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3 菩提心生起次第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法海集二 第四:常行菩萨道 3 菩提心生起次第

 

  (一)要有无错谬因缘

  前面说过菩提心的利益时,光是靠回向发愿,即使念了数百万遍,菩提心也无法生起;菩提心生起是由有次第的观修,如是因如是果,无错谬的观想内容,以及观想的条件俱备,净除罪障及累积顺缘的同时,慢慢观修才能生起。为了无错谬的内容及次第,如修次中篇所说修学。本论作者莲花戒大师是那烂陀一位有成就的学者,他是寂护论师的心子,寂护论师是第八世纪时,藏王迎请他到西藏;寂护论师在当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大学者,着作有「中观庄严论,」因明论典等,莲花戒大师着作「中观光明论」,以及寂护论师的因明释论,修次三篇是在西藏时着作的,因为寂护在藏地时有汉地和尚,这时没有问题;到莲花戒大师时,有些汉地和尚在见解上有问题,因此与莲花戒大师辩论,结果输了,就把他们赶走。

  有些说只要修禅就可以,无需多多听闻,学多无用,只要修行。可是在那烂陀寺并非如此,弟子们非常认真学习教理,并且应用在修行上,是闻思修三者并行。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寂护论师好不容易的在藏地建立起来,因为有些认为学多无用,只要修行就可以,於此产生瑕疵。今天藏传佛法重视闻思修并用,持有教证二量,也是寂护和莲花戒大师留下良好的修持规范,才能使西藏树立了讲授与修行,二者并行的教法。

  修次中篇主要是止观双运的内容,如同道次第修习止观的次第,所以称为修次,因为有三篇,这本是中篇,所以称为修次中篇。佛法的教理是依据真实状况而说,如外在的因缘草木等,是观待因缘生灭的,顺缘具足时,草木生长,顺缘消失,逆缘形成时,这些草木因逆缘而消灭。外在情况是如此,我们内在情况也是如此。有些感受或想法,因为因缘具足故,这种想法就会现起,当逆缘产生时,这种想法随着逆缘就会慢慢削弱。所以无论外在或内在的实际情况,都是随着因缘而转变,如果有一种左右变化的,这就是它的因,一切都是无自主的随着种种因缘而变化。生起果的因缘,也是从之前的因缘而来的,随着之前的因缘改变後者因缘的果实;那麽追溯之前的因缘从何而来,也是从之前的因缘而来,所以佛教不主张有第一个因缘,那就是无因而有,就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不承认无因而有,或是常因而生。一切由因缘而生,依他缘而生,这些因缘法,是由因缘而改变,实际状况如此,形成佛法教理的基础,也是佛法的见解,我们称为缘起见,这是符合实际状况。确实如此,因为由缘起见解而产生了四圣谛;佛说四圣谛之後,就说了十二因缘,其实十二因缘,也是说缘起的道理,因为有无明,所以才有行、识、名色到老死。从集谛生苦谛次第,都在说明因缘观待的关系,前前因生後後果,後後果是依前前因而有,形成了十二因缘生死流转,这是佛陀见解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认为有世间的创世主创造世间,也不承认数论派所说的共主相,由共主相的常因变出万法。这也是违背了逻辑,我们认为是有因而生,也是同类而生,这就是佛法的基础。

  任何法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慢慢形成,所以是依赖因缘而有,至於产生果,是完全依赖着因,不同的果依不同的因,所以要果实不同,必须从因地上改变。如同要生长好的水果,必须选种,气候肥料等因缘,必须顺缘俱足,才能产生美好的果实。好的果实必须在因地上俱足好条件,不是靠回向发愿。所以说一切缘起法由因而生,而且是同类因而生。这种缘起的道理,仔细想一切有为法完全依赖因缘而有,不是自主有,自在而有的。一切事物是支依赖支分,这种缘起是互依存在的。缘起法分为因果缘起,果依赖着因,这是佛教所有宗义论师共同的见解;依赖支及支分安立而有,依赖他缘取有,只有中观论师的见解,以取有的缘起见解,不是从境上而有,唯名而安立,唯识而取的有。所以佛法的见解都是从缘起而产生的。因为有缘起见,所以才有四圣谛,才有十二因缘。

  一切果生起之前,必须因缘具足,因缘不应有错谬。一切遍智果的因缘为何呢?莲花戒大师说:「我似生盲,无法阐示。」又说;「我是依佛教示来解说。」莲花戒大师所化机是佛教徒,在他之前已有寂护论师及藏王弘扬佛法,多数都是佛教徒,不是同外道辩论。外道不承认佛说的经,所以不能引经论为证,因为所化机是佛教徒所以引经说明。主要是自己谦虚,说「似生盲」。要成佛道上必须累积资粮,细微的福德资粮,对我们来说是极为细微隐蔽分,非道理所能了知,如同大乘道次第,尤其十地菩萨接受大光明灌顶,这次第及内容很难以理由或逻辑推论。在解释道次第内容时,无法以理由解释时,称为极微隐蔽分,只有依佛说的经,大家会相信。当然是依佛说不一定能相信,在三个基本的条件下才相信:一、与现量不相违。二、无比量的损害。如同唯识所说无外境,内心真实;外既无真实,何以心是真实?显然互相矛盾。由此可知佛说的经,并不是依词面解释。如俱舍论说有须弥山、有四洲,太阳与月亮的高低等等,可是现代科学家已经证明大小高低,产生矛盾问题,与我们的感受有所违背,这是现量相违。比量相违都不能承认,何况现量相违。所以佛说:「比丘或智者,应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我们在引用佛经时,要不违背现量,不违背比量的情况下。三、如果自己感觉理由上并无破绽,但无法证明时,这时只有找第三者,一位非常正直的,而且值得我们相信的人,以他所说的话,印证极微隐蔽分的内容。如同我们的生日是某月某日某时,如果不了知,只有问自己的母亲或亲人等才能证实。现代科学家们,虽能从我们的身体测出活了多久,但不能确认是某月某日某时,只有可信的人才能和道。目前仍有很多事情无法了知,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存在。二三百年前人们无法想像的,已出现在眼前,因此并不表示目前智慧无法了知的,未来就不会发生,今日未发明的,百年之後说不定有更新的东西。所以有许多实相,不是我们智慧所及,所以不能说没有看到,就否定一切,所以细微隐蔽分,经由第三者证明。

