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二、《心经》版本及题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8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二、《心经》版本及题义

 

  (一)关于《心经》版本的争论

  《心经》是非常完整的一部经典。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如果是一部完整的经典,那为什么在唐玄奘译本的《心经》前面没有“如是我闻”,后面结尾没有“天人、罗刹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等内容呢?依此,这些人认为,《心经》不是一部完整的经典。

  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对的。据史料记载,《心经》前后共有十多种译本,但现在收藏于《大藏经》中的,却只有七种,分别是:

  1、《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玄奘译;

  3、《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摩竭陀国三藏法月译;

  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阙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译;

  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智慧轮译;

  6、《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成译;

  7、《佛说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西天三藏施护译。

  其中最早的汉译本,为鸠摩罗什所译;第二个版本,则是玄奘大师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代时,还有一位菩提流志所翻译的译本,但这个版本现在好像已经流失了,《大藏经》中并没有这个版本的译文。

  在上述有些版本中,就包含了前面所说的内容。大概1994年我们去汉地时,在乾隆《大藏经》中就找到了与藏文版本一模一样的《心经》。

  另外,还有任杰老师(曾将藏文的《中观宝鬘论》译成中文)从藏文译成汉文的《心经》,中央民院的王教老师、孙惠芬老师等翻译的《心经》。不过我认为,现代的有些译本内容并不是从佛法的角度,而完全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的。

  虽然各种译本的名称不完全相同,内文也略有差异,但其基本要旨却是一致的。存在争论的,只是译文的开头序言和结尾部分,因为其他的译本中都有这两部分内容,只有唐玄奘和鸠摩罗什的译本中没有。对这个问题,世间学术界的很多学者存有较大的争论:有些人认为唐玄奘和鸠摩罗什的译本内容不全,并以此对这两种版本予以遮破,称此种版本为《心经》略本,认为这种略本版本不是很合理;还有一些人则认为,有前后部分的广本版本不合理。

  韩延杰先生(一位大学教授,好像是济南人)曾发表看法说,只有玄奘的译本才合理。原因是,在日本的《大藏经》中有这种版本的译本,而且在敦煌石窟发掘的唐代古书中,也发现了与玄奘译本一模一样的略本。据此,他认为其他广本不合理,并认为其他广本的前后部分,是译师自己将广般若或其他论典的内容加到《心经》里面的,他曾公开发表文章表示:《心经》广本是后人伪造或妄加的。可能这位韩先生后来又得到一种前后部分都完整的梵文广本,故而又说这是印度古代的后人妄加的。

  这些推理和说法肯定是不成立的,因为他只知道日本的《大藏经》和敦煌的唐代古书中没有广本,但这两个证据并不能证明广本就是伪经。因为《心经》在整个《大藏经》中是一部完整的经,它并不是《般若经》中的一品。而且,无论是谁,都不能毫无理由地下结论,认为所有《大藏经》中的《心经》广本,都是印度后人妄加的。显而易见,这种理论肯定靠不住。

  还有一位吕溦先生又认为,有前后文的《心经》广本是合理的。好像是在2001年香港一本佛教杂志上,他发表看法说,玄奘译本不合理。原因是藏文版也有前后部分,按照梵文版本的名称,应译为“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玄奘译本中没有“圣”这个字,而且玄奘译本中“除一切苦厄”一句,在梵文和藏译本中都找不到等等,也列举了很多理由来驳斥玄奘的略译本。

  但我个人认为,在一个版本上不存在的内容,不一定在所有的版本上都必须不存在,我们无权以一个版本为根据,来对照其他版本,然后得出某种结论。因为印度的佛教也经历了三次毁灭,梵文版本也有可能互不相同,而且,佛陀在不同众生面前,也会有各式各样的显现和说法。

  比如,现在的南传《大藏经》和北传《大藏经》,就有很多部分是不同的;又比如,藏传佛教关于小乘十八部戒律的内容,和南传佛教里面的戒律也有很多不同,但如果因为不同,就说某个版本是伪经,是没有任何理由和依据的,就是武断自负的说法。

