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雪歌仁波切:广论毘钵舍那(一)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3日
来源:   作者:雪歌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雪歌仁波切:广论毘钵舍那(一)

 

  广论毘钵舍那《一》

  讲授: 雪歌仁波切  翻译:张福成老师 2009-07-10

  今天这一堂课我会透过翻译来讲述,因为「毘钵舍那」的意义深澳,所以解释用词一定要非常正确精准,而且经典原本的用词也非常难,所以我没办法直接用中文讲解,因此沿用之前在四讲修佛学会的讲述方式,请张老师帮忙翻译为中文,如此用词会比较准确。

  (一)说明必学「毘钵舍那」的理由

  1. 第一个理由-------使修学完整不偏

  就《道次第广论》的学习者而言,特别是现在我们学习到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师)如百炼纯金的圣教传承的机会,真的是非常殊胜难得。尤其是现在我们都得到了暇满人身,这更是非常殊胜珍贵的。我们已得此暇满人身,而且现在又有机会学习到至尊大主《道次第广论》的教法,将来要再进一步去学习《密咒乘道次第广论》。我们在世上这一辈子,要先以闻、思此教法作为学习的基础,而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一步将理论实践运用来作禅修。如此,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修学,在这一条成佛的道路上,自己就能够往前移动几步,好好的多走几步。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善缘机会啊!

  在至尊大主所写的《道次第广论》中有「广大道次」和「甚深道次」两部份,我们现在所要听闻与思惟的「毘钵舍那」是在《广论》最后面的段落,属于「甚深道次第」的学习阶段。首先,我们必须要透过听闻师长的讲说来进行思惟学习,而后慢慢的才能得到「思所生慧」、「修所生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甚深道次」的义理,先作广泛的闻思学习。假设我们对「甚深道次」的内涵不学习也不作闻思,而仅仅只是想要依靠着「广大道次」这部份的内涵,只是单独的在此范围中来进行闻思学习,而且也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来努力修学,若仅只是在这种的学习状况中,那将来还是可能会走上学习的岔路,仍然存在着可能会「堕入常边」的极大危险呢!

  因此一般来讲,这《道次第》的学习包含了「广大道次」和「甚深道次」,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方便分支」和「胜慧分支」,这两个内涵应当是要结合在一起,「双运」贯通的,要能如此的来学习,这是非常有重要的!通常,我们在「胜慧分支」的部份,不管是能够学习进步得到多少,都是一定会直接再帮助到「方便分支」的部份,而使这部份的体悟也会随之更加扩大,而且力量也会更增强。因此,如果仅只是单单重视「广大道次」一个部份,实际上是会走上岔路的,仍会存在「堕入常边」的危险。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甚深道次」作广泛的闻思学习,这是大家都应该要重视的!

  这就是必须要「多闻」的道理,佛陀在佛经里也曾经开示过,没有「方便」所摄持的「胜慧」,那是一种束缚;没有「胜慧」所摄持的「方便」,也会形成另外一种束缚,这些我在前面的课程中也都曾经讲过。「束缚」,简言之,就是不管怎么做,都不能够得到解脱和成就佛果。因此「广大道次」和「甚深道次」,一定是要相辅相成的。若「广大道次」没有得到「甚深道次」的摄持,那仍然没有用处,因此修学「甚深道次」----胜慧的部份,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若「甚深道次」没有得到「广大道次」--「方便」(菩提心)的摄持,也就是只有「甚深道次」----胜慧的部份,而没有了「方便」(菩提心)去帮助它,那无论胜慧修得如何深奥精采,也是可能会发生偏差错误的,会有「堕入断边」的危险存在!

  因此,当我们对《菩提道次第》进行广大的闻思修学时,应当要记住盖噶当派大善知识种敦巴曾经开示过的,要能以「四方」作为道路,而这只有上师大佛尊才能够做得到呢!这是大佛尊阿底峡尊者教法的特色,而大佛尊教法的特色,(噶当派修行的方式)就是以「四方为道」。    所谓的四方都能作为修学道路,其意义是指,不管我们是在修学下士、中士、上士的哪一阶段,或是修学显教乘门或密咒乘门,小乘或大乘等等,无论我们眼前是在修持哪一阶段的法,实际上都应当要,将这一条完整的成佛道路中所有阶段的精华内涵,全都浓缩包涵在眼前的学习之中,而且也必须是和其他任一阶段的法不相违背的。    譬如在修学下士道的法类时,也是要能够将中士道和上士道的精华内容都包括在里面的,而且是彼此不相违背。就算是在修学小乘的法类,也是必须要将大乘法的精华融会贯通在其中的;而同样的,当修学大乘法类时,也是要能含盖包括小乘法的内涵。此种特殊的禅修方式,即所谓的「四方为道」,无论是从四个角的哪一个出发,都是能够作为修学的道路,最后一定会达到目的地。

  至尊大主开示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当然也开示了下士、中士、上士道次,这些阶段虽然都是个别分开来作详细说明。但在这些个别说明的前面,还有一个段落,就是要能对道的整体理论先引发定解。    因此,当我们在修学《道次第》的时候,虽然下士、中士、上士的道路都是个别分开的,但是因为在这学习之前,已经对于道的整体理论有了定解之故,所以,之后无论是在下士、中士或上士,任何个别修学阶段的时候,也都还是会和其他阶段的修学不相违背的。因此,即使我们现在是在修学下士道的阶段,但中士、上士的道次内涵,也都要能够浓缩含盖在其中,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能够这样作修学的话,这些法类就会变成是彼此能够相辅相成的。