  我常说四种正量:经正量,论正量,上师正量,感受正量。先有佛说的经正量之後,才有龙树父子的论正量,慢慢的才有修心者的上师正量,因为有上师正量,才有弟子的感受。一般性的次第如此。可是我们个人对教法的信心,先有感受正量,应用佛法内容改变了自己内心,觉得对自己有益,然後想去听闻,才有上师正量,感恩教导佛法的善知识。有了上师正量,才相信上师是由龙树父子的论典,而感恩龙树父子及传承大论师,才有论正量,有了论正量之後,相信原来龙树父子,是引用佛经,他们相信佛所说的,皈依佛,依据佛经写了论典,我们才有经正量。

  要了解导师释迦牟尼佛是具量士夫时,不是因为他的身体大小,而是仔细观察他的教法,应用在修持上使自己快乐,体认佛陀是位具量士夫,才能真正产生信心。正如寂天菩萨所说,一切烦恼皆从颠倒执,颠倒执要有四种正量来破执,尤其是无我的见解,真的很奇妙,有很深奥的内容可以让我们思惟,对我们生活很有帮助的。如同佛说悲心、菩提心的功德,不要把自己看成比他人重要,应该好好地爱他人。诸如此种观念是何等殊胜,从佛陀的劝言,可以体会佛陀的悲心是无比的,佛是真正爱众生;佛陀的智慧是无比的,就可以真正相信佛对我们的一切教导,而且是佛曾经走过的路,他有足够的经验对我们说,所以佛真正是我们能相信所依赖的对象。因此许多细微隐蔽分,无法看到及无法推理的,唯有靠第三者佛教授(圣言量)去相信。如同十地的道次第功德,他们所见到的法相,或密续俱生原始光明的感受,无法以道理推知,唯有依第三者,能相信佛的经教;因为佛无需欺骗我们,所以有三种理由(现量、比量、圣言量)相信佛的教典。百分之五十的大乘教典,以自己的理由去确认的。但是有些道谛的功德,由经典去相信的,如同菩提心与空正见,这是成佛的因,可以有理由证明的。然而经由菩提心及空正见,证得初地菩萨後,能见百尊佛等功德,必须依佛经才能了知。

