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来源:   作者:求那跋陀罗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第五诵道品第一

  (六○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如是比丘,于此四念处修习满足,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应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离四念处者,则离如实圣法;离如实圣法者,则离圣道;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离甘露法者,不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

  “若比丘不离四念处者,得不离圣如实法;不离圣如实者,则不离圣道;不离圣道者,则不离甘露法;不离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人解脱众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念处集、四念处没,谛听善思。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如是随身集观住,随身灭观住,随身集灭观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永无所取。如是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如是随集法观受住,随灭法观受住,随集灭法观受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都无所取。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随集法观心住,随灭法观心住,随集灭法观心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随集法观法住,随灭法观法住,随集灭法观法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是名四念处集、四念处没。”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修四念处,谛听善思。云何修四念处?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知正念,调伏世间忧悲;外身、内外身观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如是受、心、法,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过去、未来修四念处,亦如是说。

  (六一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善法聚、不善法聚。云何善法聚?所谓四念处,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满净聚者,所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云何不善聚?不善聚者,所谓五盖,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逸满不善聚者,所谓五盖。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一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人执持四种强弓,大力方便射多罗树影,疾过无碍。如是如来四种声闻,增上方便,利根智慧,尽百年寿,于如来所百年说法教授,唯除食息、补泻、睡眠,中间常说、常听,智慧明利,于如来所说尽底受持,无诸障碍,于如来所不加再问。如来说法无有终极,听法尽寿百岁命终,如来说法犹不能尽。当知如来所说无量无边,名、句、味身亦复无量,无有终极,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念处,受、心、法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切四念处经,皆以此总句,所谓:“是故比丘,于四念处修习,起增上欲,精勤方便,正念正智,应当学。”

  (六一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不善聚、善聚。何等为不善聚?谓三不善根,是名正说。所以者何?纯不善积聚者,谓三不善根。云何为三?谓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

  “云何为善聚?谓四念处。所以者何?纯善满具者,谓四念处,是名善说。云何为四?谓身念处,受、心、法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三不善根,如是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三想,欲想、恚想、害想;三觉,欲觉、恚觉、害觉;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一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所说大丈夫,云何名大丈夫、非大丈夫?”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能问如来大丈夫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彼身身观念住已,心不离欲,不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非为大丈夫。所以者何?心不解脱故。若比丘受、心、法法观念住,心不离欲,不得解脱,尽诸有漏,我不说彼为大丈夫。所以者何?心不解脱故。

  “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心得离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脱故。若受、心、法法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已,心离贪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所以者何?心解脱故。是名比丘大丈夫,及非大丈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六一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于路中思惟:“我今先至比丘尼寺。”即往比丘尼寺。

  诸比丘尼遥见尊者阿难来,疾敷床座,请令就座。时诸比丘尼礼尊者阿难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我等诸比丘尼,修四念处系心住,自知前后升降。”

  尊者阿难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当如汝等所说而学。凡修习四念处,善系心住者,应如是知前后升降。”

  时尊者阿难为诸比丘尼种种说法,种种说法已,从座起去。

  尔时尊者阿难于舍卫城中乞食还,举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比丘尼所说具白世尊。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学四念处,善系心住,知前后升降。所以者何?心于外求,然后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若比丘于身身观念住,于彼身身观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则猗息;身猗息已,则受身乐;受身乐已,其心则定。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我于此义,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舍念乐住;乐住已,如实知。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一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痴、不辩、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后退减,自生障碍。譬如厨士愚痴、不辩、不善巧便调和众味,奉养尊主,酸、咸、酢、淡不适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咸、酢、淡,众味之和。不能亲侍尊主左右,伺其所须,听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调和众味,以奉尊主。若不适其意,尊主不悦,不悦故不蒙爵赏,亦不爱念。愚痴比丘亦复如是,不辩不善,于身身观住,不能除断上烦恼,不能摄取其心,亦复不得内心寂静,不得胜妙正念正知,亦复不得四种增上心法现法乐住、本所未得安隐涅槃。是名比丘愚痴、不辩、不善,不能善摄内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碍。

