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法海集二 第三:静虑品 1 佛法总义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海集二 第三:静虑品 1 佛法总义

 

  第三  静虑品           (入菩萨行论)

  礼赞导师

  释迦牟尼佛的身语意诸功德。念诵心经时,应该思惟空性的道理,

  阐述空性的经典当中,「心经」最能如实地的诠释般若经,而且最简短精要,所有大乘佛教国家都有翻译,故大家以自己语言念诵。

  接着念诵慈尊菩萨现观庄严论的礼赞文:

  求寂声闻由遍智 引导令趣最寂灭 诸乐饶益众生者 道智令成世间利

  诸佛由具种相智 宣此种种众相法 具为声闻菩萨佛 四圣众母我敬礼

  以及龙树菩萨中论的礼赞文:

  瞿昙大圣主  怜愍说是法  悉断一切见  我今稽首礼

  一、佛法总义

  我想先介绍大小乘佛法的整体架构。一般人的宗教信仰,大致承续父母所信仰的宗教。如果想要拥有坚固不动摇的宗教信仰,最好不要随意变换,保持一致的宗教信仰,比较稳当坚定,但并不容易做到。世界上几十亿的人口,每个人的想法、理念皆不同,必然也会有各种的宗教,满足不同根性的需求。如果父母原有的宗教,无法满足自己,而对於外在的物质感觉毫无意义,想要寻求心灵上的安乐。此时可以考虑,是否该找寻更适合自己根性的信仰。佛法传入西藏後,非常的兴盛,多数藏人都成为佛教徒;但是四百年前,回教传入卫藏地区,大约一千多人成为回教徒;近代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如果已改变成为佛教徒,更不应轻视或嘲笑,父母原有的任何宗教。前面说过,不同宗教帮助不同的人,不同宗教之间应该保持和谐,不要互相批评、诽谤,应该互相尊重。

  我是一个佛教徒,是由见理所生信心而信佛的,我相信我有清净的皈依。无论过去或现在,任何宗教对於世人都有贡献,也帮助了不少人,未来也会帮助更多的人。世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需求,每个人有自己追求的目标,依靠宗教确实帮助许多人,满足所需及达到目标。以佛教内部而言,同样是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子,导师依不同的根器讲不同的法,如佛教宗义论师分唯识、中观等等;以唯识角度看中观,认为中观堕入断边,以中观看唯识,认为唯识并不圆满。由此可知众生的根器非常重要!依此类推,可以了解不同的宗教帮助不同的人,也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其他的宗教。我常常如此思惟,我更尊重其他的宗教。

  (二)学法为调心

  佛教徒应该多学习佛所说的道理,因为见到正理所生的信心非常重要。如实了解佛学教理,修行的力量才会增强,才能有所成就;否则所修将无法发挥,也得不到实用的成果。如实修习佛学的基础架构:基、道、果;领悟佛所说的道理,然後修习才能得到殊胜成就,在此鼓励大家多多学习!佛法非一般知识,不能以学习世间的知识,去修学佛法,因为佛法应该是随时运用在生活上的。例如:讲解食物的烹饪方法而不去食用,是不符合实际效用的。同理;「法」是调伏内心,不仅是解释或研究而已。所听闻的佛法与所要调伏的内心,如果有距离,将无法达到效果。因此听法者,应该利用所听到的法调伏内心,讲法者也是如此。如果所闻之法与所调伏之心,可容纳一人走过,那麽等於没听到法,因为无法达到听闻佛法的目的。

  修学佛法时,若尚未了解法义,看到深奥的教义,会感觉非常沮丧或灰心,甚至丧失希望;可是稍微懂一点法义,马上又生起我慢,轻视他人。可知烦恼是一个非常狡诈的小人,随时伺机伤害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生起更多的烦恼。未懂教义时不想修学,这是懈怠的过患,但是修法所得之果,若唯有慢心,真是可惜可悲!对不懂之人,生轻视心、慢心;与自己平等的人,生嫉妒心,真是大错特错!此乃所谓的「天子成魔」!(本愿成天子,结果成魔。)法是为了调伏内心,若心变得更顽固,就如同西藏有句谚语所说:「如果心未调伏,纵使登上法王之位,佛降临也无法调伏你!」因为光靠听闻的学习方式,内心已经串习成量,佛也无法驾驭你。因此所修佛法必须相应於佛法,所修大乘法必须相应於大乘法,无论信仰了任何的宗教,自己的身语意就应该与自己宗教相应。

