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4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二)
益西彭措堪布:新广论讲记4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二)
巳三、稍用功力即可圆满资粮
【复次恒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
另外,因为我们恒时需要受用饮食,所以每次进餐时,如果能首先供养三宝而不间断,那么只要稍微用一些功力,就能圆满许多资粮,因此任随受用净水以上的饮食,都应首先以至诚心供养三宝。
比如,汉地丛林历来有良好的规矩,即早斋、午斋之前,都要先念诵仪轨供养三宝。供斋仪轨中,最初为供养赞,大众念诵:“供养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是普遍供养十方三世所摄的法报化三身佛宝,供养境极为广大。继而念诵:“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这是普遍供养以具足智悲行愿四德之四大菩萨为代表的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僧宝。又念:“摩诃般若波罗蜜”,至心供养法宝——大般若波罗蜜多。接着献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再发愿:“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最后出食、结斋回向。这些仪轨十分殊胜,能体现出古德的智慧,若能按此仪轨每天如法观修供养不间断,则以三宝大悲加持,饭食之间便能积聚广大福德,稍用功力就能圆满众多资粮。
往昔佛化家庭都有良好的佛教行为,每饭必定不忘报答佛恩,进餐之前必先燃香供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供养三次,一年就能积累一千多次的供养。如果一生供养五十年,就有五万多次,确实是“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暇满人身在饭食之间即已摄取实义。
理证:因为三宝大悲加持恒时不断的缘故,恒时供养决定能圆满众多资粮。
巳四、不清净之供养相
【此复非以糕之瘀处、菜叶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又供茶时,现一切人,如洒扬尘,惟弹少许,不成供养,是霞惹瓦语录中出。】
此外,不应用糕饼的霉烂处、菜叶的发黄处供养三宝,必须选择新鲜、精妙的食物来供养;而且现在的人们在供茶时,就像洒水压尘一样,仅以手指沾一点茶水后弹向空中,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示而已,不能成为真实的供养。此段教言出自霞惹瓦的语录。
对供养三宝的要求,若以四字来概括,即“尽心尽力”,如果能这样行持,就能远离以上的过失。
巳五、于最胜福田当殷重供养之理
对于此理,下面以比喻结合意义来说明,先说比喻,再说意义:
【譬如有一极肥沃田,至下种时而不下种,任其荒芜,如是废止,实生不忍。】
比如:有一块极为肥沃的良田,到了播种的时节却不播种,任由它荒废,这样浪费而不耕作确实令人心生不忍。
【如是能生若现若后一切善乐最胜福田,于其四季一切时中,常恒无间堪种一切善乐种子,复应于此如经说云:“当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至极堪惜。】
同理,能出生今生、后世一切安乐的最殊胜福田,在一年四季的所有时间中,恒常堪能种植一切善乐的种子而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对此最胜福田,应当按照经中所说:“当以信心之犁来耕耘福田。”如果不能这样行持,则极其可惜。
【故如《赞应赞》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间非有,施处尊第一,是净令座净。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于尊为利害,异熟无尽际。”】
因此就如《赞应赞》所说:像世尊这样的大福田,三世间[17]绝无仅有,一切供养处当中,以世尊最为第一,因为首座世尊是清净的缘故,而使所有在座的弟子也得以清净。如同虚空界纵横没有边际一般,对世尊作利益或损害的异熟果也没有穷尽、没有边际。
“是净令座净”:应供时,世尊坐在首席,以世尊之大福德力,能使其余在座的弟子们都获得清净,不会染上受用信财的罪障。
“于尊为利害,异熟无边际”:因为佛陀是最深重的对境,故对其稍作供养,所获福报便无有边际;相反,若稍作毁谤,所获罪业也是无有边际。比如《贤愚经》记载:有位穷人以两文钱供养佛陀与僧众,因此感得九十一劫财宝随意而得;又有金天夫妇以一枚金钱、一瓶水、一面明镜供养僧众,而感得九十一劫中世世相貌端正,身体金色,美妙无比。因此,对三宝稍作供养,将获无边无际、难以衡量的善妙异熟果报;相反,比如善星比丘、提婆达多等轻毁佛陀,导致堕落恶趣,感受无边苦果。这种异熟果没有限量、没有尽头,所以被比喻为“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十诵律》说:“若人不敬佛,及佛弟子众,现世人呵骂,后世堕恶趣。若人知敬佛,及佛弟子众,现世人赞叹,后世生天上。”
巳六、舍弃低劣而精进供养
【于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无贤善相,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
对于最殊胜的福田,我们尚且没有看作像庸俗的田地那样而精进耕耘,这是我们没有贤善之相,所以在一切时候,都应精进供养三宝。
以下比较庸俗之田与最胜三宝福田:
庸俗田地只能种植少数种类的庄稼,比如一块田地若播种小麦,就只能种小麦种子;而三宝福田,则堪能种植一切世出世间无量善乐的种子,所以最为殊胜。庸俗田地只有在春秋两季的少许时间中,才堪能播种;而三宝福田在一切时中,都堪能种植善乐种子,任何时间皆可种植,所以最为殊胜。耕耘庸俗田地仅能获得少许衣食等受用,利益极小;而耕耘三宝福田却能出生一切现前与当来的无量利乐,所以最为殊胜。
“庸俗之田”代表一切世间谋生、求财、致富的所依,比如自己的公司、行业、职业等等。世人日夜辛勤耕耘庸俗之田,而将最殊胜的三宝福田抛到万里之外,不问不顾,毫不留意,此即无贤善之相,也就是没有善根、没有智慧,终其一生亦不了知唯有三宝才是最殊胜的福田;相反,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舍弃庸俗之田,而以信心之犁日夜耕耘最殊胜的三宝福田,因为智者见大而弃小,见胜而弃劣,见真而弃伪,由此能获广大功德,以三宝大威神力的加被,暇满人身能实现无量广大义利。我们身在佛家,三宝田中福好种,一想到自己竟有如此大的福报,能够日夜耕耘三宝福田,确实是百千万劫稀有难逢的妙事,所以应当欢喜、精进。
巳七、依靠殊胜福田增长慧力之窍诀
【若如是行,由于胜田种善根力,于诸道次慧力增长。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
如果能这样精进地供养三宝,通过对殊胜福田种植善根的势力,将使对菩提道次第闻思修的智慧力日益增长。所以,在听闻而不能忆持文句、思惟却不能理解法义、虽然修习而心相续不生功德等智慧力极其微弱下劣的时候,依止福田的力量是极为关键的窍诀。
以下引吉祥敬母的教言来证明:
【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作诗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虽小极增长。”】
这也如同吉祥敬母所说:我有作诗的大善缘,我的智慧因为依仗世尊加持的缘故,如同夏季的江河之水一般,虽然浅小,但在一夜暴雨之后,便迅速增长广大。
以下引公案说明“依福田力增长智慧力”的道理:
《杂譬喻经》记载:往昔舍卫城郊外有一妇女具足戒行,佛亲自来到她家门前乞食,妇女将饭盛入钵中,后退顶礼。
佛说:“种一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种千生万,种万生亿,而能现见真谛之道。”
妇女的丈夫悄悄在后面听佛咒愿,他心中不信,就说:“布施一钵饭就能获得这样大的福德,而且还能现见真谛之道,瞿昙沙门所说岂不夸张!”
佛说:“你从何处来?”
他回答:“从城里来。”
佛说:“你看城里的尼拘陀树有多高?”
他说:“高达四五里左右,每年结下数万斛的果实。”
佛又问:“树的种子有多大?”
他回答:“只有芥子许大。”
佛说:“你所说的太夸张,哪有一粒如芥子许大的种子,能够长成高达四五里的大树,每年结数十万果子?”
他答:“确实如此,这是人们现量所见。”
佛说:“地是无情法,成熟果报的力量尚且如此巨大,何况人是有情,若能以欢喜心供养佛陀一钵饭,福报将不可称量。”
夫妇二人听后,都心开意解,当时即证初果。
依止无情大地之力,尚且能由一生万,何况佛陀福田,远非大地可比,故以福田力决定能成就巨大福德。通过供养三宝,能使福德日益深厚,福至心灵,自然开慧而现见真谛之道。《宝性论》说:“如是众生诸善根,依止佛地得生起,佛陀无有分别心,亦令增固及成就。”又说:“有情烦恼果皮内,具有正觉之胚芽,如是彼彼善缘力,见法次第渐增长。”按照了义如来藏的观点,在有情的烦恼果皮中,本来具足圆满正等觉的胚芽,只需借助福慧资粮的善缘力,便能显露智慧而现见法界。这样就能成立:我们缘殊胜三宝福田而种植善根,将使智慧力渐次增长。所以智慧微劣时,首先应着重在三宝福田中培植福德,以福田力作为消业障、增智慧的助缘,这是极为重要的窍诀。
因此,我们平日即须重视积累福德,在得到新的衣食资具或悦意的物品等时,应于受用之前,在一日当中供养三宝。比如,添置新衣时,应先将新衣供养三宝,一日之后心里观想,三宝将此衣恩赐给我,我受用此衣后,必定用来增上戒定慧三学,或更精进地利益众生;或者置办了上好的饮食,首先须供养三宝,然后观想三宝将饮食赐予我,我受用后,将此饮食的能量转为利生的无尽能量。若能如此,便是一种在心里种植善根的方便。
汉地丛林历来有一良好的规矩,即最初出家的三年中,必须为僧众作务以培植福报。在毗尼中,佛要求修行人以修持戒定慧三学为主。若因业障重而不堪能,就应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以培植福德;若因不能理解经义而不堪能,则须供事僧众,作僧执事以培福德。比如佛在世时,周利槃特的智慧低劣,佛就叫他为僧众扫地,此后周利槃特的福德渐深而开智慧。这个开智慧的窍诀,就是依靠福田之力。
古代有位名叫辩才的僧人,依止法师学习《华严经》,许久都未开悟,因此他发起大勇猛心,住在净室中受持《华严经》。三年后的一晚,他梦见普贤菩萨现身指点,醒来后通达所学,心中了然如照明镜一般。此即依仗法宝之力,力极功深而开发智慧。
我们本具的如来藏是自性住种性,所以若能以三宝作为清净障垢的助缘,依靠对殊胜福田种植善根之力,决定能令智慧渐次增长。
巳八、供养大小等观待发心差别之理
【又如说云:“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无余财物,应如是行。如现实有而不能舍,作是念云:“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等同博朵瓦云:“于一秽螺杯中,略掷少许香草,念云:‘旃檀、冰片、妙香水。’是诸生盲欺明眼者。”】
又比如有一种说法:“供养也不是依赖供养物,而是在于自己的信心。”如果有信心,用曼陀罗(供养曼扎)、净水以及无主人摄持的各种供养具等,都可以供养。在没有其余财物时,应当这样行持。但如果自己现在实有财物却不能施舍,反而引用《入行论》的语句说:“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这就如同博朵瓦尊者所说:“在一个肮脏的螺碗中,稍微放入一点香草,口中却说:‘栴檀、冰片、妙香水。’此即生盲欺骗明眼人,过患极大。”十方常住三宝能无障碍地照见众生内心,如果自己明明有财物,但因悭吝而不能施舍,口中说没有供财,这就是欺骗三宝,犹如生盲欺骗明眼人一般。
以下引公案说明“供养大小观待发心”之理:
昔日有位女居士到寺院供养时,将仅有的两文钱捐给寺院,当时方丈亲自出来为她忏悔。后来这位女施主被选入宫中,成为皇帝的妃子。一次,她携带数千两黄金前来供养寺院,方丈只让徒弟为她回向。女居士便问:“以前我供养两文钱,师父亲自出来为我忏悔,现在供养数千两黄金,师父却不来为我回向,这是什么缘故?”方丈告诉她:“以前供物虽然微薄,但你的供养心十分真诚,若非老僧亲自为你忏悔,则不足以报答。现在供物虽然厚重,但供养心不如以前,所以叫人代为忏悔就已足够。”
由此公案可知,供养的大小不是随外在的形相,而是随供养心的差别,所以本论说:“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阿底峡尊者曾经教导弟子,西藏的水清净甘美,举世无比,哪怕只是用水供养三宝,也能积累巨大资粮。《贤愚经·宝天因缘品》记载:毗婆尸佛时,有位穷人在没有钱财的情况下,以少许如珍珠一般的白石供养僧众,因为具足信心与恭敬心,而感得九十一劫中享受无量福报。因此,只要具有信心与恭敬心,则以曼陀罗、净水、无主物等都可以供养;但是如果自己的资财具足,则应以众多、精美的供品供养三宝,才是如法。否则,仅仅希求自己的受用广大善妙,而以微少、下劣之物供养大恩三宝,则尚且不如世间人请客送礼大方,这是内在无贤善之相,并非真诚的供养。
《大智度论》中有一则公案:
昔日大月氏弗迦罗城有位画师,前往东方多刹施罗国,他客居外国以作画谋生,十二年中挣得三十两黄金,当他携带酬金返回故乡弗迦罗城时,听到击鼓作大会的声音,便前去观看。
当他见到僧众时,生起了清净的信心,就问维那:“需要多少钱才能为僧众供斋?”
