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兰根迥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关于共同外前行的开示
德兰根迥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关于共同外前行的开示
现在学佛的人挺多的,修五加行的人也挺多,大家要特别珍惜这样的修法机缘。最根本的是修心。通过前行修心,要有内心上的变化。基础打好了,心调柔了,修法就特别容易。未先修心就修持正行之理,在任何经续中也未说过。佛经云:“对未修心之人,如讲述正行之修持,则会成为毫无意义的浪费。上师讲几句,弟子听几句之后,就舍弃前行之法进入正行之修持,这正是“芋头还未煮熟先品尝,床还未暖先伸脚”所比喻的那种人。这样会如俗话所说的“头从地下抬起,而腰以下却断在地上”一样。
前行分为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内前行。共同外前行是前行的前行,基础的基础。我今天讲的是共同外前行部分的观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解脱功德。应从以上五种方式修心,进入妙善之道。
一、暇满难得
有人说现在孩子生的挺多挺容易的,满世界都是人,人身怎么会难得呢。我们要真正用心去观察,好好地问自己,暇满人身是不是很难得。
普通意义上的人身并不是很难得,但具有八种闲暇和十种圆满的暇满人身极难得到。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讲得很清楚,高僧大德们书上也说得很多,但是法有没有融入我们的心里呢?
佛陀在经论里说,我们这次获得了暇满人身,不是靠侥幸或偶然性,也不是靠能力或高贵而获取的,而是因常修清净之善,守护戒律,发殊胜的善愿才获得的。比如三恶道中众生很多,但能严守戒律的却没有一个;即使人类中,皈依佛门的僧人虽有众多,但真正能守护戒律的也不多!既然守护戒律如此艰难,可见由此而来的暇满人身就更难!
观察身边的旁生,一个蚂蚁窝就有成千上万只蚂蚁,人类的数量没有办法与旁生相比;再比如大海里有那么多的鱼类,人一口能吞掉多少条生命,但即使人类这样日夜享用也是不能穷尽。畜生比人多,饿鬼比畜生多,地狱众生最多。如佛经中说:“地狱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饿鬼则如白昼之星;饿鬼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旁生则如白昼之星;旁生众生如夜晚繁星,而善趣众生则如白昼之星。”
人身是特别不容易得到的,遇到佛法与上师就更难了。这样的暇满人身像如意宝一样珍贵,像优昙花那样稀有,能承办世出世间一切暂时和究竟的佛果和快乐。但也再没有比人身更容易造恶的了。所以,如果没有用心学佛,没有感受到佛法的真正的味道,只追求形式上的东西,无义虚度此生,那么在临终时只能是手抓胸口,追悔莫及,那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
大家一定要特别珍惜,嘴巴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没有入心,不是真心真意认识到人身难得,这是起不到作用的。心里有没有得到,自己看了就可以知道。要多想想噶当巴修行人,他们才是真正认识到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才坚决舍弃今世,跑到山上修行,快点早点学佛能修行成就的。
现在居士们嘴巴说得好,心里没做,这样子谁能成功?还有的说“师父您太严格了,我做不到”,不是我太严格,是你们不用心,没有尝到佛法的快乐,没有决心和信心。想想看:不做事睡大觉的话,谁会给你开工资?不用心去做,不要说学佛,就是世间事也是不能圆满的。所以首先要观暇满难得,懂得方法,多想多观察,让佛法慢慢融入自己的心。
二、寿命无常
暇满人身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可是这样的珍宝人身不会永远存在,终有一天会耗尽、会步入死亡。我们很多人终日忙碌,好像都在为各自的一个或几个目标在奔忙。可是若再过七十年,那些理想和目标又在哪里呢?难道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了最后的这个“无”吗?
观无常,是最好的修心功课。我以前讲的很多,也要求大家每天都要观,一个很好的方法:首先从自己的出生观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慢慢地长大,忽然有一天生了重病,到医院就诊,遭受了很多痛苦,但家人的照顾和医生的救治都无济于事,死亡还是来临了。随后观想死后,自己曾经那样执着和珍爱的身体被留在了人间,再好的珍宝、钱财不能带去一丝一毫,至爱亲朋无人能够相随,唯有死去的自己孤零零、凄惨惨、双手空空地前往可怕的后世。接着进一步观想自己的尸体慢慢起变化,最后变成一堆尘土,一阵风过,像吹口气一样,消失在空中。我们每个人最终都只是墓碑上或骨灰盒上的一个名字,这样的结果谁能躲得过?
