塑观音菩萨像,高16米,头上塑有十个小像头,便有十一面观音的雅号。观音像两侧伫立菩萨各一尊,面部丰满,姿态优美,造型匀称,线条流畅,制作的时间最迟不晚于辽代。因此,也是我国现存最高、塑造时间最早的一尊泥塑料像,堪称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稀世之宝。阁层层绕像构建,中层至像股,上层楼板中留六角井至像胸部,下层外檐柱头施四杪重栱铺作,隔跳偷心,仅于第二跳施重栱,第四跳施令栱承替木,第三跳华栱则后尾延长为乳栿,以交于内柱铺作之上,补间则仅在柱头枋隐出重栱形,不出跳。内柱较外柱高一跳。铺作双杪重栱以承中层像阁道,其第二跳华栱后尾,即外檐第三跳华栱后尾所延长而成之乳栿。内柱铺作之上叉立平坐童柱。观间阁斗拱硕大,出檐深远,长达三米,而檐面却很平缓。这样的构筑形式,既体现了唐代建筑雄伟的气势,又体现了宋代建筑柔和的风格。阁檐下面挂着一块横匾,上书"观音之阁"四个大字。据说这四个字还是明代宰相严嵩写的。第二层为平坐层,其外柱不与内檐柱相直而略退入,柱头铺作出三杪,内柱则叉立于下层斗栱之上,即所谓的“叉柱造”。其柱头铺作出两杪,以承上层楼板绕像胸之六角井口。井口之四斜面以驼峰承补间铺作。

  外柱用双杪双下昂铺作,其第一及第三跳偷心,第二跳华栱后尾为乳栿,昂尾压于草乳栿之下。内柱华栱四杪,亦以第二跳后尾为乳栿,其第四跳上承四椽栿以承斗八藻井。

  阁所用斗栱与佛光寺大殿相似之点甚多,但所用梁栿均为直梁而非月梁,除佛光寺大殿外,此阁与山门乃国内现存最古之木构,年代较佛光寺大殿后一百二十七年。十一面观音像高约十六米,与两侧胁侍菩萨像均为辽代原塑,富于唐末作风。

  山门:在观音阁像之前,广三间,深两间,心间广6.06米,总广16.16米,总深8.62米,平面长宽比近2:1.单层四阿(庑殿)屋顶,。其平面长方形,前后共用柱三列,柱头铺作出双杪,第一跳华栱偷心,第二跳跳头施令栱,后尾亦出双杪偷心,以承檐栿,檐栿中段则由中柱上双杪铺作承托,其补间铺作,以短柱立于阑额上,外出华栱两跳,以承撩檐槫,内出四跳,以承下平槫,其转角铺作后尾亦出华栱五跳,以承两面下平槫之相交点,山门不施平闇,即《营造法式》所谓的“彻上露明造”者,故所有梁架斗栱,结构毕露,条理井然。檐栿之上,以斗栱支撑平梁,平梁上立侏儒柱及叉手以承脊槫。山门四注层顶,正脊两端之鸱吻两尾翘转向内,为五代宋初特有之作风,大同华严寺辽重熙七年薄伽教殿内壁藏之鸱吻形制与此完全相同。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