  藏语「塔儿吗」,是涅槃之意,即从此得到救拔、救怙。佛所说的法是为了解脱,也就是灭谛、涅槃,正皈依法宝即是指此。佛说一切的痛苦的因,皆因烦恼而产生,也因为烦恼,令我们沉沦於不想要的苦海当中。因此由涅槃、解脱,使我们得到救护,这就获得「法」的涵意了。

  「佛所说法」的正对立、逆缘、正相违,就是「烦恼」。想要对治烦恼、消除烦恼的人,称为佛法的修行者,或佛教徒。假使没有刻意的正对治或消除,反而让自己的心相应於烦恼、随顺烦恼、放纵烦恼。这种人虽然外表披着佛教徒之衣,内心毫无佛法的内涵,唯有佛教名称而已,非名符其实的佛教徒。目前暂时无法直接正对治烦恼,因为烦恼的力量太强了,但是至少不能纵容它,放任它,让内心随顺於烦恼。应该尽力去对治,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才是修学佛所说教义的修行者。

  修学佛法、调伏内心,是无法以外力施压,使之驯服的。虽然强制我们的身体,可以使之於一处不动,但是无法压抑内心不生起烦恼,烦恼还是会不断涌出的。那麽,应如何调伏烦恼?了解什麽心念伤害我们,什麽心念帮助我们?以暂时或未来、还是永久究竟的方式,帮助我们。纵使此心念,眼前无法得到利益,却能帮助我们,得到究竟利益,那麽就值得我们去成办。如实辨别善恶是非之心念,对於正面的善念,刻意让自己生起,让心相应於善的意念,反覆不断地生起善念,串习正念,如此才能调伏内心。诸佛菩萨和先贤大师,都是以此方式调伏内心,得到究竟安乐,成为我们皈依的对象。如实地了解无始以来跟随烦恼,至今未获任何的成果;认识烦恼的真面目後,舍弃相应烦恼之心,刻意成办善资粮,才能获得殊胜果报。

  当我们修习时,一者以方便调伏内心。「方便」指善资粮,属於未通达持境之性质的心念。如:悲心、出离心,是一种思惟,不像智慧,能直接通达了知境的性质。方便资粮的生起,必须靠智慧辅助,首先判断实际的情况、境上的性质,经过智慧去认知,才能生起悲心或出离心等。因此方便与智慧应互相配合,相互运用,才能调伏内心。

  内心是随着串习而转变,无论善或恶、烦恼或正念,都是因为串习的力量,使得内心相应於善或恶。个人顽固的心、未调伏之心,也是由於烦恼串习而生。譬如有人在前半生,时常生气,但是後半生,因为了解生气的过患,尽量不让自己生起瞋恚心。虽然凡夫还是会生气,但是不要刻意随顺它,不要让自己太容易生起瞋恚心;应该与瞋心保持距离,刻意地修学尊敬他人、爱护他人,渐渐地瞋心会减少。假使不努力修学,反而顺着瞋的串习,如此持续下去,纵使遇到一点点小逆缘,也很容易生气。以目前我们的贪瞋习气,是很容易生气的,这些都是串习的力量所产生,应该刻意的去对治。首先跟烦恼保持距离,再寻求烦恼的对治力,了解对治力的功德利益,反覆熏习善的力量,如此才能对治烦恼。为什麽心识会随着串习的力量而转变?这是法性的规则,如同种下种子会长出幼苗,缘起规则本来如此!因此,不想要痛苦,就让内心多多相应於善所缘。

  「修」是反覆串习、熏习之意。把原本容易相应於恶的心,靠刻意的串习、反覆熏习的力量,使之转於善或容易相应於善,这种过程,称为「修」。修习,不是听听师长所说,看看经论所写而已。因为无论别人怎麽说,经典如何记载,也无法调伏我们的内心。必须透过经典上所说,或师长所指导的多去听闻,针对以上反覆观察,不断的思惟教义;认为真正有道理之後,从内心生起定解,再对此定解反覆串习,如此对於调伏内心才有帮助。能够正对治去调伏内心的是修所生慧;但是要生起修所生慧,必须有思所生慧;生起思所生慧之前,必须有闻所生慧。这是调伏内心的道次第。例如我们出生时,什麽都不懂,即使是语言,也是需要老师的教导;「法」也是如此必须先听闻。

