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集一 第三部分:福德与智慧 4 佛子行三十七颂
法海集一 第三部分:福德与智慧 4 佛子行三十七颂
3.4 佛子行三十七颂 无作贤菩萨 作
礼赞文
虽见诸法无来去 唯一勤行利众生 上师观自在尊前 恒以三业恭敬礼
由前面所说缘起性空的道理,应该对诸法无来去有粗分的认识。诸法有来去,但只是幻术的来去并非自性的来去,唯有依名言产生的来去。虽见诸法没有自性的来去,可知我们的无明是可以断除;无明是颠倒的执着,执着不符合实际的事物,一旦了解真实情况,无明就可断除。观世音菩萨知道无明可断除,为了使众生离开痛苦,努力做利益众生的事。「虽见诸法无来去」以另一个角度解释,佛陀证空现量的根本智是最究竟的法身,也是唯有诸佛相互之间以现量可以了知,菩萨的现量是无法了解,因此佛陀的法身不是菩萨以及凡夫肉眼可见,称为自利法身。「唯一勤行利众生」佛陀的化身以及报身称为色身,可让菩萨、二乘、凡夫直接见到,且可以对他们说法,具有身口意三种利他事业,所以称为他利色身。观世音菩萨具足法身与色身,因此我礼敬。
佛子行主要有三十七句偈颂,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佛子行。
发愿造论文
正等觉佛利乐源 从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复依明行要 故当宣说佛子行
佛陀未证悟之前本是凡夫,也是依因缘而生,不是无始以来就有佛陀的自性。刚开始也是与我们一样,慢慢经过串习与修行的磨练,一步步往上走,渐渐使道功德增长,最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陀的果报是修正法而产生,要修之前必须了解何谓真正的正法?何谓正法所行?这部论「明行要」是指佛子行,因此所要学、所应知皆是佛子行。
前面介绍过善男子、善女人,具有大悲心的男人与女人。我们如何生起大悲心,大悲心的基础为何?想要离苦得乐而生起大悲心,自己不想要痛苦的心他人亦同,因此针对他人的痛苦产生不忍的心态,希望他人能得到快乐。痛苦是可以断除,最究竟的快乐是可以得到,但如何去除痛苦?痛苦由恶业而产生,恶业由烦恼产生,烦恼因为愚痴而生,愚痴因为无明(最细微的无明)。最细微无明与实际是不符合,是颠倒的。我们可以努力
让自己了解真实情况,对空性有了认识之后不断地串习,使能力增长;因为心有特性,当你反复训练、串习,能力会越来越强,最后变成自然。当空性智能与我们的心识成为一体,自然生起空性智能时,我们的无明已减少到最低乃至完全断除。由此可知最细微无明是可断除,它所产生的愚痴也可断除,当愚痴断除的同时,它所产生的烦恼也断除;烦恼一断,恶业也断,因为烦恼与业断除,集谛也断,苦谛也跟着断,一切痛苦因此而寂灭,从此没有痛苦。
我们的心是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具有去除污秽的本性(即:如来藏);如来藏是指内心唯明唯知的空性,我们的心识是自性空,所以心识的自性空就是如来藏。相续本母云:「佛陀事业造就圆满了一切」。此有二种解释:(一)佛事业不可能断灭,会永远存在,为一切众生努力。(二)佛有加持力,但众生是否可得到加持?我们内心的如来藏有了解一切的能力,只是障碍遮住此能力,无法显现出来。假使有一天去除障碍,就可了知无论粗细分的境,本身就具有了解一切法相的能力。所以佛事业与加持可依附在如来藏上,再者我们内心的如来藏和佛内心空性的本质是无二,佛的内心是自性空,佛的意识自性空,我们的心识也自性空,从空性中不会显现任何的差别,不管涅槃或轮回,空性的本质是一致的。
般若经说:「心,亦无是心,因为心的性质是光明」。一些佛学专家解释「心」是初转*轮(四谛*轮),「亦无是心」是二转*轮(无性*轮),「心的性质是光明」是三转*轮(善择*轮)。「心」是唯明唯知能感触的体性,无形、无色,好比能量;心识分许多种,所以心类学可以讲很广。有些佛学论师认为心识有九种,有些认为有八种,有些认为有六种,有些认为只有一种,般若经认为心识有六种。外道认为我和众生与身蕴毫无关系。佛教的下部认为我的身蕴和心识间的细缝当中,可以找到一个我。自续以下认为意识是众生,我即意识。随经派唯识认为第八识阿赖耶识是众生,我即阿赖耶识。中观应成认为我不是意识,意识不是我,无论身、心任何一方面都没有我的存在,这就是依蕴取名为我,更详细讲是由心续(心的续流)取名为我。至于五根、五识只是暂时,虽然没有眼识但是众生还是存在,所以众生最主要的命名处是心识。密教有很多粗分细分的说法来解释心识,显教没有那幺详细的解释。