佛经里说:经常观想死亡无常,比修一个顶天立地的纯金佛塔还有功德。华智仁波切在给弟子们讲授无常的时候,总是一边讲一边让弟子们观想无常,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观修无常的方法很多,就是让我们从内情、外器的方方面面来反反复复观想。人是不能常住世间的,人的一生必然会经历死亡的过程。外器世间与内情众生,不论达官贵人、圣人贤人、国王帝君等均难免一死。佛法宣说死缘众多、死期不定,人死时除了佛法外没有任何利益之处。这样观想,可以使我们内心对无常产生恐惧,最终明白生命是短暂和脆弱的,死亡随时与我们相伴,从而珍惜暇满人生,立志寻求解脱。
我们随时随地要唯一观修死亡,观想行、住、坐、卧一切所为都是此生的最后一次,口里这样说,心中也这样真心真意地想。如果去往其他地方就想这次可能会死在他乡了;坐在车上飞机上也想可能这是最后一次了;不管坐在哪里也都想可能会死在这里。晚上睡觉时也要想:今晚会死在睡觉的地方,明天不一定还活在人间;早晨起床时也要想:在今天当中也许就会命绝身亡,今天晚上不一定还有睡觉的机会。
要这样反复思维观修,一定可以使我们远离对虚妄的执着,远离对世间的贪着,心中每时每刻生起对死亡坚定不移的胜解。
三、轮回过患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暇满人身,可是寿命无常,如果没有修行,不能解脱,死后还是要再一次投入轮回,再一次经历轮回的痛苦。
我们曾经在轮回里转了多少圈,感受了多少的悲欢离合,受尽无穷无尽的苦。我们今天茫然不知,那是因为胎障遮蔽了记忆,业力深重不懂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信佛,相信本师是不会骗我们的,按佛陀所说,好好地观想轮回的痛苦。
无论投生于轮回中的任何地方,都脱离不了痛苦。并且痛苦之幻轮、痛苦之形色犹如火坑,如女魔洲、如海洋、如刀剑的刃尖、如不净的房屋,连些微针尖的安乐也没有。如佛经所言:“轮回之中的安乐,针尖些许也无有。”又如:“轮回六道无安乐,不净垢房无香味。”
特别是现在时世,越来越污浊邪恶,众生的福乐不断衰减之时,形形色色的俗物盛行,众生深陷无边痛苦之中,犹如被吹的皮火筒般不停地鼓荡!
我们这样观想,如果六道众生各自的痛苦如实落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体验又会怎样呢?
只要想到冬天的夜晚光着身子在寒风中站立几分钟,厨房烧菜时被滚烫的火星溅到的那种感觉,都觉得难以忍受,更别说经历三恶道的痛苦了:地狱众生日日夜夜连续不断地感受寒热的剧苦;饿鬼众生终日感受饥渴之苦;旁生时刻遭受被人役使、相互残害和愚痴之苦,想学佛,也是愚痴听不懂,不知道学佛的好处,你就是告诉它“你现在只要念诵一遍‘嗡嘛呢巴美吽’便可成佛”,也是没有办法做到。这些苦,如果放在自己身上,哪怕一星一点也是难以忍受啊!
