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圆慈法师:念佛法门与大势至念佛圆通章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6日
来源:   作者:圆慈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圆慈法师:念佛法门与大势至念佛圆通章

 

  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国土,乃释尊“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有情,依斯径登不退。”此一法门之殊胜,历代诸师,赞叹备至。尤以永明大师称?“万修万人去。”益大师则谓“收机最广,下手最易。”又叹为“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过去的祖师大德们,修此法门而现前见佛报尽生西者,史不绝书。我国大乘八宗,最能普遍社会深入人心者,亦惟净土。这是有其必然的道理的。所以,有人人弥陀佛,家家观世音的说法。

  自晚清以来,外道猖獗,邪说横行,大大的影响了我国人心。而原在社会上广泛代表佛教的净土宗,随之发生叁种障缘,而大受打击。叁种障缘是:一、不信。二、信而存疑。叁、迷信。第一不信者,为外道邪见之徒;诬念佛拜佛为迷信,为拜偶像。故毁寺兴学,侵夺庙产之恶行,屡见不鲜。致多数优秀青年,相率走入外道邪说之门,而扼杀了佛教新生的原素。第二信而存疑者,则不仅教外人士为然,即教内学者亦且有之。归纳约有以下数类:

  1、稍具文字知识者,以为念佛法门太浅,只是老太婆的佛法,不能接引上根奇特之士。

  2、怀疑念佛法门太简单,太容易。谓佛法如大海,以上智之士,穷毕生之力,尚难窥其涯际。只是一句阿弥陀佛,即能究竟成办,似无此理。

  3、有谓求生西方,乃逃避现实的弱者。只图自利,似与以普度众生为宗旨的大乘佛法不相应。

  4、有谓念佛法门最大的成就,止于生西,而不能现生开悟。不如其他法门之现生求悟,为直截了当。第叁迷信者,一味的,虔诚的,“念佛、拜佛”。但他的“念、拜”的目的,是求人天福报。根本不明佛教的教义。不知道甚么是“了生死”。更不知道甚么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了。以佛法来讲,就是“颠倒”,颠倒就是“迷信”。以这种迷信之心来念佛,不过种些善根而已,与佛陀悲愍度生之本怀,相去太远了。

  以上叁种障缘,除外道邪说之因素外,在佛教自身,亦有其应负的责任。

  一、道德学行兼备的大法师们,不肯深入社会基层去弘扬佛法。致一般国民乃至初机信众,对佛法尤其念佛法门的义理和行事,茫无所知。才发生误解和歧见,而易受外道邪说之蛊惑。

  二、念佛方法,既觉笼统又嫌分歧。这种矛盾现象,实在是普遍的存在着。本来佛说阿弥陀经,仅示“执持名号”。至于“执持”的方法如何?则经无明文。历代祖师们,见仁见智,各订各的“执持方法”。皆有其得力处,亦皆有其成就。惟于后世学者,则有契机或不契机。致念佛人难获实际利益。甚至念了几十年,还不能与佛法相应。求其最简单易行而普契群机者,则莫过《楞严经》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一法了!可谓法门中之法门,开示中之开示。然而“六根”怎样“摄”法?又成问题了!竟使学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上述这些疑难,都是事实。例如“信而存疑”那几种罪过,如不急予解答,彻底纠正,则信心无从生起。信心不生,即无从发愿;修行就更谈不到了。尤其为求人天福报而念佛的迷信者,更可怜了!

  常随佛学发心念佛

  一般的念佛道场多会打念佛期,学净土的人本来天天念佛,为什么还要打念佛七呢?这有两个意义:一为纪念阿弥陀佛诞辰。一为加行精进,要在这七天里克期取证。所以多数念佛道场定在农历十一月十一日起七,至十七日弥陀诞辰圆满。

  谈到阿弥陀佛诞辰,大家不免要发生疑问:像释迦牟尼佛生在我们娑婆世界,他的生灭日期,是有考据的;阿弥陀佛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受生,而且成佛已有十劫了,怎?知道他老人家十一月十七日诞生的呢?这是有段公案的,十一月十七日原是永明延寿禅师的生日,为甚么把延寿禅师的生日当作弥陀的生日呢?