密教有四部,前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没有讲到心识粗细分的层次,唯有无上瑜伽部详细讲到心识的粗细分。粗分的心识指五识,稍细点的意识指空寂静意识,空寂静意识分四;前三种为暂时性意识,第四种是最细微的意识,在粗分意识的同时无法产生细微意识造成的意身,这种细微意识无始也无终,我们依此成佛,除此最细微的空寂静意识,其它的意识是无法成佛。当我们接触到大光明(成佛)时,这些自然而然会消失不会再现起。因此由这样意识的续流而取名的众生是无始亦无尽,当无始无尽的众生受到痛苦时称为轮回,当他离开痛苦圆满一切就是佛。所以正等觉佛刚开始也是凡夫,经过修学正法才成佛。
正法的精髓是四圣谛及二谛,但此次因为时间的关系不介绍。何谓正法?何谓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的法宝?由对治力去除无明烦恼的障碍,去除烦恼障碍的灭谛就是法宝,去除烦恼正对治的当下正对治也是法宝。为了得灭谛及道谛的功德,从现在起就要断除不应做的事,好的善事尽量做,如何去除这些恶业的干扰?由烦恼产生的身口意十不善业是我们要断除的。四百论云:「为了不堕三恶道,首先要断三恶道的因(十恶业),其次断我执。」我们先把第一个步骤扎实了,然后断除一切烦恼的根本 ─ 我执,接着断除所知障。烦恼留下的习气很深,不止是烦恼断除还要断烦恼留下的习气。避免以及断除恶业的层次分三阶段,因此行善也分三:(一)守十善业戒,行十善业道。(二)为断我执修三学。(三)由菩提心的摄受,加上空证智能正对治烦恼的习气。为了解佛所说,所以跟随佛陀,但首先先皈依佛陀。修此三阶段都要以皈依心来契入。(一)由皈依畏惧三恶道的痛苦行十善,(二)由皈依畏惧轮回的痛苦串习断我执的智能,(三)由皈依了解堕入寂静自利有何过患,畏惧此过患行广大利益众生事业。以上是为了究竟利益,究竟快乐而行的次第。今生的利益毕竟是暂时,重要的是究竟利益,为断今生利益需要观粗无常,为断今生执着修无常;人身非常珍贵,为使自己对修法产生更强的信仰及欲求,使道的欲求心增长需思惟暇满人身。灰心消极是无法修行,因此要深信自己有能力,然后了解什幺是该思惟的,走入修行的道次第。
1.此生幸得暇满船 自他须度生死海 故于昼夜不空过 闻思修是佛子行
暇满船是指珍贵的人身,暇满是有能力、有权力而且有因缘,能自在的学佛;无暇是无能力、无顺缘可学佛,不圆满是自己有权利想要学佛,但外在因缘不具足,所以无法学佛。为使自己和他人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无论昼夜二十四小时都要行闻思修,平时念颂闻思修和以闻思修的心睡觉方式虽不同,但我们是可以二十四小时都修行。也可以用打坐的方式修学佛法,打坐时心缘十善业,虽然无法很专注念在一点,但至少使我们内心永远保持善心的境界。无上瑜伽有讲到许多睡眠的修持方法,假使没有接触过无上瑜伽,我们可以做到佛经上所说五十一种心所里的四意转:悔、寻、伺、眠。如果做了善事,起后悔心态,后悔本身变成不善;同样如果做了不好的事,因为产生后悔的心,这种后悔意识就变成善,所以悔本身没有善恶标准,是依其它因缘而变化。睡眠亦同,在未睡之前保持善心,睡多久就行善多久。闻思修非常重要,为使闻思修行的好必须断以下的逆缘。
2.贪爱亲方如水动 ?憎怨方似火燃 痴昧取舍犹黑暗 离家乡是佛子行
当我们在家时父母、亲人、兄弟姊妹朋友,会对我们说一些家庭琐事或恩怨情仇等等,如此无形中浪费很多的时间,成为闻思修的逆缘,所以尽量避免这些不使自己内心散乱。假如可以控制内心,不管离开家乡与否都是佛子行。如果大家流落他乡,又产生你的,我的问题,无形中造成许多麻烦。所以离家乡不一定会离散乱,如果能控制内心不散乱离家乡是佛子行。
3.远恶境故惑渐减 离散乱故善自增 心澄于法起定见 依静处是佛子行
依静处是内心不散乱再加上外境不喧哗吵闹。在静处修学闻思修时,常会有世间八法来干扰,如此闻思修将变成烦恼毒品。若为博取名声闻思修或为世间财物闻思修,外表学佛内心学烦恼,增长烦恼,如天成魔,甘露成毒。这样的闻思修只为今生的利益,所思所行皆为今世的名闻利养,要特别小心世间八法,无时无刻不在伺机找你的漏洞侵入,因此尽量减低对今世的执着。
4.常伴亲友还离别 勤聚财物终弃捐 识客且遗身舍去 舍现世心佛子行