维那说:“三十两金子就足够了。”
画家便将仅有的三十两金子交给维那说:“帮我供斋一日,我明天再来。”于是空手回家。
妻子问他:“你出门十二年,有多少收入?”
他说:“我挣得三十两黄金。”
妻又问:“黄金现在何处?”
画师答:“全都变成了福田的种子。”
妻问:“什么福田?”
他答:“是僧宝福田,我将黄金全都供养了僧众。”
妻子气愤而捆缚丈夫,将他送往官府治罪。
断事的官员问:“你有何事?”
妻说:“我丈夫失心狂乱,不怜惜妻儿,将十二年作画所得三十两黄金全部送人。我按照法律将他绑来,请求处理。”
大官问画家:“你为何不将酬金供养妻儿,反而送给他人?”
画家说:“我因前世不修功德,导致今生贫穷,感受许多辛苦。今生有幸值遇福田,如果再不种福,来世仍然贫穷,如此贫贫相续,就永远没有解脱贫苦的时候。我想彻底远离贫穷,所以将黄金悉数供僧。”
大官本来是位居士,信佛清净,闻言之后赞叹:“真不容易!将辛苦所得少许财物全数供僧,你真是善人。”大官说完就将所佩戴的璎珞和所乘的骏马,连同一聚落,都赐给了穷人。
与有钱却不能施舍而欺骗三宝的人相比,公案中的画家深信因果,对僧宝的供养心非常猛利,将十二年的积蓄尽供僧众,这样难舍能舍,获福最多。
巳九、随学古德次第修习供养
【又如朴穹瓦云:“我于最初供养香草,其气辛辣;次有四合长香供养,其气甘美;现在供养,若沉水香、嘟噜迦等,其气香馥。”若于微供轻而弗供,则永生中终是惟尔。若纵微少,发起殷重,渐得上妙,应如此师行持修学。传说此师每配一次,须用二十二两金之香。】
又如朴穷瓦所说:“我最初只能供养香草,它的气味辛辣;后来有四种香和合的长香可以供养,它的香气甘美;现在我用沉水香、安春香等供养,香气芬芳浓郁。”如果轻视微小的供物而不供养,那么一生中也只是如此;反之,纵然供物微小,但如果发起殷重心而供养,就能逐渐增上福报而得到上妙的供物,应按照朴穷瓦大师的行持来修学。据说大师每次配制香,需使用价值二十二两黄金的上等香。
这一段语录启发我们,凡事皆以积累而成功,积小成大,由近至远,犹如栽培树苗,积年累月,不知不觉便长成参天大树,积功累德也是如此:最初虽以微小的供物作供养,但只要以殷重心虔诚供养,日日耕耘,逐渐增上福报,最终就能成满大福德。相反,若轻视微小供养,不从小处认真做起,没有深厚的基础,永世也只能是一薄福之人。
《譬喻经》说:昔日有两位比丘都证到了初果,其中一位时常教化乞丐,以钱财供养僧众斋饭来作福德,另一位只是坐禅自守,不喜积福。一次,坐禅者对修福者说:“你为何不坐禅,空自勤苦?”修福者回答:“佛常教诫比丘,应当修行布施。”后来他们死后都转生在一长者家。修福者转生为长者之子,有奴仆承事供给,衣食自然,非常快乐;坐禅者转生为婢女之子,独自坐在地上,常因饥渴而啼哭。长者子长大后,骑马出外游观,许多奴婢在旁侍奉,后来两人都请求出家,而且都证得阿罗汉果。长者子常常端坐,人们竟相供施衣食给他,而婢女之子在外乞讨,却无人施食,常受饥渴逼迫。
由此公案可知,修道除了持戒、坐禅、念诵之外,还应上供、下施作诸福德,否则若轻视供养,将永生贫困。因果无欺,若不精勤供施,富贵也不可能凭空获得。《贤愚经·华天因缘品》说:往昔毗婆尸佛出世时,有一次,僧人们游行至一聚落,许多富人都纷纷供养僧众。有一穷人目睹僧众之后心生欢喜,憾恨自己没有钱财可以供养,就到野外采集了很多野花,恭恭敬敬地供养僧众,至心顶礼后离去。这位穷人以无主所摄的野花供僧时,因为具足信心和恭敬心,而感得九十一劫中身相端正,饮食、卧具等随意而得,并且缘此福报而自然得道。佛陀宣讲此公案时教诫说:“一切众生不应轻视微小供养,认为以此不能获福,比如华天通过微小供养而自然获福。”当初华天如果轻视微小供养,又无财力可作大供养,则永远无法脱贫;但是他安于本位,至心行持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供养,而从穷人变成九十一劫随欲满愿的大福之人。因此,首先应从低处、从小事殷重实行,渐积渐广,这是非常重要的教言。
巳十、于供养不应喜足
【若诸已得资具自在大菩萨众,尚化其身为多俱胝,于一一身复各化现百千等手,往一切刹,经无量劫供养诸佛。诸由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于此上希菩提者,是于正法极少知解,造次乱言。】
已经获得资具随意自在的登地大菩萨们,尚且要化一身为众多俱胝身,一一身又分别化现百千等手,往赴一切佛刹,经过无量劫数而供养诸佛。有些人却因自己作了少许相似的功德就心生满足,而说我不在供养上希求菩提,这是对正法极度缺乏了解而轻率乱说。
《瑜伽师地论》说:已经获得资具自在的菩萨,化现或一或二或众多的化身,乃至化作百千俱胝等数的一切身,皆在诸佛、佛塔前恭敬礼拜,而且从每一化身中化出多手,或百手或千手,或超过此数,一切手皆持无量超胜诸天的上妙花香、殊胜可爱的种种珍宝,奉献于诸佛、佛塔前。而且,从如是一切化身中化现出无量上妙音声,歌赞如来广大甚深的真实功德;又从如是一切化身中化现无量最上、最妙的环钏璩印、宝庄严具、幢盖旙灯等各种供养具,供养诸佛、佛塔。
既然登地的大菩萨们都还需要行持这样广大、无量的殊胜供养,我们凡夫稍作一点供养,有了少许相似功德时更不应当满足。若认为供养只是初学者的事,境界高的人不必在这上面希求菩提。那么,请问登地的大菩萨是否下劣?为何他们仍须行持如此殊胜的供养呢?所以,对供养不应有喜足心,应发起无厌足意乐:乃至恒河沙数大劫之中,一刹那也不间断供养,也不生起我现在供养已经足够的想法;虽于一佛二佛、百佛千佛,乃至一切三世诸佛一一供养,我也不生起满足之心;虽以尽虚空界无量七宝诸供养具,乃至无量戒定慧、无量波罗蜜、无量三摩地、陀罗尼、无量总持辩才等供养诸佛,我也永无满足之心。应当具有这样的意乐,才能相应普贤广大无尽的供养愿王。普贤菩萨发愿:“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们尽未来际都应如此随学广大供养。
巳十一、其余供养之相
【以是应如《宝云经》中所说而行,如云:“应当听闻诸契经中,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由其最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及诸菩萨。”】
所以,应当按照《宝云经》所说而行持,比如这部经中说:应当听闻各契经中有关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的所有教言,以由衷发起的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和诸菩萨。
辰三、以大悲将众生安置于皈依
【第三,随念悲故,亦应安立诸众生于是道理者,谓由悲愍,随能安立诸余有情,令受归依。】
第三条共同学处——因随念大悲的缘故,也应将众生安立于皈依之相,就是由于悲愍有情,而随自己的能力将其余有情安立于皈依之中。
《优婆塞戒经》说:“如佛先说,有来乞者,当先教令受三归依,然后施者。”按照佛陀所说,如果有前来乞讨的人,应当首先教他受三皈依,然后再对他做布施。《杂阿含经》说:若有女人怀孕,应为胎儿受三皈依;胎儿出生之后,具有正知见,还须教他三皈依。若有仆人、客人怀孕生子,也应这样教她。若买奴婢,能誓受三皈、五戒的,才能买下,不能皈依的就不买。乃至借钱,也须让对方受三皈依后才可借他。经中所说和我们的生活极为切近,这是启发我们:要将众生安立于皈依,首先应从自己身边的人做起,即帮助子女、亲友、佣人、学生等皈依三宝。
佛陀已传下最殊胜的胎教,怀孕的女性应至心皈敬三宝,而且为胎儿受三皈依,如此利益极大,因为这样孩子一生下来就会成为敬信三宝、具大善根之人。历代大德之父母大多都是笃信三宝的佛弟子,所以能生下对佛教有大贡献的高僧大德。孩子出生之后,自己还须以礼敬三宝的行为教育孩子,在其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善根。
比如:憨山大师的母亲敬奉观音菩萨而感得大师降生。大师十一岁时,一日来了数位行脚僧人向大师的母亲问讯化斋,母亲延请僧人们入座之后,就赶紧去烧茶、准备斋饭,态度极为恭敬。饭后僧人们起身担起行装,正要单手作礼时,母亲急忙回避说:“不必谢。”僧人们便径自离去。憨山大师就问母亲:“僧人为何这么无礼,吃完饭也不道谢。”母亲说:“他们倘若道谢,我们就不能得福了。”大师因此明白了僧伽的崇高,故而发起出家的志向。这就是以自己恭敬三宝的行为,让孩子种下敬信三宝的善根。从小就要教导孩子恭敬诸佛菩萨、恭敬经书、恭敬僧众,让他受三皈依,持念佛号、心咒,阅读、讽诵佛经,应这样将孩子安立于皈依当中。
从大的方面来说,在历代大师的教化下,西藏成为全民诚信三宝的佛土,在汉地佛教兴盛时,民间也曾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的普遍信仰,这些都是大菩萨以大悲将众生安立于皈依的成果。比如,唐代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教化力量极大,他的传记中说:“三年之后,长安城已被念佛者充满。”所以当时无数的长安城民众,都被大师以大悲之手安立于三宝的信仰中。又如,憨山大师的自叙年谱中记载:憨山大师因为触犯帝怒而被下诏逮捕,大师得知后对众人说:“佛为了一众生而不舍三涂,东海本来是蔑戾车地,向来不闻三宝之名,我教化了十二年,现在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念佛,至于改邪归正的人,比乡比户[18]都是。我的心愿已经满足,死了也没有遗憾!”大师离开即墨时,城中人民不分老小全都倾城而出,流泪送别。
通过上述公案可知,佛教之所以绵延至今,三宝种性之所以始终不断,就是依靠历代诸菩萨们以大悲心将众生安立于皈依,这样代代延续而使佛教的命脉不绝。如今在世界各地不论都市或乡村,佛教徒仍然处处存在,释迦佛遗教中的弟子仍在修持、弘扬佛法,这都是安立皈依的结果。作为皈依三宝、已得三宝加被的佛弟子,我们应有责任以大悲心对未来具有善根的众生讲述皈依的道理、利益和学处,这样才能使这个世界未来的三宝种性兴盛不绝。
阿底峡尊者最初来到藏地时,只是讲解皈依和业果。有一位西藏的修行者认为这位大德远道而来,所说的佛法必定与众不同,便前去听法,结果他每天只听到皈依和业果的内容。这位行者十分不满,就给尊者取名为“皈依喇嘛”、“业果喇嘛”。阿底峡尊者得知后,非常欢喜地说:“缘起太好了,决定能饶益众生,理当如此。”
从尊者的言语之间,我们也能了知皈依和业果是学佛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从此处着重教化,才能培养出具有真实信仰的佛弟子。我们接引根机未成熟的众生,首先不是对他教授高深的教法,而是应将他们真实安立于皈依之中,使其进入真实佛教徒的行列。所谓安立,就是让众生的心对三宝发起真正的信仰,这样才是在众生的相续中培植三宝的种性。
因此,学佛不应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广论》所说,为众生一层一层如理开示皈依的因、境、道理、学处,先让众生明白皈依的道理,在心中树立定解,然后趣入皈依。这样便能造就具有真实信仰的佛弟子,而不是造就仅仅在文字上研究佛学的人,也不是造就徒具形相的佛弟子,这就是绍隆三宝种性。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开始就将众生真正引入佛门,让他真正趣入以佛为导师、以法为道路、以僧为助伴的安乐之道。
因此,我(益西彭措)在此殷勤合掌劝请各位,有能力、有因缘时,一定要发大心,尽力将如母有情安立于真实皈依中。这就是真实饶益众生,使他们生生世世都能得到三宝的摄受与救度,这种帮助远远不是财布施所能相比,可以说是真正从暂时乃至究竟都作了饶益,相比救他一命的利益要大无数倍。如果一生都能这样利益众生,则诚如憨山大师所说:死而无憾!
