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十三、第13讲 第六章 经部宗
法音法师释:宗义宝鬘浅释 十三、第13讲 第六章 经部宗
关于经部宗,乃由经部宗基位建立安立修道之理,又以修道之理安立证果之理。当下为基位建立,分为境与有境,境即是一切法,可从六点上说,即:1.二谛观。 2.自相与共相。 3.遮法与成法。4.显现法与隐晦法。5.法的三世。6.一与异。
在研讨有境之前,当先以各宗对于境的差别主张略作述说,乍听之下,不易厘清,对于初学宗义行者,或较艰辛。尽管如此,若当下学习下部宗派,复能随顺类比上部的不同主张,则对于日后学习上部宗见,应有助益。
以境而言,如桌子(法),各宗皆有不同主张,类比如下:
有部--外境实有,但不承许自证分。
经部--外境实有,自证分实有。
唯识宗--外境无(唯识所现),自证分实有。
经部行自续派--外境有,诸法胜义无。
瑜伽行自续派--外境无(唯识所现),诸法胜义无,自证 分也无实有。
应成派--外境有,诸法唯名假立。
值得注意的,这里提到外境有,此有部、经部、中观经部行自续派、应成派虽皆同许,但仍有几点差异:1.外境是否胜义实有,各宗所许不同。2.自续派以下也皆同许外境自性有,此应成派所不许。3.外境有的成立之理,各宗也有持不同主张。
正文:( P 69-6)
(二)、有境—即是有一所对境者,故名有境,分有三种:
1 .补特伽罗—以有一对境故。
2 .认知(心)—以也有一对境故。
3 .能诠声—以能由彼表达的名称,而有一所表述意义故。
一、补特伽罗
藏文之音为康萨,指凡依有漏(如有情的)或无漏(如佛的)四蕴(无色蕴)或五蕴所假立者,安立为所谓我之名。
补充:
釐清、认识补特伽罗之义极为重要,因业造完后安立于何处?由谁轮回?此诸命题与补特伽罗息息相关;各宗派对于补特伽罗(我)之定义有其不同安立,如:
有部—五蕴的总聚即是我(补特伽罗),且在五蕴上可以找到我(与随教行经部宗同)。
随理行经部宗、随理行唯识派、自续派—意识或其续流即是我(补特伽罗)。
随教行唯识宗—阿赖耶识即是我(补特伽罗)。
应成派—唯我即是我(补特伽罗)。
也就是说,自续派以下认为凡有必自性有,皆许此名言假立之义去找可找到,只是事例不同,如补特伽罗,自续派以下分别许为五蕴总聚、意识、阿赖耶识等;唯应成派不许自性有,故补特伽罗即唯我,去找找不到,有此差别。
随教行者主张:蕴的相续是补特伽罗(一词所指称)的事例:
事例,是所指涉的对象;随教行经部宗的补特伽罗安立,就是五蕴的相续或总聚,并依五蕴的聚合流转生死(与有部同)
亦即,以今生假体有我造业,由五蕴聚合之实体有我(补特伽罗),相续至来世。
随教行经部宗主张五蕴为我,若解析其缺失,则如死时烧灭色蕴,色蕴消失,即成无我之失(即已无补特伽罗);事实上,我是不断不常,由今生我造业,来世我感报(因续流未曾断过);若五蕴是我,当死时烧毁,成五蕴不齐,成我不复存在,则成无受报者及无轮回者的缺失。由此看来,以五蕴聚合安立为我,不尽合理。
随理行者主张:意识是补特伽罗的事例。
意识,指第六意识(非五根识);随理行经部宗以意识为流转生死的我(补特伽罗),是轮回者,也是业习气的安立处。
随理行经部宗主张意识为我,若解析其缺失,则自续派以下皆同认许,有一个今生假体有的有情造业,这假体有有情不趋往来世,基于业果不失,故由一个实体有的有情来含藏业习气,接受果报,此实体有有情含遍于一切生死,是一种实体续流的本质转变(续流不断)。业的功能、种子熏在意识的相续上,由意识续流执取而感果。
