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第二十七讲 缘起(二)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下) 第二十七讲 缘起(二)
五、十二支缘起(续)
第八,六处(saëà yatana)
引导来者伸展及扩大故为‘处’(à ye tanoti à yata¤ canayatãti à yatanaü )。‛
相、味、现起、近因六处的特相是范围;作用是见、闻、嗅、尝等;现起为名法生起的依处和门;近因是名色。
何为六处?
佛陀这样定义“六处”:
ß Katama¤ ca, bhikkhave, saëà yatanaü ? Cakkhà yatanaü ,
sotà yatanaü , ghà nà yatanaü , jivhà yatanaü , kà yà yatanaü ,
manà yatanaü -idaü vuccati, bhikkhave, saëà yatanaü .û
‚诸比库,什么是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诸比库,这称为六处。‛(S.2.2)
这里讲到的六处是指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和意处。其中,眼、耳、鼻、舌、身五处都属于业生色法,意处属于心,特指果报心。
第九,名色缘六处(nà marå papaccayà saëà yatanaü )
“名色缘六处”可说是在十二支缘起中最复杂的,一共有五种关系:
1.名缘意处(nà ma-paccayà manà yatanaü )
这里的“名”是指俱生相应心所;“意处”是指俱生识(心)。“名缘意处”是心所和心的俱生关系,称为“俱生缘”(sahajà tapaccaya)。
“名缘意处”可以理解为:因为有了相应心所为缘,所以才有心的生起。因为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心所一起生起,有了心所也必定会有心一起生起,所以,作为“名”的心所和作为“意处”的心之间的关系是同生同灭的俱生缘。每个果报心都包括心与心所,例如眼识,眼识是一个心,还有七个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眼识的“名缘意处”是这七个心所与眼识同时生起。
2.名缘色处(nà ma-paccayà rå pà yatanaü )
这里的“名”是指后生的心与心所;“色处”是指名法生起的依处色,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五种处色。名与色处的关系是后生缘(pacchà jà tapaccaya)的关系。因为先有色处的生起,才有后面名法的生起;后面的名法必须依靠前面的依处色而生起。
五蕴世间里的一切心都离不开物质而单独存在。例如眼识能够看,它必须以眼净色作为依处,执行看的眼识才能生起。虽然眼识在眼依处后面生起,但它反过来支助前面生起的依处,就像后来出生的儿子反而能支助母亲一样,这称为后生缘。在这里,作为“名”的眼识通过“后生缘”支助作为“依处”的眼净色,这种关系称为“名缘色处”。对于其他名法支助其依处色也应如此理解。
3.色缘色处(rå pa-paccayà rå pà yatanaü )
这里的“色”是指一粒业生色聚里的俱生四界、命根和食素;“色处”是指五种依处色。
五种依处色都属于业生色法,“俱生四界”是指在一粒业生色聚里的同时存在的地、水、火、风四界。其中:四界以助力(upatthambhaka satti)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处色,如果没有地的支持,眼净色等处色就不可能存在;命根以随护力(anupà laka satti)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处色;食素也是以助力支助同一粒色聚中的处色。
我们以眼处为例子来说明,眼处是指眼净色,它不能单独地存在,而存在于眼十法聚中。在眼十法聚中,地、水、火、风称为业生四界,此四界和命根、食素支助着眼净色。
眼净色必须依靠地界才能存在,水界使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黏结在一起,火界提供温度并使它成熟,风界支持着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命根保护着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的生命,而食素为眼净色所依的这粒色聚提供营养素。所以,在这粒眼十法聚中,眼净色必须依靠地、水、火、风四界的支助,也必须有命根的保护与食素的支助,这些关系称为“色缘色处”。
4.色缘意处(rå pa-paccayà manà yatanaü )
这里的“色”是指前生依处色;“意处”是指后生的心与心所。
五蕴世间的所有心和心所都必须依靠依处色才能生起。例如:能看、听、嗅、尝、触的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些心识的生起必须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没有眼睛就不能看,没有耳朵就不能听等等。眼净色、耳净色等都是依处色,必须先有这些色法,才能作为提供心生起的物质基础,这称为“前生依处色”。因为有了前面生起的色法作为依处(vatthu),才会有心与心所的产生。这种“色缘意处”的关系是前生缘(purejà tapaccaya)的关系。
5.名色缘意处(nà marå pa-paccayà manà yatanaü )
这里的“名”是指俱生相应心所;“色”是指依处色;“意处”是指心识。因为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心所一起生起,所以这里的名与意处是“俱生缘”的关系。而心的生起又必须依靠依处,所以色与意处是“前生缘”的关系。
再以眼识为例。眼识是一个心,伴随着眼识同时生起的心所有七个,分别是: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这里的“名”是指这七个俱生相应心所;“色”是指眼识赖以生起的依处眼净色。“意处”是指眼识。这种关系称为“名色缘意处”。对于其他果报心也应如此理解。
图表 13:“名色缘六处”五种关系表
第十,触(phassa)
‚接触故为‘触’‛(phusatãti phasso)。
相、味、现起、近因触的特相是接触;作用是接触、撞击;现起是集合,集合依处、所缘和心三者;近因是六处。
什么是触?
