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七)
益西彭措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七)
第六愿王——请转*轮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轮者:】
转*轮的意义,从所转、能转、转三方面作解释。
所转:即*轮。“法”,是轨持的意思,通于教、理、行、果。“轮”,按大乘解释,有三义:一、圆满义,一个车轮具有毂、辐、辋三部分,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辐是车轮的辐条,辋是车轮的外周。大小乘都以八圣道为体,具有毂、辐、辋三部分。就大乘而言,正见、正思维是毂,正语、正业、正命是辐,正念、正定、正精进是辋;二、摧坏义,由现前圣道能摧破烦恼;三、不定义,如车轮从一地转至另一地,大乘*轮从见道转至修道,从修道转至无学道,而且自己证悟后传法教化众生,令众生也证到同等境界,这是不定义。
能转:由辗转传授,能转动*轮,就是从过去佛传至现在佛、又传至未来佛等等,“辗转传授”即是能转。
转:能转与所转相合,就是转*轮。所以,转*轮是以妙法转众生相续,令他依教发起修行,转凡心成圣心,如车轮般的转动。
*轮种类:小乘中,佛说四谛名*轮,说世间语则非*轮;三乘中,佛的一切语言、身体威仪都入*轮,都是利益众生的缘故;究竟一乘,一切众生语言亦如*轮,一切器情音声都在常转妙法。
请转*轮的作用:自身可遣除谤法障,生起大慈善根。谤法是遮止法、破坏法,请转*轮是令圣法弘扬、流通,故请转*轮是谤法的对治。我们净治业障,与恶行相反来做,就成为对治。
请转*轮是慈愍众生。因为给予众生衣食受用,并不能给他带来究竟的利乐,圣法则是一切利乐之源,超过一切外物的价值。小乘声闻专办自利,只求忏除自身业障,大乘菩萨悲愍众生,应当为众生劝请诸佛转*轮,令自他同霑法益。《入行论》云:“我于十方佛,合掌诚劝请,为苦惑迷众,燃亮正法灯。”(我在十方佛前合掌劝请,愿诸佛为了痛苦、迷惑的众生,点亮正法明灯,使他们生起觉悟。)
《法华经》上讲,大通智胜如来成佛后,有十六位王子祈请佛转*轮,以他们的请法因缘,度化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十六王子也以请转*轮的功德,后来相继成佛。可见请转*轮可积累极殊胜的功德,将来果报不可思议。
众所周知,谤法罪极为严重,因为破坏圣法会毁坏无量众生的善根、慧命,相反,请转*轮有极大功德,因为请佛说法,无量众生听法后就能去恶从善,断烦恼得解脱、证菩提,这一切无法衡量的利益都源于最初的劝请。因此劝请者将获得广大、无尽的福德。
宁玛派根霍堪布说:“如果能祈请高僧大德转*轮,自己生生世世不会堕入邪见的黑暗中,而且生生世世会值遇正法光明。”
(二)愿王之相
分二:1、所请之境 2、如何劝请
1、所请之境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
所请之境分为所周遍的处所和所请之人。
所周遍的处所: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中的每一极微尘中,都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广大佛刹。这里有两重无碍:极小的微尘中含有广大佛刹,是广狭无碍;一个极微尘中含有无量佛刹,是一多无碍。
所请之人:每个佛刹中念念有无量诸佛成就佛果,在一切菩萨海会的围绕中,诸佛是果人,菩萨是因人。
所请境宽广,能请的发心也就无有边际。一念中尚且如此,何况尽未来际念念相续呢?可见普贤愿王请转*轮的愿心最极广大长久。
2、如何劝请
【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
“种种方便”,指身劝请——恭敬礼拜、长跪合掌等;口劝请——口说偈颂、称扬赞叹等;意劝请——为利众生至诚恭敬。“殷勤”指情意深厚。通过殷勤劝请,诸佛菩萨观察众生根机,随根机演说种种大小乘法门,即是转妙*轮。
慈舟法师说,请转*轮就是上求下化,上顺诸佛之心,下顺众生之心,诸佛以说法度生为本怀,但不请则不说法,所以有人请法,自然上顺佛心。众生有想求法而不知道,为他请转*轮,众生就能听到佛法而欢喜,这是下顺众生之心。如果自己对佛法有所了知,愿意发心对众生宣讲,则是请自心的佛说法。
问:按华严圆教观点,一切无非*轮,念念常转,为何还要请转呢?