阿修罗受业力驱使嗔恨心重,天天打打杀杀;天人呢只知道每天享乐,如果转生到长寿天,就一直处在无想的状态中虚度光阴,等到天福享尽堕入恶趣。
我们人间和其他五道没有什么差别的,你认为人间有多少真实,对自己多少执着,投身到其他五道,也是一样的感受,一样的真切,一样的痛。
从人的角度来讲,谁也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等八苦的铁律,本师释迦牟尼佛显现上就是因为生老病死而下定决心离家修法的。再比如不能学佛的痛苦,我们很多人整天糊里糊涂,早上起来,洗脸、刷牙、吃饭,中间上班下班,晚上回家睡觉,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呢,人身就这样空耗了。还有很多人想学佛又觉得没有时间,说师父啊,我现在没时间,不着急,等年纪大一点,孩子们大了,家里事少了,一定好好学佛,去蹲山洞,专心修行。可是真的等到孩子们大了,孩子的孩子又要照顾了,24小时不停做事情,要操心的事没完没了。生命短暂,等到死亡瞬间来临之时,想后悔也来不及了。孩子们没办法救你,谁也没办法救你!要知道“轮回琐事永无止尽,何时放下何时终结”。
学佛的最好所依是人身,既然我们这次有了这样好的机会,如果不能好好学佛,成办解脱利益,到头来空无所获,重回轮回,在轮回里转来转去,那真是太痛苦,太可惜了。我们决不能做这样的人。
我们这辈子遇到佛法,就要有决心,有信心,好好学佛。先是认识佛,相信佛,学习佛,最后成就佛。对三宝、对佛,真心真意有信心,是有机会学佛的,在家居士哪怕再怎么忙,一天24小时,8小时睡觉,8小时上班,2-4小时吃饭,找出1个小时学佛是一定可以的。还要懂得方法,给自己规定功课,关键是多思考观察,恒久忍耐,从身边的事情开始观修,真正认识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生起对佛菩萨的信心。
四、因果不虚
轮回由业和烦恼之力所生,是一张天罗地网,轮回众生以各自所积累的善恶之业为因,转生到轮回的善趣恶趣当中。无论积累了任何善恶之业,虽历经了百劫也不会失坏空耗。一旦因缘汇聚,时机成熟,果报自会现前,如佛经所言:“众生所造之诸业,虽经百劫不失坏,因缘汇聚时机至,作业果报将成熟。”
轮回是由业力所生,由业果所成,上升善趣或下堕恶趣就是自己的业力所造。善业会带来安乐,恶业会出现痛苦,善恶果报不可能颠倒。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思考,观察善不善的因果规律,相信因果不虚,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并尽心忏悔恶业罪障。
怎么观察呢?比如熟读佛经因果方面的公案,有个公案里讲到一个老太太,拒绝一位比丘出家人上门借住要求,结果变成了乌龟;比如龙树菩萨,虽证悟空性,因小时候割草种下了误伤小虫的因,后受吉祥草割头的果报;还有很多高僧大德的地狱游记等等也讲了因果不虚的道理。现在西方也有许多科学研究,像催眠以及还魂等事例,比如有些人遭车祸或其他原因死了,投身到其他地方后说出前世的事情,这些例证都证实了因果及前生、后世的存在。
我在藏地超度时,一个老太太不停地叫唤:孩子们快点来救我,旁边有很多小羊羔、小牛犊在咬我。为什么呢,因为老太太年轻时候为了孩子们、为了生计,杀小羊羔小牛犊,小羊羔皮价高可以卖钱,杀小牛犊母牛可以挤奶。这样未死报应就显现,真死了报应会到哪里呢?现在犯杀业的人,不但要受地狱之苦,还要遭受五百次被杀果报,即使有机会重新做人,也要感受重病、不悦意等恶果。
本师释迦牟尼佛讲了各个方面的因果,我们一定要相信佛,生起因果不虚的胜解。
五、解脱利益
通过前面的四个加行,观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可以对治对今生俗务的贪执,知道今生琐事并无芝麻大的意义,从而舍弃世间八法;观修轮回过患、因果不虚,可以断除对后世轮回三界之处的贪执。
每天要这样观修,要真正打动自己的心,使心变得调柔,产生真切的感受。想到人身这么宝贵,可是无常瞬间来临,此生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千百次无义空耗,今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轮回太苦了,想到自己先前造了那么多业,一定要有报应的,就像世间人犯了法惧怕警察,身上中了毒害怕死亡那样,生起惭愧心,怖畏心,下决心要出离轮回。
继而又想到只有依靠上师三宝才能获救,一心一意对三宝生起不退转的信心,然后再从皈依开始,修行不同内前行,再慢慢地修习其他修法,就一定能脱离轮回这个大苦海,获得解脱利益。
2009年12月29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