佛陀这样定义“触”:
ß Katamo ca, bhikkhave, phasso? Chayime, bhikkhave,
phassakà yà - cakkhusamphasso, sotasamphasso,
ghà nasamphasso, jivhà samphasso, kà yasamphasso,
manosamphasso.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phasso.û
‚诸比库,什么是触?诸比库,此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诸比库,这称为触。‛(S.2.2)
第十一,六处缘触(saëà yatanapaccayà phasso)
六处
六处分为内六处和外六处,一共有十二处。内六处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和意处。外六处是: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和法处。法处的范围比较广,包括 16 微细色、52 心所及涅槃。
在这十二处当中,有十个半属于色法,分别是: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这十处,还有法处里的 16 微细色(水界、性根色、心所依处色、食素、命根、空界、身表、语表、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和色无常性)。属于名法的有:意处(89 心)和法处里的 52 心所。此外还包括无为法的涅槃。法处为什么不包括概念法?因为佛陀教导十二处只是讨论究竟法的范畴,所以概念法并不包括在内。
六触
这里的“触”是指七遍一切心心所里的第一个心所——触心所,特指 32 世间果报心中的触。
眼识有善果报和不善果报两种,这两种眼识里都有触心所,所以有两种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也是同样。意触(manosamphassa)也是世间果报心里的触心所,一共有22 种,分别是:善和不善果报领受心 2 种;善和不善果报推度心 3 种;8 大果报心;5 色界果报心;4 无色界果报心。所以,与双五识相应的 10 种触,加上 22 种意触,共有 32触,和前面“行缘识”所说的 32 种世间果报识一样。
图表 14:六触表
六处缘触
六依处、六所缘、心和心所三事结合或接触,为“触”。有了眼、耳、鼻、舌、身作为依处,又有色、声、香、味、触、法作为所缘,还有心作为意处,心所属于法处,它们之间的接触结合,称为触。
佛陀在《相应部•六处相应》等许多经文中解释了“触”的产生:
ß Cakkhu¤ ca pañicca rå pe ca uppajjati cakkhuvi¤ ¤ à õ aü ,
tiõ õ aü saï gati phasso.û
‚缘于眼、颜色而生眼识,三者结合为触。‛(S.4.60-61;M.3.421)
这里先以眼触(cakkhusamphassa)为例来说明“六处缘触”。在六处中,眼处是指眼净色,属于内六处;色处是指颜色所缘,属于外六处;在眼识名聚里,眼识一心属于意处;剩下七个心所,扣除触心所后,还有六个相应心所,即:受、想、思、一境性、命根和作意,它们属于法处。对于在眼识名聚里的触心所,它必须缘于六处中的眼处、色处、意处和法处,才会有此眼触的产生。
对于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也依此类推。除了与双五识相应的眼触等之外,和其馀一切心相应的触都称为意触(manosamphassa)。这里以领受心取颜色所缘而生起意触为例。领受心的依处是心所依处,心所依处是微细色,属于法处;颜色所缘属于色处;领受心属于意处;除了触以外的其他 9 个相应心所属于法处。而此领受心中的触心所称为意触。于是,以六处中的色处、意处和法处为缘,才有领受意触的生起。
图表 15:“六处缘触”举例表
如果没有以前学习过的“阿毗达摩”知识作为基础,学习缘起会比较吃力。缘起并不是纯粹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在实际修行中亲见亲证的,修习缘起其实就是应用这些关系去辨识。因此,修行必须依照经论的教导。假如背离了经论,背离了佛陀的教导,所谓的“修行”是不可能断除烦恼的!
第十二,受(vedanà )
‚感受故为‘受’‛(vedayatãti vedanà )。
相、味、现起、近因受的特相是领纳;作用是受用对象之味;现起是苦乐,也可以是舍受;近因是触。
什么是受?
佛陀这样定义“受”:
ß Katamà ca, bhikkhave, vedanà ? Chayime, bhikkhave,
vedanà kà yà - cakkhusamphassajà vedanà , sotasamphassajà
vedanà , ghà nasamphassajà vedanà , jivhà samphassajà vedanà ,
kà yasamphassajà vedanà , manosamphassajà vedanà . Ayaü
vuccati, bhikkhave, vedanà .û
‚诸比库,什么是受?诸比库,此六受身: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诸比库,这称为受。‛(S.2.2)
有六种受,分别是:
1.眼触生受(cakkhusamphassajà vedanà );
2.耳触生受(sotasamphassajà vedanà );
3.鼻触生受(ghà nasamphassajà vedanà );
4.舌触生受(jivhà samphassajà vedanà );
5.身触生受(kà yasamphassajà vedanà );
6.意触生受(manosamphassajà vedanà )。
即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触俱生的受心所称为受。
这六受是指与 32 果报心相应之受。 32 果报心是:这10双五识、2 领受心、3 推度心、8 大果报心、5 色界果报心、4 无色界果报心。这些果报心中的受心所是这里的受。
眼触生受是与眼识俱生的两种受:不善果报眼识里的受和善果报眼识里的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也各有两种。眼、耳、鼻、舌触生受这八种受都是舍受,而身触生受的两种受则有所不同,区别是:与不善果报身识俱生的身触生受是苦受,与善果报身识俱生的身触生受是乐受。
意触生受有 22 种(32 果报心减去 10 双五识) 分别是:2 领受心,舍受;3 推度心,2 个舍受和 1 个悦受;8 大果报心,4 个悦受和 4 个舍受;5 色界果报心,有 4 个是悦受,第五禅果报心是舍受;4 无色界果报心,都是舍受。
图表 16:六触生受表
由于依处、所缘、心与心所的接触、集合并一同生起的受,称为“六触生受”。
第十三,触缘受(phassapaccayà vedanà )
这里的“触”是指果报心里的触心所,“受”也是指果报心里的受心所。触是依处、所缘、心识三者的结合。由于有了眼净色、颜色所缘、眼识和除了触之外的其他六个心所,它们的集合称为触。有了眼触,伴随着眼触生起的受即是眼触生受。由于触与受同时生起,所以是俱生缘。耳触和耳触生受、鼻触和鼻触生受、舌触和舌触生受、身触和身触生受、意触和意触生受也以此类推。
触心所的生起,必定会有缘于这种触而生起的感受,受也属于同一名聚里的心所,和触是同时生起的。因为有了接触,才会有受。如果没有眼净色、颜色所缘与眼识的接触,就不会有“看”发生,也不会产生或苦或乐的感受。对于耳触、鼻触、舌触、身触和意触生受也一样。
有三种受,分别是:苦受(dukkha vedanà )、乐受(sukhavedanà )、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u vedanà )。受又可以依身心之受分为五种受,分别是:苦受(dukkhavedanà )、忧受(domanassa vedanà )、乐受(sukha vedanà )、悦受(somanassa vedanà )和舍受(upekkhà vedanà )。
其中,不善果报身识之受为苦受,瞋根心之受为忧受;善果报身识之受为乐受,心之乐受为悦受。五分法的苦受和忧受相当于三受中的苦受,乐受和悦受相当于乐受,舍受等于不苦不乐受。这些分法已在《上集》详细解释过了。识、名色、六处、触和受都侧重于果报,即由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结果。接下来的环节则是转折点, “爱”从开始,即属于造业的范畴。
第十四,爱(taõ hà )
‚渴望故为‘爱’‛(paritassatã'ti taõ hà )。
相、味、现起、近因爱的特相是因,即诸苦生起之因;作用是喜欢;现起是不满足的状态;近因是受。
什么是爱?