  因此,虽然现在是修下士,但是对于将来中士、上士道次的禅修,也都会发挥出很大的功效,使得将来能够在正式修学中士、上士道次时,变得很容易进行,而且内心的证悟也会很迅速的产生。因为在修学下士道的段落时,基础已经打得非常好了,所以将来在进入中士、上士的修学阶段时,就显得容易多了,而且内心的证悟也很快产生。如此,对于「成就佛果」这最高目标,也是能更加快速的达到,所以这是非常快速的一条成佛道路。是有这么一个特色存在!    就《广论》而言,在「成就佛果」方面的开示,可以说是非常殊胜、非常好的,要比这个更好也没有了。班禅大师洛桑耶谢曾经针对此内涵,写作了《捷速道(速疾道)》(道次第的批注),谈到了「成就佛果」最快速的道路就是在此!

  2. 必学的第二个理由------在禅修广论之前,必须先有完整的道总认识

  我们都很重视《道次第广论》,也都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学习,因此在学习《广论》的时候,无论是在学习其中的哪一项法类,对于其他阶段的精华内涵,也是必须要能够全部含盖在其中。若我们想要真正的达到这样的修学程度,那先要对于《广论》的整体内容有个完整的了解。假设对于《广论》的整体内容没有了解的话,那在修学其中的一个段落时,又该如何把其他段落的内涵浓缩含盖在里面呢?当然就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对于《广论》的学习者而言,必须要先对《广论》作广泛的闻思学习,之后才可能产生出整体的认识了解,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譬如,在《广论》的前面部份有「依止善知识」的阶段,之后依次有下士、中士、上士的学习阶段,而在上士道之中,最特别的就是「甚深道次」的部份。当然各个段落的内涵都是不同的,但就修学「依止善知识」而言,它是和后面每一段落的修学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禅修「依止善知识」时,也必须要能通达了解后面全部阶段的内涵,要将它们整个融会贯通在一起,这是一切修学道路的关键基础。若已有了这样的理解,再来禅修「依止善知识」,那将来再进一步修学到后面的「广大道次」----方便分(菩提心)和「甚深道次」----胜观等。在正式的禅修这些较高深的法类时,是会迅速的产生内心证悟,而且比较容易能够发挥出功效,产生出很大的帮助。

  又譬如在禅修下士道次的法类时,前面已具足了「依止善知识」部份的基础,后面中士的道次,再后面是上士的道次,而其中最后面则是个别的「甚深道次-----胜观」的部份。若是我们都能够像之前所谈到的一样,要将全部道次的精华内涵都完整贯通,并融会在眼前这下士道的法类修学之中。那相同的道理,在修中士道次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最前面是修「依止善知识」和下士的道次,后面则是上士的道次,而在上士道次里的「菩提心」、「空性」的禅修,这些都应当要能够贯通,全部融会在这中士的道次修学之中。若是能这样作的话,虽然好像只是在禅修中士道阶段的法,但实际上,一切成佛道路的内涵精华也都全部包括在其中了。

  而当禅修上士道次时,最主要的是「菩提心」和「了空慧」的学习,譬如修上士道次中「菩提心」的段落,当然最前面一开始的入门处,仍是「依止善知识」,之后有下士、中士道次,而在修菩提心之后,还有「甚深道次---空性」的部份,这些内涵也都应当要浓缩包括在修「菩提心」之中,必须要这样的掌握住关键重点。    再后面则是修「甚深道次」---空性(胜观)的段落,在禅修此时,也要能够融会贯通,一开始入门的「依止善知识」、下士、中士、上士道次、「菩提心」---「方便分支」的部份,这些内涵也都要能够浓缩在「甚深空性」的禅修里呢!

  如果一位行者能够以这种方式来修行,就称之为「四方为道」。掌握住关键要点之后,「四方」都能够作为修学的道路,意即要掌握住「四方为道」的关键重点。因此就一个禅修者而言,应该把道的整体内涵融会贯通来作禅修,如果能这样作,那无论是修学其中的任何一个法类,也都是能够和其他的法类不相违背的。如此,融会贯通,一以贯之的来作禅修,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大概可以这样说,若是一位进行《广论》的禅修者,他对于《广论》的内容却还没有完整的通达了解,实际上这就表示他是还没有办法去进行《广论》的禅修。因此一个要禅修《广论》的行者,就必须要先对《广论》有个整体的通达了解,如此才有办法进行《广论》的禅修。因为先对于《广论》的内涵有整体的了解通达,是一个禅修《广论》必要的前提。故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行《广论》最后面的阶段-----「毘钵舍那(胜观)」的学习,这是我开此课程的第二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开始所谈到的,「方便」与「胜慧」分支,二者不能偏废,此二者必须要能「双运」,融会贯通在一起。第二个原因是,就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行者而言,必须要能够「四方为道」,即对《广论》的整体内涵先要能通达了解,才有能力去禅修《广论》,为了要有整体的通达了解之故,因此开出了这学习「毘钵舍那(胜观)」的课程。    「依止善知识」是实修的入门,后面还有下士、中士、上士的道路,而在上士道中,又分为「广大道次」和「甚深道次」两部份。若如前面所说,要将一切法的精华融会贯通,「一以贯之」,「四方为道」,应如此来作禅修。