念死无常可减少对今世的执着,观想人生无常随时可能会面临死亡,这是观粗分的无常。当我们的意识与今生的父母精血融合为一体是生的开始,从生到意识离开身体称为死,从生到死之间很短暂何必如此重视,一切终究要舍去,最后还是去世而已。舍去今生不是什幺事都不管,是要为后世着想不要太贪着今生,今生不一定最圆满,也不可能得到最究竟的快乐。如果为后世着想,今生的贪着自然会减少,你不会在乎别人唾弃、嘲笑、讽刺你,因为你觉得今生不过如此的空虚,不会动摇为后世着想的心。而且你会去行善,内心因而得到快乐,所以为后世着想,不只今生快乐后世也安乐。讲到究竟快乐就一定有前后世的存在,为什幺前后世是存在?众生依心识的续流取名而有,心识的续流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像波浪一样有起伏变化,可见心识依因果产生转变,依因果而生。前面这朵花的形成需要很多因缘,外缘(俱生缘)有:阳光、水份、空气。等流因有:种子,种子的相续才会产生花。无论身体或花都有它的外缘和进取因;花的进取因是种子,以此类推往上寻找,会找到世界未形成前的微尘,微尘的微尘-----这就是花的种子的进取因。同理一直往前寻找我们身体的进取因,也是找到微尘的微尘-----由微尘中的微尘到现在的身体经过很长的时间进化转变,但因果的续流一直存在。
见到色法的眼识,必须有外缘的色法以及等流因(眼根),才能生起色法的眼识,但是眼识的本质,不是依外缘和等流因而产生。这是在未产生之前的眼识,或其它唯明唯知的体性而产生,所以它的进取因必定是唯明唯知的体性。意识的进取因必须有成为唯明唯知体性的能力,但不一定是现起的意识产生。譬如:刚开始先产生意识,后来因为外缘的关系暂时消失,变成种子种在意识田里,当接触外缘时会再产生,所以进取因的续流必须有意识的存在。如:火的进取因不一定需要熊熊的大火,但至少要有可烧的能量才能产生火。同理要成为唯明唯知光明体性,必须有能成为光明体性的能力,才可成为心识。心识的进取因不是色法,但它的外缘必须是色法,才会产生看到色法的眼识,没有眼根不可能看到色法的眼识。眼识必须依可成为唯明唯知的体性的能力,才可产生眼识。无上密讲到最细微的意识是所有意识的开始,我们一直往前寻找,就会找到最细微光明体性的意识,当然我们的头脑神经跟粗分的意识有关系,好比眼根与眼识的关系。当大脑神经不清楚时,会影响我们的意识,理路是否清楚与健忘和脑神经有关,但意识本身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必须依与它同性质的能力才可产生,这种能力慢慢寻找就是最细微的空寂静的第四种心(光明心)。当碰到很久没见面的人觉得面熟,因为以前曾经见过只是突然想不起来。想到的同时与曾经看过的念头之间的续流关系;隔了很多年我们不可能一直想他,曾经看过他的心识变成一个无形种子种在意识田里,一旦遇到外缘启发它的能力就会产生,由曾经看过而产生今天的想。
以现在科学家而言这种解释与神经细胞的运输系统是否有关?而且是否想每一件事都要透过大脑的细胞才可想到?是否有可能在大脑细胞未运作之前,由内心的想或感触启发大脑的细胞,再进一步成为更深更明细的想,这是有可能的。现代科学家所讲的身心的关系与我们佛学讲的很契合。所以科学家和我们佛教徒必须共同努力深入探讨研究。我认为科学家研究及讨论方式,并不一定局限在色法的窄小范围里,他们现在所研究都是有形有色的物体,不曾为无形无色的物体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我相信将来他们一定会去研究色法以外的物体。由于现在科学研究范围有限,所以他们说找不到并不一定代表没有,但找到的一定有,因为他们是透过经验研究实证而得。假使佛学与这些道理不符合的地方,我觉得应该依照科学家证实的结果。我们不能讲与事实不符合的事物,若如此就必须依其它来作为佛学的解释。科学家所讲的没有或找不到,不一定代表没有,因为以他们目前的能力还无法找到无情物体,若物体是在他们寻找能力范围之内应该找到而没有被找到。而我们说没有,是因为现在还没有能力去找,所以找不到不代表没有。有些人可亲眼看到自己前世做什幺,也有自身经验一些事,靠这些可猜测前后世可能有。再加上意识的续流是无始有唯明唯知的能力,此能力透过训练及串习可增长到最高无量无边,这种无形无色的学说,有些问题我想科学家很难解释,但以佛家的角度很容易解释而且认为一定有。