佛陀这样定义“爱”:
ß Katamà ca, bhikkhave, taõ hà ? Chayime, bhikkhave,
taõ hà kà yà - rå pataõ hà , saddataõ hà , gandhataõ hà , rasataõ hà ,
phoññhabbataõ hà , dhammataõ hà . Ayaü vuccati, bhikkhave,taõ hà .û
‚诸比库,什么是爱?诸比库,此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这称为爱。‛(S.2.2)
爱依对所缘的渴爱分为六种,分别是:
1.色爱(rå pataõ hà ):对颜色的贪爱。例如:喜欢看漂亮、好看的东西,男人喜欢看漂亮的女孩,女人喜欢看英俊的男人等。
2.声爱(saddataõ hà ):对声音的贪爱。例如沉迷音乐,喜欢听美妙的声音。
3.香爱(gandhataõ hà ):对气味的贪爱。例如为了吸引他人而涂香水,或喜欢香气等。
4.味爱(rasataõ hà ):对味道的贪爱。例如贪著美味食物。
5.触爱(phoññhabbataõ hà ):对柔软、舒适之触感的贪爱。例如贪著皮肉细滑、触感舒服等。
6.法爱(dhammataõ hà ):对于概念、观念等的贪爱。这六种爱每一种又可依欲爱、有爱、无有爱而分为三种,成为十八种:
1.欲爱(kà mataõ hà )
《清净之道》解释说:‚当色爱对来现于眼睛视域的色所缘,转起为欲乐而享受时,即名为欲爱。‛每当眼睛看到悦目的对象时,内心把它视为欲乐的目标而享受它、爱著它,这就是欲爱。把色、声、香、味、触、法当成欲乐的目标,并贪著、享受它们,称为欲爱。
2.有爱(bhavataõ hà )
当认为该所缘是‘恒久、永恒’而与常见一起转起时,即名为有爱。与常见俱行之贪称为有爱。“有”是指生命、‛存在。认为看到的颜色等对象是恒久的、永恒的,这是常见。和这种常见同时生起的贪爱称为有爱。
3.无有爱(vibhavataõ hà )
当认为该所缘是‘灭绝、消失’而与断见一起转起时,即名为无有爱。与断见俱行之贪称为无有爱。‛持断灭见的人认为人的生命结束就是断灭、完全消失。和这种断灭见同时生起的贪爱称为无有爱。
这十八种贪爱的每一种还可依内、外来分,成为三十六种。对内的贪爱,例如:喜欢自己的漂亮,这是内色爱;喜欢自己的声音,这是内声爱。对外的贪爱,例如:喜欢他人的颜色、喜欢外在美好的东西,这是外色爱;喜欢听好听的声音,这是外声爱。其他也是这样分的。
这三十六种贪爱的每一种还可以依过去、现在、未来来分。例如:“我年轻时多么漂亮啊! 这是对过去的色爱;”“以前我唱歌多么动听啊!”这是对过去的声爱。对自己现在容颜的贪爱,这是对现在的色爱。你希望老了还是很漂亮,或者希望下一辈子能变得漂亮,这是对未来的色爱。对于声爱、香爱等也是同样。对外的贪爱,例如:以前的恋人很美丽,丈夫年轻时很英俊等,这些是对过去的外色爱。现在所喜欢的外在颜色,这是现在的外色爱。希望以后得到好看的东西,这是对未来的外色爱。对于声、香、味、触、法也是这样。
于是,一共有 108 爱(aññhasata taõ hà )。色爱、声爱等 6种×欲爱等 3 种=18 种;内色爱 18 + 外色爱 18=36 种;过去 36 + 未来 36 + 现在 36=108 种。
第十五,受缘爱(vedanà paccayà taõ hà )
虽然爱可以依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对象分为六爱,但它们是依靠接触目标生起的受而产生的。当一个人体验可爱的对象时,乐受会伴随着体验的心而产生,并通常表现为享受这种乐受。只要他追求这种乐受,贪图这种乐受,这就是贪爱。认为对象有乐味,可以使人感到快乐,于是追求、黏著该对象,这就是贪爱。当一个人体验到苦受时,他渴望摆脱苦,希望苦受尽快消失,或寄托于未来有乐受代替这种苦。不苦不乐受被体验为平静、宁静,它也可以成为心贪爱、染著的对象。所以,不仅缘于乐受可以产生爱,缘于苦受、不苦不乐受都可以产生爱。
因为善业成熟,可以体验到可爱所缘或极可爱所缘,体验这些所缘的果报心中的受心所通常是乐受,但也可以是舍受。受属于遍一切心心所,它本身并非善或不善。只有人们贪求这些感受、追求可以获得乐受的目标时,这才是爱。贪爱属于不善心所的贪(lobha),它只会出现在只属于不善的贪根心中。如果只停留在感受本身而不生起任何贪爱,这是精进禅修者,特别是漏尽者的领域。
当漏尽者体验到可爱所缘或极可爱所缘,其善果报心中的受心所仍然可以是舍受或乐受,在唯作速行心中也可能生起乐受,但是他不会因为体验到乐受而产生贪爱,即不会再生起贪根心。所以,对漏尽者来说,前面的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还会生起,而受缘爱已经被中断了,也就是说漏尽者不会再产生任何的爱,包括欲爱、有爱、无有爱。
第十六,取(upà dà na)
‚执取故为‘取’‛(upà diyatã'ti upà dà naü )。
相、味、现起、近因
特相是执持;作用是不放开;现起是强烈的爱与见;近因是爱。
什么是取?
佛陀这样定义“取”:
ß Katama¤ ca, bhikkhave, upà dà naü ? Cattà rimà ni,
bhikkhave, upà dà nà ni - kà mupà dà naü , diññhupà dà naü ,
sãlabbatupà dà naü , attavà dupà dà naü . Idaü vuccati, bhikkhave,
upà dà naü .û
‚诸比库,什么是取?诸比库,有四种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库,这称为取。‛(S.2.2)
取可以分为四种:
1.欲取(kà mupà dà na):“欲”是颜色、声音、香、味、触感等欲乐对象;“取”是强烈的执著。执取欲乐的对象为欲取,或者说欲乐和对它们的执取为欲取。
2.见取(diññhupà dà na):“见”是邪见、观点、主张。邪见和对它的执取为见取,或者执取邪见为见取。例如相信灵魂,相信我和世间是永恒的,这是执取常见;执著人死后什么都没有,这是执取断见。
3.戒禁取(sãlabbatupà dà na):“戒禁”是指宗教仪式和修行方法。执取戒禁为戒禁取,或者戒禁和对它们的执取为戒禁取。例如执取牛戒、牛禁等错误的修行方法为清净,认为可以导向解脱或生天。
4.我语取(attavà dupà dà na):执取自己之语为我语取,或者只是执取我之语为自我称为我语取。也即是执取五蕴为我的“有身见”(sakkà yadiññhi)或“我见”。共有二十种有身见或我语取,例如对于色蕴的执取分为“见色是我,我拥有色,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四种,对于受想行识四蕴,也是同样。(M.1.461; Dhs.1223; Vbh.938)
一个人会执著欲乐,也会执著自己的观点、主张。欲取属于贪心所;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属于邪见心所,是邪见的呈现方式。所以说取表现为强烈的贪爱与邪见。
图表 17:四取表
第十七,爱缘取(taõ hà paccayà upà dà naü )
由于有了爱,依止于欲爱,进一步被加深、强烈的欲爱即是欲取。爱与欲取在十四不善心所中都属于贪心所。邪见只出现于贪根心中,缘生邪见的贪称为爱,当邪见在贪的影响下被接受时即称为取。
第十八,有(bhava)
‚存在及令有故为‘有’‛。(bhavati bhà vayati cà 'ti bhavo)
“有”包括生存和导致生存的业有。相、味、现起、近因
特相是业与业果;作用是令存在及存在;现起是善、不善、无记;近因是取。
什么是有?