  (二)修习悲心是根本

  佛说:「一切遍智者,从大悲根本生,从菩提心因生,以诸方便臻至究竟。」修次中篇云:「若欲证一切遍智,当学悲心、菩提心及方便等三。」悲心是菩提心的主要因缘,菩提心的基础力量强与弱,主要是依悲心的强弱;悲心又分许多种,具有责任感的悲心,就是清净意乐的悲心,其次是没有心力但不忍众生苦的悲心,微弱的悲心如动物的母亲爱自己的子女,不忍他们苦的悲悯,悲心分不同的层次。菩提心以七因果从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悲心,意乐,增上意乐;发心前六为因,後一为果,六因一果,称为七因果。七因果成办的因縁主要是悲心,悲心越强所生的菩提心就越强烈,因此「若发悲心,诸菩萨众欲现前拔济一切有情故,定成彼誓。」发誓绝对要拔除一切有情苦。「既除我见,定将恭敬入极艰难行。」因为悲心,菩萨们不畏惧任何艰难,而且以清净意乐去承担一切苦行,「长时无间修习福智资粮。」既入其中,必因福智资粮,获一切遍智如於掌中。是故一切遍智根本唯是悲心,故最初唯应修习。上述的内容的根据,引正法集经说 :「 世尊!菩萨不需要学习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受,善达一切法,一切佛法皆在其中,一法云何?所谓大悲。」月称菩萨曾在入中论说:「悲心是成佛初中後的根本。」为何悲心是初中後的根本呢?因为入大乘门发心,以悲心为基础,有了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所以初者是非常重要的。生起菩提心行六度万行时,面对一切有情承担一切苦行,因为有悲心;菩萨们能走上这条艰难的道上,也是因为有悲心;证得涅槃果後,不会安住在涅槃的安乐中,远离了寂静涅槃,安住在无住涅槃中;成就佛果位之後,能够持续不断的利益一切众生也是因为有悲心,所以悲者是初中後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不只如此,悲心在轮回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轮回中许多的安乐,是由悲心带来的,如今世的安乐也是由悲心所生。因为我们需要人爱护、照顾我们,为互动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建立在悲心,真正的相爱与关怀。如果有悲心的想法,自然就会想到对方从痛苦中获得救拔,缩短了你与他之间的距离,建立了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无论他人对你的表情如何,有了悲心彼此之间距离缩小了,对你来说是一种安乐。他人不能伤害你,因为你的悲心,就会想到他是被烦恼所操纵,我不应怪他,该怪他的烦恼才对。虽然他对你损害,因为你的悲心,你的内心不受他恶行为所动摇。一般人想法悲心只是给他人好处而已,对自己没有好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当一个人生起爱、慈悲的时候,当下就获得好处,因为内心就多一分的温暖,这就是最大的好处及利益,内在多一分的安宁,自然这一生会获很安乐,也是因为有悲心,平常就会多一点给人们的关怀,朋友因你善良的行为真正爱你、照顾你,你的朋友才是真正有爱心的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由金钱结交而来,或名利结交的朋友,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必须要活的安乐,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我们需要人家关怀。如果只是自私自利不管他人死活,只要自己沾到便宜,自方不去爱护他人,怎能希望他人对我们有良好的互动。我们要有慈悲的基础,才能打开心胸的大门,让他人接受我们,爱护我们,有这种清净意乐的心,才能使我们活的更快乐。如同寂天菩萨所说:与其期待众生成为我们的好友之前,倒不如自己成为众生的好友。这种想法不是更实际吗!才能真正让我们内心获得满足及安乐,这种慈悲所带来的满足,绝对不是贪心所带来的满足,而是利益他人的心,这颗温暖的,有价值的,难得的善良之心,去利益他人,才能真正帮助他人,帮助自己,才能真正积聚更多资粮,是使佛欢喜悦意的供养。所以这种悲心要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保持,这是初中後的「初时」最重要的,并不只是生起菩提心才是很重要的,我们平常生活当中就很重要。如果母亲生孩子时是慈悲的情况下,我相信孩子随着母亲慈爱的力量,孩子在慈爱的家庭,受到慈爱的影响,就会感受慈爱的重要,也会尊重慈爱。因为小孩平常懂得为他人着想,懂得感恩父母亲,他会学的好,所交的朋友是知心,爱护他的朋友,他活的时候也会活的快乐,老的时候也会想我这一生尽一切力量帮助一切的人,所以死时也不会有任何遗憾。相反地,如果活在世间,只想伤害他人,自私自利的只想自己的好处,不去照顾他人,甚至连想都未想到,死时拥有的只是终生的遗憾而已!所以悲心在未成佛时重要,即使在目前轮回中对我们也是很重要的。

  (三)生悲先修平等舍

  如修次中篇云:「修悲心之次第,首应暂修平等舍,於彼一切有情去除贪瞋,修平等心。」修悲心要先修平等心,通常我们看到亲朋好友遭到苦难,自然会产生悲悯心;同样的事如果发生在仇敌身上,我们就会产生欢喜心。可见我们的心会产生爱恨亲疏的感觉,有不平等的情况。所以要舍去这种不平等心,修平等心。可是有人会想修平等心,岂不是放弃爱护亲友的心?并非如此。例如我们建一坚固的墙,先必须把地基铺平才能建造。如果你要使悲心坚定而且能成究竟,必须先要把所悲的对象平等之後,才能建立真正的悲心,在分离感觉情况的悲心,永远无法坚定,而且有贪爱,所以首先观想平等舍是很重要的。观想平等舍之後,再把他们视为母亲,再修悦意慈心;在我们的感受是亲朋好友时,自然要接近,如果是仇敌时,就不会去接近。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思惟呢?眼前虽是好友,但并不一定是一生的好友,因为人一直在变;以仇敌来说,可能上半生是仇敌,下半生变成好友也不一定;总是亲友也没有百分之百,仇敌也没有百分之百,何必要执取友与敌之相。

  从非想非非想天至地狱,大家都同样有离苦得乐想法,而且有相同的特徵,都有权利能够离苦得乐。既然六道众生生存的基础上相同,离苦得乐希求一致,为什麽要争彼此?因此我们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权利,为什麽你我之间要划一界限呢?这是你方,这是他方,彼此排斥有何道理。再仔细地想,快乐与痛苦,完全与他人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想一想,全世界只有你一人,不可能快乐,离苦得乐不是单独能成办的,一定与他人有关。即使名望再高,毕竟是一人而已,他人是无数的,我永远是一个,他人却是无数的,如果你是智者是愿意为一个人的利益,而舍弃无数的利益,或是为无数的利益,而放弃一个人的利益呢?为了无数的利益,舍弃个人的利益是应该的,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舍弃无数的利益是不正当的,不是善良的行为,既然如此为什麽把「我」看得那麽重要。

  从另一角度,一直爱我有什麽好处呢?从无始以来即使是生为一条小虫,也想快乐的动作,由此可以看出爱我的力量。同样地如梵天王等,为了害怕自己的快乐失去,一直设法永远保持快乐,但是也无法办到。我们今世生为人道,自出生起都为了快乐而努力,甚至在梦中也想得到快乐。今天我们受到爱我执的操纵,完全听从爱我执的命令,如果听从命令能够快乐,今天应该是最快乐的,可是并不快乐呀!