地球的形成是许多微尘的聚合,科学家也如此认定。因此地球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微尘也是依因缘而产生,因缘依前因而生,前因又依前前因,如此往前推求是找不到开始的。假使有第一个开始的因,请问此因是否需依因缘?若不是,那幺第二个因依因缘就没有道理,所以推求究竟的因是无始。法性本来如此,无法做更详细的解释。假设第一个因是无因生或是常法,但常法是固定不变不可能产生因,所以因是无始。由于地球没有第一个开始的因,心识没有第一个开始的因,所以心识是无始亦无尽,心识所取的众生也是无始亦无尽,情器世间皆无始无尽。可能因为我是佛教徒的缘故,我比较认同心识无始无尽。我们不能因为佛陀讲有前后世的存在就深信不疑,不去寻求理由,这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必须探讨前后世存在的原因。由心识的续流是无始的正理可承认前后世的存在。四百论云:找有为法的进取因是找不到开始,但它的最终究竟是有可能,它会还灭的。死时意识从身体离开所要去的地方有二:善趣、恶趣(痛苦多的地方)。后世到何处与现在有关,未来的快乐与痛苦和现在所造的善恶有密切关系。
5.伴彼若使三毒长 并坏闻思修作业 能转慈悲令丧失 远恶友是佛子行
若某人令你三毒增长破坏你的闻思修,这是恶友要远离。不是从内心舍弃他、不管他,而是不会被恶友三毒的行为所干扰。
6.依彼若令恶渐尽 功德犹如初月增 则较自身犹爱重 依善知识佛子行
依止善知识比爱自己还重要,一般善知识是教导你的老师;佛学的善知识是他的行为,可增长你的三业功德,去除你三业的过失。自己若未调伏怎能调伏他人呢?佛陀说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同事不止教导别人止恶行善,自己的言行也要一致。平常老师教历史只是讲而已,但佛教善知识不光只是讲给别人听,在教导别人断恶之前自己应该先去行,依经验教导别人,这才符合佛教善知识的条件。戒论对于戒师阿?黎的定义,大乘论典对善知识的基本条件,以及密教对上师的定义都诠释的很清楚,不同的论典对善知识有不同的定义。佛陀很善巧的说依法不依人,戒论里讲如果具足条件的上师,假如有一天讲错法,弟子可以直接遮止,这是允许的。庄严经论云:与善法相应的要去行,与善法不相应的要远离。密教说具有条件的上师吩咐弟子做事,弟子认为不该做时,可以尊敬的对上师乞求不要做。未依止上师之前要先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条件,在依止的同时如果上师说到与法相应就尽量做,与法不相应就很尊敬的乞求上师不去做或遮止上师。要特别小心,有很多人穿著奇怪的服装或说些法,或修些奇怪的仪轨甚至降魔,我们马上认他为上师,这是很危险也是错误的。有位佛学大师说:要买马或买宝物时,我们都会仔细观察是否值得买,假使买错也不过是饰物罢了,而且是短暂的,不会造成痛苦。但是错误依止上师不只今世、后世、生生世世、甚至毁坏你究竟快乐的道路。因此为了你的究竟快乐的道路是正确无误,必须好好观察你的上师是非常重要的。为今生短暂的装饰品都要研究半天,何况为了后世的究竟快乐更要详细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条件。同样我也希望你们观察我是否具足这些条件。
7.自身犹筑生死狱 世间天等谁能救 故于救度不虚者 皈依三宝佛子行
佛弟子的究竟目的是解脱,从三毒中解脱,三毒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要战胜三毒。因此真正的皈依对象、皈依处,是直接可对治三毒的法宝——道谛。道谛是烦恼的正对治,所以道谛与离开烦恼的灭谛是最究竟的皈依处、是真正的皈依对象。皈依是救护、救拔的意思,当你依靠某个对象他有办法救拔你,称为皈依的对象。需要救拔之前必
先有畏惧,才会想要依靠;由思惟烦恼的过患,畏惧烦恼的痛苦果报,为了消除烦恼而请求皈依。真正能使我们得到烦恼的解脱,唯有自己内心的道谛以及灭谛。因由道谛与灭谛就可永断烦恼,离开三毒的控制,所以法宝是最究竟的皈依处。佛陀无所不知,能正确的引导我们成道的次第,而且目前我们所要修行的,也需透过佛陀的教导才能认识,所以皈依佛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僧伽指圣者的僧伽,不是被烦恼所控
制的僧伽。为何说圣者的僧伽?因为见道以上的出家众,有些是直接正对治烦恼,有些已经断除见道的烦恼,因此断除见道烦恼之后,他知道如何断除最细微烦恼的次第,而且他正在修习当中,绝对不会受到烦恼的控制。我们要皈依的是不被烦恼控制的人,假如某人被烦恼控制,但有点神通而且长相与众不同,因此皈依他,则是完全错误。我们不能因为有神通而随便皈依,无论天或人如果和我们一样被烦恼控制,就不是皈依对象。所以我们要认识什幺是皈依的对象,假使确认他有能力救拔我们而且不受烦恼的控制,就应该把身心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这才是真正皈依处。