《分别[论]》中这样定义“有”:
ß Tattha katamo upà dà napaccayà bhavo? Bhavo duvidhena
- atthi kammabhavo, atthi upapattibhavo.
Tattha katamo kammabhavo? Pu¤ ¤ à bhisaï khà ro,
apu¤ ¤ à bhisaï khà ro, à ne¤ jà bhisaï khà ro - ayaü vuccati
`kammabhavo'. Sabbampi bhavagà mikammaü kammabhavo.
Tattha katamo upapattibhavo? Kà mabhavo, rå pabhavo,
arå pabhavo, sa¤ ¤ à bhavo, asa¤ ¤ à bhavo, nevasa¤ ¤ à nà sa¤ ¤ à -
bhavo, ekavokà rabhavo, catuvokà rabhavo, pa¤ cavokà rabhavo -
ayaü vuccati `upapattibhavo'.
Iti aya¤ ca kammabhavo, aya¤ ca upapattibhavo. Ayaü
vuccati `upà dà napaccayà bhavo'.û
‚其中,什么是‘取缘有’呢?有两种有:有业有,有生有。
其中,什么是业有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称为业有。一切能带来有(生命)的业为业有。
其中,什么是生有呢?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这称为生有。
如是,此业有与生有,这称为‘取缘有’‛(Vbh.234)。“有” “业有”分为(kammabhava)和“生有”(upapattibhava)两种。这里先解释“业有”。为了获得来世而造作的业,称为业有。在这种情况下,业有相当于缘起支中的行。不过,有时也可根据它们造作的时间不同而分为“行”和“业有”。
能带来今生果报的过去之业称为行,能带来来生的现在之业称为业有。于是,业有是指 29 种能带来未来生命的造业之思。其中,福行有 13 种(8 大善心之思和 5 色界善心之思),非福行是 12 不善心之思,不动行是 4 无色界善心之思。这29 种心中的思心所称为业有。
由这些善或不善业引生的下一世的业生诸蕴,即业生色(果报身)和果报名法,称为生有。这些业生诸蕴包括 32世间果报心及其相应心所和业生色。 世间果报心分别是:32
10 双五识、2 领受、3 推度、8 大果报心、5 色界果报心和 4无色界果报心。
图表 18:业有和生有表
第十九,取缘有(upà dà napaccayà bhavo)
“取缘有”包括两种关系:
1.取缘业有——以取为缘,造作能引生来世的业有。因为有执取,才会造作带来来世之业,称为取缘业有。例如发愿投生为天人,对天人的生命执著为取,在这种执取的推动下造作善业,这种善业、福行就是业有。
2.取缘生有——以取为缘,众生依所造之业而再生。由于执取天人的生命,并依所造的相应之业而获得投生,称为生有。
例如一个人由于贪爱、执取他人的钱财而偷盗,这些恶业使他以后投生到鬼道。执著他人的财物是取,所造的偷盗等不善业是非福行。由于执取而造投生为鬼的不善业,这是取缘业有。由于执取他人的钱财,他依照偷盗的不善业而投生为鬼,这是取缘生有。
业有与生有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业有是指业,是从因的角度来说的;生有是指果报,是从果的角度来说的。因此,“取缘有”包含了三种关系:1.取是烦恼,2.因烦恼而造业,3.业带来果报。
第二十,生(jà ti)生故为‘生’‛(jananaü jà ti)。相、味、现起、近因生的特相是于各处生命的最初生起。无论是地狱、畜生、鬼、人、天或梵天等各处生命的最初生起为生。作用是归还[诸蕴]。当一个有情命根断绝、五蕴离散、身坏命终后,由于过去所造之业仍然在发挥作用,于是在另一处产生一堆新的五蕴,并被执取为新的生命,称为归还五蕴,即重新获得诸蕴。现起是从过去生浮现于此,或种种苦。近因是业有。
第二十一,有缘生(bhavapaccayà jà ti)
在《分别[论]》中说:
ß Tattha katamà bhavapaccayà jà ti? Yà tesaü tesaü
sattà naü tamhi tamhi sattanikà ye jà ti sa¤ jà ti okkanti
abhinibbatti, khandhà naü pà tubhà vo, à yatanà naü pañilà bho -
ayaü vuccati `bhavapaccayà jà ti'.û
‚其中,什么是‘有缘生’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这称为‘有缘生’‛(Vbh.235)。
无论是欲有、色有,还是无色有,无论是想有、无想有,还是非想非非想有,无论是一蕴有、四蕴有,还是五蕴有,在各种有情的部类(趣)当中,诸蕴的呈现,眼、耳、鼻、舌、身诸处的获得,称为生。
人类的结生发生在卵子受精的刹那,这个阶段即是人类生命的最初呈现。结生之后,受精卵在母胎中慢慢发育成小胚胎,然后逐渐发育成形。对于胎生者,从结生开始直到从母胎中诞生出来,这段期间所转起的诸蕴称为生。对于卵生、湿生和化生者,结生诸蕴即称为生。
第二十二,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
(jà tipaccayà jarà maraõ aü sokaparidevadukkha-
domanassupà yà sà sambhavanti)
生缘老死(jà tipaccayà jarà maraõ aü )
除非是已经断尽一切烦恼的阿拉汉,否则,所造之业成熟必定会带来投生。有了生,想要不走向衰老、不走向死亡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生缘老死”。
在《分别[论]》中说:
ß Tattha katamaü jà tipaccayà jarà maraõ aü ? Atthi jarà ,
atthi maraõ aü .
Tattha katamà jarà ? Yà tesaü tesaü sattà naü tamhi tamhi
sattanikà ye jarà jãraõ atà khaõ ó iccaü pà liccaü valittacatà à yuno
saü hà ni indriyà naü paripà ko - ayaü vuccati `jarà '.û
‚其中,什么是‘生缘老死’呢?有老,有死。其中,什么是老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这称为老。‛
该论继续说:
ß Tattha katamaü maraõ aü ? Yà tesaü tesaü sattà naü
tamhà tamhà sattanikà yà cuti cavanatà bhedo antaradhà naü
maccu maraõ aü kà lakiriyà khandhà naü bhedo kaëevarassa
nikkhepo jãvitindriyassupacchedo - idaü vuccati `maraõ aü '.
