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著述文集:消除烦恼依赖于正确的方法与勤奋的练习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著述文集:消除烦恼依赖于正确的方法与勤奋的练习

 

  消除烦恼依赖于正确的方法与勤奋的练习,正确的方法是,此方法是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所开示的,所以具有完全正确的理论基础,勤奋则是修行者个人的努力精神。

  一、认出烦恼——这是重要的第一步

  1、烦恼包括生气、忧虑、哀伤、焦虑、愤怒、恐惧、牵挂、仇恨、嫉妒等种种负面情绪;

  2、开始注意你自己的某些情绪,当它们生起,不管因什么原因,你只注意这些负面情绪本身;

  3、在留意你的负面情绪时,你一定会发现某些情绪对你最具杀伤力,也最困扰你;开始练习,找出这些最让你痛心的情绪,起初,找到一、二个就可以了,然后专注地观注它;

  4、若你是一个爱生气的人,随着生气你会大发雷霆,那么,每当生气出现的时候,要尽快地发现它,并在心里快速地告诉自己:生气、生气、生气;如此告诉自己三次——这是认识烦恼的重要的第一步。

  二、看见烦恼的产生,保持不动,观照它

  1、以生气为例,如果生气出现,你要保持对它注意,专注地发现烦恼,是训练的第一步;

  2、不要找生气的原因,例如是因什么事情,因什么人惹怒了你,切记不要为你的这一次生气找原因。这个训练是不需要找原因的——这是佛法修行的原则;

  3、每当某种烦恼出现,你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发现,然后紧盯住它。例如生气刚刚出现,你要快速地意识到生气的出现,并重复它的名子:生气、生气、生气;这意思是说,你不要把心思放在其他的地方,只需紧盯烦恼本身即可;

  4、开始时,每天训练三、五次,每次保持五分钟就可以了。开始运用这方法时,轻松自然是重要的,只所以如此,是避免给你带来紧张与压力,效果依赖于长期的训练。

  三、象看戏一样看着烦恼,不要干预它

  1、烦恼出现时,象看戏一样,烦恼是演员,而你是观众;不要干预烦恼,你只是观众;尝试让自己保持观众的角色;

  2、你可以试着做一段时间,如果你心思敏锐,你会发现,做个观众,其实非常困难。你的心非常不易调服,它总想赶走烦恼,或者不断地要干预烦恼,努力保持平等心,只要看着烦恼就可以了;

  3、当面对生气等,你并没有保持平等心,你干预了它,也不要生气,再次建立你的中道原则——平等心,努力保持它。你刚开始接受这个方法,面对烦恼,没有人能完全保持不干预的心态;

  4、功夫在于积累,当你不断地修习,努力保持不干预烦恼,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你自己可以面对烦恼而不干预它,你会感觉一些轻松!虽有烦恼,但你反而轻松,这就是这个方法的神奇之处;

  四、你会发现,烦恼的次数越来越少,烦恼的时间越来越短

  1、如果你发现这个方法很有效,令烦恼的次数与持续的时间都减少,保持修习,但不要过分努力,只要自然地面对烦恼就可以了;

  2、如果你真切地感觉到生气的次数少了,告诉自己:真的!生气的次数减少了,每次生气的时间缩短了!喜悦地告诉你自己。这有助于提高你的兴趣与信心;

  3、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运用这个方法观照你的烦恼;例如,你今天要面对一个困扰你的人或事,此刻,当你想起那件事或人,你就困扰不已,那就观照那个困扰;困扰也是负面的情绪;

  4、如果有良好的效果,要继续修习,注意你的重要的负面情绪,尽早发现它,并盯着它,只有这样才能止息这些负面情绪;

  五、稳固地推进你的修行,烦恼会随之而减少

  1、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佛陀在2500年前所开示的,我会在后面列出相应的佛经,以便让你更有信心;但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努力并体会其效果,如果你专注并勤于练习,你会发现烦恼会减少,有些人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得到很大的利益;

  2、确认这个方法后,要继续稳固地推进你的修行,不要停下来。每天保持观照,虽然开始时可能并不习惯,但要稳定地推进你的修行,以期从中得到利益;