  我们从三千大千世界中能够找到一位最主要的人,就是我自己,於是把爱我执当成真正皈依的对象,服侍他永远作为他的仆人;如果皈依他能够快乐的话,我们无始以来已经努力的够多了,可是并未得到快乐,今天仍是凡夫。菩萨们就不同,观察错误在那里,原来都是由爱我执产生,而让我们痛苦,唯有爱他心能够真正帮助他人及自己,为了自己快乐培养爱他心,一直到佛果位,努力的精进。

  因为爱他心带来无比的心力及勇气,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行再多的苦行,也能欢喜的接受,我们从他的勇气及心力,可以了解他们内心有一股无比的清凉、自信和满足;有这种满足感,他们在行爱他心时,并非只是一种善行,而是一种快乐,这点我们是可以了解的;何况生起胜义菩提心之後,变得无比的功德更不用说了,这些功德是从爱他心而有。如果听了上述的道理,仍然皈依爱我执,就如同今日并未丝毫改变。所以了解爱我执的过患,爱他心的功德之後。如果过去生我们听到爱我执的过患,爱他心的功德,接着学习爱他心,今生就不会这麽凄惨了。就是因为不了解爱他心的功德,没有尝试去学习,所以今天仍随爱我执而走;既然了知爱他心全给别人利益,就不要皈依爱我执了,就不要把爱我执放在内心最深处,从无始来我们行了太多了,可是今天依然痛苦。

  从无始以来,无一人未曾成为我们的亲友,由此来培养爱护一切有情众生。以现前角度来说,我们今世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是依他人而获得,如果只是一个人再能干,也不能有这些东西,今天生活在世间能得到这些安乐,物质的享用,因为有六十多亿人口互相依靠的贡献,他们的贡献才有今世的安乐。

  既然在轮回中一切的享用由他人而来,何况後世的增上生呢?因为要成办後世的安乐,所以要守十善业,必须要断杀生等十恶业;要守护不杀生的戒,要有一个被杀的对象,才能防护不杀;如果没有别人,如何守不杀戒;其余也是如此,如无他人,那有十善业可守,就没有什麽增上生。决定胜由三学成办,其基础就是戒学,戒学就有守护不损害他人,如果没有他人,就没有这条戒可守,决定胜中更须要缘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悲心,依由悲心而生起菩提心,由菩提心而行六度万行,成为一切遍智果位的。没有他人我们不可能成佛,如果说我不爱他人,因为他人不爱我啊!如同我喜欢我的手表、念珠等,可是手表和念珠不会爱你;如果念珠被偷,念珠不会瞋偷的人吧!因为念珠本身并无感觉,因为念珠对我有帮助,我喜欢它,既然对你有帮助而喜欢它,而每位众生真正帮助我们,要快乐就应该真正的去爱一切有情。如果仇敌会造成对我们的伤害,就不需要爱他,如果没有仇敌,你就不会生气,就没有机会修忍辱。因为要修习忍辱,更需面对仇敌,你不可能对释尊修忍辱,对上师修忍辱;因为你要修忍辱,必须有人伤害你,令你起瞋恚心,所以有仇敌,才能修对治。因此每位都对我们有利,所以应该好好去爱一切有情。

  (四)成办悲心的因缘

  成办悲心的因缘可分为二:一、如何去爱护正在遭遇痛苦的有情。二、痛苦先要自身的体会,而後才能转到他人。以上所说的第一因缘,是真正的去爱护一切有情,尤其是对正在遭遇痛苦的这些有情,培养爱心。第二点痛苦要从自身去体会,思惟苦苦、坏苦、行苦等三苦;苦苦是人人不想要的痛苦感受,连动物也不想要。三苦中最主要的是行苦,我们就是要观修这部份。坏苦是世人所追求的安乐,因为变异不定,事实上是一种痛苦。如缺钱时痛苦,有了钱觉得快乐,钱多了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就能满足,当你有了一百元又觉得不够,又是痛苦,原本一百元给你带来快乐,为何性质变了,又给你带来痛苦,坏苦就是性质变异;如同乞丐可能为了钱财生争执、嫉妒、但是比起富人争执嫉妒,差别太大了。富人为了钱财嫉妒争执,是非常强烈。所以有了外在物质并不能带来快乐,反而带来更多的痛苦。乍看之下,钱财应该可以满足我们,为什麽又给我们带来痛苦呢?坏苦不是一种究竟的快乐,性质一变就成为痛苦的因缘。例如在物质丰富的地方,有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刚得到时觉得快乐,可是过一、二星期後,觉得这东西不流行,丢也不是,放置也不是,不知如何处理,这就是坏苦。本质又在幻变,由快乐变成另一种痛苦,所以若观修坏苦,并不是内道要求的,真正的一种观修的苦,因为外道也认为坏苦是痛苦的,他们也有对坏苦产生出离心,如同四禅天以上的外道,追求的是内心的舍受,快乐感受会带来痛苦,产生厌弃。但是光是快乐感受产生厌离心,不是佛法不共的特徵,佛法是真正了知行苦的过患,产生厌离,这是佛法不共的,是内道真正要观修的。行苦是随烦恼及业带来的藴体,就是痛苦,这就是行苦。总而言之,只要被业及烦恼所系缚,就永远没有快乐。如果了知这点,就会把烦恼视为仇敌,就会想战胜烦恼,於是产生了出离心。