Iti aya¤ ca jarà , ida¤ ca maraõ aü . Idaü vuccati `jà tipaccayà
jarà maraõ aü '.û
‚其中,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断绝。这称为死。
如是,此老与此死,这称为‘生缘老死’。‛(Vbh.236)为什么会有死亡呢?间接的原因是有生命。生命是一个历程,只要有生,必定会走向尽头,生命的尽头就是死。只要有生命、有存在,就必然会死,所谓的长生不老、永恒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在生与死的过程中,还要遭遇各种不如意的事情:
愁(soka)
ß Tattha katamo soko? ¥ à ti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bhoga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roga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sãla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diññhi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a¤ ¤ atara¤ ¤ atarena byasanena samannà gatassa,
a¤ ¤ atara¤ ¤ atarena dukkhadhammena phuññhassa soko socanà
socitattaü antosoko antoparisoko cetaso parijjhà yanà
domanassaü sokasallaü - ayaü vuccati `soko'.û
‚其中,什么是愁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心的燃烧、忧虑、愁箭,这称为愁。‛(Vbh.237)
虽然人在轮回诸趣中属于善趣,但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有兴衰浮沉、吉凶祸福。虽说人生有苦也有乐,但其实还是苦多乐少。
悲(parideva)
ß Tattha katamo paridevo? ¥ à ti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bhoga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roga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sãla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diññhi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a¤ ¤ atara¤ ¤ atarena byasanena samannà gatassa,
a¤ ¤ atara¤ ¤ atarena dukkhadhammena phuññhassa à devo
paridevo à devanà paridevanà à devitattaü paridevitattaü và cà
palà po vippalà po là lappo là lappanà là lappattaü - ayaü vuccati
`paridevo'.û
‚其中,什么是悲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诉说、哭诉、悲唤、涕泣、号叫,这称为悲。‛(Vbh.238)
苦(dukkha)
ß Tattha katamaü dukkhaü ? Yaü kà yikaü asà taü
kà yikaü dukkhaü kà yasamphassajaü asà taü dukkhaü
vedayitaü kà yasamphassajà asà tà dukkhà vedanà - idaü
vuccati `dukkhaü '.û
‚其中,什么是苦呢?身体的不适,身体的苦,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苦。‛(Vbh.239)
这里的“苦”包括一切病痛,即身体的苦受。例如:头痛、眼痛、牙痛、喉咙痛、心脏痛、胃痛、肚子痛、手痛、脚痛等。
忧(domanassa)
ß Tattha katamaü domanassaü ? Yaü cetasikaü asà taü
cetasikaü dukkhaü cetosamphassajaü asà taü dukkhaü
vedayitaü cetosamphassajà asà tà dukkhà vedanà - idaü vuccati
`domanassaü '.û
‚其中,什么是忧呢?心的不适,心的苦,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忧。‛(Vbh.240)
苦是指身的苦受,忧是指心的苦受。心的苦受又依不同的程度分为愁、悲、忧和恼。
恼(upà yà sa)
ß Tattha katamo upà yà so? ¥ à ti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bhoga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roga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sãla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diññhibyasanena và phuññhassa,
a¤ ¤ atara¤ ¤ atarena byasanena samannà gatassa,
a¤ ¤ atara¤ ¤ atarena dukkhadhammena phuññhassa à yà so upà yà so
à yà sitattaü upà yà sitattaü - ayaü vuccati `upà yà so'.û
‚其中,什么是恼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这称为恼。‛(Vbh.241)
第二十三,苦蕴集起(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a)
有生就必定有老与死,在老与死过程中就会体验到愁、悲、苦、忧、恼,总之:
ß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ã'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ï gati hoti,
samà gamo hoti, samodhà naü hoti, pà tubhà vo hoti.
Tena vucca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ã'ti.û
‚‘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组合、组成、集合、出现。因此说‘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Vbh.242)
经文在这里解释了苦的生起、苦的原因,这是四圣谛的第二种苦集圣谛。
为什么人生会有各种不如意、不圆满的事情发生呢?为什么人会衰老、死亡呢?因为有了生,所以要承受各种苦。
为什么会有生呢?因为过去曾经造了业,业成熟带来今生的投生,父母只是助缘,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有生,因此我们不能埋怨父母生下我们来受苦,那都是因为前生的业有。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有执取。为什么会执取呢?因为有渴爱。有了贪爱,就会去追求,有追求就会患得患失,于是带来了苦。为什么有渴爱呢?因为喜欢快乐,或体验到所喜爱的对象时能带来乐受。为什么会有乐受呢?因为有接触。为什么会有接触?因为有了六处(感官)和外界的接触,接触到喜欢的就会追求。为什么会有六处呢?因为有名色(身心)。为什么会有名色?因为有生命的结生。为什么会有结生?因为过去生所造之业。为什么会造业?因为无明。为什么会有无明呢?诸漏即是无明之因。
它们的一般运作是连锁反应、环环相扣的,周而复始地循环着,这就是生命有那么多不圆满、不如意,有那么多苦的原因。佛陀并没有否定人生有快乐,如果人生只有苦而没有乐,人就不会有追求了。正因为人生有快乐,人们才会贪求快乐,才会贪爱。有了贪爱就会去追求,会执著、执取。有执取就有行为,这些行为即是造业。当所造之业成熟时,就要承受,就会有生、老、死、愁、悲、苦、忧、恼。
我们不要把苦的根源归结于他人,归结于外在的原因,不要认为是父母生我来受苦,或者上天不公平,让我这么命苦。现在的苦乐,取决于过去的善恶。现在生活艰苦、命途多舛,也无需责怪别人、无需怨天尤人,要怪就怪自己。
所以说:‚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
六、十二支
下面再对缘起法则进行分析和归纳。
佛陀在教导缘起时通常这样说:
