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一)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3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止观法要 (一)

 

  第一讲、禅修旨要:今天,大家来禅修营报到后,就要开始投入禅修了。

  我们准备在这次禅修营中教导和实践上座部佛教的止观禅法。讲到禅修的目标,当然是为了断尽烦恼、灭尽诸苦;想要断烦恼和灭苦,就要修习戒定慧。也就是说:无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必须持戒清净,然后在戒清净的基础上培育定力,之后再培育慧。唯有慧才能断烦恼,才能灭苦。换言之,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观,通过止观来断烦恼。在这一期禅修营里,我们将以修习入出息念为根本业处。如果有些禅修者在之前已经修过其他禅修业处,也可以继续修习。例如有些人曾经修过慈心,有些人修习不净,有些人修习四界分别等,都是可以的,不过在作禅修报告时请先说明清楚。既然在座大部分人在以前都曾经参加过禅修营,有一定的禅修经验,在这里,我就只讲一讲在禅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大方面。

  第一、禅修方法:修行应当按照佛陀的教导,要有正确的方法。按照上座部佛教的传统,无论修止也好,修观也好,都要依靠巴利三藏;佛陀在三藏里怎么教导,我们就应当如何来修行实践。然而,在巴利三藏里所看到的教导通常都很简要,所以除了三藏以外,还必须参考义注,例如《清净道论》。在上座部佛教传统中,《清净道论》是一部禅修大全,或者是禅修手册。在缅甸帕奥禅林,以及在这次禅修营里,所有的禅修者都要依据巴利三藏以及《清净道论》,还有各种义注的教导修行。

  同样的,如果大家修习入出息念或者其他禅修业处,也要依照《清净道论》的教导。假如在禅修方法上与上座部佛教传统有出入,例如《清净道论》教导我们这样修,但是大家却有自己一套不同的禅修方法,或者是从其他导师那里学来的;那么,在这次禅修营期间应把这些方法暂时先放下,只依照巴利三藏及其义注的教导、依照业处导师的指示来修行。也就是说,在禅修方法上,我们必须紧扣经论,紧扣三藏及其义注。第二、禅修心态:还有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只是有了好的禅修方法就能够修得好。禅修方法就好像一条路,但除了知道这条道路,我们还要知道如何走才能没有危险,才能平安到达目的地。对于禅修,光是知道禅修方法还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禅修态度、正确的禅修心态。

  什么是正确的禅修心态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中道——不极端、不偏。再具体地说,就是修行的时候五根要平衡,七觉支要平衡。为什么需要特别强调禅修心态呢?因为我们发现:只要禅修者亲近过一些业处导师,在帕奥禅林禅修过,或者参加过止观禅修营,他们基本上都知道如何修,方法也基本正确,但是却仍然可能修出一大堆问题来。为什么呢?关键在于态度有点偏,五根不平衡。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在禅修的高级阶段,五根平衡都是很重要的。相信在座都知道,直到佛陀入般涅槃时,阿难尊者还是初果圣者,他证得入流果已经43年了。在第一次圣典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作为一名初果圣者,本来没有资格当选为参加结集的持诵者;但是结集又少不了他,于是当时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尊者及其他的尊者就激励他继续禅修。

  那天晚上,阿难尊者很精进地修行,整夜经行,但是没有一点进展。到了凌晨,他感觉身体已经非常疲惫了,正要躺下,在双脚已离地、头未至枕的那一刹那,断尽了一切烦恼,成为阿拉汉圣者。为什么呢?因为之前五根还是不平衡,一旦五根达到平衡,他的圣道就出起了。从这个例子说明,即使在禅修的高级阶段,即使一个人已经证得果位,但五根不平衡,还是不能够提升。再以sa尊者为例子,他在第一次听到佛陀说法时就证得初果,之后也是由于五根不平衡,一直没有达到更高的成就,于是佛陀用弹琴的譬喻开示他,这个故事在座都清楚吧!对于禅修,不仅方法要正确,禅修态度也要正确。禅修态度就是中道,或者说五根要平衡。禅修时应如何达到五根平衡呢?五根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念根;第二组是信根与慧根;第三组是精进根与定根。念根是独立的一组。念根即正念,把心沉入对象。例如修习入出息念,呼吸是我们禅修的对象,也叫做业处,业处就是心工作的地方。如果把心沉入呼吸,好像石头沉入水里一样,叫做正念。正念是修任何业处都需要的。再者,信根与慧根要平衡,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感性和理性要达到平衡。

