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大宝金刚仁波切)
佛性(大宝金刚仁波切)
开示:大宝金刚仁波切
地点:加德满都 国际佛学院(IBA)
日期:2008年7月13日开示:大宝金刚仁波切
地点:加德满都 国际佛学院(IBA)
日期:2008年7月13日
--------------------------------------------------------------------------------
先藉此机会跟各位说声“札西德勒“。今天我要来谈谈佛性。
发心
在接受任何佛法的开示,或是由身语意来修法,首先要有正确的发心。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能积聚功德,取决于一个人最初的发心、实际修持教法时的专注以及最后的回向。因此,「发心」极其重要。举例来说,假如有两个人在绕塔,一个人在绕塔时有正确的发心、实际绕塔时能专注、而且最后做回向;另一个人绕塔时没有适当的发心,绕塔时也不专心于法或持咒,而与他人闲聊俗世,最后也没有回向。虽然两个人在同一个佛塔前绕了同样多圈,但因发心、专注和回向的不同,有正确发心的人将累积较大的功德。我们的修持是为积聚功德、成就佛果,在修行的一开始就必须有正确的发心。
谈到发心,首先要培养对轮回的出离,这非常重要。简短来说,没有出离心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我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需要受过别解脱戒。
要成为佛教徒,我们需要接受别解脱戒中的皈依戒。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别解脱戒有许多种,不是所有皈依戒都属于别解脱戒,有些皈依并不是别解脱戒。比如说,有人从上师处授了皈依,但这个人的皈依是出于下等的发心,例如是因为畏惧自己的父母、老师或亲戚等。假如是由于惧怕而不是出于真诚的愿望,那么即使受了皈依戒,也不能算是别解脱戒。还有,若是为了希冀好的名声、财富所作的皈依,那也不是真正的皈依。所以即使一个人受了皈依戒,也不能说在行为上已经是一个佛教徒,而是要接受属于别解脱戒的皈依戒才算。简言之,别解脱戒就是不能在身、语、意上伤害众生。若无出离心,就无法接受适当的戒律,而无适当的戒律,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佛教徒。可见出离心之重要,是成为佛教徒的基础。
出离心,不止是要出离自己的房子、城镇或国家,而指的是出离整个轮回。虽然现在我们在肉体上不能出离整个轮回,但是我们要真诚祈愿能跳脱轮回。为了要开展这种真诚的愿心,就必须要了解轮回之苦、去除对轮回的执着,要去除对轮回的执着,我们就必须知道轮回的本质是充满痛苦的。
举例来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几十亿人口,不管是在已开发国家或较落后国家,找不到一个完全没有痛苦的地方。不管去那里,东方或西方,我们都会经历种种压力或病痛等苦。这表示整个世界的本质就是苦。不止是这个世界,而是整个轮回的本质就是苦。若我们小心仔细地检视或分析就会发现,执着于轮回就等于执着于苦,因为轮回的本质就是苦,没有别的。
若知道轮回的本质,就比较容易去除对轮回的执着;一旦我们没有执着,就比较容易发展出要脱离轮回的真诚愿心,我认为这就是出离心。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出这样的出离心。以此为基础,我们必须培养出无量的慈悲心,亦是真诚的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获得乐及乐因,真诚的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苦及苦因。
虽然了解无量慈悲心的意义并不困难,但要在日常生活中修持却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再三地牢记这些意义,直到我们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对任何对象都能修持无量的慈悲心。我们必须修持无量慈悲心,因为我们自己希望能获得快乐和去除痛苦,一切众生也都希望能离苦得乐,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若我们的目标相同,但却忽略他人而只想着自己,这就不对了。做为佛教徒,特别是大乘佛教徒,当我们发菩提心时,就已下了承诺要帮助一切众生。假如做了承诺又未奉行,那这个承诺就是假的,我们必须努力依承诺而行。
