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围寺印象
水围寺印象
肖然
认识水围寺,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新世纪伊始那一年的盛夏,酷暑难耐,热浪滚滚,地上像摆起一樽樽吐着烫火的锅炉。我随着当时的女朋友(即我现在的妻子)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一个承载我爱情之舟的地方——水围寺。起初,我听说这个地名,感觉到很奇怪。后来才听说这个地方的名字缘于一座有寺庙的小山被水围着。从外面田坝通往小山的唯一路径是一条人工筑起的土埂。小山四周是广阔平坦的原野。她像一位娴静的少女静静地依偎在普者黑的怀里。虽然没有普者黑的名气大,但是她的清爽和幽静一直吸引着我。
一天中午,我独自带上一份好心情向我心仪已久的小山寺庙走去。在大路上走着,隔着几丘田便能目睹她那披满绿色盛装的靓丽身姿。周围的水面平得像一面镜子,映照着天上的似水流云。
我顺着一条田埂路走过去,田里的青苗随风点头,似乎在热情地欢迎我这个远道而来的稀客。到了水塘边,我便欣赏起自由来往的水族们——鱼、虾、蚌之类的水生动物。抬头一看,水中小山便出现在我眼前,似乎可望不可即。正当我望水兴叹的时候,便看到一条游丝状的小埂在水中弯曲延伸。一直通到小山的山麓。我欣喜若狂像走钢丝似地碎步走过去。由于我人胖,好不容易才走过去。走到对岸,因为小山风大,一丛丛、一簇簇的树枝便向我扑来。阳光一点点斑斑驳驳的透过树叶漏在地上,煞是好看。我抬头一望,一条羊肠小道在怪石嶙峋间向上延伸。我便顺着羊肠小道随心所欲地攀爬。树叶影影绰绰地摇曳着,有时亲吻一下我那残留汗盐的面庞。加之一阵阵凉爽的山风向我拂面吹来,真是神清气爽、沁人心脾。
到了半山,一块老虎状的石头屹立在小路旁。我爬上去坐在石头的最高处饱览山下美景:清清的湖水和蓝天相映成趣。远方平畴一阵阵绿浪尽收眼底。在大地棋盘上,静静地卧着一个秀美的小村庄。
我继续往上爬,越往上树越多、越密、空气越新鲜。
到了山顶,便是一座小寺庙。寺庙前是一片平地,绿草如茵。这座寺庙是一间小瓦房,墙壁、屋檐已颓圮不堪,一道小门紧锁着。我凑近小门朝门缝一瞥:里面供奉着几尊简单的神像,之前有供桌,供桌上摆放着香炉、烛台。地上还有磕头拜佛用的草蒲团。我怀着对神灵的一丝敬畏又踱到平地中央。“大”字形地躺在柔软如毯的草地上。尽情地感受大地的灵气、感受山风的清凉、感受大自然对我的抚慰和厚爱。极目仰望的是由一棵棵绿树围成的一片天。天上云卷云舒,流云似水。凉爽的山风在我耳畔回响,像演奏着悠扬、婉转的乐音。四周还有知了鸣蝉的吟唱。
就这样,我把自己疲惫的身心交付给这神清气爽的山顶。平常所接纳的喧嚣尘世在这里没有栖身之所,便逃之夭夭了。拥有的是闲云、鸟语、绿荫、野花以及我纯净的心。
日薄西山的时候,寒气上来了,很逼人。我知道该下山了。我于是又顺着来时的路下了小山,告别了这个清爽、幽雅的好地方。
在小山脚上了一只小船,一个热情的艄公把我摆渡到小山的对岸。即将离开的时候,我回望小山。此时,暮霭沉沉,将原本葱绿的小山妆成了黛黑色。但是她的清幽、娴静仍然占据了我的整个心灵。
水围寺,我心灵的港湾。
水围寺,我永远记住你。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