  努力改善内心,使内心渐渐转恶为善,并且能够日日增上。以佛教的观点,应该如何调伏内心?如龙树菩萨所着「中论」云:「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此偈颂是礼赞导师释迦牟尼佛,由於大慈悲心,断除一切颠倒的邪见,实证清净正见,而且为利有情众生,宣说离苦得乐的究竟之道,因而生起极大的尊敬心,顶礼导师释迦牟尼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佛所说的法,都是由慈悲心而产生,佛法的根本乃是大悲心。最强而有力的悲心、爱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最殊胜的心,要生起菩提心,必须有通达实相的空证智慧辅助,空正见是最殊胜的智慧。因此佛教修行者,尤其是大乘佛教徒,最主要修学的法门,就是菩提心与空正见。

  (三)世俗谛与胜义谛

  修学此二种心念,龙树菩萨曾说过,所有的教法皆依「二谛」而宣说显示。「二谛」是世俗谛与胜义谛,依「二谛」的根本,修习方便的菩提心与智慧的空正见。讲到「二谛」,其实世间一般所见,与实际情形(法的究竟性质)是相违的;日常生活作息中,有太多的错乱事情,我们往往认为是正确的、真实的。如:以前世人所认同的,被现代科学实验所推翻,所以现代人与古代人,对事物的观点又有不同。由此可知肉眼所见,不一定符合真实情形。「二谛」的名词,外道也讲,但是内道中观派的论师,对於「二谛」的内涵,作了最透彻、最究竟的讲解。为什麽需要了解「二谛」的涵义?因为以我们目前的状况,心识所拥有的能力是有限的,所执持的不一定与实际情形符合。这时,就必须观察自己所看到,或所执持的,是否符合真实?对此问题,应当作更深入的探讨。

  对於内外之法,透过观察寻伺而获得的究竟性质,称为「胜义谛」。在无寻无伺当下,所获得的一切法,是「世俗谛」的定义。中论的礼赞文的八法,是无生的道理,无戏论之八法,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不是否定了生灭,或没有生灭,仍然可以看到生,也可以体会到灭。只是这一切的生或灭,若是有自性、有自相的生灭,从它自己那方面产生(自性存在或自相存在)的生灭,在寻伺之後,应该有所得,但是答案却是无所得。

  「生」,必是有因生,或是无因生;有因生不是从自生,就是他生,或自他共生。故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所以寻找「生」的究竟性质;以及因果到底是同性因而生,还是异性因而生,在寻伺观察是无法获得任何结果的。故一切生灭,在不寻找时,可以看到、体会到;但透过观察寻伺,却无法获得它的究竟性质。因此我们寻伺观察的结果——生灭不是从它那方面产生。思择诸法的究竟性质,是无自性、无自相的。我们可以体会到,万法有两种层面:无寻无伺时可以看到(世俗谛),仔细观察时却找不到(胜义谛)。

  经典上时常提「见」和「空」,见指缘起,由缘起相而现自性空。由於一切法,完全互依观待因缘存在的,不是独立自相存在,是由缘起而现性空。若能如实了知缘起现性空、性空现缘起的道理,中论所说的中观正见,才是最深奥的中观旨意。

  下部的佛教宗义论师认为缘起的定义,是因果缘起的规则,对於因果的有为法才讲缘起。中观的佛教宗义论师认为缘起的内涵,不仅局限於因果规则而已;可以解释为,方分和具方分者之间的关系,功德和具功德者之间的关系。以支分而言,是由和合体而取名为支分;以和合体而言,也是由支分而取名为和合体。同理,方分与具方分者亦如是。若没有方分,无法取名为某某方分的和合体,假使没有和合体,我们很难断言是某某的方分。当要取名为方分、具方分者,或支分、具支分者,必须依赖他缘而取名。因此下部所说缘起的规则,应该不要局限於有为法,也要包括一切无为法,甚至一切万法才对。在中观论师的论典裏,否定无方分的存在,认为一切法皆是有方分。