  3、修行的环境很重要,选择那些赞同断除烦恼是有益处的人,告诉他(她)们,你生气的时间短了,你生气的次数少了!如此可以巩固你的成果,并可促进你的进步。

  4、持续地训练是重要的,虽然效果在不同的人身上有所不同,但它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重点是观照你的那一二个重重点烦恼,耐心地看着它。

  六、开始时不要把它复杂化,越简单越好

  1、开始运用这个方法时,只要观照一个烦恼即可,你认为带给你最痛苦的情绪是哪些一个,就把这方法用在那里;不要贪多,多了效果并不好;

  2、你可以自由选择,例如愤怒、焦虑、恐惧、生气等,这方法很易操作,但在开始时,力争只观照一个烦恼,并训练自己快速地认出烦恼;

  3、对于烦恼,一定要说出具体的名子,如愤怒、焦虑、恐惧、生气、困扰、迷惑等,不要笼统地说那些只是烦恼,必须具体。

  4、观照一个烦恼是快速认出它的好方法,如此反复地观照,你会越来越熟,每当那个烦恼出现时,你就能快速地认出它。

  说明:

  1、如果你信仰佛教,就让它为你带来真切的利益,它可以断除烦恼;不要停留在信仰的阶段,良好的信仰可以带来真切的利益。

  2、这种观照烦恼的方法,可能与你以往的方法很不相同,如果你困惑并不能明白这其中的原理,不要试图理解这个原理,对初学者而言,这很困难,重要的是坚持去做。

  3、这方法是依照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教导的原理与方法编制而成的,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佛陀发现的断除烦恼的方法,非常有效,而无任何副作用,因它源自佛陀,你可以因此而建立信心。

  4、每一种烦恼都可以成为你每日练习的最佳素材,应用这法则,你终将会从中受益。

  5、这方法的有效在于你的动机,你要以断除烦恼为唯一目的,这是最重要的修行正见;

  6、也许你比较不愿意接受这个类似的修习方法,如果你很想断除自己心中的某些烦恼。现在又没有更好的方法,不妨先试一下这方法;

  7、你可以这样说服自己,我不愿意与这些烦恼为伍,没有人愿意生气、牵挂、担忧、恐惧、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是一股摧毁一切的力量,消除它们对我自己很有益;

  6、开始训练时,面对许许多多的烦恼,你依然不会在它们刚一出现时就能敏锐地发现它们,这不要紧,你是生手,重要的是坚持不断。但每次发现与省察不要超过五分钟的时间。

  ●附录:《大念住经》中关于心念住的经文

  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比丘们!

  当心有贪爱时,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

  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

  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没有愚痴;

  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

  当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当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

  当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当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

  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当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于是他就内在的心观察心,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

  当我们拜读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不论是长部、中部或相应部,可以清楚地看到,佛陀在2500年前的教导非常简明而直接。他的教导没有高深的理论推理,而是直指修行者的身心。这些修行方法简洁明了,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通过他人对修行方法的解释而直接进入实际修习,从中获益。

  让我们以《长部.大念住经》为例,佛陀在教导受念住时说:“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比丘在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他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在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当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于是他就内部的感受观察感受,就外部的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以上是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所讲述的修习受念住的全部经文。可以看到,其中的话言平实而具有操作性,修行者在理解时也不会发生歧义。如果照此修习,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例如,当你感觉快乐时,你清楚地知道这是快乐的感受,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如果修行者略有正念,就可以觉知到他当下正在经历的感受。

  如果进入实修,佛法就是如此简洁明了。我们每天要经历多少快乐与不快乐呢?如果在经历这些情绪时,即时生起观照,当下就是很实在的修行。我们不用阅读全部浩翰的三藏经典,也不用去寺院寻找佛法,更不用去高山或清净之地修行,修行就在当下的感受当中,如果我们观照这些感受,就是实实在在的修行。