  “若有比丘黠慧、才辩、善巧方便,取内心已,然后取于外相,彼于后时终不退减,自生障碍。譬如厨士黠慧、聪辩、善巧方便,供养尊主,能调众味,酸、咸、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众味以应其心,听其尊主所欲之味,数以奉之。尊主悦已,必得爵禄、爱念、信重。如是黠慧厨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复如是,身身观念住,断上烦恼,善摄其心,内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上心法现法乐住,得所未得安隐涅槃。是名比丘黠慧、辩才、善巧方便,取内心相,摄持外相,终无退减,自生障碍。受、心、法观,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一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一鸟名曰罗婆,为鹰所捉,飞腾虚空。于空鸣唤言:‘我不自觉,忽遭此难。我坐舍离父母境界而游他处,故遭此难。如何今日为他所困,不得自在!’鹰语罗婆:‘汝当何处自有境界而得自在?’罗婆答言:‘我于田耕垄中自有境界,足免诸难,是为我家父母境界。’鹰于罗婆起骄慢言:‘放汝令去,还耕垄中,能得脱以不?’于是罗婆得脱鹰爪,还到耕垄大块之下,安住止处,然后于块上欲与鹰斗。鹰则大怒:‘彼是小鸟,敢与我斗?’瞋恚极盛,迅飞直搏。于是罗婆入于块下。鹰鸟飞势,臆冲坚块,碎身即死。时罗婆鸟深伏块下,仰说偈言:

  ‘鹰鸟用力来,罗婆依自界,

  乘瞋猛盛力,致祸碎其身。

  我具足通达,依于自境界,

  伏怨心随喜,自观欣其力。

  设汝有凶愚,百千龙象力,

  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

  观我智殊胜,摧灭于苍鹰。’

  “如是比丘,如彼鹰鸟愚痴,自舍所亲父母境界,游于他处,致斯灾患。汝等比丘亦应如是,于自境界所行之处,应善守持,离他境界,应当学。

  “比丘,他处他境界者,谓五欲境界:眼见可意爱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可意爱念妙触,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处他境界。比丘,自处父母境界者,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是故比丘,于自行处父母境界而自游行,远离他处他境界,应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一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四念处多修习,当得四果、四种福利。云何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一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于私伽陀聚落北身恕林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缘幢伎师,肩上竖幢,语弟子言:‘汝等于幢上,下向护我,我亦护汝,迭相护持,游行嬉戏,多得财利。’时伎弟子语伎师言:‘不如所言,但当各各自爱护,游行嬉戏,多得财利,身得无为安隐而下。’伎师答言:‘如汝所言,各自爱护。然其此义亦如我说,己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心自亲近,修习随护作证,是名自护、护他。云何护他自护?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护者修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大雪山中寒冰险处,尚无猿猴,况复有人?或复有山,猿猴所居,而无有人。或复有山,人兽共居。于猿猴行处,猎师以黐胶涂其草上。有黠猿猴,远避而去。愚痴猿猴,不能远避,以手小触,即胶其手;复以二手欲解求脱,即胶二手;以足求解,复胶其足;以口啮草,辄复胶口;五处同胶,联卷卧地。猎师既至,即以杖贯,担负而去。比丘当知,愚痴猿猴舍自境界父母居处,游他境界,致斯苦恼。

  “如是比丘,愚痴凡夫依聚落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不善护身,不守根门,眼见色已则生染著,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皆生染著。愚痴比丘内根、外境被五缚已,随魔所欲。是故比丘,当如是学,于自所行处父母境界依止而住,莫随他处他境界行。云何比丘自所行处父母境界?谓四念处,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二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诸年少比丘,当云何教授?云何为其说法?”

  佛告阿难:“此诸年少比丘,当以四念处教令修习。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于心,乃至知身。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乃至知法。

  “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学地者,未得进上,志求安隐涅槃时,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乃至于法远离。若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当于彼时,亦修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乃至于法得远离。”

  时尊者阿难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六二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跋祇人间游行,到鞞舍离国庵罗园中住。

  尔时庵罗女闻世尊跋祇人间游行,至庵罗园中住,即自庄严,乘车出鞞舍离城,诣世尊所,恭敬供养。诣庵罗园门,下车步进,遥见世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

  世尊遥见庵罗女来,语诸比丘:“汝等比丘,勤摄心住,正念正智。今庵罗女来,是故诫汝。云何为比丘勤摄心住?若比丘已生恶不善法当断,生欲方便,精进摄心;未生恶不善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习增满,生欲方便,精勤摄心,是名比丘勤摄心住。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云何正念?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念。是故汝等勤摄其心,正智正念,今庵罗女来,是故诫汝。”

  时庵罗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却住一面。

  尔时世尊为庵罗女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而住。

  尔时庵罗女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愿世尊与诸大众,明日受我请中食。”