  佛法所说的解脱,绝对不是到一个净土,是从内心断除一切痛苦及痛苦的因缘,当下名为解脱。一切因缘法是刹那刹那都在改变,是由因缘而来,改变的性质,是因的本身会改变,所生的果当然会有改变的性质。由此可知,一切的果随着因而有,完全随着因而变化的,所以一切果随因而转。我们的五蕴也是随因而转,由业及烦恼的因,就不是善良的;烦恼是随无明而来,如果被无明转,就会有痛苦及不吉祥的内涵存在,所以说行为被无明转,无自主的被烦恼所转,怎麽能快乐呢?经由这种方式思惟行苦。

  仔细思惟烦恼过患时,在世界上虽然有许多天然灾难,是人类制造的,因为人类内心被烦恼操控,产了种种不想要的问题,可见烦恼是多麽恐怖。甚至我们在梦中也会慌恐忧虑等不安产生,也是由烦恼来;当二人相处很好时又突然吵架了,变为永远的分离,因为烦恼而产生的。在这社会中贪瞋痴越强烈时,这个社会一定不安宁,一个家庭贪瞋痴越强时,也一定无法和睦的。真正为害自己或他人,都是由烦恼所带来的,应当把烦恼视为仇敌。听到烦恼是多麽恐怖,因为它名为烦恼;我们一直被烦恼转,做为烦恼仆人,我们能快乐到那里?这样思惟去体会到行苦,再转移到三界有情身上,才能产生怜悯心。不止如此,也可以体会到在三清净地的菩萨们,以及阿罗汉果位的圣者,他们虽然已断烦恼,可是烦恼的习气仍存在,也是不得真正的自在。所以痛苦要由自身的体会,而後才能转移到他人。

  以「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说,以上包括暇满义大,念死无常,皈依,以及业果的内容。经由痛苦的认识,希求增上生的安乐,再介绍轮回的苦相,生起出离及解脱的希求心,最後介绍苦谛及集谛等四谛行相,说三学处,以及修菩提心的前行基础。

  (五)万丈高楼从地起

  宗大师有一段祈愿文:「愿正法在已衰退地方,让它再度兴盛,未兴盛地方,让它兴盛。」对你们说法是「愿正法在已衰退地方,再度兴盛。」生为汉人,原始父母所留下的宗教信仰,多数都是佛教,正如宗大师的第一句话:「让它再度兴盛。」总而言之,我们都是要离苦得乐的,每天都快乐,不但自己想要快乐,也给他人快乐;死的时候感觉有利益的,这样快乐安祥的走过人生旅途,不是很美好吗?即使没有前生後世,就以今世来说,快乐也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否则生在这世间内心焦虑不安,没有平静过,而且造成他人的伤害,一直影响他人,死时是懊恼的,後悔的死去,那不如不要生在世间。尤其以佛教来说,所追求的目标是生生世世的快乐,有些人说学佛法修法是多余的,其实是自己的事,是为自己安乐而学法。藏语「法」是「却」,改变的意思,中文是方法改变,以方法改变内心,使心获得了调伏,才能真正获得快乐,於是说了佛法,所以学法是为了自己的事情,不是有空的时间去做多余的事情。

  佛法不只在亚洲等地,甚至有华语的地方都在流传,并且兴盛。在这些大乘的国家中,以戒律为基础,以及菩提心六度的教授,所以称为大乘,持有法脉是依据梵文的经藏流传下来。西藏具有圆满的大小乘显密的教法,虽有如此良好因缘,能够来到显密圆满的教法地方,如果自心没有建立大小乘显密圆满的教法,即使来到此地,也不会见到真正圆满的教法。如果只是了知某一法门,没有见到圆满教法,以及生在圆满教法的地方,也一样未见到圆满教法。为了自己有了良好的机缘,能够见到圆满的教法,应该多多学习整个圆满教法的内容,再尽量修行,应用在生活中。正如要建造摩天大楼,先必须有很好的计划蓝图,前行可能化上好多年,有了这些基本条件之後,先从地基建造就会事半功倍,如同首先所设计的完成。我们不可能从第三层、第五层先造。没有坚固的基础要建造是很危险的,不可能一步登天。同样的以世俗情况来说,每个目标要达成时,必须按步就班有次第的慢慢去做,何况修行,不可能一蹴而几。

  汉系的佛法名为顿悟的,就是瞬间开悟,另一种有次第的开悟名为渐悟,分顿悟和渐悟的二种人,这是根机不同。顿悟是因为有夙世累积深厚的习气,只要遇到少许的因缘,习气种子立刻成熟,因他具有良好善根,所以称为顿悟者;这种人遇到好的上师给予教导,立刻就能成熟。以前在印度有些神通师,遇到真正有条件的上师,他心通了知他的根器,给予根器相应的法,在通达事物的同时也产生了证量,悟和证一起产生。以前马尔巴的弟子,在依止马尔巴时,不久就得到证量;我们并不否定这种顿悟者。可是在顿悟者修行过程,包括开悟所学的内容,只是把精华收摄一起学习。通常我们学法的道路,是生生世世一劫一劫的走上。