  泰国著名禅师阿姜查早期的僧侣生活,遵循着研习佛教教义和巴利经文的传统模式,虽然经论中的阐述极为详尽而精细,但阿姜查却无法明白,如何把浩翰的经典理论付诸实践。于是他徒步跋涉几百公里,拜见了被誉为上世纪最伟大的禅修大师之一阿迦曼,他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尊者阿迦曼告诉他:“虽然佛陀留下来的教导无所不包,但论到它们的核心实际上却非常简单,有了念住(觉知)的建立,如果见到内心当中生起的每一个事物——当下便是修行的真实之道。”这样简洁而直接的教导,对阿姜查的修行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而改变了他的修行方式。

  阿迦曼尊者的教导可以帮助所有修行者理清思路,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虽然很多,佛陀教法无所不包,但是,若论到它们的核心,其实只有一个,觉察当下的身与心,就是止息痛苦之道。所以,我们的修行只要抓住要领,只要能掌握修行的精要,然后认真地修习,我们就能达到止息痛苦的目的。

  对内心生起的事物保持觉知,这是修行的核心。阿迦曼尊者说:“虽然佛陀留下来的教导无所不包,但论到它们的核心实际上却非常简单。”他用简单这一词语来形容佛法的核心。我们无须也没有必要探讨所有的佛陀教法,人生有限,只要修行者抓住精要,领会佛法的实修原则,我们就可以开始修习佛法。

  我们常常用佛法深似海来形容它的博大精深,是的,佛法确实是博大精深,但是,佛陀的诸多教法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人。一位修行者,无须学习佛陀的所有修行方法,只要能真正学会一个,我们就可以完全解脱烦恼了。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如实地看待佛法的修行,如此,佛教修行的效益与实用性才能展现出来。

  象任何伟大的思想一样,佛陀的教导平实而简洁,具有最佳的操作性与实际效益。许许多多善良的修行人,无法走上修行的正途,正是因为迷失在佛法的外在现象中。还有更多的人,迷信外道,相信错误的理论,人们把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在了一些不太实用的事情上,而朴素简洁,真正有益的佛法实修法则却被人们遗忘了。

  佛陀在世时一再强调,真正的平静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内心。迷失于外在的事物上的修行人,不断地寻找,希望从外面找寻到解脱痛苦的方法。因为这种寻找,造就了人们的迷惑,也使人们开始崇拜权威,对自己缺乏信心。

  我们已经看到,佛陀不会教导超出人类能力之外的法则,也不会教导不可能修行的方法,佛陀的教导最朴实,最具效率。同时,佛法不需要太多外在因缘的配合,只要观察自己的身与心,一切都具足了——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简而言之,修行是了解身心的本质。我们日夜与身心相处,但并不了解身心的真正本质,这让我们一再地受苦。人类之所以受苦,主要原因是迷失在自我的怪圈中。我们一直受苦,从一生下来到最后的时刻,一直烦恼不断,这源于对自己陌生,不曾真的认识身心的本质。身心的本质是什么呢?佛陀说,身心的本质是无常、苦、无我,只要依照佛陀教导的方法实际修习,我们就有可能象佛陀一样,亲自看到身心的本来面目,从所有的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禅修的主题是如此清楚,五蕴身心是禅修的唯一主题。对此主题的正确观察,可以消除我们内心的一切迷惑与烦恼。我们通过修习,可以完全了解,在此世间,无非名法与色法的生生灭灭;而在这个世间的彼岸,则只有涅槃的存在。

  让我们专注在当下生起的感受上,知道它的生起,知道它的消失。如此修习,我们会发现,宇宙间没有一法是恒常不变的。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对你所熟知的事物进行检验,你也可以用几年的时间进行这个工作——这就是修行,你会发现佛陀所发现的法则:“诸行无常、诸行皆苦,诸法无我”是最究竟的自然法则,自然界与人类,没有一个会在此法则之外。

  修习内观的目的就是亲身体验无常的法则。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刻体验内心生起的感受,无论感受有多么不愉悦,它生起之后一定会消失;无论感受多么愉悦,它生起之后也会消失。无论是愉悦的或是不愉悦的,或是中性的感受,它们都具有无常的特质。显然,我们已经对佛法的核心“诸行无常”有所体证。我们可以看到,佛法的修行并没有那么困难与高深。