如前供养事中所说,自作供养获得广大福,教他供养获得大大福,自他俱共同供养获得最大福,如果对应这里的内容,将“供养”换成“皈依”,我们就能知道:以大悲心推动而将众生安立于皈依,如是自他共同皈依三宝,决定会获得最大福。所以,这条学处很重要,每个佛教徒都应发大心精勤修学。
辰四、舍弃其余世间方便
【第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诸余方便者,谓随作为何种所作,随见何等紧要重事,应依三宝及兴随顺三宝供养,于一切种,不应依止不顺三宝邪道等仪,一切时中应当至心归凭三宝。】
第四条共同学处——随做何事、有何需求都应供养、启白三宝,舍弃世间其它方便,即:不论做什么事、不论遇到怎样紧要的大事,都应依仗三宝以及作, 随顺三宝的供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依止不随顺三宝的邪道等仪轨,一切时都应至心皈依凭仗三宝。
“随作何事、有何所须”:包括我们人生中的一切事和一切需求。“皆当供养、启白三宝”:佛弟子成办任何所作所求的方便,都是供养、祈祷三宝,因为三宝是佛弟子内心唯一的依凭。“弃舍世间诸余方便”:在助缘上,只有三宝外支圆满,具足无量智悲力,所以应当舍弃世间其余下劣、欺诳的方便,也就是不应依止不随顺三宝的邪道等仪式。
若能发起供养意乐中的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增上意乐,内心就会肯定一切安乐与一切事业的源泉,唯一是三宝。从成就今生衣食受用等圆满、后世增上生的圆满,乃至成就出世间三种菩提的圆满,都是以三宝为依处才能出生。《宝性论》说:“如是世间出世间,众生一切之圆满,乃为彼等所依处,是故犹如大地般。”《大乘庄严经论》也说:“诸灾及恶趣,身见亦小乘,如是诸众生,一切皆救护。佛为胜归处,无比故无上,如前种种畏,无不令脱者。”因此,不论是天灾人祸、恶趣的痛苦、外道的身见或小乘的自利发心,对这一切的怖畏,三宝都有能力救护,令得解脱。所以我们不论何时何地遭遇何事,不论有何种如法的希求,应唯一祈祷上师三宝,以上师三宝作为依靠,这是内道弟子相续中必须建立的基本信念。
《普贤上师言教》说:“无论出现病痛、苦痛、魔障等任何挫折磨难,除了祈祷三宝之外,不依靠其他解除病痛魔障的措施,假如需要采取医疗术、禳解术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明白这些都是三宝的事业,然后再接受治疗等,对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这一点,我们要深信不疑,并且观清净心。当自己为了办事等某些目的需要前往异地他乡时,也应该先顶礼所去方向的如来或顶礼三宝后,再开始动身。”
人类生存在这个世间,衣食住行等生活都离不开世间各种技术,应知这些都是三宝的事业。若对佛陀千百亿化身的境界有所认识,就能以理决定这一点;因为佛陀从法身中任运流现殊胜化身、种种化身、工巧化身,一切世间种种明处的源头就是佛宝,依靠佛陀的传授,诸大菩萨为了利生,而以各种化身的方式传授世间明处——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所以一切世间技艺都是三宝的事业相,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对此应当诚信并且观清净心。
应如何观想清净呢?比如,接受医疗手术的过程中,应观想:医生、护士、种种医疗器械等,都是药师佛大悲事业的化现;手术室中的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护士是白衣观音的化现,药物是三宝大悲的化现。此外,对于飞机、航船、地铁、商场、餐厅、宾馆、电话、电视……等等,诸如此类都要观想是三宝事业的游舞。这样观想清净,就能处处忆念三宝、感恩三宝、皈敬三宝,对增上信心和恭敬心有很大的作用。
而且,外出之时,应先顶礼皈敬所去之处的三宝。虽然三宝之相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只不过是随着不同因缘而有不同显现,但我们是平等皈依十方一切佛法僧三宝,所以每到一处,都应顶礼皈敬此方的佛像、佛塔、教证二法与僧伽。这是佛弟子应有的行为,不同于其他世间不依止三宝的行为。比如,我们去泰国,就应顶礼泰国的佛像、佛塔、教法、证法和僧伽,因为这些都是一体三宝事业的游舞。
因此,佛弟子无论置身何处,心中唯应皈敬三宝,而不是重视吃喝玩乐等庸俗之事。世人每到一个新城市,唯一关心吃喝玩乐,但我们不应如此,因为佛弟子心中最深的皈依处是三宝,心中有坚固的信仰,由这个甚深信心所显现的行为,就是十分清净贤善的行为相。所以,内具虔诚、清净的皈依心,自然和一般世俗心态所展现的行为截然不同。
所以皈依三宝后,自己的行为方式、观想方式必须要有全新的变化,应将信仰渗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藏族人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是围绕皈敬上师三宝这个核心而转动,就如一位具有虔诚信仰的藏族阿妈,她的所思所想、一举一动,都不离开皈依上师三宝,整个生命唯一归投于三宝,对三宝的信仰完全融入生命。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从整个菩提道次第的修行来说,三乘菩提的成就唯一需要依仗上师三宝。修习轨理中六种加行的第六种——向皈依境献曼陀罗祈祷三事:祈祷在整个菩提道的修行中,生起无颠倒心,遣除颠倒心,消除一切内外障难。在每一个修行的环节上,都必须在正行之前唯一向三宝供养、猛利祈祷这三件事,而不是依止其它的方便,不是祈祷外道的天神等。这也说明,想要成办一切修法的所求,唯有归凭三宝,舍弃其它方便。
所以,我们在一切生中,无论希求增上生的暂时圆满,或者决定胜的究竟解脱,都应当至心归凭三宝,不应当依止其它世间方便。
辰五、由了知胜利而昼三夜三勤修皈依分四:一、总说 二、《摄分》所出利益 三、教授所出利益 四、结说学处
巳一、总说
【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分二:《摄分》所出胜利,教授所出胜利。】
第五条共同学处——由了知皈依的利益,而在白天三次、夜晚三次精勤修持皈依。
此处重点是要把握“了知胜利”与“勤修”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很大的利益,我们未必肯投入精力、时间;然而一旦真正了知它有无限深远的意义,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利益安乐,我们就会有行持的动力。所以,由了知胜利能使内心自然趣入昼夜勤修皈依之中,不需勉强,也就是通过了知胜利而发起猛利的信心和欲乐,由欲乐推动而自然发起精进。因此,“了知胜利”是引生精勤极为重要的方便。
所谓勤修,就是昼三、夜三每天六次修习皈依。初步皈依之后,为了使皈依心不退失并且辗转增上,日日勤修皈依不可或缺。若能持续修习皈依,皈依心自然就会逐渐增上,这样由外支三宝已圆满成就,内支又不断完善,因缘聚合,功德决定日益增上。所以,只要能坚持深入修习皈依,下文所说的无量皈依利益将逐一实现。这是深具大利益的事,否则,阿底峡尊者也不会要求我们每天坚持修习六次皈依。由此贯穿一生乃至无量生世的一切时间,最终刹那也不离皈依心,从而实证自性三宝的境界。
所以,此处的因果关系即:了知胜利为因,勤修皈依是果;又以勤修皈依为因,逐一现前皈依的利益,也就是逐渐现前获广大福、获大欢喜等功德。皈依的利益并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或口头上,也不是看着书本数他人财宝,而是可以通过勤修,在自相续中真正现前、一一领受的。这样修习皈依,可以说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大义,即便此生不再修学其他法,唯一如法行持皈依,确实就能获得非常广大的利益,没有空耗人身。
《木槵子经》记载了一则公案:
有一位波金璃国王请问佛陀:“佛法深广无比,很难掌握要领而修习,唯愿世尊哀愍,为我开示。”
佛说:“若想灭除烦恼,应当以线贯穿一百零八颗木槵子,手不离念珠,心不散乱,诚心称念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这样渐次数木槵子,乃至念满一百万,就能很快断除一百零八结业烦恼,获证无上果位。”
国王欢喜承诺:“佛陀慈悲开示,我会依教奉行。”
佛陀又激励国王:“曾经有一位莎斗比丘,很诚心地念诵三宝名号、随念三宝功德,经过十年一直没有间断,于是证得二果。由于努力修持的缘故,他现在在普香世界做辟支佛。”
国王听到后,信心更加坚定,精进修持。
由此可见,长期不断地修持皈依,具有极大的利益。莎斗比丘以十年时间修持皈依,便证得了二果。波金璃国王听闻了佛陀的开示后,认识了皈依的利益,由此而发起精进。同样,对于以下皈依的胜利若能有所认识,一定可以让心趣入勤修皈依之中。
巳二、《摄分》所出利益分二:一、第一四聚 二、第二四聚
【初中有二四聚。】
《摄抉择分》中所说的皈依胜利有两个四聚,其中第一个四聚,即:获广大福、获大欢喜、获三摩地、获大清净。
午一、第一四聚
【初四聚中:一、获广大福者,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摄波罗蜜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
第一四聚中的第一种利益——获广大福,就是如《无死鼓音陀罗尼经》所说:佛陀功德不可思议,正法功德不可思议,圣僧功德不可思议,如果对这些不可思议处生起信心,那么这个异熟果也是不可思议。《摄波罗蜜多论》也说:皈依的福德如果有色法的形相,三界的容器尚且狭小而无法容纳,如同大海水藏不是以手握所能测量一样。
佛陀、正法、圣僧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能对这些不可思议处产生信心,则由内支、外支聚合所现前的异熟果也是不可思议。此异熟功德若有体相,则三界也无法容纳。
以下再引佛语证明皈依能获广大福聚:
《善生经》说:“若人受三自归[19],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归者,其福过彼,不可胜计。”
《希有校量功德经》这样宣说皈依的功德:
一次,阿难问佛:“如果有人说:‘我现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此人能获得多少功德?”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有充满南赡部洲的初果罗汉,有人在百年之中,手持世间所有的娱乐资具供养他们,又以衣食、卧具、汤药四事供养,乃至这些初果罗汉涅槃后,收藏他们的舍利建造七宝塔,如前面一样地供养。阿难,你认为这样供养所获福德多吗?”
