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农历12月14日
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禅林衲子心:宝刀利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林衲子心:宝刀利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 

 

  清楚明白、能作主的这念心,

  真的就是本自具足、本自清净。

  何以吾人终日庸庸碌碌向外寻求,

  不肯直下承担?

  文/见肃法师

  僧众禅七在悟心 慈悲喜舍菩提因

  行住坐卧能作主 菩提花开击法鼓

  在和尚的起七法语中,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学院僧众七,带着和尚的祝愿,怀着满腔的期许,决定要坐支好香,行住坐卧皆做自己的主人。

  一切业障海 皆由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禅七第一天,即拜金刚宝忏,不禁感到末世众生真是障重慧浅,和尚慈悲,特以方便法门,令大众先忏除罪障,以期禅七能更用功上路。禅坐过程中,因自己肩膀已十几年皆僵硬、酸痛,尤其到了禅七,更会将病痛引发,故而起初几天,须不断和色身的酸痛博斗,亦深深感受到无始劫来执五蕴幻身之苦,粗障之色身令自己不得自在,坐困愁城。

  听着主七法师的开示:“我”,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五蕴迁流变化的假合,为何执此色身为我?渐渐地放下、不理色身的痛,专心于法门上用功,此时,妄念种子如瀑流般奔泻,更感到平日起心动念之可畏,每个善恶念头皆种入八识田中,遇缘则发,心念刹那生灭难以掌握,对色身、妄念之难以作主,深感无始劫来无边之罪障,以致今日修行种种障碍。药石时间,至诚礼佛忏悔,不禁痛哭流涕,在缓缓的礼佛中,念着:“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心念渐渐平静,于静坐时,则感身心清净,相信“三昧加持力,定业也能转”,心安住实相,则一切善恶、罪福皆如空华般,心不生执着则罪性本空。诚如主七法师开示:一切皆如梦境,醒时了不可得。梦中有苦乐之境,而醒时则知苦乐皆虚幻不实,故于顺逆苦乐之境皆不迎不拒,唯有不生灭之本性,方是安身立命之处。

  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犹须化为尘  一念净心成正觉

  惭愧出家几年,却连最基本的摄心法门──数息观,都未能数好。数息观,乃禅七必修之法门,亦是精舍禅修班必上之课程,更是修行用功之入门,自己若对数息观未能相应,又如何能劝发居士修观?进禅堂前,期勉自己,此次禅七一定要把数息修好,随着主七法师的开示,努力练习数息,将妄心收摄靠在数字与气息上,从开始的烦乱昏沉,经过锲而不舍地坚持努力,与妄想之博斗,与色身的腿痛、肩膀的僵硬酸痛挣扎,渐渐地心念愈澄净,数字也由五,渐而能数到十,气息亦由粗到细,轻轻一吸气,即感到气息充满整个胸腔、腹腔,缓缓地呼气,数字自然由一到十,此时,终于体会到,无有妄念唯有清楚明白的心,虽仅少分相应,即感到身心之变化,原本僵硬酸痛的肩膀顿感轻松、清凉,几乎不感色身之存在,无怪乎祖师大德称数息观乃二大甘露法门之一,为修行入道之初基。

  藉由数息、随息的收摄身心,修中道实相观即能很快感受到相似的中道实相境,所谓清明在躬、念起即觉、觉即照破,心念较清净时,每个念头要升起即能察觉,当下即能放下这虚妄不实之念头,不再相续之。佛法果然是真实不虚的,修一分就得一分,由禅坐中,更加肯定心性的道理,清楚明白、能作主的这念心,真的就是本自具足、本自清净。何以吾人终日庸庸碌碌向外寻求,不肯直下承担?

  宝刀利从磨砺出

  梅花香从苦寒来

  每当进入大坛场,总被大众师用功的道气摄受,何其有幸能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共同用功修行。然而,当盘起腿来闭上眼精,即要独自一人面对深层的自己,面对不断翻搅的妄念种子、粗障的五蕴色身,真如一人与万人战,个中滋味唯人自知。当不断地依着法门用功,渐渐妄想减少,身心轻安,才发现原来“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现成本自具足。修行是条孤寂的路,四周的善知识只是助缘,修行路上唯有自己坚定道心,“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无始妄习业识唯有靠着锲而不舍的努力,方能垢净明存,令心光显现。

  外现声闻身  内密无上印

  身行菩萨道  广度诸有情

  在连续二支长香后,双腿开始感到酸痛,欲放腿时,想到生死之苦,甚于此痛数倍,怎可不忍?发愿代众生受无量苦,此等小痛岂可不忍?不久腿痛即过,身心清凉,心念更加分明能作主,发心、发愿实不可思议。今日能得人身,又能在正法道场修行,唯有更加珍惜和发心,追随和尚的脚步行菩萨道。

  禅七结束了,身心如重新洗涤一番,亦深感福德资粮之重要,福德不足,则用功亦使不上力,如电源不足则难以发光发热。发愿珍惜每个因缘修福修慧,现声闻身持清净戒,薰修正法密无上印,为弘法度众之资粮,行菩萨道,广度有情,无有疲厌。愿我等与众生皆能找到回自己的活水源头,回到自性之家。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