  修行者可以通过观察,直接体证佛陀曾经体验过的真理。直接体验是修行的精髓,我们不是因为信仰才相信“诸行无常”的法则,也不是因为经典这么说才相信,我们确切地相信“诸行无常”的真理,是因为我们的直接经验。在修行的道路上,佛陀指出修行方法与修行的结果,而修行者,必须把这些方法与结果变成行动的指南,投身其中,亲身体验。禅修的本质是,要把闻、思得到的知识与智慧,转换成亲身体验的智慧。

  一、观照当下的烦恼

  1、不要观照过去或未来的烦恼,那些都是想象中的烦恼,不是真实烦恼;例如你想起昨天某个时刻的生气,那只是回忆,不是观照,它只是一个回想而已;

  2、已生的烦恼已经过去,未生的烦恼还未到,这些都不是观照的对象。当下的烦恼产生了,立即观照,这是唯一可以观照的对象;

  3、在练习过程中,禅修者必须注意,不要生起研究烦恼的欲念,你只要觉知当下的烦恼即可;

  4、面对当下清晰展现的烦恼,保持专注,直到你的心很清楚地认识到烦恼就发生在当下的内心,而不是在其他地方。

  二、保持平等心是观照烦恼的前提

  1、亲身体验烦恼的真相,需要平等心做前提。如果在烦恼生起的时候,心不断排斥它,心就没有时间去发现烦恼的真相,也就没有从烦恼中解脱的可能;

  2、烦恼一旦生起,心立即排斥,这已经是人类潜意识的行为了。改变这种心理模式,需要正念与平等心的结合。在烦恼生起的一刹那,立即觉知并保持平等心。这是修习的核心技术,反复训练才能掌握;

  3、若能训练到对烦恼不再排斥,就可体验烦恼的真相——它一生起,立即消失,这会让禅修者很受鼓舞;

  4、看到烦恼刹那生灭,对禅修者具有非凡的意义。烦恼原来是虚幻不实的,这是修行者从烦恼中解脱的门;利慧的修行者立即会体验到轻松,并无所畏惧。

  三、提起正念,不要陷入烦恼之中

  1、不论禅修者的佛法理论知识多么好,若看不到内心烦恼的生起与消失,他的心理运作模式就无法改变,烦恼来了,心依然会排斥,这是痛苦的根源;

  2、必须在当下的烦恼上观照才有效果。人们并不排斥看不见、听不到、感觉不到的烦恼,只对正在发生的烦恼产生排斥心,进而引发痛苦。所以,提起觉知力,防护自己的心,只要不陷入当下的烦恼即可;

  3、禅修者必须训练出敏锐的觉知力,在烦恼刚一闪现,就能觉知到它的生起。这要训练,尤其在烦恼出现的时候训练;

  4、对烦恼不断排斥,这就是陷入烦恼的情形;如此,心就无法观照烦恼了。所以,修行的心要是,发展警觉,不要陷入烦恼之中。

  四、立刻观照,烦恼会在那里消失

  1、当烦恼闪现的那一刹那,若你立刻观照,烦恼即刻消失;

  2、如果你的行动略有迟滞,生气(我们现在以生气为例)就会漫延开来。那时,你再观照,它不会立即停止——它会漫延开来,你的委曲、不满、辩解等都会随着膨胀开来,你将领受痛苦的滋味;

  3、当下快速地观照是一种特别的禅修能力,要训练,让心具有这种能力;

  4、我们看到,止息烦恼就在敏捷的观照中,这无须过多地解释。快速地觉知到烦恼的来临,越快越好,发展这种能力至关重要。

  五、在烦恼出现的地方反复练习

  1、面对烦恼,要明确目的,你不是要赶走它,你只对它保持敏锐地觉知;然后,烦恼自己会走开;

  2、在烦恼出现的那一刹那保持清醒,这很不容易做到。在烦恼出现的地方反复训练,如此才能有效地截获烦恼;

  3、这一小节是训练对烦恼的敏感。不要只是想象或阅读,要培养觉知能力。在烦恼生起的地方训练,这是最好的现场练习。只要烦恼一生起,即刻观照,越敏锐越好;

