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智随法师:名号无漏功德,不可破坏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3日
来源:   作者:智随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以上就是从易行的角度来分析,念佛是所有行持当中最简单,最容易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念佛的功德。在所有的功德里面,念佛的功德是最殊胜的。关于这一点,一般人就不容易理解了。

就念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他的功德在哪里呢?看又看不见,好像觉得念一部经的功德反而显的更实在一些。我念一部《地藏经》念了那么久,似乎做的功德更多一些;或者我拿几千块钱去做些功德,去修桥或是去铺路,觉得这样就很实在;倒是只念一句佛,人家会觉得你根本就不是学佛之人。一般人觉得学佛,就一定要是做好事做好人。其实,这是世间人对福报功德的认识有偏差。

站在佛法的角度讲,功德有两种。一种叫做有漏功德,有漏就是有烦恼的,比如布施,你拿两千块钱做布施的福报是挺大,那这个功德只是福报。是什么福报呢?可能你做生意会发财,你做事情会很顺畅,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这种福报你会有。但是,这种福报能不能让你了生死呢?你出一千块钱能不能断掉自己的烦恼呢?不能!这种福报叫有漏福报,有漏就是说这种福报会令你还是有烦恼,还是会掉落在轮回当中不得解脱。哪怕你布施再多的钱,你还是一个凡夫,你对于烦恼有贪嗔痴。包括你做再大的功德,你只要心中还有烦恼,那就说明这种功德福报不能令我们断掉烦恼,所以这种福德功德是有限的,叫有漏功德。这种有漏功德再多,他也是凡夫尘念,都不能令我们出离轮回。

     那么为何说念佛的功德是超越其他所有功德的无上功德呢?他是无漏功德,这就与有漏功德不同的地方。无漏就是说念佛即可成佛,可以往生,可以超越轮回,其他功德与念佛功德是无法相比的。

    下面讲一个故事,大家知道中国佛门当中有一个禅宗,达摩祖师是其开宗祖师,他于梁武帝时代从印度来到中国。梁武帝听说达摩祖师是位高僧大德,就想亲近他,将他请到皇宫当中来,在自己的宫殿当中向达摩祖师请法。梁武帝对佛法有很深的信仰,他修建了很多寺院,供养了很多的出家人,并且他还能在宫殿里面讲经说法,也曾经发心出家。所以,他就问达摩祖师:我修了那么多的寺院,度了那么多的人出家,我的功德是不是很大啊?他以为达摩祖师会赞叹他功德很大,结果达摩祖师讲:你没有功德。这个公案估计大家都听说过。

当时,梁武帝听到达摩祖师的回答之后就觉得很迷茫,很意外:我做了这么多的善事,怎么会没有功德呢?这就是禅宗讲法的角度不同。我们一般人做的善事都是有漏功德,而达摩祖师所讲的功德是指无漏功德,是能了脱生死的功德。达摩祖师想告诉梁武帝的意思是:任你修再多的寺院,帮再多的人出家,那样的功德不能帮你了脱生死,不能让你断烦恼。达摩祖师所追求的是超越其他所有境界的,开悟之后的境界,达到了脱生死的境界,这与我们净土门有些类似,都是求无漏功德。

而念佛就是无漏功德,那么为何说念佛的功德是无上功德呢?因为佛号是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之后修行成就的功德,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他的功德在哪里呢?从广的来讲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极乐世界没有烦恼没有挂碍,那里有无量光、无量寿,这就是佛的功德所在。但是这所有的功德,我们通过一句名号就可以得到。所以,这一句名号当中就包含了所有的功德,这叫名号摄万德,万德洪名。这种功德是世间的任何事情、任何力量都破坏不了的。

其他功德会被我们的烦恼所破坏,佛门有一句话说:一念嗔心起,焚烧功德林。心中只要起了一点点嗔恨心,我们所修的这些世间功德就马上会被自己的这点嗔心烧得干干净净。那佛法功德能不能烧掉呢?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佛法功德会被嗔恨心烧掉,那我们修它还有什么用呢?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在念这句名号,如果一念嗔心起就会烧掉名号功德,那连极乐世界都不存在了,所以佛号功德是烧不掉的。任你再多的烦恼也是烧不掉名号功德的,他是无漏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功德。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一个比喻最能说明佛号功德的殊胜。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在这个人的身后有追兵、猛兽想要来伤害他。然后他走到一条河边,这条河是半边水河,半边火河,只有中间是一条狭窄的白道,白道的一边是火,一边是水。水很深很广,火很猛很烈,在水火之间唯有一条很细的白色道路延伸至对岸。在他的四周围满野兽,没有其他出路可逃,唯一的出路就是那条白道。这时,这人为了逃命就只能走上白道。但是他站在白道之上一看,感觉很危险,水很深火很猛,水在翻腾火在燃烧。他害怕自己会掉人水火之中,被水淹被火烧,所以,因为害怕这人就停住自己的脚步。但是往回走吧,又有那么多的野兽在等着伤害他。

