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庄春江:阿含经随身剪辑 十二、因缘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5日
来源:   作者:庄春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庄春江:阿含经随身剪辑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如果您发现,无常,是这个世间所展现的面貌,那么,缘起法(因缘)就是从这样的现象中,所能归纳出来的共同理则了。简单来说,缘起法,就是指世间的所有存在,都是由因缘条件所组成的,因缘条件的「聚」与「散」,决定着所有的「存在」与「消失」。

  缘起理则所规范的,可以是生成,也可以是灭亡。看到因缘条件具足的同时,也看得到因缘条件崩散的可能,这是最令人鼓舞的事了,因为,这表示每一个人的烦恼与痛苦,都有止息的可能!

  因缘的聚合,是十分复杂的,任何一个因缘条件的本身,又是许多另一层因缘条件的聚合。没有人,也不会有其它的任何生命或非生命的组合体,可以脱离因缘条件的限制,这是缘起法最可贵的地方了--没有例外的普遍性:凡夫受其制约,圣哲也还是受其限制;世间是缘起的,涅盘也还是缘起的。所以,可以说:缘起法就像是架在世间俗谛,与涅盘胜义谛中间的桥梁,透过缘起法的理解、把握与实践,人们必然得以趣向涅盘解脱。

   110.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

  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盘。(杂‧三三一)

  ※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因缘条件;消失,则是支持存在因缘条件的瓦解,这是缘起法的理则。依着这个法则,应用到生命现象的观察,就是无明缘行……等「十二缘起」了。

  缘起法的阐扬,是佛法的特质,也是佛法的甚深处。再进一层,能透过缘起正见的洗炼,自我净化,而进入涤除我见、我慢的涅盘境界,则又要比缘起法加倍地甚深难见。所谓的甚深,并不是指有多么地神秘,或多么地深奥难以理解,而是指因缘的多所相关,错综复杂,以及人们昧于因缘,无法随顺因缘,不愿意放弃习性中,甚深的执取与爱染而说的。能随顺于因缘;随顺于法,就必然是离开了执着;超越了一般世俗杂染价值观的。所以,经中形容这是与「空」相应(空相应);也形容为「出世」了。

   111.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着心住。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着、不留住。不爱乐、不留住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杂‧九九)

  ※论因说因的内容,就是缘起法。同样是在缘起法的限制下,圣人与凡夫的差别,就在于能不能「如实知」与「不爱染」了。「如实知」,就是明白五蕴的集、灭、味、患、离(请参考本《剪辑》第十三、十四单元);也就是对五蕴爱染的生成与出离过程,有深刻认知与体会的意思。由于有深刻的认知与体会,才能澈底消除对五蕴的爱染。爱染止息了,「十二缘起」中,从「爱」以下,一连串的取、有、生、老、死、忧悲恼苦,也都会随之而瓦解。于是,我们可以说:十二缘起紧密的连环钩锁,被「不爱染」这把钥匙,所解开了。

   112.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异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杂‧二三四)

   113.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杂‧三三七)

  ※因为是缘起的,所以必然展现着无常的面貌;因为是无常的,所以不会有永恒不变的「真我」。没有真实不变的我,那么说有我所能拥有的(简称为「我所」),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能说,这是一切生命、非生命现象的特性(此性自尔),向来都这样的啊!没有创造者,只有觉悟者,不管发觉这个真理的佛陀,曾、不曾出生,缘起法这个真理,是伴随着世间的万事万物(法界),而一直存在着的(常住)。

   114.眼、色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眼、色,此等法名为人。于斯等法,作人想。耳、鼻、舌、身、意,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此四无色阴、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为人。(杂‧二八四)

   115.犹如因材木、泥土、水草覆裹于空,便生屋名,当知此身亦复如是:因筋骨、皮肤、肉血缠裹于空,便生身名。内眼处及色,眼识知外色,是属色阴,若有觉(受)、想、思(行)、识,是觉、想、思、识阴,如是观阴合会。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中‧三○)(象迹喻经)

  ※什么是人?就像一间房屋,是由各种建材,区隔空间而成的一样,佛法中,将人归纳为色(物质,身体的)、受(情绪;觉受,《中阿含经》译成「觉」)、想(思考判断)、行(动机;意志,也译为「思」)、识(觉察、认知)等,五种不同功能的组成体,称之为五蕴(也译为五阴)。哀伤时,挂虑时,忿怒时,委屈时,不如意时,都不要忘了自我分析、观察五蕴,从多观察五蕴中,学习体会缘起,体会法。

   116.如此之琴,有众多种具,谓有柄、有槽、有丽、有弦、有皮、巧方便人弹之;得众具因缘,乃成音声,非不得众具而有音声。前所闻声,久已过去,转亦尽灭,不可持来。如是,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诸法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而便说言是我、我所,彼于异时一切悉无。(杂‧二六三)