一切众生过去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或挚爱的人,我们在这法界轮回无数次了。每次轮回,我们的父母或所爱的人都不同,由此可证明一切众生在这一世或前世都曾经是我们挚爱的人,他们在危险中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我们必须回报此生父母或挚爱的恩德,因此我们也必须报答前世父母或挚爱者,不管这一世他们是我们的朋友、陌生人或是敌人。我们都必须培养出无量的慈心与悲心对待他们。
假如我们只想着自己,那表示只想着一个人。「自己」代表一个人,而其它人代表了无数(众生)。举例来说,假如有一个人布施食物给某个人,而另一个人布施食物给几十亿人,很明显的,布施给几十亿人的施主将比只布施给一个人的施主获得更大的功德。同样的,帮助他人比帮助自己一人更为重要。
假如一个人只想着自己,那么他离苦得乐的愿望将不会实现,因为一切快乐的起因缘自于利他的思维,而一切的痛苦起源于自私的念头。自私的念头只会产生愈来愈多的痛苦,而不会实现离苦得乐的愿望。所以我们必须修持或培养出对一切有情、无一例外的慈悲心;然后,我们必须培养菩提心。没有真诚的慈悲心,就不可能证悟。无量悲心是我们证悟或菩提心的因。
菩提心就是为了一切有情愿证佛果,为了这个目标而来修行佛法,特别是在今天上午接受有关佛性的教导。简而言之,正确的发心就是要培养出对轮回的出离心,要培养出慈悲心,然后要培养出菩提心。我们必须以这样正当的发心来修行或领受佛法。
--------------------------------------------------------------------------------
佛法
佛法来自于佛陀。佛陀开展了许多神圣的佛行事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有缘的弟子们开示教法。佛陀根据不同程度或不同根器的众生,给予无数的方便法门。假如我们把这些不同的教法归类,可以归类为小乘和大乘。
教授这些不同法门的目的,并不只是让信众在知识上了解教法;这些珍贵深奥教导的主要目的,是要调伏我们的自心。换言之,就是要去除长久以来在我们心识流中的染污,要培养出正面的心性并最终证得佛果,这才是佛陀教导的真正目的。所以,对于佛法,我们不能只限于在知识上的了解,而必须在了解后也应用于生活中;在学习之后,必须禅修。
佛陀为我们指引出什么是正确的道路、什么是错误的道路。若依循正道,我们的品行就会向善,并且最终证得佛果;若依循错误的道路,我们将会经历愈来愈多的痛苦,并且最终会经历地狱道中不可想象的痛苦。
假如我们经由身语意做了许多恶行而后向佛陀祈祷,这并不能帮助去除我们的痛苦,因为我们已经种下了苦因,也就是我们的恶行。只是向佛陀祈祷,佛陀并不能用他的双手神奇地消除我们痛苦的起因;佛陀并不能替我们除去恶行所造的恶业。所以一个人能不能获得解脱或证悟,完全取决于自己,而非取决于佛陀,亦非仅取决于教法。
佛经上说: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拯救者,只有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假如你不依照佛陀的教导而行,就不能从轮回中解脱,所以说自己是自己主要的拯救者。自己最主要的敌人也是自己。主要的敌人不是外在的敌人,因为外在的敌人不是最重要的敌人,外在的敌人不会带给我们地狱里不可想象的痛苦。
所以最坏的敌人不是来自外在,而是在我们自心中。因此,为了要让此生有所成就并快速证得佛果,我们必须精进地修持。
教法中也说到我们应该将佛陀视为医生,将自己视为病人,将自己的染污视为疾病,将教法视为医病的良药,将接受教法和修法视为依循医嘱、接受治疗。假如我们生病了,去了设备最好的医院并且看了最好的医生,但是却不听医生的指示,适时按剂量服药或适时进食恰当的食物,那么即使医生医术高明,也治不好我们的病。同样的,佛陀和佛陀的教法极其伟大,假如自己不好好追随奉行,这不是佛陀或教法的错,而是自己的错。有时候有些佛教徒的行为举止不恰当,我们不能怪罪于佛陀或佛的教法,而应该怪这个人没有好好地遵照佛的指示和教法而行。所以单有佛陀和佛的教导还不够,主要的是我们要正确地依循教导而行。假如不遵循,那么不论佛陀或佛的教法多伟大也帮不了我们。而且不论我们领受教法的时间有多长,假如不遵循,那么教法也帮不了我们。如我之前所说的,只在知识上了解佛陀的教法是不够的。
佛法是医治所有疾病的唯一良药,佛法也是一切快乐的泉源。如果我们真诚的要修持佛法,我们就必须学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虽然我们现在想要离苦得乐,但是因为自身的无明,我们都是在做恶行而没有在做善行。仔细想想,一天24小时,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所做的大多跟恶行有关,而非善行;我们必须改变这点。我们也必须知道,真正快乐的因和痛苦的因是什么,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善行是快乐的因而恶行是痛苦的因。