  作为专门修持佛法的人,对不同的说法抱持什么样的观点很重要。如果不知道取舍,就很有可能会在接触到倡导《心经》广本这一派的理论以后,马上认为广本非常合理,以后不能念诵修持玄奘的译本;在遇到倡导略本的这一派的观点时,又认为只有《心经》略本合理,而所有广本又不合理,这就会造下谤法的恶行。我们务必了知,佛陀的语言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示现,而且还要了知,很多大译师们所取用的梵文蓝本不一定是相同的,如果只是因为所取版本不同就随意舍弃的话,其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我们以后应当坚持这种观点:既赞叹《心经》略本,也赞叹《心经》广本,因为这两种版本没有任何矛盾,没有必要一取一舍。

  ……

  据可靠史料得知,流传最广、最具权威的藏文《心经》,是从印度的梵文直接译成藏文的,译者是无垢友尊者,也就是密宗大圆满传承祖师中的布玛莫扎,他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译师。

  《心经》的讲义在藏地也比较多,藏文《大藏经》的论著(也叫《丹珠尔》,是高僧大德解释经典的论典)里面,大概有八个讲义,还有觉囊派的达[日/阿]那塔、荣顿班智达等很多论师的解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国王赤松德赞因在修行等各方面进步神速而生起一些傲慢之想时,当时藏地非常有名的译师贝若扎那为了消除他的傲慢,就以密宗的方式解释了《心经》,并将讲义交给国王,结果收到了预期的功效。由此可知,在藏文的《心经》注解中,还有以密宗方式解释《心经》的论典。

  古印度的班智达们对《心经》也非常重视,曾写下大量的《心经》释文。在所有论师的讲义中,布玛莫扎所解释的《心经》讲义流传最广。

  当然,汉传佛教关于《心经》的讲义,也是相当多的,比如憨山大师的《心经直说》、耦益大师的《心经释要》、黄念祖老居士的《心经略说》等等。

  据一些《心经》研究者的调查结果得知,汉传佛教中研究、解释《心经》的高僧大德或其他智者大概有一百多位。在整个佛教界,《心经》都是流传很广的一部经典。

  玄奘大师所译版本为什么与众多版本不同呢?对此也是众说纷纭。

  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翻译所用的梵文蓝本不同所致。

  黄念祖老居士则认为:玄奘大师是为了突出《心经》的重点内容——空性的见解,而故意没有译开头和结尾的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玄奘译本的整段文字,是从六百卷《大般若经》中摘录下来的;有些论师又认为:玄奘译本是众般若经中的一部完整经典。我记得在元音老人的《心经》讲义中,也认为《心经》仅是《大般若经》中的一段,但我认为这种说法可能有些牵强,大家可以翻阅一下《大般若经》,看看其中有没有玄奘译本的一段完整经文。我个人认为,《心经》应该是一部完整的经典,不论按照藏传的《心经》还是汉传的《心经》广本来看,确实都有前面的缘起和后面的结尾部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年玄奘大师回国后,本来特别想重返印度,将他的译本与梵文原版再作校对,但唐皇李世民已待之如国宝,舍不得放他出去。大家也清楚,当时出入边境不像现在这样开放,若没有国君的允许,都属于私自出国,而且当时的交通也不像现在这样发达,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危险,唐皇担心玄奘大师一去不复返,所以一直没有放行。玄奘大师因此而没能再去印度,但他所译的《心经》,却广为流传了。

  仅由此事,也可见当时政府与国王对出家人的尊敬与重视,不仅如此,而且,在唐玄奘圆寂时,唐王曾举办了空前盛大的法会,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没有再出现过那样浓重的法会(我在《佛教科学论》后面“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中也稍微提到过此事),所以不仅《心经》,唐玄奘翻译的很多译本上写的都是“奉诏译”,意思是说这些经典都是奉皇命而译的。

  我个人认为,玄奘译本与其他译本不同,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可能是梵文蓝本的不同所导致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佛所说的法,在每一个众生听来,可能都有所不同。比如,佛当时在灵鹫山转法轮时,有十万佛子在场,而且每个佛子都有不忘陀罗尼,但即便如此,每一个佛子所得到的法门都不尽相同。这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记录时因为录音机坏了,或笔坏了等等而导致的记录内容不同,而是因为佛会针对不同意乐根基的众生,而宣说不同的法。喜欢简略法门的众生,受持了简略法门;而喜欢广大法门的众生,又受持了广的法门,这就是佛说法的特点。