  4、敏锐的能力要靠反复训练,你越是训练,你越敏锐;敏锐的心也会同时觉察到,痛苦烦恼已经开始减退,它的杀伤力已大不如前。

  六、负面情绪很难对付,你必须全力以赴

  1、虽然你是禅修者,但是,当一些大的负面情绪陡然来临时,你可能会全然失控,出现愤怒或嚎啕大哭。很显然,人是很容易被烦恼控制的。若你具有丰富的经历,你会发现,负面情绪不好对付,你要全力以赴;

  2、敏锐地发现烦恼显得尤其重要,你要比贯常的反应速度快一些。若你经历生气(我们正在以生气为例),后面会有脸色发白、浑身颤抖等,你要在生气刚刚露头的那一刹那,发现生气,你需要全神贯注;

  3、某些负面情绪很能迷惑人,遭遇到它,你可能只是情绪高亢、懒散等,你要意识到它依然是烦恼,或是烦恼产生的前奏;你要敏锐,不要上当,不要为它营造的幻相迷惑;

  4、在粗糙的心中,烦恼常常是井喷式地爆发,往往令你措手不及,大错常常在此时已经铸成。你要有决心,使出全力,与烦恼战斗,决不要被它制服,而一直成为它的俘虏。

  ■说明:

  1、这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训练方法,其唯一目的在于断除内心的所有烦恼。

  2、正文中提供的练习说明,只是指出了练习的方法与意义。然而,你必须亲自操作,亲身进行这些练习,才可能达成目标。

  3、没有经过训练的心是无法成就任何事情的,这即是你训练心的最好理由。只是拜读经典,或者进行思考,或者阅读这些指引禅修的文字,只能带给你很小的利益。

  4、学会一门断除烦恼的方法,并勤加练习,是非常有利益的。没有人愿意与烦恼为伍,没有人愿意生气、牵挂、忧虑、恐惧、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是比火山还恐怖的摧毁力量,消除它们对任何人都有益处。

  5、消除烦恼依赖于正确的方法与勤奋地练习,此方法是依照佛陀在《大念住经》中的教导编制而成的,它非常有效,而无任何副作用。

  6、如果能按步就班,耐心地进行练习,你会发现,这个练习会逐渐化解你内心的烦恼。若能假以时日,坚持不懈,更好的效果会不断地展现出来。

  7、最好按照步骤练习,不要跳跃地练习。先辨认烦恼,然后觉知烦恼的生起。当然,对烦恼保持平等心,试着不要生起拒绝与排斥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修习要领。

  8、只有在平等心的基础上,你才会有定力,只有在定力的基础上,你才会有正念;这是心次第生起的因缘。

  9、这方法的有效性在于修行者的动机,你要以断除烦恼为唯一目的。若你的修习参杂了太多的思想,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10、开始训练时,面对纷至沓来的烦恼,你依然不会在它们刚一闪现时就能敏锐地扑捉到它们;这不要紧,你是生手,重要的是坚持不懈。

  11、每次修习时间不要超过十五分钟,每天训练三、五次即可。开始修习的前几个月,轻松自然,保持兴趣是重要的,效果依赖于长期地训练。

  12、负面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生起、消失、生起、消失。观照负面情绪的消失,本篇文字未涉及这一部分,将会在以后专门谈到,那是更高一级的修行主题。

  13、这是《一个断除烦恼的修习方法》的续篇,上一篇中阐述的修习方法是这一篇的基础。上一篇中阐述的修习原则,在这一篇中依然有效。

  禅修心法——正确的修行态度

  ——史欧明禅师(缅甸)

  正确的态度是禅修时最重要的一件事

  当你修行时:不要过于努力专注,

  不要去控制,

  不要企图制造任何事物,

  不要强迫或限制自己。

  不要企图制造任何事物,

  但也不要拒绝当下正在发生的事。

  然而,当事情发生或停止发生时,不要忘记他们,

  要对它们保持觉知。

  企图制造某件事是贪,

  拒绝正在发生的事是嗔

  不清楚某件事在发生或停止发生是痴。

  只有当观照的心没有贪、嗔或烦恼/焦虑时,宁静的心才会升起。

  你必须反复检查自己修行时的态度。

  你必须同时接纳并观察好与坏的经验。

  你只想要好的经验,你连最微笑的不愉悦经验都不想要,这是否公平?