  在此有个观念要了知,顿悟的次第与开悟来说明,对一位顿悟的上根者来说,让他学习渐悟的教授时,因为他本身有这种条件,即使他学习渐悟教法,包括了所有内涵,他能很快的学习而立刻生起证量,虽然他人可能化一年,他立刻能成就,因为他了解整个教学马上相应。渐悟的教法,对上根者教导,并无任何危险。可是相反的,顿悟者的教法,对渐悟者教授,如同毒药是很危险的。因为顿悟者的教法,是片面的内容,符合於上根者,对下根者不合适,这点必须要了解。一般来说有两种传法的方式,为了教法的总相而传,为了适应众生根基个相而传法。对顿悟者传法方式属於第二种,对特别所度众生而传法内容,如果上师本身没有条件,会误导弟子,而且对教法有伤害;可是以教法总相传法,非常稳定,并无任何危险。

  密乘是很殊胜,密乘有无比的力量和加持,但是密乘还是有次第的走上去。西藏人、西方人及汉人都有一种观念,听到灌顶或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很好听的名字,大家都会参予,有一步登天的想法,就很急促的求上上法,可是获得上上法之後,果位却是下下果,就会觉得很奇怪,产生了怀疑。所以修学时了解整个次第是需要的,从下下部慢慢走上去,如果有了下部的基础,再学密,这才是坚定的。以我个人来说,虽然有学密,但最多的时间化在菩提心与空正见上,因为每次思惟菩提心与空正见之後,带来了更强的心力,即使对菩提心与空正见有少许的领悟感受,这少许的感受,对我日常生活上有极大帮助,很有利益的影响。否则只现本尊相,好像实际上对生活并无帮助,当然对禅定功夫深厚,经由禅定功夫深厚,使体内的气脉明点任运自在成就之後,那另当别论。否则只靠本尊瑜伽面对每天困难问题就很难了。因为只是靠观想而已,不是内心思想上改变。如果每天早上起来思惟菩提心内涵,当天发生困难问题,只有菩提心能帮助你,否则每天早上起来我现起本尊相,我成为本尊,如果你出门时遇到困难,马上不雅语就出口。

  思惟菩提心与空正见确实有帮助,非同观想的力量,很直接改变内心。空正见确实如此,如所说般确实不是真实存在,内心有这种概念,所见的都是虚假,对内心是有帮助。以菩提心来说:「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愿我住世间,尽除世间苦。」思惟这句偈颂也能给你带来无比心力。如遇失望时,能给我们带更多的希望及光芒。再加上「愿四大被众生分享般,愿我也给一切众生分享,为一切众生仆人。」当你有这种心力时,面对什麽困难不能克服。不要一下仰望着上上的教法。应该先有基础,再修上上法门,这才是最有利最安全的。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成办佛果位有三因缘: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的根本大悲心,空正见。我们是佛弟子,我们追随佛,听到佛名号也能产生信心,把这三颗心视为主要修行的内容,努力的去学习。成就菩提心有二种因缘,七因果及自他换。在入行论中寂天菩萨说自他相换的内容,龙树菩萨的宝鬘论及菩提心释中也说到;七因果是知母,念恩,报恩等六因一果,自他换从根道果都是与有情有关系,他人比自己重要,经由这种方式思惟,修学自他相换。

  深信业果,才能得人身。四百论云:「先遮非福业,次应除我执,後断一切见,知此为圣者。」第一句苦苦不要刻意想,就是畜生道也不想要的苦,何况人呢?可是人与动物不同。苦苦的因从何来,是否可以遮挡?人有这种智慧,可是动物没有智慧;既然人有智慧不想要苦,应当遮挡苦苦的因缘,就该努力行十善业,遮除十恶业,才不会後世堕三恶道及受苦苦。但有时口中虽说不要造业,可是仍造不善业,原因是内心不信造业会带来痛苦的,因为内心对业果信赖不够,所以在道次第中说十善业之後,又说业果,要让我们相信十善业会带来快乐。

  完全相信业果了,心中想要好好修十善业,才不会有苦苦。但无始来造了很多恶业,会堕入三恶趣,於是产生了畏惧,这时就要皈依。於是说皈依及皈依的内容,何谓佛法僧三宝。如果说恶业虽然会带来痛苦,那是未来的事,没有关系,很容易造成我们的懈怠。为了避免这种懈怠,思惟无常,死无定期等,一切都是短暂的,寿命再长,也不过百年,更何况现在有坏灭的身体。可是目下具有暇满的功德,能成办非常有意义的佛事,怎能浪费这个人身。所以在思惟无常之後,更策励的说了暇满的内容。业果皈依无常暇满,是互相联接关系。这是四百论的「先遮非福业。」不造非福业,会带来後世的安乐以外,还带来生生世世增上的人身,继续走成佛之道,在这道上不会遭遇间断的障碍。

  我执分为粗分及细分,了解粗分我执,不一定了解细分我执。即使了解粗分我执,断除了粗分我执,并不能断除细分我执。细分的我执断除,一定断除了粗分我执。如果从他方面自性有的执着已经断除,自续派所说的真实执着一定断除,可是自续派所说的真实执着断除,并不表示自性执着会断除;这就是说粗分的执着断除,细分的执着仍然存在,烦恼还是无法断除。要真正了知彻底断除烦恼,只有依赖甚深的空正见,只有皈依空正见才能断除一切的烦恼。所以说法宝,就是空性的道理,四圣谛也说空性的道理。如果了解空性时,也可以了解甚深缘起;如果了知甚深缘起道理,对业果一定有帮助的。空性的思惟,是佛法的整体理论上初中後都很重要的,佛法教理的殊胜,在於下下法与上上法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互助作用。所以四百论说先断除非福业,其次断除我执,最後断除我见所遗留下的一切,也就是所知障,这样才算是善巧。