  过度感性容易落于迷信;过度理性、慧根太强,容易批判、喜欢批评,这对禅修是两个极端。另外,精进根与定根也要达到平衡。用现在的话来说,精进根是动的,定根是静的。禅修时心过于动容易浮躁,心过于静容易沉滞,变得无力。要动静相宜,感性和理性都要达到平衡,如此,禅修时就很好用功。要如何应用到实际禅修上呢?不同的阶段,信根与慧根的侧重点也略有不同。《清净道论》提到:在修止业处——培育定力的阶段,信根稍强一点是恰当的;在修观——培育智慧的阶段,慧根强一点是恰当的。除了已经修到维巴沙那(vipassanà)阶段的禅修者之外,其他人只要还在培育定力,都可以运用下面这些技巧。在专注呼吸的时候,提升信根就是把心贴近呼吸,或者说用感情去感觉、去爱我们的呼吸。若你真的能够爱你的呼吸,对呼吸有感情,你的心自然对呼吸有兴趣,自然能够紧贴呼吸,你的心和呼吸就达到相应。这就是所说的“在培育定力的时候,信根稍强一点是适当的。”无论是修止、修观,还是平时日常生活,我们和外界只有一种关系——心和对象的关系。无论修行的方法如何变化,也只有一种关系,即心和对象的关系。如果修入出息念,就是心如何面对呼吸;如果修四界差别,就是心如何面对四界——地、水、火、风;如果修慈爱,就是心如何面对一切众生,把慈爱散播出去。除了这种关系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关系。修行就是要调整这种关系。

  在修入出息念时,一旦心和呼吸的关系调整好了,你的定力必定能够培育起来,禅修自然会进步。如果我们用感情去面对呼吸,心就会贴紧、融进呼吸。这时,心和对象——呼吸就相应了。如果心和呼吸相应,心就能维持在呼吸上。如果心维持在呼吸上,定力还能不提升吗?为什么说修定时慧根可以稍弱一点呢?慧根偏于理性。理性是面对所缘时,心要和对象保持一段距离,也就是心不会太投入对象,太投入了怕看不清楚。慧根就是心要和对象保持一段距离,然后分析它、评判它、判断它。为什么在修观时慧根要强一点呢?因为修观的目的是要把心从种种对象(诸行法)中抽离出来才能够解脱。我们必须客观、理性、有智慧地观照诸行法的无常、苦、无我,这叫做修观。但是修止与修观不同,我们不要把修观的方法用在修止上,也不要把修止的方法用在修观上,否则会搞错。一旦搞错了,就调整不好心和对象的关系,禅修就不能上去。对于修止,在培育定力的阶段不要太理性,不要太多的分析,不要经常让心抽离对象。有些人在修入出息念时喜欢评判自己的呼吸:现在我的呼吸会不会太快了?会不会太微弱了?现在是不是有光了?禅相出来了没有?太多的评判对培育定力不是很好。你们应当把心打开,投进呼吸,去爱你的呼吸,完全地把你的心融入呼吸,你的定力一定能够提升!在“阿毗达摩”里,定叫做“心一境性”(ekaggatà)。