--------------------------------------------------------------------------------
真正的快乐
虽然世人都在致力于离苦得乐,但是所追求的却是世俗的快乐而不是究竟的快乐。
世俗的快乐并不究竟。假使我们能得到一辈子的世俗快乐,那代表我们的快乐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年。而且,世俗快乐的本质是不真实的,世俗快乐其实是就是变异之苦(坏苦)而不是真正的快乐。此外,世俗快乐的起因是负面的行为,有时候是受到染污的善行。所以无论从起因的观点、本质的观点、或是时间长短的观点来看,世俗的快乐都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我们所要追求的应该是成佛,佛果就是我们说的究竟的快乐,究竟的智能、大悲、知识、力量等等。这样的快乐才会永久持续,不是只有一百年左右,而是永远存在。一旦我们成佛,究竟的快乐就会永远存在。这种究竟快乐的起因不是负面行为,而是无染的善行。因此,我们不应该希求世俗的快乐,而应该追求究竟的快乐、恒常不变的快乐。
要获得乐受,我们不应该视物质的发展是快乐之因。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十年来全世界在物质上很大的进展,但不能说我们整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现在人的精神紧张、压力或肉体疼痛等骤增。这明白地指出物质发展能带来暂时的安适,但不能带来内心真正的安祥与快乐。
--------------------------------------------------------------------------------
心
要达到这种内在的安祥快乐,我们应该关注于我们的心。我们应该试着发展内在的世界-「心」。这个心和佛性不是分开的。
某文中说:佛性就是心的明空不二。要谈这个,首先我要先说「心」。
其实我们都知道痛苦起源于我们的行为;换言之,所有的乐与苦都是由行为造成的。我们可以把行为分成三类:身、语、意三种。这三种行为(业)中最重要的就是「意」的力量。举例来说,一具死尸是没有心的,只有肉体而没有心。因为没有心,所以这具尸体就没有身体或言语上的行为。
另有一种方式也可说明「意」的行为多有力量:以一个正在领受教法的人为例。听闻佛法开示,身体虽然在讲堂中,但是却没有专心听讲,而心不在焉,那么不管参加多久的开示,也无法领会教授的意义。虽然身体在讲堂,心却没有专注在教导上,那么就不能了解内容。所以说,「意」的行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可以说「心」非常有力量,因为「心」是犯下恶行、做出善行的主导,是「心」在经验快乐与痛苦,也是这个心识流才会持续到来生。我们的身体不会去到来世,但是我们的心识流将会从这一世到下一世;而从上一世来到这一世的,也就是这个心识流,而不是我们的身体。这个「心」能产生像是慈悲等的正面念头,这个「心」也能产生愤怒、执着、嫉妒、骄傲等的负面情绪,也是这个「心」能体验各种行为、染污、正面念头的结果- 比如说心能得到解脱、心或心识流能证得佛果。也是这个心识流能导引到地狱去受苦。这个「心」或「心识流」是这一切的根基。是「心」在体验这一切并造做这一切。
--------------------------------------------------------------------------------
行为(业)
世亲的《俱舍论》说:轮回中的一切情世间或器世间,都是我们行为(业)所产生的。这表示一切有情或无情都是由业而生。无情像是山、林等,也是由我们的业所产生的。有两种业:个人的业(别业),共同的业(共业)。这些山林等等,就是我们共业的结果。
我们来谈谈「业」。举例来说,我们在梦里能见到许多不同的「无情」,像是山、林等,在那个当下,山、林的实体并不存在,只是我们自心的投射。我们在梦里能看到这些「无情」是因为我们个人的业行,或是我们自己的因果业报。同理,在白天我们也能看到许多「无情」,而这些就是我们共同业报的结果。因此,这些「无情」也是我们共业的结果。
--------------------------------------------------------------------------------
心性
我们可将心分成三个层面。首先谈谈两个层面:「相对」与「究竟」。相对而言,心是存在的;但在究竟真理或绝对真理上,心并不存在。区分这两个真理(世俗谛、胜义谛)是很重要的,假如总是把这两个真理混在一起,就不能了解正确的意义。在解释时,我们要区分开相对真理和究竟真理。
在相对真理(世俗谛)中,我们可把心再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心专注于外界事物上,这个层面的心非常活跃,它专注于外界客体上;另一个层面的心不专注在外物上,这个内在的心非常清明、平静,远离二元分别的想法、没有主客体之分。也就是说在相对真理中,心有两个层面:外在层面的心和内在层面的心,或者说关注于外物的心和离于二元对立想法的心。这是一个心的两个层面。