大乘的不共皈依是为自他二利,欲求佛果位。为了自他利必须不被烦恼(烦恼障、所知障)控制,必须证得大乘的见道无间道(道谛的第一个果位,真见道),因此要努力学习,当证得大乘的见道无间道时,就是大乘的圣者——僧伽。我们应效仿大乘的皈依,作行皈依,把
道谛和灭谛认为是最究竟的皈依处,而去努力学习。真正的皈依处是在内心,未来所证得是自己内心。法称论师的释量论讲皈依三宝的原因,而且讲的非常清楚。除此,还要透过龙树菩萨的「中论」所讲的缘起性空,以及「明显句论」(月称论师释中论)里缘起性空的道理来互相配合,如此皈依的心量才会坚固,因为透过缘起性空的道理可以了解二谛(世俗谛、胜义谛)。二谛成立,四谛才能成立,有四谛才了解道谛及灭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道谛及灭谛是有的,证得道谛和灭谛的僧伽也是有,有了法宝就有僧宝,有了僧宝及法宝,佛宝也是有的。透过这样的次第才会生起坚固不动的皈依心。所以广闻多学非常重要。
皈依的学说很广泛,佛法的精髓,最主要的根源皆从皈依开始,所以皈依可以引申很广,涵盖许多法门。皈依可分很多次第,刚开始还不了解佛法的内涵,只觉得导师释迦牟尼佛很慈悲教人行善,是一位至善的好人我皈依。我认为这种方式是皈依的第一步。接着是听听这样一位慈悲好人的法,学习佛陀的法,对法有点认识时皈依心会再强一点,这是第二步。第三步是深入的探讨,佛教讲烦恼的层次,从最细微到最粗的烦恼,从最粗到最细的烦恼,这之间讲的非常详细。外道也讲烦恼的学说,经过学习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何者比较究竟,更明了佛陀不只是讲到最细微的烦恼,而且还教我们如何对治,如何断除烦恼,所以有成道的次第。由对佛法的认识才会了解,在这幺多位导师当中,世尊的确与众不同,是最殊胜的导师,于是生起强烈的皈依心量。有了皈依还不够,必须学习皈依的学处。佛陀是我们的老师,但无法控制我们快乐或痛苦的感受,快乐或痛苦是由自身所作来决定。佛陀只是教导我们应如何做,实际去做的人是自己,佛陀教我们认识快乐的因以及痛苦的因;因此去除痛苦的因,祈求快乐的因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要做的,这是佛陀所讲皈依的学处,皈依学处最主要讲到因果的道理。
8.诸极难忍恶趣苦 能仁说为趣业果 故虽遭遇命难缘 终不造罪佛子行
因缘的产生不是自己创造,或创世主创造,而是法的规则,因为做某事产生缘,由缘引发因的成长,因此产生果报。受分三种:乐受、苦受、舍受(不苦不乐),因分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非善非恶),今天所讲主要是快乐的因和痛苦的因,即善业和恶业,在此不讲无记业。善业是白业,恶业是黑业。恶业有许多种讲法,十二因缘第一支无明所造的一切业称为黑业,黑业是轮回之因;轮回之因有:善趣的轮回因及恶趣的轮回因。在此的黑业,指由某种业让你产生苦苦的异熟果,不会产生苦苦的善业是今天介绍的白业。欲求解脱的佛教徒应该断除一切的轮回之因,轮回之因有善业和恶业,但是我们不想轮回只想解脱。断除轮回不是一生一世的事,必须经过好几世的串习,所以我们需要有暇满人生才能修行继续向上,因此暂时不断除轮回之因的白业,要断除轮回之因的恶业,及堕入三恶道的恶业。
「终不造罪佛子行」的罪指轮回之因的恶业(十不善业)。有能力断除十恶业的根本要尽量断除,假使无法马上断除,也要使自己尽量不受十恶业控制,以忏悔力量作忏悔,以后悔防护的力量减少十恶业的罪行。以初学者而言能避免十恶业当然最理想,假使欲念太强在造十恶业时,最好有警惕心和后悔的心态,不要造业时心里很欢喜。造业之后马上生起后悔的心态,以四力(破坏力、依止力、遮止力、对治力)作忏悔,为了消除这些罪业,可以做大礼拜,持咒绕佛,这是四力对治的现行对治力。最快消除罪业的方式是持不动明王咒语。由强力忏悔的力量,无论任何罪业皆可断除。佛教徒不管何时都要与仇人(烦恼)打仗,刚开始虽无法战胜,但至少要有守护力保护自己不受烦恼控制,因此守护自己不让十恶业控制很重要,这是初学者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直接与烦恼作战。
9.三有乐如草上露 是须臾顷坏灭去 故于无转解脱道 起希求是佛子行