阿难回答:“很多!世尊。”
佛说:“但这还不如有人以淳净心这样承诺:‘我现在皈依佛法僧。’后者所获福德远胜前者百倍、千倍、万倍,乃至不可计数、无法比喻的倍数。”
佛又说:“如果有充满西牛货洲的二果罗汉,有人在两百年中如前一般供养,也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如果有充满东胜身洲的三果罗汉,有人在三百年中如前一般供养,也无法相比;如果有充满北俱卢洲的四果罗汉,有人在四百年中如前一般供养,也无法相比;如果有充满四天下的辟支佛,有人在一万年中如前一般供养,也无法相比;如果有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诸佛如来,有人在两万年中如前一般供养,此人虽能获得无量无边不可计数的广大福德,但仍然不如有人以淳净心这样承诺:‘我现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后者所获功德远胜前者百倍、千倍、万倍,乃至不可计数、不可言说的倍数。”
从以上校量功德可知,三皈依的功德极为广大,难以衡量,真正以淳净心立誓皈依三宝,功德远胜一般财物供养。皈依境三宝是能生福德的殊胜之田,三宝的作用不是以分别心所能测度,而信心的作用也是无法衡量,因此以淳净心皈依所产生的暂时、究竟之功德,确实也是无法计量、无法比喻的。所以,我们应诚信佛语,以此信解至诚皈依一次,功德确实无量。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皈依功德若有形,超胜虚空无量倍。”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释迦佛广传》中说:“对佛陀生信的善根果报受用不尽,如以比喻说明,则像一滴水汇入大海,从而变成与无尽汪洋一体一样。”
【二、获大欢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归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
第二种利益——获大欢喜,就是如《念集经》中所说:“如果能在日日夜夜中随念诸佛,如理皈依佛陀,这是做人得到了实义。”对于其余法宝、僧宝,经中也是如此宣说,即“若诸日夜中,能随念正法,正皈依法者,此是人所得。若诸日夜中,能随念僧伽,正皈依僧者,此是人所得。”所以应该这样作意思惟:如今我得以依止如此殊胜的三宝归宿,真是善妙难得。这样思惟便能增长欢喜。
第二种利益——获大欢喜,宗大师对此解释为:皈依之后,由思惟皈依的利益,自然会增长欢喜,因为庆幸自己从现在开始,生命得到了真正圆满的依处。《印光大师文钞》说:“如遇救登船,安坐到岸,曩时凶险已过,现在得庆更生。”就像在急流中遇到了救护,登上船后,安稳抵达彼岸一样,从前遭遇的种种凶险都已过去,现在获得了新生,从此趣入光明安乐的大道,生生世世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方法,真是令人庆慰!
《正法念处经》中夜摩天王对诸天说:“若人心念佛,是名善命人,不离念佛故,是为命中命。若人心念法,是名善命人,不离念法故,是为命中命。若人心念僧,是名善命人,不离念僧故,是为命中命。”所以,我们皈依了三宝,内心忆念三宝,那就是好命之人,因为日夜不离念佛、念法、念僧的缘故,是命中最好的命运。常常这样作意思惟,就能获得大欢喜。
世人获得财富时会心生欢喜,但财富并非善妙难得。每天获得百万美金,实在不如皈依三宝的利益,不如以皈依心一合掌、一礼拜、一随念的功德。由思惟皈依利益所生的欢喜,远远胜过获得名利的欢喜,所以决定是获得大欢喜。
【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谓由等持及以慧学而得解脱。】
第三种利益——获得三摩地与第四种利益——获得大清净,就是通过等持与慧学而获得解脱。
午二、第二四聚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护者,至下当说。】
第二个四聚中,第一种利益——具大守护,将在教授所出的第六种胜利——“人与非人不能为难”中宣说。
【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
第二种利益——所有邪恶信解的障碍都得以轻微或者永远灭尽,就是由于信解皈依恶师、恶法、恶友之力而造下的种种恶业,通过皈依都能得以减轻乃至将得以清净。
如果内在具有烦恼种子,外在又有恶师、恶法、恶友的助缘力,便会造作许多恶业,而皈依具有反染为净、反邪归正的作用,也就是以修持皈依而远离恶师、恶法、恶友,依止能对治恶业的大师、正法和僧伽,以往所造的恶业将会因此转为轻微乃至永尽,这是因为内支成立、外支圆满,必然能对治恶业的缘故。
【三、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
第三种利益——获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就是由皈依能趣入正行正至的善士行列当中。
《瑜伽师地论》说:“于诸有情远离邪行,行无倒行,故名正行;已趣各别烦恼寂静,故名正至。”皈依三宝后,对有情远离伤害等邪行,行持无倒利他的行为,所以叫“正行”;皈依三宝后,随学寂静的正法,趣入各别烦恼寂静的境界,所以叫“正至”。
皈依之后,只要如理修学,决定会远离邪行邪至,逐渐转变为正行正至的善士。我们阅读佛经、传记时,常常见到过去修学外道、造恶业、烦恼深重的众生,在至心皈依三宝之后,都能改邪归正,彻底转变为具有智悲的善士,这就是皈依三宝的作用。比如: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等尊者曾经是外道,指鬘是个残暴的杀人狂,奔公甲曾是一名大盗,难陀是个爱欲深重的人;然而,他们皈依三宝后,在三宝的教育下,行为彻底转变,成为正行正至的善士。
【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谓得趣入善士数中,为大师等之所喜乐。】
第四种利益——被大师、同梵行者以及净信圣教的诸天爱念欢喜,就是皈依后得以趣入善士的行列中,因此获得大师、同梵行者以及净信圣教诸天的喜爱。
以下解释诸天如何欢喜。
【诸天如何欢喜者,谓彼欢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诸天如何欢喜,就是天人们欢喜地说:我们因为成就三皈依,所以从彼处死后转生天界,这些人现在既然多安住于皈依之中,将来也会转生在我们的同类中。
《立世阿毗昙论》说:在善法堂上,四大天王向帝释天汇报人间的善恶。如果人间受持五戒、八戒,恭敬父母、沙门、师长,布施修福的人多,帝释天便会心生欢喜,认为生天者将会增多,生阿修罗者会减少,否则帝释天就会忧愁不乐。《施宝童子请问经》说:“此外喜白法之诸天尊护持,诸善根亦增上。”天人都是欢喜白法,所以如果有人皈依三宝,进入善士的行列,诸天自然会爱念欢喜而护持此人,使他的善根得以增上。
因此,至心皈依三宝后,以淳净之心,自然能够得到法界一切善力的护持,不仅是少数世人,而是十方无量诸佛菩萨、修行人以及诸天,都会爱念欢喜我们,时时以大悲加持,护持我们的修行和事业。
巳三、教授所出利益
【教授所出胜利分八: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总有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然共称许觉沃与寂静师,以有归依而为判别,谓得归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
从教授所出的皈依殊胜利益有八种:
第一种利益——得入内道佛弟子的行列,总的来说,有许多种成立内外道差别的道理,但是共同承许按照阿底峡尊者与寂静论师所说,以有无皈依作为判别内外道的标准,也就是获得皈依乃至没有舍弃之间,成为内道佛弟子。所以,最初趣入佛弟子行列的人,必须是以至诚心将佛陀受为大师等。如果没有誓受皈依,则无论作何种善法,都不能趣入佛弟子的行列。
“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比如:以见解来说,佛教共许四法印的见解,而外道相反;以行为来说,佛教是对佛所制定的应遮学处和应行学处如理取舍,而外道则是依止享乐与受苦的二边行。诸如此类,有许多成立内外道差别的道理。但是,如果仅仅从判别内外道来说,则是以有无皈依作为界限。今天我们皈依了三宝,应该知道自己已经真实入了佛门,成为大师佛陀的弟子,这是无比幸运的,这比加入世间任何其它组织的意义都要重大,因为我们是正式做佛的弟子,修学无上的教法,依止最贤善的助伴。
【二、成一切律仪所依处者,《俱舍释》云:“受归依者,是受一切律仪之门。”《归依七十论》亦云:“近事归三宝,此是八律本。”此中意趣,谓由归依而能坚固涅槃意乐,从此意乐律仪发生。】
第二种利益——成为一切律仪所依之处,《俱舍论自释》说:“受皈依者,是最初受持一切律仪之门。”《皈依七十论》也说:“居士皈依三宝,这是八种戒律[20]的所依。”这里所谓“皈依成为一切律仪之所依”的密意,就是通过皈依能坚固希求涅槃的意乐,以此希求涅槃的意乐能发生一切律仪。
换句话说,皈依三宝之后,由听闻佛所开示的涅槃法、如理作意涅槃法,由僧众作为助伴共同修学涅槃法,自己希求证得涅槃的意乐就会逐渐坚固。以此涅槃意乐为等起,便会逐渐产生别解脱律仪、菩萨律仪与三昧耶律仪。
【三、先集业障轻微灭尽者,《集学论》中显示归依能净罪时说云:“此中应以生猪因缘,而为譬喻。”谓有天子当生猪中,由归依故,即未生彼,是由归依能净当生恶趣因故。“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于法及僧亦如是说。故先集罪,有者轻微,有者罄尽。】
第三种利益——以往所造罪业或转为轻微或彻底灭尽,如《集学论》中显示皈依能清净罪障时说:“此处应当以生猪因缘作为比喻。”也就是经中说:曾经有一位天子将要投生为猪,但由于皈依的缘故,没有转为猪身,这是因为皈依能净除应当感生恶趣的业因。
这部经中说:往昔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见到自己现前了花冠枯萎等五种衰相,知道自己即将死亡,就以神通观察,发现自己将投胎为猪,于是十分忧愁。帝释天知道后对他说:“现在没有其它方法,你就诚心皈依三宝吧!”天子依言虔诚皈依三宝,死后转生到兜率天。帝释天以神通观察天子的去处,在三十三天以下都找不到。他便前去请问佛陀,佛说:“那位天子已转生到兜率天。”帝释天惊叹不已,就说了这个偈颂:“若有皈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对于法和僧也这样说:“若有皈依法,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若有皈依僧,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因此,依靠皈依三宝,以往所集罪业有些会变得轻微,有些能彻底灭尽。
《普贤上师言教》说:“如果发自内心以最大的虔诚和恭敬皈依三宝,那么以往所造的恶业也会有所减轻或消尽无余。从此以后,自相续也会承蒙三宝大悲加持,一切所做都会成为善法,也不会再造恶业。”
道宣律祖在《四分律随机羯磨疏》中说:“又如阇王造逆入狱,以归深信,阿鼻罪灭,转在黑绳,如在人中,七日受尽。又调达虽在阿鼻,以本归心,受苦亦微,有时暂息,故知三宝所归无虚。”(譬如,阿阇世王因为囚杀父母而造下两种无间罪,本来应在阿鼻地狱受苦一劫,但因后来在佛前忏悔、誓受皈依,而转为堕入黑绳地狱,在相当于人间七天的时间内就受尽了苦报。又如提婆达多虽然堕在阿鼻地狱,但因为他在地狱中对佛语生信,并且至心皈依佛陀,由皈依佛的力量而使痛苦变得很轻微。比如《大方便佛报恩经》中,佛当时让阿难到地狱去问候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说:“我在这里获得三禅的安乐。”)
佛经中说:“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观无量寿经》中说到“下品下生”:临终时地狱相虽然已经显现,但此时若能念佛则可灭狱生西。比如,唐代的张善和,平生以杀牛为业,临终时见到群牛说人话,前来索命,他心中非常恐怖,急忙唤来妻子说:“快请僧人来为我忏悔。”僧人来了之后,为他开示:“《观无量寿经》中说,临终地狱相现前,至心念佛就能往生。”张善和说:“地狱即将现前,没有时间取香炉了!”便以右手举火,左手拈香,面向西方恳切念佛,尚未念满十声就说:“佛来接我!”当即往生。
【四、积广大福者,如前所说。】
第四种利益——积聚广大福德,就如前文所说一般。
【五、不堕恶趣,由前应知。】
第五种利益——不堕恶趣,由前文应当了知。
《涅槃经》说:“若人皈依三宝,必能解脱诸怖畏。”
《法句喻经》记载:往昔有一位帝释天五种衰相现前,当他知道自己命终后将下生人间投胎做驴时,内心忧愁万分。他想:“三界之中,只有佛陀能够救度苦厄。”于是急忙前去拜见佛陀,稽首作礼,匍伏在地上至心皈命三宝,还没起身,神识就已经出窍,托生在驴腹中。这时,母驴因为踩坏主人的坯器,被主人鞭打而伤了驴胎,帝释天的神识因此又回到原来的身体中,重新成为天帝。佛陀赞叹说:“善哉天帝,能于丧命之际归命三宝,罪报已毕,不再勤苦。”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者,如经云:“诸遭怖畏人,多归依山林,及归诸园囿,归所供树木,其归非尊胜,其归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
第六种利益——人和非人不能做障难。以三宝和戒律为根本的圣道是我们的依处,其余邪道不是依处。佛陀在神变月见到有些外道皈依大山,有些皈依树林、园囿、树神等,就对外道说:遭到怖畏的人们,很多都皈依山林、园囿以及所供的树神等,这种皈依不是尊重、不是第一,虽然皈依这些皈依处,但也不能解脱众苦。
【“若时有归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八支圣道乐,当趣般涅槃,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
如果某时有人皈依了佛法僧三宝,通过了知苦和苦集,即能超越诸苦。依靠安乐的八支圣道,将会趣入大般涅槃,而以智慧观见四圣谛之理。
【“此归为尊胜,此归是第一,由归此归处,能解脱众苦。”】
这种皈依是尊胜,这种皈依是第一,通过皈依这种皈依处,能够解脱众苦。
也许有人会怀疑:宗大师引用这段公案,怎么能说明“人与非人不能为难”的利益呢?