  延寿禅师生于五代末叶,深受吴越王钱的礼敬。一日,王欲设斋供僧,问师现代有无高僧?师答:“高僧太多了,惜无人识得,长耳和尚即是定光佛再来,你若能供养他,必得大福报”。原来长耳和尚不修篇幅,韬光同尘,衲衣敝垢,踯躅街头;因两耳甚长,大家都叫他长耳和尚。王闻言,生大欢喜,即备盛筵延长耳和尚居最上座,长耳和尚询悉原委,即说:“弥陀饶舌”,就座后即圆寂了!钱王忆长耳和尚言,悟知延寿禅师是弥陀再来,迅即赶往延寿禅师道场永明寺,刚到,延寿禅师亦已坐化去了!佛教规矩,必至化缘届满,方可说出来历,说明后应即离去。因此,确知寿师即弥陀化身。所以后人就以寿禅师的生日当作弥陀诞辰了!这就是打佛七的因缘和弥陀诞辰的公案。

  念佛法门有五部经,即:《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和《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之一章。《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第二十四,即大势至菩萨根大圆通。根大圆通之意义,本文后段再释。所谓二十五者,即:眼、鼻、舌、身、意五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及最后耳根,共为二十五法,即是二十五圆通。但此耳根圆通,应在阿那律陀尊者眼根圆通之后;因此经当机阿难尊者,于大?众中为多闻第一之人,欲令彼易入而易行故,乃俟二十四圣略陈圆通之后,即由观世音菩萨广陈耳根修证法门,以示阿难入门下手工夫。

  若按观音,本是古佛,号正法明如来,现为观世音菩萨。此二十五大士,各说一法,答佛所问,由一法通达其他二十四法,乃至一切诸法,无不通达,故二十五位,皆称圆通。如火头金刚云:“我过去贪欲心重,值空王佛,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光。”是以由火大悟入。又如持地菩萨云:“我过去于普光如来时,专修平地苦行,为人修桥铺路。后值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是以由地大悟入。大势至菩萨根大圆通,按二十五法次序,应在第二十叁位;今在第二十四位者,正显菩萨念佛圆通,微妙甚深,已与第二十五观音大士耳根圆通,不相上下,故由二十叁位,超列二十四位。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世尊,命文殊菩萨抉择圆通;文殊选此耳根,其目的在对阿难当机说法。因阿难常乐多闻,而不知返闻闻自性,故不免受摩登伽淫女所摄;今欲得成菩提,不必改弦易辙,正好就路还家。“日日向东走,回头便是西;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乃所谓觉性本周遍,无内亦无外。但能一念回光,立地圆成,可转邪境而为佛境,何为彼所摄耶。文殊为对阿难之机,故选耳根圆通。

  若对今人说法,则势至念佛圆通,最为契机。何以故?因今末法众生,根性钝劣,不能圆悟自性,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是故世尊于大集经中,叁千年前,早经道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惟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今按势至圆通,纯是念佛法门,正合我们时机;假如来之果觉,显自性之圆通。若由耳根悟入,利根行人,方能修习;钝根行人,不能得益;惟此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上上根莫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若按理体而言,九界众生,昔在弥陀果觉心中;若据事相而论,四土九品,高下虽殊,究竟同归净土,一也。是以上至文殊、普贤、马鸣、龙树、远公、智者、永明、莲池,诸大菩萨,诸大祖师,悉皆念佛,发愿求生极乐;下至愚夫愚妇,五逆十恶,乃至猿猴猩猩、鹦鹉八哥,若肯发心念佛,求生极乐,亦能带业往生,临命终时,瑞相昭着,载诸典籍,难尽数述。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跋致。”梵语阿跋致,此云:“永不退转”。所有一切念佛?生,生到西方,则永不退转,一生成佛,直至圆满佛果而后已。故知势至念佛圆通,成就之速,圆顿直捷,等于观音耳根圆通,无少相殊;而摄机之普,或且过之。何以故?耳根圆通,但摄利根;念佛圆通,叁根普摄,利钝全收。《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文字简短,容易念诵记忆。文字虽短而意思周详,教、行、理具备。大家能把它背熟了,再了解它的意思;然后行解相应,必能获得大利益。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体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叁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叁摩地,斯为第一。”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叁昧。”