专注于外物的心非常忙碌,念头纷乱。内在的心是清明、平静的,这称为心的「明性」,这是佛性的一面。
假如你检视这个明性,在究竟真理(胜义谛)中完全找不到这个心;其实在相对真理中我们也无法找出这个心有任何的形状、颜色或大小,但是心却存在着,心不是本来就存在的,也不是真实存在,但是心就像是梦境、幻影般存在着。
然而在究竟真理中,心完全不存在。
在逻辑推论中是找不到心的,假如你仔细检视,在究竟真理中是找不到心的。所以心的本性,这个明性的部分,就是远离四边的空性:离于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在究竟真理中,这个心的真实本性是离于言诠的,是我们不能用言语来描述的,如同大乘经典中所说,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但是为了便于解释,这个究竟的真理,就以「空性」或是别的名词称之。
当我们说心的本性是「空」时,并不表示心是空无的,其实心是超越空的。《入中论》说明了不同的空性,其中一种叫做空性之空性。虽然名字是空性,但是我们不应该认为心的本性是空性;如前所说,心的真如本性是不可言诠的,只是姑且以「空性」名之,以便于解释。
现在我要解说:「究竟真理」和「相对真理」。相对真理,心是清明平静的,心的明性属于世俗谛。心的空性则是属于胜义
谛。这两个真理-「明」和「空」- 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心的明性不外乎就是心的空性,心的空性不外是心的明性,二者不可分离。
这不可分的两者即为心的「明空不二」,就是佛性。
--------------------------------------------------------------------------------
佛性
佛性是所有众生与生俱有的财富。因为不管是高贵的有情、一般的有情、或是地狱的有情,一切有情都有心,而心的本质是明空不二,所以这个佛性- 明空不二- 是所有众生都具备的。
虽然心的明性本身瞬息万变,但是这个心识流、这个明性的流动是不停的。它将会不间断地流动着,从有情到成佛。
佛性,也就是明空不二,从无始以来就是清净无垢。心的本质从无始以来就是清净的,从来没有被遮蔽染污过,一切的盖障都是暂时的。因此,所有的盖障都是可以去除的。举例来说,有一块布,布上有些脏东西或灰尘,因为脏东西和灰尘不是布的本质,所以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我们就能除去这些脏东西和灰尘。同理,所有的盖障,像是所知障与烦恼障,都不是心的本质,而像是一块干净布上的脏东西或灰尘,是暂时的;只要用正确的对治或方法,就能去除这些盖障。所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盖障都能去除,而且成佛是可能的。我们都有证得佛果的可能,因为我们都有佛性,而此佛性从无始以来就是无垢清净的。
这个佛性,也就是一切有情都具备的财富,现在被染污所遮蔽了。弥勒菩萨的《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用九个比喻来说明:
例一:
若一位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佛陀隐藏在荷花的花苞内,因为被遮蔽,所以我们看不到这个佛。佛性就像这个庄严的佛,荷花花苞就像是遮蔽佛性的染污。
例二:
佛性就像是良好美味且有益健康的蜂蜜,被蜜蜂给藏起来了。蜂蜜就像佛性,蜜蜂就像盖障。
例三:
如同在稻壳里的米粒。有壳在时,就遮蔽了我们去看到米粒。其实道理是相同的:佛性就像米,盖障就像稻壳。
例四:
如同掉到泥坑里的金币。佛性就像金币,泥沼就是盖障。
例五:
贫穷人家房子底下有个大宝藏,但这户人家却不知道自己房子底下有这样的东西。虽然房子底下有个大珍宝,但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宝藏,仍为贫穷所苦。宝藏就是佛性,无知就是盖障。
例六:
就像稻米种子被放在干燥的盒子或容器中。虽然这样的稻种碰到合适的条件就会有潜力长成作物,但若没有碰到合适的条件就无法长出稻作。
例七:
如一个用珍宝做成却用破布包着的庄严佛像。虽然这个破布包放在十字路口中央,有很多人经过,但是他们还是看不到破布包裹中的佛像。
例八:
如贫困母亲的子宫里怀着一位未来的转轮王,但是别人和这位母亲都不知道胎儿日后会成为转轮王,所以现在这位母亲还是要遭受痛苦和被人轻视的恐惧。未来会成为转轮王的胎儿就像佛性,那母亲的子宫就像是盖障。
例九:
一个用珍宝做成的雕像却裹满了泥巴,使我们看不到泥巴内的这尊宝像。雕像就是佛性,泥巴即是盖障。
由以上九个例子可以得知,虽然我们都具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但是由于我们的所知障和烦恼障,所以还无法认知这个佛性。经由正确地修持佛法且培养利益众生的善心,就可以彰显出我们的佛性,最终成证佛果。