但是,如此以意识为我并不合宜,以心有善心与恶心,我与恶心,分别心必不可能同位(同位即在一法同俱而有,如你,是妈妈也是女性)。由轮回的我入轮回,由解脱的我得解脱,而意识本身是不定的,有时善性,有时恶性,若意识为恶性时,因许意识为我,即成我为恶性,我岂不成为所断品,需予断除了?然而我是不能断的,我不是所断品,以能藉假修真故,而是以染污的我为所依,经由修行将心上的污垢分分去除,转成清净或解脱的我;也就是,轮回的我虽是苦谛,但能经由修道,转化成解脱的我。显然,由我轮回,由我解脱,我是轮回者,我也可以是解脱者;若以意识为我,我成所断品,如此一来,成无解脱道可修及无佛果可成,不合道理。
综言之,随理行经部宗、随理行唯识派及自续派皆同许意识为我,并由此自性实有的我执持业行,此自性实有的我去找可寻找得到,亦即以今生的假体有我造成业,由含遍三世的实体有我结生相续,流转生死,此我即意识本身。
随教行唯识派则许,如由今生人道的阿赖耶识的我,转成来世畜生道的阿赖耶识的我,此即是含遍在一切生世的实体有我,认许唯以此实体有的我才能执取业地受报。
应成派主张,乃是由中阴身的最后刹那心识入母胎结生,依著胎儿身心假名安立的唯我趋入轮回。我是轮回者,五蕴是轮回;轮回者与轮回不同,是由轮回者(我)轮回,以五蕴或四蕴的感报形态偿受业报(由惑业所感得的蕴体—行苦的事例)。凡是含遍假有,不许实体有的我流转生死、造业受果,含遍三世的我也是唯名假立,流转生死、造业受果的我即是此唯我而已。
换言之,自续派以下主张,不管是今生假体有的我、或来世实体有的我,皆由业力所牵引、业报所感;又因认许诸法自性有,故我去找可以寻找得到。因此有部安立五蕴的总聚为我;经部许意识为我;随教行唯识派许阿赖耶识为我;自续派许意识为我;应成派则不许诸法自性有,故许唯我为我。
总结:
离蕴我一一此为外道主张,即五蕴之外有个恒常独一存在的我(如创世主、梵我)’
即蕴我一一即由于自续派以下主张诸法自性有,于五蕴随一可找到我,许在五蕴随一上有我,故名即蕴我,如有部许我为五蕴总聚、经部许我为意识、唯识派许我为阿赖耶识。自续派许我为意识。 应成派则主张唯我,意思是,既不是离蕴我,也不是即蕴我,因诸法自性无,找也找不到,因此,只是唯名假立。
二、认知
指认知的主体,即是心识,此能认知的心体具有觉知的功能。
认知分为;量知,与非量知二种。
量知,指真实、如实的认知。非量知,指非真宝的认知。
量分为:现量和比量二种。
量的定义,即新证而不欺诳的认知。量指真实之义。心若为量(即具量之心),则必对于所现、所证如实,或如所现、所证而成立。量分现量与比量。
广义的量的总类,分有三种:
1.智量一一即现量与比量,如见眼前有二十张桌子的心即是量心,因如心所见、所证境上如实而有。
2.语量一一即如实语,依此智量心任所宣说的言教,称为语量,如佛说的四圣谛法。
3.士夫量一一佛初转四谛法,是经由佛的量心所亲证得,也依此而说,亦即佛如实知诸法,故佛为士夫量、或具量士夫。
广义上说,如彼凡夫,具足正确的认知心,即为智量;由正确认知所说之语,即为语量;此说如实语或真谛语者,即为士夫量、或具量士夫。
现量分为:根现量、意现量、自证现量和瑜伽现量四种。
从经部宗至瑜伽行自续派(经部行自续派除外),一致主张现量分四种:
1 .根现量:依自不共增上缘的具色根(即五根随一,是色法)所生离分别的新证而不欺诳的认知,内分有五种根识现量(所现、所见必如实而有) ,即:
①眼识依眼根(不共增上缘)一一见色(如唐卡为所缘缘)生起眼识现量。
②耳识依耳根(不共增上缘)一一闻声(如梵呗声为所缘缘)生起耳识现量。
③鼻识依鼻根(不共增上缘)一一嗅香(如沉香之香为所缘缘)生起鼻识现量。
④舌识依舌根(不共增上缘)一一尝味(由佳肴之味为所缘缘)生起舌识现量。
⑤身识依身根(不共增上缘)一一触触(如地毯之柔软为所缘缘)生起身识现量。
2 .意现量:依自不共增上缘的意根(是心法)所生离分别的新证而不欺诳的认知,内分有六种意现量,即依意根执取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六种意识现量。
问:现量与现识的差异何在?