回答:所谓“人与非人为难”,实际就是指种种痛苦,包括以死魔、蕴魔、烦恼魔、天魔所显现的痛苦。世人遭遇这些痛苦时,都想寻求依处,但是三宝以外的山林、园囿、神鬼、天仙等并不能开示解脱痛苦的方法,所以无法彻底解脱人与非人的障难。相反,皈依三宝后能现见四谛之理,由知苦断集、修道证灭而趣入涅槃,由此降伏一切诸魔,所以说“人与非人不能为难”。
【此中应以成就风索外道等缘,而为譬喻。】
这里应当以成就风索法术的外道等因缘作为比喻。
以前,有一位外道修持大自在天,成就了风索法术,能够致人于死地,整个地方的人们都被他摄伏。一次,他向一名童子施此风索法术,却没有任何作用。外道怀疑风索法失灵,就用狗来试验,结果狗儿当场毙命。外道便问童子:“你到底有什么法术?”童子说:“我皈依三宝。”外道因此舍弃所学而皈敬佛陀。
由此公案可知,邪魔外道不能侵犯具有清净皈依的人。依仗三宝的威神加被,又有龙天护法护持,外魔便不能障难。
如《七佛经》说:受三皈依之人有九神护卫。
《灌顶经》说:受三皈依之后,有三十六部鬼神护卫。
《日藏经》说:“有情谁人皈依佛,俱胝魔众不能害。”
《十往生经》说:“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求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此外,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照身,诸魔不能侵犯。由以上教证可知,皈依后即已具足大守护。
以下再以公案说明:
《普贤上师言教》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以前,有个盗贼被主人捉住,主人边念皈依偈边用木棒打他,比如念一句皈依佛,便打一下,念完后就把他放了。盗贼的心中一直回响着皈依偈的声音,这个声音似乎与疼痛成了无二无别。后来他到一座桥下休息时,桥上来了许多鬼魔,它们说:“这里有一个皈依三宝的人。”这些鬼魔都不敢过桥伤害他,便吵吵嚷嚷地逃走了。
大恩上师年轻时,有一次外出参学,在深山老林里遇到一伙强盗。他们拿着刀枪恐吓上师,要上师留下身上的钱财,而且还要杀上师。当时上师镇定地说:“你们慈悲宽限我五分钟,我办一点小事,到时再杀我也不迟。”强盗不许。上师又说:“我真的有点小事,给我三分钟也可以,财物都可以给你们,我的命反正在你们手上。”强盗勉强答应之后,上师立即恭敬合掌,虔诚祈祷阿弥陀佛。由于三宝的护佑,强盗们身不由己地走入森林。上师向他们远去的背影祈祷祝福。
民国时,四川的显真法师曾对弘一大师谈起自己亲身经历的往事:
显真法师在家时曾担任县长,杀过许多土匪。出家不久后,他住在宁波五磊寺,每晚都梦见很多土匪血肉狼籍、表情愤怒,拿着枪前来索命。他因此生起大怖畏而发起勇猛心,专念阿弥陀佛,日夜不断,乃至梦中也能持念。以后再梦见土匪时,便劝化他们念佛,从此梦中土匪也渐渐温和。几个月后,就不再梦见土匪了。这个公案也说明了,至心皈依佛陀,冤鬼不能侵扰。
《萨婆多论》也以比喻说明此理:譬如有人在某国犯罪,投靠其它国家寻求救护,彼国的国王对他说:“你想解脱怖畏而归投我,只要你不出我的国境,不违犯我的教言,必定能获得救护。”众生也是如此,未皈依三宝时,都被四魔所系缚,有生死等种种过患。如果不离皈敬三宝,不违背佛陀的言教,依靠佛法僧的威力,诸魔也不能障难。
【七、随一切想悉当成办者,随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养、归依三宝,祈祷成办,则易成就。】
第七种利益——随一切想悉当成办,就是不论行持何种如法的所作,如果首先供养、皈依三宝而祈祷成办,就很容易成就。
下面以公案说明:
后周时代的张元,十六岁时祖父双目失明。三年中,张元昼夜礼佛,祈祷祖父康复。有一天他读诵《药师经》,看到经中盲者得视的语句,就请来七位僧人,点燃七盏明灯,七天七夜念诵《药师经》,边拜边哭地说:“佛陀!张元为孙不孝,使祖父双目失明,现在张元点灯普施法界,张元愿代祖父受黑暗之苦,使祖父双目复明。”于是殷勤礼拜。七天之后,张元梦见一位老翁,用金鎞刮祖父的双眼,而且安慰他说:“你不要忧虑,三天后就会康复。”张元在梦中欢喜踊跃,醒来后将梦境告诉家人。三天后,祖父果然双目复明。
宋朝名臣吕蒙正,是皈依三宝的大居士。他每日清晨礼佛时都祈祷:“不信佛的人不要生到我家,唯愿子孙世世代代以宰官的身分护持三宝。”后来,吕蒙正的侄子夷简被封为申国公,每逢初一祭拜家庙之后,就去亲近广慧禅师;夷简的儿子公著也被封为申国公,常常亲近天衣禅师;吕蒙正的儿子左丞,常常亲近圆照禅师;左丞的儿子用中,经常亲近佛照禅师。吕蒙正世代显贵、信奉佛教,他的愿望依靠三宝的加被全都实现了。
1990年10月2日,青年佛教徒冯锦标、黄昌华、林婉明到厦门联系工作后,乘机返回广州。飞机起飞后不久,乘务人员宣布飞机被劫,但绝对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这时冯锦标对另外两位同伴说:“快念观世音菩萨,一定能消灾免难。”于是三人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冯锦标在称念圣号时,见到眼前一片光明,观世音菩萨现身于光中。
飞机在空中盘旋了一个多小时后,因燃料耗尽而紧急迫降于广州白云机场。飞机着地后,全体乘客都露出笑容,纷纷鼓掌,但一瞬间,飞机忽然急转弯,撞上另一架飞机,又猛地拉起来,机尾又撞到另一架准备起飞的上海飞机。一声爆炸巨响后,飞机顿时断成两截,截断处正好在冯锦标等三人座位的前一排。他们三人从折断处飞奔出来,机头向前翻了两翻,燃起熊熊烈火。几秒钟后,飞机响起断断续续的爆炸声,机场浓烟滚滚,一片火海。
这次事故共有一百多人死亡,重伤断臂缺腿者十多人,唯独冯锦标等三人仅受表皮轻伤。清理机场时,其它行李都已化为灰烬,而冯锦标的几本佛书却完好无损。人们发现这一奇迹时,都称道佛法不可思议。
由以上公案就可以确信“三宝门中,有求必应”,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平安得平安,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任何如法之事,若能事先供养、祈祷三宝,就极易成办。
【八、速能成佛者,如《师子请问经》云:“由信断无暇。”谓由获得殊胜闲暇,遇归依处,学殊胜道,由此不久当得成佛。】
第八种利益——速能成佛,如同《师子请问经》所说:“由信心断除无暇。”就是由于获得殊胜闲暇,值遇皈依处三宝,修学殊胜之道,因此不久将会成佛。
“由信断无暇”,分别来说,即:由于对三宝生起胜解信,所以舍弃三恶趣;由于对三宝生起欲乐信,所以舍弃邪见和受生长寿天;由于对三宝生起清净信,所以舍弃其余三种无暇。
《涅槃经》说:“归依三宝者,速得佛果位。”
《集学论》说:“若彼常于三宝中,恭敬供养无疲厌,则能超出四魔[21]境,速成无上佛菩提。”
《处胎经》说:“佛告弥勒偈云:汝所三会人,是吾先所化,九十六亿人,受吾五戒者。次是三归人,九十二亿者,一称南无佛,皆得成佛道。”
《萨婆多论》说:“三归五戒乃至别脱,由佛出故开立此法,但轮王、梵王说世间法惠利众生,故十善四弘[22],劫初便有,未能清升,超越世境。法王出世,不为世善,要断烦恼,远出界系,故明戒善,令依具修定慧等行。”(三皈、五戒乃至别解脱戒,由佛陀出世之故而建立此法。轮王和梵天宣说世间法饶益众生:轮王是人主,以十善教化世人;梵王是天主,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教化世人。所以,劫初时就有十善和四无量心,但是以此不能超越世间的境界。法王佛陀出世,目的不是为了世间善法,而是要让众生断除烦恼,远离三界的系缚,所以阐明戒善,让众生依止而修持禅定与智慧等修行。)
因此,通过皈依三宝,修学出世间的大乘佛道,就能速疾成就佛果。
巳四、结说学处
【如是忆念诸胜利故,于日日中,昼三夜三,勤修归依。】
由于这样忆念《摄抉择分》和教授中所出的种种皈依胜利,就能在每天当中白天三次、夜晚三次勤修皈依。
《僧护经》说:“归依佛者,得大吉利,昼夜心中,不离念佛;归依法者,得大吉利,昼夜心中,不离念法;皈依僧者,得大吉利,昼夜心中,不离念僧。”因为皈依佛法僧三宝,将能获得以上胜利所摄的大吉利,所以应昼夜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应当昼三、夜三勤修皈依。
辰六、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
【第六,下至戏笑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者,身、命、受用定当舍离,若为此故,弃舍三宝,则一切生辗转受苦,故任至何事,不舍归依。作是念已,数起誓愿:虽为戏笑亦不应说舍归依语。】
第六条共同学处——下至戏笑乃至命难应当守护不舍三宝,即:命终死亡时,身、命、受用决定都要舍离,如果为了暂时的身命受用而舍弃三宝,一切生中都将辗转受苦,所以不论遭遇任何事,都不应舍离皈依。应当这样忆念之后,数数发起誓愿:即便是开玩笑也不应说舍弃皈依的话语。