以上就是有关佛性的简短开示。最后,我们将一切功德回向,为利众生愿成佛。
--------------------------------------------------------------------------------
先藉此机会跟各位说声“札西德勒“。今天我要来谈谈佛性。
发心
在接受任何佛法的开示,或是由身语意来修法,首先要有正确的发心。一个人的行为是否能积聚功德,取决于一个人最初的发心、实际修持教法时的专注以及最后的回向。因此,「发心」极其重要。举例来说,假如有两个人在绕塔,一个人在绕塔时有正确的发心、实际绕塔时能专注、而且最后做回向;另一个人绕塔时没有适当的发心,绕塔时也不专心于法或持咒,而与他人闲聊俗世,最后也没有回向。虽然两个人在同一个佛塔前绕了同样多圈,但因发心、专注和回向的不同,有正确发心的人将累积较大的功德。我们的修持是为积聚功德、成就佛果,在修行的一开始就必须有正确的发心。
谈到发心,首先要培养对轮回的出离,这非常重要。简短来说,没有出离心就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我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需要受过别解脱戒。
要成为佛教徒,我们需要接受别解脱戒中的皈依戒。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别解脱戒有许多种,不是所有皈依戒都属于别解脱戒,有些皈依并不是别解脱戒。比如说,有人从上师处授了皈依,但这个人的皈依是出于下等的发心,例如是因为畏惧自己的父母、老师或亲戚等。假如是由于惧怕而不是出于真诚的愿望,那么即使受了皈依戒,也不能算是别解脱戒。还有,若是为了希冀好的名声、财富所作的皈依,那也不是真正的皈依。所以即使一个人受了皈依戒,也不能说在行为上已经是一个佛教徒,而是要接受属于别解脱戒的皈依戒才算。简言之,别解脱戒就是不能在身、语、意上伤害众生。若无出离心,就无法接受适当的戒律,而无适当的戒律,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佛教徒。可见出离心之重要,是成为佛教徒的基础。
出离心,不止是要出离自己的房子、城镇或国家,而指的是出离整个轮回。虽然现在我们在肉体上不能出离整个轮回,但是我们要真诚祈愿能跳脱轮回。为了要开展这种真诚的愿心,就必须要了解轮回之苦、去除对轮回的执着,要去除对轮回的执着,我们就必须知道轮回的本质是充满痛苦的。
举例来说,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几十亿人口,不管是在已开发国家或较落后国家,找不到一个完全没有痛苦的地方。不管去那里,东方或西方,我们都会经历种种压力或病痛等苦。这表示整个世界的本质就是苦。不止是这个世界,而是整个轮回的本质就是苦。若我们小心仔细地检视或分析就会发现,执着于轮回就等于执着于苦,因为轮回的本质就是苦,没有别的。
若知道轮回的本质,就比较容易去除对轮回的执着;一旦我们没有执着,就比较容易发展出要脱离轮回的真诚愿心,我认为这就是出离心。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出这样的出离心。以此为基础,我们必须培养出无量的慈悲心,亦是真诚的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获得乐及乐因,真诚的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苦及苦因。
虽然了解无量慈悲心的意义并不困难,但要在日常生活中修持却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再三地牢记这些意义,直到我们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对任何对象都能修持无量的慈悲心。我们必须修持无量慈悲心,因为我们自己希望能获得快乐和去除痛苦,一切众生也都希望能离苦得乐,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若我们的目标相同,但却忽略他人而只想着自己,这就不对了。做为佛教徒,特别是大乘佛教徒,当我们发菩提心时,就已下了承诺要帮助一切众生。假如做了承诺又未奉行,那这个承诺就是假的,我们必须努力依承诺而行。
一切众生过去都曾经是我们的父母或挚爱的人,我们在这法界轮回无数次了。每次轮回,我们的父母或所爱的人都不同,由此可证明一切众生在这一世或前世都曾经是我们挚爱的人,他们在危险中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我们必须回报此生父母或挚爱的恩德,因此我们也必须报答前世父母或挚爱者,不管这一世他们是我们的朋友、陌生人或是敌人。我们都必须培养出无量的慈心与悲心对待他们。