  (二)说明禅修关键重点

  1. 观修「依止善知识」所应注意的重点

  那又应当如何在进行禅修「依止善知识」时,把后面的道次第内涵全部都融会贯通涵盖在其中呢?    修「依止善知识」,最主要是意乐和加行二个部份,其中意乐依止,最主要是对师长修敬信心,由认识了解师长功德而对他产生信心,由忆念师长恩惠而产生恭敬心。所以在「依止善知识」的修学段落中,主要有二项:意乐和加行。意乐部份又有二项:信心和恭敬。    如何对善知识产生信心呢?其因是了解善知识本身的修证功德,在下士道的禅修他作得有多么好!在中士道的禅修他又是如何作的?上士道的禅修又是如何修行?在上士道方便分的部份和胜慧分的部份,他又是如何进行修学的,修行又有什么样的成就!若能了解这位善知识是有多么殊胜,对他的信心当然就会非常强烈,强烈的信心是由此所引发而产生的。

  当然这种情况是,我自己本身先对于下士、中士、上士道的内容,上士道中的个别段落,广大道次的部份和甚深见地的部份等有所认识。自己总是先要有一些粗浅的学习,要有一些大略的了解,假设以前都没有学过这些内容,还没有大略的了解,那又如何能知道善知识有哪些功德呢?不可能了解的。又因为不了解善知识有这些功德之故,对善知识会不会产生出信心呢?不会。因此在禅修「依止善知识」的阶段时,也应当要能够含盖包括到后面道次的全部内容精华。

  2. 观修共下士道法类时的重点

  相同的道理,在进行共下士道的禅修时,又应如何把其他的道次第内涵也包括在其中呢?下士道的根本之处,是相信三宝、相信业力因果法则。而其中的根本核心是相信三宝。因为我已经完全的相信三宝,所以三宝所开示的业力因果法则,我就会非常的相信。因此,我会十分重视业力因果法,并且依循着此业力因果法则,去做到取善舍恶,此即是下士道禅修的内容精华。

  那又应当如何把其他的道次的内涵,都包括在这下士道的禅修里呢?    譬如,下士道的修学根本之处,是在相信三宝,因此要皈依三宝。在皈依三宝之后,对于三宝的信心,也要非常好非常的坚固,而这个部分的修证,最主要是要依靠上师的加持。假设我们在修学「依止善知识」的部分没有做好,那对于三宝就不容易产生出信心,就是产生了信心也不会很坚固,这部分的圆满证悟就没有办法达成。因此之故,要能够先把「依止善知识」的修证作好,再将之融会贯通于此处下士道次的修学之中。

  其次,对于三宝产生信心之后,又应如何把中士和上士道次的内涵融会在这个段落中呢?对于三宝已经完全相信,并且产生了信心,而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要对于法宝,产生出强烈的信心。因为法宝主要开示的,就是能得到「解脱」的方法,和得到成就「一切智的佛果」的方法。其中能得到「解脱」的方法,就是中士道次的修学内涵,而能得到佛果的方法,就是上士道次的修学内涵。

  假设我们想要对法宝产生出强烈的信心,那应当先对于法宝的内涵有所了解,即是对于中士、上士道次等的内容,应当要好好的全盘深入的了解。假设对于中士、上士道次等,并没有好好的作了解,那就表示,我们对于法宝其实也没有好好的了解,若是对于法宝的内容,并没有好好的了解,那会不会对它产生信心呢?当然不会!若是对于法宝没有信心,那当然对于讲说法宝的佛宝,也就不会有信心了,对于追随着法宝而学习的僧宝,也是不会有信心的。如此,等于是对于三宝都是没有信心的。因此,虽然我们眼前是在进行着下士道次的修学,但是也应当要把中士和上士道次的内涵,全部都融会贯通在其中。

  3.观修共中士道次的关键

  在修行中士道的时候,又应如何包含着下士和上士道次的内涵呢?在修行中士道时,最主要的意乐(内心的想法),是对于四圣谛、十二缘起的法类,进行深广的思惟,而由此引发内心的出离心,此是内心意乐(想法)的部份。在加行方面的实践,最主要的是三学---戒、定、慧的修学,其中又以戒学为主。

  在此中士道的修学段落,假设之前的「依止善知识」并没有好好的作修证,实际上,这个中士道段落的证悟也不会产生。因此在这个段落的修学中,又应如何把下士和上士道次的修证融合呢?上士道的「菩提心」、「了空慧」的部份,如何才能包括融会在其中呢?在修中士道的时候,最为主要的是运用下士道修证的部份。因为即使是在修中士道时,也必须要先把前面的十分恶劣、粗猛的行为,即十种不善业的部份,先遮止断除掉。并且把这遮止恶行,当作是一种未来修学的顺缘,或是当作一种「前行」准备。假设,已经能够将这种「前行」作得好,那到了后面的阶段,才能再将之运用来对治,再把细分的烦恼也完全断除掉,这种运用的能力才能算是够齐备。

  假设现在我们的内心还在受到粗分烦恼的控制,那些恶劣的行为、十种不善业,都还不能够遮止断除的话,那这样有没有能力去对治较细分的烦恼呢?不可能的!因此,若是在下士道没有修学好,一定是没有办法作中士道的禅修。因此,必须先把下士道的修证作好,才有办法去进行中士道的禅修。这是此二者的关系。