  这是正法之道吗?

  不要有任何期望,

  不要何求任何事物,

  不要焦躁不安,

  因为,如果你的心中有这些态度时,

  你将很难修行。

  你修行时为何这么努力的专注?

  你是否想获得什么东西?

  你是否期望什么事情发生?

  还是期望什么事情停止发生?

  很可能你存着这其中一种的心态。

  如果你的心逐渐感到疲倦,

  你的修炼方式一定有些错误。

  当你内心紧绷时,你不能修炼。

  如果你的身和心渐渐感到疲倦,

  这是你应该检查自己修行方式的时候了。

  修行是以觉知和领悟的心来

  等待和观察,

  不是思维,

  不是回想,

  不是批判。

  不要抱着想要得到某物

  或希望某事发生的心态来修行,

  这唯一的效果将使你自己疲累

  修行时,你的心应该是轻松与平静的

  你的身和心都应该感到 舒适。

  一颗轻松自在的心,使你得到良好的修行

  你拥有正确的态度么?

  修行就是:

  不论发生任何事,好事或坏事,

  接受它,放轻松,并且观察它。

  你的心正在做什么?

  思维?还是保持觉知?

  你的心现在何处?

  在你自身里面?还是外面?

  这颗观看/观察的心

  是否有正确的觉知?

  还是只有肤浅的觉知?

  你并非试着将事情转变为,

  自己期望的状态;

  你是尝试去了解当下发生的实相。

  不要被自己的意念烦扰,

  你修炼的并不是要停止思维,

  你修炼的是:每当意念生起时,你要觉察并且接纳它。

  你不应该排斥观照的对象(正在发生或正被觉知的现象/事物),

  你应该知道并觉察因所缘境而生起的杂念,

  如此这般地消除它们(烦恼)。

  只有当你有信念/信心时,精进才会生起。

  只有当你有精进时,正念才会持续不断。

  只有当正念能持续不断时,定才会成就。

  只有当定成就时,你才会了解到事物的实相。

  当你开始了解事物的实相时,你的信心会因此而更加增强。

  只要将注意力放在当下,

  不要追忆过去!

  不要计划未来!

  观照的对象并不重要,

  在幕后运作的那个心——从事与觉知,也就是说,

  那个观察的心——是比较重要的。

  如果你抱着正确的态度来观察,你所观照的对象就是正确的对象

  愿我们一起分享法施的功德

  愿一切众生受利益

  愿正法久住

  出入息念。修出入息念是透观察呼吸的出与入而禅修,将注意力自然地

  置于鼻端。从开始注意呼吸,直至完全解脱,共有十六个过程

  (传统上称为十六特胜)。

  (1)出息长时知道出息长,入息长时知道入息长;不能出息时不知道出息,

  不能入息时不知道入息。

  (2)出息短时知道出息短,入息短时知道入息短。观察呼吸有长有短。

  (3)学习觉知出息的整个过程,学习觉知入息的整个过程。知道呼吸在身体

  旅行。

  (4)学习平静安住整个呼吸的出息,学习平静安住整个呼吸的入息。旅行累

  了,身体与呼吸休息,平静下来。

  (5)觉知喜。休息之后快乐舒服起来。

  (6)觉知乐。更快乐,安享余年。

  (7)觉知心行。呼吸中,心攀缘制造各种东西。

  (8)觉知安息心行。心不攀缘不制造,躺下来了。

  (9)觉知心。发现心的各种样子,贪、嗔、痴等。

  (10)令心喜悦。鼓励心,令心欢愉。

  (11)令心等持。心定下来。

  (12)令心解脱。放弃心的各种样子,想的、制造的、攀缘的等等。

  (13)观无常。看一切都是改变的,无常的,呼吸也是无常的。

  (14)观离欲。离开心的各种状态。

  (15)观灭。心中风了。

  (16)观舍遣。不执着了,丢掉一切垃圾。

返回目录

标签:著述文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