  缘起的另外一种解释是,一切法都在名言当下而存在,无论善恶或生灭,皆依名言所现起的作用,不是从境上本身而产生。诸法如果从境上产生,我们仔细去观察寻找,为何遍寻不得?并非否定它的存在,它确实是有,只是寻找时找不到。这表示,诸法本身具有寻找当下,无法获得的性质。法的存在方式,由意识、名言识取名而有,世间共许有。它还是有作用等等,只是从境上找不到任何的性质。虽然不是从境上产生,但不是否定意识缘取而有,在名言上它还是存在的。世间共许、完全依赖、意识缘取而有;亦即,此意识缘取,唯有依靠意识、名言而立,这是最深奥的缘起内涵!

  关於因果缘起的规则,在万物的变化中,我们所能看到的是,非常粗浅的部分;但是要显出粗浅的变化,必须有细微的变化。因此讲到无常的道理,是指每一刹那之中都在变化。虽然无法以肉眼看到,一切的因缘法,每一刹那都在变化,但是从自己的经验,即从粗浅的变化当中,推理了解,必定有细微的变化。只要是由因而生的因缘法,或是因果的有为法,一定会变化,而且变化不是几年的累积,是每一刹那之中都在变化。这点是我们可以肯定的。

  果变化的原因,因为因本身具有变化的性质。假使因不具变化的性质,如何生果?使後因变化,需要前因具有变化的性质。如此追根究底的探讨,可以了解因是无始的。如果因是有始的,第一因不是无因生,就是常因而生。第一个因,如果由不会变化的因缘而生,应是永远的有,或永远无;无因生亦如是。事实并非如此,有暂时的生灭,表示因是有变化,透过这些道理,了解因的续流是无始的。以佛法而言,因缘是无始以来延续至今的。一切万法为何会变化?因缘使然。因缘变化,是由於前因具有变化的体性。至於因缘为何会变化?又为何无始?此乃法性的规则。

  诸法有各式各样的变化,暂时所显现的相(形状)、显色,是有开始,但依据它的进取因,往前面的续流追算起,是无始的。例如:新的木料桌子,也是前因而生,它的进取因是木料,追究下去是无始的。

  完全依赖因缘而生的因果之法,大致分为:一、外在的色法:可以看到,具颜色和形色。二、内在的心法:意识;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以经验去体会。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是能知的意识,具有通达、了知外境的能力。我们常说我看到事物,实际上是眼睛的眼识在看,不是我们在看,因为眼识不代表我。原因是眼识在看事物时,同时,耳识也可以听,鼻识可嗅,舌识可感觉味道,身识也可以有所感觉。虽然眼识在看东西,也可以把内心收摄、专注一处,即心识内住、收摄,以三摩地力量,缘其他的所缘境。由此可知,眼识非我。假如眼识是我,无法在同一时间,完成许多的作用。

  透过五根识,可以了知外境,由内心的意识,也可以体会、感受所经历之事。因此了解有觉受者、能见者、能闻者……等等。那麽「我」、补特伽罗到底在哪裏?补特伽罗,是由意识所安立的施设处;补特伽罗,是由意识取名而有的。「我」有许多名称,有情、人、补特伽罗也都是指「我」。外道认为「我」的定义是,我与我的蕴体(我与身心),毫不相干,这是佛教各派所否定的。佛教内部认为「我」,必须由身、心任一者来安立,我的存在与我的身心,有极大的关系。这是佛教内部共的说法。但是如何由身、心任一者来安立「我」,又有不同见解。简略说明,可以分为二:一、认为必须在身心上,寻找能安立为「我」的条件,由具足安立「我」的倏件,而後取名为「我」。亦即,需具足我的所相,有了所相,所相就是我。所以我因由身心任一者,取名为我。二、认为身心任一者,都不属於我的所相,「我」在身心当中去寻找,一无所获。我的存在,完全依名言识与身心等施设处,所安立的假名而已。

  以佛教内部而言,若精进努力修持慈心、悲心、出离心等等,自然会思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对於「空」的解释,各派见解不同。例如:有一派承认有「人无我」,但不特别安立及广泛的解释「法无我」。主张有「法无我」的,又有唯识的三界唯心造、无真实有的中观等等。这些都是追随佛的弟子,深入思惟修行时,个人见解又不同了!