ßAvijjà paccayà saï khà rà , saï khà rapaccayà vi¤ ¤ à õ aü ,
vi¤ ¤ à õ apaccayà nà marå paü , nà marå papaccayà saëà yatanaü ,
saëà yatanapaccayà phasso, phassapaccayà vedanà ,
vedanà paccayà taõ hà , taõ hà paccayà upà dà naü ,
upà dà napaccayà bhavo, bhavapaccayà jà ti, jà tipaccayà
jà ramaraõ aü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à yà sà
sambhavanti.û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
因此,缘起的过程可以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发生于生与老死之间,是生与死之间时有发生的事。
七、三时
十二缘起支又可依时间段分为三时(tayo kà là ):
过去世:无明、行
现在世: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
未来世:生、老死
由于过去世造作了无明与行,带来了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因为今生有了爱、取、有,又带来未来世的生与老死。所以,这十二缘起支是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
当然,某些缘起支被归纳到某一世,并不意味着它们只会在那一世中运作,而不会发生于其他世。事实上,每一世都有可能牵涉到所有缘起支的运作。
八、两种有轮根本
在十二缘起支中,无明和爱这两项因素是有轮的根本(bhavacakkassa må la),是导致生命轮转的根本。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是生命的原动力。
1.从前际得来,以无明为根本:无明、行、识、名色、
六处、触、受。以无明作为根本而造作行,所造之行带来了今生作为果报的识、名色、六处、触和受。
2.从后际相续,以爱为根本:爱、取、有、生、老死。今生以爱为根本,会有取、有,然后带来未来生的生与老死。
九、三连结
十二缘起支又可以用三连结(tisandhi)来说明:
1.以无明、行为因,而有识、名色、六处、触、受的果报,这是一个因果连结。
2.今生有了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些果报,于是生起爱、取、有,这是一个果因连结。由于体验果报,又重新造作新的因。
3.因为有了爱、取、有,又重新生起烦恼,继续造作新业,带来未来生、老死的果,这又是一个因果连结。如此,过去因为烦恼而造业;所造之业成熟会带来果报;体验到果报又生新烦恼,并再造新业。
体验到果报后会重新造作新的业,这是一般人的自然反应,而且所体验的果报和再造新业之间并没有同类相应的必然性。例如一个人由于过去造了布施善业,今生很富有,他可以用钱去造新的业。他可以去花天酒地满足自己的欲乐,这是造贪的业;他也可以用钱使自己的仇敌倒霉,这是造瞋的业;但他也可以用钱财去造新的善业,例如供僧、赈灾、社会福利等。
在这三连结当中,哪些连结是必然的?哪些连结不是必然的?哪个连结可以转化呢?有了过去造的因,因成熟带来果,这是不能避免的。而现在体验到果报之后又去造新的因,这并非必然的。体验果报后,可以选择造哪种性质的业。所以,想要解脱缘起的锁链,就在“受缘爱”这个环节。
苦受、忧受、乐受、悦受、舍受这五种受中,佛陀与一切漏尽阿拉汉圣者都只有四种受,并没有忧受。忧受属于瞋根心,除了忧受以外的其他受都很难避免:身体的苦受、乐受很难避免;心的悦受和舍受能出现于凡夫和有学圣者的善、不善速行和果报心中,也能出现于佛陀等阿拉汉圣者的唯作速行和果报心中。但是在体验受的时候,一般人的习惯反应是贪爱、执著、追求,于是“受缘爱”连结得以继续运作下去。所以,要破除缘起的锁链,“受缘爱”这个环节才是关键。当然,只有通过阿拉汉道智断尽无明,才能真正断除爱。
想要改变未来,扭转未来,我们应该从受和爱这个果因连结去下手。
十、四摄
四摄(cattà ro saï gahà ),即把十二缘起支分为四类:
第一摄:无明、行;
第二摄:识、名色、六处、触、受;
第三摄:爱、取、有;
第四摄:生、老死。
这里提到无明、行的时候,爱、取、有也包括在内;提到爱、取、有的时候,无明、行也包括在内;提到生、老死的时候,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五种果也包括在内。
十一、二十行相之辐
《清净之道•说慧地品》中说:
ßAtãte hetavo pa¤ ca, idà ni phalapa¤ cakaü ;
Idà ni hetavo pa¤ ca, à yatiü phalapa¤ cakan'ti.û
‚过去因有五,现在果有五;
现在因有五,未来果有五。‛(Vm.654)
这种缘起观法在上座部止观禅法中被称为“第五法”。先修习“第五法”之后,再修习“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等的顺序缘起就变得容易明了。对于‚过去因有五‛一句,《无碍解道》中这样教导:对以前的业有,痴是无明,努力是行,欲求是爱,接近是取,思是有。此五法对以前的业有,为现在结生之缘。‛
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过去世所造的业有而言,对苦等的愚痴是无明,造业之思的努力是行,那造业者对生有果报的欲求、希望是爱,对造业后将能于某处享乐等的接近、执著是执取,通过努力之思是有。无明、行、爱、取、有这五法对于以前所造之业来说,是带来今生结生的缘。
对于‚现在果有五‛一句,《无碍解道》中这样说:现在的结生为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接触为触,感受为受。此五法对现在的生有,是以过去曾作之业为缘。‛
通过连结他世而生起的识,故称为结生识,那进入母胎中同时产生的为名色,净色(眼、耳、鼻、舌、身五依处色)为处,接触所缘而产生的为触,与结生识或以六处为缘的触同时生起的果报受为受。以过去曾经造作之业为缘,才能产生作为现在生有(生命)的识、名色、处、触、受这五法。
对‚现在因有五‛一句,《无碍解道》中这样说:现在已成熟的诸处,痴是无明,努力是行,欲求是爱,接近是取,思是有。此五法对现在的业有,为未来结生之缘。‛现在已成熟的诸处(六处),痴是无明,努力是行,欲求是爱,接近是取,思是有。无明、行、爱、取、有这五法对现在所造之业来说,是带来未来结生的缘。
对‚未来果有五‛一句,《无碍解道》中这样说:‚未来的结生为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接触为触,感受为受。此五法对未来的生有,是以现在所作之业为缘。‛(Ps.1.47)
未来的结生为识是指投生为未来生命的结生识,未来进入母胎的为名色,未来的五净色为处,接触为触,果报受为受。以今生所造之业为缘,才能产生未来生命的这五法。
根据圣典中的这段教导,我们来看二十行相之辐:
过去五因:无明、行、爱、取、业有
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处、触、受
现在五因:无明、行、爱、取、业有
未来五果:识、名色、六处、触、受
由于有了过去五因,才会带来今生五果,过去的无明等五法和现在的结生识等五法是因果的关系。由于有了现在五因,才会带来未来五果,现在的无明等五法又和未来的结生识等五法构成一种因果关系。
过去五因、现在五果,现在五因、未来五果共同构成了二十行相之辐。
十二、三轮转
二十行相又可归纳为三轮转(tivañña):两个因轮转和一个果轮转,分别是:
1.烦恼轮转(kilesavañña):无明、爱、取
2.业轮转(kammavañña):行、业有
3.果报轮转(vipà kavañña):识、名色、六处、触、受无明是愚痴,爱和取都是贪,这些都是烦恼,称为烦恼轮转,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是生命的原动力。因为无明等烦恼,会造作种种行与业,称为业轮转,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是行为留下的能量流。行与业有包括福行、非福行和不动行。在无明、爱和取的支助下,行与业遇到因缘成熟会带来果报,果报是结生识、名色、六处、触与受。众生体验到果报之后,又产生无明、贪爱和执取,于是又开始新的轮转。轮转的意思是一环套一环、接连进行——有了烦恼就会造业,造业就要受果报„„
有三种层次的烦恼:
1.违犯性烦恼:已经表现在身门、语门的不善业。
2.困扰性烦恼:表现在意门的烦恼。
3.潜伏性烦恼:还没有表现出来的烦恼。这种以潜伏状态存在的烦恼,也称为随眠(anusaya)。
图表 19:十二缘起关系表
在许多情况下,烦恼并不会表现出来,例如进入色界或无色界禅那。然而,此时烦恼还没有被根除,它们只是暂时被定力镇伏而处于潜伏状态而已。如果禅修者不如理作意,贪瞋痴烦恼还是会产生,这也就是许多得禅者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出现许多烦恼的原因。犹如被大石头压住的草一样,虽然草暂时长不起来,但只要根还没有被拔掉,有因缘它们还是会生长出来。
