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大事记要>>正文内容

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于1987年4月23日在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北京广济寺内正式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担任名誉所长,周绍良、吴立民曾为前任所长。吴老30年代末就跟随二学园掌法顾净缘上师修学佛法,深得东密藏密传承,有《藏传密教的人体科学》、《佛法禅定论》、《佛教与中国文化》、《船山佛道思想研究》等著作。1991年8月研究所从广济寺迁至北长街“三时学会”旧址。六年来,在赵朴老和中国佛协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诸方大德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研究所从无到有,经过了艰苦的创业工作,编辑、出版了《法音学术版》(后改为《佛教文化》)等数十种佛学与佛教文化方面的书籍,完成了《中国佛教》第四辑的编纂和出版发行工作;举办了“山西佛教彩塑摄影展”,参与组织了第四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人民政府宗教学术文化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对佛学理论、佛教历史以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扎实的研究。在抢救、整理、挖掘佛教宝贵的文化遗产方面,老一辈佛教专家学者,高级研究人员作出了巨大的开创性的贡献,他们中有几位已经离开我们,但他们那种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光辉永照后人。研究所着眼于未来进意吸收培养中青年法师、居士,大胆放手使用他们,送他们到有关大学甚至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绍隆佛种,续佛慧命。还从社会聘请一批专家、学者和热心弘法的居士,开门办所,广结善缘中国国际易经研究会。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根据赵朴老“提倡一个指导思想、发扬三个优良传统”的指示精神,本着弘扬佛教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主要开展十二项工作:

一、办刊。原《佛教文化》年刊已办三期,为加强和深化佛教文化的学术性,1992年底改为以专家学者为对象的《佛学研究》年刊及副刊《佛学研究资料》,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学报。同时,为接引社会各界人士,引导人们对佛教文化的正确认识和关注,原《佛教文化》改为综合性刊物(季刊,明年改为双月刊),以一般读者为对象,力求图文并茂,主题严肃,形式活泼多样。1992年6月《佛教文化,》创刊(已发行7期),并成立了佛教文化期刊社,组成了一支精干的编辑队伍。目前《佛教文化》已在全国公开发行。 

二、出书。1.《中国佛教文化丛书》(简称大丛书)。按佛教三大语系、汉语系佛教八大宗派,及学术综合、佛书总论等编成十二种系列丛刊。目前与香港志莲佛教图书馆合作,成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公司,具体承办大丛书的编排出版工作。已列入计划或开始编辑的书籍有:法相唯识学丛刊的《能达未达论》、《辨法法性论》、《显明三性颂》、《唯识三十论》、《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释》、《略显瑜伽师修习义》等九种;藏传佛学丛刊的《阿毗达磨俱舍论释·开显解脱道论》;净土学丛刊的《大乘无量寿经浅解》;般若学丛刊的《大般若经述要》、般若三经释要;密学丛刊的《大日经住心品讲》《金刚顶发菩提心论讲略》;佛教文集辞书丛刊的《新编佛教词典》等。

2.《中国佛教文化小丛书》(简称“小丛书”)。涉及佛教与哲学、文学、语言、诗词、艺术、建筑、绘画、书法、音乐、民俗、天文、历象、方术、饮食、茶、园艺等学术、文艺方面的研究;佛教与道教、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印教等其他宗教比较研究;还有佛教与尼采、叔本华、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涉及佛教与现代西方哲学各种流派的研究,目前已列入小丛书的书籍有“俗语佛源”已出版)《嘉言书法集》、等,以及《佛教与茶》、《佛教与医学》、佛教与诗》、《佛教与旅游》等十余种。

3.《中国佛教文化通俗读物》,如经、律、论三藏的通俗注释,教学讲义等,可作佛教院校辅助教材用。

三、译经,成立译经室,专事南传大藏经译汉,藏传大藏经与汉文大藏经对译,世界佛学名著今译的工作。

四、编藏。汉文《大藏经》,自《开元录》编成以来,已有20多种版本,目前以日本的《大正藏》为较好的版本。但《大正藏》亦有大乘编入小乘,小乘编入大乘,显教编入密教,密教编入显教等分部别类不如法的弊病,且己有70多年,未能新修。为了突出体例科学,收集完整,经济实用等三大特点,使我国三个语系佛教的三藏臻于完备,圆满具足,我所拟重新整编《汉文大藏经》。

五、编审教材。结合初、中、高三级佛学院相互衔接的特点,编审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科用书、辅导材料等。这套教材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且有严密的科学系统性。

六、辅导研究生。中国佛学院毕业生,经考核,到研究所继续学习,可获取相当于硕士乃至博士的学位资格。目前从斯里兰卡留学回来的五比丘僧,研究所已聘请著名教授为他们的导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七、讲学。举办定期不定期的各种类型讲座,聘请高僧大德或专家学者在所内有计划地开展佛学和佛教文化讲座,也应聘到外地讲学。

八、专题研究。已定《中国佛教禅宗寺院沿革及宗派源流通考》课题,并列入国家社会科学科研项目。此外,对中国佛教带根本性、方向性、决定性的问题进行探讨、调查、研究,如《世界佛教发展之趋势与展望》、《中国佛教往何处去》、《中国佛学教育之探讨》、《中国寺庙管理之探讨》、《中国佛教之改革与开放》等等。

九、主办、协办或参加一些必要的国际、国内学术讨论会。

十、参加一些有关的社会活动。

十一、咨询服务。

十二、参与拍、编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文献佛经部分。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