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天津仁波切:持守戒律的重要
噶玛天津仁波切:持守戒律的重要
尊贵的噶玛天津仁波切 纽涅法会开示
持守戒律的重要
开示日期:98/12/31
开示地点:如来殿
发心修行,过程必然会遭遇障碍。不用视为魔考,那是心的幻化与取舍。在尚未成熟完美佛性之前,我们需要上师的加持、以及戒律的保护。
不经长时间饥饿,无法体会饥饿之苦。能深切了解众生之苦,悲悯自然生起。悲悯与同情有何不同?我们往往见到苦难,才会生起同情心,一转身离开,同情心也就消失。悲悯心不在于见或不见,即使你在享受的时候,仍会念及诸多三餐不济、不舍受苦受难的人,这就是悲悯心。唯有悲悯心生起,菩提心才会发芽。若悲悯心无法生起,再三念诵发菩提心愿文,不过像歌词,当下有点感觉,歌唱完了,感觉亦不复存在。
悲悯心的生起,仍来自于戒律。戒律是佛法长存、佛教兴盛之基础!只有在戒的保护之下,我们的心才能避免安逸,过于安逸将产生极多烦恼。什么是安逸,甚至是放逸?──修行佛法很简单,持守戒律很简单,但你却不愿实践奉行,即是放逸。今天在座诸位,能摒除万难,克服安逸之心,以及外在种种障碍而齐聚在此,准备明日凌晨领受纽涅戒律,殊为难能可贵!
千手观音菩萨修行法门,所受八种戒律与显宗的八关斋戒一样,唯一不同是显宗只强调一日夜,早上受戒,晚上回家,翌日天亮自动解戒。这种方便法也很好。藏传佛教更是严谨,纽涅期间,连续受二次八关斋戒。第一天早上受八关斋戒、过午不食;第二天早上再受一次戒,则全日断食断水。此乃千手千眼观音斋戒法门,最特殊之处。
纽涅修法期间,其精神在于持守八种戒律。至于仪轨的修持,若体力不济、或有所不方便,不需要勉强硬撑修仪轨,可以禅修打坐,但不能旷废当修当学而放逸睡觉。长期服药者,可准予方便,只过午不食,不断食。时代不一样了,若不再放宽,恐怕受八关斋戒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如此则失去了祖师的加持。
很多人误会「藏传佛教好像不需要守什么戒似的,也不吃素,误以为师父也有人可以结婚」,凡此均为大谬见!藏传佛教同样有在家与出家,仁波切也有在家与出家,菩萨也有在家菩与出家菩萨;圆满的出家就是受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戒。但比丘、比丘尼则不被允许修持无上双运法门。
最近,某些团体对藏传佛教怀有敌意,有计划的印传单渲染诋毁,污蔑喇嘛是诈骗集团。无法强力发声护教令人汗颜,在此要特别呼吁藏传佛教弟子团结、持戒!当大家的戒律均能持守清净的时候,诸多谣言即不攻自破。
三律仪:别解脱戒、菩萨戒、持明戒
《金刚顶密续》记载,密续行者受具足比丘戒而为僧人,应具足「三律仪」(三种戒律):第一、「别解脱戒」。第二、「菩萨戒」。第三、「持明戒」(密续的戒律)。小乘比丘,仅持守别解脱戒;大乘比丘,必须持守别解脱戒及菩萨戒;金刚乘的行者,则当持守别解脱戒、菩萨戒、及持明戒(密续戒)三者。
佛说:「凡是想要依止无上大医王释迦族之主教法者,当从戒律开始,戒律为一切功德之根本。」
能持守三律仪者,即名为清净三戒。「三律仪」包含总摄佛陀一切法教之精华──「说一切有部」包含于别解脱戒之中;「大乘一切经典」包含于菩萨戒;「密续四部瑜珈」包含于持明戒。
阿底峡尊者将三律仪分为上、中、下:别解脱戒,阿罗汉持守。换言之,持守别解脱戒能证悟之最高果位是阿罗汉。中戒(菩萨戒),菩萨持守。密续戒,如来持守。故声闻、菩萨、如来之戒律,亦名为别解脱戒、菩萨戒、持明戒。
声闻的别解脱戒
别解脱戒,可从六方面探讨:一、戒律的本质。二、词源学,明白戒的同义词是什么?三、归类别。四、未获得令获得(谈如何受戒)。五、已得不坏失(如何持守戒律)。六、补遗(不足之处加以说明)。
事实上,从戒的本质一直说到补遗,即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精神,而不是只有谈到戒律,才需要从这六方向去探讨。任何所修所学,皆可从这六个方向来分析。
戒律的本质为何?