  (四)离苦得乐

  人类和一切畜生等,都有共同的想法,就是离苦得乐。一切有情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为了离苦得乐,这是众生的本性,因此都有权利得到快乐远离痛苦。畜生道的众生也有此心态,所以尽其所能的寻求快乐,满足自己。但是因为没有智慧,所以无法像人类一样的,不断的建设与发展,唯有填饱肚子而已,若有少数聪明的畜生,也绝对不及人类。人类不仅满足今生的安乐,甚至为了後代子孙的安乐,从事生产与建设。虽然智慧胜过畜生道,但多数人类都是由五根识(眼、耳、鼻、舌、身)去追求快乐的,这不是最究竟的方法。假使能从内心(意识)上得到安乐,才是最强而有力的方法,才是究竟之道。因为从内心上所获得的安乐,远胜过从五根识所得之乐。如果内心不安乐,即使外在的物质充裕,我们也不会感觉快乐;但是内心安乐,外在物质条件不足,我们内心还是感觉到满足和安祥。

  苦乐的感受,是由暂时的因缘和合而产生,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的意识,此心识的续流则是永无止境,永远持续不断。意识的存在,不像快乐和痛苦,由暂时的因缘产生。头痛及断手之痛,不只是人类,连畜生道的众生也不想要这种痛苦。饥饿之苦也是由因缘产生,因为没有获得食物或没有进食,往前推求还有更多的因缘,前因必定有前前因,如此追究下去,饥饿的因缘是无穷无尽的。众多的因缘和合,会造成种种的变化,虽然饥饿是果,但造成果之前,有无数的因缘,一直在变化,慢慢演变成果。依此类推可以了解许多事,例如:破产,原因是经济匮乏,乍看之下破产好像是因,其实应该注意当时的背景,如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等因缘。政治经济背景之前,还有无数的因缘,不能说之前毫无因素,之後才有,这种界限我们无法安立。虽然破产只是果,但使它迁变的因缘却是无数。

  因果规则大致分二:一、自体的,法性的规则,其果完全依赖因。二、刻意造作,具有感受的众生,因离苦得乐的理念,刻意的造作,由造作慢慢的演变,带动其他的因素,造成其他的果。这就是业果。佛陀也是依此理念,开示四圣谛。我们都是为了快乐而生存,快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四圣谛中主要的是,何谓快乐?何谓痛苦?快乐不是自相存在,与痛苦有密切的关系。快乐与痛苦皆依因缘而生,是无自性的。既是由因而生,不想要痛苦,就要知道痛苦的因,才能远离痛苦、断除痛苦。同理,追求快乐,必须观察何者为快乐之因。

  前面讲过涅槃(解脱),解脱乃永恒之乐,非世俗的快乐感受。真正的涅槃,指内心永远断除痛苦的「灭」功德,获得永恒的快乐。我们追求的最究竟目标是解脱,为能达到此境界,佛陀教导我们如何登上果位的阶梯,即道谛。为了断除一切痛苦,佛陀教我们认识痛苦,不仅仅指世人与畜生都不想要的痛苦而已。何谓真正的痛苦?佛陀先说苦因,一切痛苦的来源,皆由烦恼而生,因此必须了解烦恼的过患,真正体会到烦恼所带来的痛苦,才会视烦恼为敌人,努力去对治烦恼。为了解烦恼的过患,佛陀把痛苦的行相为我们宣说:苦苦、坏苦、行苦。

  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最主要的内涵是缘起性空的道理。为了到达最终 目的地——涅槃解脱的果位,必须如实了解烦恼是痛苦的根源,以各种方法来断除烦恼。这是所有佛教不共的特徵。真正的敌人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心的烦恼,有烦恼的人,堕在痛苦深渊当中,永远也不会快乐,因此必须以各种方便法门消灭烦恼。不信佛法的人,生起了极大的瞋恚心,也是不会快乐的,倘若有人以生起瞋心而满足自己,那算是异数、另类。一般在盛怒时,是吃不下也睡不着,更会口出恶言。当我们的内心安祥快乐时,纵使遇到不喜欢的人,内心也不会有所起伏;当内心充满愤恨,无论遇到任何因缘,都会一触即怒,如此怎会安祥快乐呢?所以即使不信佛法,由经验还是可以体会到瞋心所带来的痛苦。贪心亦同;当生起强烈贪欲心时,东奔西跑用尽心机欺瞒诈骗,只为满足贪欲之心,因此也不会快乐。有强烈我慢的人,当慢心胀满肚子时,无所畏惧,嫉妒比自己有学问的人,轻视不如自己的人;但是一碰到不懂的小问题,马上生起极大的忧恼心。