答:其差异有二:
1.现识即离分别而无颠倒的认知,如当眼识专注看电视节目时(此时见节目的眼识为根现量),若有人与你说话,耳识虽听其音声,但未决定其义(以心不在焉),就此闻声的耳识,即是现而未定识,此时的耳识称为耳识现识一一即虽无颠倒,有显现境,已听,无错误,离分别,但未决定(有显现声音,但不决定)。
2.现量必为现识,即现量必是具决定证悟之现识。
由上可知,现识广于现量,需是无颠倒的明现境,却不一定证。
问:意现量如何了知其境呢?
答:如五神通是意现量(初证离分别的意识),生活中也有许多心属意现量,如见境的第一剎那、直观执取的意识(不依任何理由,直观而知),即是意现量。
一般而言,先由生起眼识现量,再生意识的现而未定识,再生分别心,如第一剎那为见唐卡的眼识根现量,第二剎那为意识的现而未定识,第三剎那则生分别意识心了别唐卡。而在生起根现量的同时,也可同时生起意现量,即一方面以眼根具色根执取青色(为色处之色),生起眼识现量;另一方面以意根心法执取青色(为法处之色),生起意识现量。意现量需是无分别而直观的正确认知,所以凡夫并无缘无常的意现量。
3.自证现量:唯自心对自心向内执取、独立且无其它心所随伴、与对境并无隔远相异之现的离分别而新证不欺诳的正确认知,如见唐卡的眼识,由眼识的自证分所成立、所蒙受,此即自证现量之义。 由于每一心识皆必有其能成立者,故凡有心含遍都有其自证现量,如眼识有眼识的自证现量,佛与众生皆有自证现量心。
4.瑜伽现量:依自不共增上缘的止观双运定所生新而亲证的圣者智慧。能亲证的所缘有细分无常、粗分无我、细分无我,故有此三种瑜伽现量(等持亲证时,能所泯灭,如水入水)。另一师长的说法是,有以四谛十六行相为所缘而亲证,因此,也可说有十六种瑜伽现量(自续派以下主张,此唯圣者有,也可称为圣者之意现量)。
上述前三量凡夫皆可具有,后一圣者才具有。由此看来,内道的修行若无止观双运摄持,也是难以成办深广功德的。
问:生起深广功德需具那些条件呢?
答:至少需具二种条件:
1.对法类或善所缘境必须极为熟悉,为主修品。
2.具足止观能力,为修行的利器,若具此二要件,则如添翼,能使入道;但若仅具止观能力,无主修品,或不知安立无误圆满的所修法类,则如外道,不得解脱。相反的,十分熟悉法义,却无止观能力摄持而修,终是难以入道或令道转增。现今我们充其量只是具足随顺的止观,即如《 广论》 所说的以观察修或止住修串习道次第;在破除邪执时,也特为遮破不需观察修的错误观念。 因此,无误圆满的法义的建立极为重要,具足修法的止观能力也极具需要。
比量一一即依著生自的能安立正因或清净正理而导生的新证而不欺诳的分别认知,分为三种:
1.事势比量:如依量式,即:法、宗、因。如:①妳(法),②是女性(宗)③ 以是妈妈故(因)。①成立为③、③含遍为②。亦即,你(法)成立为妈妈(因),又以清净能立正因之妈妈(因)来成立是女性(宗)。又如:你(法),堪能成佛(宗),以具佛性故(因)。其间成立之量,亦如上述类推。也就是具足正因三种理则: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一般皆以事势比量(认知心)成立隐晦法。
2.世许比量:即是依世俗共许或分别心所推测成立的认知,如由具兔者、嫦娥宫殿,即知为月亮之义。
3.信许比量:即依著不违三量(现量、比量、圣言量)的言教为因,通达布施得受用之果的认知。如佛说由业感果(圣言量),引出众生的承许、认知,即为信许比量的认知。
《四百论》说:四谛是如实宣说轮回与出轮回的真理,主要佛说即是此解脱之道,若其内容符顺、不违比量,那么其它或其次佛说一一如业果,虽无以证明,但由要义成立,仍可类推予以信许,此即谓信许比量。一般是以信许比量(认知心)成立极隐晦法。
具色(眼等诸)根不能成为量,因为(不带根识的具色根)没有明了分,而且不能衡量自己的对境。
即具色根(五根)是极微细色法,唯佛能知,凡夫心难以认知。由于是由眼根等作为生起眼识等增上缘,眼根等又为色法,因此,眼根等不能成为量(认知心体)。例如睡时五根不起作用(仅意根作用),梦心依梦中的意根执取梦境,生起认识梦境的梦心。准此可知,能了别、认知色法的,是识体本身(具认识的功能),非六根随一(有部则主张根亦可见色)。
