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三天
葛印卡老师文集:四念住课程开示集要 第三天
四念住课程的第三天结束了。
我们对这位老比丘表达我们感激之情,由于他,大迦叶尊者才决定编篡所有的教导。结果它们得以世世代代保持其原始纯净。有时有益的事情却导自于不好的情况。那时所发生的情况就是如此。几个世纪以来,有六次的比丘结集来覆诵及鉴定三藏Tipiµaka,去除任何不知不觉中产生的错误。有三次结集在印度举行,一次在斯里兰卡,两次在缅甸。第六次,也是最近的一次,距佛陀入灭二千五百年后,于1955-56年在仰光举行。就像我们感恩于维持方法原始纯净的人一样,我们也感恩于保存佛陀教说纯净的人。今天我们可以将教说与方法来做比对,由了解到我们所修习的就是佛陀所教的,而产生更多的激励。
我们继续研读经文。
四念住
我们讨论过,有四个念住: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eneyya loke dbhijjh±domanassa½;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ti ±t±p² sampaj±no satim±,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
念住的目的是探索被认为「我」的领域;人们对这个「我」产生了非常多的执着。有两个不同的范畴:身 (k±ya) 和心 (citta)。
这个探索的工作必定要落实在体验而非智力的层面上。如果你只想以唤起注意的方式来了解身体,就以头为例,你声明「这是头」,它只是智力上的实相,是属想蕴saññ± (辨别)。要体验实相,你必定要去感觉它。因此必定要有感受存在,而身体(k±ya) 和感受(vedan±)是在一起探索的。
心Citta也是一样: 坐下来,然后只声明说这是你的心,那只是一种想象,或大不了是智力的理解罢了。要体验心,则必定在心中要有什么东西起现:或许是某个强烈的贪爱或瞋恚,或某个念头。它生起又灭去。它不论是什么都叫做法dhamma,它文字上的意思是心「所涵容物」dh±ret² ti dhamma,就如身(k±ya)和感受(vedan±)伴随一起,心 (citta) 和法 (dhamma) 也是伴随在一起的。然后,依佛陀从自己的体验,而在其他处所宣说的另一个实相是:「当诸法在心中生起时,就有感受在身上开始流动」vedan±-samosaraº± sabbe dhamm±。Samosaraº±意思是「聚集在一起而流动」。
感受Vedan±如此变得非常重要。要探索身体你就必定要感觉感受。同样,在探索心与法时,每个在心中生起的东西都会以感受呈现。
继续下去,每个念住都使用了一些相同的词汇: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nupass²来自passana或dassana,「看」。你亲自直接地看东西。Vipassan±意思是,以特别的方式,正确的方式来看。Vividhena 意指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Vicayena是分离,剖析,离散。所以你观察任何生起的实相。Anupassan±是时时刻刻不停地。因此,k±ye k±y±nupass²就是在身体中时时刻刻观察身体。同样地,vedan±su 是在感受中,citte是在心中而 dhammesu是在心的内涵(诸法)中。
内观不用想象。你可以假想一个感受,而且它甚至不经体验也在变化,但这不是如其本然,如其所在的实相。你的身体必定要在你的身体中体验;感受在你的感受中;心在你的心中;心的内涵(诸法)在你的心的内涵(诸法)中。因此禅修者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t±p² sampaj±no satim±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¾t±p²字意是tapas,「燃烧」。一个非常精勤、勤奋的禅修者会烧尽内心的不净染污。Satim±是「觉知」。Sampaj±no是具足sampajañña (时时彻知无常) 的特质。觉知必须具足感觉感受生起和灭去的智慧,因为无常的体验必须落实在感受的层面上。所以不论是身体 (k±ye),感受 (vedan±),心 (citta),或诸法 (dhamm±)的观察都必定要±t±p² sampaj±no satim±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去除(远离)对这个身心世间的贪和瞋。