  本段经文显示,共修共同礼佛和意念佛在世时的诸圣因缘和教导,回味佛的教法,可以帮助后学进步,如大势至法王子等所为。

  佛子即应学佛

  大势至菩萨,最初也是薄地凡夫,因发心学佛,才能与佛无量光乃至超日月光相遇,得到念佛叁昧。我们也是佛弟子呀!要以同学伴侣菩萨作榜样,学佛念佛;发心要得到念佛叁昧,才不愧作一个佛弟子。

  要知道佛也是修习成功的,古人云:“无天生的释迦,无自然的弥陀。”释尊成就佛果,是经过多少难行苦行才证得来的,并不是什么天哪、神哪给他的。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人生问题,了生死。了生死的法门很多,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能了生死。而在这么多的法门中,要以念佛法门为最容易最稳当。其他法门,修起来都很难,且人的寿命有限,还没有修好呢,已到寿尽命终了。来生如何,殊难逆料。所以还是选择最简单最稳当的法门为妙。大势至菩萨给我们作证明人,他生到极乐净土,位居西方叁圣之一,就是念佛的成果。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因娑婆世界打闲岔的事情太多,很难达到了生死的目的。你们在家居士们,固然有许许多多的事务纠缠;就是出家人也得为他的衣、食、住等等来打闲岔。西方极乐世界,是依弥陀的愿力成就的,衣食现成,不要我们操心,要了生死容易得很。所以要求生西方。因为有殊胜的因缘条件。

  学念佛求生西方。大势至菩萨就是遵照超日月光佛教他的念佛法门,由念佛而生西方的。有人说:念佛法门是接引下根的!好啦!算你根基高,还高过大势至菩萨吗?菩萨还遵从佛的教诲念佛咧!我们怎可不遵佛的教训呢?!

  我们随着佛学,不是死后才得到利益,只要你学佛,马上就得到利益。现在人的通病是终日忙碌,请问他们忙些什么?为谁忙?都是为别人忙啊!并非有忙到自己的事情。几十年辛苦为别人,我少年的时候,父母为我很忙,他们辛苦不为自己的安逸,为子女忙着挣钱嫁取,房子车子电器,学费等。他们是伟大的父母,但是,他们使我占有的是什么呢?不是妻子房屋等,而是学识和正确的人生观,这是我享受的,不会失去。近年来,父母才开始念佛为自己打算。