答:众生颠倒迷乱,耽著外的色声六尘,虽然圆音遍界宣流,仍然充耳不闻,故须请转*轮。
请转,有随缘请、称性请两种。随缘请,就是随缘请诸佛菩萨转*轮。称性请,就是常常觉悟一切声响犹如谷响,缘起无自性,非断非常,一一全真,无非法界。这样,闻而无所闻,便是终日闻法。不单音声,实则幻化六尘都在说法,能了达真实性,即是称性请转*轮。故《出现品*轮章》云:“知声如响,而请转*轮,了于诸法真实性故,于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转*轮,毕竟无生故。”
(三)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一切法中最殊胜、最稀有的法就是圣法。只有圣法才能令众生离苦得乐。众生心是在光明中,还是陷于黑暗中,取决于是否转*轮。*轮转了,众生的心才有光明,否则就陷在长夜无明中,颠倒梦想。所以,转*轮与众生的命运攸息相关。
*轮有不定义,众生自心的*轮转了,就能入正道,可以从资粮道辗转升进,直至趣入无学道。*轮又有圆满义,众生心中不转*轮,佛性则不会苏醒;而转*轮,有正见、正思维,则有生命的轴心;有正命、正业、正语,生命就可以支撑起来;有正精进、正念、正定,生命就可以逐步趋向圆满。所以,转*轮是对生命真正地拯救。
归到自心上说,应劝自己转自心*轮,心中*轮一日不转,一日就陷于迷乱;一处不转,一处就出现障碍。所以,要常转自心*轮,从今至未来际,念念常转,或转苦集灭道,或转空、无相、无愿,或转光明如来藏,不断劝转自心*轮,就会逐渐开明自心,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因此,不论自利、他利,离了转*轮,都没有更殊胜的方便,为此,我们应发起请转*轮的大愿,念念相续,劝转*轮,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七愿王——请佛住世
(一)标释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
如何请佛住世?佛无生灭,并非以祈请才住世。然而,随众生心有生灭的显现,众生心染污,佛就舍寿而去;众生心清净,佛就现前。而且,心越清净,所现的佛也越殊胜,凡夫、二乘人心清净时,现化身影像;福德增上,现八相成道的殊胜化身;登地见法界,现报身佛说法;彻证法界,与十方佛同共一法身,恒时不分离。
如智者大师,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时,证入一旋陀罗尼,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他见释迦佛还在灵山会上说《法华经》。所以心清净才能请佛住世。
(二)愿王之相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在何处请佛呢?尽法界、虚空界处处遍请;请哪些佛住世呢?请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住世(不是只请一尊佛而不请其他佛,我们成佛时与十方诸佛同共一心,离都离不开,所以因地发愿时普请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一尊佛也不遗漏);在何时请诸佛住世呢?在诸佛即将示现涅槃时。
是否只需要请诸佛住世,而不必请菩萨、声缘、善知识住世呢?并非如此。请佛住世只是就最殊胜立名,实际是遍请一切三乘圣贤,不是偏请;或者,请佛住世可广义理解为请觉悟者住世。本来,“普贤”是“遍善”、“满善”的意思,不遗一法,包罗一切。现在,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一切善知识都是觉悟者,只发愿请高位不请低位,劝请住世的行愿则不圆满、不称性,不合于愿王之相。比如阿罗汉将入涅槃,若无动于衷,不请住世,则心已被无明障蔽,与普贤本心不相应。所以,应遍请一切觉悟者,底下说“我悉劝请,莫入涅槃”,“悉”正是表达一切劝请的意思。劝请心需要至诚恳切。
请佛住世多久呢?请佛住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即发愿要尽心量,不应有限量。我们的心愿是佛能永久住世,利乐众生。所以要把心发到最大,祈请佛住世到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虽然佛住世多久观待众生的因缘,但就劝请者来说,劝请之心不可不发圆满。比如给予众生安乐,如果只发心给他一半,那就没有尽心,因为还有所保留,还有悭执。所以发心要穷尽心量。
劝请有何目的呢?“唯欲利乐一切众生”。又出现了“一切”,普贤愿王方方面面愿心都发到最大量,这才称性,如果只发心利益少数亲友或某一类众生,就未免狭小了。所以,因地发愿必须圆满、周遍,由此成佛时就能周遍地利益众生。
问:佛本常住世间,为何要劝请住世呢?
