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二十六讲 智慧品
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二十六讲 智慧品
日期:二零零五年十月八日
中观已初步破斥唯识提出的心识实有论。唯识认为外境不真实,唯有心识才真实。外境之所以虚妄,全因为它是心识变现出来,虽然外境有部份具有心识的真实本质,但因为境相趋向外界,离开心识,只是一种投影(projection),所以被视为虚妄。唯识瑜伽师主张心识实有,令他们在提出论证时往往辞屈理穷,他们被迫采取拐弯抹角的逻辑推理;上一讲已提过他们为了填补无法确立一个境相的漏洞,于是被迫要成立自证分。自证分能自知自明,并举出灯火自明及青金石青色本具,这都一一被寂天菩萨驳斥。今次讲座唯识瑜伽师一开始就问:「没有实在的心识的话,又怎能有经验的回忆?」寂天菩萨答道:「为了回忆过往经验,这不需一个能自知自明的心识。」事实上,当现在的心识生起,便能直接认知过去的经验,寂天菩萨在这里提出「心境相连」的说法:境相和心识是相连并存,因回忆起当时的外境,同时缘取此境的心识也就生起;如果没有忆念起当时所取之外境,那种能缘取心识亦无法生起。寂天菩萨举了一个例子:一只在冬眠的熊被毒鼠咬伤,当时它不察觉;到春天醒来时,它因毒发而认知被毒鼠咬伤。这说明了能缘的心识与所缘的境相是相连;不必将经验放在实有的心识才能回忆。接着,唯识再举修定成就的人为例,说他能遥知别人隐藏的心意及埋在地底的宝藏,这么遥远及隐蔽都能看到,何况是自己的身体呢?所以心识是真实,并能自知自明。中观师又狠批说:「用一种明咒炼出特别的眼药,可以看到埋在地下的宝藏,却看不到眼前的药膏。这证明心识不能自知自明。」最后,唯识抱怨说:「我说什么都不成啦,如果你所说是对的话,那么我们日常的见闻、觉知都被你否定啦!」中观回应说:「我们不是否定见闻、觉知等心识活动,而是否定你那种执实诸法的分别念,这是痛苦的因啊!」唯识知道成立心识有自知自明是有困难的,便拉开了话题,扯到讨论境相诸法。「境相诸法是幻象,因为它们是心识变现;虽然现象具有好像心识一样的真实,但并非实有。」唯识便下结论说:「境相诸法是虚幻,它们必要依附一个真实,例如心识;否则境相诸法便如虚空一样,甚么也没有。」中观回应说:「你所说的都矛盾。一方面说境相诸法不是离开心识而有,具有同心识一样真实的本质;一方面又说境相诸法与心识并不全同。现在就让我们逐点来看,假如你所说境相诸法是虚幻的,它的外表就如其本质一样都是虚幻,可是你又说境相诸法和心识是具有同一的本质,所以推论出既然境相和心识具同一本质,境相虚幻,心识都应虚幻。还有,既然你说心识是真实,它的本质和境相诸法都一样,那为什么你们又不承认境相诸法是真实,反说它们是虚幻呢?你们还不是在故弄玄虚?你们提出的理论就给人闷葫芦的感觉。更甚的是,你们又节外生枝,说虚幻的境相诸法必要依附真实的心识才能生起,如果不同意你的说法,境相诸法便如同虚空,无法安立。」寂天菩萨在这里重申:「所取的境相和能取的心识是相连的,境相虚妄,心识亦必虚妄。但你又提出虚妄的境相诸法要依附实有的心识;心识如果是实有,它必然是单独、与虚幻隔离而存在;既然心识是单独,并且与虚幻隔离而存在,境相诸法又如何依附心识,再跟心识一同起作用,产生轮回现象?尤有进者,假使心识能脱离境相诸法而真实存在的话,众生已变成如来觉悟的心识;众生不用修行,心识跟佛也一样是无二分(non-dualistic)了,你们唯识瑜伽师还推出往生兜率;转识成智;伏断我执的修行方法有何作用?」到了这里,执着心识实有论的唯识瑜伽师已无话可说,全军尽墨。在此拙学提出:寂天菩萨破斥的是那些以求名求利,为搏取清誉而哗众取宠的唯识瑜伽师。释尊座下;文殊和弥勒如日月相辅,有宗传人弥勒、无着、世亲、安慧、陈那等大德,其圣德睿智,岂是我等愚劣所能触及,在此我希望诸位与佛有缘、具七圣财善根人,不可妄自尊大,诽谤菩萨圣贤;要忆记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Bodhicharyāvatāra)〈第一品〉第三十四颂说:「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久如心数劫。」菩萨行径往往低调,证德不显眼,假如你恶意对他生起恶毒的心去诽谤他;佛说此人将长期陷住地狱,长得就像所生恶心的劫数一般。善哉!
