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大圆满 第三章 自解脱道 (南开诺布仁波切)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5日
来源:   作者:南开诺布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圆满 第三章 自解脱道 (南开诺布仁波切)

 

  大圆满法亦被称为“极瑜珈”或“原始瑜珈”。瑜珈一词此处与藏文中的Naljor同义,即指“俱生实性”。实性指个体的原始状态。大圆满法的另一个名称是“普贤王如来心要”或“本初觉悟”。大圆满法所取的道修被称为“自解脱”;这是由于它建立在认知与领悟的基础之上。这并非指存在着任何可以被认知的对象,而是指进入一种超越理性思维的禅观状态。如果行者不以自心为出发点,就根本无法有所开始。正因为如此,自解脱道被认为比出离与转化两种道修更与“意”紧密相连。大圆满法通过对一切众生的本性,也即是万法之基位的解释,对心性的认知直接传授。

  显教与密教中最根本的一个概念是“心性”,指心的真性。它超越了时间和理念。这里基本原则是空,或说是大乘佛教中主要的教义。这里“空”的词义与其在《般若心经》中一样,指万象皆无本质,无自我空性。空是一切存在之真实的、内在的状态。当所指的是个体时,这种状态便被称为“心性”。

  大圆满法中许多名称是用来表达心性的。例如“基位”、“一切之根本”、“原始菩提心之精髓”等等。这最后一个名词更可见于大圆满法的许多古代典籍之中,现释其义以助我们理解。

  在大乘佛教中,菩提心指秉持一种因为对宇宙万物的怜悯而生起欲引渡众生达至觉悟的大愿心。菩提心有两种:相对与绝对。“相对菩提心”可指个人内在为达到济世救人所进行思想上的锻炼,以及救济他人的实际行动;而“绝对菩提心”指对万法空性的认知,它较接近大圆满法中“原始菩提心”的概念。

  菩提心译为藏文为chang chub sem,是由三个字组成的。chang译为洁净,chub译为圆满,sem指“心”。此处所指的是心性,“洁净”指一切恶业障碍被净化清除,而“圆满”指觉悟与功德的证量。故原始菩提心是指个体在初始时便毫无挂碍的、圆满的状态。它具有以无穷形式显现出内能的潜力。这种状态超越时间和二元观念,其清净完善正如明镜的本性。但如果个体对之不察,它就无从显现。这便需要去清除那些暂时玷污其上的障碍。

  大圆满教法中,基位的原始状态并不仅被定义为“空”;它亦被解释为具有三个方面或说三个特点,即所谓“三原始智慧”;体相、自性与悲能。

  本体是指“空”,即个体与世间万物的真性。无论是悟道之人或是深陷轮回,也无论个体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此基位都是一切众生的状态。体相被认为是一种“本初的清净”,这是因为它如同朗朗长空一般,不受碍于任何负担,并且是一切现象界显现的基础。

  另一方面,原始状态在其一切方面,亦即其明净之中的显现被称为自性。它被认为是“自性圆满”的,因为它从本初起就俱生地存在着,如同光耀天空的太阳。明净是一切思维与所见万象的清净本质,不受思考判断的玷污。比如说我们看见一枝花时,初视其形的那刹那,我们思想上并未作出任何判断。然后在下一阶段中,思考判断开始起作用。看花人会将其分类,认为“这是一朵花,是红色的,具有某种芳香。。。。如此等等。”至此,一切贪着与厌憎、接纳与拒绝的情绪皆生发出来,而其后果便是产生业果与轮回之因。明净指那观物活波生动、而头脑意识形态尚未介入的当下。这是自性状态的自发显现。思维亦如此:如果我们不追逐思维,不堕入于理性判断之中,则思维亦是我们自身明净的一部分。

  原始智慧之第三特性称为悲能,其特点是他那不间断显现。在大圆满法中,对悲能的解释是理解基位的关键。法界无论清净或不净,无论物质或精神,都是悲能在某一方面的显现。为解释轮回与觉悟的起源,需要先表述悲能显现的三种方式。它们分别为“泽”,“若巴”与“当”。

  为理解“泽”的显现,我们可以举一个放在窗边的水晶球为例。水晶洁净透明,但当有光线照射其上时,则折射为满室的彩色光芒。这些光芒并非水晶所固有的,然而一旦有适当间接原因,例如阳光的照射,便可以显现出来。水晶球象征个体的原始状态,它包含了体相、自性与悲能。折射于室内的光彩事悲能自然显现的例子,但对于观者而言,它则是外在的客体。在原始状态的悲能显现的瞬间,如果行者能认知它是自身原始状态的投影,他便能在清净相中了悟自性。相反的,如果个体认为光彩是离自身之外耳独立存在的,不净明相则出现。故而两种明相,即涅槃与轮回的起因都一样:它们都是原始状态的光明显现。

  至于“惹巴”的例子,我们可以想象光彩并不向水晶之外,而是向内反射。这样子,光彩将不现于水晶之外,而只是见于其表层之上。同样的,原始状态的悲能以主观的形式,在个体的自我境界中显现。这种情况可见于死亡与再生之间的中阴界。此时将有百位寂静和愤怒本尊出现。这百位寂愤本尊皆非外来的,而是由自性之本具圆满所显现的。这些本尊的显现只见于那些有生之年曾接受过该本尊的传承,并修持此寂静或愤怒本尊的行者。就普通人而言,则仅有“声音、光芒与光明”在惊愕中那一刹那的显现罢了。因此在密宗中特别强调对悲能“惹巴”的认识,因为它是一切转化法门之根本。