  其次,在进行中士道的禅修时,又应如何包含上士道的内涵呢?一般而言,当我们在禅修中士道的时候,实际上是要修共通中士的道路。所谓的共通中士的道路,是指修行者已经对于上士道的内涵,即菩提心和了空慧的部份,都事先好好的作过了闻思理解。因为已经好好的理解之故,所以对于菩提心、了空慧的证悟,会有强烈的欲求之心产生。为了要达到这样的欲求目标,因此进行现在的努力。所以,之前要先听闻思惟过上士道的内涵,必须要齐备这样的条件!假设,这些条件并不齐备,就直接去学习中士道法类的话,那一定就会变成不是共通的中士道路了。    然而,我们现在要学习的是共通的中士道路。这两者差别的基本因素,就在于对上士道的菩提心和了空慧的内涵,是否已经作过了深广的闻思。若是已经对上士道次的内涵作过了深广的闻思,并因此而产生出强烈的追求心,又为了要得到这样的目标之故,去进行这前面的准备功夫,这样才算是学习共通的中士道次。假设,没有这个部分(先学习道总理论---包括了上士道的内涵)的准备,就直接去学习中士道的法类,很可能就会变成了不是共通中士道的学习。因此,现在虽然是在进行共中士道的修学阶段,但是必须要先将上士道次的内涵完整的融会贯通在其中,而且对于菩提心和了空慧的内涵,也是必须要再三学习的。这样才是共中士道修学时融会贯通的情形!

  4.观修上士道的关键

  关于上士道修学的部份,例如「菩提心」证悟的产生,这基本上要先依靠「大悲心」,因此先要再三观修「大悲心」。如果再三观修「大悲心」能够作好的话,将来证悟的「菩提心」力量就会非常的强大。可是,「大悲心」的证悟产生,必须要依靠「出离心」。因此,要先再三的思惟轮回生死的痛苦。假设这些部份都没有作好,那就不会产生坚固的「大悲心」。所以,再三的思惟轮回的痛苦,就会引发产生坚固的「出离心」。对于那些粗分的烦恼、细分的烦恼,以及这些烦恼所引发的恶业(坏的行为),它们各别的因和果等等,若是能将这些部分的内涵都仔细的作分析,了解到真正的毛病何在,如此再三的思惟,就会产生出很纯粹坚固的「出离心」。

  即使是想要得到上士道次中「菩提心」证悟的产生,那也和下士、共中士道次的修学有密切的相关。因为,必须要先依靠着下士道的修学努力,来把粗分的烦恼、恶劣的行为压伏,之后再以中士道的修证努力,将较细分的烦恼断除,运用修证的对治力去对付较细分的烦恼。对于这许多粗细的烦恼,恶劣的行为等等,要能够先看到它们是不好的(使自他都受损害),要能了解它们的毛病过患,并且希望自心不要被它们沾染到,因此不会随烦恼而行,走向那个恶业的方面。要想修学到这样能够调伏烦恼的程度,那就一定要依靠下士和中士的禅修努力,因此,是以这样的修学方式,来让内心产生出很纯粹坚固的「出离心」。

  可见,这些前行努力在作「菩提心」的禅修时,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出离心」的证悟产生,要靠着下士和中士道的修学。而「菩提心」证悟的产生,要靠着「大悲心」的证悟;这「大悲心」的证悟产生,又是要靠着「出离心」的证悟;「出离心」的证悟产生,又是要靠下士和中士道的修学,此即是,为什么「三主要道」会有这三个主要部分的原因。    「出离心」的部份,讲的就是下士和中士道次的实修,所以纯粹的「出离心」证悟产生,是必须要靠下士和中士道的修学。而「大悲心」的证悟产生,前面一定要依靠着很纯粹坚固的「出离心」。而「菩提心」证悟的产生,又必须要依靠着「大悲心」的证悟。可见,就「菩提心」证悟的产生而言,有必要把之前的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内涵,再三的修学融会贯通。先要让「出离心」的力量很强大,当「出离心」的力量强大之后,「悲心」的力量就会随之增强;在「悲心」的力量强大之后,那当然「菩提心」的证悟就容易产生了,而且这「菩提心」的力量也会很强大。因此,在「菩提心」的禅修阶段中,若是没有先达到之前的下士和中士道的修证准备,那是不可能成就的。如此,菩提心的禅修也是绝对不可能作好的。

  其次,就「依止善知识」而言,又应如何将整体道次的内涵包括在其中呢?「依止善知识」的证悟要能产生,必须要靠观想资粮田,知道上师是三宝的总集,然后再运用资粮田这三宝的总集去进行观修。必须要如此作观修,才能够累积资粮、净除罪障,证悟才可能产生。假设没有先进入到「依止善知识」的段落,那后面任何一个阶段的证悟,想要产生应该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是想要得到上士道的证悟,都还是要依靠着先修学最前面的基础---「依止善知识」,之后也要修学下士和中士道的内涵,这些都是必要的过程,因为之前这些努力,都是与上士道菩提心证悟的产生相关连。

  5.说明广大道次和甚深道次的关连性

  那「菩提心」证悟的产生又和「了空慧」有什么关系呢?假设没有「了空慧」的摄持,这「菩提心」恐怕没有办法达到很纯粹的程度。就菩提心证悟的产生而言,是可以透由修「自他换」而产生,但是「自他换」的禅修,一定是要以「了空慧」作为基础帮助的。假设没有「了空慧」,那一定没有办法去禅修「自他换」,也就一定没有办法产生「菩提心」的证悟。因为「自他换」,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我爱执」完全消灭掉,如果要把「我爱执」完全消灭掉,那一定要靠「了空慧」的帮助。因此,就菩提心的产生而言,不能没有「了空慧」;假设没有「了空慧」的摄持,那「菩提心」的证悟,恐怕也是很难产生的。    所以,就上士道的段落来讲,「菩提心」的禅修是和之前的「依止善知识」有关系,也跟下士、中士道的修证有关系。还有,和后面的「了空慧」的修证也是有关系的。若是有「了空慧」的摄持,「菩提心」的禅修就会更好。如此,在菩提心的修证段落里面,是不是能将整个道次的内容,全都融会贯通在其中了呢,这是很重要的!