只要还有烦恼,哪怕它们只是处于潜伏性的状态,众生就还会造善或不善之业。所造之业遇到因缘成熟,就会带来果报。善业带来的是善的果报,恶业带来的是不善的果报。只要不如理作意,体验到善果报时心生乐受,产生贪爱;体验到不善果报时心生忧受,产生排斥,产生瞋恚,于是再造新的业。就这样,烦恼、业和果报不断循环着,互相纠缠着,使众生一直都流转于生死轮回中。
十三、修习缘起
记载于巴利经藏的缘起方法有五种,我们把《无碍解道》所教导的“三轮转二十行相”的方法称为“第五法”。修习缘起时,可以先根据“第五法”来追查名色法之因。也就是说,今生的识、名色、六处、触和受作为果报轮转,它们必定有因。它们的因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来查找?怎样查找?根据是什么?根据《无碍解道》和《清净之道》的教导,果报轮转的因是业轮转和烦恼轮转,我们可以通过三轮转二十行相的方法,先查找到业轮转,再寻找围绕着业轮转的烦恼轮转,然后再辨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此前讲到“死生过程”时,提及一个人死前会体验到三种死亡之相:业、业相、趣相。我们可以根据这种死亡之相来寻找业。因为这些相的呈现是与其相应的业带来的影像,找到业之后,再追查所围绕的烦恼。
想修习缘起先须熟练地辨识名色法,如果没办法辨识究竟名法与色法,将很难辨识自己过去世的名色法。为什么呢?因为缘摄受智并不是宿住随念智,宿住随念智属于神通的范畴,它可以直接把心投向过去,并能知道过去生的许多细节。但是缘摄受智属于观智之一,观智的所缘是究竟色法与名法。也就是说,先要修色业处和名业处以培育名色限定智,在此基础上才培育缘摄受智。
禅修者应该先进入自己熟练的根本业处,例如入出息念,从第四禅出定之后,借助明亮晃耀的智慧之光,逐一地辨识六门的色法:眼门 63 色、耳门 63 色、鼻门 63 色、舌门 63 色、身门 53 色和心处 63 色;再辨识生起于六门心路的名法:眼门善、不善心路,耳门、鼻门、舌门、身门、意门善、不善心路的名法。必须如此一再地辨识内在和外在的名色法,因为辨识过去的名色法和辨识外在的名色相似。
能够这样辨识之后,则应尝试如此辨识最近的过去名色法,例如前来禅坐时的名色法,成功后,再往更远的过去逆推,推到一个小时之前,推到一天之前、两天之前、一个月之前、两个月之前、一年前、两年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不断地用名色法的方法往前逆推,一直追溯到今生的第一个心识刹那——结生识和相应的名色法。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今生的第一个心识刹那是结生识,是十二缘起支的第三支,也是今生果报轮转的第一项。和结生识俱生的相应名色法是十二缘起支的第四支,也是今生果报轮转的第二项。辨识今生的结生识和相应名色法后,再尝试突破死生的屏障,逆推到过去世。
死生的屏障是前一世的死心和今生的结生。禅修者突破此屏障后,将能见到前一世临死时的名色法,或者见到过去世临死心路的所缘——业、业相或趣相。假如死和生没有连结的话,或者死生之间还有间隔的话,那将无法辨识到过去世,也就无法修习缘起了。正因为死生之间是没有中断的,而且它们之间的连结是依照缘起法则来运作的,所以见到过去世时,总能看到一些影像。这些影像并非无缘无故地呈现,它们和过去所造作并且即将成熟的业有关。不管禅修者看到的是业、业相或趣相,他都应依此来辨识前一世临死心路的名色法。因为影像的呈现是令生业即将成熟的缘故,所以体验这些影像的临死心路的名法和当年造令生业时的名法是相同的。禅修者能够辨识临死心路的名法,即可以知道是哪种业成熟并带来结生的,也有能力辨识当年造业时的名法。
除非是由近死业成熟而造成结生者,否则,临死心路所体验的往往不是正在造作的业,而是即将成熟的过去业。这些过去业通常是在很久以前造的,甚至是好几世、几十世之前造的。辨识临死心路的名法后,则需再辨识这种令生业是在什么时候造的。
此时,禅修者应把观智往前一世逆推,查找在临死时成熟的令生业是不是在上一辈子造的,检查造业时的名法在哪个时候生起。假如在前一世查不到,则需再往前面的过去世继续查找,一直到查找到为止。
查找到之后,禅修者应检查当年造业时的名法和临死心路的名法能否对应,然后再检查临死心路的名法和今生结生的名法能否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就如同今天回忆起昨天、去年或十年前曾做过的某件事情一样。
禅修者应辨识当年所造的是什么业,是布施、持戒、禅修,还是恭敬、服务业;当年造业时生起的是什么心,是悦俱心还是舍俱心,是智相应还是智不相应心。
布施、持戒等的善思是福行,善心中的思心所是业有。辨识到引生今生果报诸蕴的业轮转后,接着再辨识烦恼轮转。因为行和业有只有烦恼的支助下才能带来结生。
以今生投生为女人为例,禅修者应查找过去世因何烦恼轮转而导致今生投生为女人,例如喜欢做女人,希望来生投生为女人等。希望成为女人、对女人生命的贪爱属于贪根心。在这种贪根心中,错知有女人是无明,即痴心所;对女人生命的贪爱是爱;执著女人的生命是取。如此,辨识在这种贪根心中的无明、 取,爱、 找到今生投生为女人的生命原动力。
于是,禅修者找出造成今生投生为女人的过去因是无明、爱、取、行和业有。
对于投生为男人也是相同的道理。
找出过去五因后,必须进一步辨识过去世的无明、爱、取、行、业有和今生的果报名色法之间的关系。
以结生为例子,在结生那一刹那已经具备了五蕴。禅修者应当辨识过去生的无明、爱、取、行、业和今生结生五蕴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对于结生受蕴,禅修者需要这样辨识:
1. 由于过去的无明生起,结生受蕴生起;无明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2. 由于爱生起,结生受蕴生起;爱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3. 由于取生起,结生受蕴生起;取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4. 由于行生起,结生受蕴生起;行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5. 由于业生起,结生受蕴生起;业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6. 由于所缘(业或业相或趣相)生起,结生受蕴生起;所缘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7. 由于依处生起,结生受蕴生起;依处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8. 由于触(俱生相应心所)生起,结生受蕴生起;触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禅修者应当如此辨识结生受蕴的八种因果关系。其中五因是过去因,三因是现在因。对于色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同样如此辨识。
辨识了结生五蕴的因果关系,接着辨识有分和死心五蕴的因果关系。此后,对五门心路中的每一心识的五蕴: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彼所缘的五蕴,都要这样辨识它们的因果关系。如果是果报五蕴,如眼识、领受、推度、彼所缘,则包括过去因和现在因;如果是唯作或善、不善速行的五蕴,除了业生色蕴有过去因和现在因之外,四名蕴只有现在因。用这种方法系统地辨识六门心路第一心识刹那的五蕴的因果关系。
辨识了今生果报和过去第一世五因之间的因果关系之后,禅修者还应继续查找造成过去第一世结生的五因,接着再辨识过去五因和过去第一世果报五蕴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此,尽自己的能力辨识过去第二世和过去第一世之间的因果关系,第三世和过去第二世之间的因果关系,第四世和过去第三世之间的因果关系„„
当禅修者有能力以“第五法”辨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的因果关系之后,还应根据佛陀在诸经典中教导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等的方法来修习“第一法”,明了佛陀教导缘起的方法和本意。
欲修习“第一法”者,先需了解上面所解释的诸缘起支的含义,并清楚各项缘起支前后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根据在修“第五法”时已经辨识的无明、爱、取、行、业有等的实际情况——例如无明、爱、取是发愿投生为人,行和业有是拥有 34 名法的悦俱智相应善心中的布施福行——来辨识“无明缘行”——由于过去世的无明而造作了福行;“行缘识”——这种福行在过去世临死时成熟,带来了今生的结生识;“识缘名色”——过去世的业识带来了今生的果报名法和业生色;今生的果报识与相应名法、心生色一同生起„„
禅修者应如此系统地修习缘起。
十四、缘起甚深
大家知道,阿难尊者在他出家的第一个雨安居即已证得初果。后来,他有机会成为佛陀的侍者,做了 25 年之久,一直到佛陀般涅槃为止。在佛陀般涅槃当年的雨安居,他才证悟阿拉汉道果。也就是说,在他出家达上后的 44 年间,他只是初果圣者。
有一次,阿难尊者对佛陀说:尊者,稀有啊!尊者,未曾有啊!尊者,此缘起深奥,显得深奥,但是在我看来好像浅显易懂。‛
佛陀立刻纠正说:
ß Mà hevaü , à nanda, avaca, mà hevaü , à nanda, avaca.