  要理解“当”,则需考虑水晶自身及其清净透明的外形。如果我们将水晶球置于彩色坛城绘图的中央并绕其行走,则可看见水晶球在仍然保持了自身纯净透明的同时,依次显示出我们相继到达的坛城四方位的颜色。这个例子表明了悲能无论在其任何一种显现中都仍然保持内在的固有本质。在禅定中,悲能的一切显现皆被视为对原始状态的庄严。

  当上师授予行者认知时,体相、自性、悲能分别被称为“基位三体”。就修道而言,它们分别与心性的三个方面,或者说是三种特定状态相应:即静态、动态与明觉。

  静态时指头脑中无思想产生的状态,例如一念消失而一念未生之间的空隙,这种状态通常是难以觉察得到的。动态是指不间断的思维显现。譬如无思维的状态正如平静的湖水,而念头产生则如鱼游动。这两种状态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极为普遍的。相反的,明觉仿佛是沉睡在我们自身之中,它需要一位上师通过传承来唤醒。明觉是一种清净的认知,不具备静态或动态中所随踵的判断。这三种状态被称为“道修三体”。

  在果位或说证悟中,三种状态分别显现为法身、报身和化身三种清净界。法身对应的是体相,即万法的空性。但在此状态中明觉却是完全苏醒了的。法身超越了形态与色彩,仿佛是无坏的虚空。报身是能量显现其自圆满的一面。它与基位中自性的明净对应,与明觉相关联。纵然已不复存在二元的观点,化身乃以清净或不净的形象显现而被体验为独立的个体。在此刻,明觉与外界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

  不论作何种分析,行者切不可忘记一切总是归根于自身之身、语、意的状况。若抱这种态度去理解教法,则行者所聆听到的任何讲解都是有所裨益的,而非空洞抽象的说教。我昔年在西藏之时,曾深入研读有关般若教义的《现观庄严论》,并成为宣讲此论的能手。然而我却未能理解其真实涵义。这是因为经论中所描述的诸佛菩萨之境界,似乎都与我自身的状况完全脱节。或许我的佛学院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有一天他对我说:“当你阅读这些关于佛菩萨的描述时,应当意识到这也是对你自身状态的描述。”我试图依其言教而行,却发现这样做事极为困难的。只有在数年之后,当我接触到大圆满法时,方才能理解老师的话。当我重读经文时,感觉上仿佛是初读一般,因为它全文的字里行间已具有了暂新的涵义。

  大圆满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个体的两种基本状况:即静态与动态。后者亦是行者通过融合思维的起伏而契入明觉的关键。许多佛教传统都强调禅观冥想的重要性,以期自身进入禅定状态。其目的在于放松意念并使其进入无思无虑之境界,或不受思潮波动起伏的干扰。但在这种状态中,有时行者容易感到昏沉,因而妨碍了进修之道。因此在大圆满法中,了解如何利用个体所固有的思维动态是至关重要的。

  密续的修行也是建立在融合动态的基础之上的,但就密续而言,这些动态时由意念凭空创造出来的。它的目的并非在于寻求无思想的静住状态,而在于利用观想力去创造由风、水、火大等促一生起的一个清静坛城。这种创造本身即是动态。但在行者实证“大手印”之前,要成功地将自身的内能与一般生活上的举止相融合并不容易。

  大圆满法也采取各种利用内能的修行方式,但这些并不建立在思维的动态基础上。其原理是直接将内能的显现与明觉融合起来。无论行者所体验的是坛城的清净相也罢,一间房屋的业果明相也罢,两者并无太大区别。它们都是自身明净的一部分。无论个体是处于静住还是纯动态的状况中,两者都只是一种体验而非禅观本身。尽管体验有无数种,当下的明觉是恒久不变的,所生起的一切都会自行解放出来,这既是“自解脱”的含义。

  “自解脱”正是我们应当实施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以嗔怒这种烦恼为例。我们已经了解了采取出离道或转化道修的人分别会如何对待嗔怒。并且上文中也提到,密续里将烦恼转化为智慧的能力,需要多年的修炼才能得到的。但转化仍然存在着二元的观念,即有被转化的烦恼与所化成的智慧之分。

  大圆满法行者在嗔怒产生之时,既不去压抑,也不去转化怒火;而是不假思索判断地区觉察它。这样,由于得以放松宽坦的安住其本然,嗔怒将会从其自性中自然消融解脱。

  一般而言,当一个念头或烦恼产生之时,个体都可以体察到两个分明的过程:例如首先是动了嗔怒的念头,接下来则落入其思索判断的过程并付诸行动。修行自解脱道的行者必须关注心识尚未进入思索判断的刹那。能保持明觉的人,其任何念头或思维的动荡都可好比一片云:开始小如鸡蛋,随后逐渐增大,渐至大如山峰一般。然后同样的,它们逐渐减小,直至全部消失为止。

  有关自解脱的认知是修行大圆满法的基础。曾有所谓的“大圆满行者入非禅定之禅定。”这看似文字游戏,其中却含至理。最关键的一点事心无纷扰挂碍,在每一瞬间都保持明觉。

  曾有公案,一位饱读经文的僧人去访大圆满法的大修行者。这位大成就者生活极为简朴,但是却有大批的弟子追随其左右。这位埋首多年于经文的僧人一方面自认是得道高僧,一方面对大圆满的成就者心怀妒忌:“似他这等凡夫俗子,怎么敢大模大样的教导别人?他连一袭僧袍都不着,又何敢以上师自居?我必以我之所学羞辱他,让他当众出丑。这样他的门徒必然弃他而投我。”于是怀抱一颗傲慢自大之心,前去诘问大圆满法成就者:“你这种大圆满法的修行人,是否总在禅定?”大成就者答曰:“禅定于何?”那僧人继续问道:“那么你就是不修禅定了吗?”大圆满成就者反问道:“我又何曾散乱?”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