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
‧ “小”止观 ---- 文简义该,名之为小。
‧ 研究“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目的:(折服现行烦恼)
佛者,觉也,引导我们觉悟宇宙人生之真实相。初学佛者,应觉“苦”的相貌。“苦”为四圣谛之第一谛,亦为修学佛法之汇归处。若无法生起对“苦”的觉悟,则无法汇归所修学之圣道。
‧ 苦的相貌:(佛云: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苦的相貌应由“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理解。亦即是观察“现前”之身心。三恶道之苦尚未出现,众生无法观察三恶道之苦,故佛陀要众生了解苦的相貌,是由观察“现前”之身心而来。
诸行无常 ---- 现前之身心剎那剎那地幻灭。
诸法无我 ---- 在此生灭变异的扰动相中,我们完全无法主宰(无主宰性)。
‧ 众生之身心犹如失去舵手的船,随着波动的流水,向石头(老、病、死)驶去。可见众生之身心分分秒秒,不断地趋向老、病、死。此即为佛陀要众生了解的“苦的相貌”。
‧ 三界众生之身心,分分秒秒,皆处于苦谛之中,不断地被无常大火燃烧。故《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 此种无常、无我的相貌,实为我们念念无明妄想所显现,此无明妄想剎那剎那不断相续,生死果报亦剎那剎那不断相续,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因此欲息灭此苦恼之果报,必须先息灭无明烦恼。而息灭无明烦恼即必须由“止”、“观”下手。由此可知修习止观的目的是为折服我们的现行烦恼,若能息灭烦恼,则业力亦可息灭,果报亦随之息灭。
‧ 此课程理论少,主要阐述修习止观之次第,每一次第皆汇归于现前烦恼。
◎ 将述此义,大科分四:
甲一、解释标题
甲二、作者略史
甲三、随文释义
甲四、结示劝修 今初
甲一、解释标题 二
乙一、总释标题
止观
◎ 修习 法要
坐禅
‧ 天台宗将标题分为人、法、喻三类:
人:能修习受持之人,分为因人、果人。
因人:因地修习之人,在因地之中修习法门,尚未完满,故称因人,例如“菩萨”即为因人----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果人:所修的法门已完满,故称果人,例如如来、佛 ----《 大方广佛华严经》。
法:宇宙之轨范,智者大师将法分为教法、行法、理法。
喻:譬喻;例如《大乘妙法莲华经》以“莲华” 譬喻此大乘妙法,以浅显之譬喻,使令我们了解深妙之理。
‧ 由人、法、喻三类标题,开出七种立题之法1.单人2.单法3.单喻4.人法5.人喻6.法喻7.人法喻。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为单法立题,其中包括“修习止观”及“修习坐禅”二法。修习止观为教法;修习坐禅为行法,即下手处。
‧ “修”:蕅益大师云:「磨练身心、对治习气名之为修」。亦是说以止观磨练我们的身心,进而消灭我们的习气。故“修”,即修正习气。
‧ “习”:数数地熏习,一次又一次地熏习,非一次即成,必须不停地串习,由浅入深,由生转熟。
‧ “禅”:禅那,静虑。静(止)虑(观),即为止观。
‧ “坐”:止观为心地法门,通于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但就初学而言,以坐姿最易相应。身体的扰动(行),易产生掉举,卧姿易昏沉,障碍止观,而坐姿既不过于扰动,又不如卧姿昏沉,故为最中道之威仪,亦为修习之下手处。
乙二、别释止观 三
丙一、止观功德
一、【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 慈氏:即弥勒菩萨。
‧ 若诸声闻、若诸菩萨:僧宝。
‧ 如来:佛宝。
‧ 圣人(佛、声闻、菩萨)之内心可结集无量无边之功德法财,故称之为“宝”。此宝可分成二类:1.所有世间善法 2.出世间善法。
‧ 世间善法:即有为法,圣人自受用之身心轻安寂静乐。圣人他受用(眼、耳、鼻、舌、身、意)之堪能性非常强,可随时随处显出不可思议之神通变化。例如圣人见众生若应以地狱得度,则现地狱之相状使之得度;若见众生应以极乐世界得度,则现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使之得度。
‧ 出世间善法:即涅槃。圣人虽能神通变化,但心不浮动,知一切皆为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安住于毕竟空法性之中。