  其次,在上士道中还有一个部份,就是「了空慧」的修证。「了空慧」的实修,当然也要包括「菩提心」的内涵。假设,在此之前并没有「菩提心」的话,仅仅只是去学习「了空慧」而已,因为没有了「菩提心」作为修证基础之故,「了空慧」的力量就没有办法很强烈。因此,假设没有了「菩提心」的帮助,不能用无边理门(各种角度)去思惟证成,这样的「了空慧」可能也存在着衰损的危险,力量也不会非常强大。所以,就一个行者而言,趣入大乘法门之后,进入资粮道的阶段,还是会有「菩提心」衰损、「了空慧」衰损的危险。这都是因为之前,他并没有以无量无边的理门去思惟证成之故,因此会导致「菩提心」衰损,「了空慧」的力量薄弱。想要让    「了空慧」力量增强,一定要靠「菩提心」的帮助,而「菩提心」证悟得的产生,也是要靠「了空慧」的帮助。因此,在修学「菩提心」和「了空慧」的阶段,也是跟下士、中士道都完全连结,是密切相关的。修证「菩提心」的时候,一定要依靠「大悲心」,「大悲心」的修证,也是要依靠着「出离心」,也是要依靠着下士、中士道的修证。所以,在「了空慧」部份的修证,一定要依靠着「菩提心」的摄持,力量才会很强大,当然也是要依靠「依止善知识」和下士、中士道的修证。假设没有了这些帮助,「了空慧」照样会衰损。所以,上士道的修证,也是一定要能贯通融会其他阶段的修学内涵的。

  (三) 正式开始解说广论中「毘钵舍那」的内涵

  1.先说明修毘钵舍那的前行-------修正奢摩他的重点

  在《广论》中最后一阶段是谈「毘钵舍那」(胜观),请参阅藏文版564页、中文版399页。『如是唯以如前已说正奢摩他,心于一缘如其所欲安置而住无诸分别,复离沉没具足明显,又具喜乐胜利差别,不应喜足。』这一段文句说明,仅仅靠着前面修学所得的奢摩他(安止),心能够安住在一个所缘对境上面,『如其所欲安住』,而且内心没有分别妄念,这是达到安止--奢摩他状态的第一个特色。之后心又能够离开沉没,并且达到明白清晰的状态,这是第二个特色。再加上内心也能够产生出「胜利」,即利益功德---喜乐,这些条件都齐备了,之后想再进一步的话,那对于此种情况也不应觉得满足,    这段文句总共谈到了达到安止--奢摩他的三个特色。

  第一个条件是,『心于一缘如其所欲安置而住无诸分别』在得到前面所谈过的等持之后,内心能够安住在所缘的对境上,没有分别妄念。不仅仅是这个样子,假设没有分别妄念,内心可能还是会有沉没的毛病,那当然也不行。所以不只是没有分别妄念,而且内心还要具备非常清晰、明利的条件,这是第二个条件,『离沉没具足明显』。在这二个条件之后,还要再加第三个条件,身心都在喜乐之中。先要能够修证得到这样境况的安止--奢摩他。还仅仅只是这样而已喔,这样还不够呢!    这是指前面所说的,奢摩他的修证也作了也学习了,之后在一个所缘的对境上,内心能够专一安住在那上面。而且是想要专住多久,就能够专住多久,也没有任何的分别妄念,粗分、细分的沉没也全部都排除掉,内心是非常清晰灵敏,而且不管安住多么久,内心也不会觉得劳累粗重,身心都还能够是充满喜乐的状态,这样殊胜的奢摩他(安止)就算是得到啦!但是仅仅只是得到了这样的奢摩他(安止),还不够喔!所以『不应喜足』,还不要觉得满足,因为    还有更上面殊胜的修证道路要进行呢!

  2.说明毘钵舍那的特色-----必修缘空胜观

  这更高一层的修证道路,指的是要能够再继续进行毘钵舍那(胜观)的观修。应如何进行观修呢?就毘钵舍那的内涵而言是「了空慧」,而这「了空慧」(有境)应当有一个对境,就是「空性」,所以对于所要观修的对境空性,应当要有所了解,在对「空性」义理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够去缘取空性而修胜观,因此后面就谈到这些内容    ,『应于实义,无倒引发决定胜慧,而更修习婆舍那』(参阅中文版广论399页第二行) 。之前的『不应喜足』,是指在得到了前面所谈的三个安止的具足特色之后,还不够不应满足,还要再继续修证更上面的道路,即是应该要能够对于真实义(对境空性的部份),『无倒引发决定胜慧』,即对于对境---真实义空性的部份,有很正确无颠倒的认识了解,产生了『胜慧』,之后再更进一步观修毘钵舍那(胜观),是以此方式来进行的。