Vineyya是远离或去除的意思。Lokas 是宇宙的诸界。Loke在这里意指整个身心的范畴,所有组成「我」的五蕴:色蕴 (r³pa)及心的四蕴,即识蕴 (viññ±ºa)、想蕴 (saññ±)、受蕴 (vedan±) 和行蕴 (saªkh±ra)。所有四个念住只能基于感受来修习。这是因为,除非有所感知 (vedan±),否则贪爱和瞋恚 (abhijjh±-domanassa½)不会生起。只有感受愉悦时,贪爱才会生起;只有感受不愉悦时,瞋恚才会生起。如果你没体验到感受,你连贪爱或瞋恚生起时都不会知道,你是去除不了他们的。
观呼吸¾n±p±napabba½
在探索色身 (k±ya) 的范畴方面,第一节是谈入出息¾n±p±na。
Idha, bhikkhave, bhikkhu araññagato v± rukkham³lagato v± suññ±g±ragato v±
一处隐居的地方是需要的---隐僻又无干扰。禅修者前往一处森林 (arañña-gato v±),树下 (rukkha-m³la-gato v±) 或无人居住之处 (suññg±ra-gato v±),像你在这里的禅修小室---任何这三者之一。
Nis²dati pallaªka½ ±bhujitv±, uju½ k±ya½ paºidh±ya
禅修者必须坐下(nis²dati)。Pallaªka½±bhujitv±是「盘腿」。双盘或单盘姿势并非必要。如果能这样,那倒是个能带来较高警觉的姿势;否则任何的盘腿姿势,能舒适地坐上长久些就够好了。上身部分应该竖直: uju½ k±ya½ paºidh±ya。
parimukha½ sati½ upaµµhapetv±
觉知要安住在嘴巴周围,鼻腔的入口处: parimukha½。某些传承将这翻成「在前面」,好似想象把觉知摆在人的面前,但这样就闹双包了。事实上,你必须在嘴巴周围,上嘴唇之上觉知息入和息出,这就是parimukha½。
然后开始用功了:
So sato va assasati, sato va passasati.
以此觉知,他入息; 以此觉知,他出息。
D²gha½ v± assasanto ‘D²gha½ assas±m²ti’ paj±n±ti, d²gha½ v± passasanto ‘D²gha½ passas±m²ti’ paj±n±ti.
入长息 (d²gha) 时,他正确了知(paj±n±ti):「我入长息」。出长息时,他正确了知:「我出长息」。长的入息,和同样地长的出息,都如此了知:因为它是被感觉到,体验到的。
Rassa½ v± assasanto ‘Rassa½ assas±m²ti’ paj±n±ti, rassa½ v± passasanto ‘Rassa½ passas±m²ti’ paj±n±ti.
现在气息变浅,短 (rassa) 了,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了知。你会看到每一句都表示在此道路上的另一站,新体验。当心静了下来,烦躁减少了,而气息就变短了。它不必像呼吸运动要受到控制,只是观察而已。
Sabbak±yapaµisa½ved² assasiss±m²’ti sikkhati; ‘sabbak±yapaµisa½ved² passasiss±m²’ti sikkhati.
现在他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sabbak±yapaµisa½ved²),而入息;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现在是用sikkhati,「学习,训练」这个字,代替paj±n±ti正确了知。作为一位禅修者,在呼吸上用功一两天之后,你已经在这区域体验到感受了。然后两者都练习,你就到达通体都觉知到感受的阶段---sabba-k±ya。起初它很粗重,坚硬,紧绷,但当你持续耐心地,坚持地,保持平等心地去体验每个感受,整个身体就融化成微细的波动,那么你就达到了完全消融bhaªga的阶段。从自然的呼吸开始,你学习到达一口气就能感知全身的重要阶段: 当你呼气时从头到脚,当你吸气时从脚到头。
没有实修就会产生迷惑。其他的传承把这些字解释为「呼吸的主体」,仿佛从开始、中间、结尾,以及全部的呼吸都被感觉到。当然,当氧气跟着呼吸进入血管,它就从头顶到脚趾移动,而感受也就跟随着血液流动。它可以这样的解释,但我们是在修习观身念住k±y±nupassan±。全身必定要被感觉到,这个才是禅修者所体验到的东西。