‧ 众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犹如烂疮,常流脓血,不动则已,一动则烦恼恶业现起;而圣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动则功德流露。为何有此差别?由于圣人之内心皆是禅定、智慧(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而众生之内心皆是颠倒、散乱,故有此差别。
‧ 《法华经》:佛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诸佛方便说」。并描述自心状态「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佛虽为他人开出五乘法,但自受用大乘法门,念念安住于大般涅槃,随顺常乐我净之功德,由于定慧,而生种种三昧,并以慈心三昧、首楞严三昧、海印三昧……等等之神通变化度化众生。
‧ 由此可知圣人之所以能生世间、出世间善法,皆是因地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止观)而来。
二、【佛遗教经】云:「如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 佛陀要比丘,二六时中,闲寂静处,息诸缘务,经常摄心,念所
受法,如此心才能安定,心寂静安定后,才能深入观察(知)世间生灭法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真理)。亦是说必须依止“定”的因缘,才能生智慧,才能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生灭法相。因此,佛陀劝勉我们,应当经常专一相续,精勤修习诸定。
‧为何“定”能生“智慧”?若心有定力之摄持,则不会散动,增长寂静明了之心。若心散乱,则易忘失,内心模糊不清,不易起观,所缘境不易现前。
‧ 水能洗除污垢,欲保存清水,必须造围墙(堤塘),使水不流失。修行人,欲累积智慧水,则必须造禅定的堤塘,才能使智慧水不流失。
三、【大宝积经】云:「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
‧ 此处佛陀将有为的功德(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与无为的功德(出家修寂静)做比较。若以恒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之珍宝供养佛,其功德比不上一日出家修寂静的功德。
‧ 世间乐可分三种:
1. 五欲乐 ---- 此乐夹杂许多的过患,受用五欲乐之同时,内心亦会升起无数的烦恼罪业,无法控制。「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五欲乐犹如夹杂毒素的甜美食物,若每日食用,则累积毒素,终有一日暴发病患。世间的五欲乐(财、色、名、食、睡……),虽是由过去的有漏善业所招感,受用五欲乐之同时,亦创造末来之苦因。故佛陀要我们诃责、远离五欲。
2. 三昧乐 ---- 为较清净之身心安乐,虽有安乐,心仍保持在寂静住。例如四禅八定之三昧乐,有喜、有乐、有舍受,但都不离心一境性,永远保持在寂静明了的状态。
3. 涅槃乐 ---- 为最高层次的乐。
‧ 修习止观即是要达到三昧乐、涅槃乐。
‧ 若出家后,放下外在尘劳,每日有一定课,对止观保持欢喜心,闲寂静处,息诸缘务,即使未得禅定,也未进入圣道,但所栽培的善根不可思议,「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珍宝供养佛无法成就解脱,但修习止观,念念之中生起解脱分,趋向圣道。可见修习止观之重要。
丙二、止观体性
「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
--------【菩提道次第略论】--------
「止」 「独处空闲,作忆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 --------【解深密经】-------
「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
-------【菩提道次第略论】-------
「观」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偏寻思、周偏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 解深密经】--------