  「毘钵舍那」有分为世间的胜观和出世间的胜观,前面已讲解过了。如果缘取空性而修胜观,此是「缘空胜观」(即出世间的胜观),此对境是「空性」。若是修世间的胜观,即是缘取「粗静行相」而观修,对境是「粗静相道」,下方的世界是粗糙、不好的,而上方的世界则是微细的、是好的,产生初为上界的追求之心,所以是把「粗静相道」当作所缘的对境,缘取此对境来修胜观,此是世间的胜观。因此胜观分为二种,前面已讲解了。(修奢摩他的段落,参阅393页第7行)

  前面谈到得到一个安止境界之后,还要再进一步观修胜观,但是胜观有分两种,可以修世间的胜观,其对境是「粗静行相」;还有出世间的胜观可以修,其对境就是空性,缘取空性来修胜观。这其中的世间胜观是必须要修的吗?因为修证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各类的情况出现,由于修行者所具备的条件又是各自不同,所以,有些是可以作的,有些却不用作,这完全是由修行者看自己的条件来作选择决定的。

  可是,出世间的胜观,是肯定每位想成就的修行者所必须要具足的,不能欠缺的。此部分上次也谈过了。(请参阅广论392页第三行),『前(世间胜观) 是圆满支分,非必不可少,后(出世间的胜观) 是必不可少之支。』出世胜观是一定要有的。『故求解脱者,应生能证无我真实毘钵舍那。』求解脱者,这个条件是一定要有的,所以,这是必不可少的分支。而世间的胜观,就不是必不可少的,意即是要看修行者自己的情况来作调整。但后者出世间的胜观这支分,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缘取空性来修胜观,就一定要有,不能够没有!

  3. 观修毗钵舍那的资粮----证悟空性

  如果要缘取空性来作观修,是不是必须先对空性义理要能明白了解呢?假设,内心对于空性,并没有明白的了解,在内心中并不能够浮现出空性的意义,内心不能有此定解,那又如何能缘取空性来观修呢?不可能嘛!(参阅399页第二行),『应于实义,无倒引发决定胜慧,而更修习毘钵舍那。』对于真实义要能够不颠倒正确的引发出「胜慧」,此「胜慧」还不是「胜观」喔!是对于真实性意义(空性)的部分,先产生「了空慧」(胜慧),而后更进一步,才是修习毘钵舍那(胜观)。此处的「而更」两字的意思,就是指后面还要再作观修,二者是有着前后次第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才是来观修毘钵舍那。所以,这里谈到的是「出世间的胜观」(缘取空性来修的胜观),此是『必不可少的支分』。但是,修此毘钵舍那的前面,先要能对于空性义理有所了解,产生出「了空慧」,对空性很明白通达体悟,然后再进一步,再缘取空性观修毘钵舍那,是指此意!    先对空性有所了解,然后才有办法缘取空性修胜观。(399页第二行),应当先产生对于真实义---空性的意义,无颠倒的决定了解---「了空慧」,如此,才有办法进行缘取空性的观修-----缘空胜观。可见,缘空胜观的禅修是放在最后面的阶段。譬如就安止来讨论,首先,要先能了解所缘的对境是什么,了解所缘对境之后,才能够学习将心「专一安住」在这对境上面,此二者是有着前后的关系,所以,了解所缘对境和修安止,是不同的过程步骤喔!

  与此情况完全一样,首先,「毘钵舍那」的对境当然是空性,所以要先了解对境空性,这是前面的步骤。了解空性这对境之后,才有办法去进行缘取空性的观修(胜观),这是不同的二个过程步骤。所以《广论》上面有说,必须要能『无倒引发决定胜慧,而更修习毘钵舍那。』意即要先了解对境空性的部份,产生出「了空慧」(胜慧),在已经了解之后,才能再来进行胜观的观修,因此,是有着前后的关系。所以,了解空性和缘取空性来修胜观,此二者完全不一样,缘空胜观的观修必须是在后面的步骤才能进行的。

  此部分若是从「地道」理论来谈,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就了空慧(空性的证悟)而言,就算是大乘的资粮道,乃至未入大乘资粮道的修行者,都可能了悟空性,即使是在中士道的修证段落,也都可能了悟空性,或者在还未禅修道次第之前,也是有可能了悟空性。可是,要缘取空性修胜观而得到「缘空胜观」,就必须是大乘加行道的修行者才可能证得,即证得「缘空胜观」与进入大乘加行道,二者是同时发生的。    可是在加行道的前面,资粮道也有可能得到「了空慧」,乃至更前面的未入道者,都有可能产生「了空慧」,「了空慧」可以在很前面的修证阶段就可以得到。得到「了空慧」之后再缘取空性来修胜观,缘取空性后再三修、再三修,久而久之,终于证得「缘空胜观」,当「缘空胜观」证得的时候,就算是已经进入加行道,这二者是同时发生的。

  可见得「了空慧」和「缘空胜观」不同,看广论上所讲的,两者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应于实义无倒引发决定胜慧』,这是「了空慧」(胜慧)。『而更修习毘钵舍那。』后面再修「缘空胜观」的,才算是「毘钵舍那」。可见,前前和后后这两者是不太一样的。