何谓解脱?即不受烦恼系缚。真正的解脱是从内心去除所知障及烦恼障,是在心的本性(空性)当中去除的。因此去除二种障碍的「心的空性」称为解脱的性质。四部宗义对解脱性质各有不同的说法,现在所讲是依月称论师的解脱性质。了解烦恼的过患才会想要解脱,因此佛陀说要知道苦谛,如何了解什幺是苦谛?苦分苦苦、坏苦、行苦。坏苦和行苦本身不是苦的感受,但是它的本质具有苦的性质,所以也是属于苦谛。苦苦是众所知苦的感受,不好的感受、痛苦的感受。坏苦是大家所认为快乐的感受,有漏的快乐感受。刚开始产生痛苦时想要去除痛苦,当离开暂时的痛苦会得到暂时的快乐,但它的基本是由痛苦的因产生,所以过不了多久,原有的快乐就会坏掉而产生痛苦。如同走路走久了,坐下休息觉得快乐,但坐太久就觉苦了。行苦是烦恼所感之身,由烦恼控制不管投生哪一道都是痛苦。
由因产生的法,不管在任何刹那都会由因而跟着转变,第一刹那的事物在第二刹那的事物时会消失,但第一刹那的事物在第一刹那的时候,本质也是正在消失,为什幺它是正在消失的事物?因为它的因具有坏灭的作用,这种能力不是由其它的因缘而生,是一切刹那转变事物法性,本身已经具有的。因此在第一刹那时就已经进行坏灭,它的因本身具有坏灭的能力,以致于在第二刹那会消失的原因。
轮回是由烦恼产生,烦恼的幕后主宰是无明,无明这个名字不好听,而且带来的是我们不想要的痛苦;假使无明可断除,为何我们不积极努力断除?如果无明是不可断则已,但明知可断,为何不断?因此最根本的仇人是烦恼,烦恼是最究竟的仇人,「入行论」讲的很详细清楚,你们应该阅读。另有一部论说,烦恼虽然一直压迫着你,使你喘不过气来,但是绝对不能投降,从心底与烦恼为敌。如果烦恼有牙齿会咬你,你可能会害怕,反之,则不觉得有什幺可怕。当你生起某种意识时,会使你内心不安宁、起伏难定、烦躁不安,就是烦恼。一般烦恼有六种:贪、?、痴、慢、疑、见。烦恼的力量虽然很强烈,但其本身性质并非我们意识的性质。因为有些人的确很易发怒,但不是天天、或二十四小时、每一分秒都在生气;而是有时平静,有时生气,所以烦恼如大波浪一伏一起,一起一伏,内心随着善心的生起而偏善,随着烦恼生起而偏向烦恼、恶业。因此心识本身是唯明唯知的体性,它的本质并没有「暂时」烦恼的污秽,烦恼只是短暂,是可以断除的。如果烦恼的性质与我们是一体,那幺容易生气的人,他的?心的性质就是他的意识的性质,如果这样,就不可能生起慈悲心,因为?心与慈悲心是对立的,事实上他还是可以生起慈悲心。我们透过缘起性空的道理,了解心识的本质没有烦恼的性质,由此可知解脱是可能的,解脱不是问题。为了断除最细微的烦恼根本------无明,一定要证得证空现量(慧),为了得到这种慧,要持戒让自己内心安住在空性那一点上,因此需要定的能力,戒定慧三学是如此安立。
第三步不只要断除烦恼,而且要断除一切的烦恼以及烦恼所留下来的习气。也是大乘法所要修行的步骤。
10.无始时来悯我者 母等若苦我何乐 为度无边有情故 发菩提心佛子行
11.诸苦由贪自乐起 佛从利他心所生 故于自乐他诸苦 修正换是佛子行
入行论说「菩提心如如意宝」,如意宝有许多功德,所以菩提心是很殊胜的。菩提心的本质善良,修习菩提心要有好的因才会生起,所生的果当然是好的果。修习菩提心的人要有很宽厚的心量,还要具有智能,是唯有谋求他人利益的心识,具有许多的殊胜。当内心产生贡高我慢时,会压抑不让生起,而且让自己谦虚尊敬他人;当内心沮丧灰心时,会使我们提起心力继续做事,也不会有自杀的危险。菩提心让我们时常保持内心的平衡,如同灯光太强或太弱,它都会控制能量使之柔和,由于内心平静安稳,所以身心都愉快,不只自己快乐,他人也快乐,自己的家庭也快乐。阿底峡尊者说:假使菩提心的修持是几千劫、几万劫,也应该要修。
佛陀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是我们最尊敬的导师。佛陀断除二障的正对治是空证智能,但是如果没有菩提心的辅助摄受,是无法成为二障的正对治。虽了解性空的道理非常深奥,但无法对治,所以唯有依菩提心才能转烦恼所留的习气。佛陀无论身口意的三业功德,或证道功德都是由菩提心而生。佛陀的事业无止无尽。当时修习菩萨道时,曾经发愿有虚空的地方就有众生,虚空无量无边,众生当然也无量无边,不管何时何处,只要有虚空、有众生,我愿为众生而住、为众生做事。因为曾发了如此大愿,所以成佛之后事业也不会断、不会尽。所谓佛陀的事业不是暂时的因缘而生,是从以前行菩萨道,慢慢培养心力到最强大时,产生这样的果报。菩提心很难生起,但自己必须坚持下去,虽然无法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但沾上一点边,就很容易尽除罪障以及得到许多的功德。