当消融bhaªga 尾随所有的不愉悦的感受而来临时,心的癖性是以贪爱及执取来反应。这是个危险(±d²nava),恐怖(bhaya)的处境。对不愉悦的感受停止产生瞋恚,要比对愉悦的感受停止产生贪爱来得容易。但这个贪爱是瞋恚之母,而内观的修习是vineyya loke abhijjh±-domanassa½---无贪爱或瞋恚。你要持续不断地了知愉悦的感受也是无常的,只是极微的波动,泡沫,生起又灭去。有着这样的智慧,不净染污就会被去除,寜静、轻安的状态就会到来。
‘Passambhaya½ k±yasaªkh±ra½ assasiss±m²’ti sikkhati,
‘Passambhaya½ k±yasaªkh±ra½ passasiss±m²’ti sikkhati
现在身体的行动 (k±yasaªkh±ra) 寂止了 (passambhaya½),他训练自己入息出息。再次用到sikkhati训练这个字,因为藉学习及练习这个状态已达到了。在一个小时的坚定精勤的禅坐,姿势不能变动,起初很挣扎,现在变得很自然了。身体不动了,因为全身都没有不愉悦的感受了。呼吸成了唯一的活动。这也是k±ya-saªkh±ra身体行动或活动的一种。当心训练成安静和寂止时,呼吸也变得越短,越静,越微细,直到它仿佛一个回转就进来了,而且有时好像停止了。它这么的微弱。此处也有执着的危险,以为这就是最终的阶段了。
现在佛陀以木匠做例子。好比木匠在车削及切割木头,来做家俱的脚。他使用车床。车床的长拉锯比短拉锯切出更深的口。他或其徒儿正确了知 (paj±n±ti)长拉锯或是短拉锯; 同样地,禅修者正确了知 (paj±n±ti) 息长或息短。
在这例子中,车床在接触点上切割。同样地,禅修者的注意力要保持在气息接触的地方。你不应该跟随气息深入到里面,或出去到大气中。你觉知着这个部位,并且也感觉整个气息的吸进或呼出。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bahiddh±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ajjhattabahiddh±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在下一个重要的状态中,藉呼吸之助而感知身体内在,ajjhatta½。然后也感知外在,bahiddh±,在身体的表面,并且最后同时内在与外在。
这些都是佛陀的教说。有些圣典的注释或附注对这些教说有所著墨,有的在佛入灭后一千至一千五百年间,有的甚至是很近期。这些著作为佛陀的教说做了很好的阐述,也将那时候整个社会的生活面貌,举凡政治,社会,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做了描绘。然而他们有一些诠释,我们的禅修传承不能接受。例如,有一个注释把ajjhatta½解释为禅修者的身体---这个可以接受---但把bahiddh±当做是别人的身体,甚至没人在。它解释说,禅修者可以就只想有某个人在,而且众生如何同样地入息出息。这点我们不同意,因为这是想象,但在本传承的内观vipassan±或随观anupassan±是要在你身体内 (k±ye) 观察。因此对我们而言,bahiddh±是身体的表面,但仍在它的架构内。
Ajjhatta-bahiddh±也可以与五个感官关系上来理解。当外境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表面接触时,它是在身体的架构内,但在身体的表面被感知的。甚至心也是在身体的架构内,虽然它的所缘可能在外。经中并没要你去开始想有某个人或看见某人。
接下来的几个句子在每节中都出现。它们描述内观的实际修行,应该非常小心正确地加以了解。
Samudayadhamm±nupass² v± k±yasmi½ viharati, vayadhamm±nupass² v± k±yasmi½ viharati, samudayavayadhamm±nupass² v± k±yasmi½ viharati…
Samudaya-dhamm±nupass²:法,实相,或生起(samudaya)的真相是在身体内被观察的。然后灭去(vaya) 的真相被观察了。粗重的感受生起,好似驻留了一阵,然后灭去。生起和灭去分别地被看到。然后在完全消融bhaªga的阶段,感受是一种波动,以极快的速度生起和灭去。生起Samudaya和灭去vaya同时被经验到,没有间隔。照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所言,第一个重要的站叫生灭udayabbaya。禅修者必定要好好的了解这个及下一阶段的消融bhaªga。
…’athi k±yo’ti v± panassa sati paccupaµµhit± hoti.