答:众生心不清净,不见如来;纵然心开意解曾经见佛,但心识暗昧,佛仍不现前,所以应请佛住世。归于自心上说,劝请即依智不依识,常常作佛观。心智清明,则常见佛不涅槃。以色见、声求,则是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瞥尔起心,尘劳相续,观慧间断,则不见佛,名诸佛灭度。《华严经·出现品》说:如来常住清净法界,随众生心而示现涅槃。佛子!譬如日轮出现,普遍显现世间,在一切净水器中,日影无不现前。水器若破裂,则不能现前影像。佛子!你认为如何?日影不显现,能归咎于日轮吗?这实是容器损坏,并非日轮的过失。佛子!如来智慧日轮亦如是,普遍显现于法界,没有前没有后,一切众生清净心器中,佛身无不影现。心器常清净,常见诸佛身。心污器破裂,则不能见佛。
所以,请佛需要自净其心,心清净,佛自现前,这和“欲得净土、当净自心”、“心净则佛土净”是一个道理。
(三)总结无尽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就自性佛而言,佛性并非请才安住,不请就不安住。那怎么叫请佛住世呢?心中觉悟,常生智慧,佛就安住;心不觉悟,即使佛在,也像远在天边。如同穷人衣里本有明珠,没发觉时,就不得丝毫受用。现在请佛住世,就应请出觉悟的自佛,念念不迷失。
那么,何时自佛不住世呢?向外驰求名利时,竞争人我时,颠倒梦想时……自佛就不住世。
为什么说请佛住世是极关要的修行呢?因为一切法中最尊贵的就是佛性,认识了它,一切无非佛性的妙用,运水搬柴,皆是神通。不识自性佛,它就隐没不现,这时就恶仆凌主,妄识当家,造成六道轮回。所以自性佛不住世,就丧失了根本,成了漂游在虚空中的游魂,成为颠倒迷乱的众生。
觉悟最为重要了,常常应唤醒主人公。声声唤醒主人公,佛就在心头,行住坐卧念念觉悟,就是请佛住世。我们尊重己灵,哪有不请佛住世的呢?世间人喜爱珍宝,都爱不释手,时时守护,但他们没有智慧,不知道一切法中最尊贵的是佛性。布袋和尚说:“只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妙用纵横可怜生,一切无如心真实。”这是赞叹心性最为灵妙,其它神通变化都不算什么,都不如心真实。知道这一点,我们应常请心佛住世,不要再迷失本性、离家漂流了。日夜向外逐取客尘,有何意义呢!要念念唤醒自性佛,一念打失,佛就隐没了。
这样请自佛住世,请到何时为止呢?请到成佛为止。到成佛时,了无虚妄分别,常遍的佛性无遮障地全体现前,这不是佛常住吗?心性本来常住,不再迷乱入生死,连最细的妄念都消尽了,这是彻底请佛住世。所以,请佛住世请到究竟,就是成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有人只请自佛住世,不请他佛住世,只请果佛住世,不请因位佛住世,也是偏堕,陷在自他、高下的妄分别中。然而,普贤愿王的请佛住世是自他、高下一切佛遍请的。
请佛菩萨、声缘、善知识住世,也关乎有情佛性的苏醒。觉悟者是整个世间的如意宝,他们能长久住世,就可以觉悟无量众生。众生本有如来藏,无欠无缺,唯一缺少的是觉悟者的助显,所以为了众生佛性的觉醒,理应劝请一切觉悟者住世。《入行论》云:“若佛欲涅槃,合掌速祈请,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迷。”(如果得知佛欲入涅槃,应速速祈请佛陀住世无量劫,莫令世间众生迷乱。)
《法华经》上讲:一个人进了塔庙,以散乱心念一声南无佛,或者一个小低头,都成就佛道。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本具智慧觉性,碰到外在因缘的助发,终究是要成佛道的。以此类推,我们劝请十方诸佛住世,对无量众生显发如来藏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从自己心佛上说,不请佛住世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由于不能唤醒自性,常遍的自性佛就隐没不现,这时人忘了自性佛,就开始颠颠倒倒地逐取幻化的声色,就像梦中迷乱了,不断缘梦境愚痴颠倒,起贪嗔痴,受苦惊恐,不知回头。我们不请佛住世,心就陷于迷乱,大好的天真佛做庸俗、下劣的行为,满脑子想我要享受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名利,无不是生死岸边事。从早到晚,不自知是佛,整日六尘里攀缘,虚生浪死,何其可悲。自性佛就安住在心头,是那么周遍广大、具足无量性德,可怜众生不知自尊,反而作践自己,堕落为地狱、饿鬼、旁生。
所以,不请佛住世的后果:佛性本来不生不灭,却以妄想分别枉受生死;法身真我本来常恒周遍,却妄执子虚乌有的自我;佛性本具无量性德,却不随顺清净缘起,开发智慧、慈悲、三摩地等,反而愚痴、残忍、障碍重重。所以,不请佛住世,以无明力就令无量业惑、生死住世,请与不请大有差别。
所以,我们须臾不可离请佛住世,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虚妄分别起,佛即不住世;虚妄分别息,天真佛现前。“念念相续”,即念念自觉;“无有间断”,即妄念不起;“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即语默动静体安然。有情都有佛性,都应回归法界,因此应一切时处请佛住世。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