‧ 必须了解“止”及“观”的相貌,才能止、观等持,不偏向止,也不偏向观。
《止的体性》:
【菩提道次第略论】
‧ 止的相貌:因地 ---- 必须「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
‧ 以善缘心 ---- 无贪、瞋、痴。若内心专注于贪、瞋、痴,例如一心想偷他人的财物,则虽内心专注,但非善缘心,则不能称之为“止”。
‧ 心一境性 ---- 先选一所缘境,并专一相续地安住于此所缘境,
‧ 诸三摩地 ---- 三摩地,等持,平等不掉举亦不昏沉,平等持心,于一境转。
‧ 智者大师指出,所缘境不要选在眉间、头顶等高处,否则气血易往头部冲,而造成头痛,念佛时若太注意耳朵,亦容易头痛。故所缘境应尽量往下降,例如肚脐或依止大地。
【 解深密经】
‧ 修止的环境 ----「独处空闲」,此为适合修禅定之环境。独处即一人独处,若无法独处,则须与同修止观的人同住。“空闲”即无太多的琐事,否则耗损精神、体力,坐禅时易昏沉、掉举。
‧ 修止的方法 ---- 「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 思惟 ---- 即善取所缘境的相貌。若修数息观,则以出息、入息为所观境,于心中分明显现“息”(所缘境)的相貌。若修念佛,则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于此一念心思惟阿弥陀佛的身相。
‧ 作意 ---- 欲取所缘境的相貌,则必须作意,所缘境的相貌不会自然生起,必须作意。百法将“作意”解释为二意:
1. 警觉 ---- 「警觉应起心种」提醒自己,例如告诉自己“我现在要修止观”。
2. 引导 ---- 「引心令趋至境」引导此一念心趋向所缘境。
‧ 取到所缘境的相貌后,相续不断地作意思惟此所缘境的相貌,不间断地取此所缘境(相续作意思惟)。
‧ 禅定并不是三二天,或是打个佛七就能得到,必须长时间不断地串习(如是正行多安住故),因此蕅益大师云:「滴水长流则能穿石」,水滴虽小,但长久不断(“勤”每日有一定课,相续不断)滴在同一个地方(“专”所缘境根本法宝不变),则日久必能穿石。
‧ 若能如是的修行,则能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此即是名奢摩他。
‧ 天台智者大师将所缘境的相貌分为三类:
1. 众生法界 ---- 一般小乘教法,其所缘境多属众生法界之五蕴,例如观察身、观察息、观察受蕴、观察其明了心、观察法……..等等以凡夫之有漏五蕴为所缘境,为可思议境。
2. 佛法界 ----为不思议境,密宗、净土宗之所缘境多属佛法界,例如观察佛之正报庄严、观察佛之依报庄严、观察佛之名号功德……..等等,可与他力感应道交,产生皈依的心。
3. 心法 ---- 天台宗、唯识的所缘境多属心法。
《观的体性》
【菩提道次第略论】
‧ “止”为无分别住,无法分别所取所缘境之善恶,而“观”则需经过名言学习,拣别选择二空真如之理(如所有性)。
‧ 如所有性 ---- 为一切法的真谛理。如者,不变也,即二空真如,不会随因缘改变,不论造恶业、善业,空性一切法如,不会改变。虽然造恶业,内心会产生恶的功能,使令我们得不可乐果报;造善业,内心会产生善的功能,使令我们得可乐果报,但就空性而言,仍旧不变(如),不会随因缘改变。
‧ 尽所有性 ---- 为世俗谛理,即十法界的差别相。
‧ 观察拣择如所有性(真谛理),尽所有性(世俗谛理),皆属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
【 解深密经】
‧ 观的依止 ---- 观的生起必须依止身心轻安。观必须以止做基础,有止之后内心处于明了寂静之状态,才能观察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才能生起身心轻安。
‧ 观的方法 ---- 身心处于明了寂静之状态后,就着曾经学习过的法意,观察此法,并于三摩地中表现出此法意(所行影像)。
‧ 所行影像 ---- 行,造作。即在三摩地中,来回观察此影像。
‧ 我们的身心不断地变异,虚伪无主,此无常、无我为诸法之真理、诸法之真实相,为本质境。欲以无明颠倒的心观察无常、无我之真理,则必须从依止佛陀的圣教名言开始,例如「世间无常,国土为脆,四大苦空,五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之罪渊,行为罪薮,如是观察,建立生死」,由语言文字中,体会身心之无常、苦、空、无我。此观察属影像,与本质仍有距离,但不离本质。
‧ 本质的影像显现后,以此明了寂静之心,依止此名言不断观察,因而得到深刻的理解(胜解),此时再将之前所观的影像舍离,再一次的观察、胜解、舍离心相……观察、胜解、舍离心相…….