  什么是“心一境性”呢?“境”是对象,“性”是状态;心保持只有一个对象的状态叫做定。任何的禅那必定有“心一境性”这个禅支。禅支的意思是这种心所的作用已经很强了。如果我们的心持续地维持在一个对象上,只有一个固定的对象,没有其他对象,这种状态就叫做定。如果想要让心持续地维持在一个对象上,必须让心与对象相应,达到同一个水平。如何达到同一个水平呢?如果心对于对象没有感觉、没有兴趣,心慢慢会昏沉,或者心可能会去找其他有兴趣的东西,变成妄想。禅修者在禅修过程中会出现这些现象,多数是由于心对呼吸没有兴趣,所以心表现为无力或者到处乱跑。在培育定力的时候,心对呼吸要有感情。心对呼吸越有感情,越能够贴近呼吸;当心贴近呼吸维持到一定的状态时,定力就培育起来了。这就是信根与慧根平衡的具体运用方法。在座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禅修经验,在具体运用的时候,不用想太多的东西,只要用心去爱你的呼吸、去感受你的呼吸、去贴近你的呼吸,这样就可以了。

  不要太多分析、不要太多妄想、不要太多计划、不要太多追忆,只是单纯就可以。如果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在修定时你的心就能够平衡,这就是正确的态度。还有另外一组是精进根与定根也要平衡,这对禅修者来说也很重要。如何平衡精进根与定根呢?就是要平衡动与静的关系。在禅修的时候,我们对大家说不要太努力、不要太用力。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要大家懒洋洋,懒洋洋又偏到另外一边去了。我们要大家尽自己的能力,能够专注几分就算几分,而不是拼。我们不鼓励大家拼,只是要你把精力投入到禅修就可以了。呼吸本身是很柔和、轻盈的,如果心一定要去抓呼吸,去用力呼吸,用僵硬的心对待轻柔的呼吸,心和呼吸能相应吗?呼吸是轻盈、柔和的,我们的心也要保持平静、单纯,要这样才对。修行态度不正确或修行不当容易产生禅病。什么是禅病呢?有些人一专注就感觉头晕、气胀、肌肉绷紧,甚至身体变得僵硬,这就是禅病。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精进力过度,或者用力过度导致的。在禅修的时候,心过度平静不行,这样心没有力,禅坐会昏昏欲睡、点头哈腰。就像一潭死水,水不流动容易长青苔,容易变肮脏。心过度动、过度用力也不行,会产生许多没必要的问题。我们来这里禅修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想带着一大堆禅病回家。我们对禅修不应抱有过多的期望。有一句话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并不是想在没正式禅修之前就先泼大家冷水。但是,如果你对这次禅修营抱有过高的期待,那我就真的不客气对你说:“我要泼你冷水,因为你带着一颗贪求的心来这里禅修,你的心态已经错了。”

  修行是为了离贪,为了去除烦恼。假如你抱着一大堆烦恼,抱着贪求的心、有所得的心、想要证得什么境界的心前来,你的修行有进步才怪呢!你没有染上禅病回去就算不错了。修行是能够做到几分就做几分。就好像农民种庄稼一样,他只管耕耘,用不着问收获。假如他种了一棵树,然后在树旁边立一根尺,每天去量量看今天长了几厘米,昨天长了几厘米,这样的话他能过得开心吗?同样的,修行也是这样。如果你常常想:今天修得怎么样?昨天修得怎么样?明天修得怎么样?你不会过得开心的!我们要做快乐的修行人,不要做愁眉苦脸的修行人;我们要做开开心心的修行人,不要做个有一大堆烦恼、妄想执着的禅修者。修行是要我们放下,不是叫我们拿起什么东西来。很多人就是抱着要拿起什么东西、得到什么东西的态度来修行,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只要你依照正确的方法,拥有正确的态度,你的禅修必定会有进步、会有体验。精进并不是叫你的心紧紧地抓住对象,或追求什么境界。你的心越能够放下,越单纯、越简单,心对呼吸的专注力就能提升。过度精进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如果在限定的期间内没有达成你的要求,没有实现你的期待,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沮丧、追悔、烦躁,甚至自暴自弃。