“作是念”是要求我们按论中所说那样思惟,“数起誓愿”是由如理思惟之后数数引发誓愿。所谓“思惟”就是心里要想:死时身命受用都须舍弃,如果为了身命受用而舍弃三宝,就会累劫受苦;相反,如果宁死也不舍三宝,生生世世都将获得安乐。这样思惟利害之后,要从心里发誓,而且是数数发誓:即使戏笑也不说舍弃皈依的话。如此立誓表示极为殷重护持皈依的决心,唯恐因戏言舍弃三宝,而在相续中熏入不良的习气。如果能立下这样坚固的誓愿,决定能得到三宝的护念、摄受;相反,如果不发誓愿,就很可能因遭遇违缘而舍弃三宝。
朴穹瓦尊者曾说:“我现在修习皈依纯熟的时候,在病中疼痛时,不禁呼唤三宝来代替呻吟,不料佛尊等也随呼唤声而来临。”朴穹瓦尊者因为修学皈依极为纯熟,皈依心已经深入相续,所以在病痛时自然祈祷三宝,由于至心皈依,佛尊等也是当即显现。
寅三、遣除不清净分五:一、补充一条学处 二、诸学处的出处 三、有关亏损与弃舍皈依的迷乱观点 四、真实宣说弃舍之相 五、教诫以殷重爱惜
卯一、补充一条学处
【诸先觉等说一学处,谓随往何方,于彼如来应学归依,未见根据。】
古德们还宣说过一条学处,就是不论前往哪里,对那里的如来,都应修学皈依,也就是说,不论去往任何城市、任何国家,我们都要皈依那个方向的佛陀。虽然没有见过这条学处的根据(在经论中没有明显见到这条学处),但对此也应持为皈依的学处。
卯二、诸学处的出处
【如是六种共同学处,是如《道炬释论》中说。各别学处等三种者,契经中说,后三种者,出于《归依六支论》中,如彼说云:“应于形像颂,及诸碎黄布,信解为大师,亲口说诸法,不谤应顶戴,净未净诸人,应观为善士。”】
这六种共同学处是按照《道炬论自释》而宣说的。各别学处的前三种(应遮学处),是按《涅槃经》而说;各别学处的后三种(应行学处),是出自大阿阇黎布玛莫札的《皈依六支论》。如同《皈依六支论》所说:应将佛像信解为大师,将经书中的偈颂信解为佛陀亲口宣说之法,不应毁谤而应顶戴;而且对于持沙门相的人,不论是清净的圣者或尚未清净的凡夫,下至僧衣破碎的黄布,都应观为僧宝。
【《摄抉择》中所说此等,迦摩跋云:“此诸学处,内邬苏跋想亦宣说,我二同从阿兰若师所闻。”此语出于此师所传垄跋嚩道次第中。】
对于《摄抉择分》中所说的八种学处,迦摩跋说:“这些学处,我想内邬苏跋也宣说了。我们两人是一起从阿兰若师那里听受的。”此话出自迦摩跋所传垄跋嚩的道次第当中。
卯三、有关亏损与弃舍皈依的迷乱观点
【若有违犯此诸学处,当成亏损及弃舍之理者:有说违犯六种成舍,谓初三种各别学处,及恒修归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有说由其九种成舍,谓加违后三种各别学处,其余仅是亏损之因。】
关于违犯诸学处将成为亏损和弃舍三宝的道理:有人说,违犯六种学处成为弃舍皈依,就是最初三种应遮的各别学处,再加上恒修皈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等三种学处;又有人说,违犯九种学处成为弃舍皈依,即前面六种,再加上违犯后面三种应学的各别学处。此外,其它情况仅仅是亏损皈依的因。
以下宣说宗大师的观点:
卯四、真实宣说弃舍之相
【然作是思:若与“为命亦不弃舍”有违犯者,实舍归依。如是虽未弃舍三宝,然俱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亦违“不言有余大师”,心未诚归,故亦成舍。若未犯此,仅违学处,非是舍因。】
然而我(宗喀巴大师)认为:如果违犯“为命亦不弃舍”这条学处,就是真实弃舍皈依。虽然没有这样弃舍三宝,但同时又爱执与三宝不同品的大师、教法、徒众三者,这也和“不言有余大师”这条学处相违,由于内心没有真诚地皈依,所以也构成弃舍。如果没有违犯这两条,而仅仅是违犯某些学处,那就不是弃舍三宝之因。
所以,按照宗大师的观点,违犯“为命亦不弃舍”,或者爱执与三宝不同品的大师、教法与徒众,都是舍弃皈依。此外,其余的违犯只是亏损皈依。
舍弃皈依的过患很大,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引用众多比喻来描述:如果失坏皈依戒,就像败落的王族一样,不能趣入内道;又像受到护送者欺骗的商人一样,所作所为都有畏惧;又像是倒塌墙壁上的图像一样,容易失坏一切戒律;又像远离亲友的百姓一样,容易遭受损害;又像是违犯法律的人一样,因为破戒而堕落恶趣等。所以,失坏皈依具有无量的过患。我们知道以后,应当励力防护,如果有失坏或亏损的情况,应当及时忏悔,而且发誓以后不再违犯,如此便可恢复。
卯五、教诫以殷重爱惜分三:一、忆念趣入佛门等三种差别[23]而修学 二、教诫真实皈依法宝,解脱依赖自己如法勤修 三、教诫须按业果实修,若不学修则不得救护之故
辰一、忆念趣入佛门等三种差别而修学
【是故归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若有归依,非惟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力,内外障缘不能违害,功德差别易生难退,倍转增长。故如前说,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门受持归依,励力不违归依学处,是极扼要。】
因此,皈依是能趣入佛教的大门,如果相续中有皈依而不只是口头虚言,那就是依止了最殊胜之力,一切内外障缘都不能违害,种种不同的功德极易生起、很难退失,而且会加倍辗转增长。所以应按前文所说,通过怖畏恶趣痛苦以及忆念三宝功德等方面而受持皈依,并且努力不违犯皈依学处,这是极为关要的。
“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是说皈依之因:以下士道来说,就是由思惟三恶趣痛苦而生起怖畏心,由忆念三宝功德而产生信心,以这两个皈依的重要因而受持皈依。“等”包括其它大悲心等因素。
总之,这一段是要我们认识皈依的利益,然后由皈依的正因而受持皈依,而且皈依之后必须努力防护,不违犯皈依学处。也就是,为了发起真实的皈依,必须励力修集皈依的因——怖畏心和信心,即由思惟恶趣痛苦而生起怖畏心,由忆念三宝功德而产生信心;而且皈依之后,为了护持并且增上皈依,需要励力防护,不违犯应遮的学处而不退失,不违犯应行的学处而增上皈依。这是总的教诫。
辰二、教诫真实皈依法宝,解脱依赖自己如法勤修
论中先设一问,然后回答。
【设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后当生恶趣而起怖畏,能从其中救拔归处,是为三宝。若归三宝不违学处,然其归处,如何救拔?】
假如有人想:这样忆念速疾死亡以及思惟死后将转生恶趣而发起怖畏心,现在能从恶趣中救拔自己的皈依处,唯一是三宝。如果我皈依三宝而不违犯皈依学处,那么皈依处究竟是以何种方式救拔呢?
以下两段是回答:
【如《集法句》云:“能断有苦道[24],我教示尔等,如来是大师,尔等应须行。”佛是归依大师,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故正归依是为法宝。若能得此,解脱畏故。】
如同《集法经》所说:“我为你们开示能断三有诸苦的道谛,及依止道所证的灭谛,如来是具足圆满智悲力的大师,所以你们应当遵照我的教法修行。”佛陀是所皈依的大师,僧伽是所皈依的修行助伴,因此正皈依的就是法宝,因为如果能获得法宝便能解脱怖畏的缘故。
真实的法宝,就是能断除三有的道谛以及由道所现证的灭谛。“正皈依”的“正”字,不是相对于虚假的真实,而是直接的意思。为何正皈依处是法宝?因为直接由法宝就能解脱怖畏的缘故。从三士道的角度具体来说:通过思惟皈依与业果,就能从三恶趣中直接得到救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惟四谛,便能从轮回中直接得到救护;再进而通过修持大悲空性,便能从有寂二边中直接得到救护。所以,我们直接的皈依处就是法宝。
【究竟[25]法宝,亦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
究竟的法宝,也是通过最初修习时,远离一分过失、修集一分功德,这样逐渐断过证德、辗转增进而安立的,并不是离开修法之外,忽然从他处无因无缘而降临。
究竟的法宝,即烦恼障与所知障断尽的灭谛和法身智慧,也就是法宝是道谛和灭谛。道谛的究竟是法身智慧,灭谛的究竟是二障断尽的寂灭,此二者就是究竟的法宝。
以上两段解答了“皈依处如何救拔”的问题。概括来说,我们以佛为大师,以僧为助伴之后,真实要皈依的,就是佛陀所开示的法宝。通过如法修行,逐分断除过失、现证功德,这样就能解脱粗粗细细的怖畏。这就是皈依处救拔我们的方式。佛陀曾说:“我为你们宣说解脱道,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因此,不是离开自己修学正法之外,从外在忽然得到解脱,而是以三宝的他力作为助缘之后,仍须依靠内在如法的修行来救拔自己。这就是皈依处救拔的方式。
辰三、教诫须按业果实修,若不学修则不得救护之故
【故于此时,是须善巧善、不善业及果差别,如理取舍而修正行,是为修法。若不久思二业及果,如理取舍,则不能遮诸恶趣因,纵畏恶趣,然亦不能脱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恶趣,须于因时,纠治其意随不善转,此复依赖于诸业果得深忍信。】
这一段也是皈依和业果之间的连接文。
先设一问:由前文已知,救拔依赖于自己修法,那么在下士道中,能够救拔恶趣的修法是什么呢?