  在我们修行的一条大道,先要了知修道的次第。菩提心生起次第,上师有责任介绍修习的内容,让大家尽量的生起菩提心,我们虽不能任运生起菩提心,但要刻意让他生起;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对无常暇满内容要观修,观修时一定有个长远目标,为要生起菩提心而观修这些内容。如果有计划的做这些前行,是生起菩提心的因缘。为什麽在广论中不说下士道而说共下士道,为了能够坚定菩提心的基础。在下士道内容多加「共」字,是为了将来生起菩提心。

  (六)智慧成就菩提心

  大悲心生起之量,就是能够自然任运而生。悲心是如何生呢?首先听闻悲心教授,了解之後,感觉我必须要去救护一切有情众生,是刻意让它生起,当遇到可怜众生时,随着这种因缘自然生起悲心,名为自然任运成就悲心。同样无常,出离心也是如此。整个次第必须先听闻所要修法的内容,再次反覆思惟,心想如果我好好修应该会生起证量。之後真正生起对这个法的感受,这种感受并不是自然产生,要想才有,不想就没有,这叫做蓄意刻意。自然而然任运成就是不要刻意去想,遇到境自然而生。如修次中篇:「何时如母爱己幼儿,见其受苦,欲自所爱者能离痛苦,自然能入是悲,等视所有众生,尔时即谓圆满,亦得大悲名已。」这叫做方便品生起次第。

  智慧品是对治颠倒执着,颠倒执着是见一切都很真实,见到从境上存在,所见都是独立自主的,毫无疑惑的,这时心中是完全自性有的颠倒执着,相信绝对是自性有的邪见。之後,经过反覆的思惟上师的教导,为何是如所见到般的真实,如有自性,应该在境上可以找得到才对,可是找不到,於是产生疑惑。但疑惑是否有自性,可分三者,第一疑惑应该有自性罢。第二疑惑似乎是自性与无自性各半。第三疑惑应该无自性。三种疑惑次第过後,就慢慢相信无自性。相信之後,反覆思惟既然存在,从境上寻找又找不到,唯名安立而有,只有这种方式存在。再经反覆思惟而相信就变成证量,这种证量是属比量智,再次的反覆观修,异共相慢慢稀释,变成现量,也就是证空现量。修行次第及证量次第是如此的。

  生起悲心之後,有责任感为利一切有情,我必须生起清净意乐。如修次中篇说:「如此串习悲心,自然依次能起欲现前拔济一切有情之心。如是串习根本心已,当修菩提心。」菩提心有二种: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先说世俗菩提心,从一位具有条件的上师面前发心,并且心想学六度的菩萨行之後,再从上师面前受菩萨戒,最後累积福德智慧二资粮。

  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及行心菩提心,愿心与行心的差别,愿心如同想要到一个地方去的想法,行心就是正在去。当然两者都是要去,一种是想法而已,一种是正在做的行为。同样地我想要成就无上菩提的心,是一种发心;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发愿并且承诺受了菩萨戒行六度万行。当下的菩提心就分为二,愿心及行心。

  获得愿心之後,虽然生死轮回中,就能生广大果实,但是不能与行心相比。行心因为受菩萨戒,缘一切有情,只要菩萨戒在,不管是放逸睡眠时功德会慢慢增长。愿心在每天生活中,更有勇气去面对一切困境,可以改变人生。愿心如果在睡眠时,心不现起就无功德。如入行论云:「若仅思疗癒,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如果有一个只想要治疗有情头痛,就能获得无量福,更何况菩萨们发心,要除一切有情的大小痛苦,获得一切安乐,不是只获得增上生或寂灭,是要他们获得一切遍智,这种心所得福报更是无量。

  我们从无始来都想离苦得乐,但很可惜的,只是以爱我执的方法追求安乐。一般人有种想法,利益他人是多余的,连自己都顾不了,何必还要去爱他人!如果自利成办,似是很能干,专心做自己好就好的爱我执。如果他人做坏事,假装没有见到,不去管他,这是不对的。对於他人错误行为,应该面对善言解释;但不是抗议人的本身,是抗议他的行为,人与行为要分开,真正造成他人伤害的是他的行为,不是人本身。不要认为这个行为是他做的,抗议行为同时,也抗议人本身,那就错误了。如同忏悔,罪障是种错误行为,把罪障忏掉的同时,把自己也一起忏掉。既然能原谅自己的恶行为,把自己与自己的行为分开,为何不能把他人与他人行为分开?他人恶行可以抗议,但对他本身仍然保持爱心悲心,这对我们是很有意义的。如果他的恶行能改变最好,不能改变也不应该把他视为正面的情绪。

  积资净障的最好法门,是普贤七支供养。首应供养的,是供养自己的身心,把身心奉献给三宝,做佛菩萨所悦意的事。以及一般供养及无上供养,礼赞三宝,皈依等。忏悔时面对上方资粮田,观想自己及周遭的一切有情,所造罪业,生起罪障感。从何处造恶业,应从何处忏悔,对以前所造的恶业,视同毒药入身,要立刻把罪业去掉,以这种心态忏悔过去的恶业。要急速忏悔的原因,因为死的因缘很多,是无可避免的,即使多麽伟大的人物,死亦难免,同样一个恶贯满盈,死神也会找他。无论善人或恶人,绝无幸免。世界历代帝王,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牺牲了人民生命,筑城以求长安,这些颠倒常执,三门造了众多罪业,最终只剩名字而已,可是生生世世都在痛苦中流转。随着常执而转,即使今晚要死,仍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仍生放逸。所以要用智慧观察好好提醒自己,死无定期,不要懈怠及放逸,要急速忏悔所造的一切罪业。