假如我们只想着自己,那表示只想着一个人。「自己」代表一个人,而其它人代表了无数(众生)。举例来说,假如有一个人布施食物给某个人,而另一个人布施食物给几十亿人,很明显的,布施给几十亿人的施主将比只布施给一个人的施主获得更大的功德。同样的,帮助他人比帮助自己一人更为重要。
假如一个人只想着自己,那么他离苦得乐的愿望将不会实现,因为一切快乐的起因缘自于利他的思维,而一切的痛苦起源于自私的念头。自私的念头只会产生愈来愈多的痛苦,而不会实现离苦得乐的愿望。所以我们必须修持或培养出对一切有情、无一例外的慈悲心;然后,我们必须培养菩提心。没有真诚的慈悲心,就不可能证悟。无量悲心是我们证悟或菩提心的因。
菩提心就是为了一切有情愿证佛果,为了这个目标而来修行佛法,特别是在今天上午接受有关佛性的教导。简而言之,正确的发心就是要培养出对轮回的出离心,要培养出慈悲心,然后要培养出菩提心。我们必须以这样正当的发心来修行或领受佛法。
--------------------------------------------------------------------------------
佛法
佛法来自于佛陀。佛陀开展了许多神圣的佛行事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有缘的弟子们开示教法。佛陀根据不同程度或不同根器的众生,给予无数的方便法门。假如我们把这些不同的教法归类,可以归类为小乘和大乘。
教授这些不同法门的目的,并不只是让信众在知识上了解教法;这些珍贵深奥教导的主要目的,是要调伏我们的自心。换言之,就是要去除长久以来在我们心识流中的染污,要培养出正面的心性并最终证得佛果,这才是佛陀教导的真正目的。所以,对于佛法,我们不能只限于在知识上的了解,而必须在了解后也应用于生活中;在学习之后,必须禅修。
佛陀为我们指引出什么是正确的道路、什么是错误的道路。若依循正道,我们的品行就会向善,并且最终证得佛果;若依循错误的道路,我们将会经历愈来愈多的痛苦,并且最终会经历地狱道中不可想象的痛苦。
假如我们经由身语意做了许多恶行而后向佛陀祈祷,这并不能帮助去除我们的痛苦,因为我们已经种下了苦因,也就是我们的恶行。只是向佛陀祈祷,佛陀并不能用他的双手神奇地消除我们痛苦的起因;佛陀并不能替我们除去恶行所造的恶业。所以一个人能不能获得解脱或证悟,完全取决于自己,而非取决于佛陀,亦非仅取决于教法。
佛经上说: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拯救者,只有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假如你不依照佛陀的教导而行,就不能从轮回中解脱,所以说自己是自己主要的拯救者。自己最主要的敌人也是自己。主要的敌人不是外在的敌人,因为外在的敌人不是最重要的敌人,外在的敌人不会带给我们地狱里不可想象的痛苦。
所以最坏的敌人不是来自外在,而是在我们自心中。因此,为了要让此生有所成就并快速证得佛果,我们必须精进地修持。
教法中也说到我们应该将佛陀视为医生,将自己视为病人,将自己的染污视为疾病,将教法视为医病的良药,将接受教法和修法视为依循医嘱、接受治疗。假如我们生病了,去了设备最好的医院并且看了最好的医生,但是却不听医生的指示,适时按剂量服药或适时进食恰当的食物,那么即使医生医术高明,也治不好我们的病。同样的,佛陀和佛陀的教法极其伟大,假如自己不好好追随奉行,这不是佛陀或教法的错,而是自己的错。有时候有些佛教徒的行为举止不恰当,我们不能怪罪于佛陀或佛的教法,而应该怪这个人没有好好地遵照佛的指示和教法而行。所以单有佛陀和佛的教导还不够,主要的是我们要正确地依循教导而行。假如不遵循,那么不论佛陀或佛的教法多伟大也帮不了我们。而且不论我们领受教法的时间有多长,假如不遵循,那么教法也帮不了我们。如我之前所说的,只在知识上了解佛陀的教法是不够的。
佛法是医治所有疾病的唯一良药,佛法也是一切快乐的泉源。如果我们真诚的要修持佛法,我们就必须学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虽然我们现在想要离苦得乐,但是因为自身的无明,我们都是在做恶行而没有在做善行。仔细想想,一天24小时,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所做的大多跟恶行有关,而非善行;我们必须改变这点。我们也必须知道,真正快乐的因和痛苦的因是什么,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善行是快乐的因而恶行是痛苦的因。
--------------------------------------------------------------------------------
真正的快乐
虽然世人都在致力于离苦得乐,但是所追求的却是世俗的快乐而不是究竟的快乐。
