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三十三讲 智慧品
卓格多杰仁波切:入菩萨行讲义 第三十三讲 智慧品
日期:二零零六年七月十五日
上堂介绍了寂天菩萨由身、受、心和法四方面来观察无实有自性的道理。中观应成派表面看来不会给修行人有什么前提、预设的哲学观点,只是提醒修行人在听闻佛法后,准备接受一个见解前,要冷静地反复观察思惟,养成如理思考的习惯;能冷静如理反复审视,必得出任何东西在终极层面都不实在;并深悔以前未学佛法看东西是如斯轻率大意;结果是渐渐淡化俱生的种种颠倒见。这就是中观应成派的特色。此外,上堂已稍稍提到受念处中破受有自性;今次继续破斥作为受的因:触有自性的谬思。因为如果触是不实在,作为触的结果感受又怎会实在?寂天菩萨从三方面破斥触有自性,先提出根境相遇不实在。首先有事宗提出:两手合什,手就可相触,这是小孩子都承认的事实。中观瑜伽师说:「所谓触是两者相遇。而两手手掌的极微是互不相入的;因为手掌的极微是有方分微尘,没有虚空一样的空间让另一微尘进入;所以两手手掌没办法有相遇接触。如果真的可以相遇接触,两手手掌彼此的微尘也可以进入另一手掌的微尘,甚至混合起来的话;那么照理两手手掌合什便是粘在一起,甚至掌心就可穿透手背,可惜,常识经验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所以根境不可能相遇接触。」有事宗又说如果手掌极微是无方分微尘呢?中观瑜伽师提醒说:「你太善忘了,上次我们已破斥无方分微尘是不可以成立的。大家都已共同承认;你为何又再提出来?」跟着寂天菩萨提到境识相遇是没可能的事;境是物质性,识是精神活动,两者不可能有相遇;正如手没有可能触及想象出来的空中莲花。接着,寂天菩萨破斥眼根、眼识和外尘相遇,就可以看到色境;然后就会产生好坏、美丑等苦乐感受;这是破唯识宗的。寂天菩萨说三者既然相聚才起作用,「聚亦无实故,如前应观察。」有聚合体必是由不同的因和缘暂时汇聚而成,在前面第八十五颂不是已破斥了吗?最后,寂天菩萨总结说:「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人?」跟着,寂天菩萨针对中观自续派为了要保持丁点儿愉悦乐受,竟容许微细的贪爱和实有见结合。在这里,寂天菩萨重申,微细执着实有,是贪爱和瞋恨的根;证悟空性必须彻底地否定自性有,包括这微细相的实有。他说:「若见无受者,亦无实领受,见此实性已,云何爱不灭?」为了断除贪爱,一定要证悟空性,去除法执。最后,寂天菩萨破斥受者有自性。我们通常说有乐受、苦受,是因我们眼、耳、鼻、舌、身的感官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然后告诉心识,心识才生起经验;例如夏日酷热天气吃一口冰淇淋,当舌尝到冰凉的冰淇淋,带到心识,心识会生起「真凉快」这种乐受。我们再仔细分析:舌尝到冰淇淋,这是前一秒的事,然后这一秒告诉意识去感受凉快;这两个心理现象不能同时生起,必定是有前有后;换言之,后生的意识只能回忆前一秒的冰淇淋,不能当下经验到前一秒的感受本身。「后念唯能忆,非能受前心。」后一秒的意识只能回忆起前一秒的记忆,而不能感知前一秒的感受本身。
唯识宗又提出:「感受本身可领纳自己,不必靠意识。」寂天菩萨拍拍他的臂膀说:「老兄,如果说感受可以领纳自己,那必先承认有一个自证分,确认感受正在领纳自身,我在前面第二十二颂已破斥了这个谬思,你老是不汲取教训!」
唯识宗再补救说:「我意思是除了感受外,还有其他心识可以领纳感受!」寂天菩萨说:「这当然不对,感受外不知有成千上万个心识,你说感受外能领纳感受,那么能受的心识可变得无边无际,则犯了无穷过!」经过分析,感受不能是由意识领纳;感受不能领纳自己;感受不被自己以外的东西所领纳;所以「受」是不实在的。最后,寂天菩萨得出结论:「执着实有的苦乐感受,使我们容易受伤害,如果确认受不是实有,『谁言此幻受,能害无我聚?』如幻的苦乐,若是不实在的话,伤害怎能加诸于我呢?」
由于有触,然后才有感受,所以触是受因;当我们了解受因不存在,对受的执着便自然消失。例如我们在演讲厅烧烤木炭,很多人会说很热;如果我说:「你不想热就不热!」这可能吗?实际是在烧木炭时,室内温度达到摄氏四十五度,纵使我们不想,但演讲厅是不可能变得清凉,只有当木炭燃烧殆尽,我们才不再感到热了。所以说在世俗真实来说,由于有触,然后有受。如果我们认真考察,便会发现触和受的样态和它们的存在却是两回事;当我们了解「触非真实存在」时,受亦是不真实存在。
(九十三)
根境若间隔,彼二怎会遇?