  第三个原因,唐玄奘所用的这个梵文蓝本,应该是观世音菩萨亲自交给他的。为什么这样讲呢?这要从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说起:

  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经过添油加醋、随心所欲的改编,早已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很多对佛教一窍不通的人,都知道鼎鼎有名的唐玄奘。

  当然,因为作者的原因,其中的故事,已经被篡改得面目全非,根本不符合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的真正历史。从小说看来,似乎他之所以能够西天取经,全都归功于他的几个徒儿了,其实,唐玄奘的取经经历,并不是像书上所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据说,虽然唐玄奘前往印度取经时,刚开始有很多人随行,但后来就只剩下他孤身一人了。走到大戈壁沙漠时,因为打翻水袋,迷失方向,以致人与马均渴倒而不能前行,玄奘连续四夜五天滴水未进,只能倒卧在沙漠里,口念观音名号,直到第五夜,老马从阵阵凉风中嗅到了水草的气味,玄奘大师才算逃得一条生路。且不必说这些九死一生的经历,仅仅从大戈壁到达犍陀罗,其间至少还要徒步翻越天山山脉的腾格里山,再翻越帕米尔高原,个中艰辛,恐怕是鲜为人知的。

  在他西天取经的经历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下面这段情节:有一次,他路经一个寺院时,听到里面有人在大声哭泣。他走近一看,发现是一个全身糜烂(就像现在的麻风病)的和尚在哭。虽然玄奘深知路途遥远、凶吉未卜,但看到这个和尚很可怜,他就没有继续赶路,而一直呆在寺院里为他治病。后来,那个和尚的病基本上好了,玄奘才辞别前行。临行前,和尚送给玄奘一本梵文经典以示感谢,那部梵文经典,就是著名的《心经》。

  玄奘一路上随时都在阅读这部经,尤其是在遇到一些违缘、障碍时,只要他一念这部经,违缘、障碍等等就马上消失无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次,他来到恒河岸边,看见前面有好几千人聚集在一起,出于好奇心的驱使,他上前一看,发现是婆罗门外道在祭拜河神(当时印度有九十五种婆罗门,在这些婆罗门中,有些境界很高,也有些境界很低,保留着很野蛮的风俗,当时,这些婆罗门教在印度比较兴盛)。

  这些婆罗门为了供奉恒河河神,每年都要选一个年轻男子扔进河里。当天正好选中了一个年轻男子,准备将他扔进河里。他的家人都非常悲痛,与男子抱作一团、泪流满面。

  正在依依不舍之际,他们忽然看见来了一个外国人(玄奘大师),当即喜笑颜开,准备让唐玄奘代替那个年轻男子,随后,便立即将唐玄奘捆了起来。

  唐玄奘告诉他们说:如果你们今天非要把我扔进河里供奉你们的河神,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一个要求你们必须同意!

  婆罗门连忙问他是什么要求。

  唐玄奘回答说:作为一个出家人,我每天的经是必须要念完的,等我念完了经,你们怎样处置我都可以。

  这群人觉得玄奘的要求并不过分,就同意了。玄奘随即开始念《心经》,三遍之后,天空马上变得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所有人都非常害怕,觉得这个人可能是不能得罪的,便将唐玄奘放了。

  在唐玄奘取经的途中,这种类似的危难和违缘非常多,每次他都靠《心经》度过了这些难关。

  令人惊奇的是,当唐玄奘从印度返回时,念及和尚所赐《心经》的恩德,他准备好好报答一番。谁知当他找到当时寺庙所在的地方时,不仅老和尚,连那个寺庙也消失无踪了。

  人们传说,当时的那个老和尚,就是观世音菩萨,他化现成老和尚,亲自将梵文版的《心经》交给了唐玄奘。我以自己的分别念进行观察,认为这种说法应该是言之有理的,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力不可思议,再加上《心经》是释迦牟尼加持舍利子与观世音菩萨对话而形成的一部经典,经中所有的内容全部是经由观世音菩萨宣说的。如果观世音菩萨化现为和尚,将梵文版《心经》交给唐玄奘,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认为,玄奘大师所翻译的《心经》,是最有加持力的,如果要持诵,完全可以依照玄奘大师的译本。只不过在给别人讲解、或自己要完整通达理解整个《心经》的意思时,将开头和结尾的部分加上也可以。