世俗的快乐并不究竟。假使我们能得到一辈子的世俗快乐,那代表我们的快乐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年。而且,世俗快乐的本质是不真实的,世俗快乐其实是就是变异之苦(坏苦)而不是真正的快乐。此外,世俗快乐的起因是负面的行为,有时候是受到染污的善行。所以无论从起因的观点、本质的观点、或是时间长短的观点来看,世俗的快乐都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我们所要追求的应该是成佛,佛果就是我们说的究竟的快乐,究竟的智能、大悲、知识、力量等等。这样的快乐才会永久持续,不是只有一百年左右,而是永远存在。一旦我们成佛,究竟的快乐就会永远存在。这种究竟快乐的起因不是负面行为,而是无染的善行。因此,我们不应该希求世俗的快乐,而应该追求究竟的快乐、恒常不变的快乐。
要获得乐受,我们不应该视物质的发展是快乐之因。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十年来全世界在物质上很大的进展,但不能说我们整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现在人的精神紧张、压力或肉体疼痛等骤增。这明白地指出物质发展能带来暂时的安适,但不能带来内心真正的安祥与快乐。
--------------------------------------------------------------------------------
心
要达到这种内在的安祥快乐,我们应该关注于我们的心。我们应该试着发展内在的世界-「心」。这个心和佛性不是分开的。
某文中说:佛性就是心的明空不二。要谈这个,首先我要先说「心」。
其实我们都知道痛苦起源于我们的行为;换言之,所有的乐与苦都是由行为造成的。我们可以把行为分成三类:身、语、意三种。这三种行为(业)中最重要的就是「意」的力量。举例来说,一具死尸是没有心的,只有肉体而没有心。因为没有心,所以这具尸体就没有身体或言语上的行为。
另有一种方式也可说明「意」的行为多有力量:以一个正在领受教法的人为例。听闻佛法开示,身体虽然在讲堂中,但是却没有专心听讲,而心不在焉,那么不管参加多久的开示,也无法领会教授的意义。虽然身体在讲堂,心却没有专注在教导上,那么就不能了解内容。所以说,「意」的行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可以说「心」非常有力量,因为「心」是犯下恶行、做出善行的主导,是「心」在经验快乐与痛苦,也是这个心识流才会持续到来生。我们的身体不会去到来世,但是我们的心识流将会从这一世到下一世;而从上一世来到这一世的,也就是这个心识流,而不是我们的身体。这个「心」能产生像是慈悲等的正面念头,这个「心」也能产生愤怒、执着、嫉妒、骄傲等的负面情绪,也是这个「心」能体验各种行为、染污、正面念头的结果- 比如说心能得到解脱、心或心识流能证得佛果。也是这个心识流能导引到地狱去受苦。这个「心」或「心识流」是这一切的根基。是「心」在体验这一切并造做这一切。
--------------------------------------------------------------------------------
行为(业)
世亲的《俱舍论》说:轮回中的一切情世间或器世间,都是我们行为(业)所产生的。这表示一切有情或无情都是由业而生。无情像是山、林等,也是由我们的业所产生的。有两种业:个人的业(别业),共同的业(共业)。这些山林等等,就是我们共业的结果。
我们来谈谈「业」。举例来说,我们在梦里能见到许多不同的「无情」,像是山、林等,在那个当下,山、林的实体并不存在,只是我们自心的投射。我们在梦里能看到这些「无情」是因为我们个人的业行,或是我们自己的因果业报。同理,在白天我们也能看到许多「无情」,而这些就是我们共同业报的结果。因此,这些「无情」也是我们共业的结果。
--------------------------------------------------------------------------------
心性
我们可将心分成三个层面。首先谈谈两个层面:「相对」与「究竟」。相对而言,心是存在的;但在究竟真理或绝对真理上,心并不存在。区分这两个真理(世俗谛、胜义谛)是很重要的,假如总是把这两个真理混在一起,就不能了解正确的意义。在解释时,我们要区分开相对真理和究竟真理。
在相对真理(世俗谛)中,我们可把心再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心专注于外界事物上,这个层面的心非常活跃,它专注于外界客体上;另一个层面的心不专注在外物上,这个内在的心非常清明、平静,远离二元分别的想法、没有主客体之分。也就是说在相对真理中,心有两个层面:外在层面的心和内在层面的心,或者说关注于外物的心和离于二元对立想法的心。这是一个心的两个层面。
专注于外物的心非常忙碌,念头纷乱。内在的心是清明、平静的,这称为心的「明性」,这是佛性的一面。