现在他已建立觉知:「这是身体」(‘atthi k±yo’ti)。在这个阶段,身体体验成「无我」,「无我所」,而只是身体,只是一团的波动,泡沫,微波。它只是,次原子微粒kal±pas的聚合,生起又灭去。没有好壊,美丑,黄白。起初,「无我」anatt±是智力上或情感上,基于某人的教说而接受的。实际的体验是从无常anicca开始,因为每个愉悦的感受都会转变成不愉悦的。执取的危险被体认到了。它就是苦dukkha,因为它原本的特质就是变化。然后无我anatt±被理解了:感觉到的身体就只是次原子微粒的生起和灭去,那么对身体的执取就自动消失了。当觉知sati,时时刻刻建立在实相上时,这就是很高的境界。
再继续下去:
Y±vadeva ñ±ºamatt±ya paµissatimatt±ya…
Matta的意思是「只有」。只有智慧,只有了知,只有观照。修行到了这样的境界(y±vadeva),没有智者,没有一个人知道或体验的境界。在另一个印度传统中,称之为kevala-ñ±ºa kevala-dassana,「只有了知,只有观照」。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老的隐士住在一个叫Sup±rapatta½,现今孟买附近的地方。修到了八禅定之后,他觉得自己已完全觉悟了。有位祝福者纠正并告诉他说,有一位佛出现在舍卫城,能教他真正觉悟的修法。听到这话他兴奋得很,就一路的前往北印度的舍卫城。到达了精舍,他发现佛陀已出去托钵了,所以他就直接进城。他看到佛陀正走下一条街,也立刻知道这就是佛陀。他就在斯时斯地请教成就阿罗汉的方法。佛陀告诉他等个把钟头到精舍教,但他坚持: 就在这个时辰内,他可能死去,或者佛陀可能死去,也有可能他会退失目前对佛陀的极大信心。现在三者具足,就是最好的时刻。佛陀察看了一下,也确认他很快就会死亡,的确是要立刻传法。于是他就在路边对这位已很成熟的隐士说了几句话:Diµµhe diµµhamatta½ bhavissati…「看就只是看,听就只是听,嗅就只是嗅,尝就只是尝,触就只是触,认知就只是认知」…viññ±te viññ±tamatta½ bhavissati。
这就够了。在只是了知的阶段,认知的是什么,或认知人的身份是无关紧要的。只是了知而已。随之而来的涅槃浸润,那是无所可攀,无所可立的境界(anissito)。
…anissito ca viharati, 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这整个身与心范畴(loka)被超越了,没有任何世界或宇宙可以攀附(up±tiyati)。浸润多久,只几分钟或数小时,端视那人的能力及其过去的修持而定。在涅槃之中,人如死亡:感官全都停止,然而在其内心是非常清明,非常警觉,非常觉醒的。当他又恢复再次在感官世界运作时,他就是一个已完全解脱的人,因为无所贪爱,也不再有执取。这样的人不会在整个宇宙中有所执取,亦不被任何东西所攀附。这就是该境界所描述的情形。
禅修者因此而修习。已在修习的人就能理解这些文句中每个字的意义,但仅止于智力上的理解是无济于事的。实际的理解来自于体验。
姿势节Iriy±pathapabba½
Iriy±patha 是身体的姿势。
Gacchanto v± ‘gacch±m²’ti paj±n±ti, thito v± ‘µhitomh²’ ti paj±n±ti, nisinno v± ‘nisinnomh²’ti paj±n±ti, say±no v± ‘say±nomh²’ti paj±n±ti.
当在走路时(gacchanto),禅修者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gacch±mi). 同样地,不论是站着(µhito),坐着(nisinno),或躺着(say±no) 禅修者都清楚了知。这只是开始而已。在接下来的句子里,在任何姿势(yath± yath± panihito) 中清楚了知的并非「我」而只是「身体」。
Yath± yath± v± panassa k±yo paºihito hoti, tath± tath± na½ paj±n±ti.
然后重复着相同的句子,身体的内在,外在,及内在外在同时观察。观察生起,然后观察灭去,然后两者同时观察。事实上所观察到的生起和灭去就是感受,因为sampaj±ñña,时时彻知无常一定要在每一节都出现。接着是觉知到「这是身体」,而它并非「我」。这是以智慧来建立的。随之就只是了知和觉照,不再有任何执着。无物可以执取。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atthi kayo’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²
时时彻知无常节Sampaj±napabba½
…Abhikkante paµikkante sampaj±na-k±r² hoti. ¾lokite vilokite…samiñjitepas±rite…saªgh±µi-patta-c²vara-dh±raºe…asite p²te kh±yites±yite…ucc±ra-pass±va-kamme…gate µhite nisinne sutte j±garite bh±site tuºh²-bh±ve sampaj±na-k±r² hoti.
「来回行走时,看着正前方或侧面时,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搭衣持钵时,在吃、喝、咀嚼时,大小便利时,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沈默时」---不论是什么活动,都要时时彻知无常(sampaj±na-k±r²-hoti)。
然后就重复着相同的阶段:
Iti ajjhatta½ v± k±ye k±y±nupass² viharati…‘atthi kayo’ ti…na ca kiñci loke up±diyati.