  有一次印《心经》时,一位大学老师问我:这里面有两个“是”,要不要我改一下,让它通顺一些?我当下就说:你的智慧不可能超过玄奘大师吧!还是不要改吧!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受到系统的佛学教育,当看见不同版本的佛经内容有所不同时,就随随便便想这里改一下,那里改一下,这肯定是不对的。佛的经典都含有甚深的密意,即便有些经典的内容有些缺漏,但佛的加持力也是不可思议的。

  曾经有个公案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一个瑜伽师将咒语“嗡班匝日格里格热呀吽啪的”念成了“嗡班匝日及里及热呀吽啪的”,当他念“嗡班匝日及里及热呀吽啪的”时,整个山河大地都随着他的念诵而念诵,另外一个人觉得他念得不对,就纠正他,但当瑜伽师改念后,整个山河大地的念诵都停了下来。由此可知,虽然梵文的咒语中并没有瑜伽师所念的“嗡班匝日及里及热呀吽啪的”,但以瑜伽师心的清净力,以及某些不可思议之力的加持,他所念的错误咒语都变成了真正有加持力的咒语。

  同样,玄奘译本中“度一切苦厄”这句话,也许在梵文本中真的不存在,但玄奘的译本已受到了加持,如果我们以自己的分别念对经文进行修改,则将会使整个经文都失去加持力。我们以后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正见,不能随随便便随顺世间人的见解,或是以自己的分别念随随便便修改佛经,改动佛的金刚语,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们这次传法所选用的,仍然是以玄奘大师的译本为主,再加上其他版本的开头序言和后面结尾部分(这一部分内容,参照了法成论师译藏并由任杰老师译汉的译本)。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方面,因为上述传说,而使我对玄奘译本很有信心;

  另一方面,我个人对玄奘大师也是很有信心的。玄奘法师在一生中,翻译了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经论。以我多年翻译的经验来看,他所翻译的典籍,是非常精确可靠的。在很多不同的版本中,他的译本总是以准确精练而独占鳌头。

  另一个原因众所周知,不管在中国还是国外,凡是念诵汉语《心经》的人,全部都是依照玄奘大师的《心经》译本来念诵的。法王如意宝当年去美国时,美国信众念诵的就是这个版本;后来去新加坡时,在新加坡一个大型国家级晚会上,大型显示屏上也映出了《心经》,其版本也是玄奘大师的译本;这个译本不仅在佛教界流传甚广,在世间的学术、文化界,以及普通老百姓心中,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甚至很多商人在做一些产品时,比如,有些人将《心经》印在茶杯或哈达上等等时,都用的是这个版本的《心经》。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还是主要采用了玄奘版的《心经》。

  我有时候想,玄奘的发心力真是不可思议,无论国内外,大家都是按玄奘的译本来念诵的;有时候又想,是不是因为当时国王很恭敬玄奘,而汉人又很重视地位,所以很多人觉得玄奘是国师很了不起,也就认可玄奘,认为应该读玄奘所译的《心经》,而不读其他译师的译本?但不管怎样,玄奘对佛教界的贡献确实是相当大的,以前的很多高僧大德都经常讲:玄奘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孙悟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猪八戒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所以,《心经》应该是很有加持力的。

  以后我们念诵修持时,应尽量以玄奘译本为准,而不能随意改动,同时也不要认为《心经》很简单。

  有些相续中有颠倒邪见,分别念又很重的人可能会不以为然:我也能写出这些文字来,我的文笔比《心经》更好,我现在写的博士论文有好几万字,《心经》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有二百多个字!