假如你检视这个明性,在究竟真理(胜义谛)中完全找不到这个心;其实在相对真理中我们也无法找出这个心有任何的形状、颜色或大小,但是心却存在着,心不是本来就存在的,也不是真实存在,但是心就像是梦境、幻影般存在着。
然而在究竟真理中,心完全不存在。
在逻辑推论中是找不到心的,假如你仔细检视,在究竟真理中是找不到心的。所以心的本性,这个明性的部分,就是远离四边的空性:离于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在究竟真理中,这个心的真实本性是离于言诠的,是我们不能用言语来描述的,如同大乘经典中所说,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但是为了便于解释,这个究竟的真理,就以「空性」或是别的名词称之。
当我们说心的本性是「空」时,并不表示心是空无的,其实心是超越空的。《入中论》说明了不同的空性,其中一种叫做空性之空性。虽然名字是空性,但是我们不应该认为心的本性是空性;如前所说,心的真如本性是不可言诠的,只是姑且以「空性」名之,以便于解释。
现在我要解说:「究竟真理」和「相对真理」。相对真理,心是清明平静的,心的明性属于世俗谛。心的空性则是属于胜义
谛。这两个真理-「明」和「空」- 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心的明性不外乎就是心的空性,心的空性不外是心的明性,二者不可分离。
这不可分的两者即为心的「明空不二」,就是佛性。
--------------------------------------------------------------------------------
佛性
佛性是所有众生与生俱有的财富。因为不管是高贵的有情、一般的有情、或是地狱的有情,一切有情都有心,而心的本质是明空不二,所以这个佛性- 明空不二- 是所有众生都具备的。
虽然心的明性本身瞬息万变,但是这个心识流、这个明性的流动是不停的。它将会不间断地流动着,从有情到成佛。
佛性,也就是明空不二,从无始以来就是清净无垢。心的本质从无始以来就是清净的,从来没有被遮蔽染污过,一切的盖障都是暂时的。因此,所有的盖障都是可以去除的。举例来说,有一块布,布上有些脏东西或灰尘,因为脏东西和灰尘不是布的本质,所以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我们就能除去这些脏东西和灰尘。同理,所有的盖障,像是所知障与烦恼障,都不是心的本质,而像是一块干净布上的脏东西或灰尘,是暂时的;只要用正确的对治或方法,就能去除这些盖障。所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盖障都能去除,而且成佛是可能的。我们都有证得佛果的可能,因为我们都有佛性,而此佛性从无始以来就是无垢清净的。
这个佛性,也就是一切有情都具备的财富,现在被染污所遮蔽了。弥勒菩萨的《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用九个比喻来说明:
例一:
若一位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佛陀隐藏在荷花的花苞内,因为被遮蔽,所以我们看不到这个佛。佛性就像这个庄严的佛,荷花花苞就像是遮蔽佛性的染污。
例二:
佛性就像是良好美味且有益健康的蜂蜜,被蜜蜂给藏起来了。蜂蜜就像佛性,蜜蜂就像盖障。
例三:
如同在稻壳里的米粒。有壳在时,就遮蔽了我们去看到米粒。其实道理是相同的:佛性就像米,盖障就像稻壳。
例四:
如同掉到泥坑里的金币。佛性就像金币,泥沼就是盖障。
例五:
贫穷人家房子底下有个大宝藏,但这户人家却不知道自己房子底下有这样的东西。虽然房子底下有个大珍宝,但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宝藏,仍为贫穷所苦。宝藏就是佛性,无知就是盖障。
例六:
就像稻米种子被放在干燥的盒子或容器中。虽然这样的稻种碰到合适的条件就会有潜力长成作物,但若没有碰到合适的条件就无法长出稻作。
例七:
如一个用珍宝做成却用破布包着的庄严佛像。虽然这个破布包放在十字路口中央,有很多人经过,但是他们还是看不到破布包裹中的佛像。
例八:
如贫困母亲的子宫里怀着一位未来的转轮王,但是别人和这位母亲都不知道胎儿日后会成为转轮王,所以现在这位母亲还是要遭受痛苦和被人轻视的恐惧。未来会成为转轮王的胎儿就像佛性,那母亲的子宫就像是盖障。
例九:
一个用珍宝做成的雕像却裹满了泥巴,使我们看不到泥巴内的这尊宝像。雕像就是佛性,泥巴即是盖障。
由以上九个例子可以得知,虽然我们都具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但是由于我们的所知障和烦恼障,所以还无法认知这个佛性。经由正确地修持佛法且培养利益众生的善心,就可以彰显出我们的佛性,最终成证佛果。
以上就是有关佛性的简短开示。最后,我们将一切功德回向,为利众生愿成佛。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