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桑耶寺回廊近代勉派绘画的壁画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桑耶寺回廊近代勉派绘画的壁画

  近代的勉派绘画作品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西藏绘画仅标准样式而已,艺术水准总体不是很高,这也是今天的艺术界不重视西藏绘画的原因之一吧。事实确是如此,从现在上溯300年“标准样式”成为西藏民族绘画形式和特色的典型代表。勉派、新勉派艺术遍布了大多数现存的藏传佛教寺院,千遍一律,但是个别精彩的壁画或壁画局部也是有的,在此介绍一些这样的片段。

  桑耶寺在本书中已多次提到。特别是吐蕃时代它的地位如日中天。可惜的是1200多年来,战乱、火灾、文革等大灾大难,使得原本是集中体现印、汉、藏三种艺术风格的佛教中心遭受巨大破坏,今天前宏期作品荡然无存,庞大的建筑群落多处成为废虚立于坛城布局的大院内。原本为四层的祖拉康只剩下面两层,上面两层建筑被毁于17和19世纪两次火灾。今天,寺院虽已全部修复,但壁画遗存也只剩下17世纪后历次维修的近代作品。一是绘于祖拉康内院回廊一周的壁画,二是大殿二层热振摄政时代所绘的现代壁画。这些壁画虽是近现代作品,但都是伟大的杰作。特别是现代壁画部分是出自仲多·班觉杰布大师之手,是现代西藏绘画中最重要的作品(在本章最后一节细述)。

  桑耶寺建筑群由高大的围墙环绕其中,院内有赤灰黑白四塔及二十多座大小建筑,祖拉康位于方城中间是建筑群中的主体。方城各有四门,正应坛城的圆内有方的结构。内院中,方城的围墙上为僧舍建筑,下为回廊转经道,墙体上画满壁画,壁画风格是较典型的新勉派风格,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民俗节日,高僧传记等丰富内容。很多壁画反映的即是当时西藏社会的现实生活。壁画的绘画语汇虽然是新勉正统,但内容的生动有趣,画师们充分展现创作自由,丰富的内容为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才智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J 22-23)赛马、摔跤、。表现的是民间运动会的情形,马上骑手有清朝官员和儿童,观看的人们反应热烈,欢呼助威。摔跤人物是仅着围腰的裸体,动态十分夸张,似有意表现人物的力量,耸肩翘臀夸张古怪,生动鲜活又有些滑稽可笑。这里的人物着装和情态都是取自现实生活,是寄生于佛教而生成的风俗画艺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J 24-25)渡江、辞行。选自不同段落中的局部。渡江一幅中水浪涌动,风舞幡旗,表现了船的运动效果,水画的极精采,是源自汉地的画法,得水浪汹勇翻滚之势清澈透明之质,可上溯到南宋马远所作《水图》的时代。人物平静安祥有天上白云之怡然。辞别一幅中,左为高僧,左三人为信众,背包提篮携带供养之物,将要远走他地。人物神情庄严,动态优雅,左数第三人,在情节中十分重要,关联左右,左顾而右盼,双手合掌,有祝愿平安之意,把辞别的情节表现的十分准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J26-27)天女及局部。天女自天而降又有侍从持华盖于身后,应是一位重要的天界人物。宽大的额头,五官集中,细眉红唇,娃娃脸上配着白多黑少的小眼珠,面部特征带有怪异而性感的气息。此时的画师象11世纪的拉达克画师一样欲表现天界最美丽女子的千娇百媚,但所用造形方式却完全出自不同的传统。这里没有丰乳细腰的肉欲幻想色彩,却有曼妙圆柔,具狐媚之气的姿态与神情。此时的审美再不是14世纪前后有希腊特色的健康向上,却有着近代略显病态的神秘阴柔。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