  世间人一旦生起傲慢心,真是非常可怕!要知道,假宝和真宝之间,是有着价值上的天渊之别的。虽然表面看来,《心经》只有小小的一页,但它的功德、加持和威力是谁也无法比拟的。黄金虽小,但无论到哪里,都自有它的价值和力量,同样,佛经纵短,却也有不可言说的威力和加持。

  (二)《心经》的殊胜加持

  一些老修行、老出家人都知道,在遇到一些大的违缘,如地震、海啸等等时,大家都要念《心经》。藏传佛教中也有这样的传统,在出现一些违缘,特别是在每年藏历的12月29日,大家通常都要念《心经回遮仪轨》(在《心经》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咒语和仪轨,其中《心经》占了主要的成分),以祈愿来年不要有任何邪魔外道的危害,所有的危害都依靠《心经》的空性威力而摧毁。

  佛经中也有记载:以前帝释天受到魔王波旬的侵害时,就观想空性,念诵《心经》以度过危难。我们平时随身携带《心经》,或是将其供奉于佛堂,或睡觉时放在枕头上方,依靠般若空性的力量与加持,所有的恶梦、恶缘等全部可以遣除。

  可能有人会问:到底什么是加持呢?所谓加持,就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无形的力量。

  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药有药的加持,电有电的加持,任何东西都有一种力量和加持。同样的道理,《心经》的加持有空性力量的加持,也有佛威德力的加持,还有真实谛的加持,再加上我们自己对《心经》信心力的加持等等。当自己具有信心,并聚合其他几方面的因缘时,一定会遣除邪魔外道的损害。

  诸位如果在以后的修行中遇到违缘、困难或痛苦时,应该心观空性,专注于空性境界,然后念诵《心经》,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加持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以前学院或上师如意宝自己的事业显现一些违缘时,上师老人家也经常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或观音心咒“嗡嘛呢呗美吽”来遣除违缘。不仅法王如意宝如此,藏传佛教历来的很多高僧大德也都这样。

  在汉地,也有很多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事迹或感应篇,尤其是在古代,高僧大德们在遇到违缘时,祈祷观世音菩萨而获得救度的故事是屡见不鲜的,相信很多道友都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书。甚至有些不信佛教的人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功德也是相当大的。

  黄念祖老居士在美国莲花精舍时,曾讲过一个不信佛教的人念诵观音名号而得以活命的真实故事:

  一次,莲花精舍的一个不信佛的在家人乘飞机回美国。在即将到达目的地,飞机准备开始下降时,驾驶员忽然从驾驶舱出来,紧张地告诉大家:飞机出现机械故障,目前无法解决,请大家准备好降落伞或其他应急措施。

  话音刚落,机舱内的乘客一下子都愣住了,空气仿佛凝固成了一般。莲花精舍的这个人也因为过于害怕,而当下失去了感觉。

  随后,他的第一念就是:自己刚结婚生孩子,要是自己死了,孩子和老婆该怎么办啊?(当时他并没有想到他自己。)

  这个时候,机舱内的其他乘客也都反应过来,开始大声哭叫,惊慌失措的人们顿时乱成一团。

  这个人转念又想到:我以前听说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好好地祈祷吧!然后,他就开始虔诚地念诵观音菩萨的名号,这时,在他的感应中,确实现前了观音菩萨的真颜。

  他马上激动地告诉周围人说:哭也没有用,请大家跟着我一起祈祷观音菩萨,这样我们可能有被救护的机会。

  随后,他就开始率领大家齐声念诵。不知不觉间,飞机已开始慢慢降落,最后顺利落地。所有人都感觉非常稀奇,因为当时驾驶员已吓得昏迷过去,飞机究竟是怎么下降的,就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后来,这个人将这次亲身经历写了下来,并广为传播,很多人都因此而对观音菩萨生起了信心。

  大家也知道,黄念祖老居士不仅在佛教方面造诣很深,他对唯物主义也有一定的研究,甚至对物理学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像这样的智者所说的事,一般不会有什么夸张的成分,而且这些故事也不是什么传说或神话。1987年法王如意宝去五台山时,我们也听过类似因念观音菩萨名号而使飞机里面的人得救的事情。