本质,Nature。浅显而言,可从修行人与一般人对事情看法有别之处着眼。譬如一栋建筑物,一般人只欣赏外观是否漂亮,建筑师则进一步分析其功能效用之规划、材质如何?世俗人与志求解脱的佛教徒,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当然也不一样。一般人看的是表相,不追求内涵;而佛陀所说无量法门,一再教导我们要了达诸法实相。所谓实相,即是本质。
譬如,了解一个人,可从其人个性、能力、外表等三方面观察,即可得知。讨论戒律的本质,可从戒之「性相」、「事相」与「表相」等三方面分析。
(一)「性相」:「性」指的是本体。以现代词汇而言,就是基本元素。
(二)「事相」:指其作用。
(三)「表相」(表色):简言之,「它的样子」,即是表相。
每一相之中,又包含三种相。譬如:戒的「性相」,包含「性相中的性相」、「性相中的事相」、及「性相中的表相」,依此类推。
究竟何谓「别解脱戒」?「断除损他之心,所相应之戒律,名为别解脱戒。」所谓出家,是以厌离心为根。厌离轮回三界之苦,此乃出家之本义,而非看破红尘。出家修行,也是为了断除损害他人之心。
三界所受之戒律
若对应三界而言,在我们所处的欲界所能领受之戒律,称为别解脱戒。
三律仪是欲界所受的戒律。色界不可受三律仪,色界所受之戒律,称为「静虑戒」。无色界均为圣人,其所受戒律,称为无漏戒。(有漏意谓有烦恼,无漏指没有漏失、无烦恼。)
因此,三律仪、静虑戒、无漏戒,可合称为别解脱戒之外的三种戒律。
恶业有身语意三种:身所造恶业有三,语所造恶业有四,心意所造恶业有三。此处所谓的「心造恶有三种」,指的是「性相」,性相也就是心的所依。心的所依(性相),导致身有三种恶业、语四种恶业。身语意的三恶业,即前面所说的性相、事相、与表相。
什么是戒的「事相」(也就是所依)?
根据声闻乘传统,为什么要受别解脱戒?受别解脱戒的目地及作为是什么?声闻乘别解脱戒之事相,就是为求自己解脱。此处「解脱」与「寂静」是同义词。小乘行者希望心得到最大的安静,不再受轮回煎熬,因此声闻乘的和尚受具足戒,并非因为恐惧而想要求得庇护,或为了想获得世间成就而受比丘戒,与阿难尊者曾为了求得天界美女而向佛陀求戒不同。
能生起出离轮回之心而受戒,方能成为别解脱戒的「事相」之表征。如此,才是戒的定义所依,才是受戒的根本基础。
别解脱戒的「性相」
戒的「性相」,指受戒的动机。受戒的动机,乃源自出离心。出离痛苦烦恼之心、以及断除损害他人之心,舍离相应一切行。
心所思、以及所接收到外面发生的种种,称为「与心相应行」;「与心相应」可分为内、外。混乱的心无时不刻都与内外相应。受具足戒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要「舍离相应一切行」,让自心远离混乱,安住于无念寂静。所谓涅槃就是寂静。
身体常犯的三种恶业、以及语言常犯的四种恶业,这七种恶业,即是损他之心。
受戒的所依
要依什么而受戒?第一、动机。第二、条件(因缘)。第三、近处。第四、前行。第五、处 (所处的地方) 。
此处所谓之动机,是指断除心之三种恶业;乃至由心之恶业,所引发身与语七种恶,如是十恶业,都要断除。为何要持守八关斋戒?亦即为了断除十恶业。受戒之后,身语意十恶业,都不可违犯,否则即破戒。
在正确认知之下,才能坚固受戒的动机,这非常重要。若有人前来领受断食斋戒,是为了减肥或自虐,请立即修正此错误心态。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令家居士亦能体会出家修行生活,所权施的短暂出家戒律。清晨受戒之后,诸位即等同出家人,只是没有剃发。如果剃发却不持守戒律,那也只是摆个样子。
别解脱戒有七种
《阿毗达磨论》注疏提及,「为了约束身语不造恶,故名别解脱戒。」受七种别解脱戒之动机,皆为舍弃十恶业。
所谓七种别解脱戒,即:沙弥戒、沙弥尼戒、正修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居士男戒、居士女戒。若将八关斋戒也列为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则有八种。
声闻乘比丘戒有二百五十三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六十四条。如何方能受比丘戒?受比丘戒之前,必须先受沙弥戒;受沙弥戒之前,最好先受居士戒。别解脱戒是尽形寿(此生)奉行之戒律。
戒的表相
戒的「表相」,有各自不同的主张,犹如人的外表,各自长相不同。
戒的表相,它的定义又是什么?