论中说:因此,在此处修习下士道时,必须善巧善业、不善业以及它们果报的差别,以此如理取舍而修行,这就是修法。如果不长时间思惟善恶二业以及它们的果报而如理取舍,就不能遮止恶趣的因,那么纵然怖畏恶趣也不能解脱恶趣怖畏。因此要救拔恶趣苦果,必须在因位时,对治随顺不善业而转的心念,而这又须依赖对业果获得深忍信。所以皈依之后,必须按照业果实修。
此段是依理推出后世安乐的根本,即对业果发起深忍信,教诫我们应当实修业果,由此转入下士道业果的修法。此推理方式就是由果推因:
要救拔果位恶趣,必须在因位遮止恶趣之因,也就是须对治心随不善业转;
要对治心随不善业转,必须依赖内心对业果发生深忍信,以深忍信的力量才能遮止心随恶业转动;
要对业果发生深忍信,必须依赖思惟善恶业的差别以及二者果报的差别而获得善巧。
在下士道中,通过思惟无常与恶趣痛苦,而发起希求后世安乐的意乐,又以皈依堪能救护的三宝而从恶趣中得到救度。由皈依进入佛门后,以佛为导师、以僧为助伴,真正内在皈依的,就是法宝。通过修法,在因上断除过失、修证功德,才能得到救度。在下士道中,所修之法是指业果。所谓修,就是长期思惟业果差别,发起对业果的深忍信,由此如理取舍三门的作业。修的最低成就,即解脱恶趣,获得增上生的人天安乐。
丑五、总结分四:一、皈依的因 二、皈依的境 三、皈依方式 四、皈依学处
认识皈依的因和皈依的境之后,如理观察修,我们才能真实产生皈依的动机。明白了皈依的方式,才能如理如法地受持皈依。皈依之后,按照皈依学处而行持,才能使皈依不退失并且辗转增上。
寅一、皈依的因
皈依的因很多,这里按照下士道来说,主要是怖畏心和信心,也就是:通过思惟无常和三恶趣痛苦而生起怖畏心,以怖畏心推动,心中才会迫切寻求皈依处;再通过思惟三宝的功德,对于三宝具有救护的能力才能生起胜解信。具足这两种心,就能发起真实的皈依心,否则相续没有改变,皈依就容易流为口头虚言。
修这两种心的方式,主要是观察修,主要就是运用心的缘起来发起无颠倒心、息灭颠倒心。因为人心本来就具有离苦得乐的愿望,但是不知道痛苦,就无法激发想求离苦的出离心;相反,如果通过思惟无常而了知现法不能久住,又由思惟业果而了知自己黑业极重、白业微弱,将速疾随黑业堕落恶趣,而且恶趣痛苦极为漫长、难忍,这样思惟便能发起怖畏心,由此怖畏心,内心自然急欲解脱恶趣而寻求皈依处。如此环环相扣,通过思惟来发起无颠倒心。其次,如何令信心生起?信心的因是思惟功德,依照佛语以及四种道理等方式遣除疑惑,在相续中引生胜解,信心自然就会生起。
寅二、皈依的境
此段的重点是首先以理成立佛陀是究竟的皈依处,如果对此能够引生定解,自然会皈依佛陀所说的正法以及住持正法的僧伽。
“以理成立”,就是以四种因相来成立。如果我们内心按照这四种因相如理推断,就能真正遣除疑惑,建立定解,所以如理思惟非常重要。我们要生起这种信心,或者是前世已修集了很深厚的善根,今生自然就有俱生的信心,或者必须通过思惟教理来遣除疑惑,在相续中建立稳固的信心。所以,对于信根不足的人来说,运用思惟以理抉择而产生胜解信,非常重要。
以理成立佛是大师,就是以具足四相来成立大师之相,相反,不具四相就不能成立是大师。现在以佛陀具有四相,其余大自在天等不具,就能完全从道理上肯定佛是大师,没有任何不成立或不决定的地方。
“四种因相”,即:一、证得无畏果位;二、具足救他方便;三、具足慈悲;四、具足大平等性。前二者说明佛陀具足救度一切众生的能力,后二者说明佛陀具足救度一切众生的意乐,这样就能成立佛陀是能平等救度一切众生的怙主;相反,如果不具前二者,就不具足救度一切众生的能力,如果不具后二者,就不具足救度一切众生的意乐,这样就能决定其余大自在天等不是具有救护能力的怙主。
其次,由佛是圆满的大师,便能决定他的教法圆满以及持法的僧伽圆满;又由大师、教法以及助伴圆满,可以决定外支已成,这样就知道能否获得救度的内因,唯一是自己的信心。如此一抉择便能明确解脱的关键,就是自己必须发起信心,主动归向三宝。
此外,须知皈依境是全分,而不是一分。所谓皈依佛,是皈依十方一切诸佛,而且是皈依诸佛的法报化三身,并非仅仅皈依一尊佛而舍弃其他佛。所谓皈依法,是皈依九乘所摄一切正法,包括声闻乘法、缘觉乘法、菩萨乘法,也包括波罗蜜多乘法和金刚乘法,而金刚乘法中,包括从事部、行部、瑜伽部乃至无上瑜伽部的一切法,都必须平等至心皈依,并非仅仅皈依无量法门中的一分,而舍弃余法。所以,不论是汉传、藏传、南传佛法,或是内道任何教派所弘扬的教法,不论是禅宗、净土宗、密宗,都必须平等皈依。所谓皈依僧,是皈依十方一切贤圣僧,下至凡夫小乘僧,上至十地大菩萨,无论是依小乘十八部何种仪轨受戒的僧伽,无论修行达到何种阶位的僧伽,或者修持密宗、禅宗、净土宗等任何法门的僧伽,我们都要平等皈依,而不只是皈依修学某一宗派的僧伽,也不是仅仅皈依某个地域的僧伽,也不只是皈依修行达到某种境地的僧伽。
所以应当了知,皈依境本来广大无量,周遍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但是现今有许多人不明此理,他们以自己的邪分别,将无限深广的皈依境执为狭隘局限之境,也就是仅仅皈依三宝中的一分而舍弃其余的部分,如此怎么可能具足圆满的皈依呢?怎么能获得由无限广大的皈依境所引生的无量功德呢?怎么能使自己的心量完全相应于无尽的三宝呢?
寅三、皈依方式分二:一、略述 二、详说
卯一、略述
了解皈依的因与境之后,接着必须通达第三个重点——皈依的方式或方法。我们成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依靠方式、方法,否则实行时,或者不知如何行持,或者盲目错乱而行,无法把握要点;相反,如果懂得方法,行持时就会很有针对性、很有善巧,结果也一定有效。一切法都是缘起法,现在我们应注意如理皈依的缘起,如果内心能善巧如何运用这个缘起,则决定能如理如量地生起皈依心。由此可见皈依方式的重要性,是否了知皈依的方式,直接影响皈依的效果。
皈依的方式有四种:一、通过了知功德而皈依;二、通过了知差别而皈依;三、通过自己誓愿受持而皈依;四、通过排除不同品,以不言有余而皈依。名言中的修行,要求取舍不能颠倒错乱,否则无法入道,所以生起无误了知差别而取舍的世间智慧,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
比如:如果不知三宝的功德,信心就无法强大;或者不了知三宝在相、业、信解等方面的差别,就会昧于皈依的行持,不知道对佛、法、僧应如何别别相应而修行;或者不了知得皈依主要是在心中生起一种决定的誓愿,也就不会在自心上引发皈依。像这样不懂得方法,就像没有技术却想建造楼房,怎么可能造就呢?
相反,如果精通方法,只要善巧运用,自心立即可以随之而转,也就是:首先,应多方面具体、深入地思惟三宝的功德,发起信心和皈依的动力;其次,应如理分析三宝相互间的差别,这样就能了知如何对三宝别别地随顺相应。此二者一旦具全,就能从内心如理地发起誓愿,因为对三宝具足信心,自然会有皈依的欲乐,而且了解三宝相互间的差别,就能随顺三宝的差别而发起相应的三个誓愿。再从遮止异品的角度来决定这个誓愿,就是不言有余而皈依。如果能通达这四个方面,自然会善巧世俗中通过仪轨如何行持皈依。
卯二、详说分四: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 二、由了知差别而皈依 三、由自己誓愿受持而皈依 四、由遣除不同品,以不言有余而皈依
辰一、由了知功德而皈依
由了知功德而皈依,其修的内涵就是观察修,即应从许多方面观察三宝的功德,而且必须经常性地数数忆念,这样信心就会日渐增强并且持续。如果第六意识经常观察三宝功德,久而久之,内心决定会有所改变。自心串习的力量一旦强大,不需勉强自然时时转入念佛、念法、念僧,最终达到心心念念不离信念三宝。生生世世一直随此而转,即使在病中、梦中或死亡等时,也不会被其他因缘所夺。这样依靠强大的势力,内心完全归向三宝,决定恒时转向清净的涅槃。
从思惟三宝功德的次第来说,首先应思惟佛功德,其次思惟法和僧的功德。决定这个次第也有一定的道理,即:了知佛陀功德之后,很容易体会到佛的因——正法的功德;了知正法功德后,也会认定持法者——僧伽的功德。
就本论来说,在佛身的功德方面,主要说到佛陀色身相好的功德,也就是三十二相的功德,其中每一相都是以无量福德所成就,均有利他的作用,所以能亲见佛身、观想佛身,都有很大的利益。佛语的功德,具足六十种妙音支分,由于佛的法身平等周遍,所以佛的圆音普摄一切音,能在一刹那间回答一切所问。从作用来说,每一句佛语都具有对治众生烦恼的功德。佛意的功德以智悲来说,“智”就是对一切所知无碍而转的遍智,“悲”是恒时不舍一切有情。佛业的功德有两方面:一、以任运和相续不断的方式饶益有情;二、佛的事业决定会令所化会遇圆满。
此处应当了知,佛陀具有二利究竟的功德,佛的身语意业圆满具足利他的功德,所以我们皈依佛、见佛色身、闻佛法音、观想佛身,或对佛陀祈祷、礼拜、合掌、赞颂、供养,念佛名号、心咒,思惟佛陀功德等等,都具有广大无量的功德,都是成佛的因。以佛陀作为所依境来修习皈依,确实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样,福德永远不会穷尽。佛说:“对佛陀生起再微小的信心,其善根也永远不会耗尽,对佛生起最短暂的信心,其善根也决定会成为成佛之因,犹如已经上钩的鱼,虽然身体暂时停留在水中,然而不久便会被钓离水面,对佛陀生信的众生也是如此。”佛陀还说:“供养佛的功德永远不会穷尽,观想佛陀之后,在前方虚空中或在佛像前供养一朵花,这种功德若以如来的智慧衡量也无法测尽,无法言说。”《法华经》也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对此,道友们应当至心发起胜解。
通过了知佛陀的功德之后,再由果推因,就能比量了知法的功德。果位的佛陀具有无量功德,这说明它的因——正法的功德不可思议,因为如此无量无边的功德没有一分不是从正法出生的,绝不可能无因或非因产生佛果丝毫功德。比如:根据计算机所具巨大、神奇的功能,就能由果推因得知计算机理论的巨大作用。同理,佛陀具足最圆满、最究竟的菩提功德与事业,下至佛陀一毛孔的功德,即便合聚全世界的电脑在无量劫中计算,也不能测出一分,而这样的功德都是从正法出生,可见正法的功德是无量无限、不可思议的。
正法虽然不像色法那样有一种色相,但是缘起极为奥妙,我们依止正法所获的利益确实不可思议,如《辨中边论》所说:于法行持十法行,将产生无量无边的福德聚。下至对于一偈正法进行听闻、演说、披读、讽诵等所生的福德,就已超过一切世间的善根。对此应当发起胜解信。
由正法的功德如何推知僧伽的功德呢?从持法这一点完全可以显示僧伽的功德。因为正法极其不可思议,而僧伽的心所缘的又是正法,三门日日夜夜都是宣说正法、受持正法、思惟正法,以正法作为行境,日夜趣向涅槃法,行持白净善法,由此可知僧伽的功德不可思议。
比如:有两种人,一者是贤圣僧,一者是世间行持非法的凡夫。圣者毎天恒时持法、如理修行,但凡夫二十四小时都是心缘非法生起邪念,造作邪行,这样合聚一百万个凡夫的功德也不如一位圣僧的功德。所以,从正法的角度来看,一者是依止法,一者是远离法,相比之下,就会明白持法僧伽的功德有多巨大。如果不从法上观察,仅看外在形相,未必能明辨二者功德的差别。
以上宣说了“由了知功德而皈依”的方法,而且首先思惟佛功德,然后再思惟法功德与僧功德,在次第上也有一种善巧,依此次第思惟极易生起定解。
辰二、由了知差别而皈依
这个“差别”是指在名言中佛法僧三者相互间的差别,也就是佛、法、僧在相、业、信解、修行、随念、生福等六个方面的差别。对这六者的认识也有先后的次第:首先,必须了知三宝在相和业上的差别;然后了知三宝在信解、修行、随念上的差别;最后须知在果——生福上的差别。如果没有明辨这个差别,在名言中就会错乱对应三宝的别别修行,所以了知这个差别也很重要。
在“相”方面:佛宝具有自然觉悟相,现前了正等菩提;法宝具有觉悟果相,它是自觉成佛后的必然结果;僧宝是由他教授而如理修行的相。
在“业”方面:觉悟的佛陀所作的是善转教业,唯一行持转正*轮的事业;正法唯一是作为断除烦恼与痛苦的所缘,所以法宝的作用是作为断除苦惑的所缘;僧宝的业是勇猛修习,令功德不断增长。