‧ 例如欲观察苦谛,厌离娑婆,皈依弥陀。此时从观察无常、苦、空、无我下手,了解每一剎那的身心都不断地变异(“无常”),不断地趋向老、病、死,由此可知无常逼恼即是“苦”,苦即是空,空即无我,无法主宰。此即苦的相貌(影像),由于观察苦的相貌而产生胜解,依此胜解而产生对三界的厌离心,对苦谛产生更深一层的体会,此后再舍离心相,回到无分别住。
‧ 例如画一幅风景画,第一次画,似像非像,舍弃之后(舍离心相),再重新观察、作画(胜解)、舍弃(舍离心相)………如此不断重复,每一次画都比前一次进步,终有一天能画得和真实的风景一样。同理可知,若能一次又一次重复观察苦谛、胜解、舍离心相,则能一次比一次契入。此即为修观的方法。
‧ 修观的种类 ----1. 正思择,2. 最极思择,3. 周偏寻思, 4.周偏伺察。
‧ 正思择 ---- 观一切法空之智慧。
‧ 最极思择 ---- 假观,分别十法界的因果。
‧ 周偏寻思 ---- 觉照观察,“寻思”为较粗之观察。
‧ 周偏伺察 ---- 觉照观察,“伺察”为较细之观察。
‧ 修观的功德 ---- 1.若忍2.若乐3.若慧4.若见5.若观。
‧ 若忍 ---- 透过修观,观察法意,则可加强信心,对佛所宣说之真理,多一分的随顺忍可。
‧ 若乐 ---- 观察真理,了解真理即为功德相状,法即是宝,因此内心法喜。
‧ 若慧 ---- 抉择,即为观的自体,为一总相,可细分为“见”“观”二种慧。
‧ 若见 ---- 对境界产生了别的作用(量),此了别的作用有时正确,有时错误,而分为现量、比量、非量。“见”则属现量,内心的智慧见到真理,此为圣人亲证无谬之境界。
‧ 若观 ---- 藉相推踱,以佛陀的名言推踱,属比量,为凡夫之境界。
‧ 止观即「由“念”住心由“慧”观察」。故修习止观不离“念”及“慧”二心所。有时修念(止),有时修慧(观),二者相互调适。
丙三 、 止观差别
一、 小止观 ---- 即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亦名【童蒙止观】。
二、 渐次止观 ---- 明止观浅深次第功夫,即【释禅波罗蜜】。
三、 圆顿止观 ---- 明天台「圆顿妙观」,【摩诃止观】。
四、 不定止观 ---- 明止观浅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门】。
‧ 小止观 ----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所修习之止观,因文字简要,故名为小,又称为童蒙止观,为修习止观之基础课程,务实地引导修习止观的下手处,道次第明确,为调伏烦恼之必修课。小止观亦为其他三种止观的基础。
‧ 渐次止观 ---- 说明止观由浅入深之次第,即【释禅波罗蜜】。其中解释四禅八定(释禅),说明每一种定之内涵,由浅入深。亦解释到彼岸之智慧(波罗蜜)。【释禅波罗蜜】之内容主要有二:1.发菩提心之相貌,2.修习止观之方法。其中修习止观之方法与小止观所述修习止观之法极为相似,但其内容较小止观深广、详细。
‧ 圆顿止观 ---- 说明天台「圆顿妙观」,【摩诃止观】。一心三观,即空、即假、即中,为不思议之圆顿妙观。
‧ 不定止观 ---- 说明止观浅深不定,依修持之人不同而有所不同,能大能小,能浅能深,即【六妙门】。
‧ 六妙门 ---- 六种使令我们趋向涅槃之微妙法门。(【法界次第初门】----- 智者大师)
1. 数 ---- 摄心在息,从一到十。即以“息”摄心,数出息或数入息,从一数到十。
2. 随 ---- 系心依息,知出知入。较“数”微细,此时不再数息,只注意当下的“息”,知出知入,不再计数。
3. 止 ---- 息止静虑,名之为止。此时内心明静不动。
4. 观 ---- 分别推析,名之为观。起观分别此“息”是无常、无我…..。
5. 还 ---- 转心还照,名之为还。回转返照这念能分别的“心”亦是无常、无我、觅之了不可得…..。
6. 静 ---- 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内心虽无依止处,无我、无我所,妄波不起,但仍了了分明。
‧ 数、随、止属定 。观、还、静则属观。此六妙门皆以“息”为所缘。不属次第止观,亦不属圆顿止观,随修持人之智慧不同而有所不同。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