无隔二成一,谁复遇于谁?
中观瑜伽师首先提出根境1 不可能实有接触,如果内根和外境有间隔,根、境二者如何相遇和相触呢?如果根境之间没有间隔,它们便成一体,那么还有谁遇到谁呢?
If between the sense organs and sensory objects there is a space, how will the two terms meet? If there is no space, they form a unity, and therefore, what is it that meets with what?
(九十四)
尘尘不相入,无间等大故。
不入则无合,无合则不遇。
有事宗质疑:「内根和外境虽然有一个空间的间隔,但两者是可以接触相遇的。就好像我们的手掌,合什时便能接触相遇。」
中观瑜伽师解惑:「微尘和微尘之间是互不相入的,因为微尘没有像虚空一样的空间让另一个微尘进入;内根和外境既没有内在空间容纳对方,而且它们同在一个大小方位;再者,一个微尘如果没有进入另一个微尘,彼此就没有混合;没有混合,就不可能有接触相遇。」
Atoms and atoms cannot interpenetrate, for they are equal, lacking any empty space. But if they do not penetrate, they do not mingle; and if they do not mingle, there is no encounter.
(九十五)
无分2 而能遇,云何有此理?
若见请示我,无分相遇尘。
有事宗反驳:「你刚才说的是有方分微尘,比方说是无方分微尘呢?」
如果无方分的微尘之间没有空间,它们必然是同一,不可能相遇。如果微尘之间有相遇,而且其间没有任何的方分,那么请指示出来让我看看。
For how could anyone accept that what is partless could be said to meet? And you must show me, if you ever saw, a contact taking place between two partless things.
中观在破斥根境相遇产生实有的触后,再破斥境识相遇会产生实有的触。
(九十六)
意识无色身,遇境不应理。
眼等五种感知器官是可以触摸到,是有物质性的,但眼识、意识等不是物质性的;所以没有可能以物质性的眼根与意识等无形的东西相遇(正如手没可能触及想象出来的空中莲花一样)。
一般说法当眼根、眼识和外尘相遇,我们就看到色;当我们看到色时,就会分别产生好、坏、美、丑等感受;这种感受只是暂时的聚合,亦没有真实存在。
聚亦无实故;如前应观察。
根、尘、识三者聚合而生触,不是真实,因为所谓的聚合体是由不同的因缘暂时汇聚而成;正如前面(颂八十五)说:「能聚由聚成,聚者犹可分。」所分析的道理一样。
The consciousness is immaterial, and so one cannot speak of contact with it. A combination, too, has no reality, and this we have already demonstrated.
(九十七)
若触非真有,则受从何生?
何故逐尘劳?何苦伤何人?
受的生起依赖触,如果触(因)并非真实存在,那么亦不会有一个真实的受(果)。人们渴望体验乐受,远离苦受;而一切感受皆非真实,追逐尘劳,究竟怎么样的乐受会利益到怎么样的众生?怎么样的苦受会伤害怎么样的众生?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伤害或利益的觉受,亦找不到一个被觉受利益或伤害的人!
Therefore, if there is no touch or contact, whence is it that feeling takes its rise? What purpose is there, then, in all our striving? What is it, then, that torments what?
(九十八)
若见无受者,亦无实领受3 ,
见此实性已,云何爱不灭4 ?
倘若能现见没有真实的受者,也没有真实的感受,在洞察这种实相后,由受而生的贪爱怎会不息灭?