  在宣说空性功德的佛经里面经常讲,如果将《大悲咒》或宣说空性的经典带在身上,凡接触或经由风的传递而接触到这些法本的众生,都不会堕入三恶趣;将这些法本带在身上,则包括自己沐浴的水,如果被其他众生接触享用到的话,这些众生也不会堕入三恶趣;念《心经》或《大悲咒》等空性法门的人甚至在骂人时,如果有众生听到他的声音,这些众生也不会堕入三恶趣(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众生可以马上获得解脱)。

  由此可见,空性法门的功德是相当大的,大家应该有这个信心。如果遇到违缘或痛苦,应该一心一意地念《心经》。现在汉地有些地方也将《心经》或《楞严咒》做成很小的一本,既可以挂在胸前,还可以随时念诵,非常方便。

  这次我到云南时,见到一个两只手都没有的残疾青年,好像他的手是在火车轨道上轧坏的。这个人非常能干,是2005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他有很多特长,其中之一就是将毛笔含在嘴里写字,写出的字非常漂亮。他经常给别人写《心经》,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前去求取。普通人用手写毛笔字都写不好,而他用嘴却能写得那么好,我想,这是不是因他缮写《心经》而得到的加持呢?

  去年我在上海仁济医院治病时,医院的一位领导除了医术精湛外,也有一个特殊的技能,就是能在很小的一方印章上刻出完整的《心经》,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他也是中国很有名的一位画家。

  有时我想,观世音菩萨的加持或《心经》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议,不仅在佛教界,而且在文化界、学术界,甚至包括民间,观世音菩萨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显现来度化众生。

  前年(2004年)春节时,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由一群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的舞蹈,这个节目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得了奖,使无数观众对观世音菩萨油然而起信心,连不信佛教的人看了都非常感动。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对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或《心经》的加持生起很大的信心。

  尽管《心经》的功德如此之大,但真正解释《心经》时,却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得很清楚,有些人一辈子念《心经》,但其中的道理却讲不出来。在座的很多人都学习了《中论》、《入中论》、《中观四百论》等空性论著,但如果对二百多字的《心经》般若空性法门的精髓都解释不了,也太说不过去了。

  另外,现代人的生活状态都很忙碌,以后大家在弘法利生时,如果想给别人宣讲《中观四百论》或《中观根本慧论》等大部头论典,别人有没有时间听你讲也很难说,但如果讲解《心经》,相信无论从时间还是兴趣上,很多人也都能接受。这就是我这次讲解《心经》的初衷。

  (三)《心经》题义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为梵文音译,翻译成中文,就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其中的“般若(Prajna)”,勉强可以翻译为“智慧”。之所以没有在经文中直译为智慧,而仍保留梵音“般若”,是因为“智慧”二字只能诠释出般若的一部分意义,却不能代表“般若”的全部深远妙义。

  很多人都知道,般若波罗蜜多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经典般若,也称文字般若,包括大、中、小三种般若经;第二种,是基般若,也称本性般若,即一切万法的基础——空性;第三种,是道般若,也即见道、修道等五道;第四种,为果般若,也即证悟空性的智慧。

  这四种般若也可以分为能诠般若和所诠般若。所诠般若包括三种,即自性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万法离一切戏论的本体,就是自性般若;佛陀以其智慧而圆满通达的万法离一切戏论的真相,就叫果般若;依靠什么途径而通达的呢?是依靠诸佛菩萨的智慧,诸佛菩萨的智慧就是道般若。这是所诠的三个般若,也可以说是所诠三种智度。(就像我们学《中观》时,也分义中观和文字中观一样。)

  那么,能诠般若是什么呢?是圆满宣说般若之义的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又可分经典文字般若和论典文字般若。经典文字般若就是一系列的《般若经》;论典文字般若则是《中观四百论》、《中论》等论著。从显现而言,《心经》属于文字般若的范畴。

  其实,仅仅“智慧”二字,也有几种不同的意思:包括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以及无上的智慧。