不过还有一些人在对这个人说:仁者,你回来吧,我们不会伤害你。这些人就好比世间那些阻碍我们学佛吃素的人一样,假如看到我们吃素就可能会对我们说:吃肉多好啊,干嘛非得吃素呢?吃素会缺营养的,对你的身体不好。他们就好比那些喊那个站在白道上的人回头的人一样。

这个人停在白道当中心想:我停下来也是死,退回去也是死,总难免一死。也许我走向前同样会死,但是总的来讲我往前走也许还有一线希望,毕竟我沿着这条白道还是有一点可能到达安全的彼岸的。这条白道就犹如一座独木桥。因此这人就非常小心的、慢慢的走在这条白道上,最终就走过去了。

其实善导大师使用这个比喻说明一般念佛人的一种心态水是代表我们的一种贪心,火是代表我们的嗔恨心,我们从现在到临终的过程当中,水、火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很深广很凶猛。这个例子说明尽管我们的贪嗔痴很厉害,但是也烧毁不了弥陀名号的功德。名号功德可以化解我们的贪嗔之心。有贪心、有嗔恨心没关系,只要我们有贪嗔的心还愿意来念佛,还愿意念佛求生西方净土,那就行了!

只要我们愿意来念佛,念佛的心就不会死,不会被烦恼之火烧掉,不会掉入轮回,这是真正的功德所在。那么我们愿意往生,能够往生是不是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呢?不是的。是靠佛号功德,靠佛力,这就是念佛最殊胜的地方。

世间经常用莲花比喻净土门,被称为莲宗像我们临终之时,阿弥陀佛会托着莲花来迎接我们。为什么用莲花呢?莲花的品性最体现净土门的意义。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越脏的地方莲花开得越盛,莲花盛开之后不会被污泥染污,花朵的纯洁芬芳令人赏心悦目。那么这句名号就犹如一朵莲花,他就开在我们充满贪嗔痴的心中,我们这颗贪嗔痴的心就像污泥一样,贪嗔犹如肥料一样令我们想要念佛。只要我们不愿自己有烦恼、有业障就会来念佛。念佛就会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心中念的这句佛号不会被我们的贪嗔痴所染污,任我们再多的烦恼也不会染污他。这就是因为名号的功德是真实不虚的,名号功德可以超越生死轮回,不会被染污,这就是名号功德最殊胜的地方。因此在《无量寿经》

里面讲:闻其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我们以贪嗔痴的烦恼心来念这一句佛号,很欢喜、很踊跃。为什么会欢喜踊跃呢?因为我们很需要他,当我们充满烦恼没有依靠之时,只要想起这句佛号心中就有依靠了。就像饥饿的人只要见到粮食就高兴了;生病的人看到医生就放心了;我们在烦恼当中看到阿弥陀佛,有这一句佛号作为依靠,自自然然就会欢喜踊跃,这就是佛法讲的法喜充满。

学佛法要有法喜,那么学净土门的法喜从哪里来呢?从名号而来。我们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以完全接受、归命的心来称念一句名号,乃至一念则是具足无

上功德。一念称念这句名号就会具足无上功德,这就是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的地方。

《观经》讲:念一句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从功德的殊胜讲,没有哪一种修行可以超越念佛一行。我们随口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我们这一段时间在打佛七,算算看能消多少亿劫生死重罪?我们不知道吧?那有些人说:怎么业障还是那么多呢?那是因为过去的业太多了,念这么多的佛也消不完。

佛打了一个比喻说,我们的业障如果有形象的话,尽虚空遍法界都装不下,业障太多,所以感觉念了佛

也更没念一样,好像业障也没有消,实质上念一声佛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在《观经》里面有一个对比,说到一个下品上生的实例,一个犯了五逆十恶罪的破戒众生,他临终之际遇到善知识。这位善知识就告诉他十二部经的名字,十二部经就代表一切经典,(我们有些人喜欢念经啊)他听到这十二部经的首题名字,就消了一千劫的罪。然后善知识又告诉他念佛,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消了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

扩展阅读:

智随法师法师佛教文集

智随法师佛教博客

智随法师佛教问答

智随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http://www.fjdh.cn/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