Since there is no subject for sensation, and sensation, too, lacks all existence, why, when this you clearly understand, will you not pause and turn away from craving?
(九十九)
所见或所触,性皆如梦幻。
与心俱生故,受非心能见。
眼等诸识所见或所触到的一切,都如同梦幻一样,毫无自性。此外,觉受是与心相结合,它们是同时俱生的,因此,觉受无法被心看到。5
Seeing, then, and sense of touch are stuff of insubstantial dreams. If perceiving consciousness arises simultaneously, how could such a feeling be perceived?
(一零零)
后念唯能忆,非能受前心;
不能自领纳,亦非它能受。
后来的心念只能回忆前心,不能感知前一剎那的感受本身。感受本身也不可领纳自己,而其他法也不可能领纳感受。6
If the one arises first, the other after, memory occurs and not direct sensation. Sensation, then, does not perceive itself, and likewise, by another it is not perceived.
(一零一)
毕竟无受者,故受非真有。
谁言此幻受,能害无我聚?
受者终究是不存在的,所以感受本身也不是真实存在。既然如此,那些如幻的苦乐感受,怎么能伤害到我们这个没有自性的五蕴聚合体呢?
The subject of sensation has no real existence, thus sensation, likewise, has no being. What damage, then, can be inflicted on this aggregate deprived of self?
第三十三讲完
注释
1 根(sense organs)指五根:眼、耳、鼻、舌、身;而境(sensory objects)指五尘境:色、声、香、味、触。
2 这里指无方分,即没有内在空间(no space between atoms,第三十二讲注释4已破斥),无方分微尘没可能成立。
3 达赖喇嘛在这里特别提到中观自续派容忍微细的贪爱和瞋恚,与微细的实有见相结合,认为我们要保留丁点儿愉悦乐受,例如有人提出菩萨要留惑润生,来避免行者走入断见。但寂天菩萨认为微细执着实有,是贪爱和瞋恚的根,要证悟空性,就必须彻底和不断地否定自性有,包括这微细相的实有。
4 中观应成派认为生起贪爱的烦恼是因为错把对象当作一个实有的东西,并对它起执着;因此,颠倒地执持诸法为实有,这才是贪爱和瞋恚的根源。月称菩萨在《净明句论》(Clear Words commentary on “Treatise on the Middle Way”,对龙树菩萨《中论》的注释)中说:「对治我执的颠倒就能对治所有烦恼;相反的,只对治贪爱、瞋恨、傲慢,并没有办法去除所有的烦恼。」
5 因为当两个心理现象互相结合同时生起,其中一个不可能去感知另外一个。例如眼识要在前一秒看见,后一秒的意识才能感知分别所看到的东西。而当两者同时生起,意识心理现象就不能经验「受」心理现象。
6 感受本身不能领纳自己;如果感受领纳自身,那么必要承认有另一个自证分,感受到感受正在领纳自身。这在颂二十二中观破唯识自证分已有先科。此外,除感受外,不可能有其他东西领纳感受,因为感受外能领纳感受,那么这些东西的数目可以是无边无际,同样亦犯了无穷过(infinite regress)。
应用讨论问题
一)寂天菩萨认为没有真实的触,并以微尘学说加以证明;试述其要。
二)有部认为眼根、眼识和外尘相遇,我们就可以看到色境,从而产生好、坏、苦、乐等感受!但寂天菩萨却认为三者相聚只是暂时的聚合,没有真实存在,并揭示受和触都不实在,我们「何故逐尘劳」?试引偈颂说明。
三)应成派中观表面没有什么重要口诀给修行人记,只是提醒行者要有冷静的头脑,在听闻教法后,反复思惟观察,养成如理思考的习惯
,渐渐淡化俱生的人执、法执,远离颠倒见,便可对治一切烦恼;这就是「中观」梵文Mādhyamika,「甚至不是中道」的原意,因为「中」这个概念是依赖四边的存在;如果我们执着中道,也就会执着四边,所以龙树菩萨中观的原意亦有提出:没有任何「中」的存在。试依受念处说明由于反思无真实的受、受的因触、受境和受者,从而令行者淡化苦乐感受,不怕因苦加诸于自己幻化五蕴身,不追求体验乐受,而达到远离人执、我执的效果。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