心没有形色、亦无大小。但可确认,心是有的,但「形而上」,没有一个心可让我们抓取。然而我们一切所思所行,全由心主导。心与心的相应行,一切都包含在戒律之中。
所有一切,除了「受」与「想」之外,都是「心所生法」。譬如白天不小心划伤了,忙着事情,心不在伤口上,比较不感觉痛。晚上一静下来,疼痛感相对强烈。一般人以为大脑作用,「想」就是心所想的,未必尽然。有时心里不想,念头却自然不断涌现。所以,「受」与「想」,非「心所生法」。
戒体
究竟受戒有没有戒体?戒体是否存在?有关于此,主张甚多。
小乘「说一切有部」主张一切是有的。受戒是以心来受戒,心是有的,戒也是有的,所以戒有戒体,表色与无表色。「表色」指人,「无表色」指戒;在「受戒的人」与「授戒者」之间,以「得」(得绳)相系。
不同主张出现论辩,「业」到底有还是没有?若无,因果即不成立。然而,佛法中心思想即是因果业报。此生所造恶业,来世无论投胎何处,都要接受果报。有人质疑,前世已经消失,业如何作用?以何维系?后来就出现「得绳」等许多名相用以解释,论点复杂。一般人只要相信有因必有果,但并非一因成就一果,就够了。
经部主张,受戒得戒之后,心开始变化,此即是戒体。
唯识主张,戒体是舍弃恶业的心与种子,也就是习染。
中观分「自空派」与「他空派」。藏传佛教依中观他空派居多。自空派主张戒有没有戒体?其论述甚多,有兴趣者自行研读。
戒的本质是舍弃恶业的动机,以及心的相应行。
总之,从经部到中观自空派,戒以出离心为求受动机,决定不造恶,戒不离心。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对同一件事,立场角度观点各不相同,故争论无意义。
以上是分析「戒的本质」。
从词源学探讨戒之定义
戒,梵文为「西拉」。「西」是「清凉」之意,「拉」是获得。故「获得清凉」即戒之本义。
别解脱戒梵文为「帕迪摩许」。「帕迪」意思是「个人」;「摩许」是解脱。所以「个别自轮回中解脱」,称为别解脱戒。
戒律能带来清凉,避免烦恼炙热,节制、保护我们的身语意避免造恶业;超越法律,不是束缚。
一般认为行善布施,有积极的正面作为,称为善。印度思想认为,避免造恶业,如是行为将被圣人所称赞,即是善业。不造恶,即为善。因此律仪、善业、戒律,均为戒的同义词。
佛陀制戒
虽说,戒律对出家人最关紧要;但对所有佛教徒而言,持戒同等重要。即便在家众,仍必须尽一切可能,圆满持守居士五戒,此乃一切戒律之根本;所有戒律均由五戒所发展。
佛陀制定戒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弟子犯错,同侪发现,向佛禀明。佛陀询问当事人,其人坦白发露过错,佛予以诃责教诫,禁止日后重蹈覆辙,于是制订禁戒防护,公告令众遵守。
譬如酒戒。有位比丘,已修得神通,证量非凡。某天在外喝酒过量,醉倒路旁,吐了一地,癞虾蟆跑过来舔着他的嘴边脸颊。其他比丘看见了,觉得威仪尽失,非常汗颜。于是禀告佛陀,始有禁止饮酒之戒。
酒会令心性迷乱。然而,金刚乘举行荟供时,一定要供酒,象征从本尊获得加持令我成就。饮酒不醉,即是成就。在戒律之中,酒若用于和合药,可以开许;其他地方则严格遮止。
八关斋戒
第一、不杀生:
起心动念皆不杀生。包括蚊子蚂蚁,都不可刻意伤害弄死。受戒期间,眼睛痒,不可搓揉,因为眼睛里面有很多微生物寄居,揉眼睛会把它们弄死。跳蚤蚊虫叮咬,也不可抓痒。严格持守戒律,必须做到这个程度。
第二、不偷窃:
心生歹念,不是自己的东西,未经他人同意而占为已有。甚至,未经别人同意挤他的牙膏,形同偷窃。八关斋戒仅一日夜,时间很短,所以务必严格持守。
第三、不淫:
禁止男女欢爱之任何想法,不要说是作为了。
第四、不妄语:
戒律之不妄语,是指不妄称自己成佛做祖、妄称已开悟而为人宣说佛法。尚未开悟,证量未达一定境界,就急着要当上师,将有杀害众生慧命之过,此即为大妄语。为了避免语的过失,全面禁语。安住语的本质,静默不言。
第五、不饮酒:包括吸毒、香烟。
第六、不坐卧高广大床:
高度超过一手肘,称为高广大床。超过这高度,床下可以躲人,有害清净。也不要坐舒适华丽的椅子,以免易生贡高我慢之心。
第七、不非时食:
第一天过午不食,就寝前仍可喝水。第二天断食,连水都不能喝,这是纽涅很严格的不非时食。
第八、不着华鬘严身,不观听歌舞伎乐。
不穿华丽的衣服、不涂香水不化妆、不戴耳环手镯等首饰、不可以看电视、不可唱歌跳舞。
法会期间,许多志工发心护关,从厨房准备膳食、到寮房清洁维护,劳心劳力,十分辛苦!志工由于护关服务,无法依照法本修持,所以我们所修功德,必然要回向给他们。换言之,纽涅护关,与受戒修法功德等同。
纽涅修持的方法,乃结合千手观音仪轨、以及大乘长净布萨的传统。期待大家以最清净的心,严加持守。
愿大悲咒梵音永远缭绕,娑婆顿成观音净土!
沐恩弟子 噶玛戒如 噶玛慧陀整理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