Gambhãro cà yaü , à nanda, pañiccasamuppà do gambhãrà vabhà so
ca. Etassa cà 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à appañivedhà
evamayaü pajà tantà kulakajà tà gulà guõ ñhikajà tà
mu¤ japabbajabhå tà apà yaü duggatiü vinipà taü saü sà raü
nà tivattatã'ti.û
‚阿难,不能这样说!阿难,不能这样说!阿难,此缘起深奥,显得深奥!阿难,对此法不随觉、不通达,这样的人就如打结的线球,如谷喇鸟巢,如萱草、灯心草,不能超越苦界、恶趣、堕处、轮回。‛(D.2.95; S.2.60)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阿难!你不应该这样说,不要认为缘起对于你来说好像浅显易懂。这缘起非常深奥,也确实非常深奥难解!阿难,如果一个人不能以知遍知随觉缘起,不12能以审察遍知和断遍知来证知缘起的话, 这个人就好像打了结的线球,犹如谷喇鸟巢(gulà guõ ñhikajà tà ),犹如萱草与灯芯草般纠缠着,不能超越苦界、恶趣、堕处与轮回。
换而言之,不修习、不随觉、不通达缘起者,就不可能超越轮回。唯有遍知缘起、证知缘起,才有可能解脱生死、出离轮回。不了解因果,不明白生命之因,就没办法解开生死之结,没办法挣脱因果之网。因此,《分别[论]义注》和《清净之道》在解释“缘起甚深”时这样说:
ß ¥ à õ à sinà samà dhipavarasilà yaü sunisitena, Bhavacak-
kamapadà letvà , asanivicakkamiva niccanimmathanaü ;
Saü sà rabhayamatãto, na koci supinantarepyatthi.û
‚除非用殊胜定石磨利的智剑,斩断难破的有轮,否则无人能超越轮回的怖畏,即使在梦中也不可能! (Vbh.A.242;‛Vm.661)
“用殊胜定石磨利的智剑”比喻在强有力的禅定基础上培育起来的观智。犹如杀敌需要在砺石上磨锋利的剑,有了定和慧才能斩断难破的有轮(bhavacakka,即生死之轮)。不修习止观、不了解缘起,没有人能够超越轮回的怖畏,即使做梦也不可能!
有些人整天叫嚷着要解脱、要成佛,可是连缘起都不懂,不要说想成佛、想解脱,就连做梦都梦不到。不了解缘起,不辨识因果关系,怎么有可能了解生命的真相呢?
尽管缘起很深奥,尽管修习缘起很复杂,但它对断除烦恼、解脱生死来说是必要的!
十五、苦与苦因
生命其实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的。五蕴又可归纳为色法与名法。色蕴是色法,受、想、行、识四蕴是名法。色法有四因——业生色(果报色蕴)、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名法又可分为心法和心所法。其中,识蕴是心法,受、想、行三蕴是心所法。名法依本性分为四类:不善心、善心、果报心、唯作心。作为果报的名色法,也就是业生色和果报名法都是有因的,它们的因就是过去生所造作的业。
没有烦恼的支助,业不能带来结生等果报。因此,烦恼轮转和业轮转带来了果报轮转。也即是说,在生命原动力和行为能量流的共同作用之下,才导致了生命的诞生、存在和延续,才会有生命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各种境遇、结果。
根据缘起法则,有果必有因,因生故果生;无因则无果,因灭则果灭。因果的生起和还灭的原则如下:
ß Imasmiü sati idaü hoti, imassuppà dà idaü uppajjati,
imasmiü asati idaü na hoti, imassa nirodhà idaü nirujjhati.û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这里的“此”是“因”“彼”是“果”,。所以因与果的关系是:“因有故果有,因生故果生。因无故果无,因灭故果灭。”
“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 “顺序缘起”称为(anulomapañiccasamuppà da);“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称为“逆序缘起”(pañiloma pañiccasamuppà da),即缘起的还灭或苦的止息。
佛陀在《相应部•因缘相应》中这样说:
ßAvijjà ya tveva asesavirà ganirodhà saï khà ranirodho,
saï khà ranirodhà vi¤ ¤ aõ anirodho, vi¤ ¤ aõ anirodhà
nà marå panirodho, nà marå panirodhà saëà yatananirodho,
saëà yatananirodhà phassanirodho, phassanirodhà
vedanà nirodho, vedanà nirodhà taõ hà nirodho, taõ hà nirodhà
upà dà nanirodho, upà dà nanirodhà bhavanirodho, bhavanirodhà
jà tinirodho, jà tinirodhà jarà maraõ aü sokaparidevadukkha-
domanassupà yà sà nirujjh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nirodho hoti.û
‚然而,由于无明的无馀之离、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此,这整个苦蕴灭尽。‛(S.2.1)
佛陀指出了生命的真相以及导致生命产生的原因,同时佛陀又指出生命的解脱以及导向生命解脱的道路,唯有无明的完全灭尽、离、止息,才能真正解脱。断尽了无明,就不会再造作诸行,没有行就不会再有结生识,没有结生识就没有名色,没有名色就没有六处,没有六处就没有触,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也灭,不会再造业有,无业有,也就不会再有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此,整个苦蕴最终走向止息。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