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法师:都市茅棚 226、置身于正道
226、置身于正道
“置身于正道”:致力于正道的品行修养,自修善德。
大乘佛教的正道即是“中道”。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大智度论》云:“常是一边,断是一边,离是两边行中道。” 天台宗立空、假、中三谛说,而以实相为中道。认为一切诸法是超越空、假而绝对,其本体非为言说思虑的对象,此称中谛。智者大师云:“中以不二为义,道以能通为名,不执常断二见,远离空有两边。是为中道。”
佛陀主张中道,反对两个极端:即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五欲的享受。欲乐的生活对修道无益,当然要避免。但是热衷于苦行折磨的生活,也没有多大的必要。因为修行的终极目标是解脱,而非受苦受难。佛陀曾经告诫一位修苦行而不能解脱的弟子说:“你从前是弹琴的乐师,你的琴弦拉得太紧的时候,不是有声高音绝而弦断的现象吗?你的琴弦太松的时候,不是有声低音弛而无声的情形吗?只有你在琴弦不紧不松时,弹出的声音最佳,音韵最美。出家修道正像你在家弹琴一样,在不紧不松、不缓不急的中道上用功,才会获得解脱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道则是中庸之道,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界。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修养所达到的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从个人修养,到治国安邦,以至稳定社会秩序,都具有普遍意义。其具体实施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允执厥中”,反对“过犹不及”。《中庸》对孔子“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的论述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它认为,中庸具有至高无上的功能和作用,按照这个方法处理一切事物一切问题,即可达到“致中和”的地步。
我们通过几则故事来了解孔子的中庸思想:
1、《吕氏春秋》“子贡赎人”的故事:
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将其赎回来,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花费的金钱。子贡是富豪,有一次从外国赎回了一些人,不领取公款,遭到孔子的批评。因为普通人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子贡的“高风亮节”实质上破坏了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更严重的是,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因为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
2、《孔子家语》“大舜何冠”的故事:
鲁哀公问孔子说:“以前,舜王戴什么样的帽子呢?”
孔子没有回答,哀公便问道:“寡人向您请教,您为何不说话呢?”
孔子作礼答道:“君上提的问题,并不是将大的方面放前面,臣正考虑如何回答。”
哀公很奇怪:“大的方面是什么呢?”
孔子说:“舜帝做君王的时候,其政爱惜民众,不忍刑戮杀害。在任命官吏上,选举贤能。他的德行犹如天之高,地之厚,而又宁静谦虚;教化如四时,使万物生长。所以四海接受舜帝的教化,即使传至边远的少数民族也畅行无阻。凤凰和麒麟等瑞兽出现在境内,连鸟兽也驯服于他的威德。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他好生啊!君上舍掉这些大的方面,却只问舜王戴什么帽子,臣因此才没及时回答。”
3、《史记》“不拘形式”的故事:
孔子经过蒲地去卫国都城。当地有公叔氏发动叛乱,阻止孔子去卫,怕对自己不利。于是孔子和他们立下盟誓,离开蒲以后不去卫。结果才出东门,孔子就下令车子向卫驰去。子贡疑惑地问:“这不是背盟了吗?”孔子淡然一笑:“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用现代法律的概念来说,就是在不能表达本人真实意志的情况下签订的文书不具法律效力。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