  有问「胜观」是否亦是「胜慧」呢?「毘钵舍那」是否亦是「胜慧」呢?当然是!缘空的胜观当然是「胜慧」中的一种,不过它是比较细致的、比较高级的、境界比较高的那一种胜慧。譬如安止也是一样,分为几种过程。在修正式的安止,前面先要让内心能够专一的安住,得到一个「专一的等持」,得此之后继续禅修,慢慢的正式的安止才会产生。所以,正式安止的产生,是在最后面的阶段,而前面要能先得到一个「专一的等持」,亦即先得到此「无过失的等持」,再依此「无过失的等持」继续修,然后才会引发出「住心」的次第。要经过九住心的住心次第,最后才会得到一个正安止。可见得,正安止虽然是一种「等持」,但是正安止本身是一种很高级的、境界是很高的。而在正式证得之前,还有一个「无过失的等持」,所以,两者是有前后次第的关系。    此与修毗钵舍那的情况完全一样。在正修之前要先证得「了空慧」,再继续观修,之后再得到一个「缘空胜观」。此缘空胜观当然也是胜慧的一种,但是它是很高级的、境界是很高的那一种,就如同安止一样,与其他过程中的是有差别的。内心产生「了空慧」,与内心「证悟空性」是一样的意思,这是在观修「缘空胜观」之前所必须先作的。因此,在还没有进行禅修「缘空胜观」之前,要先得到「了空慧」(证悟空性),意即在还没有观修「缘空胜观」(毘钵舍那)之前,必须要具足一个顺缘(资粮),即是必须有「了空慧」(证悟空性)。

  4. 说明毘钵舍那的四个大纲

  请看「毘钵舍那」这一章的大纲,(请参阅广论中文版401页,藏文版567页)。『第二、学习毘钵舍那之法分四,一. 依止毘钵舍那资粮,二. 毘钵舍那所有差别,三. 修习毘钵舍那之法,四. 由修习故毘钵舍那成就之量』其中的第二点,差别即是分类,第三点,「缘空胜观」既然如此重要,那要如何进行禅修,禅修的方式是什么呢?第四点,经由如此禅修之后,要如何知道成功,已经证得了「缘空胜观」呢?要以何种标准来衡量呢?因此,必须要说明清楚成功证得之量的标准。「    毘钵舍那」分为这四个项目。其中第二个项目---『毘钵舍那所有差别』即是缘空胜观的分类,它的篇幅在藏文版中是从769页才开始,而在中文版中是从531页开始的。所以,从那里才开始要讲第二个大纲、第三个大纲、第四个大纲,一直到最后560页结束,篇幅不是很多,总共才30页,要说明第二、三、四点大纲。    可是从401页开始,一直到530页,只有说明第一个大纲而已。可见得,毘钵舍那所有的重点,差不多都放在第一个大纲之中了。而这第一个大纲,所要说明的是修毘钵舍那的资粮,仅仅只是第一个大纲而已。居然修毘钵舍那的资粮,要说明这么这么多的内容,那就表示正式禅修毘钵舍那的前面,要先齐备很多的资粮(顺缘)。而此顺缘,即是必须具足「了空慧」,而得到「了空慧」之前,也必须要先了解「空性」义理。所以,必须要把空性义理,细而又细的全都详细的说明清楚。必须要把这些资粮全部都准备好,之后要进行正式的禅修,那就会很容易了。所以,在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胜观」部分,所要说明的最主要的内容,就只有第一个大纲,即是「了空慧」的部份,而要产生「了空慧」的证悟,就要将对境空性的义理,先详细明白的了解,所以,书中所占的篇幅就有这么长。

  5. 说明必修毘钵舍那的理由

  故得安止之后,并不能停滞不前,还是有必要再继续修胜观(毘钵舍那),仅仅只是得到安止都还不够呢!这原因何在?(请看广论399页第三行),『若不尔者,其三摩地与外道共。』此即如果得到安止之后,不再继续修胜观。这里的『不尔者』,就是指应当要修胜观但却不这样做。那有何毛病过失呢?如果不修胜观,『其三摩地与外道共。』『唯修习彼,如外道道,终不能断烦恼种子,解脱三有。』其中的「外道道」,是指外道的修行道路。此即说明为何我们必修毘钵舍那的原因。『    终不能』得到的结果有二个,第一个是不能断除粗细的烦恼种子;第二个是,不能离开三有轮回,得到解脱果位。确实是这个样子!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得到了正安止,而不能够再进一步修胜观,如此则与外道的修行是一样的,与外道修行的是一条共通的道路呢!在前面修安止之后,就立刻谈到胜观的禅修方式。而其中世间的胜观,完全是与外道共通的。至于出世间的胜观,那只有佛法内道才有,外道是没有的。所以,假设我们已得到安止,却又修世间的胜观,那结果还是跟外道一样。

  假设,没有修出世间的胜观,其实跟外道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如此会有何后果呢?后果很严重!第一,不能断掉(破坏)烦恼种子,其次,没有办法脱离三有轮回,得到解脱,这些都没有办法得到。由此原因即可成立,在安止之后,有必要继续修缘取空性的胜观,这个步骤是一定要做的,不能没有。所以,从『若不尔者』至『解脱三有』,中间这一段是至尊仁波切宗大师,特别举出为何一定要修缘空胜观的主要原因。