  当你想到修行不但没有给你带来利益,反而产生副作用时,还会想要继续修行吗?那时候你可能对你禅修的方法没有信心,甚至对佛教、对佛法都没有信心了,这是很不应该的。修行一定要中道,中道就是平等地行道。犹如汽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车开得太快容易出事,开得太慢也不行,必须恰到好处。当车速为110公里或120公里时是恰当的,这时用不着拼命踩油门,否则容易出事,到时候你不是平安到达目的地,而是躺在医院、甚至在坟场里。所以修行一定要平衡、要中道。在佛陀教导的七觉支当中,有一种觉支叫“喜觉支”。觉支,巴利语sambojjha?ga,是由sambodhi及a?ga 两个词组成。sambodhi 是三菩提、正觉、完全地觉悟;a?ga 是因素、成分、条件。觉支就是导向正觉的要素,共有七个要素,称为七觉支。你们知道为什么佛陀特别地把“喜”纳入觉支,把喜也称为导向正觉的要素吗?我想问问大家:“有多少人在精进修行时能够欢喜呢?”喜,就是对禅修业处有兴趣,要喜欢、喜爱禅修的对象。若是修入出息念的话,要对呼吸有兴趣、要爱呼吸。觉支的七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我们思维一下,佛陀在很多教导里,其实已经把禅修态度说得很透彻了。但是在禅修的时候,由于我们一直以来的习气、贪爱、执着,还有我见、我慢,让我们看不清楚法。由于看不清楚法,就算连呼吸这么简单、自然的业处,都要弄到那么复杂。这就是很多禅修者修不上去、

  或是修出一大堆问题的原因。如果你把禅修态度调好、调正确,修行修不上去才怪呢!如果你现在走的道路正确,而且开车的技术也很娴熟善巧的话,最终必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因为在座大部分禅修者已经有禅修经验,在方法方面不用我多说,在这里只是特别强调禅修态度而已。

  不过,对于第一次来禅修的人,我现在教你们方法。方法很简单,也许用一两分钟就可以讲完。在禅坐时,先盘腿而坐,无论是双盘、单盘、散盘,姿势一定要坐得舒服,建议臀部稍微垫高一点,上身保持正直。坐得舒服是坐姿最重要的一点,坐得不舒服,硬撑也没用。在用心方面,只须单纯地在人中一带区域觉知呼吸就可以了,尽你的能力,能够觉知几分就几分。方法就这么简单,但是做起来可不容易。鼻头、人中一带的呼吸是我们的业处,用心在这里觉知呼吸就是修习入出息念的方法。但是有两点要注意,第一、心不要跟着呼吸吸进体内,也不要跟着呼出体外;第二、不要用眼睛看呼吸,用眼睛看是错误的方法,要用心去觉知呼吸。如果想要了解更具体的禅修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第三篇<业处篇>。希望大家利用时间先把<业处篇>从头到尾阅读一遍,里面谈到了禅修方法以及禅修心态。你们照着书上讲的去修行、去实践就不会错。若是有人修其他业处,例如慈心或四界,那就在作禅修报告时另当别论。今天晚上讲禅修方法和禅修心态就讲到这里。顺便提醒大家一下,这里是密集禅修营,作息时间和大家在各自的寺院、各自的家里不同。

  大家要有心理准备,要将原来的作息时间调整为禅修营的作息时间,该休息就休息,该禅修就禅修。一定要保证睡眠。在整个禅修营期间实行禁语,不要说话,不要看到熟人就聊,即使你自己不会心动,别人也会受干扰。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体验法,要先放下一切对过去的追忆,放下一切对未来的期待,也要放下一切负担,尽量把身与心都投入到自己的业处,投入到法中。无论行立坐卧,保持心专注在自己的业处上。平时要多点经行,要勤经行。

  尽量把你的心带到禅修营来。如果你的心已经来了,就很容易契入这里的气氛、契入你的禅修、契入你的业处。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