无论外道、内道对空性都有许多的诤议,佛教内部也说应成所讲的缘起性空堕入于断边。但是对于舍弃自己爱他人的心,爱他舍己有谁说这是不正确呢?认识菩提心很容易,但是从内心生起菩提心却很困难,要靠自己决定不移的信心坚持下去。以我个人而言,菩提心都还没有生起(法王谦虚),何况是空性?但是我觉得菩提心和空性,距离我越来越近,是跟我越来越好的好朋友。当我三十岁时对空性下功夫,对空性的认识觉得比较容易,但菩提心我老是觉得太殊胜、太困难,绝对无法生起;可是菩提心的好处又是无量,所以我决定坚持下去修习菩提心,于是我开始串习菩提心的法门,现在我觉得菩提心不再离我那幺远,而且是越来越近。希望你们也能坚持修习菩提心,不要说菩提心太殊胜、太至高无上、太困难,甚至沮丧灰心觉得自己不可能修行,其实只要有心,每个人都有智能,运用智能提起心力什幺事都可以做得到。实际上大家都是人,我坚定修持都能使菩提心越来越近,你们为什幺做不到呢?就看你愿不愿意做而已。菩提心虽是为他人着想,但快乐却是自己得的,这种法门不是很殊胜、很希有吗?无始以来我们经过无数的轮回,都是为了自己,得到的是什幺?我们内心的爱我执以及无明把我们绑的太紧了,所以无法得到最究竟的快乐。应该想无始以来都是做烦恼、无明、以及爱我执的仆人。从今天开始不再当他们的奴隶,不再受他们的控制,我要建立我新的道路。因此诸苦由贪自而生,诸佛由利他而生。
为得知母的心,对于亲人和心爱的人不贪着,对仇人不?恚,把自己内心保持平衡。当内心平衡之后,再进一步了解所有众生好比自己的母亲,回忆过去对我们的恩情有多大,因此知母、念恩、报恩,最后生起悦意的慈心。有了悦意的慈心,因爱护众生不忍一切众生受痛苦而产生悲心,有了悲心不只是发愿「愿有情早日离苦得乐」,而是要承担这个责任,即清净意乐。这种清净意乐是希求他利之发心,有了这种发心自己也愿意负起责任,但实际上唯有佛陀才有能力圆满一切众生的意乐,唯有佛陀了知众生所需,所应学习之道,因此为一切众生欲求佛果位。假如只为自己证得二乘阿罗汉,不但他利无法圆满自利也不圆满,真正圆满自他利唯有佛陀,因此由希求他利的发心(因),而引发希求无上大菩提的发心(果),称为菩提心。
自他换的修持,如何使内心平衡(离爱憎亲疏具平等舍的心)。一切众生都想离苦得乐,一点点小痛苦都不想要,一点点小快乐都想要,每个人都有这种心态,所以他人和我的离苦得乐心态是一样,因此讲到平舍。不只自己有权利离苦得乐,也有能力使他人离苦得乐;但是自己离苦得乐毕竟只有一人,如果承担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则是为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平时总认为他人的痛苦和我的痛苦,好象此山和彼山有很大的距离,其实自己的快乐和痛苦和他人是息息相关的,觉得有距离是错误的观念,他人痛苦不见得自己会快乐,因由自己的原因使他人快乐,内心也会觉得快乐,所以自己内心所造的一切感受与他人是密切相关的。太重视自己,会因为自己而损恼他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粗恶口,恶因会感恶果,造恶业自己也会感到痛苦。反而不贪着自己,处处为他人利益着想;不杀生救护众生甚至小动物、布施给因过去偷盗而贫穷的人、不邪行尊敬他人、不妄语说实话、不出恶口赞叹他人功德、不损恼他人使他人得到快乐,虽然对自己没好处,以因果来讲,自己也会快乐。行十善业必须依他人才能成就,若要奠定戒定慧三学的好基础,持戒非常重要,戒也要依他人才能圆满。
大乘法的根本是慈悲心及菩提心,此二心必须缘不忍他人受苦才会生起,因此尊贵的众生使我们得到一切的道功德。寂天菩萨的入行论说:既然成佛是因为一切的众生以及佛陀的教导,为何只尊敬佛陀、供养佛陀,而不供养尊敬的一切众生?又说:我不多说,只想说一句话,佛陀是由爱护他人利益众生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凡夫是因为爱自己、贪着自己而成为凡夫。我们所皈依敬仰的佛陀,从菩提心生起之后,到未成佛之前都是尊敬一切众生,既然我们尊敬佛菩萨,我们更应该尊敬佛菩萨所尊敬的众生。以世间而言,假使我们招待好朋友吃饭,而好朋友又带了一位不认识的朋友来,我们绝不会在不认识朋友面前做出奇怪的事或坏事,同理我们怎幺可以在佛陀面前轻视佛所尊敬的众生,损恼众生呢?前面讲过无始以来太贪着自己什幺也没得到,但是爱护他人最后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陀教导我们何者该取,何者该舍,为何我们不能放弃该舍的,跟随佛陀取该取的;佛陀觉得菩提心如此殊胜,为何我们还要忍受爱我执的摆布,应该承担一切的责任让众生离苦得乐,由此产生希求他利的发心,希求菩提的发心。以坐禅方式修习菩提心时,最主要是观想菩提心,出定时会遇到许多的逆缘,但不要被逆缘所控制,把逆缘转为菩提道用,这是很重要的。
12.彼纵因贪亲盗取 或令他夺一切财 犹将身财三时善 回向于彼佛子行