(二十三)
「若无自证分,心识怎忆念?」
「心境相连故,能知如鼠毒。」
唯识瑜伽师为了坚持心识实有,于是进一步提出心识是能自知自证(self-cognizing faculty of consciousness),他们提出以忆念(recollection)为例。我们从前看到了绿色的东西,如青草、绿叶,这样我们便拥有了「绿色」的经验,这些最初感知的经验必先储在一个较深一层的官能(a further faculty),这就是我们所说能自知自明的自证分;由于有先前看过绿色的经验,当大家再来看我台上这杯的绿色时,便能回忆起在自证分中绿色的经验(when we are remembering, we are not only remembering the object but also recalling our perception of that object),于是产生忆念:「我看到绿色了。」所以没有先前看到「绿色」这种经验,便不可能有回忆。
中观瑜伽师解释:「心识和对境是互为依存(mutually dependent)的,没有被认知的对境就不会有一个认知的心识和认知的行为。所以忆念并不需要有先前的经验,你先前看到绿叶的绿色,是你当时能认知的心识,和被认知的绿叶,由于心境相连,才产生绿色的认知;现在你见到这台头上面的杯是绿的,因为心境相连,回忆起看到绿叶的心识亦生起,所以回忆不需先设定有自证分。」
唯识瑜伽师又再反驳:「回忆是不须有对境的,好像昨天我见到这一块绿色的叶,今天仍回忆起;但昨天绿叶的境相早已不存在了,所以当下能认知的心并不需要外境就能忆念过去绿叶的境相,这证明了自心能自知自证。」
中观瑜伽师释疑说:「因为心境相连,所以一旦回忆所经验过的外境,就生起能忆念取境之识(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is also recalled when we recall the object),如一只冬眠的熊被毒鼠咬伤,毒即入身。到春天醒来时,毒性发作,大熊当日被毒鼠咬伤的心识生起,并回忆当日被毒鼠咬伤,和当时已中毒的境相。大熊被毒鼠咬伤时,自己处于冬眠状态,看不到毒鼠,在没有看到毒鼠的先验下,因毒发时生起被毒鼠咬伤的心识,便回忆到当时的情况。因为心境相连,所以回忆无需预先断定有独立能自知自证的心识。」
“But if,” you ask, “the mind is not self-knowing, how does it remember what it knew?” We say that like the poison of the water rat, it’s from the link with outer things that memory occurs.
(二十四)
「心通远见他,近故心自明。」
「然涂炼就药,见瓶不见药。」
唯识瑜伽师驳斥说:「如果有人修习寂止(calm abiding,即奢摩他)而获得神通(clairvoyance,特殊的洞察力),他能了知远方的人的心念,所以他能了知距离比较近的自心是绝对有可能的。」
中观瑜伽师解惑说:「一个人能看到远方的东西,并不代表他能看到近处的东西,例如用咒术加持眼药,人们涂上眼药可以看到埋在地下的宝瓶;相反,他们却看不到眼前的药膏。由此可知,心识不可能自知自证。」
唯识瑜伽师质疑说:「你们推倒整个认知过程,包括认知产生的经验;心识自知自明也被你们否定,如此眼见、耳闻等认知也就全部遭受否定,一切名言教法就无法建立,你们淆乱了一切世俗法。」
“In certain cases,” you will say, “the mind can see the minds of others, how then not itself?” But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magic balm, the eye may see the treasure, but the selve it does not see.
(二十五)
「见闻与觉知,于此不遮除。
此处所遮者,苦因执谛实。」
中观瑜伽师解惑:「我们并不是否定眼见、耳闻这些世俗名言显现的对象。我们要破除的是执持诸法实有那种自相有(exist by their own mode of existence)的分别念,因为执持诸法实有是瞋恨与执着的根,为个人带来痛苦1 ;那才是应该破除的。」
We do not want to deny the mere existence of seeing, hearing, and so forth. What must be changed is the conception of them as truly existed, since it is the cause for suffering.
以下是中观与唯识就幻境(illusion)和心识的辩论。
(二十六)
「幻境非心外,亦非全无异。」
「若实怎非异?非异则非实。」
唯识瑜伽师主张幻境既不异于心识,亦不等同心识(illusion is not the mind itself),由于幻境与心识非同一,亦非分离,幻境定必是心识的投射。
中观瑜伽师反驳说:「如果幻境是在外面实际存在的话,你们唯识师为何说幻境只不过是心的投射?相反来说,如果幻境在外面是不存在的话,它只不过是心识所创造;那么我想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那么多的物体,例如台、瓶种种形状,一个心识如何负担得起创造这么多事物的变化2 ? 」
“Illusions are not other than the mind,” you say and yet you also claim that they are not the same. But must they not be different if the mind is real? And how can mind be real if there’s no difference?