  世间智慧:精通世间某个技术、工程、学科等等的能力,就是所谓的世间智慧。以世间人的说法,即是聪明伶俐,学识渊博等等。世间智慧并不究竟,因为世间人始终离不开四种颠倒:“空”的东西认为是“不空”;“我”不存在却又认为有“我”;不清净认为是清净;不快乐的却认为是快乐。以世间标准衡量,世间所谓的智者,比如文字家、科学家、物理学家等,可以说有一定的智慧;但从出世间的角度,也即从最究竟的智慧角度而言,他们不能算是智者,而只能称作愚者。由此可以断定,世间智慧是不究竟的。

  出世间智慧:指声缘阿罗汉的智慧,也即通达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轮回是苦、涅槃寂静四法印的功德。

  无上的智慧:也即佛陀的智慧。因为佛陀圆满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圆满通达了一切万法的真相。《心经》中所说的般若,应该是指无上智慧。

  “波罗蜜多”,则是指“度”或者“到彼岸”。如何到彼岸呢?从世间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事业目标,也算是到彼岸。此处所说的彼岸,是指涅槃;而此岸,则是指轮回。众生沉溺在三界轮回的大海中,一直未能渡过,故而是在苦海的此岸。而解脱涅槃,则位于轮回大海的那边,故而称为彼岸。只有佛陀,才圆满到达了彼岸,除了佛陀以外,世上任何人都没有到彼岸。所有的三界众生,都还在轮回的苦海中挣扎,离彼岸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无论是名扬全球的科学家,还是所谓“学识渊博”的哲学家、思想家,都只能精通世间某些领域的知识,与全知佛陀的智慧还有着云泥之别,即使是阿罗汉的智慧,也没有到达彼岸,他们只通达了人无我的境界,还有部分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没有断除。

  综上所述,“般若波罗蜜多”,可以理解为“智慧到彼岸”。我们在讲《现观庄严论》时,称其为“智度”,这是比较圆满的解释。有些讲义将“般若波罗蜜多”缩写为“般若”,但般若只是“智慧”的意思,还没有“度”的意思。只有“智度”,才是对“般若波罗蜜多”比较准确完整的解释。

  《心经》的“心”字,是心要、核心的意思,因为《心经》中浓缩了整个佛法的精华。据众多历史记载,在释迦牟尼佛转法轮的四十多年中,有二十二年都在宣说般若空性,这二十二年所宣说的所有法之精粹,全部都包含在《心经》当中,因而称之为“核心”,这是一种解释;

  汉地有些高僧大德对“心”字还有另一种解释,即是“本心”的意思。还有人说,《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心”,与《心经》的“心”是完全相同的意思,但这种解释是否合理不是特别清楚。一般而言,《心经》中的“心”,应该是指核心、要诀、精髓的意思。

  “经”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别,比如,一种是佛开许的经典,一种是佛加持的经典,一种是佛亲口宣说的经典等等。《心经》的主要内容,属于佛陀加持的经典,因为是佛入于甚深光明定中,加持观世音菩萨而宣说了此经。

  虽然除了佛陀亲自所讲的教言以外,某些特殊人物所讲的教言也称为“经”。比如禅宗最为推崇的《六祖坛经》,虽然不是佛陀所讲的经典,但其中的内容却与真正的经文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后人也将其称为“经”。不过,按照藏传佛教的规定,只有佛陀亲自宣说、加持或开许的内容,才能称为“经”。

  综上所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即“智度心经”——以智慧到达彼岸的心经。

  以上内容,宣讲了《心经》的题目。作为修行人,应该深入学习,并随时随地念诵、背诵这部经典。这样一方面可以遣除即生修行中出现的违缘障碍;从出世间的功德来讲,念诵集空性精华于一体的《心经》的意义和功德也是相当大的。

  当然,我们不能妄想通过一、两天的闻思,就一下子突然开悟,什么都懂了,但随着持续的闻思修,自己心相续中的无明烦恼就会逐渐减弱,智慧也会逐渐增长。虽然暂时还不能在法界的虚空中自由翱翔,但从知见上已消除了各种怀疑和邪见,树立起新的正知正见。由此可见,佛教的教育完全是一种智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教条,有些道理可能刚开始不一定能接受,只有通过系统的闻思,面对面的辩论,才能彻底断除疑惑,并最终圆满智慧。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