13.吾身虽无少过咎 他人竟来断吾头 于彼还生难忍悲 代受罪是佛子行
14.纵人百般中伤我 丑闻谣传遍三千 吾犹深怀悲悯心 赞他德是佛子行
15.纵人于众集会中 攻吾隐私出恶言 于彼还生益友想 倍恭敬是佛子行
以上就是把四种逆缘转为菩提道用的方法。
16.我以如子爱护人 彼若视我如寇仇 犹如母对重病儿 倍悲悯是佛子行
以世间法而言,自己爱护百倍的人竟视自己为仇人,恩将仇报,当然是可以还击的,但是这里说不可还手,应该更加悲悯才是佛子行。
17.同等或诸寒微士 虽怀傲慢屡欺凌 吾亦敬彼如上师 恒顶戴是佛子行
以上是二种难忍的逆缘转为菩提道用。强烈的贪?会使得菩提心退失。
18.虽乏资财为人贱 复遭重病及魔侵 众生罪苦仍取受 无怯弱是佛子行
19.虽富盛名众人敬 财富量齐多闻天 犹观荣华无实义 离骄慢是佛子行
如何修习胜义菩提心(证空现量)。证空现量与缘起性空很有关系,前面缘起赞已讲到缘起性空的道理。
20.倘若未伏内?敌 外敌虽伏旋增盛 故应速兴慈悲军 降伏自心佛子行
21.五欲本质如盐卤 任几受用渴转增 于诸能生贪着物 顿时舍是佛子行
太贫穷或太富有,都可能成为菩提道的逆缘。
22.诸所显现唯自心 心体本离戏论边 知已当于二取相 不着意是佛子行
此偈颂有二种解释,唯识派和应成派。是根本智及解脱道所要修习的缘起性空。
23.设若会遇悦意境 应观犹如夏时虹 虽见美丽然无实 离贪着是佛子行
后得位,即初禅出定时所要修的。
24.妄执实有起忧恼 诸苦犹如梦子死 故于违缘会遇时 观为虚幻佛子行
梦幻如何观空。
以下六偈颂是六度波罗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能。
25.求觉尚须舍自身 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于身财尽舍却 不望报是佛子行
26.无戒自利尚不成 欲成他利岂可能 故于三有不希求 勤护戒是佛子行
27.欲享福善诸佛子 应观怨家如宝藏 于诸众生舍怨心 修安忍是佛子行
28.唯求自利二乘人 犹见勤如救头燃 为利众生启福源 发精进是佛子行
29.甚深禅定生慧观 能尽除灭诸烦恼 知已应离四无色 修静虑是佛子行
四无色指,空无所有处天、识无所有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应离是无漏的四无色界的禅定。
30.无慧善导前五度 正等觉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离三轮 修智能是佛子行
31.若不细察己过失 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当相续恒观察 断己过是佛子行
观察自己内心是否有起伏。
接着是清净意乐经讲:要修习的十法。
32.因惑说他佛子过 徒然减损自功德 故契大乘诸行者 不道人过佛子行
33.贪图利敬互争执 闻思修业将退修 故于亲友施主家 离贪着是佛子行
34.粗言恶语恼人心 复伤佛子诸行仪 故于他人所不欲 绝恶言是佛子行
35.烦恼串习则难治 勇士明持念正器 贪等烦恼初生时 即摧坏是佛子行
36.随于何时行何事 应观自心何相状 恒系正念与正知 修利他是佛子行
37.咸以三轮清净慧 为除众生无边苦 勤修诸行所生善 回向菩提佛子行
佛子行三十七颂是引经据典,有根据的。
我依经续诸论典 及众贤圣所说义 为欲修学佛道者 撰佛子行卅七颂
然佛子行诸巨浪 愚钝如我难尽测 故祈智者慈宽恕 违理无开诸过失
才浅学疏文不精 硕学阅之难生喜 然依经教圣者故 佛子行颂应无误
回向文
吾以此善愿众生 皆发真俗菩提心 不住有寂得自在 咸成怙主观世音
我所介绍的缘起赞与佛子行三十七颂,有时间多念诵、多思惟、多忆念,对你们非常有帮助。学佛法是遇到强烈的贪心和?心时,能以佛法教理马上对治,这些必须依平时的串习,才有办法正对治强烈的烦恼。西藏有许多大师曾经说过,我们西藏人吃饱了、休息够了、穿暖了、太阳也温暖了,才像个修行者;当肚子饿、穿不暖、侍候不满意,马上翻脸,这不是修行者。我不希望你们如此。法是内心的良药,有病时可治疗的才称为良药,没病时不叫良药,因此当你被烦恼控制,可以制伏烦恼的法才是内心的良药。
还未登上法座之前,我对着法座顶礼三拜是为了调伏我慢。当我站在法座上,请大家站起来,我会念偈诵: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阳焰、如星、如灯火、如水中月,然后观无常。观无常不是低估自己,而是我所讲法的意乐与法是相应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