  6. 说明此见解的法源出处

  得到安止以后,一定要修「缘空胜观」的原因说明清楚之后,还要再说明其法源出处(根据),表示此主张不是宗大师个人的想法,完全都是根据前辈圣者的见解,此主张即是根据莲花戒大师所写的《修次初篇》而来的。故先说明得安止之后,一定要再修胜观。接着说明其原因为何,再来就说明其法源出处。而此法源    出处,必须要参阅《修次初篇》经文的内容︰『如是于所缘境心坚固已,应以智慧而善观察,若能发生智慧光明,乃能永害愚痴种子。若不尔者,如诸外道,唯三摩地不能断惑。』此处『于所缘境心坚固已』是指已得到正安止。『应以智慧而善观察』,是指产生「了空慧」。『若能发生智慧光明』是指修缘空胜观。『若不尔者』是指如果不能继续修胜观的话。『如诸外道,唯三摩地不能断惑。』那就像是外道的三摩地一般,并不能够断除烦恼。『如经亦云『是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坏我想,其后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其中的『为烦恼恼』是指为烦恼所困恼,所以我们一定要修胜观。这整个段落都是直接引用《修次初篇》的句子,中间的『如经亦云』指的则是《三摩地王经》,而此段亦是在《修次初篇》中当时所引用的经文,因此要把『如经亦云』上面的引号去掉,而在「如经亦云」的后面,再加入个双引号,一直到『如增上行修此定』,这一整段全部都是《修次初篇》的内容。

  (399页第六行)「此中所言」之后的这一段,是要解释《三摩地王经》的文字内容。因为经文意义、词句深奥,不易了解,故作解释说明。可是《三摩地王经》只引用了一个颂文,实际上平常都是引用二个颂文的。因为,在《修次中篇》就引用二个颂文,但《修次初篇》却只有引用一个颂文。因此,「此中说言」后面的解释,是二句颂文一起解释的,不仅只是解释一个颂文而已。    此颂文在前面(中文343页第六行)曾经引用过,『如修次中篇云︰「诸瑜伽师若唯修止,唯能暂伏烦恼现行,不能断障,以未发生智慧光明,则定不能坏随眠故。」』还有后面的『三摩地王经云「虽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后为烦恼乱,如外道修定。若观法无我,观已善修习,是证涅槃因,非余能寂灭。』」此处共引用了二个经文。

  「此中说云」,即是要解释经文,但我们要先看前面(中文版343页第六行)《修次中篇》中引用的《三摩地王经》中的二个颂文,而此处《修次第初篇》只引用了一个颂文。但后面「此中说云」之后的解释,却是二个颂文一起作解释的呢。    (中文版343页第八行)『三摩地王经云「虽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后为烦恼乱,如外道修定。」『若观法无我,观已善修习,是证涅槃因,非余能寂灭。』和(中文399页第五行)如经《三摩地王经》亦云,所引用的句子应该跟前面(343页)完全一样才对啊,藏文版中的句子,是一模一样的,因为是同一个经文。但是在中文版中,「虽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后为烦恼乱,如外道修定。」到此处却变成了「世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坏我想,其后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从中文的翻译经文看起来好像不一样、好像是不同的句子,不同的段落,其实这是同一个经文呢。

  很可能原因是,因为法尊法师翻译此书时,并不是一天、二天就翻译完成的,很可能从开始到完成这中间,其实已经过了很长久的时间,所以翻译到后面的段落时,可能没有把前面段落的翻译再看一看,因此又翻译成为另外一个不同的句子。其实,在藏文版里,它们是相同的一个句子、相同的段落。

  此中说言「虽修三摩地」是第一个经文的第一句,「然彼不能坏我想」是第一个经文的第二句,「其后仍为烦恼恼」是第一个经文的第三句。「设若于法观无我」是第二个经文的第一句,「既观察已若修习」是第二个经文的第二句,「此因能得涅槃果」第是二个经文的第三句,「由诸余因不能静」是第二个经文的第四句。所以从「此中说言」之后,就已经把引用的第一和第二经文,全部都讲解过了。

  ☆问答部分

  问:无我了空慧必须要菩提心的摄持,以前仁波切曾说过,一个是广大的了空慧,一个是狭隘的。对于这个,好像比较难体会,可否再举例说明?了空慧若无菩提心的摄持,了空慧就是不究竟、不圆满且容易退失的,我听了只感觉是文字而已,没有办法跟实在的东西结合?

  答:「缘空慧」在大、小乘门中都有的,大乘的缘空慧,可以对治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小乘的缘空慧,只能够对治烦恼障而已。有此区别,是因为「缘空慧」的力量有大小差别。为何「缘空慧」的力量会变小呢?是因为无菩提心摄持的缘故。

  问:如果光从「法无我」来看,「法无我」跟菩提心,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答:「法无我」,这「无」不是「没有」的意思喔,不论「法无我」或者「补特伽罗无我」,都是指没有自性,或是没有自己方面可以成立的体性,都须要靠无量无边的因缘才能产生。因此,完全是因为要依靠着其他的因缘,才能让它展现,它自己是完全没有自性。所以,关于这部分的义理,我们的了解必须要越深、越广。而对于因缘的缘起法则,也必须要有相当深、相当广的了解,才可能会对于空性的道理有较深广的了解;如果对于因果缘起法则,没有深广的了解,那对于空性义理,也不会有较深广的了解。因此,在缘起法的部份,我们会修自他换、菩提心、业因果,并且要思惟十二缘起等等,透过这些学习,之后对于缘起的体悟,才会愈来愈深广,之后空性的道理也才可能会较深广的了解。「空」不是「没有」,而是指必须要依靠着无量无边的缘,它才能够产生这个法,是透由此缘起法,空性的道理就显现出来。由此知道,体会空性,非常须要依靠缘起法的道理。所以,如果缘起的道理体会的不够深广,那空性的道理,也会相当薄弱。

  问:您的意思是说,当我们在修大悲心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扩大缘起的作用,一定要在大悲心的基础上,去观修空正见,此空正见才是圆满的。即是依靠着大悲心,来帮助我们扩大缘起的部份。

  答:没有错。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