  死时只有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走,任何人也无能助,留下的也只有今世所累积的业,决定我们的来世,也只有业能够帮助我或伤害我。死亡时恐怖无奈的,无人能救助。所以趁我们活时,善加利用我们的悲心,有能力帮助一切有情,就应该好好做;如果不想临终时恐怖,这时只有三宝才能救怙,於是至诚皈依三宝。如入行论云:「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如随喜支随喜一切,首先随喜正在轮回的众生,努力断除感苦苦十不善,得到人天的增上生的功德,以及随喜二乘的精进,断除了行苦而获得解脱果位,再随喜大乘菩萨们,为众生努力精进,增长道谛功德,为利益众生,希求无上菩提。最後请转*轮,请佛住世以及回向。

  (七)身财善根一切舍

  之後把自己三世所集的的身财善根,舍弃施给一切众生。为利一切有情,如入行论云:「舍尽则脱苦,吾心成涅槃。」为了能够真正的快乐,必须舍尽一切,才能脱离痛苦;如不舍弃,随爱我执保持身财受用,最後仍将死去,也一样要抛弃,只有随业烦恼转。一切善业也会被烦恼盗走,还不如趁早舍弃,才能获得解脱。既然已经舍弃了身财受用等,我的身体随着他们要打要骂要杀,也就不必计较了。如果真的从心中舍弃了一切,当你遇到困境时,也可以减少你的瞋恚心,忍辱的力量会增加,是有益处的。既然身财善根都能舍施,还在意缺少什麽?因此,应以广大心力舍给众生,如入行论:「愿彼见我者,悉获众利益。」真正的舍身是福德智慧坚固时,未坚固时要守护身体,这是意乐上要舍,加行上要守护。如四百论说:「人身是最好成佛工具,可以利益众多有情,在道证功德未圆满之前,要善护身体。」既然我的身体为了利有情而舍去,现在如有人见到我起瞋心时,我与他之间是恶缘,由於结上恶缘的力量,将来再度在一起,因此就有机会可以度他。如四大为一切众生所享用,愿我的一切如同地水火风般,为一切众生享受。

  如果能够真正见到佛的化身,那不用说是善根具足;即使仍在烦恼中见到佛像,由此因缘,将来能见到百亿尊佛的真正化身。为何今日见到佛像,能促成如此缘起?由於佛陀在行菩萨道时的悲心,他时时刻刻为众生着想,只要有谁见到他,听到他的名字,都想要帮助他。如同入行论的回向,因为有悲愿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相信菩提心所带来的果实,是无止尽的。所以要策励自己生起菩提心,为无量众生着想,从所缘境来说是无量的,功德是不可思议。这种无比勇气的菩提心,好好的祈求他,要获得加持,要从这里得到加持,要当小偷应偷菩提心,要做强盗应抢菩提心,无论如何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生起菩提心。在皈依时你是我唯一的上师,你是空行母,你是我的一切,你是我永远的依靠,你是今世和後世一切的依赖。这个「你」字就是菩提心,没有别的词语,可以称为你字。如果把爱我执或真实执着埋在内心深处,如果说「你」是我的什麽?这是无用的,不是真正能够带来利益的。前面说过,骑上菩提心的骏马,将继续走上快乐的道路,最後达到佛果位,事实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生起菩提心,不但今世快乐,後世也同样的快乐。

  佛在二千五百年前所说的教法,以及龙树父子所说的教法,以及藏传的许多大成就者,他们所留下教法,我们都能见到;虽然只听到他们的名称,无法见到本人,但是教法可以由我们的根本上师给的恩惠能够得知。如了知菩提心的功德,让我们自己好好的修习,这一生来此世间,没有比此更重要了,应该珍惜此种难逢机缘。

  今世我们为衣食住行而努力,倒底获得什麽?如果有了菩提心力量,当衣食住遇到障碍时,能把违缘转为道用,把一切障碍转为成佛之因,此种善巧,唯有菩提心才能达到,这才是智者。只有菩提心才能成办,非出离心及空正见。菩提心能把一切违缘转为菩提资粮,这是很善巧的。所以应该好好地修学菩提心,如入行论:「彼是除热恼,清凉心明月。」热恼就是障碍,烦恼障与所知障。菩提心不但使我们後世断除烦恼所知障,还可以摒除现前狭窄的想法;现前想的都是我该如何如何,只有菩提心才能净除一切狭窄的热恼;菩提心的光芒,可以去除爱我执的黑暗,唯有广大的菩提心,才能把狭窄的思想摒弃。

  菩提心不需要智慧,但成办菩提心时,需要广大智慧,所以成办菩提心之後,能使智慧更广大的增长。佛陀为众生说无量法门,但劝众生说:没有比菩提心更重要了。如说「是拌正法乳,所出妙醍醐。」佛陀的正法精髓,就是菩提心。

返回目录

标签:法海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