非量知有:再决识、邪知、疑、何意和「现而未了之知」 等五种。
非量知,是指非新证而欺诳的认知,或不正确、不证境的认知。
(一)再决识:证而再证的心,区分五种:
1.根现量的再决识(如执色眼识的第二剎那)。
2.意现量的再决识(如神通的第二刹那)。
3.自证现量的再决识(如证成眼识自证分的第二刹那)。
4.瑜伽现量的再决识(如见道无间道的第二刹那──亲证无我的心之续流)。
5.比量的再决识(分别心为本质),即比量的第二剎那(如心中生起最初证得粗分无常的心,此初证心为比量证,第二刹那即为比量的再决识)。
上说前四种皆为无分别心为本质的再决识,凡夫众生心中,必有前三种。
补充:
佛法功德的生起次第是,凡初证必为比量,如缘空性生起初证空性的心,属闻慧,此未入道或入道俱有,主要是依师长教化,思惟定解,所生不欺诳的分别认知。入道与否取决于方便分,道能增上则依智慧分。如行者具出离心,心中有闻慧(如初证空性),此时为比量证,即为二乘资粮道;第二剎那则成比量的再决识,而后再修,转成思慧(非依他方有情的教化所证,是自内思惟法义而证悟),此或为资粮道中品、上品。进而生起修慧,是具止观双运摄持的证悟,证心为久修的再决识,较为坚固,此时最初登上加行道;之后继续修习,见道位时即成瑜伽现量(现量亲证)、要言之,缘空性的闻(为比量证)、思、修(为再决识)三慧皆为分别证心(修慧也有以无分别心为本质)。至今,我们学习与修习教法的心所或能力应该大皆只是伺察识,难有比量证悟。
(二)邪知:即颠倒识,颠倒趋入自境的认知,分二:
1.以分别心为本质的邪知:此以第六意识为主,如执著家人皆恒常对我好的常执心,及独立自取的我执。
2.以无分别心为本质的邪知,区分为二:
①以意识为本质的无分别颠倒──如五根识与五根皆不现行,暂时不生作用,因此是由梦心的意根为增上缘,意识现梦境,而梦境的所现之色法为法处之色,此为意识所缘,且如所现而不成立,故梦心为意识颠倒识。与此不同的,是禅定中观大地如骷髅,即以定心执取大地遍满骷髅,此亦为法处之色,但此色在定心上为有,此定心所观亦能对治贪欲,故非颠倒识。凡颠倒识含遍不能对治障碍,因颠倒识为所断品故。
②以根识为本质的无分别颠倒识──如一月现二月的眼识,缘一月而具二月之现,如所现而不成立。
问:嗔心的本质为何?
答:嗔心是颠倒识,并且是先贪后嗔,亦即先以非理作意的增益分别心,缘著可悦爱相(含人、事、地、物等),将所现境执为完美无缺,生起不离、相随的心而生贪,后因失去或损失而生嗔,贪嗔于所缘境已生颠倒,不能如实而知,故为颠倒识(是所断品)。究竟上说,凡夫的一切烦恼皆为颠倒识,故嗔心的本质为分别颠倒识。
问:若以瞋心摄持的眼识看佛像是属何识?
答:眼识为根现量,瞋心为颠倒识,以就眼识本身现佛像为佛像而言,是根现量,但以瞋心摄持见佛像故,此一眼识现量亦为恶性,能召感恶业果报。
要之,藏传佛法以七种心类阐述心的种类与范围,凡心识必是七种心类随一,故颇为集摄;汉传则以百法明门诠释一切有为法、无为法,特为明示心王、心所的定义与行相,最为简明。心识的认识,不仅能增长起心动念的观照能力,易于察觉现起何种心相,而且,亦可结合著菩提道次第的法类,能够有力釐清、识知何种道法属于何种心类,实有助于生起道次第功德。因此,不论是七种心类或是百法安立,若能互为结合而学习,对修习佛道必更为圆满。
问答:
1 .经部宗对境的分类有那六种?
2 .请略述各宗派对境的不同主张?
3 .经部宗有境分那三种?
4 .经部宗的补特伽罗安立为何?
5 .自续派以下对即蕴我,如何安立?
6 .广义的量可分为那三种?
7 .现量分为那四种?
8 .何谓自证现量、瑜伽现量?
9 .功德的生起需具那二种条件?
10 .比量分那三种?
11 .非量知有那五种?
12 .何谓再决识,分那五种?
13 .何谓邪知,分那三种,各以何为本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