  以上都是烦恼所带来的痛苦,无论是否信仰佛法,都会遇到的问题。烦恼是否可以断除,得到永恒的解脱呢?假如可以永远断除,得到内心的安乐,应该努力断除才对。世界的灾难,大致可分为:人们刻意造成的战争伤害;不想要却又无法避免的——生老病死之苦。以佛教角度而言,任何痛苦,皆由烦恼所造作形成的。因此,先不谈解脱的涅槃,若能从内心真正体会到烦恼是仇敌,如实了解烦恼的过患,是痛苦的根源,想要去面对它、对治它,自然会产生一股极大的勇气,如同自己站在高处,遇到小挫折是不会退缩的。不了解敌人底细时,内心会畏惧无法对抗,了解对方状况之後,虽然眼前力量不够,但是可以安排对策,内心也会感到些许安慰。同理,佛法修行者亦如是,了解烦恼、对治烦恼。了解佛法整体架构与解脱大道,虽然仍处在烦恼的苦海当中,但内心会感到紮实而且温暖。

  藏传的祖师大德曾说:「必须胜解烦恼、对治烦恼。」善巧了解,不是让烦恼多多生起,再加以分析。以我们目前的状况可以说,烦恼的成就非凡,很容易就生起贪心、瞋心;如果依此可以成佛,那麽就是烦恼之佛了。第六世达赖喇嘛曾说:「由於烦恼串习的力量,人人证得烦恼之菩提。」或许有人认为自己没有烦恼,而摆高姿态,自命安祥,其实内心却是起伏不定,烦恼不断的。善巧了解是了知烦恼从何而生?所带来的哪些过患?有何性质、作用、分支等等?彻底了解,内心才有把握。

  (五)空正见与菩提心

  何谓烦恼的根本?大多数的印度专家与佛教学者,一致认为是对「我」的执著。因为强烈「我」的观念,于自方产生贪欲,于他方产生瞋恚或远离,这点,各派有不同的看法。龙树菩萨说:「实执为无明。」一切贪瞋的产生,是由于执著贪瞋之境,如同我们所见到般的真实存在。这是颠倒执著、错误的认识。当看到贪瞋境,觉得从它本身真实的产生贪瞋性质,本身就是产生贪瞋的基础;亦即,此基础是贪瞋的所依处,由此自然地生起贪瞋心。「如同所见般的真实」,是否真的存在呢?我们应当去探讨研究。龙树菩萨说:所见和存在的性质不同。若能透过道理真正体会,证明一切法并不是如同所见般的真实,这种空性道理值得我们修学。往昔不懂真正的道理,以亲眼所见为标准,因此反覆的串习错误,把根识颠倒执著认为是真实。此颠倒执著就是无明,一切烦恼的根源,最究竟的颠倒执。想断除烦恼的根本,必须了解空性的道理。

  烦恼的根源是实执,认为一切法,就像所见到般的真实存在,我们认为实执与自己内心溶为一体,无法分离。仔细分析此种错误的概念,其实非如此。以现前状况而言,当我们的意识现起时,贪心和瞋心有时生起,但有时不会生起;亦即,意识是持续不断,而贪心和瞋心只是暂时性,现起又消逝。同理,实执也是时有时无。由于意识永无止境,而实执是有间断的。因此,一、意识与无明是分开,非一体的。第二、意识是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意识与光明体性不可分;实执非如此,光明在,不代表实执存在,光明与颠倒执著是异体的。另外的理由,消除光明的因缘是不存在,消除无明的因缘却是存在。因为唯明唯知就是本身具有通达、了解、体会外境的能力,无其他因缘使它消逝。