(二十七)
「幻境非实有,能见心亦然。」
「轮回依实法,否则如虚空。」
中观瑜伽师语重心长地提醒唯识学者,即使诸法如幻境,它们并非真实存在,但亦是认知的对境。同样,心识虽然不真实存在,依然是认知者。换言之,尽管在世俗谛中是有,但只是假有,能知的心识与被认知的对境,二者皆非真实存在。
唯识师坚持说轮回诸法依众缘而生的存在(conditional existence),一定要有真实的、无二分的心识作依止,否则便变成无因生的虚空,不会为众生带来利益,现象诸法亦无从显现3 。
Even if you were to succeed, “but what supports samsara must be real,” you say, “or else samsara is like empty space.”
(二十八)
「无实若依实,云何有作用?
汝心无助伴,应成独一体。」
由于唯识瑜伽师提出诸法唯识的理论,他们被迫接受心识是独立,而轮回中所有事物都依赖心识而存在。
中观瑜伽师反驳说:「如果轮回依靠一个真实的存在作为基础,那么,根本没有一个人可以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亦没有一个人会死亡,更没有一个众生会下堕恶趣。一个真实存在的现象(例如心识)是永恒的话,它不可能成为另一种现象(例如解脱、死亡、下堕)的因。一种真实存在的现象更不能生出另一种果,尤如真实的火不能生起烟,因为生果要依赖其他因素而实存的。」
But how could the unreal proceed to function, even if it rests on something real? This mind of yours is isolated and alone, alone, in solitude, and unaccompanied.
(二十九)
「若心离所取,众皆成如来。
施设唯识义,究竟有何德?」
唯识瑜伽师坚持离开心识,外境不是真实的存在。虽然外境有着与心识同一的真实本质,它不过是心识向外的投影,故此外境现象是虚妄的。
中观瑜伽师驳斥说:「你坚持心识是实在,是一个自知自明的独立体,在这情况下,你的心识便离开二元认知(free from dualistic perception),只有佛的心识才会离开二元认知,一般众生的心识是伴随着二元认知的;那么,一切众生岂不早已成为如来了?既然众生早已成佛,那么你又提出唯识的闻思修行及种种建立宗派的方法,供众生解脱痛苦烦恼的束缚,究竟意义何在?」
If the mind indeed is free of objects, all beings must be buddhas, thus gone and enlightened. Therefore what utility of purpose can there be in saying thus, that there is “only mind”?
第二十六讲完
注释
1 达赖喇嘛在《超越的智慧》说:「佛教追求真理的同时,亦不能不顾及伦理,例如无明误解了真相,众生的心因无明而变成根本颠倒,这种颠倒成为了众生贪爱和瞋恨的根源,这种颠倒心驱使人们制造恶业,感召苦报。因此,佛教实相与伦理关系密切,一如西方的科学与哲学重视伦理一样。」
2 这蕴含着一因生出多果的谬误。
3 这里唯识瑜伽师举两个例子说:「无泥则无瓶,无毛线则无氆氇。」说明虚幻的轮回必定要依真实的心识才能生起。
应用讨论问题
一)唯识的逻辑给人的印象是:爱好拐弯抹角;总是喜爱在沙滩上建立庞大的空中楼阁,甚至连自己和别人都不能于其中居住,最后更匆忙拆除很辛苦才建立成的理论架构。试以寂天菩萨破斥唯识道理证明之。
二)红教伟大班智达米滂认为唯识宗「自证分」及「阿赖耶识」于世俗谛中仍可建立;其理论根据何在?宗喀巴则认为自证分及阿赖耶识就算在世俗谛中亦不存在;你认为谁较合理?
三)境相诸法在唯识理论中地位很低贱,利用它来解释我法现象的时候就给「真实」的心识拥抱着,说它与心识一样具有真实的本质;不利用它时,就摆上台,供人屠宰,还说它是虚幻。而中观自始至终都只保持一个理念:能取的心识和所取的境相是相连的,境相是虚假,心识定必是虚假。从这点看到中观逻辑较合常理,较易为人掌握。唯识理论虽建构复杂,可是主观性强,思路左摇右摆,难以迎合现代人实事求是的理念思惟。你同意吗?试以颂十五至颂二十九找出答案。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