  像你们来参加共修营,听法念佛,坐下来静心念佛,这才是为自己呢!将来念佛功成,生到西方,那是你的真正收获,真正归宿,也是真正为你自己。

  我们共修营,有老有少,都是有大善根的人。应当珍重你的善根,好好学佛,勿以年少可待因循犹豫。要发道心念佛,念一声佛,功德无量,法乐无量。

  2、不修净土莫谤净土

  大势至菩萨遵奉超日月光佛的教诲,一心一意的念佛,就成功了。我们应当照样学,听了就信,信了就念。

  不知道念佛的人不念佛,不能怪他。有些学佛的人,对于理论好像他很明白,但不信念佛法门,不念佛还毁谤念佛。因念佛在各种法中是最简最易的法门,会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即得。唉!就因太简易的缘故,反而招人怀疑。至于繁难的法门固然很多,可是你修好修不好呢?中国佛教都是大乘佛法,所谓大乘者,以利他?主。凡是一个修行法门,不但自己修,还要教他人修。倘若自己尚修不好,怎能教好他人?结果糊涂一世,辜负自己,辜负众生,亦辜负佛恩。念佛法门即无此种顾虑。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能入道,皆能了生死。但能相应根机才是妙法,所以说:“法无高下,应机者妙”。譬如医师用药治病,药有贵有贱,不对症者,虽珍品不能愈疾,甚且有害。古人云:“药无贵贱,对症者良”。学佛选择法门,亦复如是。甚么是妙法呢?

  释尊预言:“一万二千年后,经典被魔毁尽,那时无人信佛,亦无人印经了,独有《无量寿经》多传一百年”。可知到了末法时代,唯有念佛法门尚能应机。佛预计如此,再看看我国佛教兴衰情形如何?当盛唐时代,乃佛教鼎盛时期,大乘八宗次第兴起。这八宗修行的方法各有不同,而其目的则无二致。譬如我们要到北京去,四面八方道路很多,任走那条路,都能到达北京,路尽管多,而北京只有一个。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即是此意。任何宗派,都有了生死的方法,但佛教不是光谈理论,最贵实践。晚唐以后,名义虽有八宗,而除禅净两宗尚能勉维门庭外,其余各宗,皆已逐渐消沉了!到了今日,禅宗亦仅存名义,且在继续衰落中;实际只有净土一宗了。这是甚么缘故呢?就是因为那些宗派,理论高深,修法繁难,一般根器不易领纳的缘故。这是今日状况。有人批评:中国佛教只有戒杀、放生、吃素、念佛八个字而已,此外已无佛法了。这个批评,是慨叹中国佛教没落的现象,想把各宗都宏扬起来才好。是的!我们虽学净土,绝不反对而且希望其他各宗都兴盛起来。人的根机不同,如八宗能同时宏扬,而同时摄受多种根机的人,那多好呢!但是我们不同意先来毁灭净土宗。

  现在我们来研究研究“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这八个字的价值。这八个字的确是佛法,而且是佛教的成绩,也是佛教的精华。大家都知道,佛法最重修行,甚么叫修行?就是修正罪恶的行为。杀生即是最大的罪恶行为!众生皆有求生欲,被杀是何等痛苦!而竟忍心杀之,是身、口、意叁业俱恶,与佛的慈悲本怀恰好相反。造此恶业,必堕地狱,焉能成佛!我们奉劝佛弟子,第一步便要消极的“戒杀”。进一步就要积极的“放生”。自己既能不杀,则见众生被杀而起悲心,用种种方便免其被杀之苦。再进一步讲到“吃素”,家庭状况不同,吃素或不易普遍做到,自己不杀生,到市场去买所谓叁净肉,固然可以,但是不究竟。自己不造杀业,叫别人造杀业而自己吃肉,合理吗?所以不吃众生肉才是彻底的戒杀咧!戒杀、放生、吃素叁善业是前方便,还不能了生死,断业才能了生死呢!末法时代,众生业重难断,唯有“念佛”一法,不待断业,可以带业往生。前叁善都是助行,念佛才是正行。或问:只是念佛即可了生死,又何必戒杀、放生、吃素呢?须知带业往生,只许带旧业,而不准带新业。你一面念佛,一面造恶业,那你一定不能生西,这要请大家特别警惕!怎?说这八个字是佛教的成绩呢?佛教传入中国历时近两千年,经若干祖师大善知识宏扬的结果,就是这八个字普遍社会深入人心,而且现在佛教也就剩了这八个字,不是佛教的成绩吗!不是很值得庆幸的吗!怎么说是佛教的精华呢?中国的大乘佛教,无论那宗那派,所持的法门尽管不同,但绝没有劝人杀生吃肉的,这是各宗的共同点,传承至今,而且还要继续维持下去,不是佛教的精华吗?!再谈各宗繁难的法门,高深是够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修证的。唯有念佛法门,自己能修,也能教人修,人人都能修。许多法门都已消沉下去了,独有这个法门尚能普遍宏扬。不也是佛教的成绩和精华吗?