  意识会一直持续不断;而实执因为执著与实际相反,本身是颠倒的,透过通达实际状况的空证智慧,可以对治它。再者,无明时有时无,因此实执可以断除,意识却不会消失。无明没有正当的理由可以立足,反而有理由证明它是颠倒,再怎么串习无明,也不会越来越明显。反之,透过真理认识空性,反覆串习无错谬的空性,对空正见会生起定解。由定解之量反覆串习,我们可以感受到,空性越来越明显。而且空正见的能力会增长,因为内心是跟著串习走,我们对心识反覆串习,力量绝对会增强,这是内心不共的功德。光明体性是属于绵延不绝、永无止境的性质,空正见是依靠光明而产生,本身是意识,它的所依处非常坚固,不会消逝。修学空正见,能力会增长,本身又是光明体性,所以无止无尽,不断的增长直至究竟圆满。

  当实执、无明的对治力——空正见增长时,无明的力量会逐渐削弱,变成有时生、有时不生,最后完全彻底消除。由以上的道理明了解脱是可能的,可以跟痛苦说声再见了。如果痛苦无法断除,再怎么想离苦得乐,也是苦上加苦。反之;痛苦可以断除,应该提起心力去对治,战胜痛苦,赢得最究竟的胜利。战胜世俗仇敌,不算真正的胜利,只是一般贪瞋的胜利罢了!从烦恼中解脱,才是圆满的大胜利。

  为什么我们现在所看到是错误的?应该反覆观察,所看到和所存在的性质,是否相符或相违。透过观察让自己生起:决定性的了解及殊胜的理念。当生起定解,体会痛苦可以永远断除,自然会生起精进力,希求解脱。为获得灭谛功德,佛陀讲道谛,非常完整、清晰明显的看到空性,这种现证空性的现量,就是道谛。对空性道理无错误的了解,生起通达了悟空性的智慧,是空证现量。

  若无空正见,无法明显看清楚空性的。为巩固已生起之空正见,即明显的现证空性,必须修学缘空的毗钵舍那及奢摩他。得缘空的止观双运(即奢摩他及毗钵舍那)之前,需修三摩地(即奢摩他);修三摩地,需要善巧运用正念和正知;生起正念和正知,需守护身心;为守护之故,先讲戒学。透过戒学的认知,使自己不放逸,尽量守护勿造作恶业,修正身心,戒学是我们成办正念正知的基础。修定学时,运用正念正知成办三摩地。最后修慧学的空性道理,再以证得之缘空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依此现证空性。

  以「三学」对治烦恼的次第大致如上。但是断除烦恼时,尚有些染污障碍未断,即所知障。所知障会影响通达一切智,影响成佛。真正障碍通达万法的是所知障。大论典?说:「所知障是持二谛为异性之污垢」。原本唯明唯知的光明体性,有能力使我们直接通达了知外境,但所知障遮蔽了光明,无法发挥内心所有唯明唯知的能力。所知障是烦恼所留下之习气,障碍成就一切遍智,使根本定和后得定必须间断性的修持,所以必须断除所知障。

  所知障是障碍成佛,不障碍解脱。对治所知障也是以空正见;一、意乐:以得一切遍智之意乐,修学空性。之前,修空性的目标是断除解脱之障碍,而对治所知障必须有成佛的意乐。二、菩提心:可以快速成办一切资粮。成佛需要两大资粮:福德(方便)与智慧。空正见与菩提心兼备,因缘和合才能成佛,光靠空正见无法断除所知障。菩提心的心量,确实是不可思议,非笔墨所能形容。若为个人解脱修行无可厚非,但毕竟太狭隘,所缘是自己;具菩提心者,则是为利有情愿成佛,所缘是他人,随顺成办自己,的确很殊胜!龙树菩萨在论典?也说到菩提心的利益。具备菩提心量,可以迅速成办一切资粮。因此对治所知障,必须空正见和菩提心双修,才能成办。前面讲过的偈颂:「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礼讚导师释迦牟尼佛,具足悲功德和慧功德,世尊也是依以上所说之道理,成就佛果位的。对佛菩萨具有信心固然殊胜,但是使信心坚定不移才是重要。首先了解整体佛学架构,再加上自己经验的累积,二者互相配合,由见理对三宝所产生的信心才会坚固,才能修正我们的内心。

返回目录

标签:法海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