  ※佛陀举国王沉迷琴声的例子,来说明由因缘的分析,无常的观察,而说我、我所的不存在:国王听了美妙的琴声后,还沈迷其中,要求大臣「取彼声来」。大臣将刚才那把演奏的琴拿来了,然而,国王说:「我不要琴,把刚刚那好听的声音拿来。」大臣非常为难,只好为国王分析说:「刚才那样优美的琴声,是由琴的柄、槽、皮、弦,以及善巧的演奏师(或者,还要有好的作曲)等,许多因缘条件的成就,才产生的。国王刚才听到的声音,已经消失了,不可再闻,无法拿来给您了。」国王听了,心想:「咄!何用此虚伪物为」。这样虚伪的琴声,竟让世人耽染、执着。因缘条件所组成的东西,分析起来,总是这样地支离破碎,而没有核心主体。但是,人们在情感上,总希望在其中,找到一个核心主体,去依靠或去拥有,这就是我执、我见。想想看,我们将佛陀,菩萨,甚至于佛教当作是什么?指导老师,还是情感上的寄托处?如果是寄托处,那么请检查一下自己的动机,有没有与因缘法相违背的我见成分。如果有,慢慢地说服自己放弃吧!

   117.识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犹如火,随所缘生,即彼缘,说缘木生火,说木火也,缘草粪聚火,说草粪聚火。(中‧二○一)(嗏帝经)

   118.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杂‧三二六)

  ※五蕴中的受、想、行(思)等精神活动,统称为「名」。这是由根、尘、识和合触,由触所引发的后续活动。六根中的前五根,归类为「色」,相当于现代所说的物质。而「识」,则是五蕴中的识,依附在前五根中,随着不同的依附处,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说眼识、耳识等。十二缘起中说「识缘名色」,名、色因识而得发展,但识也依著名、色,而得安住生长。识、名、色三者的关系,就如同三支芦苇,顶在一起,才得竖立一样,缺一不可。

   119.世尊为彼(摩竭陀王洗尼频鞞娑逻)说苦、集、灭、道:汝当知色、觉(受)、想、行、识生灭。于是,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觉、想、行、识无常者,谁活?谁受苦乐?世尊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痴凡夫不有所闻,见我是我,而着于我。但无我、无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则生,法灭则灭,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则生诸法。如来见众生相连续生已,便作是说:有生有死,往来善处及不善处。随此众生之所作业,见其如真。(中‧六二)(频鞞娑逻王迎佛经)

  ※说众生有生死,有前世,有来生,是因为见到众生因缘的延续,而不是在众生中,发现有一个固定的核心--不管称它为「灵魂」,或称为「真我」、「核心」、「主体」的,在承担着苦乐,以及流转生死。

   120.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言:我今闻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盘,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不复见我,唯见正法。(杂‧三九)

  ※人们不能够随顺因缘,所以执着于所见所闻,而臆想着有永恒的存在,或者,以为灭亡,就是一刀两断式的断灭。佛陀不能同意,这样的两个极端想法,指责这样的想法为「颠倒」。正确的态度是:去觉察生灭的因缘,在因缘尚未消失之前,坦然地接受它的存在,在因缘消散后,也坦然地接受它的消失,这就是正见了。解脱的圣者,在这个花花世界里,一向都是享受着:只看到「正法」(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执着的单纯。「但见于法,不见于我」。

   121.若眼起时则起,亦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号法、因缘法:此起则起,此灭则灭。此六入亦无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由父母而有胎者,亦无(我),因缘而有,此亦假号,要前有对,然后乃有。犹如钻木求火,以前有对,然后火生。火亦不从木出,亦不离木,若复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缘合会,然后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复如是,皆由缘会,于中起病。(增‧三二九)(第一最空法经)

  ※在原经文中,又称此为「第一最空法经」,与本《剪辑》第五○条,《杂阿含‧第一义空经》的经义相当。顺着缘起法则的观察与思惟,对所有的生灭,就作不出断灭与永恒的错误结论,只会依着因缘的生灭,作如实的观察,让自己离开各式各样,不愿意随顺因缘的取着、固执与指使欲,并且克服在顺境中,忍不住的贪爱,以及在逆境中,不由得的消沈忧愁,与忿怒不平。「不见来处」、「不见灭处」,经中也作「不知来处」、「不知灭处」。这是说,只有错综复杂的因缘,而找不到一个独立的创造者,以及创造的开端与结尾。就像钻木求火,因为有合适的木头,恰当的旋钻生热等,诸多因缘的具足,才会有火的产生,而不能只说,火是由木头产生的一样。

   122.乐痛(受)者,欲爱使也。彼苦痛者,瞋恚使也。不苦不乐痛者,是痴使也。(增‧一八七)

   123.若汝等如是知、如是见,汝等颇身生疹患,生甚重苦,乃至命欲断,舍此更求外,颇有彼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句,持此咒令脱我苦,是谓求苦习、苦得、苦尽耶?(中‧二○一)(嗏帝经)

  ※努力于开发觉察因缘能力的修行者,应当养成以「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缘起态度,如实地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而远离因缘黯诲的神秘色彩。每天,周遭都有许多事变化着,而每一个变化,都是「有因有缘」。修行者但应将自己有限的心力,专注在与自己身、心有关的观察上。身苦、心苦的因缘在哪里呢?持咒,是「此灭故彼灭」的确当方法吗?

   124.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于世间和合,解脱不染着。(杂‧一○六○)

  修行者,当以世间因缘和合的角度,来面对「得」与「失」,以免于贪、忧等染着。

返回目录

---------------------------------------------------------------------------------------------------------

更多庄春江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