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康图库仁波切: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 松弛(二)
阿康图库仁波切: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 松弛(二)
通则
“伏虎”主要的一面是学习知道何时该松弛自己,而且不管你是什么感觉,总能与自己相处,这种放松的心情是产生成熟与稳定的良好基础。有助于松弛的是熟识自己。例如,有些人太放任,有些人太严谨。太放任的人修行中断的次数过多,使得实修法的效果减弱,以致没有成就;而太严谨的人又对自己的要求过苛,也会造成障碍,这种人若有自知之明,便会针对自己的状况,适可而止。简明的自知,有助于我们发现中道,不走极端。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弄清自己是谁而不自欺。
当我们所做之事令我们激动,或使现有的问题更糟时,我们也能发觉。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或延长松弛时间。这些实修法是要帮助我们变得安详,所以若在修行之时紧张起来,那就适得其反了。不过,如果只有几天心情不安,那是可以了解的,因为我们也许是碰到过去受抑或前所未见的领域,这是十分自然的现象。内心的反应是会有,但要明白这些反应没什么大不了,并且要学习如何逆来顺受。此中包括纵观整个过程,而不专注任何一部分。
培养出不起反应的心,就会使我们生起自在的感觉。当某一节的修行修不好时,你若一跃而起,打开电视或收音机来散心,那是很不智的。我们应有能力让一切内外经验自由来去,而不跟着事态的演变心里七上八下的(对容易分心的人来说,不宜随便中止修行——如任意站起身来,伸伸懒腰之类。不要刚修一半便走出房间跟人闲谈,否则回来再修就难进入情况了)。
在修“松弛法”方面,似乎有两个主要问题。有些人不能松弛,因为他们觉得“我必须松弛”,而当平静之感不来时,他们心里就发慌了。所以在修“松弛法”时,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千万不可反应过度。即使静不下心,也要来者不拒,一律接受。
另一个问题是,当你的确有了松弛之感的时候,你可能会陷入其中,与其难分难舍了。今天你可能因松驰而快乐和兴奋,而明天再修此法时,你便会期望有同样的情形发生;万一没有,则你又会变得恐慌或失望。你想:“昨天感觉那么好,今天怎么没了?”你处于一种跟自己交战的状况,这种状况本身即是松驰的障碍。因此,重要的是不抱着期望,只接受现实。
松弛之道是学习如何接受自己。像“我在修此实修法——我该有这种成果或那种成果”之类的期望,都应放弃。你所应做的是培养自知的能力,不管自己有何思想或感觉皆随顺之。你要跟自己相好,不要跟自己对抗——这是易得松驰之道。心智真正成熟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或发生何事,都能十分快乐,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接受自己和自己的任何际遇。
这里所要提出的两种松弛法,都是以呼吸为本。每次修行前,应任选二者之一来做。第一种,一般而言,每次吸气、屏息,或呼气的持续时间,皆以从一数到五为准,但也要斟酌个人的呼吸习惯和当时情况。只要不太吃力,吸气可以比平常吸得深一些,直到有了吸满的感觉为止。无论使用哪一种吸吸松弛法,你若觉得身体痛苦或精神不安,都可以把呼吸的速度加快;如果觉得十分平静安逸,即可减慢。
在使用呼吸松弛法或任何其他松驰法时,如果觉得困难,最好先躺一会,让一切思想和感觉自由来去,然后再修就不那么费力了。
实修
(1)呼吸/松弛
首先,坐在地上保持身体的安稳,体会全身及四周的环境,然后深深呼吸,从一数到五(或四或六,怎样自然怎样做)。屏息,数到五;然后呼气,数到五——从口呼出,因为这样更能消除紧张。不要在呼出气后屏息,而要自然地接着吸气。
每次呼气时,都要观想所有紧张之感全部流出,如倒尽瓶中不新鲜的水一般,让心自由自在。
如是至少重复三次或四次。
(2)呼吸/松驰
用口呼气,比平时久一些,然后停一下,再用鼻孔呼气,比平时慢一点,深一点,然后停一下,再用口呼气。如是重复二十一次,一呼加一吸算一个循环。
修行本书这一套实法之初,上述两种松驰法之一至少要先修四天,然后可在每次修行前,或于修行他法当中感到紧张时,使用此法松弛。在日常生活里感到紧张时,这两种松驰法对你也有助益。
问:在某种情况下,您是否会建议修者使用其中一种,而不用别一种,抑或这完全属于个人的选择?
仁波切:有人可能喜欢第一法,有人也许觉得第二法更合意。我想用哪一种都好,只要用起来顺适就行。
问:使用第一法时,应开喉屏息,还是应闭喉屏息?
仁波切:怎样自然,怎样就好。
问:有时,我在做呼吸松驰当中,仍会觉得紧张,甚至比做前更紧张。这是不是说我的呼吸方式不对?
仁波切:不一定。我想你不必太担心呼吸,只要躺下来让自己自然放松就行了,或许做一章要讲的“感觉修法”,会对你有益。
问:仁波切,我有气喘病,对呼吸松驰法有恐惧心。我怎样才能克服这一点呢?
仁波切:如果是这样,我想那就不必用呼吸松驰法了。直截了当地放松自己。试试看。
问:如果我在做呼吸松弛时有电话来,中断修行去接电话,按完再继续修,这样有害吗?
仁波切:那并不一定有害,不过如果老是中断、分心,则修行的价值必会减低。
(3)一般松弛法
首先要保持身体的安稳,体会全身及四周的环境。继而观虚空,呼空所有的焦虑、紧张或不良情绪。在心平静下来时,你要像旁观者看花车游行那样观察自己的一切思想和感受,以及外在的现象;你欣见花车在你面前经过,而不跳上每辆花车。你要了知所发生之事,但无须再做别的。你要接受所有的思想或感受,而不要予以反应或加以判断,这就叫刻刻留心。不要给思想贴上善念或恶念的标志,只要认清它们、知道它们就够了。
此法你喜欢修多久就可以修多久,你可以在办公桌前修,或躺着修,什么地方都行。
问:什么情况最有利于此法的修行?
仁波切:任何情况,只要能修或宜修就成。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