  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庵罗女知世尊默然受请已,稽首礼足,还归自家,设种种食,布置床座。晨朝遣使,白佛时到。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诣庵罗女舍,就座而坐。时庵罗女手自供养种种饮食。食讫,澡漱、洗钵竟,时庵罗女持一小床坐于佛前,听佛说法。

  尔时世尊为庵罗女说随喜偈:

  “施者人爱念,多众所随从,

  名称日增高,远近皆悉闻。

  处众常和雅,离悭无所畏,

  是故智慧施,断悭永无余。

  上生忉利天,长夜受快乐,

  尽寿常修德,娱乐难陀园,

  百种诸天乐,五欲悦其心。

  彼于此人间,闻佛所说法,

  为善逝弟子,乐彼受化生。”

  尔时世尊为庵罗女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六二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间诸美色,世间美色者,能令多人集聚观看者不?”

  诸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若世间美色,世间美色者,又能种种歌舞伎乐,复极令多众聚集看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若有世间美色,世间美色者,在于一处,作种种歌舞伎乐戏笑,复有大众云集一处。若有士夫不愚不痴,乐乐背苦,贪生畏死。有人语言:‘士夫,汝当持满油钵,于世间美色者所,及大众中过。使一能杀人者拔刀随汝,若失一滴油者,辄当断汝命。’云何比丘,彼持油钵士夫,能不念油钵,不念杀人者,观彼伎女及大众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世尊,彼士夫自见其后有拔刀者,常作是念:‘我若落油一滴,彼拔刀者当截我头。’唯一其心,系念油钵,于世间美色及大众中,徐步而过,不敢顾眄。”

  “如是比丘,若有沙门、婆罗门,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善摄一切心法,住于身念处者,则是我弟子,随我教者。云何为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摄持一切心法,住身念处?如是比丘,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复如是。是名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善摄心法,住四念处。”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专心正念,护持油钵,

  自心随护,未曾至方。

  甚难得过,胜妙微细,

  诸佛所说,言教利剑,

  当一其心,专精护持。

  非彼凡人,放逸之事,

  能入如是,不放逸教。”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二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郁低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如上广说,乃至不受后有。”

  佛告郁低迦:“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但于我所说法,不悦我心,彼所事业亦不成就,虽随我后而不得利,反生障碍。”

  郁低迦白佛:“世尊所说,我则能令世尊心悦,自业成就,不生障碍。唯愿世尊为我说法,我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如上广说,乃至不受后有。”如是第二、第三请。

  尔时世尊告郁低迦:“汝当先净其初业,然后修习梵行。”

  郁低迦白佛:“我今云何净其初业,修习梵行?”

  佛告郁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何等为四?内身身观念住,专精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广说。”

  时郁低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时郁低迦闻佛教授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不受后有。

  如郁低迦所问,如是异比丘所问,亦如上说。

  (六二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名婆醯迦,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为我说法。”

  如前《郁低迦修多罗》广说,差别者:“如是婆醯迦比丘,初业清净,身身观念住者,超越诸魔;受、心、法法观念住者,超越诸魔。”

  时婆醯迦比丘闻佛说法教诫已,欢喜随喜,作礼而去。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不受后有。

  (六二六)

  第二经亦如上说,差别者:“如是比丘,超越生死。”

  (六二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住于学地,未得上进安隐涅槃,而方便求。是圣弟子当云何于正法律修习多修习,得尽诸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阿那律:“若圣弟子住于学地,未得上进安隐涅槃,而方便求。彼于尔时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圣弟子多修习已,得尽诸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六二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时尊者优陀夷、尊者阿难陀,亦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尊者优陀夷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语尊者阿难:“如来、应供、等正觉所知所见,为诸比丘说圣戒,令不断、不缺、不择、不离、不戒取、善究竟、善持,智者所叹、所不憎恶。何故如来、应、等正觉所见,为诸比丘说圣戒,不断、不缺,乃至智者所叹、所不憎恶?”