我们已经看到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必须随时随地呈现。佛陀时常被问到觉知sati。每次他的答复都包含sampajañña:
k±ye k±y±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vedan±su vedan±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citte citt±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dhammesu dhamm±nupass² viharati ±t±p² sampaj±no satim±
少了sampajañña, 觉知就只是马戏团女孩的觉知。如果没有生起和灭去的觉知,它就到不了解脱。
当他被问及sampajañña自身时,佛陀经常以这两个之一的解释来回答。
一个解释是,以智慧来观察三事:vedan± (感受),saññ± (认知) 和vitakka (寻,感官对象---如在耳根的声音) 的生、住和灭。这些对象也叫做诸法dhamm±,而且它们跟着感受迁流---vedan± samosaraº± sabbe dhamm± (感受伴随诸法而生)。再次的,生起灭去在sampajañña中是很重要的。
本经的这个段落是另一个解释: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ñña,涵盖了每一个活动。其意义是要有持续性。
为了说明这点,佛陀在另一则开示中说:
Yato ca bhikkhu ±t±p², sampajañña½ na riñcati;
tato so vedan± sabb± parij±n±ti paº¹ito.
So vedan± pariññ±ya diµµhe dhamme an±savo,
k±yassa bhed± Dhammaµµho, saªkhya½ nopeti vedag³.
当禅修者精勤地修行,
没有片刻忘失彻知无常,
这样的智者完全了知所有的感受。
于完全了知之后,他摆脱了所有的不净染污。
在他的身体毁灭时,这样的人,已安住于正法,已完全了知感受,超越攀缘
的世界而达到殊胜的境界。
阿罗汉,已了知了从最粗重到最微细的整个感受的范畴,死后不再回到这个生起又灭去的领域。因此,sampajañña在佛陀的教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了解它,就可能会走偏了方向。
有时文字的翻译造成一些麻烦。我们不谴责其他的派别,但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在做什么。有时sampajañña时时彻知无常误译成「清楚的理解」。理解什么?它粗枝大叶的意思是: 有人在走路时,理解一只脚的抬起、移动、踩下,然后是另一只脚,诸如此类的。事实上佛陀是要你感觉感受的生、住、灭。如果缺少了知感受,整个教导就被污染了。
因此时时彻知无常必须在每个场合延绵不断。甚至睡觉时也不缺它。当学员开始修习时,他们被告知在深睡时无法做得到,只要在醒时保持觉知就好,但在高阶的禅修中,完全没有正常的睡眠。虽然也有充分的休息,但内在却时时彻知无常,觉知着感受的生起和灭去,无常。在课程中,有时会有学员开始经历这种体验,来报告说他们睡得很少或没睡,但仍觉得精神饱满。他们有sampajañña时时彻知无常。
在每一节中一再重复某些字句,就表明这个sampajañña的重要性。¾t±p² sampaj±no satim±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适用于观身(k±ya),观感受(vedan±),观心 (citta) 和观诸法 (dhamm±) : sampajañña都要现前。同样地,在经中处处适用的sumdaya- 生起,vaya- 灭去,和samudaya-vaya-dhamm±nupass²同时生起灭去的现象,也都要与sampajañña 和感受并行。例如,在缅甸高原上有很多大塔,有四个阶梯分由东、西、南和北通往。同样地,你可以从身k±ya,受vedan±,心citta或法 dhamm±开始,但当你进入回廊时,它们都交融在感受vedan±里,而到达一样的涅槃nibb±na圣殿。你从任何一个阶梯开始爬,都涉及感受和时时彻知无常:如果你有时时彻知无常,你就一步一步地前进迈向最终的目标。
好好利用时间。你得自已努力,没人能替你用功。理论知识Pariyatti 会给你适当的指引和启发,但利益却来自你自己的努力。你在实践paµipatti 和洞见paµivedhana上的修习,是要去穿破无明的帐幕,并到达身心和心所的究竟实相,而体验涅槃。要善用这次的机会和这里的设备。为你自身的好处及利益,要好好利用这个美妙的正法,来解脱生命中的痛苦及束缚。愿你们都享有真正的安详,和谐与快乐。
愿一切众生快乐。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