在“信解”与“修行”方面:对觉悟而转*轮的佛陀,应在树立亲近承事的信解之后,修习亲近承事的正行,这样行持就能和导师相应;对佛陀所传断除苦惑所缘的正法,应在树立希求证得的信解之后,修习瑜伽方便的正行,这样行持就能和正法相应;对如理修行、勇猛增长的僧伽,应在树立和合同一法性共住的信解之后,修习共受财法的正行,这样行持就能和僧伽相应。
在“随念”方面:当然也是相应三宝各自的体相、作业而忆念三宝的功德。
在“生福”方面:如上信解、修行、随念的结果,能产生最大的福德,也就是依靠佛陀一位有情而产生最大福,依靠正法产生最大福,依靠僧伽多位有情而产生最大福。由此可见,佛陀一位有情、僧伽多位有情以及正法,各自都具有能生最大福的力量,如果别别相应而行持,都可以产生最大的福德。
辰三、由自己誓愿受持而皈依
如上了知三宝的功德与差别后,自相续对皈依处三宝就会有很清晰的认识,然后由衷誓受皈依,这样就能真正生起圆满的皈依戒。因为前面已经数数思惟皈依处的功德,生起了猛利恒常相续的信心,而且已能如理辨别三宝相互间的各种差别,所以能在内心深处真实引起不错乱的三种誓愿,即立誓皈依佛为自己的导师,皈依法为自己的所修,皈依僧为自己的助伴。而且,从遮止违品的角度来说,决定唯一皈依内道的大师、教法和僧伽,不会认为还有其他的大师、教法和僧伽。通过这样层层如理地修习,最后必定能在相续中建立誓言,获得皈依。
辰四、由遣除不同品,以不言有余而皈依
达到“不言有余而皈依”的方法,就是以观察智慧如理辨别内外道的胜劣差别。内心若能对这个差别生起决定信解,就可以由此生起“不言有余而皈依”的誓愿。
简单来说,大师的差别:在断证上,内道大师断证圆满,其余的大师不具断证功德。教法的差别:从体性而言,内教真实,外教欺罔,内教是安乐之道,外教不是安乐之道;从作用而言,依止内教能获得清净,依止外教则徒增染污。僧伽的差别:在修行上,内道僧伽如理修行,外道徒众非理邪行。如此明辨差别之后,就会遮止皈依下劣的大师、教法与徒众。
以上四者已完整说明如何皈依的内容。
寅四、皈依学处分三:一、略说 二、《摄分》所出学处 三、教授所出学处
卯一、略说
皈依之后,进一步修学皈依学处有两个目的:一、使皈依心不退失;二、使皈依心辗转增上。学处包括《摄抉择分》中所出的八种学处,教授所出的六种共学与六种别学,共二十种。
皈依的种类有世俗得与法性得两种。通过自己的语言承诺以及堪布阿阇黎念诵仪轨的声音等表示所获得的皈依,是世俗得的粗皈依。一地时,因为现量证悟法性的缘故,所获得的皈依即法性得的细皈依,永远不会退失。但这里下士道的皈依是世俗得的粗皈依,随着不同的顺逆因缘而有增上、亏损、失坏等变化。此处修学二十种学处的道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净除使皈依心亏损、退失的违缘,修集令皈依心稳固、增上的顺缘。自己的三门如果能按二十种学处如理地遮止与行持,决定能令皈依心不退失而辗转增上,以至究竟圆满,因为缘起不空耗的缘故。
卯二、《摄分》所出学处
在《摄分》中包括两个四聚:
第一个四聚,即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此四者是皈依三宝的随顺行,和前文“了知差别中的修行差别”对应来看:亲近善士,是对佛宝亲近承事正行的随顺行;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是对法宝瑜伽方便正行的随顺行;法随法行,是对僧宝共受财法正行的随顺行。
无佛在世时,善知识就是佛陀的化身,是一切功德之依处,所以皈依佛之后,随顺亲近承事佛宝的修行就是亲近善知识。瑜伽方便正行,可以含摄在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二者当中,实际就是闻思修所摄的种种正行,展开来就是无量法行。为何以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为代表?因为我们皈依法之后,必须现证教、证二法,而它的方便就是听闻正法与如理作意,也就是通过听闻正法来通达教法,通过如理作意令相续中现前证法,所以此二者就是皈依法的随顺行。共受财法正行中,主要是共受法,也就是法随法行——与僧伽一同随顺涅槃法而如理修行。
第二个四聚,即诸根不掉、受学学处、悲愍有情与勤修供养,其中前三者都是皈依法的学处。皈依之目的,是为了解脱恶趣、生死乃至自他一切怖畏,此目的并非无因无缘能够成办,而是必须在皈依法后,通过如理修行逐渐除过引德才能成办,也就是必须通过诸根不掉、受学学处、悲愍有情,才能逐渐调伏自心而获得解脱。
卯三、教授所出学处
六种别学中,《涅槃经》所出应遮的学处有三条,即不皈依余天、舍离损害有情、不与外道共住。因为皈依余天与皈依大师佛陀相违,损害有情与皈依寂静的圣教法相违,与外道共住和皈依如理修行的僧伽相违,所以都必须遮止,否则会损坏皈依。
大阿阇黎布玛莫扎的《皈依六支论》中,三条应学的学处,实际就是要我们恭敬三宝的所依,如同恭敬真实的三宝,即恭敬佛像如敬真实的佛宝,恭敬经书如敬真实的法宝,恭敬沙门相如敬真实的僧伽。
阿底峡尊者《道炬论自释》所出的六条共同学处分别是:
第一条学处——随念三宝功德、差别而数数皈依。
“数数皈依”说明皈依并非一次就足够,而是在皈依之后仍须不断地受皈依。“数数皈依”的前方便是随念三宝的功德与差别,也就是:由随念三宝的功德,增上皈依的信心而数数皈依;由随念三宝相互之间的差别,不错乱而数数皈依;由随念内外道的胜劣差别,增上不言有余皈依的决心而数数皈依。
第二条学处——随念大恩而恒勤供养。
此处“恒勤供养”的前方便是随念大恩,由念恩心推动,自然会以报恩的意乐而恒勤供养。因为三宝对自己有无上的大恩德,不可不报答三宝大恩,所以应当尽未来际恒时精勤供养。为了阐述“恒勤供养”的内涵,本论引用经论和古德教言,从供养事、供养意乐、供养时间、供养物、供养次第、供养作用等方面,作了广大抉择。
第三条学处——随念悲故,安立有情于皈依。
沉溺于生死苦海中的有情,假如不皈依三宝,根本不可能趣入解脱的正道,得不到三宝的救度,所以对于一个有情未来的生生世世来说,皈依三宝具有极大的义利。若能如理地皈依,就能得到三宝的救度,可以产生无量功德利益;相反,若不皈依,就只有永远沉沦在生死苦海中。所以,我们皈依之后应当发起悲心,将有情如理如法地安立在皈依当中,让他们在生生世世中都有真正圆满的归宿。
第四条学处——随做何事,有何所需,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其余方便。
因为皈依之后,三宝就是自己唯一的信仰,所以不论有什么希求,或成办何种事业,都应供养、启白三宝,以三宝的威神力作为外支的助缘。然而,现今众生在这方面的信仰极差,因为他们在皈依之后,遇到违缘、困难时,往往不是依靠供养三宝、祈祷三宝加被来遣除障缘,而是首先寻求其它世间的方便,如去求助凡夫、有神通的外道、天神、灵鬼等,这就体现出对三宝的信心不坚定。
第五条学处——由知胜利而昼三夜三勤修皈依。
此处的“胜利”唯一是指皈依的胜利,也就是皈依誓言的利益。“由知胜利”是前行方便,“昼三夜三勤修皈依”是通过了知胜利而引发的结果。如果不了知胜利或者一知半解,则无法推动精进心,所以应将引发精进的重点放在“了知皈依胜利”上。
“皈依”的誓言具有大利益,能使我们一直不离开三宝、正道,恒时得到三宝的加被,渐次经历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成就一切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利乐,所以皈依的利益无法以分别心衡量。对此应依本论所引的十六条皈依利益,具体一一思惟而了知。
“昼三夜三勤修皈依”,是要求我们在了知皈依胜利而发起勇悍心之后,每天坚持修习六次皈依,不要间断。这样持续勤修,一定能令皈依心不断稳固增上。在汉地丛林功课中,早晚都要受一次皈依,也与此处一致。
第六条学处——下至戏笑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
修习这条学处,是要求我们平时心里反反复复发起这样的誓愿,而不是仅止于文字上。总之,一旦立下皈依的誓愿,就不能反悔舍弃。皈依之路,只能进取,不能退却,对此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否则一旦舍弃皈依,永世都得不到救护。
就本论的观点,决定舍弃皈依的情况有两种,即违犯“乃至命缘亦不弃舍”,或者“爱执与三宝异品的大师等三”。
归摄以上修习皈依的内容,就是《摄颂》所说:
能除众怖作依怙,真实不虚无他方,
虔皈三宝受学处,总别遵行求加持。
首先做一个连结。为什么皈依三宝之后,接着要讲深信业果呢?
我们唯一是为了离苦得乐而皈依三宝:皈依佛,是皈依开示离苦得乐方法的导师;皈依僧,是皈依修持离苦得乐圣法的助伴。对自己而言,直接皈依的便是离苦得乐的圣法,因为除自己如法修行之外,不可能再有其他获得安乐的途径。
圣法如何使我们决定出离痛苦、获得安乐呢?方法就是无误显示业与果的关系。了知安乐之因后,摄取乐因,必能获得安乐;了知痛苦之因后,舍弃苦因,必会远离痛苦。否则,自己不取乐因,安乐岂会从天而降?自己不去苦因,痛苦又怎能自动消失?所以,皈依法后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依佛语如理地取舍业果。佛说:“我为汝说解脱道,当知解脱靠自己。”
平常自心无力趣入善法的原因,正是对业果的道理并未真心信受。譬如:商人见到某种投资可以发财,立即就会去追求;或者有人了知吃生豆角会中毒时,绝不肯吃。同样,如果深信业果,对于能获得大安乐的善业,会不去求取吗?对于会毁灭自己的恶业,还肯去做吗?决定不会。所以,对业果发起胜解信非常关键,这是引发一切无苦利乐的根本,是一切三乘佛教修行的基础。相反,没有这个业果正见,一切修行都成了空中楼阁。
当未能如理辨别黑白业果的差别时,实际上,我们对业果的道理,或者是无知,或者只是很模糊、很粗略的了解。虽然我们也会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心中并无一种不可夺的胜解,因此身口意并未被胜解所摄持。在许多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处在一种邪见状态之中。比如:常常认为这样做无关紧要吧,不会有后果吧;或者认为人人都这样做,为什么我不能做;或者对后世、报应等丝毫都不在乎、不考虑,而只是任性地放纵身体、语言和意识。这些心态反映出:人们心中有深重的业果愚痴。
令人深忧的是,这种业果愚的状态普遍存在于现代人的内心之中,几乎成为全民问题,大多数人对业果的认识几乎是零。人们心中没有因果观念,对遍及一切时空、一切行为的业果相,茫然不知。并且,人们因邪见的蒙蔽而认为:三世因果是禁锢人性的宗教思想,清规戒律压抑人性,使人性不能自由伸展,只有彻底推翻因果报应的学说,才能解除精神上的禁锢,获得自由和幸福。正是由于丧失因果正见,现代人三门随意放纵,导致道德沦丧、人心日下,整个世界从有情身心到自然界,从个人到社会,都将走向自我毁灭的绝路。
所以应知:一切恶趣痛苦之源是业果愚。相反,一切善乐的根本是对业果的胜解信;或者说,一切道德、一切世间伦常、一切三乘戒律的基础,就是对业果的胜解信。这样便知,如果推翻因果这个根本观念,人类将因此疯狂地趋入恶业之中,导致全人类的灾难;相反,如果因果观念能在人心中建立,人类将因此得到拯救,并获得安乐。
因此,引发一切善乐的根本是对业果的胜解信。如果能建立起业果正见,对个人乃至世界总体的帮助,将不只是一点。以个人来说,对业果真正生起胜解信,身口意的行为从此就会自觉地趣入白法,一切成圣成贤的根基由此奠定;以世界来说,人人深信因果,和平安定自然现前。安士先生说:“人人都信因果,是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是大乱之道也。”所以思惟业果不只是下士道的修法,实际上业果之理是佛教的大纲要,若能对此产生信解,一切人天道、一切声缘道、一切菩萨道的根基就能奠定了。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