  尊者阿难语优陀夷:“为修四念处故。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六二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尊者阿难、尊者跋陀罗亦在彼住。

  时尊者跋陀罗问尊者阿难言:“颇有法修习多修习,得不退转耶?”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有法修习多修习,能令行者得不退转,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说已,各还本处。

  (六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尊者阿难、尊者跋陀罗亦在彼住。

  时尊者跋陀罗问尊者阿难:“颇有法修习多修习,令不净众生而得清净,转增光泽耶?”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有法修习多修习,能令不净众生而得清净,转增光泽,谓四念处: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六三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尊者阿难、尊者跋陀罗亦在彼住。

  时尊者跋陀罗问尊者阿难:“颇有法修习多修习,能令未度彼岸众生得度彼岸?”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有法修习多修习,能令未度彼岸众生得度彼岸,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六三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尊者阿难、尊者跋陀罗亦在彼住。

  尊者跋陀罗问尊者阿难:“颇有法修习多修习,得阿罗汉?”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有法修习多修习,而得阿罗汉,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六三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说一切法,一切法者,谓四念处,是名正说。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三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名贤圣出离。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出离,如是正尽苦、究竟苦边、得大果、得大福利、得甘露法、究竟甘露、甘露法作证,如上广说。

  (六三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净众生令增光泽。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净众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说。

  (六三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修四念处。何等为修四念处?若比丘,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兴于世,演说正法,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显示。

  “若族姓子、族姓女,从佛闻法,得净信心,如是修学。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烦恼结缚,乐居空闲,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尽于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我当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钱财亲属,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护口四过,正命清净,习贤圣戒,守诸根门,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令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住智正智。

  “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正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断世瞋恚、睡眠、掉悔、疑盖,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盖,净除瞋恚、睡眠、掉悔、疑盖。断除五盖恼,心慧力羸诸障碍分,不趣涅槃者。是故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三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四念处。”如上广说,差别者:“乃至如是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衣钵随身,如鸟两翼。如是学戒成就,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三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摩竭提那罗聚落,疾病涅槃。纯陀沙弥瞻视供养。

  尔时尊者舍利弗因病涅槃。时纯陀沙弥供养尊者舍利弗已,取余舍利,担持衣钵,到王舍城。举衣钵,洗足已,诣尊者阿难所,礼尊者阿难足已,却住一面,白尊者阿难:“尊者当知,我和尚尊者舍利弗已涅槃,我持舍利及衣钵来。”

  于是尊者阿难闻纯陀沙弥语已,往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今举体离解,四方易韵,持辩闭塞。纯陀沙弥来语我言:‘和尚舍利弗已涅槃,持余舍利及衣钵来。’”

  佛言:“云何阿难,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槃耶?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涅槃耶?”

  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阿难:“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觉所说,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涅槃耶?”

  阿难白佛:“不也,世尊。虽不持所受戒身,乃至道品法而涅槃,然尊者舍利弗持戒多闻,少欲知足,常行远离,精勤方便,摄念安住,一心正受;捷疾智慧、深利智慧、超出智慧、分别智慧、大智慧、广智慧、甚深智慧、无等智慧,智宝成就;能视、能教、能照、能喜舍、能赞叹,为众说法。是故世尊,我为法故,为受法者故,愁忧苦恼。”

  佛告阿难:“汝莫愁忧苦恼。所以者何?若生、若起、若作,有为败坏之法,何得不坏?欲令不坏者,无有是处。我先已说,一切所爱念种种诸物,适意之事,一切皆是乖离之法,不可常保。譬如大树,根茎、枝叶、花果茂盛,大枝先折。如大宝山,大岩先崩。如是如来大众眷属,其大声闻先般涅槃。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于彼方我则无事,然其彼方,我则不空,以有舍利弗故。我先已说故,汝今阿难,如我先说,所可爱念种种适意之事,皆是别离之法,是故汝今莫大愁毒。阿难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是故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阿难白佛:“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不异洲不异依?”

  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处,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洲依。”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三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偷罗国跋陀罗河侧伞盖庵罗树林中。尊者舍利弗、目揵连涅槃未久。

  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观察众会已,告诸比丘:“我观大众,见已虚空,以舍利弗、大目揵连般涅槃故。我声闻唯此二人,善能说法,教诫教授,辩说满足。有二种财,钱财及法财。钱财者,从世人求。法财者,从舍利弗、大目揵连求。如来已离世财及法财。

  “汝等莫以舍利弗、目揵连涅槃故,愁忧苦恼。譬如大树,根茎、枝叶、花果茂盛,大枝先折。亦如宝山,大岩先崩。如是如来大众之中,舍利弗、目揵连二大声闻先般涅槃。是故比丘,汝等勿生愁忧苦恼。何有生法、起法、作法、为法、坏败之法,而不磨灭?欲令不坏,无有是处。

  “我先已说,一切可爱之物,皆归离散。我今不久,亦当过去。是故汝等当知,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