  有一次,我到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去做客,我问这专家对佛教的看法如何!他说,佛教应该继续高举和平的大旗;佛教被社会认可的形象应该保存。

  有人认为念佛法门太浅,是老太婆的佛法,应该打倒。这更是造口业!普贤、大势至那样等觉大菩萨,也是老太婆吗?也应该打倒吗?再说老太婆也是众生啊!怎?就应该打倒呢?大乘八宗,现只剩这一宗还能维持佛法于不坠。犹如暗夜只此一盏灯了,你还嫌它不亮要打倒它;若果真把它打倒了!那么佛法不就整个完了吗?!前面讲过,“法无高下,应机者妙。”学佛是要了生死的,能了生死即是妙法。老太婆能修老太婆了生死,你不修还在那里造口业,无论你有多大学问,一样掉到苦海里边去。   法门很多,都能了生死,你尽可任意选择,不一定要你念佛。你念佛不念佛是你自己的事,但是不要讥谤念佛法门,免造口业。

  承佛慈教应当念佛

  现在讲我们应当念佛的道理。大势至菩萨就是从一个念佛法门证入无生法忍。我们虽然生在末法时代,但是也闻知念佛法门了,比大势至菩萨略无逊色。你如果深信念佛能了生死,专心一志的念去,到了报尽命终时,则屈伸臂顷弹指之间,即生到西方去了。念佛须有善根,善根植在前世。我们都是有善根的人,否则不能出家。居士们也有善根,但为家事纠缠,不能专心念佛,可以原谅;不知道佛法的人不念佛,更可以原谅。我们既已闻知佛法而又出了家的人,再不能认真修行念佛,怎能了生死?怎能度?生?怎能对得起释迦弥陀呢?

  人们批评中国佛教只剩戒杀放生吃素念佛八个字,是慨叹中国佛教衰落的现象,中国佛教衰落是事实,但不是这八个字的罪过,是重行不重解无人讲说的缘故。禅净两宗都是如此。例如戒杀放生吃素,乃世间善法,并非佛教特有的戒条。外道亦多有持此戒者,即邪教如一贯道亦持此戒。据说过去台湾一些老佛教徒甚至还有出家人,都迷信一贯道去了!说起来真是佛教的耻辱!这就是少人讲说,那些人不懂佛教的义理,所以不辨邪正,而朝秦暮楚了。念佛亦复如是,先前还有半通半不通的,后来简直不懂念佛的道理了。类如“不修今生修来世”这那是念佛的本意!不是颠倒吗?还有些老太婆预烧纸钱,储备冥用,你看这颠到那里去了!可是,这怪不得他们,因?他们不懂啊!其他宗派倒是有人在那儿讲讲说说的,但又陈义过高,像八不中道,圆顿止观等等,也只是讲讲说说而已。一般知识的人,听就听不懂,那还谈得上修!不能修,不还是等于零。净土宗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为甚么人讥为老太婆的佛法呢?就是因为没有人讲说,只有老太婆们在那里念嘛!若果有人讲说,一样的摄受知识份子,以他原有的聪明智慧,学问经验,再加念佛的功力,岂不事半而功倍?!

  我们发心宏扬净土,要行解并重。光说不行,大法师也不如老太婆。要自信我们有大善根,接受了释尊大慈大悲教我们的念佛法门,就应当向大势至菩萨看齐,认真的修,认真的念,自利利他。

  让我们好好的念佛吧!

  刊载于《澳门佛教》32期

---------------------------------------------------------------------------------------------------------

更多圆慈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